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威雅国际学校学费学校,学生们是状态体验“超越课堂的教育”的?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坚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南京威雅的学术管理团队由具备数十年教学管理经验的资深教育者组成。他们中少的有10年教学经验,多的从事教学40年,却始终对教育充满热忱和敬畏。他们既深谙南京本地及中国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熟知国际化教育与多元文化。他们拥有出色而多元的教育背景,专业的教学管理能力,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他们的胸襟、见识、人格,都在塑造着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所有人皆秉承南京威雅的价值观,认同“每一个孩子都卓越”(Every Child Can Excel),在此教育理念下精诚合作,实践全人教育。田 宁创校校长田宁是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曾担任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校长,有着近40年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在统筹南京实验国际学校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20年间,田宁带领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建立了学校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众多国内外学校的友好关系,深入的访学交流亦奠定了田宁对国际化教育的开阔视野和深入理解。躬耕教育40载,田宁选择从南京威雅再出发,开启共创全人教育的理想之旅。卡琳·雪莉创校执行校长卡琳有着中英两国20余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拥有中学科学教育学士学位和教育领导力硕士学位。在加入南京威雅前,卡琳是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副校长,任职期间学校发展迅猛。迁居中国前,她在英国工作了近15年,曾担任英国著名学府、“九大公学”之一的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的学院院长和生物学科负责人。从祖国澳大利亚到英国再到如今的中国,卡琳的家人始终给予她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而她的三个儿子也将在创校首年入读南京威雅——是校长也是家长的卡琳,将倾尽所能,把最好的一切带给南京威雅的孩子们。迈克尔·鲁斯特学生关顾副校长迈克尔是负责南京威雅学生关顾的副校长,在校园安全,身心健康,学院、导师和寄宿制度,以及课外拓展课程等方面协助校长的管理,致力于培养快乐、自信的终身学习者。他有着15年之久的教学及领导经验,先后在英国的一所综合性学校担任学科主任、在迪拜的莱普顿学校从事学生关顾领域的工作。在加入南京威雅前,他是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学生关顾副总监和寄宿主任,对中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问题有着成熟的把握。迈克尔毕业于英国布莱顿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擅长橄榄球、滑雪和高尔夫,目前正在攻读伦敦大学学院应用教育领导力硕士学位。袁 强中学部校长在加入南京威雅之前,袁强曾任南京实验国际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中教一级。在30年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常务副校长等,在教学领域,其“务实、求取”的教学风格获得一致好评,并负责中学部国际班的管理和国际交流,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袁强秉持“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碰撞另一个灵魂”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非常期待在南京威雅的工作,希望以最优的投入获得学生成长的最佳回报。乔安妮·莱德中学部执行校长乔安妮拥有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硕士、博士、PGCE和教育硕士学位,以及英国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书(NPQH)。从事教育工作的10年间,她曾先后担任科学系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主任、教学总监、学术副校长等职。此外,乔安娜还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成员和期刊编辑。乔安娜在教育研究方面有诸多经验,曾多次出席并组织全球教育会议,探讨包括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TEAM教学、进步主义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等核心议题。作为南京威雅中学部执行校长,乔安娜致力于带领团精诚合作、以身作则,确保学生为未来而学、因热爱而为。安东尼·斯塔基中学部助理校长安东尼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取得物理学学士学位,拥有逾15年中英两国教学及管理经验。他曾在英国史丹佛郡一所以科学闻名的学校担任物理学科主任,后作为创始科学部主任加入英国首所专攻工程教育的学院,也曾在英格兰伍尔弗汉普顿的高中担任物理学科负责人。