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大基因值得去吗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华大集团我印象中总员工是5千人左右,其中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占了大约2千人。我从生物信息工程师的角度答:如果是去实习(还没毕业的学生),如果你的专业是生物类想转行生物信息,我认为在华大基因股份实习是不错的选择。华大基因股份作为对外(科研院所等)的子公司(我是这么理解的),每天都会签约很多的项目,这意味着每天都会有很多数据从测序仪上产出并需要及时的处理。作为工程师(实习)你会有非常多的锻炼机会,这个时期会让你成长得非常快,不要小看数据的积累,把握得好,找到自己的方向的话,职业生涯还是很清晰的(技术流之类的,很多知名前辈,去了就知道了)。如果你是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希望在某个具体的方向上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又限定在股份公司这边的话,那么我认为研发部可能会比较合适。业务线虽然也会有一些项目很重要,但是毕竟像前边说的,签约的项目很多,每天测序仪产出的数据非常多,在人数有限的情境下,工程师们只能加班加点去处理,于是也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跟进有意思的项目了。不限定的话,研究院那边也是不错的选择,研究院那边虽然也有业绩压力,但是总归签的项目数量摆在那里是不是(个人看法勿喷)。其实不管希望进入的是哪个岗位,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先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会获得成就感的方向,然后为此努力。实在弄不明白的朋友们,去体验一下也是不错的,也不差这一年两年不是。从员工生活福利方面:首先,公司的食堂供应一日三餐,饭菜还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公司发的饭补我是吃不完的,更重要的是周末食堂也开餐!然后二办那边还有两个食堂,都可以去尝试。这算是不会做饭的筒子的福利吧。其次,股份公司的楼在公寓里,公寓里除了办公楼还有住宅楼!如果能住到公寓,那生活简直不要太方便好吗。然后,除了住在公司隔壁这种超近通勤距离,以及不用忍受风吹日晒的福利,公寓(我不太记得是几号楼了)还有健身房!我去体验了里边的跑步机,人数不多,不用排队,而且,去一次只要一块钱!刷饭卡即可!最后,考虑到宝宝的话,办公楼下就是华大的幼儿园!想象一下下班去接娃的场景。总结就是生活非常的便利,当然前提是你能排到公寓的房子以及付得起公寓的房租,然后就是排得上幼儿园的资格以及付得起幼儿园的费用(我怎么感觉这一句总结我在黑东家,我发誓我没有)。
我最开始写IVD企业相关的文章时,其实只想一个企业用一篇文章来介绍,没想到很快就发现,一篇文章写的篇幅已经够长了,但好像只是开了个头,然后默默将原来的规划的内容拆解成了四篇文章。写华大基因我是有点压力的,一方面,我是做过基因检测相关业务的,光华大集团CEO尹烨写的书,以及他翻译的书,我都看了五六本了;另一方面,不像我写其他公司,写之前都不认识对应公司的员工,华大基因的同事,我在写这篇文章前已经认识几个了。你认识一个公司的员工,和不认识这个公司的员工,对你写这个公司的心理,会产生一点微妙的变化,比如,如果这个公司没有你认识的员工,可能你不会有太多顾虑,更加追求客观真实;如果你认识这个公司的员工,那么在写到这个公司负面信息的时候,你会更谨慎一点。我认识大部分公司的员工,其实都是在写完对应公司的文章之后,这方面华大确实是个例外,他们不仅提前跟我认识了,还有部分同事主动提供了内部资料,甚至给了不少写作建议。所以华大基因写不好,我会觉得既对不起华大集团的偶像,也对不起华大基因的朋友。医疗类公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细分领域,感觉就跟换了一个行业一样。所以医疗企业写起来并不轻松,每写一个公司,几乎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当然,也都会遇到新的难题。写华大基因的难点在于,子公司多,业务部门多,关键还个个能打,整个华大基因的业务和战略,都是通过各个子公司和业务部门拼凑起来的,似乎少了哪个都不行。不像其他IVD企业,子公司的存在感比较弱,把母公司分析清楚就行,华大基因旗下各组织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且还经常变。华大基因简介华大基因是一个专门从事生命科学的科技前沿机构。以学、研、用为主的科研方式。涉及人类、医学、农业、畜牧、濒危动物保护等分子遗传层面的科技研究。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包括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其中生育健康的临床应用服务方面,国内市占率最高。华大基因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和医学检验所,并在中国香港、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设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实验室,已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华大集团旗下长子华大集团旗下目前有华大基因,专注科技服务&大数据;华大智造,专注先进智造业;华大吉比爱,专注IVD产品;华大农业,专注生物智造、未来农业;华大健康,专注数字化人生;猛犸基金会,恤病助医、科普教育、跨界交流;华大医疗,未来医院,首期1000张病床;国家基因库;华大基因学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子公司。华大基因则是华大集团旗下众多子公司当中,成立最早,也是第一个上市的,在子公司中扮演的是“老大哥”的角色。有意思的是,2017年上市的华大基因,当前的市值已经被2022年才上市的华大智造反超了。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时,华大基因市值245.29,华大智造市值385.29亿。华大基因业务领域为了让后面的业务介绍不显得太突兀,我得提前介绍一下华大基因旗下几个核心子公司和业务部门。深圳华大医学检验实验室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大肿瘤医学大概是2018年才从华大医学里拆分出来,相当于华大基因旗下的一个业务部。