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哪些中国高校esi最新排名进步神速?

一、esi排名是什么意思?
ESI的全称为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是目前国际认上普谝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该榜单的主要基于SCI和SSCI期刊论文的大数据来制定,是公认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世界标准”之一。
ESI的排名以学科为划分,主要分为22个学科,包括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经济与商业、工程学、地球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数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社会科学。二、esi全球前1‰学科有多厉害?
一般来说如果能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就可以称作是世界顶尖学科,目前国内各级教育部门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ESI指标,很多大学也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位发展目标之一,其中我国“双一流”的评定中,ESI就是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需要提醒大家的是,ESI排名不等同于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很多比较擅长人文社科类的高校在这个榜单中并不占优,同学们需要理性看待。三、2022年五月份ESI学科排名公布
5月12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从2012年1月1日到2022年2月28日的统计数据。ESI每2个月公布一次,均为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2个月的数据,但是每年5月份会去除掉最旧一年的数据。也就是说,这次公布的数据是一年中变化最大的。1.中国大陆总体情况发表374万篇文章,比上期公布少了4万篇(统计时间多了2022年1、2月但少了2011年全年,下同);被引5170万次,比上期公布少125万次。文章数及文章被引排名均为全球第二;篇均被引13.81次,比上期少0.21次,比去年同期的12.57次有明显的提升。2.中国大陆学科基本情况
全球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减少437个,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1838个(新增53个),其中千分之一的学科216个(新增14个),表现非常强劲。机构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609个(减少2个),千分之一的学科44个(减少1个)。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下图按省市拼音(重庆排最后)、高校名称拼音、学科是否千分之一、学科全国排名排序。不同色块代表不同学校,加粗行表示千分之一(1‰)学科
全国各高校ESI上榜学科情况
(数据中,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不区分两地办学)编辑于 2022-05-20 14:50

今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陕西科技大学位居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第131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位列第53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连续五年上升。其中,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成果、成果转化、重大成果评价维度方面的表现持续向好,科创竞赛奖(生均)和发明专利授权(师均)指标得分排名分别居全国第22位和第33位。
陕科大2018-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变化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设有16个学院(部),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9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根据最新发布的ESI数据,陕科大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等4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在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化学工程、冶金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学科上榜。
(来源:软科)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专业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如今的陕科大拥有63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21个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有12个学院实现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学子深造路上的“领航员”。陕西科技大学拥有一支实力不俗的师资队伍,包含了“杰青”“优青”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以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等。“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564件,国外专利61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2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
在学科专业的强劲支撑和良师益友的谆谆教导下,陕科大学子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
近年来,陕科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党的建设为保证,深入实施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017年7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制定了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明确了党代会召开后的5年,即2018-2022年为“奠基期”。2018年1月,学校制定了“奠基期”目标任务,并将其命名为“复兴计划”,分两阶段推动实施。2020年,“复兴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超额完成。2021-2022年,学校压茬推进“复兴计划”第二阶段目标任务,至2022年底,高水平圆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回望“奠基期”的工作,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谱写了创造新伟业的陕科大奋斗样态——
盖了7栋楼,其中5栋人才楼;引进600多人,其中专职引进500余人;新增5个一级博士点,学科有高原、有高峰,进入国家第一梯队;入选国家级人才称号5人;本科升学率由17%升高到33%;科研到位经费增长9倍多,国家基金项目数量增长3倍多;开放合作办学有机构——获批阿尔斯特学院;开辟了军工领域新阵地;前沿院、秦创原,能顶天、能立地;“四新”发展格局竖起四梁八柱;疫情防控三年“零感染”;年度收入每年新增1个亿;咸阳老校区面貌翻天覆地。
展望未来,陕西科技大学将立足发展阶段,推动“外延和内涵并行,以内涵建设为重更加彰显;贯彻发展理念,推动“创新、开放、共享,学科、结构、质量”更有成色;笃定发展路径,推动“强基础、固特色、开新篇、创一流”更趋协调;构建“四新”发展格局,推动“成立基础学科新学院,扩展特色学科新方向,加快形成数字信息智能新产业交叉学科集群,打造服务新轻工行业、陕西区域社会发展新根据地”更具优势。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陕西科技大学官网、官微,软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si全球前1‰学科有多厉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