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人体健康的空气湿度多少人体舒服是多少?医学

一、单项选择
1、人类的物理环境包括 (C )
A 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 B 能量和信息交换 C 生活和生态环境 D 朋友和同事的交往
2、水的污染主要原因是 ( A)
A 人为污染 B 自然污染 C 土壤污染 D 食物污染
3、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B )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 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4、一般病区适宜温度为 (B )
A 18~20℃ B 18~22℃ C 20~24℃ D 22~24℃
5、病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C )
A 10%~20% B 30%~40% C 50%~60% D 70%~80%
6、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C )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7、符合病人休养要求的环境是 ( B)
A中暑病人、室温保持在30℃ B 儿科病人、室内温度宜23℃左右C 气管切开的病人、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D 产妇病室、应保温、不可开窗
8、病室通风的目的,下列何项不妥 (A )
A 可减少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消散使病室空气新鲜 B 使患者舒适愉快
C 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 D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9、按国际标准,病区噪声强度宜控制在 (B )
A 30dB B 40dB C 50dB D 60dB
10、破伤风病室应 (C )
A 安静、整洁 B 适宜的湿度、温度 C 安静、光线暗淡 D 空气流通、光线适中
11、保持病区环境安静,下列措施哪项欠妥 (C )
A 推平车进门时,先开门后推车 B 轮椅应定时注润滑油
C 医护人员讲话应附耳细语 D 医护人员穿软底鞋
12、病室湿度过低可导致 (B )
A 疲倦、食欲减退、头晕B 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 C 影响机体散热 D 闷热、难受
13、为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为 (C )
A 4h B 2h C 30min D 10min
14、病室群体气氛的主要调节者是 ( C)
A 病员 B 家属 C 护士 D 伴护人员
15、医护人员言语及行为不慎可造成 ( B )
A 医院内感染 B 医源性损伤 C 无菌观念不强 D 责任心不强
16、下列哪项不是病室通风的目的 (B )
A 净化空气 B 抑制细菌生长 C 减少细菌数量 D 增加氧含量
17、信息交流中最重要的技巧是 ( D)
A 核实情况 B 沉默的运用 C 触摸的方式 D 用心倾听
18、倾听对方谈话应 ( B)
A 全神贯注,注意听讲 B 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C 与对方距离约1m D 双方位置平持,稍向病人倾斜
19、在护患交往过程中,除以下哪种病人以外,都可使用共同参与护理活动的模式 (C )
A 产妇术后 B 病人 C 新生儿 D 肢体训练病人
20、对护理用语的要求,哪项不妥 (C )
A语言内容严谨、高尚 B 语言清晰、温和言语 C 简洁、明快 D 书写整齐、清晰
21、不属于护理单元设备范围的是 ( C)
A.病床 床垫 枕心 枕套 B.棉胎 大单 被套
C.茶杯 脸盆 热水瓶 D.床旁桌、椅 信号灯
22、铺备用床的目的主要为 (D )
A 预防并发症 B 暂离床病人使用 C 为使被褥不被血液污染 D 准备接受新人
23、铺备用床的操作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 B)
A 移开床旁桌距病床20cm,坐椅放在床尾,按顺序放上用物
B 对齐中线铺大单,先铺床尾,再铺床头
C 棉被套上被套,铺成被筒,两边与床沿平齐 D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放置
24、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 ( B)
A 10cm B 15cm C 20cm D 5cm
25、铺床时,不符和节力原理的一项是 (C )
A 铺床时备齐用物,按铺床顺序放置用物 B 铺床时身体靠近床边C 上身保持一定弯度 D两腿稍分开,并稍屈膝
26、麻醉护理盘内不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D )
A 张口器 B 输氧导管 C 牙垫导 D 尿管
27、铺麻醉床时操作错误是 ( B)
A 按要求将橡胶单、中单铺于床及手术部位 B 盖被纵向三折于门同侧床边
C枕头横立于床头 D床旁椅置于门对侧床边
28、患者张某,肠梗阻术后回病区应准备 (C )
A 备用床 B 暂空床 C 麻醉床 D 木板床
29、铺麻醉床橡胶单和中单,其上端距床头为 (B )
A 30~40cm B 45~50cm C 50~55cm D 60~65cm
30、一位候诊病人,突然血压下降,脉搏加速,烦躁不安,护士应 (C )
A 立即送病人透视化验 B 密切观察病情 C 提前就诊 D 及时送入病室

研究认为,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古代西藏医学和有关文献资料中,人们对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有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研究还认为,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有不利的一面,但藏族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气候环境中,长期的高原生活,世居藏族适应和顺应了高原气候环境,使他们健康地生活在西藏高原。随着藏族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的预期平均寿命也不断提高,所以,只要人们对高原气候环境有一正确认识,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养生健身方法,就能更好地适应高原气候环境。
一、藏医学对气候环境与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西藏的古人很早就对这一现象有了认识,藏医最早的文献《月王药诊》中就有气候环境对人体影响的描述,认为在过冷的地方容易患“隆”病。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也认为“严寒凌烈为朗域,炎热干燥赤巴域,润腴潮湿培根域”。这就是说,地理气候不同,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易导致的病症也会不同。
《佛说养生经》中认为,由于高原气候特殊,特别要注重因时间、季节之差异而调整饮食,以讲求养生之道。例如,春季由于培根占优势,处在支配地位,因而应多吃麦食、青稞、炙肉、蜂蜜,即性轻、油少、味涩的食物,饮料以蜂蜜、酒、葡萄酒、姜水、红糖水为宜。此季忌食过多酥油油脂。在盛夏季节,宜食大米、酥油及肉,少食麦芽糖,可少饮酒、酪酱、井水、凉奶加糖等,忌食咸味、酸食,更不宜吃胡椒等。
二、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利弊
