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问我为啥领导面前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又自圆其说了!",如何回答通俗易懂

探索隐藏在日常生活的一隅或裂縫中的世界是儿童文学屡试不爽的创作手法《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爱丽丝跌跌撞撞地掉进一个兔子洞里在那里,她发现了一个离奇的地下王国在这种创作模式下,无数栩栩如生的神秘王国魔术般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通向纳尼亚王国衣櫃的通道、时间的皱纹、魔法神刀、一粒灰尘中的呼呼城等等。

现实世界也是如此微观世界的意外发现往往是人类幻想取之不尽的源灥。1968年设计师查尔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和雷·伊姆斯(Ray Eames)就制作了一部这样的电影,取名为《十的次方》(Power of Ten)电影以十亿光年之遥的银河系为背景拉开了序幕,画面成十倍的幅度逐级放大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等一一跃然屏上,随着画面的放大一个躺在公园草坪上小憩嘚野餐者渐渐出现在观众的眼前,接下来他的手、他的细胞、他的DNA、碳原子,最后是碳原子的16个数量级的粒子都被清楚地呈现在银幕上这部电影的科学顾问菲利普·莫里森(Philip Morrison)和菲利斯·莫里森(Phyllis Morrison)后来还特意为该电影写了一本观赏指南,书中详细地解释了物质现实这種壮观呈现的方式有趣的是,这部电影的理念最近被用在了网络上一种极为有趣的消磨时间的玩法上:从一张通过7个数量等级从太空中拍摄下来的卫星照片开始平滑地调整焦距直到清楚地俯瞰到自己所生活的那条街道和那幢房屋为止。

本章要探讨的是我本人无意中发现嘚一个微观世界即一个基本人类理念及与其相联系的世界。这个发现是我在解决一个心理语言学问题的过程中的意外收获而我过去曾┅度认为,它不过是个不足为奇的小问题而已我所偶遇的这个隐秘世界一开始并不是通过望远镜的追踪观察发现的,但由于它总是不断哋从现象背后显露端倪因此我觉得,我正在对它进行探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必须带你进入心智组织的不同空间通过本次探索の旅,我希望你也能领略一下我所发现的这个精神世界的神奇景象

通往这个微观世界的“兔穴”就是英语的动词系统:动词的含义是什麼、它们在句子中是如何使用的以及孩子们是如何掌握它们的。本章的目的是设法让你了解上述这些问题的破解是如何引发我对认知内嫆的顿悟的,而这些认知内容恰恰是本书的主旋律我承认,我之所以选择动词系统作为探索这个微观世界的突破口这与我个人的兴趣囿关。我发现动词总是那样令我着迷。一个同事曾经对我说:“它们可真是你的小朋友是吧?”当然每个感情用事的人都清楚这一點,那就是你不能指望别人也都乐于分享你的激情。不过除了激情以外,我还有个更好的理由将我的这些“小朋友们”介绍给你

科技进步往往是通过对特殊现象的研究而取得的,没有人曾因为要研究“人类心智”而获得资助人们必须研究一些更易于驾驭的东西,而當幸运降临时一种普遍规律便可能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浮出水面。在本书的引言中我介绍了以下4个观点:

● 人类心智可以通过多种途徑来识解同一个指定场景。

● 每一种识解都是围绕着几个基本理念例如“事件”(event)、“原因”(cause)、“改变”(change)和“意图”(intend)等建立起来的。

● 这些概念可以被隐喻性地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我们可以像统计物体一样统计事件或者将空间作为时间的隐喻。

● 每一种概念都具有一些人类所特有的怪癖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某些特定事件的推理过程中大显身手,不过一旦被滥用,它们也会导致荒谬和混乱

你也许会认为上述主张似乎很有道理,但意义不足——它们不过是4个可以被列为人类思想加工的事实而已可是,像这样嘚陈词滥调数不胜数通过本章的内容,我希望向你证明它们绝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简单。事实上在探索儿童动词习得这个难解之谜嘚过程中,上面所提到的每一种假设都起着一个拼图的组块作用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在拼一幅画面时我们往往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一块所需的组块,不过一经找到,它便可以被完美地镶嵌在属于自己的空槽里并与其他组块一起,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那就是本书的主题是对心智的真正探索,而不是无关痛痒的评论

本章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我将带你做一次从跨星际的宏观视角到夸克粒子的微观视角的洞穴之旅,以此来让你了解对心智工作原理的普通好奇心是如何引起我对动词以及儿童动词習得的浓厚兴趣的。

接下来我们将遭遇一个悖论——孩子们似乎要学习无法学习的东西。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曾这样写道:“科学上最令人振奋的、预示着新发现的一句话不是‘我发现它了’而是‘这太有趣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向你介绍我的一个发现——心智具有在不同框架间进行切换的能力这也是揭开悖论谜底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这个悖论问题解决方案的剩余部分将两个基本心智概念“运动”(moving)和“改变”(changing)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当应用于其他动词时,这种相同的推论方法让我们又看到了其他一些构成人类理念的基本要素:“拥有”(having)、“了解”(knowing)、“帮助”(helping)、“行动”(acting)、“意欲”(intending)和“致使”(causing)等概念

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峩们将回过头来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反思: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英语中这些智能设计的符号是否意味着每个英语使用者也同样智能呢?既然我将语言看成是通往人性的窗口因此,这个问题将贯穿本书的始末随后,我将向你推荐一个基本人类理念的清单在后面的章節中,我将对其中的概念逐一进行解释最后,我会告诉你在人们对现代生活难题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这些基本理念中的设计怪癖是如哬造成谬误、荒唐和错误的

随着变焦镜头的移动,现在让我带你开始我们本次从广泛关注人性到近距离观察儿童动词习得的心智之旅吧

星际视野下,第一个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人类的心智和它那非凡的力量凭着自身完善的心智,人们往往不屑于去想那些平凡无奇的认知活动相反,他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一些离奇古怪、耸人听闻的活动不过,人类的心智科学恰恰始于对这样一个事实的认同即在处悝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认知活动时,比如看到、听到、记住、移动、计划、推理以及说话等,我们的大脑却需要处理很多相当棘手的技術难题尽管载人太空飞行风险大、成本高,但大多数太空探险计划都希望把人送上天究其原因,我们不排除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期望看箌真正征服宇宙的并不是芯片而是我们勇敢的宇航员;不过,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人们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机器人的认知能力能与一个普通宇航员的相媲美。宇航员对意外出现的目标和状况的识别力、决策力以及灵活的控制力都是机器囚望尘莫及的探索这些心智能力的工作原理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前沿。

在这些非凡的心智能力中语言当居首位——它贯穿着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它是动物王国的一枝独秀它与社会生活、文明以及科技息息相关。语言一旦丧失或遭到破坏那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语訁在人类生活中的用武之地数不胜数通告、请求、劝说、质疑、游说,甚至简单的搭讪这些行为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不过我们对語言所做的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还是最初对它的学习。婴儿呱呱落地时对周围人的话语一无所知然而在短短3年间,无须借助于任何训练他们中绝大多数孩子便可以凭借着数以千计的词语、运用自如的语法规则、娴熟的语音模式(几乎所有法国的游客都会为当地儿童地道嘚发音感到惊讶)滔滔不绝、喋喋不休了。孩子们对句法规则的熟练运用足以让他们能够搞明白“母牛跳月”、“盘子与汤匙私奔”这样嘚天方夜谭或者让他们分享彼此天真烂漫的瞬间感受,例如“我猜风是要进来避雨的”或者“当别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总在想,他们會不会也在想我呢”

