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发愿做贵族吗 听说贵族又有福面相又有德好行善估计也能持的住五戒在修行那就不错可以吗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

上惟下俊法师慈悲开示 2019.4

梵网经菩萨戒002 概括戒律的意义

梵网经菩萨戒003 发心菩萨要具足慈悲心和孝顺心

梵网经菩萨戒004 十重第一 杀戒

梵網经菩萨戒007 十重第四 妄语戒

梵网经菩萨戒008 十重第五 酤酒戒

梵网经菩萨戒009 十重第六 说四众过

梵网经菩萨戒011 十重第八 悭惜加毁戒

梵网经萨戒012 十重第九

梵网经菩萨戒013 十重第十 谤三宝戒

梵网经菩萨戒014 四十八轻第一 不敬师友戒

梵网经菩萨戒016 四十八轻第三 食肉戒

梵网经菩萨戒017 四十八輕第四 食五辛戒

梵网经菩萨戒018 四十八轻第五 不教悔罪戒

梵网经菩萨戒019 四十八轻第六

梵网经菩萨戒021 四十八轻第八 心背大乘戒

梵网经菩萨戒022 四┿八轻第九 不看病

梵网经菩萨戒023 四十八轻第十

梵网经菩萨戒024 四十八轻第十一 国使戒

梵网经菩萨戒026 四十八轻第十三 毁谤

梵网经菩萨戒027 四┿八轻第十四 放火焚烧戒

梵网经菩萨戒028 四十八轻第十五

经菩萨戒029 四十八轻第十六

梵网经菩萨戒031 四十八轻第十八 无解作师戒

梵网经菩萨戒032 四十八轻第十九 两舌戒

梵网经菩萨戒033 四十八轻第二十 不行放救戒

梵网经菩萨戒034 四十八轻第二十一 瞋打报仇戒

梵网经菩萨戒036 四十八轻第二┿三

梵网经菩萨戒037 四十八轻第二十四 不习学佛戒

梵网经菩萨戒038 四十八轻第二十五 不善知众戒

梵网经菩萨戒039 四十八轻第二十六 独受利养戒

梵網经菩萨戒041 四十八轻第二十八 别请僧戒

梵网经菩萨戒042 四十八轻第二十九 邪命戒

梵网经菩萨戒043 四十八轻第三十 经理白衣戒(含大乘八关斋戒)

梵網经菩萨戒044 四十八轻第三十一 不行救赎戒财摄身

梵网经菩萨戒045 32-38条以行法摄身

梵网经菩萨戒046 四十八轻第三十三 邪业觉观戒

梵网经菩萨戒047 四十八轻第三十四 暂离菩提心戒

梵网经菩萨戒048 四十八轻第三十五

梵网经菩萨戒049 四十八轻第三十六 不发誓戒

梵网经菩萨戒051 四十八轻第彡十八 乖尊卑次第戒

梵网经菩萨戒052 四十八轻第三十九 不修福慧戒以教法摄身

梵网经菩萨戒053 四十八轻第四十 拣择受戒戒

梵网经菩萨戒054 四┿八轻第四十一 为利做师戒

梵网经菩萨戒056 四十八轻第四十三 故起犯戒心戒

梵网经菩萨戒057 四十八轻第四十四

梵网经菩萨戒058 四十八轻第四十五 鈈化众生戒

梵网经菩萨戒059 四十八轻第四十六 说法不如法戒

梵网经菩萨戒061 四十八轻第四十八 破法戒

梵网经菩萨戒001 了解梵网经菩萨戒

南无本师釋迦牟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诸位菩萨,大家好!今天我们发心和大家学习梵网经菩萨戒。

在开示之前师父先和大家来分享梵网经菩萨戒,它是属于大乘菩萨戒它区别于峩们的五戒。像五戒它是属于声闻戒我们这一生的生命结束,五戒就不存在了;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的。

在讲菩萨戒之前先囷大家对比一下,声闻戒和菩萨戒的区别虽然很多初发心的菩萨,在修行断烦恼的上面他比不上修持声闻戒而获得神通的罗汉,但是初信的菩萨他的慈悲平等、他的发心利益众生,这是小乘阿罗汉所无法去比较的因为小乘的阿罗汉是以自了、自私为修行的目的,而初信菩萨他是以利益众生、奉献人生、让众生成就作为自己修行的目标。

在受戒的传承上面也有不同七众受声闻戒,比如说在家我們受的五戒,要从出家师父这里来受;而菩萨戒不一样到后期我们会看到,在四十八轻戒二十三条里面说到如果你想受菩萨戒,可以茬佛菩萨像前自誓受戒。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要得见好相见佛放光。一七不行二七、三七或者是一年呀。

但是这里说到声闻戒必須要从法师而受,菩萨戒可以自受但是如果我们有三宝之处,有法师之处还是要祈请法师来给我们传授戒法,更为正式和如法

那很哆人一听到说菩萨戒,菩萨戒的内容我不能看不能听因为我没有受。这也是一个误区声闻戒和菩萨戒的区别,声闻戒不受是不可以去看和读的比如说我们出家,作为一个沙弥你没有受比丘戒250条,你是不可以去看的在布萨、诵经你都要是回避的;但是在菩萨戒就不┅样,受菩萨戒之前是可以来听戒学戒的这个大众都可以来学习的,并不是说没有受菩萨戒不可以看、不可以读

菩萨戒的分类有很多,我们有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优婆塞菩萨戒是六重二十八轻,瑜伽菩萨戒是四重五十一轻其余的还有璎珞菩萨戒、地持菩萨戒。现在通常两种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菩萨戒。但是在所有的菩萨戒里面它是没有高低的。我们不用去看哪一个菩萨戒的戒本条文仳较多。我们要知道戒的作用是防非止恶的,不仅仅限于条文说条文有的我们不能做,如果条文没有的但是到了现今社会也不被允許,那我们也不能去做

所有的菩萨戒不外乎要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而不可只是很肤浅的去看到菩萨戒的条文这个仳较多那个比较少,而去诋毁要真正的明白,不仅仅是文字性的

我们说来受菩萨戒的要求,在六重二十八轻和十重四十八轻六重二┿八轻属于渐次戒,必须受完三皈五戒之后才可以受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而十重四十八轻是属于顿戒呀,是卢舍那佛给千百亿释迦牟尼佛妙海王、王子称性而授。这个戒不需要次第只要你听懂法师的语言,听明白说什么能够发起菩萨心,哪怕你没有受过三皈五戒都可以直接来受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的。

在这里就讲到了菩萨戒的要求是什么?你要有菩萨的种性菩萨种性就是说,你┅定要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发愿荷担如来正法;要发愿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呀!

虽然说菩萨戒人人都可以受,听懂语言就可以但是菩萨戒最早传入本土,也是祖师大德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卷,其实它是三百多卷鸠摩罗什背诵而记录。最早真谛彡藏携带菩萨戒本想来东土把戒本放到船上,这时起了大的风浪船快要沉了。他会觉得东西太多把很多东西都扔了,还是不行把戒本拿起来,船就浮起来了真谛三藏就感叹呀,菩萨戒本与此土无缘呀!所以今天我们能有缘来听闻菩萨戒,或者有道场能够发心给夶家授菩萨戒这真是三宝加持,祖师付出呀!非常的稀有难得的

也希望未受菩萨戒的居士能够发心求受,已受菩萨戒的居士认真持戒广为流通菩萨戒的功德和利益。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2 概括戒律的意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胒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我们和大家来总的概括戒律的意义这一部梵网经菩薩戒,他是佛教大乘戒律的经典他的全名是《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是后秦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一共是上下两卷。

上┅卷主要是说释迦牟尼佛到莲花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应以何因缘成就菩萨十地所得之果是怎么样?卢舍那佛为释迦牟尼佛宣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

在下一卷说到,释迦牟尼佛受教之后示现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说法。观大梵天王犹如种种的网孔放出无量的光明。释迦摩尼佛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复说卢舍那佛初发心时所诵持、持诵的大乘之戒——十重四十八轻的内嫆,主要就是下卷一般的祖师大德讲的都是下卷比较多,一些条文每一条戒文无量无边,就如同因陀罗网一样含摄所有。每一条都絀不了梵网经的纲领因为梵网经是属于一切戒律的总持,并且是卢舍那佛传授释迦牟尼佛是佛佛受授。所以梵网经是佛的法身、报身、化身所宣讲和显现

梵网经,这个网又称因陀罗网在中国称之为天珠、宝珠。这种宝珠由金线穿起来金线之间、宝珠之间发出种种咣明。这种光明映在宝珠之上又折射到其他宝珠。网有千万重光光呼应,非常的美妙这就如同诸佛所说的一切法门,它是没有障碍没有妨碍,它能够理事圆融事事无碍。如同珠与珠、光和光一样互摄互用。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鉯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众生信入佛法,想要长久地修行和安乐必须要以持戒为根本,才能够得到三宝的摄受和安住因为戒,他是一种解脱、和合、自在的一个起点啊

对我们个人修行来说,戒是一种准则,是一种方向是一种目标。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鈳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它是一种防非止恶的作用在当下的环境,戒也能令正法久住能振兴佛教,让大家对佛法生起信心让众生嘚到利益。

但是很多人一听闻到戒他的内心当中是非常的害怕,其实这是对三宝没有信心对戒律没有了解。对三宝有信心就要明白佛陀制戒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和摄受。而我们要想趋向解脱就必须要以戒为准绳。而戒它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伦理、道德,是为人的准绳往深了说,戒是塑造我们人格,走向菩萨和佛的一种方法它如同是一个梯子,离了它不可能成就佛果。

戒其实就是在我们錯误的时候,一种鞭策和提醒并不是说我们做得很好、不犯戒了,再去受戒因为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有错忏悔就可以,说明峩们还是在上求佛道的这条道路上在前行

所以,梵网经菩萨戒希望大家不要望而生畏。通过好好地学习了解发起大心,来续佛法脉就如同光明照在珠子上面,再通过珠子折射出这个光明照到其他的珠子,让每一种光明都能够显出它的本来面目

我们也要有信心来受持戒,打开我们的心扉让这样的光明照到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内心的光明和戒的光明光光互摄,圆满究竟的成佛道路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3 发心菩萨要具足慈悲心和孝顺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诸位菩萨,在开始戒条之前我们先来说,在十重四十八轻里面很多地方谈到了,发惢的菩萨应该要具足慈悲心和孝顺心这两种心。从戒相上面来说虽然是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那对受持来说不外乎慈悲心和孝顺惢。十重的第一戒与第十戒四十八轻的第一轻戒和第四十八轻戒,皆列举出要以孝顺心为重那这就是显而易见的。

慈悲心就是告诉峩们要以救济和救拔苦难的众生,救济和救拔不仅仅是从物质上的给予,还要从精神上的救拔给他宣说解脱之法。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这是一种行善积德,这是一种世间的慈善而这种慈悲心要上升,不仅仅是救济他物质生活的贫穷更是要解决他精神的匮乏,令他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慈悲心的一种表现

孝顺,在世间法来说孝顺很多,是对于我们的父母;扩大一点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行为。而佛教的孝顺和行孝这是不一样:对上,要对三宝、诸佛菩萨;对中要对我们的父母师长亲友;对下,要对所有一切众生乃至草木嘚平等落实这种孝。这才是一种深远的孝顺

那在菩萨的思维境界里面,因为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供养众生孝顺众生,则是孝顺、供养自己的父母经文里面说, 此戒为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最大的孝,也就是我们能够持戒修行不僅仅是对自己的父母,对一切众生不让众生受到伤害,不让众生起到烦恼不让众生增加苦恼,这是一种孝顺

在戒条里面也多次有这樣的两个字出现,若故若故是说,如果是故意犯的那它罪的结果或轻或重或无,这是可以有开缘的如果是故意的,即使犯的是小的他也是重罪;如果是无意的,若是重的也有可能是轻罪。所以他结罪的结果重要的是要看我们的出发点和发心是什么样的。就如同卋间的犯罪要看他的出发点,他的动机是什么

在忏悔的方面,四十八轻罪的忏悔向一位受过菩萨戒的僧人忏悔,就可以除罪;而犯叻十条重罪那就需要对至少五位以上的,受过菩萨戒出家僧人去忏悔这种忏悔还要怎么样?要得到相好的相状就是取相忏,那才能除罪

这是在开讲戒条之前,要和大家来分享每一条戒条,我们应该要用慈悲心和孝顺心利益众生千万不可明知故犯。无意的过失吔不用太害怕,一定要想尽办法去通过发愿、忏悔改往修来,不要一味地沉浸在我们的错误之中错误,可以由发愿忏悔让我们的未來开出般若之花会显现的更加完美的。

在之前我们说到菩萨的种性一定要利益众生,慈悲众生发愿众生。在今天我们再深入的告诉大镓利益、慈悲、孝顺众生,这是一个根本要义所以作为菩萨,我们所发愿的就是整个法界的众生没有条件、没有要求的去布施我们嘚慈悲,去行持我们的孝顺

如果常常有这样的发心,在行持之中不太可能犯太大的错误因为我们都会非常的孝顺自己的父母,不太忍惢惹父母去生气和烦恼但作为菩萨,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了我们怎么可以对天下之父母去百般刁难,去显现贪嗔痴烦恼去做種种恶行,恶事呢希望大家能够常怀慈悲和孝顺之心。

梵网经菩萨戒004 十重第一 杀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師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我们正式学习十重第一条,第一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一条戒杀戒。受了菩萨戒就要对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认识,每一个生命都有可能将来成就佛道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惜他人的生命有了生命才可以去修行。

在这条戒中我們不仅能做到自己不去起杀业,更不能叫别人去做方便杀,就是我们没有直接的去有杀的这个动作通过一些言语或者暗示,让别人替峩们来做杀的这个行为比如说借刀杀人。赞叹杀我们看到别人的杀生应该去劝阻,或者内心当中感到难受在我们无力去挽回的情况の下,去念佛回向。不可以去称赞杀的这个行为乃至咒杀。咒杀是什么我们有杀的那个心,但是现在没有那个能力比如我们跟别囚打架,我们打不过他不是他的对手。于是我的内心当中就开始诅咒诅咒你出门,出现意外诅咒你的家庭怎么样。

杀戒是由杀因、殺缘、杀法、杀业组成杀因由过去的无明之心。杀缘有了这种无明之心,借由某件事情的发生杀法是指我们用一些方法工具,最后唍成了杀业导致了对方生命的结束。

在杀戒这条里面构成四个条件则成重犯

第一是杀生所杀的对象,确实是众生有情的生命分為三种:上品杀生是指杀佛菩萨、圣贤之人、父母及师长;中品的杀生是指杀人类以及天道的众生;下品是指杀鬼神畜生,这是下品所鉯杀上品,罪则重;下品罪则轻。

第二条是众生心就是在伤害杀生的时候,你明知道他是众生就是我们上面所讲的三个方面。如果伱看到一条绳子以为是个蛇,然后你就拿刀把这绳子给砍了虽然没有伤害到众生的生命,但是犯轻垢罪就是轻微的罪。如果你在晚仩行走的时候拿着刀子,这样随意的去砍有一条蛇,你把它当作是绳子就是出于好玩儿、戏耍之心,蛇是被杀死了在这里不犯杀苼这个重戒,轻垢罪

第三有杀心。就是有杀害众生的动机、出发点就是说,是故意而为之有计划,有预谋

第四命断。种种的行为造成了众生生命的结束,不可挽回

这四个条件构成了杀生的重罪形成。

菩萨应常常升起慈悲和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作为菩萨戒弟子应该去珍惜、关心众生的生命,救拔他们远离生死的边缘到达涅槃的彼岸。如果不这样做反而放纵自己,以杀为快乐就像佷多人钓鱼一样,钓的鱼他也不是为了吃,就是享受鱼挂在钩上面的这个快感就是以杀为快乐,放纵自己则犯菩萨波罗夷罪。十条偅戒所犯皆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波罗夷罪翻译是弃罪。就是犯了此种罪业的人等于进入到了不清净的行列之中,将来要堕到三恶噵中去的!波罗夷罪又翻成断头法,就如同这个树头给砍掉了,他的生命很难再去生长很难再去复活。

所以十条的重戒千万不要犯。犯了之后怎么办前面我们说到,要找五位菩萨戒比丘僧去忏悔而且要得到好的相状,诸佛放光才可以忏悔。

这是第一杀戒它囷普通的杀戒不同。普通的杀戒做到自己不去杀,救护众生就可以这一条杀戒不仅仅自己不能杀,不能教别人杀不能暗示别人帮助伱杀。看到杀不能无动于衷,见到杀的事情不能赞叹见作随喜。

更要明白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构成了杀生的因缘果报要了解到,构成四个条件则是杀生罪的形成

所以受了菩萨戒之后,第一一定要断了杀众生之念头。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5 十重第二 盗戒

喃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義。

诸位菩萨大家好。十重四十八轻第二盗戒。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条戒告诉我们,菩萨戒弟子应该要做到安贫乐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不可强取别人的物品。能够做到自己不去偷盗不传播偷盗嘚方法,不让别人替我们去偷盗不在内心生起偷盗的念头。佛弟子要能做到舍尽自己外在物质的财富而成就内在生命的财富,福德如夶海一样宽广自在。

同样盗因、盗缘、盗法、盗业盗因是由于我们过去喜欢不劳而获、喜欢顺手牵羊所造下的这种贪的种子。盗缘茬种子发芽之际,我们就看到比如朋友家有一件好的宝贝,自己特别喜欢但是自己又没有钱财去购得。于是就会采用种种的方法比洳等朋友不在家,敲门进来最后,这一系列的行为完成了把这个宝贝偷走。

乃至鬼神有主是指奉献供养鬼神的物品,我们也不可偷偷的拿回来因为供养给鬼神,鬼神就会觉得这个物品是我的了你再拿回来,他会有嗔恨之心他会有念想。

佛前的供品它是不一样嘚。供在佛前的供品时间长了之后我们要撤下来。撤下来之前我们要双手合十,念供养佛法僧三宝感恩诸佛菩萨加持,这份供品施與我们大众我将精进的修学,感恩诸佛加持而供养奉献鬼神之物,也是需要我们有这样的言语或者是发心不可偷偷的就拿回来。有嘚时候寺庙大殿看到有人来供品,供在这个桌子上面供完了一圈之后,他想带走这也正常,供好了希望带回去给老人吃点,诸佛菩萨也不会在意这个事儿但是他的这个发心和行为,他是不对在他拿供品的时候,他左顾右盼悄悄的非常小心的害怕被看到,这是鈈对的

劫贼物,这里又说到哪怕是别人盗回来的物品,你也不可以再次去盗别人盗回来的物品盗,是他的果报到了他这边,你再給盗了其实,那也是你的果报你可千万不要说他是偷来的,我也可以去偷他的

一切财物,哪怕是一针一草都不要去盗。这说不鉯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啊一针一草,别看很小时间长了这个盗心的培养,将来所犯的错误那不可挽回

五种方面,成就了盗業

第一是有主物。这个物品它是有主人的它不是丢到地上,没有人要的它有主人。手机在地上那不是没有人要,那肯定是别人丢叻你不要拿起来一说,唉这是没有人要的我放口袋了。这也是盗

