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器材怎样DIY家庭影院?


2016-04-22 15:30:06
536点赞
2277收藏
407评论
对影迷而言,能在电影院里欣赏神作,是莫大享受。奈何神作常有,而内地公映不常见,于是某种头文字“家庭”的影院系统应运而生。算起来Kim的家庭影院已折腾十年有余,前后经历过三期工程,至今仍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简单回顾这段平凡之路……一期:540p投影,入门功放,杂牌5.1音箱,DVD素材;二期:更新音箱,更新720p素材;三期:更新1080p投影,更新中端功放,更新8寸炮,更新1080p素材。烧语有云,初烧烧器材,中烧烧咸菜(线材),高烧烧房产。尽管Kim常年坚守节制的初烧精神,但恰逢乔迁新居,忍不住借个北风顺便启动家庭影院四期工程。一、配置清单  A、视频设备投影:三菱HC4000,利旧三期工程。幕布:经科119寸电动,二手收入。思路:投影暂时没有升级的动力,一方面对3D无爱,一方面4K资源未普及,硬指标上找不到升级的抓手。幕布从90寸升级到119寸,这是新居带来的最大红利,好期待下一次乔迁(做梦睡进去点)。B、音频设备功放:雅马哈RX-V657,利旧三期工程。主箱:秦朝K8S主箱,二手收入。中置:秦朝K8S中置,二手收入。临场感:杂牌书架,利旧一期工程的主箱。环绕:乌鸦牌TB4单元导向落地箱,利旧三期工程的主箱。低音炮:乌鸦牌威力登8寸炮,利旧三期工程。思路1:天了噜,功放居然不是次世代的!老实说,经木耳试听没觉得次世代音轨能带来多少提升,从技术上看所谓次世代音轨(DTS-HD、Dolby TrueHD)只是比普通音轨(DTS、AC3)码率更高而已,并非革命性的音频技术。相比之下,最新发布的沉浸式音轨(DTS:X、Dolby Atmos)从录音、混音、重放都带来基于对象的编解码黑科技,这才是真正让木耳也动容的干货。当然,动容转变成动手,还有赖于新音轨的普及,不光是资源方面,更重要的是价位~思路2:之所以更换前三(主箱&中置),主要是想体验大口径+号角带来的所谓“影院感”,事实上换箱带来的质变确实比换功放要来得明显,不过这个质变也有两面性,后面再详吧。C、播放设备=HTPC操作系统:Win7 Pro 64位CPU:Intel Xeon E3-1230 v2CPU散热:九州风神,路西法,fanless 九州风神(DEEPCOOL) 路西法 CPU散热器(FANLESS被动式散热多平台/6热管/12CM...¥299京东显卡:迪兰恒进HD7750(AMD Catalyst 14.12)显卡散热:ARCTIC,Accelero S1 PLUS,fanless Arctic Cooling Accelero S1 Plus 显卡散热器 多平台 被动散热¥190天猫精选声卡:乐之邦莫邪Digital,同轴输出,利旧显示器:戴尔U2311H播放软件A:PotPlayer 1.6.49343(32位),LAV Filters 0.67.0,madVR v0.89.17播放软件B:TotalMedia Theatre 6.7.1.199思路1:在保证硬件性能的前提下,本次更新注重节能降噪,CPU与显卡均采用低功耗版本并辅以fanless散热方案,基本消除风扇噪声对观影的影响。思路2:播放器依然两手抓,原盘交给TMT,其他留给PotPlayer套件,设置篇再详。D、机房配套房间:长4.9m x 宽3.3m幕帘:电动窗帘套件(杜亚电机)+暗色软布 杜亚玛丁电动窗帘轨道电机TT260E 智能自动wifi遥控开合窗帘¥300天猫精选地毯:咖啡色雪尼尔材质,覆盖2.7m x 2.3m区域 轩臣家居 耐脏雪尼尔客厅地毯卧室茶几地毯 飘窗地毯阳台 咖啡 160CM*230CM¥363京东沙发:芝华仕影院沙发,两人位 芝华仕头等舱美式简约科技布沙发三人位功能沙发9290电动布艺沙发¥3800天猫精选智能遥控:BroadLink RM-Pro,易控APP(安卓版) BroadLink智能遥控器