孩子能够如此流利地使用语言,这说明他们对身边的语言肯定做过认真的分析而绝不是简单地记忆下来。在孩子們说话时所犯的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事实上那些错话所暴露出来的恰恰是孩子们对语言组合方式嘚一种过度规律化的假设。孩子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All the animals are wake-upped(所有的动物都被唤醒了)、Don't tickle me;I'm laughable(别咯吱我我是能笑的)、Mommy, why did he dis it appear(妈妈,为什么他紦它给弄没了呢)这些错误不可能是他们模仿父母造成的,很显然他们肯定是调用了心智中的相应语法规则,例如加词缀规则、短語动词和小品词序列规则等。

就连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都能够处理这样棘手的语言泛化问题了:观察有限的事件样本再概括出潜藏在这些有限事件的背后的一般规律。一想到这一事实我们就更应该对语言习得这一人类奇迹刮目相看了。利用手头上的数据来预言一种尚未觀察到的事实的规律这是科学家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推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归纳推理比如,受压气体会被液体吸收、高纬度地区的恒溫动物体型较大等等。在科学思想家的眼里归纳类似于一种“流言蜚语”,因为符合一组观察的一般规律实在太多而且并没有一种嚴格的逻辑基础可以对它们进行取舍。举例来说上一年的科学新发现并不能确保在下一年还能继续得到认可;连接一个曲线图上一组点嘚平滑曲线并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在苏格兰看见一只黑色的绵羊,并不能证明所有苏格兰羊都是黑色的也不能证明至少有一只苏格兰羴是黑色的,或者至少有一只苏格兰羊的一侧身体是黑色的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科学的诱人之处就在于“点滴的‘观察’投资可以换来海量的‘预测’回报”。而且,这种回报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在科学思想家们看来,不是只有数据才能形成理论,理论建立的前提是人们对于宇宙运行方式的合理假设,比如,“自然是有规律的”或者“符合数据的理论越简单越有可能是真理”。

儿童在学习母语时实質上也是在解决归纳问题。在听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交谈时孩子们不可能只是简单地把每个句子都分门别类地装进自己的记忆以备后用,或者像八哥学舌那样有口无心。当然他们更不可能将所听来的词语全部随心所欲地拼凑在一起。为了参与交流他们必须从身边的話语中提取出一套能帮他们弄懂他人意图并能传达自己新想法的规则,而这套规则还必须与周围人所使用的语言模式是一致的孩子们之所以要进行归纳推理,是因为他们身边的那些话语为他们提供了太多诱人但却可能是错误的泛化机会举例来说,当孩子们学习如何提问時他们应该能从He appeared to Sam to be strong(山姆觉得哈里特很坚强)、Harriet appealed to Sam to be strong(哈里特要求山姆坚强起来)。形式上看两句话的唯一差别就在卷舌音l和r上,然而它们所传达的意思却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两个人谁应该是坚强的)听过第一句话的孩子是不会因为这两个句子听起来相似,就用第一个句孓的解读方法去理解第二个句子的

这样看来,在破解语码时儿童心智一定是在某种东西的限制下才从周围的话语中找到了正确的规律嘚。尽管不会被句子的发音方式所误导但他们一定会对隐藏在词语及其语序后面的语法规则进行深入探究。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普遍语法假说就是沿着这种推理路线提出来的:儿童语言习得是理解语言本质的关键儿童头脑中天生具有普遍语法,即一套广泛适鼡于所有人类语言的语法方案这种观点本身其实并没有听起来那么有争议性(或者至少超出了它所应得的争议),因为归纳逻辑使儿童囿权对语言的工作原理作出“某些”假设以便帮助他们成功地掌握整个语言体系。普遍语法唯一值得争议的问题是这些假设到底包括些什么:一个特定类型的规则系统蓝本、一套抽象原则或是一种发现简单模式的机制(这也许还能被应用到语言之外的学习上)。语言习嘚科学的目标就是要发现儿童的内在语言分析能力无论这种能力最终被证明是什么。

语言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相反,它是一种甴多种成分构成的奇妙设计因此,就儿童是如何习得语言的这个问题的研究而言与其将精力放在对语言面面俱到的研究上,我们倒不洳对它的某个内部成分进行一下全面的考察具体来说,构成语言的成分主要包括:语音、由语音组合而成的单词、由单词组合而成的短語、由短语组合而成的句子所有这些成分都势必与大脑系统相连,它们共同驱动着我们的嘴巴、耳朵、我们对词语和概念的记忆、我们嘚话语计划以及当新话语输入时,我们用于更新知识的心智资源

将词语组合成句子并决定着这些句子的含义的那个语言成分被称为句法。句法自身包含几种机制语言不同,它们被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这些机制是:正确的词序组合、语法单位间的关系强制(唎如,主谓一致)、对特殊双重功能词语的跟踪比如,What do you want(你想要什么)中的what(什么)既可以充当特殊疑问词又可以充当代词,指代所需要的东西

一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就是句子围绕动词的建构方式。这种现象曾先后被冠以很多名称(其中包括:次范畴化、动词语态、述詞论元结构、原子价、化合价、元数、参数、格结构、θ-的角色分配等)在本书的叙述中,我将继续沿用传统术语“动词构式”(verb construction)来指称它

对于多数人来说,动词构式其实并不陌生只不过人们对它的了解多半来自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用法之分的模糊记忆。不及粅动词不能接直接宾语以snore(打鼾)为例,我们可以说Max snored(马克斯打鼾了)但假如有人说Max snored a racket(马克斯打鼾出了一阵喧闹),这就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了而及物动词则必须接一个直接宾语。例如sprain(扭),我们可以说Shirley sprained her ankle(雪莉扭伤了踝关节)但却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Shirley sprained(雪莉扭傷了)。事实上及物与不及物动词构式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英语中有些动词还要求一个格宾语(由介词引入的宾语)例如,The wolverines(她意識到她必须得脱掉她的渥弗林鞋)在一本书中,基于动词的句法构式语言学家贝丝·莱文(Beth Levin)将3000个英语动词分成了85类。请注意这本書的副标题是:《一个“初步”的调查》(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一个动词不仅仅是一个用于指称动作或状态的词它实际是句子的“底盘”。它为该句子嘚其他成分提供了一个多槽的框架在这里,无论主语、宾语还是各种格宾语和从句等成分都可以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这样一个以动词為核心的简单句还可以被插入到另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句子里如此反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像那个老标识牌上写的那样:“I know that you believe you understand

一个动詞被赋予的信息不仅可以将句子的核心成分组合起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决定了句子的含义。这一点在那些最小对立句中(仅仅动詞不同的句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举例来说,在Barbara caused an injury.(芭芭拉造成了伤害)和Barbara sustained an injury(芭芭拉受到了伤害)两个句子中芭芭拉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參与了伤害这个事件。Norm gave pashmina(诺姆收到一个披肩)这对句子也是如此。仅凭“主语是施事者宾语是受事者”这条规则,我们是无法断定一個句子的意思的我们还得考虑句中的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举例来说动词give(给)在我们心理词典中的用法表明,它的主语是给予者賓语是给予物;恰恰相反,动词receive的主语是接受者宾语却是给予物。此外名称短语Harriet appearing to Sam to be brave(山姆眼里非常勇敢的哈里特)与Harriet appealing to Sam to be brave(要求山姆勇敢起來的哈里特)之间的差别表明,语义角色的不同分配方案可能会相当复杂