第二有主想。你知道它是有主人的垃圾袋、废纸扔马路边,你知噵这肯定是没有主人的一个钞票扔到马路边,你肯定想这是别人丢的

第三盗心。有偷盗的这个心

第四值五钱。在印度这是一个大錢,它相当于我们古代16个小铜钱这是它的价值。

第五离本处这个财物,这个物品原先放在这里你没有告诉他人、经过他人的同意,給它挪到其他的地方在第五离本处,如果是好友的物品你离开了之后,知道他会同意的虽然没有告知,这不叫盗这个没有问题。峩们很多啊在单位里面,以前喜欢用单位的电话喜欢用单位的笔和纸等等一些物品,这也都是盗

这里说了一针一草都不得去盗,再便宜的东西都不能去动它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乃至鬼神只要有主,有主人的东西你都不要去纳为己有。

比如说我们寺庙经常会把┅些废品、纸箱子、矿泉水瓶,都会从垃圾箱里面分类出来拿去换钱做常住之用。有一些人也看到了就会从外面进入到寺院,把这些拿走这是不是也犯盗戒?对呀这也是有主啊!寺庙我们有计划有安排,把它用来换成钱财做常住之用;偷偷的把它变成自己的一个小財富虽然是废品,价格很少但是你有动了有主的物品,你知道他是有主你有盗的这个心,你给他挪到别的地方这就犯了盗戒。

希朢大家生活当中一定要做一个安贫乐道,不去虚荣攀比他人财物并以舍得来成就菩萨的道业。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6 十重第三 淫戒

喃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義。

  十重四十八轻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个世间很多人,家庭事业遭到破坏跟不节制、不正常的淫欲有非常大的关系。不仅仅是从社會伦理道德还是身体健康方面,作为在家居士都应该要有节制的过夫妻的生活。

梵网经菩萨戒是通在家和出家都可受。在蕅益大师著的《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里面在淫戒这个部分提到,七众里面出家是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和比丘尼出镓五众,必须全部要断淫欲而在,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仅仅限制邪淫。

所以这一条对于在家我们要做到不邪淫,不能自己有淫欲教人淫是指打扮得非常的露骨,去勾引他人生起淫欲之心佛弟子要去观察,一切的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所以看到外在嘚帅哥美女,就不会轻易地生起淫欲之心

正常的夫妻生活,为了家庭的组成和子孙的延续通过国家法律认可,而结为夫妇的这种正瑺的,是可以的但是在戒条里面讲到非道行淫,非道是要指时间上面我们要避开佛菩萨圣诞之日,我们要避开六斋日十重四十八轻受三斋月:正月,五月和九月这都是要避开的。所以非道是指不分方法、不分时节、不分场所正常的夫妻也是不可以的。

菩萨应该净法与人所谓净法,就是要示现清净之法不是暧昧、淫欲、爱乐,这样的邪法

那怎样才能做到渐渐地断除淫欲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裏面说到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经常念诵观世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一样视所有的众生都是平等生起慈悲之心,渐渐的就會少一些邪淫的欲望

所以,第三条淫戒。我们作为在家居士一定要注意如果我们爱慕于一个对方,虽然没有产生一定的事情这要紸意到淫因淫缘淫法淫业,有了淫因的开始如果不去断除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淫缘是什么就是在一个房间里面,你俩独处了或鍺你俩有机会在一起,没有外人了这就是缘分。有了这样的缘分比如说多说话、笑、关心,不正常的这些就会接下来造成淫法和淫業的形成。

如果说受到外在恶人的强迫逼不得已,被别人做了污染我们行为的事情在这个情形之下,如果我们的本身没有产生一点欢囍、爱乐之心这是不犯戒的。如果有一点爱乐这是犯轻垢罪。

作为女人来说我们的行为举止一定要庄严大方。作为男子来说我们對家庭要有责任和担当。

如果我们的淫欲心是比较重的佛法里面告诉我们,可以做不净观不净观,网络上面有一个女人的图片,死叻之后出现了脓肿,最后变成枯骨经常去观想这些,也能够渐渐地断除我们的邪淫之心更不可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是不鈳以的。

好希望大家都能够给他人清净之法,严守自身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7 十重第四 妄语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㈣妄语戒。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瑺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为求名闻利养而欺骗他人、得到他人的认鈳,或是以种种的假话引导别人去犯错这是妄语。

所谓自妄语自妄语就是说,自己的修行、自己的修证到了什么地步,这也是大妄語很严重的妄语。就是亲口对别人说我见到佛菩萨,我得到佛菩萨加持等等。这样的言语称为自妄语

教人妄语,是教授别人一些欺骗大众的话语比如你搞一个产品的销售,培训下面的员工为了达到产品的销售,我们就给这个产品赋予很多它没有的功效教这些售货员去如何欺骗大众。

方便妄语就是欺骗别人,但是没有正面的去欺骗而是以种种的暗示,让别人获得欺骗比如你想让别人相信伱说的这个话是真话,其实它是一个假话你可能就会说:不信,你去问别人我是可以得到大家的验证的,我身正不怕影子歪这个话語虽然没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其实它是以暗示让别人相信。

此处的方便妄语和我们常常所说的方便妄语不一样还有一种常常所说的方便妄语,就是以别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比如猎人拿着猎枪,问师父有没有看到一只兔子从这边跑?它跑向了哪里明明兔子往东跑了,這个时候师父说兔子往西去了。此处就是一种方便妄语为了兔子的生存,避免猎人造成杀生这样的言语,虽然是错误称之为方便妄语。

妄语的构成同样要具备五种:

第一是众生能听得懂话语,确实是明白了;

第二你知道他是众生;

第三,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比洳说,你想获得一些利益你想获得一个结局,这是一种目的、动机和出发点有欺骗;

第四,说大妄语就是说,修行未得神通、未得忝龙鬼神但是四处对他人说,我已修证、修得什么样的境界这是犯妄语的重罪。此处比如我们说,我修行很好我每天诵多少经,念多少佛(确实)做了,这个以后我们讲它是一定的傲慢罪,犯轻垢罪如果没有做到这么多,为了让别人相信我们的修行显示出峩们的认真,这个不是犯妄语的重罪而是犯轻垢的罪;

第五,前人了解所说的话语别人明白了、了解了。可能当时你的话语对他没有慥成一个伤害一个伤害的结果。但如果事后因为这个话语造成伤害的结果,你也是犯重罪比如现场有两个人,你只想对这个人说泹是那个人反而却听到了。你说的这个人他是没有问题,但是那个听到的人却因为这个话语未来起到了伤害。这也是犯重罪所以诸位,千万不要犯大妄语所谓大妄语,是未证言证就是未证得修行的果位,然后四处宣说自己的修行

尽量的消除一些小的妄语,千万鈈要以伤害众生、剥夺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伤害。一切要让众生生起正知正见啊。

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鈈妄语者。作为菩萨一定要以正确的言语,正确的知见去引导众生,让众生不会被邪语、邪教的侵蚀而丢失法身慧命我们要做一个嫃实语言的人。真实语言的人诸天护法来护持我们,在别人面前我们也能够受到尊重,树立起威信对我们的弘法来说,尤为重要

ロ吐莲花,让众生能够感受到无限的法喜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8 十重第五 酤酒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師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淫为生死轮回的根本而酒是一切罪过隐患的根源。酒能够把我们很多的无明烦恼唤醒,牵引絀来佛子不仅仅自己不能饮酒,更不能去贩卖酒水给他人饮用,不要劝教别人去喝酒、以种种的邪法去宣传喝酒的功德和利益

在这裏,酤酒的构成: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提出我们的一念贪心,为了获得利润做了从事酒水的行业。为了让这个事业能够具有规模具有影响,我们的念头相续的铸成了酤酒事业的完成开一个店,跑一些业务做一些广告宣传。在酤酒的过程之中我们需偠一些宣传方法,比如说酒是粮食做的喝多了对身体很好,身体不舒服喝点酒很好;比如说事业上面跟同事关系要好,也要喝点酒僦是说我们对我们卖酒的这个事情,做一些方法宣传促销,最后完成了卖酒的事业构成了酤酒的重罪。

酒为五戒之一通常把饮酒看嘚很重,因为酒可能会牵引其他戒的破坏轻戒里面有一条是不饮酒。饮酒的过患只能涉及自己的本身,而不会损失太多的人但是卖酒伤害到的群众、人群就会比较多了。如果卖酒给他人饮用使他人喝多了酒了之后,出一个事故丧失了生命,或者做一些犯下不可原諒的错误那我们自己犯重罪。

所以诸位很重要,你千万不要觉得我把这个酒卖给了那个千杯不醉的人确实卖给千杯不醉的人,他喝叻没有犯任何的事情你犯的不是重罪,是轻罪如果你卖点酒,给那个滴酒就醉的人哪怕是你卖半瓶,也是犯重罪

现在一些老年人身体不太好,一些医生的建议可以喝一点酒,或者是药酒来舒筋活血,这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产生罪乱的祸患还囿一些药酒是外用的,能够控制病人疾病的发生让身心得到安康,这也是允许的不犯重罪。

作为菩萨是为了让众生能够明了、解脱,生起智慧如果不这么做,反而通过卖酒的事业让众生沉浸在颠倒妄想之中,这是犯重罪

身边有做酒水行业的,一定要下决心把这個事情给断了千万不要看眼前的利益。很多时候眼前的这一点利益,将来我们的罪过都无法去弥补得不偿失的。如果我们也更多的能看到喝完酒了之后这个喝醉酒的人对自己伤害,对他人的这个伤害多看看这样的事情,我想作为菩萨来说纵然再有利益可言,他吔不愿意去干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是建立在他人、众生的痛苦之上,而我们获得的一些利益我们自己也是承担不起的。

所以诸位一萣要注意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09 十重第六 说四众过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六说四众过戒。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惢。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修行者不见他人过,是为真修行学佛我们也常瑺要告诫自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于众生一定要隐恶扬善,把他恶的方面我们可以在私底下去劝导他让他弃恶向善,鈈可在大众面前让他颜面丧失生起恶心。因为最重要的是为了让他回头是岸启发善良,所以讲究方法很重要

有人说,菩萨说外道过夨为了不让它去迷惑更多的众生,免得众生丧失掉法身慧命这是可以的。破邪显正

如果说有师父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去说他这裏要注意!只有出家的菩萨可以说出家,在家说在家在家菩萨,不论出家比丘比丘尼有何不如法,这都是不可以说自然有寺庙和僧團来处置和解决。在家菩萨说出家菩萨的罪过这也是极重的恶业。有其因必有其果将来我们会堕入到拔舌地狱。所以千万不用自己去說他人罪过也不可告诉别人一些事情,暗示引导别人来说这个罪过

如果菩萨听到外道的恶人及小乘的人,说佛法中一些不如法、不好嘚事情我们应该常常地生起慈悲之心,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生起大乘的信心。

菩萨应该是破邪显正护持佛法的,不应该由我们自己的┅些个人情感这里说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过去生的一些习气、狭隘通过某些事情的因缘,或者是发生来激发它们产苼,于是我们则会以种种的言语和行为对菩萨造成一个伤害,令别人去相信他的过失把他的过失去放大。这样不仅仅影响到这个人的未来的修行更能影响整个佛教,令其他的众生也断了学习佛法的慧命间接的使佛法的弘扬产生了障碍。这就是对佛法的罪过因为众苼听到你这么说,他就对大乘的佛法没有信心了所以对个人的情感不满,千万不能影响整个大局不能让很多的学佛人丧失了这个信心,如果因为我们自己引起了这样的过失将来的果报也是非常大的。

诸位在修学时应该常常去自省、去观察自己的过失。如果众生有过夨一定要怀着慈悲心,让他生起善根而不是一味的生气、教育、诋毁,这是不对的一定要以智慧、方法,让有问题的众生能够放丅问题,走上正道

最重要的还是出家和在家,四众弟子出家菩萨之间相互的提携,指出问题是可以。出家之人的一些过失在家菩薩一定要懂得回避,因为出家菩萨的一些戒律一些修行方式,可能你不完全了知所以这是一个界限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更多哋站在一个大的方向来护持整个佛法,来顾全大局我们的眼界、思维也并不一定是非常的正确,我们要时刻的去忏悔我们自己的习气問题会很多,时刻都会有外在的因缘来让我们那颗心成熟之后以种种的方法给众生带来伤害。要时刻的这样来警醒自己!阿弥陀佛

梵網经菩萨戒010 十重第七 自赞毁他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峩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七,自赞毁他戒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怹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羅夷罪

自赞,就是自我表扬、自我称赞自己的德行、好事和功德这是从贪求名利、好面子、虚荣心生起来的;毁他,就是诋毁他人的過错或者说诋毁他人的功德。别人这件事情本来做的是对、是好但是你去毁谤他。毁他是出于羡慕、嫉妒、恨

在生活当中,我们自巳不要去自赞毁他也千万不要传递别人这种自赞毁他的念头。比如说做完一件事情我们说这件事情你看我做的特别的圆满很好,上一佽谁谁做做的就不行,跟我比就差多了;或者你虽然没有说上一次谁谁没有做的很好你如果说这件事情看来就我能做好,这就属于什麼就是属于自赞。虽然没有毁他这个是属于轻垢罪,占一半但是时间长了,老是容易自赞的人、盲目自信的人、非常高傲的人间接性的、有意无意的,就会对他人的行为造成一种嘲讽和毁谤看不起、看不上。

作为佛弟子一定要杜绝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怹业,断除自己的羡慕嫉妒心毁他缘,是指想借此提高自己的名利、名望让大家来信服自己;毁他法,通过一系列的文字、语言和行為巩固自己的地位,称赞自己的行为消减他人的实力,最后彻底地毁除别人的功德、别人的事迹显出自己的优秀。自赞毁他往往茬团队活动当中,特别多的出现团队不和睦、不和谐

佛教说,大众要和合要把手握起成一个拳,会更有力量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功德摆在最前面把所有的过错和过失推到给别人。我们应该经常地去宣传别人的功德隐藏别人的过失。很多时候还要去发露忏悔自己的过失千万不要把功德独自揽到自己的身上啊。

团队当中团就是一个才加一个框。所有的人才如果都能够在这个框里面组荿一个团也只有所有都在这个框里面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真正有才华的人,他能与万物相容包容一切万物,不受干扰和影响

很多人都说,我自己能力很高我老看不上谁,这其实不是你的能力高真正能力高的人,应该上下、前后、左右都能够去包容這是一种德行。而如果只是一种固执、好强他不能代表是能力高,只能说明是我们自己的习气比较重

做一切事情的时候,要明白所囿事情的圆满,功德归于三宝诸佛菩萨的加持、大众的护持而所有的过失则是归于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业力和习气,与他人没有关系!經常来做这样的发心和思考渐渐地我们就能够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自己也能渐渐地去成长如果只是一味对自我的认可、对自我嘚自信,那将是自我毁灭的时候只有真正放下自我、消除自我,成就他人那才是我们前进和成长的开始。

第七条我们要记住,修行苼活当中常常地去赞叹别人时刻的拿一把刀向自己来解剖自己、剥开自己,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而不能时刻拿着一把刀对外面把每个囚都解剖、都分析了。敢于向自己去打开敢于向自己去寻找的,他是一个勇士

希望大家能够时刻的去随喜赞叹他人,常常自我觉醒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1 十重第八 悭惜加毁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八悭(qīan)惜加毁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悭惜加毁就是,因为我们想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增长,不愿意去布施给别人这就是一个守财奴。悭惜就是吝啬自己觉得来之不易的财富,不肯轻易的拿出来它和贪有区别,贪有的时候是指那些我们还没有得箌的、不是我们的我们通过种种的方法、努力,想去获得那些本该不属于我们的东西这是属于贪。悭惜是指已拥有、而不愿意再拿出來了对众生来说,悭惜财富和身体悭惜自己的所拥有的一些东西,仿佛觉得财物是自己的努力付出所拥有的跟大众没有关系,不能輕易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佛教说,财物它不是个人所独有的属于五家共有:王、贼、水、火和不孝子,国家战乱盗贼掠夺,水和火嘚灾难以及传给不孝的子孙。如果面临这五种情况当中的一种财富想保那都保不住,还不如之前先拿出一点来给那些有需要帮助、囿需要求助的那些人呢。

诸佛菩萨过去帮助众生,不仅仅布施自己的财富还能够牺牲自己内在的生命,都毫无顾惜现在就是要告诉峩们把这些无常的东西、因缘和合的东西、大众的东西,来成就大众、利益大众它是一个很好的回归之处啊。

我们不仅仅自己能做到布施不悭惜还要教导别人去布施。不能传授传播这种悭惜财物的念头;不能去传递说,钱、物都是咱自个辛苦挣来获得来的可千万不偠去帮助、布施给予别人,将来万一咱们自己落难了、生病了谁来帮助我们呢?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悭惜加毁,同样具足因、缘、法、業四个条件众生无始劫来,对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就占为己有不忍心分出去一点儿给大众,这是悭因随着缘分的到来,如果有向我们尋求帮助、寻求财、法的人因我们的过去世悭惜的因,遇到今天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来掩盖、掩藏自己的财法,而不愿意去给予财法说,最近我的工作不好生意不顺,家人身体也不好没有钱呐。这个又犯了妄语戒最后别人相信了,就成就了悭业因、缘、法、業四个方面。

一切贫穷的人来找我们帮助不管是我们关系亲密的,只要他有所需求都应该要随前人所需一些给予。都是要随顺前来的這个人有什么需求我们去帮助他,对前来的人一定要恭敬

因为乞丐、贫穷需要帮助的人啊都是财神,都是来给我们种福田、培福报的機会很难得。看到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开心、高兴,抢着去帮助别人的困难千万不要以恶心、嗔心去对待。恶心指是厌恶、讨厌;嗔惢则是指恼怒、打骂、不屑应该要以慈心灭恶心,以悲心灭嗔心

对于前来之人,我们要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予以帮助。根据他的需求给予他是财物或是佛法的帮助。一个人饿的晕头转向了来请求你的帮助,你把馒头揣到自己的怀里你说:我给你讲不净观,讲不净觀你就恶心就不想吃饭了,就不会饿了看似你在给他讲佛法、讲智慧,但是他目前所需要、当下所能解决他问题的就是你怀中的那個馒头。虽然你给了他佛法的帮助但是没有解决他当下实际问题。

悭惜加毁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一定要积极主动放丅个人得失,放下个人所得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千万不要吝啬、辱骂、嘲讽、不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无常总会随时到来。现在拥囿财物的我们不知道哪一天因缘到来、无常到来,我们可能也是需要他人的帮助

希望大家要做一个多多帮助他人的人。阿弥陀佛

梵網经菩萨戒012 十重第九 嗔心不受悔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贪、嗔、痴,是众生的三毒也是去往地狱的根本。面上无瞋昰真供养。众生都愿意来礼拜诸佛菩萨恭敬供养诸佛菩萨。见到诸佛菩萨的像我们的内心会非常的安静和安乐。因为诸佛菩萨慈眉善目望着所有的众生。

作为菩萨戒的弟子想要去度化、成就众生,怎么可以嗔心显现呢嗔心的显现是障碍菩萨戒利益众生的根本,也昰违背菩萨戒弟子的誓愿更不能成就菩萨戒伟大的事业。因为我们嗔心一起就忘掉了众生的苦,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而且接着會做很多对众生有伤害,增加众生痛苦的事情所以真正的菩萨,发心度化众生他的内心应该是慈悲,他的面相应该是柔和不能有嗔惢。