WiFi控制 红外全能遥控器 智能家居 家电控制 APP远程控...¥179京东思路:观影环境改造是本期工程的核心内容,首先是准独立影音室,其次尽量采用暗色装饰,最后是坐卧两相宜的沙发,力求还原影院本色。另外,引入智能遥控来简化繁琐的开关机操作~二、硬件安装 影音室位于新居的最大房(俗称主卧),以确保足够的投影距离与折腾空间,同时与客厅、其他房间相互隔离。房间初始图示如下,长4.9米、宽3.3米、高2.8米,左门右窗,南北通透。之所以定位为“准独立影音室”,是因为房价实在让人任性不起来,这个影音室还得兼职书房、衣帽间、娱乐室甚至客房……所幸经过一番取舍纠结,最终影音室的各种职能和谐共处,整体平面图布局如下:暗色块=非影音设备或配套;黄色块=核心设备;绿色块=音箱,FL和FR为主箱,C为中置,SL和SR为环绕,SW为低音炮,PL和PR为临场感(也叫前置增高);蓝曲线=电动幕帘。PS:图(biao)示(ge)中每个方格的边长代表0.1米,可大致估算各设备或配套的尺寸。把单调呆板的平面图转化为实景的过程,略过不表,直接来看看硬件实施的成果。好吧,准独立的影音室果然很拥挤,没想到这间“主卧”还住着这么多“人”~以沙发位为主观视角,分别来看看前、左、右、后的格局。  前方:最扎眼的,恐怕不是右侧储物柜上挂的小怪物,而是正面黑压压的∩型幕帘,我知道你们想说像#$%……由于幕布完全盖过窗口,所以窗帘也是省了,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放下幕布就能遮挡自然光。所有暗色系的物件或装饰,都是为削弱干扰光服务,即在不影响房间兼职功能的前提下,让投影环境尽量“暗黑”。  左侧:墙上设置隐形海报板,一来可以彰显影音室的气质,二来还是遮光,减少左侧白墙对观影视线区的干扰。功放的摆位很微妙,由于它的面板显示屏是影音室典型的主动光源,因此尽量不要放在前方,以免成为干扰元素。左环绕放置在电脑桌上,因发声单元在箱体上部,故基本免受显示器的影响。右侧:布局思路与左侧相似,空调下方挂的日式门帘,同样是遮光与装饰的结合。后方:与前方的暗黑基调不同,后方并没有刻意做任何遮光处理,因为后方不在观影视线区内,而且过分暗黑也会影响房间的兼职功能。衣柜顶部是半遮半掩的投影,在省却吊装麻烦之余,还能低调融入环境不显突兀。虽然影院沙发是两人位,但在沙发后面还可增设三个临时观影位,满足围观需要。先来跟这些小伙伴(没说你们这些怪物呢)近距离打个招呼吧~在双8寸中置的欺凌下,单8寸的低音炮低调得有点不好意思,只能甘心做一个垫脚架。为啥不换一只与前三(主箱&中置)门当户对的大炮?厄……没钱,空间小,木耳,重要么?因为房间的短边只有3.3米,扣除投影画面宽度(2.6米)后,两侧的剩余空间非常狭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主箱的摆放。同病相怜,临场感(前置增高)基本就是靠墙而放,而且与主箱拉不开横向距离(雅马哈建议值0.5至1米),导致DSP声场不够宽阔。诚然这源于声音与画面的取舍,要想获得119寸的投影画面,就只能投短边,而短边必然造成前方声场收窄。原本把临场感直接搁在主箱上面,后来考虑到箱体共振和高空危险,最终另外用架子撑起临场感。在狭小的角落里,挤着主箱和三脚架,还有几只怪物,也是赘了~左环绕的支架是电脑桌,右环绕的支架是高木凳,还有……一群小怪物,为首的叫史莱克。老实说,在没有后环绕(没上次世代,哪来后环绕)的情况下,现有环绕的位置明显靠前。这同样是妥协的结果,因为不想音箱上墙,所以临场感和环绕不得不依赖支架(占用地面空间),使得摆位非常受限。芝华仕沙发贵得物有所值,躺上去真心舒适,甚至还能当午休床,相比之下大多数影院里的沙发恐怕只能算“椅子”。还是那台老功放,接HTPC的同轴输出,解码普通音轨(DTS、AC3),加载雅马哈独门的DSP声场,最终呈现5.1+2声道。面板显示屏的橙色灯光实在晃眼,不知道把功放丢在中置附近的烧友,是怎么克服这种视觉干扰的……因为投影的脑门突出,无法直接倒置在平面上,所以沿用前期的“投影倒置支架”,让它平稳的躺在柜子顶接灰。投影镜头前端的黑盒子,是模仿“遮光罩”的功能,用来削弱投影光路之外的杂光(即照射到幕布之外的光线)。HTPC(电脑就电脑,拽什么ABC)没啥好说的……这里直接用影音系统替代常规的桌面音箱,能省则省;搭配罗技的无线键鼠,窝在沙发里也能对HTPC轻松操控。