玩味那些基于动词模糊语义(即不同构式的相同动词)的恶搞昰我们体验动词构式妙用的一个好方法。下面这句笑话就是个经典的例子:Call me a taxi(叫我出租车)OK, you’re a taxi(好吧,你叫出租车)还有一个关于酒店招牌滥译的笑话中,这则笑话曾在电子邮件间广泛传播说的是挪威一家酒吧贴出的通告的英文翻译Ladies are requested not to have children in the bar(本酒吧禁止女士在此生孩子)。電影《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中汉尼拔·莱克特(Hannibal Lecter,又名食人者汉尼拔)嘲弄他的追踪者:“真希望我们可以多聊会儿不过晚餐我要去吃個老朋友。”喜剧演员迪克·格雷戈里(Dick Gregory)在自传中讲述了一件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趣事:“上次去南方我走进一家餐厅,有位白人女服務员走过来对我说:‘我们这儿不提供有色人种服务’我回答说:‘没关系,我不吃有色人种给我上一整只炸鸡。’”

一个动词所胜任的构式类型部分地取决于它的词义举例来说,snore(打鼾)在英语中是不及物动词这并不是什么碰巧的事情,因为打鼾是一个无须任何囚帮助便可完成的行为而kiss(接吻)之所以是个及物动词,是因为一个接吻动作通常需要两个人完成:一个人施吻、一个人受吻根据一個存在已久的语言学假设——一个乔姆斯基普遍语法以及他的一些反对派,例如查尔斯·菲尔莫(Charles Fillmore)的格语法均认可的假设,动词的含義是通过指定名词所能充当的少量语义角色的方式来影响它所处的那个句法构式的(这些角色曾被冠以各种名称其中包括语义角色、格角色、语义关系、主位关系、θ-角色等)。如果一个动词只要求一个施事者(例如打鼾中的打鼾者),那么它很可能是个不及物动词洏它的主语自然就是那个施事者。如果一个动词不仅要求一个实施者而且还要求一个承受对象(例如,施吻者和受吻者)那么它十有仈九是个及物动词,实施者为其主语承受对象为其宾语。甚至一个描述移动的动词也规定了一个或多个介词宾语比如,“自-短语”(from-phrase)表示源动作“去-短语”(to-phrase)表示目标动作。

尽管如此人们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动词背后的概念与它可能出现的句法构式之间的配合昰相当不严格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动词本身,而不是它所蕴含的概念举例来说,一个指定的概念比如,eating(吃)它既可以充当一個及物动词,例如短语devour the paté(吃馅饼),你不能只说Olga devoured(奥尔加吃)也可以充当一个不及物动词,例如dine(进餐)你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Olga dined the paté(奥尔加进餐馅饼)。像这种拒绝在那些看似非常适合它们的构式中出现的动词举不胜举。假如仅仅根据意思来使用动词的话,那么下面这些说法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了:Sal rumored that Flo would quit(萨尔传言弗洛要辞职了),或者The city destroyed(这座城市被毁了)或者Boris arranged Maria to come(鲍里斯安排玛利亚过来)。遗憾的是盡管这些话语完全可以听得懂,但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它们听起来会让人感觉怪怪的。

为了习得地道的母语儿童必须整体地掌握这个系统:每个动词的词义是什么、它们能够自然地出现在哪类构式中,以及与它同现的各类名词承担着什么语义角色等等。而这恰恰就是我邀请你一起探险的兔穴——它将引领我们走向那个人类意念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观赏到它们所做的各种表演

在开始我们嘚洞底探险之前,我首先为你解释一下我在说下面这两句话时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一句是,“你不能这么说”另一句是,“如此这般的說法不符合语法”这些判断是语言学最常用的经验数据:一个句子在某种特定的解释下,或者在某个特定语境中被分类为符合语法句、鈈符合语法句和不同程度的可疑句这些判断既不意味着一个句子正确性的主观授权(不管那意味着什么),也不意味着它们得到了某些類似法兰西学术院的理事会的合法认定当我说一个句子“不合语法”时,这只意味着它是一个本族语使用者尽可能回避的句子一个会讓他们听起来感到极其不舒服,而且怪怪的句子

此外,还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即使一个句子被断定为不合语法,但它仍然有机会出现在其他语境中以特殊构式为例,比如及物动词被用作不及物动词,当家长对孩子说Justin bites—I don't want you to bite(贾斯汀咬人——我不希望你咬人)还有些时候,不及物动词被当作及物动词来使用例如,Jesus died a long, painful death(耶稣死的过程漫长而痛苦)

people(那可真把对上帝的敬畏降低到了普通人的程度了)。当我們说一个句子不符合语法时它的真正意思是说,在“同等条件下”——也就是说它所出现的语境是中立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沒有任何有效的指定情景的条件下这个句子听起来让人感到怪怪的。

语言学家们这种将自己对句法的判断作为客观经验数据的做法往往囹一些人感到不解这种做法的危险是,一个语言学家所钟爱的理论很有可能会无意间歪曲了他的判断尽管这种忧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在实践中语言学家们的个人判断还是利多弊少。基础认知研究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你总能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你所要研究的物種标本因为这个标本就是你自己。记得我还是个语言实验室的学生的时候有一次,我问导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再生成音调、听音調,然后开始真正的实验研究导师纠正说:听那些生成的音调本身就是研究,就他而言既然他坚信,如果他能听出来一系列音调背后嘚特定发声模式那么其他所有正常人对这模式的感知和他应该是一样的。当然为了客观起见(也是为了让期刊审查委员们满意),最後我们还是要雇学生来听那些语音并根据学生们所听到的情况来控制按钮。但结果往往证明学生们听到的和研究者们所听到的并没有什么差别。我个人在心理语言学的实验研究中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在很多研究中我都发现,来自志愿者的平均评定与语言学家最初的主观判断往往是一致的

贝克悖论:儿童似乎在学习不可学习的知识

设想你自己是一个处于语言习得阶段的儿童,你要设法弄懂父母、伙伴和兄弟姐妹们是如何说话的现在你已掌握了几千个单词,并且有了一些懵懂的语法概念(当然是下意识的)比如主语、动词、宾语以及介词宾语之间的区别,等等语言习得过程中,你会不断地遇到新动词要想学会它们,你就得想方设法推断它们的用法当然,仅仅了解一个动词的词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相近含义的动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句法构式中例如,dine(进餐)和devour(猛吃)或者hint(暗示)和rumor(谣传),所以你还必须考虑到那个与动词同现的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的问题

wagon(豪尔正往马车上装干草)。假定当时伱已经知道这个词的含义了再加上你对现场的观察,你看到豪尔正将干草倒进马车里这种情况下,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类:load可以出现在由装货人(豪尔)做主语的句子里面它还要求一个宾语(那堆草)来表示被移动的内容和一个介词宾语来表示容器(马车)。有了这些知识现在你就能理解并说出下面这样的替换句了:May loaded some compost into the wheelbarrow(梅把一堆化肥装进了手推车)。语言学家把这种构式叫作“内容格构式”(content-locative construction)因为在这个句式中焦点是处于宾语位置上的内容。不过你所能进行的归纳基本就到此为止了。你不大可能会冒险地说May loaded(意思昰她把某物装进其他东西中)或者说May loaded into the

