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加权均分71.5,硕士84,本科和硕士大学加权平均分计算器差比较多,有可能申请到奥克兰大学传媒博士吗?

“本科双非,硕士北大,博士想出国读,看本科gpa还是硕士gpa?”不是“感觉有点低”,是“确实有点低”。答案是:主要看硕士,可能会参考下本科。但是你的问题想问的其实是——我硕士GPA比本科GPA低,那院校会不会看我高一点的本科成绩啊,这样我成功的机会就大一点。对于你这种小心思,我要彻底给你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我告诉你——人家完全不看本科的哈,你就别动那个心思了。就算真实情况是只看本科成绩,校方也不可能对硕士整个阶段的分数视而不见的,如果你分数降低了,人家也要问个原因的。如果能提升GPA分数,最好还是去提升的。下面这篇文章就讲解一下GPA在留学申请中的位置。网上很多同学咨询类似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彻底来解答一下,关于GPA去留学的问题。但是,简单回答“能”还是“不能”之前,我们先讲一下学校对学生审核的标准。因为同学们普遍认为只要自己GPA达到校方的要求就能进目标学校了,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错误,一个是并不是你GPA高就能进任何学校(会存在学校不招生的情况,具体后面会举例重点讲)而且学校并没有设一个类似高三考大学时的硬性的分数线;第二就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不仅仅是GPA一项。究其原因,是国外院校选人机制不同,他们遵循的标准不是中国式的“过线即录”而是“择优录取”,你过了线,不代表你各方面都很优秀,只代表你学习成绩比较好而已,相反,你成绩差也不代表你不优秀。但是在具体开始讲解前,先解释一个事情。对于同学们来说,最难的,就是区分哪个人说的有道理,对吧?因为来一个人就说一套自己的观点,结果就是许多观点经常是冲突的,然后就让人很难判断谁对谁错。比方说,有的人说,GPA低也没关系,可以靠背景提升来达到目标;然后有人就会反驳说他说的不对,那些低GPA进牛校的,都是有非常牛的背景的,一般同学没有这些背景。就在你觉得后面的人说的似乎有些道理的时候,一开始的人又拿出自己真实的案例,表明那些学生背景并不是非常牛。然后后面的人又会说,那是因为他们进的学校专业比较冷门......反正就是各种嘴炮来来回回,就搞得大家云里雾里的,不看还好,看了之后更糊涂。所以,我教你们一招:重要的不是去看对方说的是同意还是反对,重要的是看对方有没说出道理来,然后所有的底层逻辑汇集起来,能否相通。为了能最直观的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团队自行研发了一套评分系统。其中,GPA占40分,GRE和雅思各占20分,简历占5分,实习经历占15分。总分这里是100分。那假如你GPA是3.5,也就是40分里面你拿到了35分;雅思如果是7.0分,那这项里你能拿15分;假如你GRE一般,只能拿到10分,实习经历也很普通,专业相关性也不是很大,15分里你只拿5分;简历写的一般,5分里拿了3分。那你的总分=GPA35分+雅思15分+GRE10分+实习5分+简历3分=68分。然后你想申请排名第50名的学校,该学校的要求是你总分有72分,就是72-68=4分,你需要要么考更高的GRE、要么增加实习经历,再或者就是写出一份更漂亮的简历,总之,你要把那4分补齐。但是,除以上基本评分项以外,还有额外加分项:如套磁、牛人的推荐信、个人的专利等等。牛人的推荐信可以给你加到20分,也就是你总分到了68+20=88分,那你再去进只要72分的学校,自然是稳进的了。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同学GPA会低于3.0,但是结果还能进的原因,因为GPA掉的分数,被额外加分项轻易给补回来了(见下图)。你可能会好奇我们的评分系统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就是跟留学机构合作,收集大量的成功案例,然后一点一点修正出来的。不敢说我们的结果非常的准,但是,八九不离十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推广这块做的这么薄弱的原因之一,因为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后端研发去了。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评分系统,就很好去判断别人说的话了:说法一:G5学校对GPA要求很严的,低一点都不行。