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子公司,而华大生物科技又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大医学主要做婚孕五前防控,孕前产前检测、女性健康检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单基因遗传病检测、遗传咨询;华大肿瘤医学主要做预防、筛查、诊疗、检测,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测定、HPV分型基因检测、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常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华大因源主要做筛查、诊断、治疗、愈后,宏基因组测序m-NGS、病原快检、酶联免疫检测系列、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系列;华大吉比爱主要做IVD全平台链运营,质谱·分子、生化·酶免、化学发光、POCT、流水线、仪器试剂制造、医检服务;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主要做科研、专利、项目、合作,人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De novo测序、转录组测序、质谱-QTRAP、MALDI-TOF、Oligo合成、全基因合成;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聚焦医院,提供闭环服务,跨组学联合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大数据。华大基因在分子诊断和基因测序领域有领先优势国产品牌占据分子诊断市场主导地位。在中国分子诊断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排名TOP8企业分别为达安基因、华大基因、雅培、罗氏、科华生物、之江生物、艾德生物和圣湘生物;排名 TOP8 企业中,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国产品牌在分子诊断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国内最主要的基因检测服务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国内市场主要被华大基因及贝瑞和康垄断,其他提供该服务的公司还包括达安基因、诺和致源、安诺优达等。国内公司在分子诊断和基因测序的产业链上,共有两种商业模式。IVD模式:上游企业将分子诊断试剂和基因测序仪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终端客户主要是大型医院、大型科研机构、大型制药企业和第三方诊断实验室。这些客户通常希望自己掌握整个基因测序及诊断过程,并且有足够的资金负担基因测序仪的购买和维护成本。IVD模式下,国内的代表企业主要是达安基因、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安诺达优。ICL模式:上游企业将分子诊断试剂和基因测序仪销售给第三方诊断实验室,并由第三方诊断实验室向终端客户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终端客户主要是小型医院、小型科研机构、小型制药企业等。这些客户的待测样本数通常较小,且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和维护基因测序仪。ICL模式下,代表企业为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瑞生物(达安基因控股53%的子公司)。在诊断试剂、检测服务领域,诊断外包的代表企业是迪安诊所、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华测检测;诊断试剂的代表企业是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利德曼、迪瑞、中生北控、迈瑞医疗。华大基因与华大智造的关系前不久,华大基因公告,2022 年全年营业收入为 71.26 亿元,同比增长 5.32%;净利润为 8.12 亿元,同比减少 244.42%。与之对应的是," 同门兄弟 " 华大智造公告,2022 年全年营业收入为 42.31 亿元,同比增长 7.68%;净利润为 20.11 亿元,同比增长 315.89%。华大智造其实是在2016年,从华大基因的测序仪板块独立出来的。从2013年收购美国公司Complete Genomics开始算起,华大智造历经近十年的研发,终于成功地实现了基因测序仪的国产化。中国基因行业的“黄埔军校”华大基因被称作中国基因行业的“黄埔军校”,几乎业内所有稍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都由华大离职者创办,这个群体被外界叫做“华小及华创”。“华小及华创”涵盖的企业超过20家,其中包括碳云智能(A轮融资10亿元,原华大基因CEO王俊、华大科技CEO李英睿、华大基因COO吴淳、华大基因CIO黎浩创办)、贝瑞和康(B轮融资1亿元,华大健康总裁高扬是联合创始人)、诺禾致源(华大科技总裁李瑞强创办)、壹基因(华大科技高级副总裁王军一创办)等。外界对华大基因未来的走向有两种判断,一是华大基因会成为基因界的腾讯,二是华大基因会走富士康的路线,尹烨的回应是“今天很难用一家公司来跟我们对标,我们更像五六家公司的拼盘,但对我来讲这些拼盘是在一个菜系里,相互之间会有一些更好的协同作用”。目前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方面,和诺禾致源几乎平分秋色,甚至偶尔还会被反超,二者均为基因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加起来,占国内市场份额50%左右。贝瑞和康通过直接将测序仪和试剂提供给医疗机构的形式,使公司业务得以迅速规模化,华大则仍然坚持实验室服务模式。在NIPT产品方面,二者几乎长期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华大集团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篇文章只是华大基因的一个开始,而华大基因只是华大集团的一个部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华大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在生命科学领域对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公司都有几乎碾压的优势。华大集团最有特点的地方在于,子公司单独拉出来,几乎个个能打,没有一个是多余的,甚至也没有一个是存在感确实的,华大集团是一个有机整体。朋友说华大集团至少要七八篇文章才能写清楚。我觉得七八篇文章都不定写的清楚,但至少我可以试着从这篇文章开始,写下去。参考资料:“华大基因”百度百科;华大基因官网;《股票投资实战分析》,作者:简倍祥;《跃迁:新时代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与投资布局》,作者:文玉春;《得到头条》,作者:李南南;《李翔商业内参》,作者:李翔·得到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大基因值得去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