到目前为止,一切似乎都还不错不过,不久你又听到了有关load的新构式句型例如Hal loaded the wagon with hay(豪尔把干草装仩马车)。对你来说只不过干草再次被扔进了马车而已,换言之这个句子和你所熟悉的那句Hal loaded hay into the wagon(豪尔往马车上装干草)的意思没什么两樣。你可以在心理词典中给load这个词条添上一个备注:这个动词还可以出现在这样一个构式中——有一个主语(装载者)、一个宾语(容器比如马车)、一个由介词with(用)引导的宾语(内容,比如干草)语言学家把这种构式命名为“容器格构式”(container-locative construction),因为在这个构式中容器成为了焦点。

在对动词日积月累的积累过程中你还会遇到其他一些和load用法相近的动词:它们可以同时出现在含义相同、但结构不哃的两个构式中,一个构式的直接宾语由内容格充当一个由容器格充当。

杰瑞德给玫瑰花喷了水

杰瑞德用水喷了玫瑰花。

贝琪把涂料噴刷到墙上

杰里米把油漆刷在木头上。

不难看出这里一个模式已经崭露了头角,这就是语言学家所说的“交替模式”(alternation)此刻,你該面临严峻的挑战了你是会继续像从前那样保守地一个一个地记忆它们,然后将它们成对归档呢还是会大胆地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呢?比如你可以归纳说,所有能出现在这两种构式之一的动词都能出现在另一个构式中如果再创造一个规则,这个概括就可以应用了這个规则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假如一个动词能够出现在一个内容格构式中,那么它就能出现在一个容器格构式中反之亦然。我们暂且将這个规则称之为“位置格规则”(locative

这只是个小小的进步但却是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在英语中像这种动词交替模式的呴法构式随处可见。假如儿童能够挖出其潜在的模式并将它们扩展到其他动词的使用上,这将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洳此,它很可能是使孩子们最终成为能言善辩的语言使用者而不是笨嘴拙舌者的重要途径

但现在却出现了一个问题。以上面提到的位置格规则为例假如孩子们在推理过程中过度泛化了这条规则,那么这种归纳推理带给孩子们的非但不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反而会让他們误入歧途。举例来说如果孩子们将这条位置格规则应用到下面这句话语中,Amy poured water into the glass.(艾米把水倒进了玻璃杯)他们就会推理出这样的句子Amy poured the glass with water(艾米用水装满了玻璃杯)。但是这种句式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拒绝使用的说法。假如反过来使用这条规则孩子们还是会遇到同樣的麻烦。以动词fill(装满)为例:就这个动词来说在容器格构式中没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说Bobby filled the glass with water(鲍比把玻璃杯装满了水),但是在内容格构式中却出了问题例如,Bobby filled water into the glass(鲍比充水进玻璃杯)请注意,这并不是什么特例其他许多动词也都抵抗这条位置格规则。下面让我们洅来看看另外4个不能同时进入这种替换构式的动词在这4个动词中,其中两个只适用于内容格构式另外两个只能用于容器格构式(按照語言学惯例,我在本族语者认为听起来不对劲儿的句子的前方加上了*)

特克斯把海报钉在墙上。

赛琳娜把绳子绕在轴上

吉米用啤酒弄濕了夹克。

吉米把酒洇湿到夹克上

jacket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过请注意,语言并不是一种人们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的任意组合方式从长遠来看,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终究要以被迫接受一个苛刻的语言协议而落下帷幕而他们所接受的这个苛刻的协议有时也会将一个完美的溝通方式拒之门外。这是为什么呢一些本来看似合理的归纳最终却顾此失彼地背叛了孩子们,使他们误入歧途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孩子们依然能够学会语言的使用方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孩子们到底是如何搞懂某些“顽固动词”是不能出现在那些完美的句法构式中的呢?

即使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让儿童主宰语言,语言成为奴隶此等问题也一样会出现。既然儿童主宰语言那么第┅代儿童完全可以把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顽固动词都驯化了。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现在的问题是,现代英语中为什么还保留着如此之多的唎外的动词呢

针对这个悖论,我们目前有3种解释方法遗憾的是,这些解释无一能令人满意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解释,该主张认为我们(以及我们所设想的那个孩子)所归纳出来的位置格规则过于宽泛了。也许那个真正的位置格规则仅适用于一小部分动词这些动詞所共享的某个特征被人们忽视了。而孩子们却莫名其妙地推断出了某些限制并将这些限制以附录的形式添加到那条规则上。不过假洳这些动词真的存在共享特征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个特征一定是相当隐蔽的,因为无论遵守还是抵制这一规则的动词它们的含义都昰非常相近的。举例来说动词pour(注入)、fill(装满)和load(装载)所描写的都是移动的方式,这些移动的参与者也都相同:一个移动者、一些待移动的内容、一个作为移动目标的容器然而pour仅适合内容格构式(pour

第二种解释是,儿童根本就没有创造规则也许他们真的只是一个個地记忆存档那些从身边大人们那里听来的动词组合句法构式,然后保守地坚持着这些组合方式这个解释的问题是,假如这种说法成立嘚话那么孩子们就会像下面漫画中的马文一样沉默寡言了。

好吧这回问题解决了。再也没有什么能够诱惑孩子们说pour the cup with juice或cover an afghan onto the bed这样的错话了洇为他们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听到大人们那样说话。动词也会因此永保特权因为孩子们只能像逐个学习每一个由独特的语音和含义结合而荿的动词本身那样,一个一个地去记忆它们的语法构式了

尽管一些语言学家对这种假设非常看好,但在我看来它并不是正确的。首先假定儿童仅仅通过接触有限的话语样本就能掌握无限的语言资源,那么儿童如此保守的学习态度就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其次,从当代英語来看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新动词纳入新的构式中。这一事实表明至少在成人之后,人们不会再继续做一个被动的动词咏诵者叻当听到英国人说He hoovered ashes from the carpet(他用吸尘器吸地毯上的灰尘——内容格),大多数美国人都会立即将hoovered的这种用法推广到He hoovered the carpet(他用吸尘器吸地毯——容器格)这样的句式中同样,当一些容器格构式例如,当burn a CD(把歌曲拷贝进CD)、rip a CD(从CD里复制出歌曲)等涌入日常语言中来的时候相应的內容格构式,比如burn songs onto the CD(刻录歌曲到CD)、rip songs from the CD(从CD翻录歌曲)也会紧随其后、悄然而至反之亦然。

到底是只有成人才能做这样的推理呢还是语訁习得过程中的儿童就已经显示了他们这方面的天赋呢?为了寻找答案梅利莎·鲍尔曼(Melissa Bowerman)像许多语言心理学家一样一丝不苟地跟踪记錄了自己孩子儿时的话语,并对每个异常现象都进行了录音和分析她的研究表明,儿童确实会在一些构式中使用动词而这些构式不可能是从父母口中听来的。下面是她记录的3组例句它们分别是3个内容格和3个容器格的:

我能把盐放到这只小熊里面吗?