在加入南京威雅前,安东尼先后在无锡和上海的学校任职,曾是上海一所知名双语学校创校物理学科主任,负责IGCSE和A-level物理课程的研发与教学。作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安东尼目前正在攻读空间科学技术硕士学位,此外,他本人也是英国物理学会会士。李晓春幼儿园园长李晓春从事教育行业40载,积累了22年一线教学经验和12年幼儿园园长管理经验。曾带领团队研发并实践幼儿亲子阅读和绘本教学,所在园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高,办园规模不断扩大,连续获得南京市优质园、平安园等称号。她被师生喜称为园长妈妈, 她说:我喜欢太阳,喜欢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喜欢孩子,喜欢抱起跑向我的每一位孩子。作为南京威雅幼儿园创校园长,李晓春希望营造一个安全、快乐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助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成长。蒂莫西·夏普幼小部执行校长蒂莫西拥有14年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拥有英国教育部高级领导资格,是国际学校理事会(CIS)资格学校评估员,目前正在攻读伦敦大学学院应用教育领导力硕士。蒂莫西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深谙幼小阶段的有效教学法和教育实践,始终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致力于培养学术卓越且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成为南京威雅幼小部执行校长前,蒂莫西曾在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承担教学管理工作达8年之久,移居中国前,曾任教于伦敦和伯明翰的私立学校。汉娜·布莱克幼小部助理校长汉娜毕业于英国安格里亚鲁斯金大学幼小教育专业,拥有12年国际教育经验,先后在迪拜、英国和印度尼西亚执教,曾担任学科负责人、迪拜GEMS惠灵顿国际学校幼儿园园长等职。在教学之余,汉娜热爱旅行、阅读。她在印度尼西亚任教期间,主动学习印尼语并达到国际高中生的水平。这是她首次来中国任教,她很荣幸加入威雅社区与每个人见面,同时也非常期待学习中文并探索中国文化。我们将在未来陆续分享南京威雅的师资团队,并期待与这些志同道合者共同开启一段融合创新、开放协作、不断进步的旅程。【学校简介&联系方式】南京威雅实验学校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享有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学校致力于为适龄学生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高品质教育和寄宿选择。秉承全人教育理念,学校不仅专注卓越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提供丰富多元的超越课堂的学习体验和机会,致力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卓越”的梦想照进现实。地址:南京江宁区百家湖双龙大道1698号景枫中心32层南京汤山威雅实验学校招生办公室
  “化学烦,物理难,数学作业做不完。”  提起最令学生头疼的科目,“数理化”绝对榜上有名。以这几门学科为典型代表的自然科学学科,因其更高的理解门槛、更多的抽象思维建构,似乎也被天然冠以“只有聪明孩子才能学好”、“须得大量刷题才能参透学科本质”等刻板印象,让学生望而却步。  可是,果真如此吗?  在南京威雅学校,有一支集结了学术背景、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术团队,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有的是名校博士、博士后,因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有着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有的从事教育多年,在多年的积累中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能迅速反应、精准判断;他们拥有出色而多元的教育背景,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他们的习惯态度、思维方式、见识和人格,都引领着威雅学子,从而实现他们的学术卓越之路。  1、既学术又生动,打好学术的地基  虽然早就对数学部主任朱盈的课堂有所耳闻,但真正坐下来感受,仍是一番强烈的触动和震撼。  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并不复杂,需要结合坐标系中的函数图形,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函数。自变量、因变量、斜率、幂次.....15分钟讲完概念,再辅以各类练习题加强巩固,是常规操作。  但朱盈仅用在“热身活动”上的时间,都近半小时了。她让学生通过连点成线、在坐标系中画出中国结、红灯笼、福字窗花等不同图案的方式,对坐标系首先有了一个感性的认知。紧接着,她又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游戏规则,找寻藏在教室里的24张写有不同线性函数的卡片,玩起了数字“寻宝”的游戏。  “其实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0-15分钟左右,让他们站起身来,在跑动的游戏中思考,是调节大脑神经、帮助后续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方式”,朱盈解释说。层层递进的活动之后,课堂难点随之而来——如何准确理解“斜率”这一核心概念?  朱盈老师通过总结学生们对一道例题的三种解法,帮助他们从代数和几何两个层面,彻底吃透了“斜率”的意义。尤其是她精心绘制的一页动画演示,甚至让我这个学过高等数学的“大”学生都茅塞顿开,第一次透彻、形象地理解了斜率的所指。  