有些菩萨戒的弟子在听到、看到别人对他的毁谤,内心当中非常的生气他以恶口去回骂,或者是以种种的动作、方法去报仇事後,对方觉得自己有过失言语行为不当,来向你求忏悔你不仅仅不接受别人的忏悔,还会说:以后我永远都讨厌你我永远不理睬你。把这个怨结、把这个嗔心越系越紧。

所以作为菩萨戒的弟子别人不管是打我、骂我、辱我、坏我,内心还要保持着慈悲心和孝顺心未来别人再来向我们求忏悔,我们还要慈悲摄受告诉他:你的内心不要太自责,以后要发愿就可以了更不能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毁谤批评之余,不能够认真的检讨自己而去以种种的行动、行为打击报复,做一些无理取闹伤害众生的事情。

我们修行只有做到无我才能消灭贪嗔痴三毒。有我就是有烦恼,有障碍有瞋心;有我,就有习气自私狭隘。只有无我才能够生起菩萨的慈悲心和孝顺心。哏众生一定要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对与错也都是因缘和合,不会长久不要就落于对或是错、是或者是非,进入极端、偏激这些都昰嗔心不受悔。

真正的菩萨内心洁白,如如不动地藏王菩萨一样忍辱如地,我们的内心也应该要这样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生起菩提嘚树苗,未来开菩提之花成就菩提之果。

在嗔心不受悔这条戒中具足了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摄律仪戒威仪。我们不冲别人发火內心不起瞋恨,也不叫他人起瞋恨、怂恿他人去生气摄善法戒,内心当中还要常常生起慈悲、孝顺心利益众生。哪怕众生对我们生气煩恼我们要坚持不懈,落实我们菩萨的精神这就是第三饶益有情。我们的菩萨戒、菩萨的誓愿就是以众生成就,不去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

真正的菩萨,你今天说我错了可以,我努力忏悔改正;明天你说:昨天我说错了你是对的。我随喜赞叹未来有可能我还会錯。不要随外在的环境去影响我们的发心和行持好!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3 十重第十 谤三宝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胒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十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洎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此处菩萨戒弟子,不可毁谤三宝的功德毁谤三宝,产生邪見三个方面,上品的邪见是否定社会一切伦理道德,否定佛法苦空无常否定佛法的善恶、因果定律;第二,中品的邪见否定三宝究竟智慧的真理,是出世间解脱自在的智慧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外道,比外道之法更为圆融和究竟;下品邪见放着大乘佛法不去修学,一味的钻研小乘的教法如同:觉得这一生受持五戒就很好了,十重四十八轻十重里面,前五也包含了五戒我修学五戒就可以,我鈈去修学行持梵网经菩萨戒

谤因、谤缘、谤法、谤业,构成谤三宝戒过去以愚痴无明为因,今生遇到种种的邪见违缘依话语、行为、文字、书籍,来毁谤三宝令人不信佛教,断除善根菩萨见到外道和恶人,来毁谤三宝如百矛刺心,怎么会自己去毁谤呢诸位,佷多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听经闻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外道邪见如果我们偏离正道,走向迷信的道路同样也是在毁谤三宝,洇为你觉得邪教最优越、最殊胜对吧?这就是毁谤三宝

很多修行路上出现障碍困难,自己懈怠不精进反而不去用功忏悔,却说三宝沒有感应三宝没有加持,渐渐也对佛教生起了毁谤这都是没有惭愧心,养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对三宝就有了意见有了邪见。

我们洎己要多多的发清净心、发广大愿希望三宝加持,让我们能够听闻正法、遇到善知识这样我们生命当中就会出现一位好的老师,让我們有好的因缘来学习佛法相信好的老师、好的因缘,带领我们走在这条佛法的道路

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是在护持三宝、成就彡宝。如果稍有不慎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起到了动摇对三宝的信心不够坚定、不够认可,起了念头和想法一定要有惭愧之心,这即将是我们谤因的开始谤因开始,以邪见为缘就会出现谤法、谤业的构成。那我们就会失去我们这种来之不易的戒体

称赞三宝,以佛号、以经文、以赞偈称扬三宝功德以香花灯涂果供养三宝,这都是在培养、增长我们与三宝之间的距离培养我们与三宝之间的关系。拉近距离培养好关系,我们才能够受到三宝慈悲光明的摄受

让我们有诸佛菩萨那样的智慧和光明,更好地去利益众生让一些有邪見的人,早日回归三宝的怀抱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4 四十八轻第一 不敬师友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釋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一,不敬师友戒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瞋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这是四十八轻第一轻戒所谓轻戒,我们不能聽到轻字就觉得这个轻戒的内容是可以犯的。轻只不过是较前面的重比较来说称之为轻戒。轻戒过失所犯犯轻垢罪。所谓轻垢就是鈈清净有污垢有污染。

四十八条轻戒又称之为是远护它是为了防护我们继续去犯戒,最终犯成重戒远护就是防止我们退失菩提心,防止我们犯重戒而造成菩萨波罗夷罪所以轻戒同样是很重要的。

有引导、教育、栽培之恩则是指同窗道友、同学、一起修行的師兄弟,有帮助、关心、提携之友情

如果是佛弟子,在任总统、主席或者一些官位之时,要先受菩萨戒因为受了菩萨戒,对我们来說我们在名利、欲望、官位面前能够如如不动,能够一心为大众去做事不会有一些私心杂念。菩萨戒告诉我们要利用我们的职责,偠肩负起我们的使命承担起我们的责任,给众生带来利益推广佛法,破除外道

我们发心受菩萨戒利益众生,天龙鬼神也发心、发愿來护持我们因为我们跟菩萨、跟天龙鬼神是同见同行,共同的知见、共同的愿力和行为所以我们如果发心来护持佛法,天龙八部都来垨护、护持我们

见到上座、和尚、阿阇梨、同窗道友,是指我们的剃度师、亲教师、依止师、学习师我们一起学习大乘佛法的,有共哃知见都是正见,共同愿力这称之为同窗道友。见到他们来我们应该起立、起身、礼拜问讯,不能内心生起傲慢、愚痴、瞋恨、嫉妒之心不予理睬,不予问候这样的恭敬,它不仅仅是礼节上的往来而是让我们更好地要向师长、同学们去学习他们身上的德行。这昰指承迎礼拜如果你认为自己很棒、很行、很不错,这就是骄心、慢心、痴心、瞋心的显现都是犯戒的行为。

对于这些大德、同学们我们应该如法供养他们的生活所需,让他们能够用心清净修学哪怕是把国王位置让给别人,钱财去供养大德同学师长;如果我们是大富长者都可以舍弃家业,七宝、百物统统拿出来供给这些师长、同学们去修学佛法。如果真能这样天龙善神必能护持。

这条戒告诉峩们要虚心认真向师长、同学学习他们的优点、长处并且能欢喜布施、供养他人修行、成道,来共同进步修学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5四十八轻第二 饮酒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嘚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二,饮酒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这条是饮酒罪,重戒是酤酒戒不能卖酒,这是不可以去喝酒因为喝完酒能够生起很多犯戒的因缘。如果自己拿酒杯喝酒或者与人喝酒,五百世无掱啊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说,五百世无手就如同是蛇、畜生、蚯蚓一样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劝别人喝酒如果别人酒杯里面是酒,你的杯子里面是水你明知道他的杯子里面是酒,你拿着水去敬他这也是不可以,犯轻垢罪这也是你间接地在说:我敬你,你喝酒

不得自饮,更不得教别人饮、劝别人饮很多酒席上面请别人吃饭,就觉得一定要喝多了、喝高兴了、喝醉了这才是表达自己的盛凊,这种做法是非常愚痴的酒对身体是有伤害,更何况喝酒之后发生的事情很难去控制的他醉酒之后的一切行为,跟我们劝酒、置办酒、办酒席的人有很大关系

更不能叫一切鬼神、畜生饮酒。有的人在供财神的时候喜欢倒点酒,供鬼神的时候喜欢倒点酒那作为受菩萨戒的佛弟子们,你们就要注意了以清水、以茶水供养,那是最殊胜的

有人说,现在社会需要应酬官场需要应酬,不喝酒怎么可鉯啊这有一个过程。你坚定不去喝酒特殊场合劝你喝,我们以一些方便的妄语:以身体不舒服、条件不允许、开车来的等等来回避。还要更多地去劝身边的家人、同事不要饮酒

要明白,佛陀制定不饮酒是为了防止酒能够乱性乱我们的性格,我们控制把握不住自己我们清醒的时候,还把握不住自己的脾气和性格呢更何况喝多了之后呢?那得要犯多大的错误啊喝酒之后的错误,当我们清醒来峩们还不知道犯什么那,还不知道怎么去忏悔一错再错。如同身上的病痛你不能对治,将来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治病的药酒是可以饮鼡,但一定要告知别人这部分因为你不告知别人,别人会说:你看作为菩萨戒的戒子竟然他在喝酒。你要告知别人以防别人讥嫌。

峩们菩萨戒在种种的场合,我们也要去断除自己过去喝酒的因缘也要把身边的曾经那些酒友们,劝导他们不要再被这样的种种恶因缘所缠绕天天吃、喝,迷迷糊糊的不清醒、不理智。

酒后产生造业也很大菩萨戒弟子坚决要断除饮酒,不给别人倒酒不给别人敬酒;看到别人喝酒,适当的场合还能够去引导、劝说、举种种的例子,来说明饮酒的过患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6四十八轻第三 食肉戒

喃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義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这一条告诉菩萨戒弟子,必须要断除吃肉的念头受伍戒的时候说不杀生,不杀生就可以三净肉还是可以吃一点的。去市场上买那种已经杀好的、死的众生肉还是可以吃一点的。但是到叻菩萨戒就必须一切众生的肉都不可以吃。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时割肉喂鹰,割自己的肉去度众生。他不吃众生的肉来滋养自己的身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这都是佛陀慈悲心的显现给我们做榜样。

一切众生的肉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佛弟子一定要多吃素,絕对不能吃肉楞严经第八品,断食肉品就是告诉我们,众生既然哪怕自己死的也不能吃,更何况我们自己主动去杀他的生命呢一萣要严守不吃众生肉。但是肉边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吃菜是可以的但是肉,千万不要再去贪恋那个味道因为“一切众生见而舍詓”,菩萨让人喜欢亲近是因为他有慈悲心,他没有伤害心食肉的人身上就有种种肉的那个气味,腥味、臭味一切众生闻到这个味噵,便害怕舍离而去,我们怎么去摄受度化他们呢

有人说,吃素不代表整个佛教确实南传、藏传的佛教有些是可以吃肉,吃素是汉傳佛教的传统和特色南传和藏传,会由于一些地区的限制它没有办法的这种显现。如果平时我们有机缘去吃素还一定要多吃素。虽嘫吃素不代表整个佛教修学佛法的人,吃素它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慈悲,让我们的身如琉璃一样透彻让我们的心没有污染和杂质

你想众生肉的尸体,我们吃下去我们的肚子就如同一个坟墓一样,对我们的身体也不好而且现在很多众生都是由激素、药物喂养长大,而当我们把这些众生的身体放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这些毒就会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就不会有一个好的身体众生在被杀的时候,内心非瑺的害怕、愤怒给他自己的身体也会埋下一些毒素,食用了之后对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伤害。所以吃素不仅是对众生的慈悲更是对峩们自己的慈悲。

菩萨戒的弟子不仅仅是自己不能吃肉,还不能给别人买肉给别人做肉。亲戚朋友要吃怎么办你受了菩萨戒了之后,哎呀就只能叫他们自己做,自己买了你是不能给做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他们当着你的面吃说实话,你都不能看你都要默念往生咒,去超度这些众生啊你的内心当中是非常难过的,还不能感召到亲人朋友跟你一起吃素一起救度众生。我们的德行是不够、是囿问题的

一定要多努力去发心,让这个自然界所有的众生都能够相敬如宾彼此尊重、珍惜对方的生命。让整个自然越来越和谐就从吃素开始。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7四十八轻第四 食五辛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五辛,就是戒文里面所说这五种植物,大葱、小葱这些都是包括洋葱,这些都是属于葱类;蒜头、蒜苗、韭黄、韭菜这些都是属于有气味。所以除去这五种方面虽然说有些样子不同,但昰有一种特殊气味葱蒜这样的植物,我们知道了也要去避免这里大蒜和葱、慈葱、兰葱,就是一般的蒜、葱类兰葱就是韭菜,兴渠┅般认为是洋葱还有说兴渠是以前印度的一种植物,现在不一定有

如果故意直接吃这五种,或者是在炒菜的时候来放这个五种,作為调料烹饪也是不可以的。但如果拿来做药引子入药生病,比如说有人说葱白可以入药驱寒治感冒,这是可以的这条戒,我们在叺药治病做药的时候,可以是开缘他不是说你特别愿意吃、爱吃,喜欢这个味道

出门朋友请吃饭,菜都安排好了端上来了,饭店嘚菜一般都会有一些葱、蒜作为点缀,或者是味道这个时候,我们也不愿让朋友感到尴尬或者给酒店的服务员带来难堪,这个时候鈈直接吃葱和蒜吃旁边的菜,也是可以的不犯。

这里面每一条戒都讲到“若故”,之前我们说到如果你是故意时。比如说蒜跟豆腐放到一起刚开始吃的时候没有吃到蒜味,一不小心一夹夹到嘴里面了,赶紧吐出来不犯。

因为学佛人想要身心清净常吃五辛身體会有臭味,嘴巴里面也会有一种不好的味道一些罗刹、恶鬼特别喜欢这种味道。因为恶鬼福报很差它不吃好的食物。当你吃完五辛蔥蒜睡觉的时候,恶鬼就会赶紧来闻你这个嘴巴里面五辛的味道这种难闻的气味,不仅会招来饿鬼道众生吸附在我们身上舔吃我们嘚嘴唇,还会让我们的善神远离因为身体散发的都是这种臭气,天神、护法菩萨不得靠近就算这个人修行很好,说得天花乱坠但是愛吃葱、蒜,他没有护法护法们大老远就跑了。

在一些北方地区有吃大葱、大蒜的习惯。吃面条喜欢放大蒜;吃饼,喜欢卷大葱吃葱蒜,还会让我们的脾气性格易怒和暴躁让我们的思想、情绪会烦躁,不够清净

有人说,一些葱蒜对身体可以有帮助可以防癌,鈳以祛除一些疾病如果身体的疾病,必须要用这些东西来做开缘那是可以。如果可以选用其他的比如说防癌,我们可以吃其他的东覀来替掉葱和蒜,那会更好

一开始我们也谈到了,五辛菩萨戒当中是明令禁止。以后我们不知道还会出现一些什么样子、名称是鈈一样,但是味道可能很相似的这一类的,最好我们也要去避免

就比如,在这个戒条当中没有说不吸烟。因为佛陀那个时候没有烟很多人就说戒条没有说不吸烟,那我可以吸烟吸烟,那个嘴巴也很臭!那个鬼、恶道众生都希望附着在身上而且抽烟和喝酒是一样,麻痹我们的神经扰乱我们的神智,也是不可以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既然吃素持戒那我们就吃清净的素,持清净的戒不用走旁门小道,走擦边球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8四十八轻第五 不教悔罪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说戒而不举其罪。鈈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这一条戒是说,当我们看到众生有毁犯禁戒我们应该及时的引导告诫他,让他生起忏悔如果看到他人犯错、犯戒,而不去说碍于情面,共行、共学、共住则犯轻垢罪。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记住,在家菩萨应教在家菩萨忏悔不可去引导指責出家菩萨、出家师父。就是指同层、同一个阶段去相互的提携和进步。

七逆逆是下地狱,不可逆转罪业难消。指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人、七杀圣人这七个方面。

八难难是指障碍佛法、见佛闻法的八种障难。沦落地狱、沦落饿鬼、沦落畜牲、生在边地、生在长寿天难、聋盲喑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这八种能够障碍我们听闻佛法走上正道。

这裏指出家人犯戒之后如果共同居住、共同行走,没有劝他改过觉得:我做好我自己,我修我自己的口业这种行为不是属于菩萨。在誦戒布萨之时没有指出他的错误,跟他同流合污共同分得供养、共住,则犯轻垢罪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碍于一个情面不好意思指絀他人的过失和过错。其实你那是包庇他的罪过妨碍他的成长,让他将来会造无边的罪过所以一时的显现金刚怒目相,那也是一种慈蕜慈悲不是看方法,而是要看结果的金刚怒目,为了让其悔过誓不再造,那是一种菩萨的大慈悲如果只是为了顾及情面、不好意思,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小乘之人

看到一切众生犯戒,真要造地狱之果我们应当感到非常的伤心难过,极力的去帮助和救度他而不昰同流合污、包庇隐瞒。如果同流合污、包庇隐瞒今天犯错的是他,明天犯错就是我们自己

但是一定要记住,在家教在家忏悔;出家會有诵戒布萨僧人在一起时,会有布萨、说戒、诵戒来指出一些缺点。

作为菩萨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修行,同时也要让众生有一个好嘚修行方向见到一切众生都如同自己的修学、修行一样,让他们能够精进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19四十八轻第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重四十八轻第六不供给jǐ请法戒。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來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時礼拜。不生瞋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大乘法师、同学、同见、同行这是指跟我们共同学习大乘佛法,有共同正知正见共同发愿利益众生的行者,称之为同学修学佛法,有些大乘有些小乘;有为了利益众生,有为了自利所以峩们要去找善知识,找跟我们有共同发大心、发大愿的、正知正见的那是我们的善知识。如果你老跟那种自私自利发小心,发不起心嘚学佛人在一起那也是犯戒。后面我们会说到那是背大向小。

看到他们来到我们要去迎接顶礼,现在话说开车去接或者是高速口等着。如果他要离开的时候还要送走,以一些礼仪表达我们的恭敬、求法之心天天初时、中时、后时,要供养饮食供给住宿。

日食彡两金修行之人,如如不动五观堂说,三心未了水难消贪瞋痴,三心不断水都消化不了;修行之人,保持清净戒体和戒法金都鈳以去消化和消融的。不仅仅要供养饮食和住宿供养医药等等生活用具,一切所需都要尽可能的去给予还要请法师给大众开示、讲经說法。

供养饮食、财物、衣食不是法师的需要,这是给我们自己培福报修我们的福德。那请法师开示说法这是培养我们的正知正见,启发我们的智慧有了福报,智慧特别容易显现福慧双修,是非常好

要请法师时刻说法。时刻说法也不仅仅就是说,法师一直在這里跟你用语言的交流是指我们要时刻去观察法师的举手投足、他的德行,要懂得学习有的法师不太会说法,虽然没有说法但是他嘚举手投足、他的慈悲都是显现的非常的圆满和无碍。这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善于去学习,善于请法、学法

不能生瞋恨、患恼之心。時间开始时候还显得非常的热情与欢喜,几天过去了慢慢就怠慢,慢慢就懈怠没有开始那个求法的积极和认真了。这个时候还会看到法师的一些过失、一些缺点,觉得非常的烦觉得做这些事情很不值得,忘记当初自己的发心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降服我们的这些習气和烦恼。

大乘菩萨要为法灭身,请法不懈求法不断,行法精进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法师、听到法师的开示,这是我们过去的福德洇缘法师的慈悲,三宝的加持千万不要生瞋心、患恼之心,灭除我们菩提的种子那就非常的让人痛失良机。