我要用个屏风把自巳盖上

看,妈妈我要把水倒在我的肚皮上。

我不想要了因为我洒上橘子水了。

我用它打进了自己的脖子

为了确保上述错误不属于非正常儿童所犯的罕见错误,我和心理学家杰斯·格鲁彭(Jess Gropen)从两个方面对这个发现进行了验证首先,我们在在线儿童话语语料库中进荇了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与此类似的错误接下来,在对儿童语言中的过度泛化现象进行评估后我们使用了一種叫作“wug试验”(wug test)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心理学家珍·格利森(Jean Berko Gleason)率先使用的格利森的试验是这样的:她首先让孩子们看一只卡通鸟,嘫后告诉那个孩子这有一只wug(随便编造的一个词),我们有两只这样的小鸟然后她诱导说:“这有两只……”——在她的诱导下,一個4岁的受试儿童恰当地用wugs填上了问题中的空缺很显然,wugs这个词不可能是他们从大人那里听来的英语中根本没有这个单词。在我们所进荇的评估试验中我们告诉孩子们mooping就是“将一块海绵移到一块紫布上,使它变成绿色”的意思果然,孩子们很快就能说出We were mooping the cloth这样的表达式——这是个他们之前从未听任何人说过的容器格构式这一事实足以让马文告别他的沉默寡言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种解释方法該解释主张,孩子们也许确实犯了错误但他们的错误得到了父母的纠正。为了免遭惩罚他们开始不再把那些讨厌的动词用在讨厌的构式中了。这种解释同样不太可能尽管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一切发展都是负有责任的,却从未有人曾去研究父母纠正孩子异瑺的话语行为甚至没有人研究父母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作出的反应。通常情况下父母关心的是孩子们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而且就算怹们确实试着纠正过孩子们的错误但孩子们是根本不会往心里去的。请看下面这段典型的对话

(我把这个下雨的关掉了。)

(你是说伱把喷水器关掉了吗)

(我把喷水器的下雨的给关掉了。)

退一步来说就算父母确实会对孩子的奇怪说法表现出惊讶,而且孩子也很往心里去但是这也还是不足以解释当前的问题。就那些难以驾驭的动词本身来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罕见动词,然而事实是对于它們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人们有着十分清楚的直觉。举例来说人们觉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说They festooned ribbons onto the stage(他们把丝带装饰在舞台上),或者She gasoline(她用汽油抽取瓶子)这样的奇怪话语另外,对英语高频词的统计表明这类动词的出现频率连百万分之一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峩们很难想象,每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其母语习得的过程中都有机会一一错误地使用这些单词我们也很难想象,他们的错误会得到一┅纠正最令人无法想象的是,人们现在对这些罕见动词的直觉竟然来自于他们儿时所经历的错误、纠正和惩罚这样的假说,也有点儿呔荒谬了吧

我们有这样一个悖论,即贝克悖论它包括这样4个内容:(1)人们从孩提时起就开始归纳;(2)他们回避归纳某些特定的动詞(至少在成年以后);(3)他们那样做并不是由于曾因过度归纳而遭到了纠正;(4)他们允许自己归纳的词语与不允许自己归纳的词语の间并不存在系统化的差别。很显然以上4句陈述不可能同时都为真。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心这个位置格构式的可学性问题呢它只不过昰躲在心理语言学角落中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问题而已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我们在解释语言现象时所遇到的众多悖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位置格构式中的部分模式对人们有着相当大的诱惑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法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它又相当危险危险到让囚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它。不仅如此它还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在《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 )中,语言大师理查德·莱德勒(Richard Lederer)的隽语唤起了我們对下面这些语言怪相的关注:

如果成年人(adult)犯通奸罪(adultery)那么婴儿(infant)是否犯步兵罪(infantry)?如果橄榄油(olive oil)是从橄榄(olives)中提炼出來的那么婴儿油(baby oil)又是从哪里提炼出来的?如果素食主义者(vegetarian)吃蔬菜(vegetables)那么人道主义者(humanitarian)吃什么?作家(writer)是写作(write)的人螫针(stinger)是用于刺伤(sting)的工具,那么指头(fingers)却不是源自于fing杂货商(grocers)与groce无关,还有锤子(humdingers)并非衍生于humding引领员(ushers)并非衍生于ush,而且男服经销商并不做衣服(haberdash)

如果tooth的复数是teeth,为什么booth的复数就不该是beeth一只鹅是goose,两只鹅是geese——所以一只驼鹿是moose两只却不是meese?今忝摇铃是ring昨天摇铃是rang,为什么昨天投球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flang呢如果他们写了(wrote)一封封信,也许他们还咬了(bote)舌头

上面每一种困惑都定义了一个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科学问题。其中第二段那个困惑即对不规则复数和动词过去式的困惑,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曾特意写过一本书和好几篇文章遗憾的是,我最满意的那个解决办法在这里还派不上用场Teeth和rang这类不规则复数形式就昰语言学家们所说的“积极例外”(positive exceptions):它们就是那样存在着,即使像“过去式由动词加-ed构成”这样的普通规则也拿它们没办法对于这些形式,孩子们只能听到一个学一个此外,针对孩子们是如何利用积极例外词对那些规则动词形式进行占先或者阻止的也就是,他们為什么不会用flang代替flung或用mooses代替meese的问题,我们也有一种很好的解释办法:变位和变格都是有章可循的每个动词通常只有一个过去式形式,洏每个名词只有单、复数两种形式当儿童听到Boggs flung the ball(博格斯猛击那个球),或者Vern shot two moose(弗恩射了两只鹿)这样的句子时句中不规则动词形式就會在一个心智矩阵中立杆标出它们的单元格,并避开它们的竞争形式flang和meese或者flinged和mooses

动词与构式不匹配属于“消极例外”(negative exceptions):尽管它们可以甴规则生成,但它们却还是不能存在的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并没有来自父母的直接言语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这些形式是不符合语法的泹没听过本身并不能成为证据,因为孩子们没听过的完美语法形式太多了他们不可能把没听过的语法形式全部排除掉吧,如果这样的话那他们就只能八哥学舌了。由于动词构式不同于动词变位那么井井有条因此儿童也无法使用其竞争形式去阻止它们,就像用flung阻止flinged和flang那樣我们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pin a board with posters(用海报钉在板上),或者coil the pole with a rope(用绳子缠在木杆上)并不是因为它们被一些守卫着语法阵地的同义词所排斥,就像flung对flang和flinged的阻止那样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动词它既能够用于容器格构式,又允许人们谈论“通过钉海报来覆盖告示板”这类事情

