青少年小学生戴ok镜的利弊效果怎么样?

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认为8岁以上儿童可以验配OK镜,小于8岁可能存在风险。不过,国际上有了新的动向......国际顶尖杂志《Ophthalmology》(眼科学) 在2019年4月发表了一篇题为《Use of Orthokeratology for the Prevention of Myopic Progression in Children》(角膜塑形镜在儿童近视控制中的应用) 的综述。研究节选文章回顾了近年来OK镜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以及被PubMed收录的13篇英文文献,其中包括3篇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7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3篇回顾性研究。文章证实OK镜对儿童近视控制的确切效果更发现6~8岁的儿童使用效果更好。1.其中设计最具严谨度的(Level 1 Evidence)Swarbritck团队随机选取32个儿童,一眼佩戴ok镜,另外一只眼睛佩戴RGP(一种白天戴的硬质隐形眼镜)做为对照,6个月后双眼停戴2~3周(洗脱),做眼轴长度和近视度数检测,然后交换两眼的佩戴方式,之前戴OK镜的眼睛更换为RGP,之前佩戴RGP的眼睛改戴OK镜,继续佩戴6个月后再停戴2~3周洗脱,再检测眼轴长度和近视度数。结果显示前6个月,OK镜眼睛眼轴增长0.01±0.08mm,RGP眼睛眼轴增长0.05±0.09mm,左右交换后,原OK镜改为RGP镜片的眼睛6个月增长了0.10±0.12mm,而原RGP改为OK镜片的眼睛眼轴增长0.00±0.11mm。该文章用最无可争议的设计和数据证实了OK镜近视控制的有效性。2.另外,Cho和Cheung在2012年做的ROMIO研究选取了6~12岁的近视儿童随访了两年。结果显示在发现OK镜对近视控制有效的同时,证实“7~8岁的儿童眼轴发育快于9~10岁儿童,早期干预可能带来更好的眼轴控制效果”。3.Chen等在2013年发表于IOVS上的一个研究(TO-SEE Study)选取6~12岁,近视50~500度,散光125~350度的儿童,采用散光设计(Toric)OK镜和框架眼镜做对照。结果显示散光儿童使用散光设计的ok镜控制近视效果有效:眼轴长度2年增长量分别为0.31±0.27mm(ok镜组)VS 0.64±0.31mm(框架组),近视控制的效果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同时和佩戴年龄有相关性,但和性别、角膜散光量没有关系。研究提示低龄儿童眼轴增长较快,使用OK镜眼轴控制效果更好。4.Chen的另外一篇文章研究了儿童瞳孔大小与OK镜眼轴控制效果的关系。课题选取了52位中国儿童,近视度数在100~450度之间,年龄在9~14岁。结果显示瞳孔较大的儿童近视控制效果更好,这点和目前主流的“周边离焦控制”理论相符,也给OK镜联合使用睫状肌麻痹剂(低浓度阿托品)提供了理论依据。5.还有一篇回顾性研究选取61名白人儿童(6~12岁),也是OK镜和框架眼镜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显示年龄较大、角膜曲率高的孩子度数增长较慢。角膜较平坦的儿童可能需要更特别一些的OK镜设计。写在篇尾 文章最后特别强调了OK镜的使用安全,OK镜作为一种夜戴隐形眼镜,最严重并发症是微生物性角膜炎症,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甚至失明,而最常见的微生物感染是棘阿米巴和铜绿假单胞菌,已有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0.77‰。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缺少专业培训、错误的佩戴流程、护理产品使用不规范、没有按时复查和更换镜片等。志汇总结角膜塑形镜(OK镜)可以有效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发展,其效果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角膜曲率、瞳孔大小等。多篇文献报道6~8岁儿童佩戴ok镜的控制效果优于大龄儿童,提示我们也可以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再次确认安全和有效的适用年龄。同时,要增强OK镜验配和护理的专业培训,规范操作,定期随访,杜绝严重角膜并发症的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戴ok镜的利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