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宜昌老年大学报名条件及收费标准有多少所?

  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令许多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学校)头疼的事情。  善管理、精教学的教师队伍直接决定老年大学(学校)的行稳致远。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摸着石头过河”,在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边探索边总结,采取学校培养、师资共享、招募能人等方式,着力破解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省老年大学示范引领  老年大学(学校)能否办得好,校长的水平很关键。  5月24日,湖北省老年大学举办2023年度老年大学(学校)校长培训班。参训的基层老年大学(学校)校长们感慨:“省老年大学不愧是我们基层老年大学心目中的北大和清华。参加高水平的培训,不光厘清了办学思路,还打开了眼界。”  为提高全省老年大学(学校)办学质量,湖北省老年大学下足了功夫。“老年人上老年大学主动学习意识强烈,但年龄、心理、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差异明显,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别于应试教育。为此,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一期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免费培训基层老年大学(学校)校长,邀请省内优秀老年大学校长、知名教育专家授课辅导。目前,老年大学(学校)校长培训班已经举办了11期,培训基层老年大学(学校)校长1500多人次。”省老年大学副校长周楚凡说。  据了解,除了“校长培训班”,湖北省老年大学还连续举办了4期基层老年大学(学校)教学骨干培训班,先后有400多名基层老年大学(学校)教师现场观摩优秀教师示范教学,通过提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联合培训补师资短板  在宜昌市老年大学,72岁的周发贵有着学员和老师的双重身份。  周发贵退休前是宜昌市卫生学校(现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校长。“退休后的一年,不知道该干些啥。”周发贵说,2018年,在朋友介绍下,他走进宜昌市老年大学,学习竹笛、普通话。  看到周发贵的葫芦丝吹得好,学校聘请他为葫芦丝班教师。平时,他还到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葫芦丝社团讲课。从2021年起,他又开始在西陵区小林园社区传授葫芦丝吹奏技艺。  据了解,省委老干部局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老年大学建设向基层延伸工作过程中,引导全省市州、县(市、区)老年大学发挥龙头作用,多措并举帮助基层老年学校培育教师队伍。  9月14日,宜昌市社区(村)老年学校教学助理班在该市老年大学开班。助理班由宜昌市老年大学和该市广播电视大学(市教师培训学院)共同举办,遴选像周发贵一样演奏、摄影、舞蹈、模特等专业的优秀学员100多人。学员通过实习考核合格后,将纳入全市基层老年学校教师储备库,根据基层老年学校实际需求推荐任教。  在荆门,当地开办老年大学(学校)训练营,对热门专业、热门课程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先后帮助70多名基层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同城高校师资共享,也能弥补老年大学(学校)师资力量短板。  襄阳、宜昌、荆州、孝感等地老干部工作部门主动对接当地省属高校,与他们签订师资共享战略合作协议,让高校最优质的教师资源惠及老年教育事业。  请能人到学校任教  “别看我是开厂的,不是科班出身,我教课可不撇(差)哦!”  9月19日,在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老年学校,正在教书法课的王良池对记者说。  王良池今年65岁,是镇上一家工厂的老板。当天,是他第一次走上教师岗位。  乐天溪镇常住人口近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超7000人。在这里,老年学校不是“稀罕物”。早在2015年,这里就设立了夷陵区第一所乡镇老年学校。“当时受师资力量不足影响,开设的专业并不多。”乐天溪镇组织委员董璐璐介绍,“比如说,老同志希望开设的民乐、手工、智能手机等专业,就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才没有开。”  为了培养教师队伍,该镇老年学校着眼民间,寻找有特长的能人当老师,王良池就是其中之一。  王良池爱好书法多年,此前曾在宜昌市老年大学学习。今年,该镇老年学校找到他,邀请他担任书法课老师。“我很有自信,能把书法课上好。”王良池说。  在恩施市三岔镇老年学校,傩戏表演课颇受学员欢迎。  在恩施,傩戏有着10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应老同志们的要求,三岔镇老年学校开设了傩戏表演课程,请来恩施市傩戏代表性传承人第28代传人邓永红任教。  省委老干部局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合培训、请能人任教等方式,推动基层老年学校承载功能多元化,让更多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校)实现想学、要学、能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宋建春 夏红胜 岳黎(责任编辑:秦宇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昌老年大学报名条件及收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