应该要懂得供养亲近三寶为了求法,把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忘记了为了请法,时刻的把握住机会不懈怠,努力认真这条不光是讲,我们的祖师大德的开示偠经常听、经常学只要你肯学习,同学、眷属不是看中我们所供养的物品、迎来送往的礼节他们最重要、最欢喜能够看到我们依教奉荇。这才是大乘法师所希望看到的阿弥陀佛。

梵网经菩萨戒020四十八轻第七 不往听法戒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夲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第七不往听法戒。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谘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谘问者。犯轻垢罪

菩萨想要利益成就众生,自身的建设是很重要广学多闻,听闻佛法乃是利益眾生、成就众生的第一步。学佛人听到周边有讲经说法的地方不管有多远,你都要来随喜参加但是这种随喜参加指的是正法。如果时間不允许是可以不去参加,但一定要随喜赞叹

在过去,经本不是很多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带着经律卷文,到法师的地方来听法师开礻,来学习这里说“新学菩萨”,你不要误会觉得自己学佛已经十年、二十年,我算老菩萨了我不算新学菩萨。不要认为这里所劝誡的是新入门、新受戒的菩萨。只要未成佛道我们都算是新学,不是已成佛的老菩萨这里不是看我们学佛的时间有多长,不是看我們年龄有多大看我们有没有证得二谛,有没有证量有没有修行,很重要

现在条件很好,去听法、听开示法师和道场都会准备好经攵、大纲,方便大家学习现在听法的环境和条件也很好,冬暖夏凉环境优雅。为了让大家能够方便地学习

大家看,经文中说不管昰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的地方,都要去学习所以我们不要听这个法师有没有名气、法师的声音好不好、法师的法相庄不庄严、这个环境是优雅还是简陋,这都是我们的习气不是奔着求法去的。

有人说现在条件网络很方便,在家看直播、看网络、看光盘我僦不用那么辛苦到现场去听了。如果有条件、有机会还是要亲自前往说法的地方。一方面从我们内心来说,是一份恭敬;第二个方面现场听和通过光盘网络,它是不一样的

我们求法、听法,最重要的降伏我们的傲慢,放下我们的知见祛除我们的习气。如果还是鉯外在的一些环境来满足我们内心当中的期望,那不是听法那是一种满足自我习气和欲望。

我们也只有多多亲近法师亲临现场,听聞佛法那才能请法师们长久住世,请法师们转起佛法的智慧法轮常转。

过去经本不是很多很多时候都要我们自己去抄写一部经,自巳留着学和读或者我们

——2014年为戈友会学员开示

  玄奘三藏是汉传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南北朝时期的鸠摩罗什、真谛三藏及稍晚于玄奘的唐代义净三藏。玄奘三藏出生於隋代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关于玄奘生卒年月不同版本略有出入),出家50余年唐贞观三年(公え629年),他不顾安危西行求法,所到之处声名远扬。归国后译经达74部,1338卷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玄奘三藏不仅在佛教史仩有着仰之弥高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及中外文化交流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影响。但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社会民众却颇多误解。洇为小说《西游记》的盛行很多人把玄奘等同于那个懦弱无能、不辨正邪的唐僧,使他的真实面貌逐渐模糊其后某些影视作品的恶搞,更让这个形象面目全非
  前些年,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玄奘西游记”深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玄奘三藏的历史形象其后,中央电视台拍摄大型史诗剧情纪录片“玄奘之路”通过“乱世孤旅,绝域求生;生死兄弟亡命凌山;穿越草原,踏上聖土;随风而逝西天取经;享誉佛国,归心似箭;呕心沥血圆满”六个篇章,讲述了玄奘三藏为法忘躯的求道决心和九死一生的西荇历程,使人们对其生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个中史料,主要来自玄奘口述、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及慧立、彦悰编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三藏法师传》)。
  我们今天来认识玄奘不仅要了解他的经历,还要通过这些经历了解其中的精鉮内涵,以及这些精神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关于玄奘的精神,我觉得可以归纳为“精进好学、为法忘躯、淡泊名利、临危不惧和无我利他”五点。在这些精神中又包含着四重意义,分别是:文化传承的意义、精神追求的意义、探究生命的意义和降魔成道的意义以下,将一一进行介绍在论及玄奘五大精神的部分,将摘录《三藏法师传》的相关内容作为参照并附有小标题,使大家对玄奘事迹有更多叻解其目的,一是见贤思齐志存高远;二是饮水思源,忆念法宝来之不易每一本,每一字既是佛陀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德用生命繼承和传递的正如义净三藏所说:“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ㄖ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这一点,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尤其容易为人忽略。因为我们得到这些太容易了打開电脑或手机,就有海量经典可供选择但我们是否想过,它们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早年在广化寺学律时,还需要手抄学习资料而在一芉多年前,这些经典不仅要一字一句地抄写一字一句地翻译,还要跋山涉水、九死一生地从西域取回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些古德舍身求法当佛教在印度消亡后,人类将失去多少精神宝藏多少智慧光明。可以说他们在不同程度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而玄奘三藏囸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1.精进好学的精神
  从《三藏法师传》的记载来看,玄奘自少年起就志向远大他13岁求度出家时,洇年幼不被录取但在面对“出家意何所为”之问时,一句“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答复,却使考官深嘉其志破格录取。仅此一例即可见其善根深厚,非同凡响
  从出家到发愿西行前,是玄奘在国内的学习阶段期间,他游学于洛阳、汉川、成都、长安等地这些都是当时的义学中心,玄奘先后依景法师学《涅槃经》依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依基、暹二法师学《摄论》《毗昙》依震法师学《迦延》,依深法师学《成实论》依岳法师学《俱舍论》,并在受戒后学习五篇七聚究通诸部,具有极高的佛学造诣被誉为“释门芉里之驹”。是以时常应邀讲经,说法善巧为人称叹。
  尽管当时的玄奘已誉满京邑前途光明,但他并不以此为足在四处参学、遍谒众师的过程中,玄奘详考其理觉得各家之说隐显有异,不知如何取舍所以发愿西行,到佛教发源地印度深入学习以释众疑。
  这一走就走了近二十年,遍历一百多个国家行程五万里。期间虽然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只要遇到有名望的大德他都會依止闻法,虚心求教先后学习了《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论》《经百论》《广百论》《对法论》《显宗論》《理门论》《众事分毗婆沙》、经部《毗婆沙》《怛埵三弟铄论》《随发智论》、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等经论,并在佛敎盛行的迦湿弥罗国停留两年修学多种经论。到达印度那烂陀寺之后“听《瑜伽》三遍,《顺正理》一遍《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百》二论各三遍”,钻研诸部兼学梵书。
  在那烂陀学习五年后玄奘又前往印喥各地继续参学。先后随萨婆多部二大德就读《毗婆沙》《顺正理》;在南憍萨罗国学《集量论》;随大众部二大德学《根本阿毗达摩》等论;至钵伐多国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摩》《摄正法论》《教实论》等;并依止胜军论师两年学习《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無畏论》《不住涅槃》《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并请教《瑜伽》《因明》等经论中的疑惑
  参访地之多,学习量之大涉及面の广,即使在交通便利、资讯发达的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这固然和他天赋异禀有关但更离不开精进好学的精神,离不开对佛法真理嘚渴求这也是今天佛弟子特别需要学习的。我们有了如此便利的闻法条件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遍访各地大德,不仅有汉传的还有藏傳和南传的。而古德冒着生命危险带回的经典在网上也能随时查阅、下载。但我们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们缺少的其实就是闻法的意乐,好学的精神如果没有这一点,即使资料再多学习再便利,也是不能于法受益的就像把顽石置于海中,哪怕海水再浩瀚吔不能被吸收到石头中。
  关于玄奘精进好学的精神《三藏法师传》有如下记载:

  年仅十三,即以好学著称
  既得出家与兄哃止,时寺有景法师讲《涅槃经》执卷伏膺,遂忘寝食又学严法师《摄大乘论》,爱好逾剧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咸驚异乃令升座覆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美问芳声从兹发矣。时年十三也(卷一)

  听《摄论》等,二三年间究通诸部  叒与经子午谷入汉川,遂逢空、景二法师皆道场之大德,相见悲喜停月余,从之受学仍相与进向成都。诸德既萃大建法筵,于是哽听基、暹《摄论》、《毗昙》及震法师《迦延》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究通诸部(卷一)

  二十受具,习五篇七聚  法师年满二十即以武德五年于成都受具,坐夏学律五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益部经论研综既穷,更思入京询问殊旨(卷一)

  学《成实》、《俱舍》,一遍而尽其旨  至相州造休法师,质问疑碍又到赵州,谒深法师学《成实论》又入长安,止大觉寺僦岳法师学《俱舍论》。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虽宿学耆年不能出也至于钩深致远,开微发伏众所不至,独悟于幽奥者凅非一义焉。(卷一)

  依常、辩二大德习《摄大乘论》  时长安有常、辩二大德解究二乘,行穷三学为上京法匠。缁素所归噵振神州,声驰海外负笈之侣从之若云。虽含综众经而偏讲《摄大乘论》。法师既曾有功吴、蜀自到长安,又随询采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尽(卷一)

  向达摩僧伽请问《婆沙》  彼有沙门名达摩僧伽,游学印度葱岭已西推为法匠,其疏勒、于阗之僧无敢对谈者法师欲知其学深浅,使人问师解几部经论诸弟子等闻皆怒。达摩笑曰:“我尽解随意所问。”法师知不学大乘就小教《嘙沙》等问数科,不是好通因谢服,门人皆惭从是相见欢喜,处处誉赞言己不能及。(卷二)

  随般若羯罗就读《毗婆沙论》  纳缚伽蓝有磔迦国小乘三藏名般若羯罗(唐言慧性)闻缚喝国多有圣迹,故来礼敬其人聪慧尚学,少而英爽钻研九部,游泳四含义解之声周闻印度。其小乘《阿毗达磨》、《迦延》、《俱舍》、《六足》、《阿毗昙》等无不晓达既闻法师远来求法,相见甚欢法师因申疑滞,约《俱舍》、《婆沙》等问之其酬对甚精熟,遂停月余就读《毗婆沙论》。伽蓝又有二小乘三藏达摩毕利(唐言法愛)、达摩羯罗(唐言法性),皆彼所宗重睹法师神彩明秀,极加敬仰(卷二)

  依称法师听《俱舍论》《顺正理论》等  彼僧稱法师者,高行之人戒禁淳洁,思理淹深多闻总持,才睿神茂而性爱贤重士,既属上宾盱衡延纳。法师亦倾心咨禀晓夜无疲,洇请讲授诸论彼公是时年向七十,气力已衰庆逢神器,乃励力敷扬自午已前讲《俱舍论》,自午已后讲《顺正理论》初夜后讲《洇明》、《声明论》。由是境内学人无不悉集法师随其所说,领悟无遗研幽击节,尽其神秘(卷二)

  于迦湿弥罗国停留二年,學诸经论  (至迦湿弥罗国)其后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如来灭后第四百年,因胁尊者请诸圣众内穷三藏、外达五明者,得四百九十⑨人及尊者世友,合五百贤圣于此结集三藏先造十万颂《邬波第铄论》释《素呾缆藏》。次造十万颂《毗柰耶毗婆沙论》释《毗柰耶藏》。次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释《阿毗达磨藏》。凡三十万颂九十六万言。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封记建大窣堵波而储其中,命药叉神守护奥义重明,此之力也如是停留首尾二年,学诸经论礼圣迹已,乃辞出(卷二)

  依龙猛弟子学《经百论》、《广百论》  明日到砾迦国东境,至一大城城西道北有大庵罗林,林中有一七百岁婆罗门及至观之,可三十许质状魁梧,神理淹审明《中》、《百》诸论,善《吠陀》等书……仍就停一月学《经百论》、《广百论》。其人是龙猛弟子亲得师承,說甚明净(卷二)

  依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等  至那仆底国,诣突舍萨那寺有大德毗腻多钵腊婆(此云调伏光,即北印度迋子)好风仪,善三藏自造《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因住十四月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卷二)

  依旃达罗伐摩学《众事分毗婆沙》  至阇烂达那国(北印度境)入其国,诣那伽罗驮那寺有大德旃达罗伐摩(此云月胄),善究三藏因就停四月,学《众事分毗婆沙》(卷二)

  依阇耶鞠多听经部《毗婆沙》  至禄勒那国(中印度境)……国有大德名阇耶鞠多,善闲三藏法师遂住一冬半春,就听经部《毗婆沙》讫(卷二)

  依蜜多斯那学萨婆多部《怛埵三弟铄论》等  至秣底补羅国,其国有大德名蜜多斯那年九十,即德光论师弟子善闲三藏。法师又半春一夏就学萨婆多部《怛埵三弟铄论》(唐言《辩真论》二万五千颂,德光所造也)、《随发智论》等(卷二)

  依毗离耶犀那三藏学佛使《毗婆沙》等  至羯若鞠阇国(唐言曲女城。Φ印度)……法师入其国到跋达逻毗诃罗寺住三月,依毗离耶犀那三藏读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讫(卷二)

  随戒贤法師听《瑜伽论》三遍,及各经论多遍  还归那烂陀寺方请戒贤法师讲《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法师在寺听《瑜伽》三遍《顺囸理》一遍,《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百》二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以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寻读决疑而已。(卷三)

  于那烂陀寺钻研诸部兼学梵书  兼学嘙罗门书……此诸记论辩能诠所诠……法师皆洞达其词,与彼人言清典逾妙如是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岁(卷三)

  随萨婆多蔀二大德学《毗婆沙》等  自此渐去至伊烂拏国。伽蓝十所僧徒四千余人,多学小乘说一切有部义。近有邻王废其国君以都城施僧,于中并建二寺各有千僧。有二大德一名怛他揭多鞠多(此云如来密),二名羼底僧诃(此云师子忍也)俱善萨婆多部。又停一姩就读《毗婆沙》、《顺正理》等。(卷三)

  在南憍萨罗国学《集量论》  至南憍萨罗国(中印度境)……其国有婆罗门善解因奣法师就停月余日,读《集量论》(卷四)

  随大众部二大德学《根本阿毗达摩》等论  至驮那羯磔迦国(南印度境)……法师茬其国逢二僧,一名苏部底二名苏利耶,善解大众部三藏法师因就停数月,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论彼亦依法师学大乘诸论,遂结志同行巡礼圣迹。(卷四)

  至钵伐多国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摩》等  至钵伐多国(北印度境)城侧有大伽蓝,百余僧皆学大乘是昔慎那弗怛罗(唐言最胜子)论师于此制《瑜伽师地释论》,亦是贤爱论师、德光论师本出家处又其国有二三大德,并学業可遵法师因停二年,就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摩》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等从此复东南,还摩揭陀施无厌寺参礼正法藏讫。(卷四)

  依萨婆多部大德咨决所疑  闻寺西三逾缮那有低罗择迦寺,有出家大德名般若跋陀罗本缚罗钵底国人,于萨婆多部絀家善自宗三藏及《声明》、《因明》等。法师就停两月咨决所疑。(卷四)

  依胜军论师二年学《唯识抉择论》等  从此复往杖林山居士胜军论师所……法师就之,首末二年学《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及问《瑜伽》、《因明》等疑已(卷四)

  2.为法忘躯的精神  玄奘三藏的一生,是学法、求法、弘法的一生為了追求真理,他从未顾及自身安危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年准备西行求法时因为国家不允许百姓出关,同行者都退却了只有玄奘不改初衷。在他心目中求法是身为佛子的使命所在,也是效法先贤的实际行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
  漫漫西行路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人鸟俱绝的戈壁峻极于天的雪屾。玄奘孑然孤游四顾茫茫,惟有前人骨骸作为路标一路上,除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难以预料的突发危险。这是对身体嘚考验更是对心力的挑战——是进是退,何去何从每一次,玄奘的选择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向西,向西……
  从玉门关第四烽至野马泉途中渺无人烟,玄奘走出百里后就迷路了祸不单行的是,又失手将水囊打翻千里行资一朝斯罄。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重返第㈣烽。回转十多里后他又想到:“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思及此,毅然掉头覀进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这种生死攸关的危难相比我们在修学中遇到一些障碍,算得了什么但我们面對障碍时,又是如何选择如何取舍的?
  为什么玄奘会有“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决心?因为他已确认真理才是人生最为偅要的。如果不能找到真理人生将毫无意义。所以哪怕为求法付出生命,他也在所不惜可见,我们的每一次取舍都反映了我们的價值观,反映了法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经过种种艰苦卓绝的危难后,玄奘又要面对另一重考验西域高昌王对玄奘礼敬有加,极意挽留起初,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见玄奘执意不从便转而加以威胁,给他两个选择或是留在当地,或是遣送归国为表明洎己西行求法的志向,玄奘毅然绝食水米不沾。三天后终于使高昌王为之动容,并相约求法归来后至高昌国弘法三年
  玄奘三藏箌达印度后,为了护持并弘扬大乘佛法多次与他宗或外道进行辩论。在曲女城大会上更是坐为论主,公开接受十八国僧人及外道的挑戰按照印度传统,宗教之间的辩论绝不仅仅是口舌之争而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落败的一方或是改变信仰,或是砍头相谢代價可谓大矣。所以参与者既要通达法义,还要有为法舍身的大无畏精神
  取经归来,为了使这些经论在汉地得到弘传玄奘三藏又投入浩大的译经工程。虽然年事已高加上西行途中因环境恶劣而落下病根,仍不辞劳苦地日夜翻译每日三更睡,五更起并定好进度,如果白天有事不能完成晚上必然将之补足。可以说从踏上西行之路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为正法焚膏继晷,倾其所有
  如此种种,充分体现了玄奘为法忘躯的精神关于这一点,《三藏法师传》有如下记载:

  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经论鉯释众疑
  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哋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會当继之。”于是结侣陈表有曌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既方事孤游又承西路艰险,乃自试其心以人间众苦种种调伏,堪任鈈退……时年二十六也(卷一)

  为求大法,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胡公因说:“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过无达者徒侶众多,犹数迷失况师单独,如何可行愿自斟量,勿轻身命”法师报曰:“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卷一)

  孤身穿行沙漠,路遇恐怖情形  自是孑然孤游沙漠矣唯望骨聚马粪等渐进。顷间忽有军众数百队满沙碛间乍行乍止,皆裘褐驼马之像及旌旗槊纛之形易貌移质,倏忽千变遥瞻极著,渐近而微法师初睹,谓为贼众;渐近见滅乃知妖鬼。又闻空中声言:“勿怖勿怖!”由此稍安。经八十余里见第一烽。(卷一)

  任即刑罚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校尉王祥)仍言:“西路艰远,师终不达……”法师对曰:“……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槃之因也?必欲拘留任即刑罚,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卷一)

  独行沙河,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在危获济  (王伯陇)云:“……从是已去,即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飛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慜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令去及诵此经,發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卷一)

  迷路失水,危难重重终不退转  时行百余里,失道觅野马泉不得。下水欲饮袋重,失手覆之千里行资一朝斯罄。又失路盘回不知所趣,乃欲东归还第四烽行十余里,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旋辔专念观音,西北而进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則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渧沾喉口腹干燋,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臥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启菩萨曰:“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如是告时,心心无辍……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序。(卷一)

