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初中升高中的招收比例招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扩大招生规模

  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省发([1999]23号)提出,到200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7%以上,即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要达到14.5万人,加上省外高校招生,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自考生,全省高等教育将达到25万人左右的规模。届时,普通高中在校生要从现在的15.78万人增加到47万人左右,才能与全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但是,目前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偏小,1999年,通过扩招后,普通高中招生数仅为62904人,只有20%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学习。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步伐,逐年扩大招生规模。总体目标是:全省每年招生计划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20%左右,贵阳市不低于30%,地、州、市所在地不低于25%,县城不低于15%,到2005年,力争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对47万人左右,地、州、市所在地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现提上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为加快普通高中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机遇。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是我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黔战略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普通高中改革、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教育与其它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多样化的教育结构和人才资源格局。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和全局来深刻认识普通高中扩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扩招任务的宪成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投入,每年在同级财政支出中应增列专款;可从基础建设投资中切块用于普通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通过股份收购、租赁形式改造成校舍、校园;逐步提高学费在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按照优教优质优价的原则,少数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可按程序报批后适当调整收费;同时要改革财政拨款机制,可采取政府贴息、学校贷款、收费还贷等方式来加大对学校的投入;金融部门应对普通高中的扩招给予支持。  根据“优质优价”原则和群众需求意愿,普通高中招收教育成本补偿生,可按各地当年招生计划的5%左右的比例,由各地、州、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掌握。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盘活存量,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可采取调整、合并、改制、新建等方式,逐年增加普通高中的数量。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剥离初高中联体,设立独立高中;合并一些规模小、效益低的普通高中;将一些专业设置重复、投资分散。资源人利用率低,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中专、中技或职高改制转为普通高中;逐步新建一批功能齐全,设备优良、具有一定规模的普通高中。目前,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已有高中新增班级,但要注意控制班额。  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采取优惠和灵活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举办普通高中,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问参与,公办学校如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各地要尽快制定加快民办对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  加快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培训教师的主渠道作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创办师范学院或开设师范专业;打破普通高中校际之间教师队伍的封闭状态,建立师资合理流动。学科互汁。资源共享的机制;综合利用退休教师,教师进修学校、职高、党校等学校的教师资源;吸纳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乐于从教的本科以上人员担任或兼任教师;加快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公开向社会和省外招聘教师,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学校应从收入中划出20%左右建立奖、贷、助、减、免、补基金,并提前通报社会、学生和家长,以吸引和帮助农村学生就读普通高中。问时学校也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形式,充分用好国家给予校办产业各种优惠政策,以产助教,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宣传和领导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新闻单位等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扩招工作的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关心、支持普通高中的发展,要加强对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指导,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新的人才观、就业观,营造积极升学、报考普通高中的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普色高中扩招工作,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扩招工作的领导,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完成扩招任务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要及时妥善解决扩招所带来的校舍、设施不足,资金缺乏,教师短缺,管理跟不上等万面的问题,以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努力加快普通高中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后初中升高中的招收比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