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为什么现在报公考不报班自己学可以吗班都愿意报小机构?

如果是2W左右的班,真的,别报了。对你现在这种情况来说,报这么贵的班,很大几率就是在浪费钱。岗位招三个人你排第八,虽说不知道你跟前面人的分差有多少,但你已经是在外围的边缘进面了,想跟前面那些人争,面试你就必须要考到最高分。而且光你分高还不够,你前面的人分数还要够低,足以让你在面试阶段把笔试分差拉回来,前者你还能控制,后者完全看运气。更何况报班也不能让你稳拿最高分。所以干嘛还要揪着面试班不放呢,还是揪着这么贵的。其实你可以转换下思路,如果真的想报班的话,那么别报这么贵的,去报个小几千的,环境和师资力量可能没有贵的班好,但是也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面试流程、上手面试答题。而如果决定不报班的话,就收集好资料,每天在家规定好时间,自学备考,其实一样能有不错的效果。————————————我之前上岸事业单位的时候,面试是考了86.1,拿下了我那场的全场第一。最开始的时候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对于面试一无所知,进面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报个面试班。刚开始去的是中公,大机构肯定优先级高。但当时中公的班都是2W起步,有10天,也有14天的,如果报协议班的话,价格更贵,一个班下来将近4W。看着这些按W算的班,我又摸了摸自己的钱包,心想一个事业单位面试难道要花这么多钱吗!反正我觉得真不值,于是后面又找了别的机构,最后报了个8K的班,线下培训一周,不包吃不包住,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中午休息一小时。可能是因为有了中公的对比吧,我当时觉得性价比还挺高的。-————————————我第一天去面试班上课,一个不算大的教室里坐了二十多个人,真的有点拥挤,但也只能安慰自己,便宜的班可能人就比较多吧,但只要老师教得好就行了。当时班里是分了两个老师,一个讲理论、一个辅导训练。每天的安排就是:上午听老师讲理论(一些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下午分组对练,老师在一旁指导。每天晚上六到八点,大家轮流选一道题上台答,老师听完后点评,大家发言帮忙指出问题。后面每天都是这样练,到最后一天,是机构的全真模拟,安排了三个老师当考官,一个教室当考场,我们班里的人就按着面试流程走一遍,提前模拟下考场氛围。到此面试培训就算结束了。——————————跟着面试班培训了一周,我自觉提高最多的,是语言表达这块的能力。还记得第一天去的时候,让我上台当着大家的面答题,我根本蹦不出来几句话,班里的其他人也都是如此。而培训一周后,我不仅可以当着众人的面流畅、完整地把题目说完,而且就算中间没了思路,我也不会觉得尴尬,想到哪就能说到哪。总得来说就是脸皮厚了一层吧,答题这块也变得更加自然。但是培训完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我答的内容有点套路化、模板化。因为老师上课讲答题思路时,其实讲的就是各类题型的模板。学的过程是很轻松,练起来也不费劲,而且能短时间内让答题速成。但就是这样答出来的内容,跟别人挺相似的,套路的痕迹明显,没有个人特色,答一道题是这样,答十道题还是差不多,换汤不换药。现在想想,如果这个时候让我直接上考场的话,我肯定考不了后来那么高的分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距离面试剩下一周的时间,我又在家进行了一轮复习。——————————————这时候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套路化、模板化的问题。当时是收集了一些资料,包括教材和视频课,真题资料就没再买,因为光面试班发的都还没练完。教材我当时用的一本是《跟考官学面试》,跟着这本书主要学的是考官思维,就是站在考官的立场来分析、理解题目,从而答出符合考官评判标准的内容。简单来说,跟着这本书学的就是如何针对考官喜好答题,因为考官才是给我们打分的人,我们的答案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考官说了才算。视频课我用的是《胡子晴事考面试80题》,跟着这个课主要是练答题思维,包括学反模板答题、学机关思维,实用性很强。剩下一周时间,每天我就是跟着胡子晴学反模板、练机关思维,把之前在面试班里练过的真题找出来,用现有的答题模式,把之前练过的这些题再答一遍,感受两种答题模式的差别,纠正自己答题模板化的问题。一本书一套课,帮我成功解决了模板化的问题,让我的答题思维变得更加灵活。等到面试当天,抽签排到下午,刚进场的时候考官们看起来都挺疲惫,但当我把三道题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完,考官们看起来一个个都精神了,然后微笑、鞠躬、退场,在外面等待自己的成绩单。等到我后面那个人说完,成绩单出来了,86.1分,我深吸了一口气签上字,心里知道这次稳了!两天后体检名单出来,果不其然我综合成绩第一名进入了体检,后面流程就走得很顺了,政审也没出什么问题,顺利上岸了现在的单位。————————————光看我的备考经历,其实报班、自学的成分都有,而且都对我面试答题有着不小的帮助。而针对题主现在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其实面试可以不用报班,收集好资料在家自学。