这话对不对?对于没有额外加分项的普通学生来说,这句话是对的,因为你跟别人各种情况差不多,所以要确保拿到申请机会,你只能去提升自己的GPA,让自己更出众一点点。但是如果你知道怎么去搞到额外加分项,那就不需要死磕自己的GPA了。说法二:GPA虽然重要,但是简历也非常重要。这话对不对?对,但是GPA占总分里的40分,简历只占5分。如果你跟你的竞争者都是一样的GPA成绩,那申请同一所学校,你简历写的比他好,学校只有一个名额,那肯定优先给你。但是假如你有机会大幅度提升GPA,那高GPA才是王道,就不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各种优化你的简历了。说法三:靠背景提升进名校的,基本都是有非常牛的背景的,你们一般的学生都不要考虑了。那些都是机构在贩卖焦虑,你们申请不上的。这话对不对?也对也不对。那个案例是2.97的GPA加11年的工作经历,进了名校,你要是GPA也这么低,那不说一定要11年,但好歹也要个7、8年;但是如果你GPA是3.2,那估计只要2年普通工作经历就够了,并不是也非要多么牛逼的背景。核心的意思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去算分数,而不是说一个一刀切的道理出来,然后变成,只要你没有牛逼背景的同学,就全部不要去想名校了的结果就行。重点是你自己懂整个底层逻辑,我们没有时间去一一解答每一个说法是否正确。注意:1. 校方存在不录取的情况TOP前100的学校普遍会存在“歧视”的现象——把中国学生划分为985/211和双非两个档位。以申请G5院校理工科为例,前者GPA只要85,但后者就要90。如果是计算机专业,前者要求GPA得88分,但是双非院校的同学就完全不考虑!所以不是你GPA分数高就一定能申请成功的,也看你院校的背景和你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所以这也是为何有些学霸申请G5都被拒,然后最后只能得出结论——G5对GPA要求非常高。有些情况,不是因为申请人不够优秀,是因为校方不收。2. 学校的评分分值并不是一样的刚才说GPA占总分中的40分。但是对于一些对GPA更看重的学校来说,这项的分值可能会达到50分。也就是你GPA越高,越容易进这类学校。但是,总分还是100分不变,所以GPA的占分比重上升,就一定意味着其它项的占分比重会下降总计10分。3. 达到基本分数也不一定能被录取假如你目标学校要求是72分,你努完各种,正好72分。可是按照学校先申请者先发申请的惯例。可能到你的时候,正好没名额了,那即使你总分是达标了的,也会拒了你。所以你要是这种情况的话,要么,在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分数提升至77分,那就不用担心提交时间靠后了;要么,就是只有72分的总分数,就尽量提早提交,抢占名额。你别小看提早提交这个事情,它对你整体计划的时间安排是增加很大压力的。但是如果77分了,就不怕对方名额满了。说白了就是,学校那么大,哪个会腾不出多一个位置来给你呢?是假如学校计划招200名,那到200的样子,后面的学生就基本情况趋同,招生的老师看资料看烦了,那差不多就一刀切,后面的就全拒了,除非有些特别让老师眼前一亮的,就会破格给你录。毕竟200和201没什么区别。另外就是,如果你很特别、很出众,让学校觉得非录你不可的地步,那就不用管对方是否会招满了,但是,这样的学生也是非常非常稀少的。4. 申请MASTER的时候,GMAT比重会降低,科研比重上升,尤其是研究方向一致的情况。比方说伯克利、UIUC、西北就更注重科研经历;而密歇根、斯坦福、MIT就更注重GPA。5. 不同国家对GPA的分配分值不同。美国就总体宽松的多,所以发生逆袭的案例也多。但是英国一些学校卡GPA就很严。所以想靠低分逆袭的同学,要多收集别人逆袭的学校清单,而不能浪费时间去试一些没有逆袭成功案例的学校。6. 不同学科对GPA分配分值不同。理工科普遍对GPA的要求就比文商科高,一些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商科等)对于GPA的要求则会更高。具体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些隐性规则。这些规则,要么是通过校方老师口中得知,要么通过大量学生申请案例总结得出,总之,是逐渐收集累积而成的。所以总体来讲,就是尽量去提升你的总分,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最大化提升吧。为什么学校要看你的GPA成绩?作为学校方,他们不希望让你进入后,因为学业难度高于你的能力,你跟不上,继而导致挂科,甚至退学的情况。