面对我的反应,朱盈老师并不意外。她本人是数学“学霸”,又在中英两国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的她深谙问题所在:过去,我们总以为大量刷题、反复训练才能夯实基础。其实不然,这种教法,只会让学生考完就忘。  并且,学科知识往往是螺旋上升的,某一知识链环缺失,基础不够坚实,很可能会影响之后很多年的学习。“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没有学懂斜率,我想微积分你多半是学不好的。”  被说中了,我深感汗颜。正因如此,她特别重视低龄段的基础巩固,“现在的学生想法多,获得的知识也多,但若没有形成自己的逻辑和方法,知识点就是零散的,就只能死记硬背,远远谈不上夯实基础,更别说更加深入的学术学习。”  朱盈老师讲,这就像盖大楼,要先打地基,地基打得越深,大楼才能盖得又高又稳。  物理老师王力对此持相同观点,他总会用各式贴近生活的场景类比,去引导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物理概念,再辅以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就像是转着圈儿地学习”。  生物老师李斌在上海交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还曾在上海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强大的学术与科研经历,让他的生物课活脱脱像极了世界顶尖名校的大学课堂:课前发资料,学生们提前阅读;课上他只简单过一遍重难点,全班学生便被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用一种方式演绎“物质的跨膜运输”,最后各组需要呈现一张海报、一组幻灯片和一次学术报告。  将这种 “翻转课堂”带进中学课堂,南京威雅的中学生们俨然已经先一步,开始了对知识的讨论、深化和应用,而远非记忆。  李斌老师认为,地基和脚手架的搭建,需要教师重点引导和关注,而内部细节则需要给学生空间去探索,因为每个学生都不同。  “而这个空间,就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土壤。”物理老师王力说。  2、从全面到深入,实现个性化的精细判断  “其实,你看到的课前小活动,就是一次个性化的摸底。”朱盈老师说,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已经知道这个数学知识点,但有的还不知道;有的孩子可能英文能力不够,在题目的阅读理解中存在障碍,有的则不会。  在她看来,每个孩子都卓越,不是让所有孩子都成长为一个成功的模板,而是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因此,朱盈老师会用一张工作表,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不同颜色标注,然后给予个性化教学。  每引进一个新话题,在完成必备基础知识后,朱老师就会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就连这次小小的课前活动,每个学生拿到的任务单都不一样,可见精细程度之高。  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朱盈老师在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中意识到,每个学生都不同,他们遇到的学习问题也完全不同。如果用一套标准去要求,很容易无视学生的真正问题,甚至形成“差生困境”。  她对此有个特别生动的例子:刚开始学习小数时,有学生会认为0.701>0.8。以成年的视角去看,我们一定觉得很奇怪,这么简单的比大小问题,孩子为什么会搞错呢?  “其实只需要多问一句。孩子说,因为701>8啊,所以0.701>0.8。”  不急于纠错,朱盈老师的“多此一举”,反而让她得以看到问题的根源:原来是进制的概念没有掌握好。  这不禁让人想起创立了可汗学院的萨尔曼·可汗。最早,他给表妹补数学,正是以类似路径,发现了表妹之所以学不好数学,其实是卡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单位概念——弄清了症结所在,学习困境便迎刃而解。  这种思路贯穿在威雅学子的学术生活中。数学课上,学生询问朱老师“符号”用英文怎么讲,朱老师便自然讲起“加减乘除(+、-)”和“希腊字母(α、β)”两种符号的不同,“前者翻译为sign,后者表述为symbol”——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内容与语言的整合学习) 又举重若轻地贯穿进来。  另一边,身为寄宿导师的李斌,还在校园生活里观察到,一个原本在生物课上有点挣扎的学生,在生活中却非常喜欢观察。  恰巧南京威雅地处汤山,生态环境非常好,学生经常能在校园或学校附近的公园看到各种各样的鸟类生物。“超越课堂的教育”,亦是南京威雅的一大学术特色。于是,李斌老师便因材施教,向他推荐相关的书籍、视频等各类学习资料,还鼓励他参加生物社团。  3、以卓越育卓越,热情、方法与思维的承继  对学科知识更为全面深入的把握,以及对学生认知规律的足够尊重,都是威雅学术教师的优势所在。然而,在真正的沉浸式体验后,我发现,这群教师还在对威雅学子产生着一种更为深远的影响:即如何求学、如何为人。  物理老师王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后已出站。在进入教育领域前,他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累计负责和参与了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共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  因此,在他的物理课上,威雅学子不仅能透过他那种更接近学科本质的眼光去学习、探索,还能提前开始学习学术研究的规范及方法。  如何确定一个研究内容?可以调动哪些方法、资源进行研究?当中又有哪些规范和可探索的空间?都是学问。在之前的课上,王力老师就曾在图表的设计规范上多加提点,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学术研究是怎么一回事。  