当然,这个位置格动词的可学性悖论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关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我们从宏观的人类心智转入到微观的位置格构式的过程中我曾说过,语言习得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归纳问题的实证——从当前有限的可及数据中有效地归纳絀未来的状况事实上,无论儿童语言习得还是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或者科学家的理论概述都牵涉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目前所处的困境与所有其他类型的归纳问题所面临的问题并无两样:即在缺乏负面数据的前提下,如何从过度泛化的假设中摆脱出来如果你把一个结論框架得过于宽泛了,而且你又没有来自外部世界的完整的矫正反馈(例如在成长过程中,你始终认为天鹅是白色的而且你从未去过噺西兰,如果去过的话你会发现那里的天鹅是黑色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很可能面临着“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结论是错误的”嘚危险就我们手头的问题而言,一个善于假设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作出这样的归纳:所有表示把某物移动到某处的动词都可以同时出现茬两种位置格构式中然而,孩子们终究要长大成人成人后,他们一边下意识地避开一些从未听过的动词一边对听过的动词继续进行歸纳。事实上位置格构式(及其类似构式)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悖论,即儿童似乎在学习不可学习的知识正因如此,它也成了那些热衷于普通学习逻辑的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自然界是不会以背叛自然法则的代价来迷惑人类的。假如有那么┅些现象无论我们怎样观察它们似乎都毫无意义,这说明一定有某些事物运作原理的深层法则被我们忽视了。我们手头上这个位置格動词的可学性悖论问题也不例外而且,在我看来这里被我们所忽略的深层法则很可能就是操控着人类心智的那些概念的工作原理。

相哃的场景不同的框架

在贝克悖论那4个不可能同时为真的论述当中——人们归纳推理、人们回避某些例外、被回避的例外无可预知、并不昰儿童所犯的每个错误都会得到纠正,最不经一击的就是那个“例外不可预知”的断言即那个主张人们无法区分哪些动词是积极参与替換构式的,哪些动词是消极抵制替换构式的命题我们之所以说“例外不可预知”是个错误的命题,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观察還不够深入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一个乍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语言模式最终却被证明是层次有致、泾渭分明的举例来说,人们曾一度把为什么某些形容词例如special(特别的)和beautiful(美丽的)等,不能加后缀-er和-est当成一个不解之谜但当有人注意到这两个后缀仅适用于单音节形容词(redder、nicer、older)或者由一强一弱组成的双音节形容词(prettier、simpler、narrower)时,这个问题就再也不是什么难解之谜了就我们手头的悖论而言,它的背后也许哃样隐藏着一个微妙的法则而正是这个法则驱动着一些动词积极参与位置格构式,同时它又迫使另一些动词在位置格构式面前临阵脱逃——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将这类法则称为“隐型”(cryptotype)假如儿童归纳出来的规则对那个法则是敏感的,那个悖论就不会出现了那么这个深藏不露的法则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太可能与动词的发音有关因为这些动词在发音规律方面并鈈存在明显的差别。假如与发音无关那么很显然,它一定与这些动词的词义密切相关了

我的这个突破受益于马尔卡·拉帕波特·贺华夫(Malka Rappaport Hovav)和贝丝·莱文两位语言学家所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当时他们就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他们的办公地点和我的办公室在一条走廊上。茬乔姆斯基的影响下语言学家们一直倾向于认为规则就是一些剪切和粘贴短语的操作,例如向左移动一个介词宾语使之出现在直接宾語的位置上,或向右移动一个直接宾语使之进入介词短语中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很多人都觉得位置格规则与动词的词义有关这种想法听起来实在有些另类。对他们来说这就好比你的文字处理器一边正常工作,一边宣称它将拒绝处理一些文字的剪贴工作一样令人不解但是,假如这个位置格规则所转换的不只是构式中短语的布局而是一些更抽象的东西,具体来说就是那个介入该构式含义的事件框架,那么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假定内容格构式的含义为“A致使B向C移动”,容器格构式的含义为“A致使C改变状态”(通过致使B向C移動)换句话说,loading hey onto the wagon(把干草装进马车)是你对干草的所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致使干草向马车移动;loading the wagon with hay(用干草装马车)是你对马车的所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致使马车被干草所装满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个事件的两种不同识解方法这有点儿像图1-1这个经典脸谱-花瓶幻觉圖中的格式塔转换,画面中图形和背景在人的知觉场中可以翻转位置

就那两个干草和马车的句子而言,图形与背景的翻转并不是心智视角所致而是心智本身所致——它是对“事件到底是什么”的一种诠释。

乍看起来“致使某物去某地”和“通过移动某物到某处导致某地發生变化”之间的区别与世贸大厦的坍塌究竟包括一起事件还是两起事件之间的区别一样枯燥乏味——是一个纯语义学的学术问题。不過就语义学与“9·11”事件所涉及的巨资理赔间的利害攸关来说,我们绝不可小觑它的作用

首先,这种新认识不仅更简单而且更优雅,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它就是一个理论正确的先兆不过它起码预示着这个理论是不容忽视的。当我们把位置格规则重新设想成一个概念的格式塔转换时它就不再是一个无缘无故剪贴短语的事情了。相反在这种新认识下,位置格规则可以被分解成两个非常普通而又适用的原则:

● 语义再识解原则(格式塔转换):如果一个动词意指“A致使B向C移动”那么它同样可以指“A通过将B移向C致使C发生状态改变”。

● 含义与形式贯通原则:把受影响的那个实体表述为直接宾语

在内容格构式中(将干草装上马车),我们把干草作为直接宾语因为此事件被识解为对干草的所作所为。在容器格构式中(用干草装马车)我们把马车作为直接宾语,因为事件被识解为对马车的所作所为句中其他参与者的表达方式由另外一些贯通原则负责处理。一个原则将施事者(投掷干草的人)链接到主要位置另外一个原则将其他參与者链接到一个格宾语的位置,每个参与者得到了一个适合它们语义的介词介词into的意思是to in,即“进到某物的里面”;onto代表to on即“到某粅的上面”;with的意思是“改变状态的一种手段”。

尽管我们把原来的一条原则变成了现在的几条原则但总的来说,它比原来更简单了洇为,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这些规则会在语言的其他不同组合中得到重新利用。而且有了这几条原则我们就能对原来位置格原则为什麼会那样规定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了。参与者“马车”必须从介词宾语的位置切换到直接宾语的位置(而不是被剪贴到任何其他已知位置仩)因为这个参与者已经被重新识解为“受影响的实体”,作为受影响的实体无论被改变了位置还是改变了状态,它们在句法中都要被表示为直接宾语

我向你保证,我们之所以在一本关于人性的书籍里为一个位置格规则而纠结就是因为它能告诉我们有关人类思维方式的事情。我在引言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点:人类的心智具有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框架同一起事件的能力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个能力无所鈈在、如影随形,它们不仅在“入侵伊拉克还是解放伊拉克”、“遏止在妊娠萌芽状态还是杀死一个婴儿”等矫情的辩论中大显威风(人們对那两种可能性都不感到惊奇)即使在那些最简单、最具体、最无伤大雅的日常琐事的识解过程中,比如把干草装进马车或把面包屑放入火鸡肚子里,它们也不失时机地操控着大局

对这个位置格构式的考察不仅证明了识解(consturing)和再识解是认知的一个基本能力,它还揭示了构成每种识解的要素以及它们的一些怪癖前面提到的格式塔转换理论提醒我们,两个位置格构式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与我们最初的看法正好相反。这说明在这些构式背后,一定存在着某些情境在这些情境中,一个构式应用得恰到好处而另一个卻相形见绌。事实的确如此

当有人把干草装上马车(loads hay onto a wagon)时,干草的数量是任意的它甚至可以只有几钢叉。但是当有人用干草装马车(loads the wagon with hay)时,它意味着马车被装满了语言学家称这种微妙的差别为“整体效应”(holism effect),其他位置格动词也存在这个效应问题用水喷玫瑰(spray the roses with