鉴于影音硬件的安装大同小异,以上点到即止(嗯,真的没做声学处理,木耳你懂的),接下来谈谈最扎眼的部分~ 三、∩型幕帘:  玩音响讲究安静,玩投影追求漆黑。对于拥有独立影音室的烧友而言,用暗色软装可以轻松获得影院级的观影黑环境,然而绝大多数烧友只能在黑(观影)白(生活)之间找一个平衡。观影环境的黑化分为两个层次:A:遮挡外部光,即常见的窗帘、遮光布、门缝封条等,主要是遮挡来自观影环境外部的干扰光(自然光、隔壁灯光);B:削弱内部光,即暗色家具和软装(地毯、墙纸、幕帘等),主要是削弱幕布反射光在地墙面或家具所形成的干扰光。第二个层次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最难以克服的。因为在实施(装修)前期很难预见到内部光对投影环境造成的干扰,通常只有在投出高亮画面的瞬间,才会多么痛的领悟内部光的魔力。因此,对于非独立影音室而言,尤其是客厅党,要想不破坏生活环境、不影响家庭和谐的对内部光进行黑化处理,恐怕与轻松加愉快无缘~文字为虚,图片为实,以窗户自然光为例,所谓内部光是这样滴:投影原理都懂吧,当高亮(非夜景)画面投影到幕布,这时幕布就相当于上图的窗户,幕布反射光就相当于窗户外的自然光。反射光会把天花板、侧墙(包括后墙)和地面照亮,同理也会把室内的浅色或亮色家具(空调、桌面、柜子、玻璃、镜子等)照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亮光还会在房间内N次反射,最终“营造”出类似开灯看投影(啥?你一直都是开灯看投影的?Orz)的效果,故将它们定义为内部光。掌握内部光的成因,就能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实施原则只有一条:尽量消除观影视线区内的干扰光,非视线区无需处理。所谓观影视线区,即以观影姿势坐在沙发位时人眼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可粗略估算为观众膝盖到幕布之间的整个长方体空间。该空间内的削光处理,从易到难:家具没啥好说,尽量选暗色或用暗色装饰;地面也还好办,直接铺暗色地板或覆盖地毯;天花板很纠结,搞暗色吊顶不一定和谐;侧墙同样凉拌,总不能把房间黑成山洞吧。于是乎,黑白之间的平衡应运而生,掌声有请“活动式∩型幕帘”~此处掌声稀拉,是因为幕帘收起来的样子前文已有剧透,现在完全展开也就内样吧。为便于影音室在黑白模式之间快速切换,这里采用两组电动窗帘套件,左右各安装一组(电机独立运行,遥控操作),用于悬挂暗色软布搭成的∩型幕帘。软布折角部分内藏粗绵绳(直径6mm),外部用小钢牙(带钩窗帘夹)夹紧,然后挂到窗帘轨道的挂钩上。由于右侧墙安装有空调,故窗帘轨道被限制在2米长(理想长度应为2.7米,即膝盖到幕布的距离),幕帘未能覆盖的区域只能用海报板(左侧)和日式门帘(右侧)弥补。 福蝶 窗帘配件不锈钢窗帘夹挂钩带圈浴帘夹锯齿夹金属夹子小夹子¥5天猫精选下面回到沙发位,来欣赏幕(布)幕(帘)双剑合璧的过程,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有木有眼前一黑的赶脚?废话,投影都没开,如何教人眼前一亮……好吧,赶紧接线联调! 四、系统联调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整个四期工程的拓扑图如下,主要由网络拓扑、信号拓扑与遥控拓扑组成。  网络拓扑:无线路由器与下载机位于客厅,HTPC、手机和智能遥控通过WiFi联网。信号拓扑:HTPC的显卡走HDMI输出视频给投影,声卡走SPDIF(同轴)输出音频给功放。遥控拓扑:智能遥控以红外线控制投影、功放和空调(略过),以射频控制幕布、幕帘和灯具。 前两个拓扑没啥好说,还是聊聊这只小狐狸(哦不,智能遥控)吧~所谓智能遥控(或万能遥控)就是“让手机变身遥控器”,其意义不仅是取代几个传统遥控器,更是基于手机APP的场景编辑功能实现多台设备的一键开启,可谓懒癌中期特效药。考虑到目标设备遥控方式的兼容性,最终选择支持红外与射频的双模智能遥控(BroadLink RM-Pro)。经过一番学习与适配,RM-Pro完美覆盖影音室内的遥控设备,通过易控APP可控制投影(开关)、功放(开关、音量)、空调(基本功能)、幕布(上下停)、幕帘(开关)和灯具(开关),果断让五只遥控器停薪留职。