严谨、反思及创新,在王力老师看来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三项重要思维品质,因此他也将这些融入到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之上的学科素养建立。  回忆起自己幼时的学习体验,朱盈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学好数学,遇到一位好老师很关键。“我喜欢问为什么,我的老师也愿意解答我奇奇怪怪的为什么。”  正是这样的良好互动,让她至今仍对学习新知识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充沛的热情。而如今成为威雅学术团队的一员,她的学习态度与探索精神,又将继续点亮威雅学子学术之路的火花。  之前,李斌老师曾在大学做过两年讲师,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难免缺乏活力。他期待能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实现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不仅一线教师如此,中学部助理校长安东尼·斯塔基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取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亦是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目前,他也正在攻读空间科学技术硕士学位,以期更为深入的学术探索。  中学部执行校长乔安妮·莱德拥有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硕士、博士学位,还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成员和期刊编辑。但每每谈及化学、谈及学生,我们感受到的却远远不仅限于高学历背景给她的专业学识,更动人的是那份由内而外的热忱。  正如她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教育格言,她希望学生都能够,为未来而学、因热爱而为。南京威雅学校报名咨询、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拨打电话:400-1122-887 咨询,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坚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南京威雅的学术管理团队由具备数十年教学管理经验的资深教育者组成。他们中少的有10年教学经验,多的从事教学40年,却始终对教育充满热忱和敬畏。他们既深谙南京本地及中国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熟知国际化教育与多元文化。他们拥有出色而多元的教育背景,专业的教学管理能力,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他们的胸襟、见识、人格,都在塑造着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所有人皆秉承南京威雅的价值观,认同“每一个孩子都卓越”(Every Child Can Excel),在此教育理念下精诚合作,实践全人教育。田 宁创校校长田宁是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曾担任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校长,有着近40年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在统筹南京实验国际学校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20年间,田宁带领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建立了学校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众多国内外学校的友好关系,深入的访学交流亦奠定了田宁对国际化教育的开阔视野和深入理解。躬耕教育40载,田宁选择从南京威雅再出发,开启共创全人教育的理想之旅。卡琳·雪莉创校执行校长卡琳有着中英两国20余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拥有中学科学教育学士学位和教育领导力硕士学位。在加入南京威雅前,卡琳是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副校长,任职期间学校发展迅猛。迁居中国前,她在英国工作了近15年,曾担任英国著名学府、“九大公学”之一的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的学院院长和生物学科负责人。从祖国澳大利亚到英国再到如今的中国,卡琳的家人始终给予她无条件的陪伴和支持,而她的三个儿子也将在创校首年入读南京威雅——是校长也是家长的卡琳,将倾尽所能,把最好的一切带给南京威雅的孩子们。迈克尔·鲁斯特学生关顾副校长迈克尔是负责南京威雅学生关顾的副校长,在校园安全,身心健康,学院、导师和寄宿制度,以及课外拓展课程等方面协助校长的管理,致力于培养快乐、自信的终身学习者。他有着15年之久的教学及领导经验,先后在英国的一所综合性学校担任学科主任、在迪拜的莱普顿学校从事学生关顾领域的工作。在加入南京威雅前,他是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学生关顾副总监和寄宿主任,对中国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问题有着成熟的把握。迈克尔毕业于英国布莱顿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擅长橄榄球、滑雪和高尔夫,目前正在攻读伦敦大学学院应用教育领导力硕士学位。袁 强中学部校长在加入南京威雅之前,袁强曾任南京实验国际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中教一级。