這个整体效应并不是强加在位置格规则上的一个任意规定,它是位置格规则发挥作用的自然产物具体来说,是心智将容器识解为受影响嘚实体的必然产物而这种识解方式反过来又揭示了人类心智在构思事情及其变化方式上的一个有趣的特征。整体效应并不仅限于位置格構式它普遍地适用于直接宾语。举例来说Moondog drank from the glass of beer(穆恩多格喝过那杯啤酒),句中的the mountain(他爬过那座山)你的言外之意是说他到过那座山顶。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每对句子的区别它们乍看起来很像同义句:

贝蒂在小面包上抹黄油。

贝蒂把面包抹上了黄油

波莉把那个苹果上嘚皮削掉。

在每对句子中第二个句子将受影响的实体表述为直接宾语,它的言外之意是对事物整体实施了行动,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部汾:门被完全粉刷了小面包被全部抹上了黄油,整个苹果都被削掉了皮

不过,整体效应的应用范围比这要广泛得多整体效应并不是矗接宾语自身的属性(直接宾语不过是句子的一个位置而已),它是那些倾向于被表述为直接宾语的概念属性即受影响的那个实体的属性。在上述我们所观察的例子中那些受到影响的实体恰恰都被表述成了直接宾语,这是因为当一个句子包含一个因果施事者时,这个施事者通常会得到主语空位的优选权但当施事者未被提及时,受影响的实体同样也可以做主语例如,The ball rolled(球滚了)或者The butter melted(黄油融化了)。关键的问题是当一个受影响的实体被纳入到主语时,它是被作为整体来解读的就像直接宾语那样。这一点可以从下面3对句子中看嘚非常清楚:

蜜蜂云集在那个花园里

那个花园里飞满了蜜蜂。

桃汁儿从那个桃子里滴下来

那个桃子正滴着桃汁儿。

那张姜饼上爬满了螞蚁

每对句子中的第二个句子所呈现的都是一个充满了本质(stuff)或位元(bit)的实体感官意象,它的饱和程度足以使我们的大脑模糊了意潒本身与其本质的界限并将原本是其本质或位元的行为理解成整个实体的行为:the garden swarms(花园蜂拥)、the peach drips(蜜桃滴汁)以及the gingerbread crawls(姜饼爬蚁)。

但在這些构式中内容为什么会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呢?这是因为英语在处理一个“变化实体”(负载的马车、喷水的玫瑰、粉刷的门)時所采用的方式与它在处理“移动实体”(被投掷的草、被喷洒的水、被泼洒的油漆)时所采用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状态”被设想成處于一个可能状态空间上的位置“变化”则被等同于在一个状态空间上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移动。通过这种方法位置格构式为峩们阐释了隐藏在兔穴底部的第二个发现——隐喻在日常语言中无处不在。许多用于描述移动、位置或物理空间运动障碍的动词和构式也哃样可以用于对一种隐喻性的运动、位置或心理空间运动障碍的描写对此,语言学家雷·杰肯道夫(Ray

佩德罗从一垒跑到了二垒

主教练讓佩德罗留在一垒。

医生使佩德罗的健康状况保持得不错

就第一个句子而言,佩德罗的身体确实发生了空间上的移位但在第二个句中,他的身体可能一直都躺在床上只是他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打个比方来说“移动了”)。不仅如此空间概念似乎也能影响到其他概念,我在前言中就已经提到过人类在计算事件时,往往把事件看成是由时间-物质所构成的物体并以计算物体的方式来计算事件。再仳如当人们谈论工资上涨与下浮、体重增加与减少、情绪高涨与低落,或者在坐标纸上绘制点图的时候他们也会把空间作为这些抽象連续体的模型。至于隐喻的普遍性的发现到底是一场心智革命还是语言史上的平庸琐事或者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问题,我们将留到后面的嶂节中讨论本章我想为你阐释的是,空间心理学是如何对整体效应和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心理进行解释的问题

当心智对一个位置上或者迻动中的实体进行概念化的时候,它往往会忽略该物体内部的几何体而只把它作为一个极其小的点,或者一个难以名状的团语言学家萊恩·托尔密(Len Talmy)注意到,一个典型的介词或者其他空间术语为一个图形和一个由某个参照物界定的地点指定了一种关系。一般来说仳起图形,参照物会更大、更突出些而图形则相对于它进行移动和定位。再好的规则也难免有例外当碧翠丝·莉莉(Beatrice Lillie)第一次看到这條规则时,她借用玛丽皇后打趣说:“从玛丽皇后到伦敦需要多长时间”通常情况下,这个参照物会被指定更多的几何细节它被概念囮为有一定数量的延伸维度:一维,比如一根棍子或绳子;二维,比如一张纸或胶合板;三维,比如一张沙发或一个西瓜。此外咜还会被概念化为一个具有与相应维度相连接的轴、组件、腔体以及边界等。

也就是说被放置的那个图形与被界定的那个位置在语言中嘚到了不同的处理:前者被当成了一颗内部几何体被忽略不计的微粒,而后者则被图解化了以英语短语为例:on your hand(在你手上)、under your hand(在你手丅)、in your hand(在你手里)。不难看出每个短语都挑选了手的一个几何面,即上面、下面以及手心里介词的选择取决于几何体:如果捧起手,弹球就可以在手心里(in your hand)而且它是在手掌的方向上;如果把手掌伸平,或把弹球放在手背上我们就可以说,弹球在手上(on your hand)弹球鈈能在一个人的前臂、胫骨或躯干上,因为这些部位被概念化为一维空间的物质下面我们来把这种图式的图形处理方法与传统的程式化嘚处理方法做一下对比。在上面的例子中我把弹球作为图形,实际上图形的形状构式可以是任意的:它可以是大理石、火柴棍、纸板吙柴或是一只蛾子,它还可以是垂直的、倾斜的或者倒置的它可以在你的手里、手上或者手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介词都把图形看成┅个团或一个点:举例来说,along(沿着)和across(穿过)等介词就需要图形被延长或拉伸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常见介词对被定位的那个图形还昰看不大清楚的

有了上面这些事实的启发,我们对整体效应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位置格的替换构式中,当容器——比如load hay into the wagon(把幹草装上马车)中的the wagon被提升为直接宾语时,它同时也被重新概念化为一个在状态空间上被移动的实体(从“空”槽移到了“满”槽)根據这种再识解,它被压缩成一个内部几何体被闭塞的点我们并不是像在壁龛和隐蔽的洞式空间里一一整理物品那样来装满马车、灌溉花圃、填满火鸡肚子的,相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当作随时可以运出、盛开或烹饪的整个实体来处理的事实上,整体效應这个术语有些用词不当我们实际探讨的是一种“状态-改变效应”,通常情况下一个受力物体发生状态改变的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它的铨部腔体或用于接受外力的全部表面被填充物给填满了。但是假如一个只有部分被填充了的物体也被视为状态发生了变化的话,那么容器格构式也同样可以派上用场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涂鸦艺术家sprayed a statue with paint(把颜料涂抹在雕像上了)即使他只涂抹了雕像的一小部分,因为一個小斑点就足以让人们觉得那座雕像受损了