接下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把特定的控制点及时间间隔组合成序列,即可实现傻(lan)瓜(ren)式“一键开场/散场”,彻底告别繁琐的遥控器群。脑补一下,当施工误差导致幕布高度偏低时(嗯哼,说的就是我),每次展开幕布都必须再回滚一点点,否则投影画面无法完美匹配幕布,那叫一个烦,但在咱们屯里也就是编辑个“幕布修正”的事儿。  五、软件设置  笼统的说软件设置包含HTPC设置、投影调试和功放调试三部分,其中HTPC设置又细分为播放器部署、视频输出适配和音频输出适配等内容。原本打算把整个软调过程长篇累牍一番,但静静之后还是忍住了,不是因为懒癌病发,而是因为罗列个人的软调设置意义甚微。一方面客观环境(器材、线材、房间、装修、家具等)千差万别,一方面主观感知(对声音和画面的喜好与辨识度)不尽相同,相关的软调设置并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索性从简略过。老实说,HTPC并非影音信号源的最佳选择。与主流播放设备(蓝光播放机BDP、高清播放机HDP)相比,HTPC通常存在操作不便设置繁琐的缺点,其音画质量不但取决于硬件、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的搭配,更与播放软件的部署息息相关,毫不夸张的说,即使设置得当的HTPC,在音画质量上也仅能媲美缺省设置下的中端播放机,至于设置不当的HTPC,有可能连低端播放机都不如。之所以Kim选择非主流,是因为HTPC具备兼容性、功能性和灵活性上的天生优势。再牛的播放机也可能遇到无法兼容的媒体格式或无法显示的特效字幕,而HTPC几乎从不挑食;再牛的播放机也只是媒体播放,而HTPC本来就是PC,上网、聊天、游戏、办公、修图无所不能;面对新媒体格式或新技术的出现,播放机通过固件更新只能获得有限的能力扩展,而HTPC可以通过更换配件甚至仅更换软件就能轻松跟上时代的大脚。本期工程主要是满足2D 1080p资源的播放,故HTPC上只部署两套播放软件:TotalMedia Theatre(简称TMT)用于BDMV封装(如蓝光原盘)的播放;PotPlayer套件(PotPlayer播放器+LAV Filters解码器+madVR渲染器)用于非BDMV封装(如重编码或ts)的播放。TMT属于商业软件,功能相对简单,界面也更友好,在缺省设置下简单微调就能完美输出。PotPlayer三件套均为开源软件,功能非常强大,设置非常繁琐,过程非常折腾,但最终的效果非常感人。事实上PotPlayer本身就是一款独立播放器(自带解码器和渲染器),但万金油终究不够专业,为获得完美的输出质量,必须外挂LAV Filters(最牛解码器)和madVR(最牛渲染器)。详细的搭配和设置攻略,请移步海峡对岸的部落“萬年冷凍庫(lysandria1985.blogspot.tw)”,我不会提醒你带上梯子。在这位台湾大神的研究里,三件套只是入门玩法而已,宇宙最强搭配还需外挂补帧软件SVP、字幕滤镜xy-vsfilter和同步滤镜Reclock(俗称六神合体)~那么如何检验设置是否得当?鉴于声音的感知非常主观,在缺乏专业检测设备(如XTZ声学测试仪)或高端AV功放(自带简单频响分析功能)的支持下,基本只能靠耳朵收货;但是画面不然,即使没有专业检测设备(如Datacolor的蜘蛛侠)或单色滤镜,也能凭裸眼轻松完成画面的基本校准。在画面校准中最基本的指标就是“灰阶”,通常情况下只要灰阶显示正确,就能输出亮度标准、对比适度、过渡自然、层次丰富的画面。而校准流程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一张《Super HiVi CAST》测试碟即可,跟随着里面的测试向导,校准灰阶甚至校准色准都轻松得不要不要。值得注意的是,蓝光原盘版《Super HiVi CAST》仅适用于播放机(BDP或HDP)和HTPC蓝光播放器(TMT或PowerDVD)的校准,如果要校准开源播放器套件(PotPlayer或MPC+解码器+渲染器)则需要remux版《Super HiVi CAST》。