西藏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气压、气温低,空气稀薄,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必然产生影响。近现代随着高山探险的广泛开展,人们对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专家、学者认为,高原低氧气候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病情。尤其属于世界第三级的青藏高原气候独特,变化无常,这种高原性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西藏高原许多疾病的发生确实与高原低氧气候有直接联系,如天气突变,空气稀薄,寒冷可以引起关节痛加剧,久致关节僵直、变形、活动受限。寒冷的气候,由于日光少,人容易情绪低落,注意力难易集中,食欲和睡眠均出现一些障碍。突然出现的严寒会使人体发生一系列心理、病理变化。寒冷刺激一方面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末稍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另一方面会引起血中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时间缩短,为血管栓塞创造了条件,寒冷还可激发冠状动脉痉挛。据医学实验,如吸入-23°C的冷空气,心电图便出现类似心绞痛改变。在雨雪增多,湿度增大,气候下降的条件下,常使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的患者感到胸闷、头胀、两眼发肿及全身不适。就1995年度、1996年度,甘南地区发生雪灾,造成人畜共亡的现象,更进一步说明,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气候也可以按垂直高度来划分,即使在西藏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温、湿度、光照气候要素也不同,对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就有所不同,如长期生活在藏南较低海拔的林芝、察隅、亚东、樟木等地的藏民,对水土湿润的环境能适应;生长在藏北高原的牧民,则对寒冷、干燥的气候更能适应,这说明了人体有随着环境的转换而能自行调节的机能。现代气候与保健学研究也表明,西藏高原2000~3000米左右的地区,大多为林区、山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小,冷暖适中;云雨多,利于避暑;植被较好,空气清新;气压也较低,可增强人的呼吸功能;尤其是山区又多瀑布、喷泉、温泉、湖泊、雷雨和闪电,所以空气中含有数量很多的负离子,而负离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是一种“长寿素”。另外,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没有什么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大气洁净度高,也少有噪音,有的是鸟语花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些地区水质清新,动植物性食品丰富,人们常年食用的都是没有污染的牛奶、牛羊肉等高蛋白食品。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西藏高原这一特殊的环境中也生活着不少长寿老人。
三、高原气候环境下的养生健身
养生又称摄生、养性、保生等。藏族先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一些养生健身的方法,逐渐认识到在高原气候环境下人自身生命活动的规律。尤其在吐蕃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养生健身的方法。从古至今,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养生是在藏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如在《四部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中,就有不少章节分别叙述了日常的起居行为、季节性的起居行为、临时性的起居行为、合理与适量的饮食、食物禁忌、防老和补养等内容。还强调人人要做到“三点两会”,即生活起居点、维命饮食点、调养方法点和养老延年会、滋补强壮会等。具体方法有:顺四时,节阴阳,调精神,适环境,节起居、饮食,艾炙、按摩(擦身)、气功、药补、运动、音乐等,这些均贯穿于衣食住行各方面。尤其提出要“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即要勤于“运动”,可使“皮肤光泽四肢硬”。将体育运动和养生保健结合在一起,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益年延寿,在运动锻炼时,不仅要注意适度不过量且要持之以恒,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方能达到健身之效。
在高原低氧环境气候下,如何养生,如何更好地适应高原低氧气候环境,西藏古代医学家、养生家还强调整体观念的养生方法。藏医养生家认为,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整体,养生应从整体出发,主张促进机体的平衡稳定,强调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要注意不同季节的起居,增加营养和滋补身体,有病及时治疗。在高原环境下应动静结合,采取适度的运动,可把人体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能动地结合起来,对机体施加整体性的影响,从而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动静结合的养生,还能对旺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加深睡眠,增强体力抗缺氧力,延缓人体衰老和健康长寿是有益的。所以,在西藏高原低氧气候环境下,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运动,与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下,依不同的年龄寻找可选择出更适合于高原低氧环境的健身运动方式,如老人则宜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不太剧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气功、乒乓球、转林廓等。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各人的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爱好及环境条件而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只要安排合理得法均可达到养生保健之效。目前流行在西藏的各种气功、健身功很多,习者应该选择适合于自身体质状况的功法,方可起到强身健体之效。反之若择不得宜,如属于邪教的“法轮功”,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有损于身心健康。故在高原低氧气候环境下,若练气功,修练之人应择而为之。
西藏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有利有弊。只要我们对西藏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有一正确认识,借鉴西藏传统医学中的养生健身方法,结合高原气候环境,以及不同的年龄、体质,采取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养成文明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健身观,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科学的选择养生健身方法,在锻炼中不执着,不迷信,做到有病就医,无病养生,以强健的体魄适应高原低氧气候环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干燥还是潮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