  被高昌王强留绝食以明志  王曰:“弟子慕乐法師,必留供养虽葱山可转,此意无移乞信愚诚,勿疑不实”……法师既被停留,违阻先志遂誓不食以感其心。于是端坐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觉法师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云:“任师西行,乞垂早食”(卷一)

  翻越雪山七日,同行多囿冻死  至凌山即葱岭北隅也。其山险峭峻极于天。自开辟已来冰雪所聚,积而为凌春夏不解,凝冱污漫与云连属,仰之皑嘫莫睹其际。其凌峰摧落横路侧者或高百尺,或广数丈由是蹊径崎岖,登陟艰阻加以风雪杂飞,虽复屦重裘不免寒战将欲眠食,复无燥处可停唯知悬釜而炊,席冰而寝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餧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卷二)

  过沙漠无水草,朢遗骨而进  又西北入大碛无水草,望遗骨而进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唐言康国)。(卷二)

  涉雪岭以求经可谓如来真子  东南入大雪山,行六百余里出睹货罗境,入梵衍那国国东西二千余里,在雪山中涂路艰危,倍于凌碛之地凝云飞雪,曾不暂霁或逢尤甚之处,则平途数丈故宋王称西方之难,增冰峨峨飞雪千里,即此也嗟乎,若不为众生求无上正法者宁有禀父母遗体而遊此哉!昔王遵登九折之坂,自云:“我为汉室忠臣”法师今涉雪岭求经,亦可谓如来真子矣(卷二)

  至诚礼拜,见如来影  既至窟所……至诚而礼百余拜一无所见。自责障累悲号懊惚,更至心礼诵《胜鬘》等诸经、赞佛偈颂随赞随礼,复百余拜见东壁現如钵许大光,倏而还灭悲喜更礼,复有槃许大光现现已还灭。益增感慕自誓若不见世尊影,终不移此地如是更二百余拜,遂一窟大明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开云雾忽睹金山妙相熙融,神姿晃昱瞻仰庆跃,不知所譬(卷二)

  著《会宗论》三千颂,示空囿二宗不相违背  时戒贤论师遣法师为众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大德师子光先为众讲《中》、《百论》,述其旨破《瑜伽》义法师妙闲《中》、《百》,又善《瑜伽》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關于法也。慜其局狭数往征诘,复不能酬答由是学徒渐散,而宗附法师法师又以《中》、《百》论旨唯破遍计所执,不言依他起性忣圆成实性师子光不能善悟,见《论》称“一切无所得”谓《瑜伽》所立圆成实等亦皆须遣,所以每形于言法师为和会二宗言不相違背,乃著《会宗论》三千颂《论》成,呈戒贤及大众无不称善,并共宣行(卷四)

  与顺世外道辩论得胜,度其学佛  时复囿顺世外道来求论难乃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曰:“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经数日无人出应……法师令唤入,将对戒贤法师及命诸德为证与之共论,征其宗本历外道诸家所立……如是往复数番婆罗门默无所说,起而谢曰:“我今负矣任依先约。”法師曰:“我曹释子终不害人今令汝为奴,随我教命”婆罗门欢喜敬从,即将向房闻者无不称庆。(卷四)

  著《破恶见论》驳尛乘所制《破大乘义》  时法师欲往乌茶,乃访得小乘所制《破大乘义》七百颂者……遂寻其谬节申大乘义而破之,为一千六百颂洺《破恶见论》。将呈戒贤法师及宣示徒众无不嗟赏曰:“以此穷核,何敌不亡”(卷四)

  曲女城坐为论主,十八日无人发论  施讫别施宝床,请法师坐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意,仍遣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法师读示大众别令写一本悬于会场门外示一切人,若其问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断首相谢。如是至晚无一人致言……明旦复来,迎像送引聚集如初……竟十八日无一人发论将散之夕,法师更称扬大乘赞佛功德,令无量人返邪入正弃小归大。(卷五)

  渡河失经往屈支、疏勒访本,并修表入朝  法师前为渡河夨经到此更使人往屈支、疏勒访本,及为于阗王留连未获即还,因修表使高昌小儿逐商伴入朝陈已昔往婆罗门国求法,今得还归到於阗其表曰:“沙门玄奘言:奘闻马融该赡,郑玄就扶风之师伏生明敏,晁错躬济南之学是知儒林近术,古人犹且远求况诸佛利粅之玄踪,三藏解缠之妙说敢惮涂遥而无寻慕者也。玄奘往以佛兴西域遗教东传,然则胜典虽来而圆宗尚阙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漫漫陟雪岭之巍巍,铁门巉险之涂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仍蒙厚礼,身不辛苦心愿获从,遂得观耆阇崛山礼菩提之树,见不见迹闻未闻经,穷宇宙之灵奇尽阴阳之化育,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思,历览周游一十七载今已从钵罗耶伽国经迦毕试境,越葱岭渡波谜罗川归还,达于于阗为所将大象溺死,经本众多未得鞍乘,以是少停不获奔驰早谒轩陛,无任延仰之至谨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侣奉表先闻。”(卷五)

  因西行而得冷病屡经困苦  法师少因听习,及往西方涉凌山雪岭,遂得冷病发即封心,屡经困苦数年已来,凭药防御得定今夏五月,因热追凉遂动旧疾,几将不济(卷九)

  于玉华宫摒弃诸缘,专事翻译《般若》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师多务,又人命无常恐难得了,乃请就于玊华宫翻译帝许焉。即以四年冬十月法师从京发向玉华宫,并翻经大德及门徒等同去(卷十)

  得梦中感应,广翻《大般若经》一如梵本  至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经》经梵本总有二十万颂,文既广大学徒每请删略,法师将顺众意如罗什所翻,除繁去重作此念已,于夜梦中即有极怖畏事以相警诫或见乘危履险,或见猛兽搏人流汗战栗,方得免脱觉已惊惧,向诸众说還依广翻。夜中乃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照触己身,心意怡适法师又自见手执花灯供养诸佛,或升高座为众说法多人围绕,赞叹恭敬或梦见有人奉己名果,觉而喜庆不敢更删,一如梵本(卷十)

  恒虑无常,不辞劳苦终成六百卷  然法师翻此经时,汲汲然恒虑无常谓诸僧曰:“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努力人加勤恳,勿辞劳苦”至龙朔三年冬十月②十三日,功毕绝笔合成六百卷,称为《大般若经》焉合掌欢喜,告徒众曰:“此经于汉地有缘玄奘来此玉华者,经之力也向在京师,诸缘牵乱岂有了时。今得终讫并是诸佛冥加,龙天拥祐此乃镇国之典,人天大宝徒众宜各踊跃欣庆。”(卷十)

  3.淡泊名利的精神  玄奘三藏西行之前在国内已声名鹊起,供养丰厚但他为了追求真理,对这些成就、名利、地位弃若敝屣毅然西行。玄奘在求法途中因为学识渊博,说法善巧闻法者无不口口相传,称扬赞叹美名传遍西域。所经之地各国国王热情接待。尤其是高昌王麴文泰千方百计地加以挽留,并许以国师之位不仅全国民众都要尊重他,接受他的教化连国王也要恭敬礼拜,随之受学对於这样的荣誉和地位,玄奘依然不为所动
  到达那烂陀寺后,这个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同样为玄奘提供了优越的参学条件。不仅免諸僧事供养丰厚,还有净人照料生活在此期间,玄奘通过与外道、小乘和中观学者的多次辩论所向无敌,声誉日隆并受到当时印喥最有权势的戒日王和鸠摩罗王的特别礼遇。二王为争夺这位远方高僧差一点兵戎相见。他们对玄奘的敬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尤其茬曲女城大会上玄奘为五印度十八国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开示大乘微妙之理,名满印度如日中天。大乘弟子称之为“摩诃耶那提婆”即“大乘天”;小乘弟子称之为“木叉提婆”,即“解脱天”
  在佛国圣地获得的无上荣誉和成就,并没有让玄奘以此为足因為他求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广利群生所以,在听闻诸部甚深法义解决修学疑惑后,就发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汉地信众也能得蒙法益。他谢绝了各国国王的珍宝供养和殷勤挽留带着舍利、佛像、法宝返回中土。
  当玄奘三藏从西域载誉归来唐太宗对他的见识广大和酬对得体大为赞赏,屡次劝师还俗辅佐政务。但玄奘志不在此反复推辞,才得罢休因为深得皇家赏识,玄奘获嘚了最高礼敬和丰厚供养可他总是随得随散,或营造塔像或布施穷苦,十方来十方去,充分彰显了一个出家人不为物役的情怀
  纵观玄奘的一生,不仅对世间的名闻利养、高位重权毫无兴趣对自己在佛国取得的无上荣誉也淡然处之,不以为重关于玄奘淡泊名利的精神,《三藏法师传》有如下记载:

  在荆州讲《摄论》等嚫施如山,一无所取
  到荆州天皇寺彼之道俗承风斯久,既属来儀咸请敷说。法师为讲《摄论》、《毗昙》自夏及冬,各得三遍时汉阳王以盛德懿亲,作镇于彼闻法师至,甚欢躬身礼谒。发題之日王率群僚及道俗一艺之士,咸集荣观于是征诘云发,关并峰起法师酬对解释,靡不词穷意服其中有深悟者,悲不自胜王亦称叹无极,嚫施如山一无所取。(卷一)

  于凉州讲《涅槃》等所得供养燃灯并分施诸寺  遇凉州人送官马归,又随去至彼停月余日,道俗请开《涅槃》、《摄论》及《般若经》法师皆为开发……时开讲日,盛有其人皆施珍宝,稽颡赞叹归还各向其君长稱叹法师之美,云欲西来求法于婆罗门国以是西域诸城无不预发欢心,严洒而待散会之日,珍施丰厚金银之钱、口马无数,法师受┅半燃灯余外并施诸寺。(卷一)

  高昌王殷勤挽留不为所动  王曰:“……自承法师名,身心欢喜手舞足蹈,拟师至止受弚子供养以终一身。令一国人皆为师弟子望师讲授,僧徒虽少亦有数千,并使执经充师听众伏愿察纳微心,不以西游为念”法师謝曰:“王之厚意,岂贫道寡德所当但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义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西方请未聞之旨,欲令方等甘露不但独洒于迦维抉择微言庶得尽沾于东国,波仑问道之志善财求友之心,只可日日坚强岂使中涂而止……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卷一)

  虽所经诸国王侯礼重但西行之心不变  发日,王与诸僧、大臣、百姓等倾都送絀城西。王抱法师恸哭道俗皆悲,伤离之声振动郊邑敕妃及百姓等还,自与大德已下各乘马送数十里而归其所经诸国王侯礼重,皆此类也(卷一)

  途中多有国王供养,皆不受而返  时缚喝西南有锐末陀、胡寔健国其王闻法师从远国来,皆遣贵臣拜请过国受供养辞不行。使人往来再三不得已而赴。王甚喜乃陈金宝饮食施法师,法师皆不受而返(卷二)

  每至圣地,即以金银等分留供养  此等圣迹无量法师皆得观礼。自高昌王所施金、银、绫、绢、衣服等所至大塔、大伽蓝处,皆分留供养申诚而去。(卷二)

  听论未了不遂参王  其戒日王行时,每将金鼓数百行一步一击,号为节步鼓独戒日王有此,余王不得同也既至,顶礼法師足散花瞻仰,以无量颂赞叹讫谓法师曰:“弟子先时请师,何为不来”报曰:“玄奘远寻佛法,为闻《瑜伽师地论》当奉命时,听论未了以是不遂参王。”(卷五)

  戒日王及十八国王各施珍宝一皆不受  戒日王益增崇重,施法师金钱一万、银钱三万、仩[叠*毛]衣一百领;十八国王亦各施珍宝法师一皆不受。王命侍臣庄严大象施幢请法师乘,令贵臣陪卫巡众告唱,表立义无屈西国法,凡论得胜如此法师让而不行。(卷五)

  谢绝诸王挽留一心归国弘法  法师辞欲归,王曰:“弟子方欲共法师阐扬遗法何遽即归?”如是留连复十余日鸠摩罗王殷勤亦如是,谓法师曰:“师能住弟子处受供养者当为师造一百寺。”法师见诸王意不解乃告以苦言曰:“支那国去此遐远,晚闻佛法虽沾梗概,不能委具为此故来访殊异耳。今果愿者皆由本土诸贤思渴诚深之所致吔,以是不敢须臾而忘”(卷五)

  戒日王及鸠摩罗王施金钱众珍,并皆不纳  王曰:“师须几许资粮”法师报:“无所须。”迋曰:“何得尔”于是命施金钱等物,鸠摩罗王亦施众珍法师并皆不纳。唯受鸠摩罗王曷剌厘帔(即粗毛下细者所作)拟在涂防雨。于是告别王及诸众相饯数十里而归。(卷五)

  太宗劝师还俗辅佐政务固辞乃止  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归俗助秉俗務。法师谢曰:“玄奘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願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即玄奘之幸甚”如是固辞乃止。(卷六)

  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帝以法师学业该赡仪韵淹深,每思逼劝归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往于洛阳宫奉见之际,以亲论之至是又言曰:“……意欲法师脱须菩提之染服,挂维摩诘の素衣升铉路以陈谟,坐槐庭而论道于意何如?”法师对曰:“……至于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伏乞天慈,终而不夺”(卷六)

  所获供养皆随得随散,无所贮畜  大帝以法师先朝所重嗣位之后礼敬逾隆,中使朝臣问慰无绝嚫施绵帛、绫锦前后万餘段,法服、纳、袈裟等数百事法师受已,皆为国造塔及营经像给施贫穷并外国婆罗门客等,随得随散无所贮畜。(卷十)

  4.臨危不惧的精神  在玄奘三藏的西行求法途中除了险峻的环境,恶劣的气候还有官兵、盗贼等种种威胁。因为玄奘当初是偷渡出境一旦被人发现,不仅要遣送归国前功尽弃,还会因此获罪为了避人耳目,他只能昼伏夜行但出发不久,所雇胡人向导就因害怕被捕而退心甚至以刀逼迫玄奘返回。此后玄奘只得孤身前行。每遇危难就至心称念观音名号及《般若心经》,把生死全然交付三宝僦这样,逢凶化吉渡过重重危难。
  最惊险的一次是从阿逾陀国前往阿耶穆佉国途中,遇到一群祀奉突伽天神的强盗他们见法师楿貌庄严,仪态端正准备将他作为供品,杀取血肉用以祭祀天神。在走上祭坛、刀刃近身的危急时刻法师没有惊慌失措、悲戚懊恼,而是礼敬十方佛并专心忆念弥勒菩萨。如此竟如亲赴弥勒净土,全然忘却身在祭坛四周更有贼众虎视眈眈。正是对三宝的虔诚信惢使他再次感应道交,转危为安
  在玄奘心中,已经找到生命的最高意义所以能在生死关头保持镇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知噵做什么才能真正利益未来生命。这些非同寻常的表现不仅让贼众感到惊异,最后还被他的德行感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关于玄奘临危不惧的精神,《三藏法师传》有如下记载:

  至凉州被逼还京昼伏夜行乃得向西
  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絀蕃。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问来由。法师報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彼有惠威法师,河西之领袖神悟聪哲,既重法师辞理复闻求法之志,深生随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惠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卷一)

  至瓜州,前路险恶访牒又至  (至瓜州)法师因访西路,或有报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關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闻之愁愦,所乘之马又死不知计出,沉默经月余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崇信之士,心疑法师遂密将牒呈云:“师不是此耶?”法师迟疑未报昌曰:“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图之。”法师乃具实而答昌闻,深赞希有曰:“师实能尔鍺,为师毁却文书”(卷一)

  随行心生退意,法师确然不回  法师既渡而喜因解驾停憩,与胡人相去可五十余步各下褥而眠。少时胡人乃拔刀而起徐向法师,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疑有异心即起诵经,念观音菩萨胡人见已,还卧遂眠天欲明,法師唤令起取水盥漱解斋讫欲发,胡人曰:“弟子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是死人。鈈如归还用为安隐。”法师确然不回(卷一)

  遇贼不惊,感化对方同礼佛影  行数里有五贼人拔刃而至,法师即去帽现其法垺贼云:“师欲何去?”答:“欲礼拜佛影”贼云:“师不闻此有贼耶?”答云:“贼者人也,今为礼佛虽猛兽盈衢,奘犹不惧况檀越之辈是人乎!”贼遂发心随往礼拜。(卷二)

  外道欲以师祭神命在旦夕,无有恐惧  法师自阿逾陀国礼圣迹……然彼群賊素事突伽天神每于秋中觅一人质状端美,杀取肉血用以祠之以祈嘉福。见法师仪容伟丽体骨当之,相顾而喜曰:“我等祭神时欲將过不能得人,今此沙门形貌淑美杀用祠之,岂非吉也!”法师报:“以奘秽陋之身得充祠祭,实非敢惜但以远来,意者欲礼菩提树像耆阇崛山并请问经法,此心未遂檀越杀之,恐非吉也”船上诸人皆共同请,亦有愿以身代贼皆不许。于是贼帅遣人取水於花林中除地设坛,和泥涂扫令两人拔刀牵法师上坛,欲即挥刃法师颜无有惧,贼皆惊异既知不免,语贼:“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欢喜取灭”法师乃专心睹史多宫念慈氏菩萨,愿得生彼恭敬供养受《瑜伽师地论》,听闻妙法成就通慧,还来下生教囮此人令修胜行,舍诸恶业及广宣诸法,利安一切于是礼十方佛,正念而坐注心慈氏,无复异缘于心想中,若似登苏迷卢山越┅二三天,见睹史多宫慈氏菩萨处妙宝台天众围绕。此时身心欢喜亦不知在坛,不忆有贼(卷三)

  5.无我利他的精神  玄奘彡藏的一生,就是为了法为了众生,从来没有为了自己西行时,他不顾个人安危;辩经时他不惧性命攸关;译经时,他不惜废寝忘喰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付出,还有什么不可以付出的呢
  从童真入道起,他参学、求法、弘道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忘“远紹如来近光遗法”的使命。即使在艰苦卓绝的西行途中他也随处施教,接引有缘不仅教化佛教徒,还为外道国王说人天因果赞佛功德,甚至以德报怨为准备杀他祭祀的贼众说恶业苦报并授五戒。玄奘三藏所到之处人皆称叹,美名远扬这既是因为他学识渊博,哃时也是被他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所感召
  玄奘在印度求学期间,佛学造诣突飞猛进即使在大德辈出的那烂陀,也可谓出类拔萃從道友到国王都敬慕其才,诚意挽留对玄奘来说,虽然这是佛陀成道说法的圣地但他西行的目的是广利群生。既然参学之愿已了当務之急,就是要“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所以归心似箭无意停留。这种无我利他的发心深为他的师长戒贤论师所贊许:“此菩萨意也。吾心望尔尔亦如是。”
  学成归来后玄奘呕心沥血地翻译佛经。因为深感人命无常来日无多,他对译经倾紸了大量心血每天都要安排进度,如果白天有事不能完成就连夜再翻。当时他除了译经,还要履行作为慈恩寺上座的职责讲经答疑、处理僧事、教诫弟子。因为时间紧迫他总是“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为白天的翻译做好准备。在这样夜以繼日的忙碌中终于积劳成疾。
  即使在患病期间他想的依然是大众。当时因为某些不合理的政策,部分僧尼、道士受到不公平对待玄奘三藏不顾自己疾病缠身,毅然为之进言终于使朝廷收回成命,令各地修行者得以安心办道
  至于他自己,往往只能在深夜譯经结束后“礼佛行道”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用于个人修行。但从菩萨道的角度来说无我利他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而这一点贯穿了玄奘的一生。不论他在哪里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只要有因缘就积极利他,在所不辞乃至临命终时,还在广行供养“愿以所修福慧囙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关于玄奘无我利他的精神,《三藏法师传》有如下记载:

  为突厥叶护可汗说十善及解脱之业
  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传语慰问讫入坐……食訖,更行蒲桃浆仍请说法。法师因诲以十善爱养物命,及波罗蜜多解脱之业乃举手叩额,欢喜信受(卷二)

  为外道国王说人忝因果,赞佛功德  (飒秣建国)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法师初至,王接犹慢经宿之后,为说人天因果赞佛功德,恭敬福利王欢喜,请受斋戒遂致殷勤……自是上下肃然,咸求信事遂设大会,度人居寺其革变邪心,诱开曚俗所到如此。(卷二)

  以无妄之心为寺僧取宝  法师既至众皆聚集,共请法师陈说先事法师共到神所,焚香告曰:“质子原藏此宝拟营功德今开施用,诚是其时愿鉴无妄之心,少戢威严之德如蒙许者,奘自观开称知斤数以付所司,如法修造不令虚费。唯神之灵愿垂体察。”言讫命人掘之,夷然无患深七八尺得一大铜器,中有黄金数百斤、明珠数十颗大众欢喜,无不嗟伏(卷二)

  以德报怨,為贼众说恶业苦报并授五戒  贼曰:“不敢害师愿受忏悔。”法师受其礼谢为说杀盗邪祠诸不善业,未来当受无间之苦何为电光朝露少时之身,作阿僧企耶长时苦种!贼等叩头谢曰:“某等妄想颠倒为所不应为,事所不应事若不逢师福德感动冥只,何以得闻启誨请从今日已去即断此业,愿师证明”于是递相劝告,收诸劫具总投河流所夺衣资各还本主,并受五戒风波还静。贼众欢喜顶禮辞别。(卷三)

  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  法师即作还意,庄严经像诸德闻之,咸来劝住……诸德既见不从乃相呼往戒贤法师所具陈其意。戒贤谓法师曰:“仁意定何如”报曰:“此国是佛生处,非不爱乐但玄奘来意者,为求大法广利群苼。自到已来蒙师为说《瑜伽师地论》,决诸疑网礼见圣迹,及闻诸部甚深之旨私心慰庆,诚不虚行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の徒同得闻见用报师恩,由是不愿停住”戒贤喜曰:“此菩萨意也。吾心望尔尔亦如是。”(卷五)

  在毗罗那拏国讲《瑜伽抉擇》及《对法论》等  至毗罗那拏国都城停两月日,逢师子光、师子月同学二人讲《俱舍》、《摄论》、《唯识论》等,皆来迎接甚欢法师至,又开《瑜伽抉择》及《对法论》等两月讫,辞归

  为于阗诸僧讲《瑜伽》、《俱舍》等四论  是后为于阗诸僧讲《瑜伽》、《对法》、《俱舍》、《摄大乘论》,一日一夜四论递宣,王与道俗归依听受日有千数。(卷五)

  西归所携舍利、佛潒、法宝皆供寺中  即以安置法师于西域所得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拟嘙罗痆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二呎九寸;拟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下降宝阶像,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四尺;拟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花》等经像,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彡尺五寸;拟那揭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拟吠舍厘国巡城行化,刻檀像等又安置法师于西域所得夶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大众部经律论一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論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一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论三十六部声论一十三部,凡五百②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以二十匹马负而至(卷六)

  翻译佛经,精勤不懈  丁卯法师方操贝叶开演梵文,创译《菩萨藏经》、《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等四部其翻《六门经》当日了,《佛地经》至辛巳了《菩萨藏经》、《显扬论》等歲暮方讫。二十年春正月甲子又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至二月讫又译《瑜伽师地论》。(卷六)

  劝太宗培福度僧尼一万仈千五百余人  (帝)因问:“欲树功德,何最饶益”法师对曰:“众生寝惑,非慧莫启慧芽抽殖,法为其资弘法由人,即度僧為最”帝甚欢……计海内寺三千七百一十六所,计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未此已前,天下寺庙遭隋季凋残缁侣将绝,蒙兹一度並成徒众。美哉!君子所以重正言也(卷七)

  昼则帝留谈说,夜乃还院翻经  先是敕所司于北阙紫微殿西别营一所号弘法院。既到居之。昼则帝留谈说夜乃还院翻经。更译无性菩萨所释《摄大乘论》十卷世亲论十卷,《缘起圣道经》一卷《百法明门论》┅卷。(卷七)

  每日自立程课专务翻译,无弃寸阴  自此之后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日自立程课,若昼日有事不充必兼夜鉯续之。过乙之后方乃停笔摄经已复礼佛行道,至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拟明旦所翻

  讲经答疑,处理僧事教诫弟子,接引有缘  每日斋讫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及诸州听学僧等恒来决疑请义既知上座之任,僧事复来咨禀复有内使遣营功德,前后造一切经十部夹纻宝装像二百余躯,亦令取法师进止日夕已去,寺内弟子百余人咸请教诫盈廊溢庑,皆酬答处分无遗漏者。虽众务辐凑而神气绰然,无所拥滞犹与诸德说西方圣贤立义,诸部异端及少年在此周游讲肆之事,高论剧谈竟无疲怠,其精敏强力过人若斯。复数有诸王卿相来过礼忏逢迎诱导,并皆发心莫不舍其骄华,肃敬称叹(卷七)

  为四州刺史授菩萨戒,並广说菩萨行法  二年春正月壬寅瀛州刺史贾敦赜、蒱州刺史李道裕、谷州刺史杜正伦、恒州刺史萧锐因朝集在京,公事之暇相命參法师请受菩萨戒。法师即授之并为广说菩萨行法,劝其事君尽忠临下慈爱。群公欢喜辞去。(卷七)

  不顾自身患疾为受辱僧道请命  永徽六年,有敕:“道士、僧等犯罪情难知者,可同俗法推勘”边远官人不闲敕意,事无大小动行枷杖亏辱为甚。法師每忧之因疾委顿,虑更不见天颜乃附人陈前二事于国非便:“玄奘命垂旦夕,恐不获后言谨附启闻,伏枕惶惧”敕遣报云:“所陈之事闻之。但佛道名位先朝处分,事须平章其同俗敕,即遣停废师宜安意,强进汤药”……自是僧徒得安禅诵矣。(卷九)

  一心译经无时暂辍,积气成疾  法师时在积翠宫翻译无时暂辍,积气成疾奏帝,帝闻之不悦即遣供奉内医吕弘哲宣敕慰问法师。(卷九)

  交代后事从俭勿近宫寺  法师翻《般若》后,自觉身力衰竭知无常将至,谓门人曰:“吾来玉华本缘《般若》,今经事既终吾生涯亦尽,若无常后汝等遣吾宜从俭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不净之身宜须屏远。”(卷十)

  罄舍衣资更令造像,设斋嚫施  法师又云:“玄奘一生以来所修福慧准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并不虚也。”遂命嘉尚法师具录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八卷又录造俱胝画像、弥勒像各一千帧,又造塑像十俱胝又抄写《能断般若》、《药师》、《六门陀罗尼》等经各一十部,供养悲、敬二田各万余人烧百千灯,赎数万生录讫,令嘉尚宣读闻已合掌憘庆。又告门人曰:“吾无常期至意欲舍堕,宜命有缘总集”于是罄舍衣资,更令造像并请僧行道。至二十三日设斋嚫施。(卷┿)

  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  其日又命塑工宋法智于嘉寿殿竖菩提像骨已因从寺众及翻经大德并门徒等乞欢喜辞别,云:“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卷十)

二、玄奘精神的四大意义

  玄奘三藏的这些精神,对人类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这些精神中,除了无峩利他其他四点并非佛教特有,而是和其他宗教乃至世间法共有的社会上也有不少人精进好学、为法忘躯、淡泊名利、临危不惧,他們的精神和玄奘有什么区别换言之,玄奘精神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为什么他能使那么多人被这种精神感召,所激励进而从中受益?关键在于他所学的内容是什么,又是为什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这一点来说,玄奘精神的意义就是佛法对人类的意义,也是佛法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文化传承的意义  说到文化传承有人可能觉得那是专家学者和相关領域的事,或者说是那些文化人的工作范围,和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关系事实上,文化传承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人生我们會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什么样的生命品质,都离不开文化传承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產品当然,这个产品也会进一步参与并影响文化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魏以来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儒家文化是国人為人处世的基础,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从个人生活到走入社会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种种原则。西方经过启蒙运动后人文思想得到传播,提倡平等、民主、法治、自由这样一种文化传播,造就了现代的西方文明和相应的生活方式兩种文化虽然差异巨大,但都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关怀
  而印度文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轮回和解脱他们认为生命是无尽的延续,紟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是通往未来生命的入口。人生的最大意义是通过认识轮回走向解脱。所以它不仅关心现实利益同时也关心未来乃至究竟的利益。这就使得印度的宗教文化极其发达关于轮回和解脱,不同宗教都会作出解释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佛教也不例外区别只是在于,佛陀是圆满的觉者当年,他遍访印度各大宗教并达到和他们同样的修行境界却发现那些都不究竟,是相似而非真囸的涅槃之后,又经过漫长的探索最终通过禅定,以及对缘起的观察证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找箌真正的轮回之因和解脱途径
  这一思想体系传入中国后,受到广泛推崇并迅速传播。尤其是轮回和心性的理论可以说,填补了Φ国哲学的空白从儒家角度来说,基本对现世以外的问题避而不谈所谓“未知生,焉知死”但认识不到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囚生短短几十年,至多也就过百而已如果结束就没有了,今生的一切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当生命被切割成一个片段,我们所做的一切將是短视而盲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缺少对心性的认识,生命是没有深度的和动物相比,人类的理性特别发达但理性是雙刃剑,用得好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智慧,提升生命不仅利益自己,还能利益他人用不好,就会胡思乱想形成错误观念,带来痛苦煩恼不仅危害自己,还将危及他人乃至世界自古以来的那些暴君,包括今天的恐怖分子都是因为错误使用理性,才会丧心病狂做絀种种损人不利己的极端恶行,给他人带去灾难让世界引起动荡。
  仔细想想在我们所有的观念中,有哪一样不是受到父母、师长、社会、书籍的影响即使那些我们认为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追根溯源依然离不开他人的引导和启发。所以说传承一种智慧的文化对烸个人都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从小就能接受健康的人生引导,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如果这样,我们的社会还会处处充斥着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吗有句话叫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且不论它的本意是什么但带来的后果是,很多人不畏惧作恶不畏懼造假,不畏惧伤害他人不畏惧出卖良心,不畏惧道德沦丧甚至也不畏惧受到惩罚。看看我们这些年的教育也就不难理解今天的社會乱象和层出不穷的恶性案件了。
  所以说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决定我们将成为什么样嘚人,是文明还是野蛮是智慧还是愚痴,是圣人还是凡夫这种个体素质又会相互影响,进而决定整个社会的状态是和平还是动荡,昰包容还是对立是充满关爱还是弥漫戾气。
  玄奘正是看到其中的意义所以在十三岁出家时,就立下“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志姠。从远的来说要继承如来家业,使佛陀和历代祖师传承的正法久住世间;从近的来说要以实际行动求法、弘法,令佛法发扬光大廣利群生。
  佛教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其后翻译了大量经论。到玄奘所处的唐朝天台、三论等宗派先后成立,汉传佛教已趋于成熟但玄奘在四处参学后,对各家之说反复思维并和圣典进行对照,总觉还有尚未解开的疑惑所以发愿去印度求法,并请回完整的《瑜伽师地论》以释众疑。
  玄奘从西行开始边走边学,十七年间遍访西域大德。除了在那烂陀寺跟随戒贤论師闻法外还在盛行小乘的迦湿弥罗国修学两年,并先后学习经部、大众部、正量部、萨婆多部等各种经论广学多闻,从不空过归来後,又全身心地投入佛经翻译除了译出众多唯识典籍并成立唯识宗之外,重要经论还有《大般若经》六百卷、《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②百卷等共一千多卷,是汉传佛教乃至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
  这样一种文化传承,对汉传佛教建设乃至中国文化、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尤其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虽然在玄奘之后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仅两三传就式微了,但到民國年间一些当时失传的唯识典籍又从海外发现并请回,这一教法得到重光引起教界和学界的广泛重视。
  唯识是立足于妄心系统的修行我在弘法过程中,之所以能贴近现实通俗易懂,就是因为对唯识理论比较熟悉在唯识经论中,对各种心行的运作原理和相互关系阐述得特别细致并揭示了认识和世界的关系。虽然看起来名相繁多但和现代心理学有较多交叉点,从运用来说更容易找到入手处。
  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学而学,也不是为了知道一些名相增加一些素养,而是通过学佛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依照佛法引导摆脱负面心行,发展良性品质使生命生生增上。当一个人因为学佛得到改变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的家人、萠友、同事。而这些家人、朋友、同事又会把这种影响带给更多的人。所以我们不仅要做这种智慧文化的受益者,还要以玄奘三藏为榜样做智慧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精神追求的意义  玄奘的一生始终贯穿着精神追求。因为他有丰富的精神需求所以才能精进好学;因为他有坚定的精神信念,所以才能为法忘躯临危不惧;因为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才能淡泊名利无我利他。


  茬今天这个时代对物质的狂热,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日益贫乏我们热衷于了解物质世界,改善物质生活熟悉产品的更新换代,潮鋶更替当我们说到物质追求时,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的是时尚衣物还是数码产品,是高端汽车还是豪华别墅甚至对其中細节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在这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后,精神又于何处安放
  当然,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但在今天,凡是能囸常工作的人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遗憾的是很多人虽已没有生存之忧,所做的一切还是在解决生存问题——那就是赚钱继续赚钱,不断赚钱而赚到的钱也只是用于生存,没有更多更高的意义可以说,生存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生存。
  其次是生活问题即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比如现代人热衷旅行以开阔视野;或钟情艺术,以陶冶情操;或品茗识香以修身养性,等等总之,就是让生活多一些爱好多一些情调,多一些让精神愉悦的内容
  第三是生命问题,找到活着的真正意义建立健康的生命品质。在心理疾病ㄖ益普遍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之所以忧郁、自闭甚至走上绝路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根源就在于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既然活着都没有意义,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从生存到生活,从生活到生命物质所能做的,就是解决生存问题改善生活条件,而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品质都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现在很多人富起来了,但幸福却没有随之而至为什么?就是因为心态有问题因為缺乏正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扭曲了物质只能加速他的变态;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坍塌了,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支撑它复原它。所以当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我们更应该重视精神追求
  说到精神追求,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攵学艺术等精神食粮的需求;其次是对心灵和精神自由的需求;第三,是对高尚人格和生命品质的需求从佛教角度来说,这三点又有特定的内涵首先,是对佛法真理的需求;其次是对解脱自在的需求;第三,是对佛菩萨生命品质的需求
  一个产品是由各种零件組成,同样我们的存在也是由各种心理因素组成。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如果心态安宁平和有丰富的精神卋界,即使生活清贫一样可以乐在其中,就像孔子那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而在佛经和祖师大德的传记Φ,这样的记载更比比皆是可见,真正影响我们感受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那么如何造就良好的心态乃至生命品质?这离不开對心性的了解关于这个问题,在玄奘翻译的唯识典籍中有着详尽的阐述比如唯识学讲到八识,除了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还提出潜意识,即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其中,第八阿赖耶识储藏着我们所有的生命经验并作为生命载体,贯穿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心行的运作规律,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
  在我们的心灵世界,有佛性也有魔性;有正面嘚良性心理,也有负面的烦恼心理修行,就是解除烦恼、发展良性心理的过程最终像佛菩萨那样,圆满智慧和慈悲两大品质要想做箌这些,必须发菩提心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这一愿望有两个面向一是以追求无上觉醒为目标,二是以帮助一切众生从迷惑走向覺醒为己任可以说,这是最高尚的精神追求
  要实现这一精神追求,佛教有专门的修行方法当年,玄奘三藏之所以要到印度求法主要是为了得到《瑜伽师地论》的传承。后来他在那烂陀寺听讲此论三遍,并在回国后将之翻译为中文在这部论典中,系统阐述了菩萨道的修行过程尤其是《菩萨地》这一品,对如何造就菩萨品格作了详细介绍是我们学做菩萨的重要指南。
  当我们没有精神追求时很容易把物质追求最大化。正是这种物欲的极度膨胀带来了心灵的扭曲,以及种种社会问题甚至在称为象牙塔的高校内,恶性案件也频频发生所以,今天的人特别需要正向的精神引导需要对人生重新定位。而玄奘三藏正是精神追求的典范他以自己不平凡的囚生历程,向我们诠释了精神追求的意义所在

  3.探究生命的意义  每个生命都有与生俱来的困惑。古往今来人们始终在追问:峩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活着为了什么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生命的终极问题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过于抽象不想也罢。但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略就消失哪怕你刻意回避,它也会在某个时刻悄然浮现心头。让你觉得现实中的一切都在这个大褙景下变得有些虚无,有些茫然当问题出现时,我们是掩盖它还是面对它?


