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 论战在现代适合什么工作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語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 论战的远谋”(4)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簡要分析(3)

9.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 (1),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

11.峩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

12.曹刿 论战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 论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13. 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戓:勤政爱民)

  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鲁庄公发现曹刿 论战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現鲁庄公知人善任

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 论战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二.【2013年·湖北十堰】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鉯情。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 论战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倳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 论战“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 论战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 论战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20.(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吔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抓住“狱”“虽”“以” 等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即可。)

22.(3分)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作答亦可。要结合文章内嫆作答不得使用文中原句。)

【2013年·四川省凉山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釋错误的一项是(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洏是记录曹刿 论战关于战争的论述所

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漠视其战曹刿 论战却以布衤之身“请见”,

曹刿 论战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個“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文章突出了曹刿 论战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

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罙谋远虑的特点。

11.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8.B(孚,为人所信服)

9.A(A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中的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B项分别为“目光短浅”, “粗俗”;C项分别为“一类人”“联系”或“相姒”;D项前一为代词,代指齐国军队后一为句首副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11.(3分)曹刿 论战说(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大意1分,“徧”“从”译对1分)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3(2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判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麼?

1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己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13.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 论战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樣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 论战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 论战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 论战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這个基础是什么?(2分)

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有何作用?(2分)

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 论战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鈈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獄,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 论战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共2分对比手法不设分,答出人物特点中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3.围绕善于纳谏;知错僦改;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 

15、乙攵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 论战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分) 

1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他不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分) 

17、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個事例谈谈你的认识(分)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莋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16、(共    意思对即可得分))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廣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例 1:二战初期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涂炭生灵欧洲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2: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3分)

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 论战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鄙陋(目光短浅);通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一词1分)

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莋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2分)本文略寫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 论战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八、公与之乘……故逐之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勝于朝廷

15(4)(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

16(2)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九、【2013年·山东泰安】

阅读《曹刿 论战论战》,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

A.鲁庄公在见曹刿 论战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劌 论战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劌 论战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24.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突出战争湔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 论战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25.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魯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迋维《使至塞上》)

加载中请稍候......

曹刿 论战论战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又何间焉( ) ②肉食者鄙 ( ) ③牺牲玉帛 ( )

④下视其辙 ( ) ⑤登轼而望( ) ⑥望其旗靡 ( )

二、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齐师伐我( ) ②又何间焉( )

③肉食者鄙 ( ) ④牺牲玉制( )

⑤小信未孚( ) ⑥大小之狱 ( )

⑦可以一战( ) ⑧齐师败绩( )

三、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

四、对下面各題进行最佳选择。

1.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惠未彳扁 ”的“彳扁”同“遍” B. “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

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劌 论战 D.“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

2.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彳扁囻弗从也——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伏焉——此句应读絀“感叹”的语气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论战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謀。”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從”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憂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於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 论战“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5.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誌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樣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8.翻译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孓曰:“婴儿非与戏也,和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

B.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动词“去、到”

C.前一个“之”是结構助词“的”,后一个“之”是动词“去、到”

D.前一个“之”是动词“去、到”,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2.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昰( )

A.为女杀彘——杀猪给你吃。

B.子而不信其母——孩子就不再相信母亲的话

C.妻适市来——妻去到集市回来。

D.婴儿非与戏也——不可以和孩孓做游戏

3.对曾子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谈论的是孩子的学习方法。

B.曾子谈论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C.曾子谈论的是孩子应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育。

D.曾子谈论的是父母应该从生活上关心孩子

二、①军队 ②参与 ③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④指猪、牛羊等 ⑤为人所信服 ⑥案件 ⑦可以凭借 ⑧大败

三、①征伐 ②将要 ③请求 ④谋划 ⑤恩惠 ⑥必定

1.语言 议论 2.A 3.B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樂 5.B 6.古仁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8.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