所以就尝试设置一个学习能力评估的门槛。所以排名越靠前的学校,对GPA要求对应就越高,因为他们的课程相对会更难。而排名靠的很后面的,甚至没有排名的学校,对GPA就要求低,甚至没有要求。有些课程简单到你只要去上课听完就能通过。所以不是说GPA低就完全不可能去留学了,只能说GPA太低不能去一定排名前的学校。这里面的本质是考察你的能力,而非你的分数。所以为什么会有GPA2.7分还去顶级学校的逆袭案例呢?因为其中有些人已经工作10多年了,曾经的GPA不代表他现在的能力。所以你懂了这个原理,你就能自己判断了,比方说,有人说“硬件上,排名越高的学校越没有底线”,这句话对不对?肯定不对;有人说“GPA只是考核的一个标准,还有其它因素来决定”这句话对不对?对,但是前提是你必须能达到一个基础的分,比方说对方学校通常收的都是3.7的学生,你是3.5,但是3.5是对方学校的底线,然后你还有其它实习经历之类的加分,于是你成功进入了,是这个概念,而不是说,你2.7,然后靠提升其它因素,结果成功进入。因为GPA一项拖分太严重,其它项即使全部满分也够不到学校的总分要求。通常情况下,GPA对应的标准:GPA<70分:基本上是些没排名的学校吧。70≤GPA<80:能申请QS排名100以后的学校。除非是985/211的优势,再配上高雅思高GMAT硬核实习,可以尝试冲刺下前100。80≤GPA<85:可以申请TOP100。如果想去TOP50,因为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所以在其它方面要超越其他学生很多才行。85≤GPA<90:除了前10,你都行。除非其它背景太拖后腿,那你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降低学校排名。GPA≥90:双非除了牛剑藤校这种都可以申;985/211+7.5分的雅思+730的GMAT+闪瞎眼的其他背景,你就可以冲击牛剑了。或者按分数要求说:排名前50: GPA3.6+,TOFEL100+,GMAT700+/ GRE320+排名前100: GPA3.3+,TOEFL90, GMAT650+/ GRE315+注意:这个两个分数系统有些不同。故意这样来呈现的目的,是告诉你大概你的分数在什么阶段,可以去尝试大概什么排名的学校。而不是卡死一个分数的概念。我们摸索出的一条判断一家留学机构是否靠谱的方法就是提供分数,让机构评估能申请的学校排名。假如学生的分数能申请排名60位左右的话,比较没底气的机构就会推排名90位左右的学校,然后有些急于签单的机构就会推30位左右的学校。那GPA低,该怎么拯救:(1)首先,能真实提高GPA,肯定是首选。所以能重修就重修一个更高的分数。另外就是通过后面学期分数的提升,拉高整体平均分。(2)出具排名。学校的证明比你自己陈述的内容更有可信度。所以,如果你排名是高的,那展示高排名会比 GPA 更有说服力(这里说的排名高指专业排名 TOP 5% 或 10%)。你直接去教务处开个排名证明,表明你不是学习能力不行,只是因为老师给分太吝啬,所以大家的分数普遍都比较低。但是你排名是很靠前的。(3)算法调整如果你实在无法让你的GPA真的再突出一点,但是GPA还是有差距,那你可以考虑研究用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你的分数,根据算法的不同,结果会相差很大。我们具体讲解前,先看下结果。同样的成绩,在下图中,按不同的算法,GPA居然跨度从3.17到3.73!采用不同算法,结果会差距这么大的核心原理是两个:1.你的分数转化时被低估了,就是你89分的成绩给你按80分去算了,所以采用更精准的算法,只是把你原本的实力给展示出来了,并没有给你做任何改变。2.通过降低得分低课的权重占比,提升高分课的占比,从而达到把总分拉高的结果。所以如果你不满足以上两点的话,下面这段比较长的内容可以跳过。因为学校是根据你提供的计算方法来给你出成绩证明,所以你可以考虑哪种算法最有利于自己。而因为每个学校的评分方法不同,所以目标学校不会深究你的算法是否合理,所以就给了你机会。也是因为这点,很多人学生不知道,认为GPA成绩已经不能重考就是分数板上钉钉了,于是就错过很多机会。算法一般是两种:算数平均分和加权平均分。为避免这篇文章篇幅过长,我会用最精简的篇幅来介绍这些内容的核心。算数平均分就是所有成绩拉出的平均值;加权平均分就是不同课程给了不同的总分,所以算总体平均分的时候,总分低的课程,影响就缩小了。举例来讲就是专业课你拿了80%,毛概你拿了90%,那评分制肯定对你最有利,因为80%*100+90%*100分=170分,每门的平均分就是170除2等于85分。但是假如你毛概拿了70分,你专业分是80分的,结果被毛概拖了后腿,那你肯定划不来,所以你要调整毛概的总分比重,让毛概总分只占20分,所以(80%*100分+70%*20分)/(100分+20分)=78.3分,就比75分要高3.3分。