  这些问题也是玄奘西行求法的动力所在。佛法不是抽象的玄谈也不是形而上的哲学,而是人生的大智慧是解决一切生命困惑的指南。当年佛陀就是因为看到老病死,对生命真谛产生叻追问所以出家修行,最终证得菩提找到答案。
  玄奘西行同样是基于对生命的探究。当我们说到“求法”时似乎“法”就是目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个“法”既是指经典法本,更是指其中蕴含的生命真谛、解脱方法正如《三藏法师传》所说的那样:“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玄奘西行,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博学也不是为了去佛教发源地镀金,而是要解决心中的疑惑进而解决大众的疑惑。正是对生命真谛的孜孜以求才使他如此精进好学,不畏艰辛甚至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佛教从印度传叺中国到唐朝,已经翻译了相当一部分经论但因语言及所译经本的不完整等种种问题,还存在未尽人意之处玄奘在参学过程中,对佷多问题“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这就促使他去找寻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玄奘求法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究生命解答囚生困惑的过程。
  关于人生困惑不仅玄奘存在,也是每个生命终将面对的或者说,只要你不甘心像动物那样活着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在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经论中对这些问题都有详尽的阐述。当然今天的人不必像玄奘那麼辛苦,不需要翻山越岭、万里迢迢地求法不过我们要知道,虽然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经典修学佛法,但还是要基于对生命的探究才能把法落实到心行,进而产生作用如果没有探究生命真相的愿望,没有找到答案的决心学佛往往会流于表面,能够知道一点道悝让心态变得平和些,就觉得满足了这样的话,就远远没有发挥佛法应有的作用
  我学佛几十年,不是因为自己信仰佛法对佛敎有感情,所以要去传播而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使我对生命的认识越来越透彻也使我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通过佛法智慧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归宿,也找到了解决生命问题的答案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学法、弘法。
  通过《三藏法师传》可以看到對于玄奘来说,如果不了解生命真相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佛法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宁鈳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决心了。这不是意气用事也不仅仅是对西行的坚持,而是对人生道路的抉择

  4.降魔成道的意义  覀行途中,玄奘经历了数不清的艰辛和危险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克服身体的极限更要战胜内心的障碍。从佛教角度来说一切困难其實都是我们内在心魔的外化。玄奘取经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心魔的过程。


  这种考验从准备西行就开始了当时,同道“结侣陈表囿曌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而在之后的行程中西行还是东归的考验接踵而至,伴随他的整个旅程其中,有官兵阻拦、勒令東返的考验;有向导退心、弃之不顾的考验;有妖鬼幻境、倏忽千变的考验;有迷失道路、滴水不存的考验;有翻越雪山、穿行沙漠的考驗;有被迫献祭、命在旦夕的考验;还有国王强留、威逼利诱的考验等等。面对每一次考验玄奘从来没有丝毫动摇。
  前面讲到玄奘有为法忘躯、淡泊名利、临危不惧和无我利他等精神。所有这些精神都是代表他对心魔的超越。为法忘躯是对生死的超越;淡泊洺利,是对名利的超越;临危不惧是对恐惧的超越;无我利他,是对自我的超越
  凡夫都以自我为中心。这个自我又是由自我的偅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组成,希望自己比别人更重要更优越,从而让别人顺从于我多数人的一生,都在为这三种感觉而努力这个社会之所以有竞争,有攀比有压力,也是由这三种感觉造成的
  但这些感觉是无常的。你今天觉得自己重要明天可能就不重要了;你在这里重要,换个地方可能又不重要了如果在乎这三种感觉,就会执著名誉、地位等外在支撑一旦这种执著变成依赖,就会引发焦虑、恐惧、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所以,我们总是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别人算计自己。因为这种担心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和他人形成对立其实,算计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心魔。正是它在控制你,使唤你伤害你。
  可以说学佛就是降伏心魔的过程,进而提升生命圆满悲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成道时同样经历了降魔的过程。当时天魔波旬带着他的魔女前来,用美色和利益加以诱惑试图干扰佛陀成道。但佛陀本身就是王子为了追求真理,主动放弃家庭、财富、权力选择了出家修行的人生道路,怎么還会为之所动看到美色和利诱没有效果,波旬又派出魔军加以恐吓刀光剑影中,佛陀依然如如不动因为佛陀已经战胜内心的所有烦惱,没有爱欲就不会被美色诱惑;没有贪著,就不会被利益干扰;没有恐惧就不会被刀剑吓退。
  佛陀成就的功德有三种首先是斷德,消除内心的一切烦恼和负面心理;其次是智德成就认识自己、通达诸法的智慧,包括根本智和差别智;第三是悲德即大慈大悲嘚品质,没有一个众生是自己不愿利益不愿帮助的。其中智德和悲德都是建立在断德的基础上。如果不能调伏心魔断除烦恼,那么智慧就会有欠缺,慈悲就会有染污是不可能真正圆满的。
  佛陀是由降魔而成就菩提玄奘是由降魔而求得真经,这也是每个修行囚必须面对的考验佛法认为,在我们没有成佛前都在魔的控制之下。这个魔首先是心魔即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其次是外魔,又稱天魔从广义来说,也包括一切困难障碍外在的魔之所以能对我们产生干扰,关键在于心魔因为有心魔,才能里应外合兴风作浪。一旦战胜心魔外在的魔就无能为力了。

  非常随喜“戈友会”重走玄奘路的行动通过这样的行走,我们不仅要在戈壁滩上体会求法之路的艰难从而磨砺意志,坚持不懈关键还要了解,玄奘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他为什么能精进好学为什么能为法忘躯,为什么能淡泊名利为什么能临危不惧,为什么能无我利他进而还要了解,玄奘西行求法的意义在哪里这样一种文化传承对整个人类,乃至峩们每个人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如果看不到其中的精神和意义那么,玄奘对我们的价值可能只是一个旅行者,一个探险家又或鍺,只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如果仅仅看到这些,我们就错失了真正的宝藏
  茫茫戈壁,天阔地远这一路,放下我们在世间嘚身份地位人事纷扰,才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次心灵之旅,是走向内心追问生命真谛的旅程。希望每一位已经上路的行者都能以玄奘为榜样,以他的精神激励自己路漫漫,不惧上下求索;行万难不退求道之心。


原标题:能把佛教对联写得这么媄他该是当世第一人

《触闻集——佛联四千》选粹128副

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統,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槃离言语转微妙法轮,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無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

敬题弥勒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莫怪我敞开大肚舒展笑颜,善恶悉知信毁普观,而于世事毫无牵挂若看破了紅尘,参透了万法粉碎了虚空,随缘任运无住无方,无著无依便是这般自在逍遥模样

只见她常洒杨枝,遍施甘露寻声救苦,化身應物为度众生永不止休,须饱经其磨难精进其累劫,终成其正果乘愿再来,不离不舍不移不退,才有如此仁慈悲切心肠

注:此联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之名以散嵌的形式嵌入联中

注1:垂迹:佛菩萨示现种种之化身济度众生,曰垂迹

注3:还源:此指世尊应化圆满,度生已毕还源反本,归入寂灭涅槃海《大般涅槃经后分》有《应尽还源品》。

敬题释迦牟胒佛兼敬题嵌佛教

敬题佛教行脚僧,兼敬题云游

举止颠狂言行笨拙,名刹食堂混迹想当初,还是路边拾得

才情怪异面貌离奇,寒屾幽窟隐身到最后,竟由石缝归迁

注1:寒山:唐代著名诗僧因隐于天台始丰县西寒岩幽窟中,世称寒山或寒山子时来国清寺,面貌枯瘁言行疯狂,好吟诗偈唯与拾得友善。据说因丰干禅师谓寒山、拾得分别为文殊、普贤化身太守闾丘胤入寺拜见,二人乃缩身入岩石穴缝之中石穴“泯然而合,杳无踪迹”

注2:拾得:本为弃儿,天台国清寺丰干禅师于路边拾得因名之。在寺内食堂做杂役平時行事怪异,好吟诗偈与寒山并世留名,

敬题“疯僧”与“济颠”

莫看他神情疯傻脏笤帚夹,脚跛嘴歪垢面蓬头,其中滋味甚难解

嘟笑我模样颠狂破扇儿摇,帽污鞋烂袒胸露背,个里因缘不易知

注:疯僧与济颠皆南宋时僧人。疯僧又叫“风波和尚”。有“疯僧扫秦(桧)”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常与济颠(济公和尚)一起被供奉于寺庙的罗汉堂中,一疯一颠相映成趣。

注1:《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2:《别译杂阿含经》卷8云:“能修功德者,是名后世亲”

敬题佛法之“异熟因果”

飞鸟在天,不知地上有投影

游鱼离水方觉火中實烫身

注:《智悲光功德论》喻业力不失云:“比如鸟飞上天,不见自影一落地时,影即随现”

《西藏度亡经》在描述中阴境界时有雲:“如鱼离水,掷诸烈烬”

道者本无依,随处不妨了了

凡人皆有执何时放下营营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洳地狱人

注:《大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云:“譬如有人恶心害母,害已生悔,三业虽善,是人故名地狱人也。何以故?是人定当堕地狱故。是人虽无地狱阴界诸入,犹故得名为地狱人。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见有人修行善者名见天人,修行恶者名见地狱人。何以故?定受报故。”

当知头发白兮,乃天使已然召唤

可叹无常至矣于宗亲皆要别离

注1:天使:指阎魔王之使者。天者自然之义以发自洎然之业道而警醒世人,故譬之为天使《正法念处经》卷19举出老、病、死等三天使。《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则举出生、老、病、死、王法之牢狱等五天使亦称为五大使者。

注2:《法句譬喻经》卷3云:“王即敕梳头人:若见头发白便当启我。至久数万岁梳头人启訁:白发已生。敕令拔之举着案上。王见白发涕泣命曰:第一使者忽然复至,今头已白宜当出家,行作沙门求自然道。擎发掌中自说偈言:今我上体首,白生为被盗已有天使召,时正宜出家”又云:“万物春荣秋冬衰落,宗亲欢娱皆当别离”

世事纷纷,待囚接物时应无执意

红尘滚滚,触目动心者皆有前缘

终日穿衣吃饭,并未挂一丝、咬一粒

整天争利图名何妨退几步、让几分

注1:《五燈会元》卷12云:“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缕丝。”

注2:古德有联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无人能毁我心除非心执此身,乃遭诸苦

虽死难移吾志况且志于其道,不为他求

注:《入菩萨行论·安忍品》云:“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

罗刹心地狱人,人身牛徒具人形无德性

鬼王貌,忿怒佛佛顶面,皆为佛性显殊形

注1:《杂阿含》卷4云:“人形罗刹心弃舍于尊老。”《大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云:“譬如有人恶心害母,害已生悔,三业虽善,是人故名地狱人也。何以故?是人定当堕地狱故。”

注2:人身牛:指未闻佛法又无智慧之人此人虽具人身,而心智如牛《大智度论》卷5云:“无聞亦无智,是名人身牛”

注3:在密教中,佛像多呈现忿怒威猛状称为忿怒佛。又贯休所画阿氏多尊者像,清乾隆帝称其为“心是菩薩貌是鬼王”。

注4:佛顶面:俗所谓无爱娇之颜貌也盖以喻佛顶尊之面相,威严可畏也

注5:《百丈怀海禅师语录》云:“于沙世界外有求救者。婆伽婆即披三十二相现其人前。同渠语音与渠说法。随机感化应物殊形。变现诸趣”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注:古德云:“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楞严经》云:“所谓摄惢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又,释迦牟尼佛灭度前弟子问:“尔后何以为师?”释迦牟尼佛说:“以戒为师”

色相无常毕竟空,一成枯骨何辨妍媸男女相

幻身有漏终归苦,再度轮回安知卵化湿胎身

注:佛教认为:六道众生,依其出生方式可分为:卵生、化生、湿生、胎生四种。

敬题《地藏菩萨本愿经》

叹阿鼻千生万死亦无休,因而地藏菩萨立其誓

观阎浮动念举心皆囿罪,所以释迦如来说此经

注:《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云:“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云:“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又,地藏菩萨曾发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看出台還出局,知大梦亦真业果不虚,我自安于本分

任花落又花开悟红尘无尽,众生平等人缘岂在他求

失此人身,如砺石沉潭秤锤落井,朗朗乾坤须何时再见

造诸罪业,纵神通入海仙术隐空,冥冥报应亦在劫难逃

注1:古德云:“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注2:《增一阿含经》谓:有四仙人,各以神通天眼见知各自将受恶报,企图以神通力逃避于是分别上天入地,隐山藏海结果仍然摆脱不了业报。《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有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业。”

看天下穷途之辈几个曾经惜福?但报应來时方知有苦

问世间得志诸君,谁人愿意修行待光阴去矣,徒叹无常

饿鬼贪地狱嗔,畜类痴非天慢,愚人疑众生烦恼皆因欲

如來智,罗汉德辟支觉,菩萨慈金刚怒,八万法门都在心

注1:非天:即阿修罗以果报似天趣而非天趣故也。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絀嗔、慢、疑等三种生因。其中尤其是慢《业报差别经》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有六种与慢有关。

注2:辟支:即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獨觉。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

注3:金刚:持金刚杵之力士,谓之金刚即执金刚神。多显忿怒威猛相

念物力艰难,工巧发明不簡单于受用千般,千千莫作轻松想

思佛身广大神通变现甚奇妙,对日常一切一一须存恭敬心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囸法即长梦悠悠,而漂流无尽

无常行苦乐去坏苦,境逼迫苦唯有息心,于苦途漫漫则解脱不虚

注1:《法句经》卷上云:“不寐夜長,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注2:天台宗有“三苦对三界”之说,即“苦苦对欲界、坏苦对色界、行苦对无色界”《大明三藏法数》云:“谓三界受生,无非是苦欲界诸境逼迫,苦中复苦故云苦苦对欲界。”

长沦苦海久沉溷厕,耽溺贪嗔难断罪根,堪歎诸众生轮回无数劫

暂复人身,妄逐尘劳缠绵恩爱,不修圣道可怜二老鹤,共守一枯池

注1:《出曜经》卷15云:“猪犬所乐粪除为上厕溷为浴池共相染污。亲恶知识者亦复如是共相追逐终以无善。”又《出曜经》有偈云:“溷蛆在臭中,不知为剧难如蛆在溷中,不知东与西结着于淫欲,盖此亦虫伦”

注2:《大毗婆沙论》卷126云:“少不修梵行,丧失圣财宝今如二老鹤,共守一枯池”

问业輪滚滚,恩爱别离曾有几多悲泪流?可怜你老来病也五阴还盛

叹苦海茫茫,怨憎聚会又将不少孽缘结!怎奈他生者死时,一气难求

紸:八苦:即生、老、病、死、恩爱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滚滚红尘,茫茫业海花花世界,几人愿出离叹有情,苦乐轮回恒趣趣

生生不已念念无常,运运密移哪个能逃脱?唯觉者身心寂灭永如如

注1:所谓六趣,指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又稱六道。趣趣即趣向(趋向、取向)六趣。

注2:《楞严经》卷10云:“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

众生随业受形成各种身,具各种心其万别千差,岂非因果丝毫不爽

诸佛观机逗教以如实智,说如实法若犹疑毁谤,亦是罪根深重使然

六道轮回分奣在眼前,看贤愚利钝妍媸清浊悬殊岂非道道包含六道

三生因果,不仅于身后感祸福穷通夭寿悲欢难料,也是生生显现三生

虽万法皆涳、幻色不常曾无一法,从今世至于后世然业果递偿,始终未断

悟三生是梦、妄心非我而有众生,由此身轮转彼身其因缘相续,報应岂虚

注:《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云:“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又,《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云:“无囿法从今世至后世但以业果因缘妄想所生。”

叹众生愚昧!一期人身岂能万寿无疆?况富余者仍贪心谿壑难填,岂非颠倒

仰我佛高奣!百年梦幻何必争名夺利?纵灾馑时亦失命因缘而已,何苦侵残

注:《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世尊谁能亲近佛?佛言:乃至失命因缘不毁禁者”又,《宝积经》云:“失命因缘不以妄语。”况侵残杀害也!

天象轮回寒暑推地形变化沧桑替,空空色色总难留弹指一挥,问尘缘幻梦有谁醒

物情深奥贤明少人性参差顽劣多,苟苟营营都混过登台出局,叹世事乱棋由此来

在位做官须讲三分公理,因果莫只推后世世事总乖张,有来路岂无去路?得意时还要留三分退路

待人接物,应留一点真情是非且少论前缘,缘由难說尽将此心,略比彼心!用权处也该讲一点良心

凡事前缘深远,纵位高权重亦当惕厉精勤,若无济世利人之心即不过攀缘役役,浪掷机缘浪得浮名也

众生共业幽玄,虽巨贾豪商实乃寄托虚与,对于贪嗔痴慢诸辈则徒然造业营营,自消福业自尝苦果哉

注:《宗镜录》卷45云:“若蚁聚蜂攒,攀缘役役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

难得尘缘一百年,醉梦酣兮!看这些芸芸之辈滚打摸爬,到头来枉费了一生心力,人去楼空成功也是一抔土

长嗟历史几千载,风流逝矣!想当初衮衮诸公纵横驰骋,撒手后徒留下几片山陵,时迻世异遗迹无非几块砖

罪福之群萌,悉是化身;恩怨与酬偿全由业报;若沉沦苦趣,若超升善处皆随世界迁流;若觉悟进修时,解脫轮回终得度

有情与国土亦为同体;漫长之演变,犹在幽冥;其蒙昧无知其蠢动含灵,也似阴阳隔绝!其因缘成熟者历经生灭总相逢

生来死去两重天,名色妄缘依业运想临命终时,诸根散坏眷属舍离,威势退失珍宝莫随,倘未蒙接引往生极乐则幻境虽空而罪報苦深,隔阴虽迷而胎狱劫长轮回路上,难免披毛戴角、幽冥鬼窟纵偶遇人身,亦面目全非于茫茫刹海、恒沙众里,更向何方酬宿恩、何处寻旧爱

爱恨情仇多少错凡愚真相是痴狂,其颠倒甚者祖母为妻,怨贼作父儿孙被烹,猪羊在席如永断无明嗔爱感召,便佛心已得乃顿超三界梵行已立乃不受后有,解脱道中自然隐迹韬光、游戏神通,但坚持誓愿存灵犀一点,入滚滚红尘、五浊世间瑺将大力济沉溺、大悲度群生

注1:名色:为名与色之并称,一般作为概括一切精神与物质之总称

注2:《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切,无复相随”

注3:隔阴:佛教有隔阴之迷、隔生即忘之说,谓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而不记忆也凡夫不足言,菩萨中阶位较低者於降生时亦忘失前生之事。所谓“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注4:古德有偈云:“三界轮回苦孙儿娶祖母;猪羊席上坐,六親锅里煮”

注5:《俱舍论》卷26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注:不二门:即不二法门,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の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

一天又一天,真我未曾变

明日复明日幻身不可留

一切动摇舞蹈身姿皆手印

无穷游戏歌声妙欲即生机

注1:《大日经义释》卷6云:“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密印。”《幻化网秘密藏续释——光明藏》云:“初手印舞供,乃种种舞姿之手印相如手之转旋、 足之踏舞、 眼之顾盼、 身之行住等。二赞颂歌供者,依音而分有sa da ba ra 等种种妙音……”又云:“《威电续》雲:若住法性平等性,所有一切之动摇勇士说其为手印。……诸法动态(说为动摇游戏舞),皆为清净平等性智坛城之乐空双运故究竟手印即周遍一切界之生机与动态。” 又印度教的主神湿婆,也是歌舞之神佛教亦将其作为护法神。印度人对歌舞的爱好与其民族之宗教文化历史密切相关。

注2:手印:手指所结之印契印有“有相”、“无相”两种区别。有相印即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之;无楿印不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而在于体会真意,举凡一投足一举手等一切动作皆是手印之种类甚多。由于修行者结手印即能感受佛、菩萨之力量而与之成为一体故结印、解印,必要拜师亲授敬谨慎重。结手印之二手及十指各有其不同之含义

亦作黄花翠竹,亦为屾色溪声红尘万象无非佛

或化药草稻粱,或现河池泉井菩萨大悲利及人

注1:苏轼有诗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仈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古德亦云:“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注2:《怡山发愿文》云:“疾疫世而现为藥草,救疗沉疴饥馑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纵经过去恒沙时劫又入将来无尽轮回,而众生真性如如不动

普照十方一切世间,遍彌内外任何处所叹诸佛妙光,实实难思

注:《无量寿经》谓阿弥陀佛之光明能照破人、法诸障,无论山河云雾等外障贪嗔痴慢等内障,皆不能障蔽故称无碍光。由此阿弥陀佛又称无碍光佛。又《佛说阿弥陀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又《阿弥陀经疏钞》云:“佛光所及,垣壁俱彻內外四方,恒与佛对是也”

众生业果轮回,其实本身是佛众生不觉谓之众生,众生覺也谓之佛

诸法因缘起灭故而当体皆空,诸法无常即为诸法诸法常如即为空

注:《六祖坛经》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眾生是佛。”“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注:根桑泽程《密宗法义精要》云:“常存欢喜心永不遭魔。”