效果不一定会比报班差,而且能省一大笔不必要的钱。但如果你真的有报班的意愿,那也别报贵的,就跟我一样报个几千块的就行,在里面把表达练好的同时,课下再自己额外学学反模板、学学考官思维,面试也一样能拿高分。总之两种备考方式已经跟你说清了,怎么选都行,重要的还是自己多学多练多想。接下来就分享一些个人的面试经验:1、答题有个人特色,拒绝模板和套路这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如果面试想拿高分,就一定要摆脱模板和套路,这些东西只能帮你快速入门面试,拿它们上考场,分数大都在平均分上下,想突破高分瓶颈很难。现在的面试跟过去已经不一样了,大家考试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往上场答一些模板就能拿到很不错的分数,现在光会模板根本不行,答题必须要答出个人特色,要答出自己的东西。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把我之前备考用的《跟考官学面试》、《胡子晴事考面试80题》,在考前完整地刷一遍。把考官思维、反模板思维、机关思维都掌握,从而把自己答题的思维水平提高上去。跟考官学面试这本书其实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平时就是多翻多看,学会站在考官的立场来答题。胡子晴这个课看的时候一定要动脑子,因为老师在讲真题解析、讲思路的时候,其实目的是训练你的答题思维,引领你去独立思考,去站在机关的立场来分析问题。如果你只是抱着跟学模板时一样的思想,觉得看完就应该会,而不去动脑子,跟着老师一起把问题剖析,站在各个角度思考问题,那么提升答题思维水平也就是空谈罢了。2、足够量的开口练面试理论再多,最后还要落脚到语言表达上,脑力里有东西只是第一步,能否用嘴巴清晰、准确地说出来,表达出自己想表达意思,才是面试拿高分的关键。报班的核心目的其实正是这一点,在面试班里,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大家能够得到充分地训练。基本上在面试班里一练就是一整天,而大部分人在家里可能就做不到同样的强度,但如果选择自学的话,这部分就需要重点克服,保证在考前练够足够多的真题,每道题开口说过足够多的次数,这样到了面试当天才能多一份底气。平时练得足够多,到了考前几天,要多进行全真模拟,报了班自不用说,培训结束前都会来一场。但自学的话,就要自己去创造环境,找朋友、父母帮自己训练,或者是网上找考友一起模拟都行。3、面试期间重视素材积累有些人总会觉得答题没东西说,或者说来说去都是理论,通篇都是大道理,听起来不够接地气,没有那种有血有肉的感觉。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脑子里没那么多素材,自身底蕴不足,缺乏积累。通常面试留给我们的备考时间不长,大都在半个月左右,如此短的时间内,很多人可能还保留着复习申论时的意识,认为短期内的积累作用不大。但面试跟笔试不一样,申论那些写在纸上的东西,必须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成质变。但是面试积累,只要你每天多记住一个例子,到了考场上说不定就能直接用出来,内容的丰富度瞬间就得到了提升,分数也随之上涨。积累的途径有很多,平时多看新闻,多关注一些时事,半月谈、人民日报什么的都能看。但我更推荐的是《人民时评》,这里面的文章风格非常适合面试拿来借鉴,包括语气、观点、论证等水平都很高。我备考那会,把人民时评这本书当成了一种放松、一种消遣,它里面收集的都是对近年时事热点的评论,读起来其实很有意思,对思维也有很好的扩展作用。4、答题有停顿果断跳过到了面试当天,无论内容说得如何,流畅性这方面一定要保证,遇到停顿的地方必须果断跳过,不要一直纠结,也不要再用一堆话来圆,这样只会越说越差,还会打乱原本的思路。很多时候考官可能听不完你的内容,但对于你答题是否流畅完整,那是记得非常清晰的。面试一天下来考官们都很疲惫,流畅的听感是赢得他们好感的关键。5、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无论之前复习得怎么样,到了面试当天,一定要有充足的信心,面试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按着自己的理解说就行了。保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看到这样的考生,考官也乐意多打几分!很多人说上了考场都避免不了紧张,其实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之所以会紧张,其实放松心态、调整心态、相信自己什么的都没用,你该紧张就会紧张,这种情绪根本就避免不了。只要对一件事还不熟悉,那么做之前肯定会紧张,唯一避免紧张的方法,就是多做几次,你第一次参加面试会紧张,但你第十次参加面试,难道你还会紧张吗?其实这部分测试的就是大家的抗压能力,谁能够扛得住紧张情绪,并且还能把题目说好,考官就给谁高分,所以考前一定要把脸皮练厚,无论你是第几次参加面试,都不要试着与紧张对抗,学会与紧张同行,把精力集中于答题过程,反而会发挥出好的水平。————————————我的分享暂时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有余力的话就帮忙点个赞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公务员有没有必要报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