那这个改权重的算法,就是WES认证了。所以简单来讲就是,假如你体育、毛概、军训等公修课分数比专业课分数要好,你就要一起计算;但如果相反,这些非专业课拖了你的后腿,那你就要尽量不展示这些课程,最好把这些课程分数给删了,让你总分尽量高些。至于标准算法、北大算法、浙大算法。简单来说,就是标准算法内,89分是按80分来算的,所以你要是89分的成绩,那你肯定吃亏。北大算法要更细一些,84分是按82分来算的,所以你吃亏的少一点。而浙大算法就是一个分数对应一个绩点,所以就比较精准。但反过来说,如果你是80分的成绩,对应GPA是3.0,那就无所谓用哪个算法了。然后我看有些人又是列公式、又是详细解释,噼里啪啦一大堆,我看得都头大......其实不用说那么多啦,大家只要知道,浙大算法最精确,都选这个算法,然后看下非专业课到底是给自己拉高均分还是拉低均分的,从而决定是否用WES认证就行了。至于具体计算公式的原理,我们不需要去辛苦研究的。交给专业的人,人家给到你成绩认证,就完了。(4)对低GPA做出解释。如果你不管什么算法,都弄不出更高的分数了。那就只能尝试解释了,国外大学比较尊重客观事实,如果你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并且充分证明你的潜力,被录取的机会也还是大的。比如,你解释说因为家庭经济变故,必须花一些时间打工填补,所以大一大二功课差一些。后来家庭经济稳定了,肯定不会再发生变故了,心安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大三大四成绩就上去了。再比方说,以前选专业的时候,是父母帮选的,自己不懂,但是随着深入学习,发现自己兴趣越来越大了,觉得此生专注这个领域了,励志日后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因为这些理由,这个大家能理解,也就愿意给你机会。不要扯些没用的,比方说大一大二失恋了,结果大三才恢复状态。那意思是不是你去目标学校,是否能毕业,还要看你找的对象会不会甩了你呢?那你这么不稳定,哪个学校敢录取你哦!总之,找些正向的、积极的、专一的理由过来树立好自己的人设。(5)自己选定算入GPA的科目。如果学校没有官方GPA,全部由你决定每个科目是否记入GPA的话,实习课对GPA不利可以不记入。考察课通常不记入。选修课如果在开出的成绩单上有,那要记入。剩余的,如:毛概、马哲、毕业设计,都要记入。(6)最后的办法就是直接删课,国内很多学校现在都允许学生删掉一些课程,一般是一些不很重要的选修课。但是这样操作有风险,随着中国出去的学生越来越多,外国的老师也开始逐渐熟悉中国的教育系统,如果对方感觉你在作弊,那肯定过不了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个方法。除了GPA,你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1)雅思/托福。英国可以不带雅思申请,但如果你带一个7甚至是7.5以上的雅思成绩绝对比无雅申更有优势,学校还怕学生考不到呢;香港的话,不多说,7.5的雅思能直接把你从城市理工送到港前三。(2)实习经历或者学术研究经历。其实在很多欧洲国家在大学都有必修的实习课程,但是在国内实习不是作为我们的必修课程,这个无疑给我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因为你可以通过多做相关的实习来提升你的实践背景。特别是商科,知识比较软,学校越来越看重申请者在实习方面的表现。建议是寒暑假尽量用来实习,实习最好是big name+与所申专业相匹配+3段以上。不过商科专业70%的好实习都被内部消化了,所以需要找到学长学姐内推。科研的话,寻找的途径就是:找自己学校的教授、国内其他知名实验室或者是某些大型公司(3)GRE/GMAT。申请英国前10尤其是G5时,一个不错的GRE或是GMAT成绩是很加分的,尤其是牛津、剑桥、LSE、IC这四所学校。商科学生700+GMAT,理工科学生320+的GRE,同等分数下,你已经领先别人一大截了。如果GMAT尽量往750以上去考,申LSE、IC就更有希望了。GMAT适用于商科专业,GRE则适用于商科以外的专业,尤其是理工科,法律相关考LSAT。(4)文书是展示个人特色的重要机会。就这么一句话。假如你是老师,两个学生分数一样,但是只有一个指标,那你给谁?你肯定不知道,因为你不认识学生,也没办法从硬件分数里看出太多对方是个怎样的人。所以你写文书,要尝试去变得善于表达自己的优势,包括自己的激情啊、想法啊、经历啊等等,让别人不是读一篇冷冰冰的文章,而是去了解一个鲜活、有追求、正能量的你。