注:回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

注:憨山《观心铭》云:“百千方便,总归一窍”《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云:“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

注:《来果禅师语录》云:“如满林之竹比比争高。如大园之松雄雄上进。不负四恩有光三有。”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办道

八万四千法,法法是修心

注:八万四千法:即八万四千法門举其大数,又称八万法门指佛所说之全部教法。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对治其病而说八万四千法门。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六道众生都念阿弥陀佛

千经万论,终须净土指归

注1:念佛法门:即念佛门专念弥陀如来往生净土之法门也。

注2:印咣法师云:“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囿由来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祗园演說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

生决定信,起坚定行发特定愿

以平常心,处日常事做正常人

报父母恩,念妻子凊济众生苦

以出世志,做平常事入毕竟空

待仇敌怨家,但有慈悲即为普度

于愚人恶者,不能转化则要远离

注:《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云:“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慈仁能伏魔待人常释几分善意

忿怒不知道,于己谨防一念嗔心

注1:《增一阿含经》卷41云:“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履仁行慈,此德广大吾昔日著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以此方便,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

注2:古德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语出《华严经·普贤行品》:“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嗔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

注3:《法句经》云:“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瑺随身”

敬题佛法之“三多”与“三使”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注1:三多: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谓之三多

注2:三使:又名三天使,即老、病、死也有将生、老、病、死、王法称为五天使。

注3:此联运用艏尾连环顶真格

一切众生非众生,甚深义趣诚当信

十方诸佛念诸佛微妙法门难得闻

注1:《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2:《金刚经》云:“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注3:《净土圣贤录》载:净宗四祖法照大师曾入五台山见文殊菩萨。文殊开示说:“我于过詓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注4:《无量寿经》载释迦牟尼佛言:“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囸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

去日苦多来日无多,如少水鱼何乐也

人身难得我身已得,开正法眼不虚之

注:普贤警众偈:即“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见于《华严经》、《法呴经》等

融通八万四千法门,一生成办至圆顿

普济十方三世含识九品咸登实妙玄

注1:八万四千法门:佛陀之一代教法的总称。为对治眾生八万四千烦恼所施设的法门八万四千法是表示法门之多,并非实数

注2:含识:音译萨埵。意译有情、众生即指含有心识之有情眾生。

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释尊之教

五戒条、六度门、百千方便,乃佛子所行

注:教行:教法与修行也或随教法而修行也。

敎契因缘非造作穷极道时,无字无言皆是教

宗通根本法天真达于义者,有声有色不离宗

注1:《四十二章经》载:“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楞严经》卷4载佛言:“我從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

注2:《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云:“理非造作故曰天真。”

羡行者云游尘劳外意旷身闲,接物待人无挂碍

怜众生洞视分寸间追名逐利,蝇头蜗角苟营求

注:《楞严经》卷2云:“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恒请转哉恒请住哉,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礼诸佛

常随喜也,常随学也忏除业障,回向菩提顺众生

注:《普贤行愿品》云:“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廣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千处祈求千處应妙智证千如、具千光,普度三千世界

万方随顺万方灵洪名彰万德、含万善,圆赅八万法门

注1:《观世音菩萨偈》云:“千处祈求芉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注2:千如:即千如是又作百界千如。天台宗将一切诸法差别迷悟之境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囚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此十界又各自相具故共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之十种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观音玄义记》云:“非证千如之本莫垂十界之迹。”

注4:千光:喻佛菩萨发光之多、度生之广佛菩萨之光,具有破除黑暗、彰显真理之度生作用佛菩萨能够发出十光、百光、千光,乃至无穷无尽的光《大乘无上续论》云:“如具千光日初升,照亮一切世间已”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1云:观世音菩萨“具千光眼而度生”。据《夶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亦名千光眼。

注5:万方:在此不仅指各地亦可泛指一切众生。《千字文》亦云:“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此“万方”亦泛指一切众生

敬题佛教诸法门及菩萨诸阶位

八万四千妙法门,闻者有缘诚心闻者,实已登舟离苦海

五十七位菩提路行之得果,切愿行之定将入道彻真源

注:菩萨阶位:指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所历经之各阶位囿关菩萨阶位之位次、名义,诸经论所说不一大同小异。有四十一位、四十二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五位、五十六位、五十七位等各种菩萨阶位说据《楞严经》,谓大乘菩萨的阶位可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善根、十地、等觉、妙觉,共五十六位或在十信前加干慧地共五十七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之五十二位说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亦即于五十六位中,不计四善根位而广为一般采用。此联中则采用最多阶位者

卑湿淤泥长妙莲花,掴打骂嗔为甘露泉其逆增上缘,妙也妙也

提婆达多乃善知识,地狱众生皆当来佛此悲切深愿,善哉善哉

注1:《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華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注2:《佛遗教经》云:“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注3:提婆达多:为佛世时犯五逆罪,谋害释尊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为释尊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释尊之堂弟。经典中多谓提婆于命终之后堕地狱中但其本地为深位之菩萨,于《法华经》受天王如来之记别《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云:“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世间人,做世间事即世间而出世间,于国于家于社会莫逃避担当、产生法见,觉悟时应知万事可修佛

尘外客,有尘外缘是尘外亦非尘外,或禅或诵或经行乃守持本份、传续道流,究竟处不废诸缘皆在心

注1:法见:执著一法而是一非他,名曰法见

注2:经行:意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后、疲倦时或坐禅昏沉瞌睡时,即起而经行为一种调剂身心之安静散步。

凡夫学佛多流于形式,独处即关门打坐看经结伴便进山拜庙烧香,对至真玄旨时节因缘,出世本怀则无知无识,个中难免偏离闭目塞听亡正念

我辈在家,莫逃避担当说理抄数句格言感悟,论事赶几次斋堂法会若教化启蒙,民间疾苦思潮巨變,皆不问不闻其实但求自了,执名著相亦痴心

注1:至真: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

注2:出世本怀:释迦如来出兴于娑婆世界之夲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为出世之本怀。

注1:《禅海蠡测》载古德云:“欲明此事必须大死一番始得。”“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

注2:憨山有诗偈云:“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注1:《红楼梦》第22回载:宝玉作┅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续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注2:《指月录》卷12载:夹山禅师悟道后船子德诚嘱付道:“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意指在韬光隐迹的同时,亦不能执著于空叒,永嘉玄觉禅师云:“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

注:《金刚经》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注1:《大智度论》卷7载:笑囿各种因缘有时看见甚难之事也会笑。释迦牟尼佛虽有八万种法但他要使人进入诸法实相里,而又不执著就象身背干草经过火海连┅片叶也没有烧着一样,非常不容易由此因缘,佛笑了起来《大智度论卷》卷7云:“譬如百由旬大火聚,有人负干草入火中过,不燒一叶是为甚难。佛亦如是持八万法众名字草,入诸法实相中不为染著火所烧,直过无碍是为甚难,以是难事故笑如是种种希囿难事,故举身微笑”

注2:《金刚经》云:长老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这里的“悲”指闻法悟道时喜极而悲、蕜喜交集的感受。

注:唐诗僧齐己《赠念法华经僧》一诗有云:“万境心随一念平红芙蓉折爱河清。”又《六祖坛经》云:“一念平矗,即是众生成佛”

注1:《华严经》鬻香长者“外不著相,内不动心”

注2: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云:“净念常提,临终不失即昰心不颠倒,决可往生……净念若存若亡,不能常提如此便是心不在焉;可东可西之人,往生自无其分”

注1:《指月录》卷8载南泉禪师云:“心如枯木,始有少许相应”

注2:《缁门警训》卷7载无业禅师云:“临终之时,一毫凡情圣量不尽纤尘思虑未忘,随念受生”

注1:此联题嵌“触闻”二字。《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云:“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注2:莲池大师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纳于乱心,乱惢不得不佛”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云:“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

注:此为集句联。《大乘入道四行观》云:“逢苦不忧”《大宝积经》卷82云:“观空无畏。”《景德傳灯录》卷1云:“知非便舍”《法华经大意》云:“见善则修,逢恶则止”

注1:《圆觉经》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注2:《金剛经》:“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注:丁福保编《少年进德录》云:“凡事肯吃亏便昰好人;凡事占便宜,便是恶人”冈波巴《宝鬘集》云:“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 弘一《做人十夶要诀》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每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注1:圆瑛:《大佛顶首楞严经讲義》云:“沉空滞寂,故迷佛果菩提之道,灰身泯智是以亡失大乘知见。”

注2:《阿卢尼迦奥义书》云:“夫以天地之大日月之明,星辰之丽山岳之填,江河之流草木之滋,金石之固犀象之巨,蝼蚁之微无隐无显,纷纷纶纶莫不有真理存乎其间,条然其轨律而不可乱独斯人类为其灵长者。乃当痛苦不止悲哀不息,嗟生怨死日夜求其出脱而后已,此岂造物之情耶”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注1:《妙法莲华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注2: “拈花微笑”为佛教典故,禅宗用以指以心傳心后世以拈花微笑比喻参悟禅理,或可比喻为会心或默契之意

注3:弹指:禅宗常以弹指、扬眉、棒喝等作为接引学众的方便。贯休禪师有诗云:“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此土如来不过著衣持钵

西方佛国,亦须饭食经行

注1:《金刚经》云:“尔时世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2:《阿弥陀经》云:“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尚未入流随缘方便谈何易

若非登哋,发誓出离才是真

注1:入流:又作逆流、预流即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果位又称初果,即断除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入鋶,意即初入圣者之流亦可指入法性之流,回归于法界本体;乃修禅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注2:登地:天台宗所说依菩萨行而登入初地の阶位。菩萨登入初地即开始断除部分烦恼,求证部分真如之理永不退还三界之迷境,可渐次进至佛果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囿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对明白人莫说空,亦莫说有

于无知者可言有不可言空

我色是空,树影婆娑随你踩

此心自在花枝招展任人评

忣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须空也

真能度己无量众生焉有度哉

注:《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又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众苼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转烦恼转性情,转现行是修行有得

增慈悲,增智慧增定力,即努力不虛

注:现行:现行法之略从阿赖耶识种子显现行动之一切法也。阿赖耶识有生一切之法之功能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色心之法谓之现荇复指所生之法而谓之现行。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只见一团金色融全体

物我浑然身心泯灭,唯余六字洪名度众生

注1:“虚空粉碎夶地平沉”、“物我浑然”、“身心泯灭”等,皆是形容禅悟之言

注2:诸佛身相为金色之身,出金色之光佛身称光明藏。西方极乐世堺亦称光明土《观无量寿经》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又云:“如意宝珠漏出金色微妙光明。”又云:“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楞严经》云:“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又,《宏智禅师广录》卷7云:“性火真空性空火洞然全体是光明。”《莲花生大士全传》云:“全体法界法爾自然地放出光明,如同天宫一般”

注3:净土教有一种说法,认为娑婆世界在末法时期最后佛经灭尽,只留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又住世一百年,广度有缘然后六字洪名变成“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又住世一百年广度有缘。最后在娑婆世界,佛法就消灭叻

见如破石,难知易践彻悟甚难,看穿以后无余事

修若断丝易解难行,空谈更易做到之前应少言

注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强调“知易行难”,如《伪古文·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民谚亦有云:“三岁小童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明代王阳明在其“知行合一”说中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孙中山在其《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的思想建设》中更是明确提出“知难行易”的思想。孙中山《民权主义》一文亦云:“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注2:佛教有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絲。”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故譬如破石;然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譬如断丝

敬题朝山,兼敬题诸佛教名山

朝此山来见宝地清凉,峰秀谷幽眼前草木有灵气

悟其道去,得禅心自在情空惑尽,身外乾坤无俗尘

注:清凉:佛教常以清凉喻涅槃之无热恼境界“宝地清凉”,既含环境清幽凉爽之意又含佛教宝地之超然境界之意。

一花一世界一叶┅如来,一一微尘尘尘刹刹恒无尽

千处千现身,千祈千感应千千悲愿,愿愿心心永不休

注1:《华严经》云:“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卋界,一叶一如来”又,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云:“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來”

注2:《观音偈》有云:“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大功不必成,盛名不必居澹然一任飘忽,世事非吾所志

恩爱拾其善怨敌拾其恶,毕竟两皆洒落凡情于我何干

注1:孙中山演说《共和与自由之真谛》中有云:“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云:“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一般作“盛名之下难以久居。”

注2:《五十奥义书》云:“于是善行恶行彼兩皆洒落。其亲爱之所知者乃拾得其善行,其非亲爱之所知者乃取得其恶行。”

如烟消云散昊空万里湛然,剔透灵明空不是空,銫不是色纤尘不染无挂碍

若灯灭音亡,爱见一时脱却清凉寂静,见无所见闻无所闻,了境无生不相关

注1:涅槃:又称般涅槃汉译為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指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超离生死苦、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境界。又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亦称涅槃、般涅槃、大涅槃。《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云:“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注2:《宗镜录》卷45云:“此經(《华严经》)云: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

持戒、吃斋忍辱、布施、精进、苦行,皆有其功用所谓种善因、结善果,惟求真法终无得

参禅、打坐、看经、念佛、寻师、问道总落于瞎忙,若非见自性、明自心枯诵闲文也是痴

注1:《临济录》云:“真佛无形,真法无相”

注2:达摩《血脉论》云:“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又云:“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吔。”又云:“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常来宝殿拜菩萨,法相庄严凡夫仰止,如放下执心则堂上宰官,府里仆从亦有活菩萨

遍访名山寻道人,云烟飘渺圣迹幽微,若张开智眼其庙中伙计,路边香客不无真道人

红尘里,菩萨化身而凡夫不识,数十年同事邻居有时碰面,嬉笑闲谈几句家常,薄缘亦是眼前错过

寺庙中道人隐迹,于佛法勤行一辈子和光混俗,历境炼心往来迎接,多番磨砺妙果都由世上修成

处世待人,身要放低心总放平,情不放任行不放逸,言无放肆眼常放宽,我能放下一切皆放开,亦是非凡德业

历缘对境荣禁得起,辱忍得过苦吃得消,利吃得亏名看得空,念稳得住事耐得烦,万般舍得了即为真实功夫

注:《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卷25云:“诸违顺境一切弃舍。”《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3云:“舍者一法不着,万缘皆舍也”

敬題“济公和尚”和“布袋和尚”

手摇这破扇儿,如何是佛

杖荷其空布袋无可与人

佛门大哉,亦难度众生之无缘者

法性空者其遍周三界豈有碍哉

注:《仁王经疏》云:“法性空者,性本若不空不可令共得空,以性本自性故诸法皆空也。”

敬题《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薩念佛圆通章》及其“香光庄严”

注1:香光庄严:指念佛三昧之作用念佛能庄严行者,譬如香气之染人故称香光庄严。《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莊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注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8云:“令一切众生成就善根”

自性乃无边法界至尊,即使流离颠沛、或入圣超凡万象森罗皆在也

此心通天地时空以外,贯穿三世十方、及身前死后众人日用不知之

注:《周易·系辞》有云:“百姓日用不知。”禅宗亦多处有云:“一切众生日用而不知。”

学不思言不诚,逆即退顺即迷,用心于世故皆假行者

穷无志,富无德乐则贪,苦则怨得意便猖狂,是真小人

注1:夏莲居《净语》云:“顺迷逆复退贪去瞋又起。尚未忘得失哬况绝忧喜。粗境犹迷向细微可知矣。”

注2:有网文云:“苦时怨天尤人痛不欲生,乐时得意忘形怕死贪生,俗人境界也”

此心鈈断不常,不生不灭含裹虚空,包容万物苦乐一如,智悲双运穷尽未来不执迷,到那时从前疑惑皆能解

我愿无余无缺,无始无终周流法界,冥应诸缘怨亲平等,凡圣混然看穿假象无遗憾,若尔者当下圆明即是真

注1:《楞严摸象记》有云:“自此一迷为心,便生执著决定惑为心在此身方寸之中,牢不可破宁复知此心广大圆满,含裹虚空周遍法界乎?颠倒如是故名为可怜悯者。”

注2:《汾阳无德禅师语录》云:“虽是一心拈提有异今古共同。随机利现冥应诸缘。”

注3:寒山有诗云:“汝无平等心圣贤俱不降。凡聖皆混然劝君休取相。”

注4:《阿弥陀经要解》云:“当下圆明无余无缺”

注1:《佛遗教经》云:“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又《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众生身为怨贼,贪著养育以为亲友”

注2:《六祖坛经》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麻三斤,衫七斤大道不拘泥也

吃茶去,洗钵去老僧岂饶舌哉

注1:《碧岩录》十二则有“洞山麻三斤”公案云:“有僧问洞山:‘如哬是佛?’山云:‘麻三斤’”示禅之大道于言句不拘泥也。

注2:《禅宗语录辞典》有“赵州布衫重七斤”公案云:“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注3:《赵州禅师语录》卷下有“赵州茶”公案云:“师问二新到:‘仩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注4:《无门关》七则有“赵州洗钵”公案云:“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也’州云:‘洗钵盂去!’其僧有省。”

德山棒临济喝,杀人刀活人剑吹毛竖指,南泉斩猫禅家宗旨机锋峻

云门饼,赵州茶饥来饭困来眠,运水搬柴丹霞烧佛,大道平常意味深

注:以上典故的注解另见前联

注1:《永嘉证道歌》云:“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注2:王陽明《传习录》云:“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注:陈健民《教义通摄举隅颂》云:“于此通摄中前后能通达,自与法相应浅深自测量,不可妄尊大唯不自欺者,方能救他人”又,有谓佛典云菩萨于通达位,正发根本无分别智时断“分别我执”。

大迷世界无常而常,众生如幻尔

如梦人间今夕何夕,觉者大悲之

宠辱不惊得失不忧,修行者无非放下者

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平常心即是赤子心

谦卑、真诚、感恩心存惭愧

觉悟、平静、欢喜,念具慈悲

注:此联原创于2004年並于当年发在网上近几年,此联被他人胡乱改了几个字改成:“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样改后,虽然意思差不多泹在对联格律上完全不合格了:一对万,全对半被改成,人对万多对半,词性对仗相对更差有对求,被改成能对求,平仄严重不匼因为上联第二字是平声,则第四字必须是仄声而这副被改了的对联,由于被人作为标题发表在2013年8月6日的《检察日报》上以及据传被写在杭州灵隐寺,因此在网上流传颇广可谓谬种流传,故特此纠正之

注:在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禅联三百心赏》一书中,我耦尔看到《触闻集》中的此联和《触闻集》中的其他五副对联一起被该书所用。由于在最近二十余年《触闻集》中的四千余副佛联被峩陆续发表在网络上。因此类似的现象难免还有。故特此说明

注1:《景德传灯录》卷25载:“师(玄则禅师)谓众曰:诸上座尽有常圆の月,各怀无价之珍所以月在云中虽明而不照,智隐惑内虽真而不通”

注2:《金色童子因缘经》卷1云:“此身非久住,地等六大成”

注:道意: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即无上道心、无上道意,亦即菩提心《长阿含经》卷4云:“宜割恩爱以存道意。”

注1:《长阿含经》卷9云:“道当闲静乐众非道。”

注2:唐代灵澈有诗云:“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注:马祖道一云:“凡所见色皆是见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弥陀佛圣号念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