针对灰阶校准,《Super HiVi CAST》视频测试篇里提供有专门的测试信号:第7项白电平测试(俗称超级白),除用于灰阶校准外,还用来修正对比度;第8项黑电平测试(俗称超级黑),除用于灰阶校准外,还用来修正亮度。整个灰阶校准的正确流程分三步:1、将视频相关设备(播放软件、显卡驱动、显示设备)恢复缺省设置;2、调整这些设备的系统设置(输入、输出、RGB模式等),使超级白/黑尽量准确;3、微调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对比度和亮度),修正超级白/黑的偏差余量。  六、初验报告  初验报告恐怕是全篇最好写的章节,作为一名身患残疾(近视&木耳)且发烧温度有限的AV玩家,我个人的主观感受实在没啥好说的,反正也不具备太高的参考价值,此处继续保持简约。先谈谈听觉,主箱和中置均为双8寸+号角音箱,在欣赏影视时确实能带来强烈的“影院感”。一方面是源于大箱体大单元带来的厚实和气场;另一方面是源于号角单元高频偏暗的特性,即使在更大音量下,听起来也不觉得刺耳。那么问题来了,由于高频不够亮丽,在欣赏演唱会或听歌时,人声的音色发闷(男声都变赵鹏,女声都变蔡琴)。考虑到本期工程主要服务于影视资源,音色上的偏差,就忍忍吧,只要看片够爽就行~再谈谈视觉。通过合理摆位将主动光源(功放、排插的光污染)调整到左侧后,前方不再有任何干扰光源;同时在∩型幕帘的加持下,视线区内的被动干扰光(即内部光)也基本被消灭,观众的视觉被牢牢锁在幕布上。经过此番并不复杂的施工改造,在不影响房间兼职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单就投影环境而言,这间准独立影音室完全媲美独立货~为了证明“∩型幕帘”不是在黑色PPT上介绍的科技,最后隆重展示它给画面带来的戏剧性变化。下面两张屏摄均为全幅16mm镜头拍摄(照片曝光参数完全相同,图片仅缩小无后期无特技),模拟沙发位的主观视角,对比幕帘展开和收缩的视界,黑科技的墨力无需多言。就到这里吧,长文码字非常虐心,尤其是拖拖拉拉码了一年多(细心的观众不难从exif看出,照片拍摄时间居然是2015年1月……Orz),足见懒癌中期有多糟糕。

家庭影院
过年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所有影院都关门停业,这在我有生以来,还真的是头一回遇到。经过这次疫情,我的一个观点又添加了一个有力的理由。那就是,如果你真的爱电影,那你应该拥有一套家庭影院。以前我对此的理...04月02日7,1481 家庭影院
前沿资讯
早在几年前,智能家居的概念就开始兴起,而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智能家居更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更多的智能设备也慢慢的从幻想中变成了现实的产品,也慢慢的走入了更多人的生活中,智能电灯、智能锁、智能屏幕、智...03月03日5,171评论家庭影院智能家居
家庭影院
转眼间已经二十载,从1998年创刊至今,见证了家用影音 技术与市场的变迁,从本期开始到年底,我们将会从家用影音系统的方方面面和大家一同回顾过去,品味精彩与展望未来。在这个20周年的特别纪念专题策划之中...08月25日9,286评论家庭影院投影
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早已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装配,几万元的一套也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今天跟大家谈的不是如何去选择家庭影院设备,而是更基础的东西——家庭影院设备的组成方案。一套家庭影院应该具备哪些设备,才能让自己更省心...07月01日71,1824家庭影院播放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造家庭影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