从而让别人愿意例外给你开绿灯。另外,面试环节跟文书的意义很类似,所以也写这里并做一点了。(5)海外交流。尤其是对于大陆的学生,海外交流的机会相对不是那么多。在申请的过程中,增加海外交流的背景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现在有很多的海外志愿者海外实习,或者是游学项目也都是可以试一试。也可以作为出国前的考察。(6)推荐信。一般的学校都会要求2-3封推荐信。有些同学可能对推荐信没有什么概念,推荐信一般来源于你以前的教授或者是实习中的上司。这就用到了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实习和海外交流。对于中国的学校,国外真正知道的确实也就那么几所清北复交,所以只要是国内大学出具的推荐信,其实效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你可以找到国外教授为你写推荐信,那自然是非常有帮助的。比方说你去英国某校上了summer school的课程,勾搭了当时候的教授。以后你也想申请该校的硕士,就可以找当时的教授为你写推荐信,必定是极强的加分项。(7)套磁。套磁对于背景很好的同学可能不是必要的。但是对于背景不怎么样的同学们,还是套磁推销一下自己好。(8)其它可以为自己软实力加分的事: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所获荣誉、所获证书、掌握外语、参与项目、发表过的论文、专利情况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以上的情况都可以为申请者加分,还是要考虑:活动是否和专业贴合,参加的活动是否是目标学校所关注的,实践性更多还是学术性更多,和目标学校是否有关联等等。这个的核心就是你其它方面的东西能否展示出你的一些优势,而且这个优势是对你申请的专业,你的目标是有帮助的。如果没有帮助的事情,不要乱往上丢。那是不是不管不顾,一股脑的全部去提升就行呢?非也。考试类的,分数高到一定程度,再高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而且根据你申请的项目不同,重点要优化的事项也不同。关于GPA的一些其它事情:1.总体而言,商科的GPA重要性会低于理工科和文科。理工科尤其看重GPA,这东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所以理工科是目前要求WES认证最少的,而商科是要求认证最早最多的,文科居中。2.有些学校可以对GPA降低要求,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比方说LSE的不是很热门的专业。还有就是LSE非常喜欢类似于2+2这种中国读2年英国读2年的申请者。去年有个国内3本院校的因为本科是和英国本科合办的项目,凭借7分的雅思和并无亮点的GPA,录取了LSE的王牌专业,可这专业很多top985学霸都被拒了。3.挂科不代表不能申请,但是挂科会减分。如果意向的学校对挂科是零容忍的,那就不要申请;如果意向学校能接受,那你就要合理解释自己挂科的原因,然后再增加自己的加分项条件,以获取对方的青睐。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进入理想学校现在我们来讲讲重磅干货——如何弯道超车之我就是条件不够,但是就是想进女神学校怎么办?之前提到过,除了常规评分项,还有额外加分项对吧。能找到牛推肯定是额外加粉心里的一项,但是问题是,多数同学基本找不到。所以接下来我们讲讲其它大家触手可及的加分项吧。贡献申请者常规同学的思路基本都是去到学校,学习毕业,提升了自己,然后找到好工作,开始自己的美好人生......这种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索取申请者”,意思就是他基本上只是想着从学校索取自己想要的。而贡献的意思,就是你如何帮助学校排名提升。因为学校排名的提升会很大影响学校生源的数量,继而影响收取的经费啊、高级教师是否愿意长期停留啊、科研领域的进展啊等等各种影响学校排名的因素。所以,排名100位的学校会很难提升排名,因为申请的学生质量没有排名50位的学生质量高,而且那学校的老师也多半不愿到自己学校来,于是,提升排名就变成很难的事情。然后学校排名的方式有好几种,以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其它的有:泰晤士报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等),它的排名标准里,一个评分项就是“校友赞助率”,这个说白了就是学生毕业后,有多少人愿意捐钱给自己母校去继续发展的(怎么样,在看到这个之前,你完全没有给你母校捐钱的意识吧)。