在30年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常务副校长等,在教学领域,其“务实、求取”的教学风格获得一致好评,并负责中学部国际班的管理和国际交流,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袁强秉持“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碰撞另一个灵魂”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非常期待在南京威雅的工作,希望以最优的投入获得学生成长的最佳回报。乔安妮·莱德中学部执行校长乔安妮拥有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硕士、博士、PGCE和教育硕士学位,以及英国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书(NPQH)。从事教育工作的10年间,她曾先后担任科学系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主任、教学总监、学术副校长等职。此外,乔安娜还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成员和期刊编辑。乔安娜在教育研究方面有诸多经验,曾多次出席并组织全球教育会议,探讨包括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TEAM教学、进步主义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等核心议题。作为南京威雅中学部执行校长,乔安娜致力于带领团精诚合作、以身作则,确保学生为未来而学、因热爱而为。安东尼·斯塔基中学部助理校长安东尼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取得物理学学士学位,拥有逾15年中英两国教学及管理经验。他曾在英国史丹佛郡一所以科学闻名的学校担任物理学科主任,后作为创始科学部主任加入英国首所专攻工程教育的学院,也曾在英格兰伍尔弗汉普顿的高中担任物理学科负责人。在加入南京威雅前,安东尼先后在无锡和上海的学校任职,曾是上海一所知名双语学校创校物理学科主任,负责IGCSE和A-level物理课程的研发与教学。作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安东尼目前正在攻读空间科学技术硕士学位,此外,他本人也是英国物理学会会士。李晓春幼儿园园长李晓春从事教育行业40载,积累了22年一线教学经验和12年幼儿园园长管理经验。曾带领团队研发并实践幼儿亲子阅读和绘本教学,所在园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高,办园规模不断扩大,连续获得南京市优质园、平安园等称号。她被师生喜称为园长妈妈, 她说:我喜欢太阳,喜欢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喜欢孩子,喜欢抱起跑向我的每一位孩子。作为南京威雅幼儿园创校园长,李晓春希望营造一个安全、快乐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助力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成长。蒂莫西·夏普幼小部执行校长蒂莫西拥有14年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拥有英国教育部高级领导资格,是国际学校理事会(CIS)资格学校评估员,目前正在攻读伦敦大学学院应用教育领导力硕士。蒂莫西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深谙幼小阶段的有效教学法和教育实践,始终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致力于培养学术卓越且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成为南京威雅幼小部执行校长前,蒂莫西曾在北京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承担教学管理工作达8年之久,移居中国前,曾任教于伦敦和伯明翰的私立学校。汉娜·布莱克幼小部助理校长汉娜毕业于英国安格里亚鲁斯金大学幼小教育专业,拥有12年国际教育经验,先后在迪拜、英国和印度尼西亚执教,曾担任学科负责人、迪拜GEMS惠灵顿国际学校幼儿园园长等职。在教学之余,汉娜热爱旅行、阅读。她在印度尼西亚任教期间,主动学习印尼语并达到国际高中生的水平。这是她首次来中国任教,她很荣幸加入威雅社区与每个人见面,同时也非常期待学习中文并探索中国文化。我们将在未来陆续分享南京威雅的师资团队,并期待与这些志同道合者共同开启一段融合创新、开放协作、不断进步的旅程。【学校简介&联系方式】南京威雅实验学校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享有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学校致力于为适龄学生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高品质教育和寄宿选择。秉承全人教育理念,学校不仅专注卓越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提供丰富多元的超越课堂的学习体验和机会,致力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卓越”的梦想照进现实。地址:南京江宁区百家湖双龙大道1698号景枫中心32层南京汤山威雅实验学校招生办公室电话:025-85092196,861658158联系人:史老师 17761719844(同微信)孙老师 18952021938(同微信)王老师 18151008553(同微信)工作时间:9:00-12:00,13:30-17:30(周一至周五)9:30-12:00,13:30-16:30(周六至周日)“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威雅国际学校学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