那你愿意以后给学校捐赠,学校也肯定更愿意给你抛出橄榄枝。类似的还有科学方面的贡献,博士学位的授予数等等。那你要做的,就是展现给学校,你能提供这些。但是这个提供不是书面上写写“我以后一定会给母校捐钱的!”就行了。你不光要有意愿,还要有计划,而且要展示自己的推进进度,比方说“以后我不光要捐钱,而且要投入学校的肿瘤部门中,在生物工程领域,能跟我们学校一较高下的,就是XXX大学了,但是,他们在肿瘤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加大该领域的人力、资金等投入,努力取得更多的成果”。上面这话是我随口编的,但是这个表明你做了调研,知道学校的长板和短板是什么,然后你有想法去提升学校的短板,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是不是比你空口来一句“我以后肯定会捐钱的”要让人信服的多呢?2. 立志成为未来某领域的大咖如果时光能倒流,不管哪个学校看到“爱因斯坦”的大名,都会给他无条件录取的机会,虽然年轻时的他很傻。但是以后他出名了,学校也跟着沾光对吧。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展示你要成为那个领域里的顶尖专家,或者一定要取得诺贝尔奖等等。然后也是跟上面一样的道理,不要光说,“立志成为”这话谁都会说。你要真实的定计划,要深入研究想申请的专业,要用实际行动展示你在一步步执行自己的计划。说白一点就是你一个头脑发热,想进名校的小白,别人凭什么相信你以后会变得伟大呢?你要有行动啊,而且不光行动,还要积累行业人脉,储备行业知识,实际工作应用和反思思考等等。3. 专一性的死缠烂打专一的意思就是你只想进这一所学校,其它任何学校给你OFFER你都不去。如果你投五个学校,哪个录你你去哪个,那对于学校来说,自然对你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拒了也就拒了。但是你就明摆的告诉学校,我只想进你这个学校,其它的学校,我根本不申请。那首先专一性就有了。这个追女孩是一个道理。那接下来就是:“为什么就是这个学校呢”,你要给出合理的理由,要结合学校的历史,科研方面的成就,学校的特殊氛围等等各种你能收集到的资料,做到你比校长还了解该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地步,然后真实的说出那些东西为什么打动你,为什么让你决定非去那所学校不可。再然后就是实际接触了,不管是电话也好、邮件也行、通过游学或旅游去真实拜访也可以,反正就是混个脸熟+培养好感。等到对方随便哪个老师一听到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谁,对你有很好的印象了,你就成功一大半了。这个方法要时间磨的,尤其不能害怕被拒绝,不管是申请还是对方电话里言语上的拒绝,你都会收到很多,但是,你就是不放弃,你就是想去跟那个学校的老师成为好朋友,你就是想为那所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如果对方拒绝你,你就努力提升自己,然后过段时间再来申请。反正你做到这步,是个人都不好意思拒绝你了。4. 走保录取路线正常申请英国的中介费价格在1到2万元,申请G5的院校的费用大概在3到5万元的样子,但保录取项目的费用前提投入大概在25到100万元之间。这个没什么好多解释的,详见我们保录取方面的文章。当然,上面这些只是大体的思路,真要实现,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和技巧。如果你只是想大概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看完这篇文章就可以了。但是假如你真正打算去留学,你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怕学生们用一个通用的标准去套所有学校。事实上,每个学校每个专业,标准都是可能很不同的。但是要我写个文章来说明这个事情,没办法,我只能抓些占比高的共性来说明。【关于我们】:我们的理念是“学雅思根本无需花钱”。只要一步一步学完我们提供的资料、视频、文章等等,就肯定能考到目标分数。即使有些地方不明白,我们的免费直播课也能为你解答。点击领取》》[雅思备考]最全资料合集!入门手册+全科题库+点题预测+国外原版教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加权平均分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