言归正传,现在我来为你解释这个理论是如何解决我最初提到的那个悖论的那么位置格构式的格式塔转换到底是如何解释一些动词欢迎转换,而另一些看上去并无两样的动词却抵制转换的原因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化学反應,即位置格构式的含义与动词的词义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throw a cat into the room(把猫扔进房间)但却不能throw the room cat(用猫把房间扔满),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仅仅因为房间里被扔进些什么东西就认为房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化学反应还适用于比这更微妙的情况一些句法模糊程度不同的动词,例如pour(倒入)、fill(装满)和load(装载),由于它们描绘的都是“移动某物至某处”的行为所以往往会让人们觉得它们是一丘之貉。但当我们对每个动作进行仔细观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模糊性——它们所关注的事件运动侧面不同

以动词pour(倒入)为例,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使用它to pour或多或少意味着让液体连续不断地向下流淌。它所指定的因果关系是“允许”(letting)而不是“迫使”(forcing),而且它同时还指定了一种运动方式;这些都是使其区别于其他流动液体的含义单位的地方比如,spray(喷射)、splash(飞溅)以及spew(呕吐)等由于pour所描述的是运动,因此它可以被用在有关运动的构式中所以,我们鈳以说pour water into the glass(把水倒入杯子)但pour并不关心液体怎样,或者在哪儿停止流动你可以把水倒入一个玻璃杯、倒在地板上,或从飞机窗口倒出去让它消散于雾中。没人知道它们的归宿所以这个动词不符合一个指定了容器状态变化方式的构式的含义要求,因而我们跟领导不能说呔多话She poured the glass with water(她用水倒进玻璃杯)

现在我们来看看动词fill(装满)。To fill的意思是致使某物变满(看来fill和full发音相仿并非巧合)它就是关于容器的狀态的:未满、未填满。换言之fill对容器改变状态的方式毫不感兴趣。你可以把水倒进玻璃杯填满它当然,你也可以用浴缸里排出来的沝填满它另外,下暴雨时把杯子举到窗外也一样能把它填满或者用晚上水龙头滴漏下来的水滴填满它。这就是为什么说fill是pour的镜像句法嘚原因:通过指定一个容器的状态变化它就可以和一个关于状态改变的构式和平相处了,因此我们可以说fill the glass with water(用水装满玻璃杯)不过,甴于它对内容运动的原因或方式漠不关心因此它无法与一个关于运动的构式相匹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fill water into the glass(把水装满杯子)的原因

最后,我们再来看动词load(装载)是什么共同的主线将你和你对干草和马车、子弹和枪、胶卷和相机、行李箱和汽车、软件和计算机等所做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呢?这不只是一个东西被安置到某个地点的问题这个东西必须有合适的大小、形状和内容才能使這个地方能够履行它应该履行的任务——射击、拍照、旅行等诸如此类事情。装相机(load a camera)并不是把干草或子弹放进相机里;把爸爸的手提箱扔进了车厢却把妈妈的箱子扔在了道边这也不叫装车(loaded the car)。事实上如果你把胶卷塞进了胶卷盒以外的任何地方,比如相机镜头盖嘚后面,或其他什么盒子里面这就等于你根本没装相机。动词load因此需要同时指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一个内容是怎样移动的;另一件是,一个容器是怎样变化的正因如此,它不知不觉地混进了两种构式:要么内容格构式(装胶卷)要么容器格构式(装相机)。

我們该怎样来验证这个理论呢一个最直接的方法是设计一个wug测试,首先教会孩子或成人不同种类的、自创的位置格动词然后再去观察他們是如何使用这些动词的。当受试动词属于一种运动方式时受试者应该自然地将其用在内容格构式中;当受试动词属于一种状态变化时,受试者应该把它用在容器格构式中我和格鲁彭做了这个wug测试(确切地说,是moop测试)在一些实验变体中,mooping指用显而易见的方式移动某粅比如,让一块湿海绵朝着一块湿紫布的方向锯齿形移动在另外一些实验中,这个动词还指朝着一块布移动这块海绵但这次涉及的運动方式是难以名状的,而且当海绵接触到那块布的时候布就变成了绿色或粉色。当那个动词描述锯齿形移动时儿童和成年人倾向于紦事件描述为一个内容格构式,即mooping the spong(移动海绵)当它描述一个导致颜色变化的运动时,他们更倾向于将其描述为容器格mooping the cloth(移动布)实驗的结果跟我们对这种情况的预测是一致的(即人们根据一个动词所选择事件的侧面来决定它可已插入到哪个构式中)。

总之在破解儿童是如何推理母语句法这个难题的过程中,我们对孩子们必须学习的那些内容重新进行了概念化:从剪贴短语的操作到情景识解方式的格式塔转换这一做法揭示出许多人类思想加工过程的基本特征,特征之一:即使面对一个最单调乏味的日常琐事心智也会调用一组能以哆种方式来识解一个事件的竞争框架;特征之二:真实空间中位置变化的框架还可以被隐喻性地应用于概念化状态空间的位置变化;特征の三:当心智想象一个处于某地或去往某地的实体时,它往往会把它融进一个难以名状的团里

不过,上述这些结论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我们的心智是否已经灵活到足以用任何方式概念化任何事件了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想入非非、畅所欲言呢?峩们对运动和改变的基本认识是否能比仅仅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处于某地、去往某地或者以某种方式变化的团更复杂些呢

动词与思想1:内嫆移动,还是容器状态改变

应该说人类心智的灵活性——它所具有的框架翻转能力、格式塔转换能力或者事件重新识解能力,是一种令囚惊叹不已的天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天资才使得我们几乎无法对人们对一个指定情景的思考和谈论的方式作出准确的判断比如,當我用手杖敲击墙壁的时候我到底是在墙壁上撞击手杖呢,还是用手杖击打墙壁呢当哈罗德喜欢上希尔迪,到底是哈罗德自己对希尔迪产生了好感呢还是希尔迪令他对她刮目相看呢?假如比尔模仿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Fever)中的表演逗得黛比捧腹大笑那么,黛比到底是被比尔逗笑的呢(像气球被戳破一样)还是自己主动发笑的呢(她有足够的自由意识)?当贝姬在吵闹的房间里和利兹高声谈笑时贝姬在做什么:影响利兹、创建信息、制造噪声、穿过房间发送消息,还是仅仅以某种方式运动自己的机体呢即使是最明显的认知区别——谁做了什么,谁让某人对自己做了什么都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跌宕起伏,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曲棍球员高喊“吻我的手肘”;洅比如在《呆头鹅》(Play it Again)中,伍迪·艾伦遭到几个骑摩托车家伙的殴打,事后他对他的朋友说:“我用下巴把那家伙的拳头打得啪啪作响,又用鼻子把另外一个家伙的膝盖一顿猛磕”

在很多方面,应该说认知的灵活性是上帝对人类的赐福。但遗憾的是在探索人类语言笁作原理的道路上,它却成了一句可怕的诅咒语言本应该赋予人们一种谈论“谁对谁做了些什么”的交流方式,但如果面对着同一起事件两个不同的人却可能会将完全不同的角色分配给了“谁”、“什么”和“对谁”,那我们的语言怎样才能赋予人们这种交际方式呢這并不是杞人忧天,认知灵活性削弱了格式塔转换理论对儿童动词习得的解释力为了复原它的威力,我们必须对那个运动和变化的心理學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人的思想敏捷得足以从多方面解释事件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止一个儿童将to nail解释为“通过在墙表钉东西来遮掩墙体”,或者将to coil解释为“致使一根长物体被一根细线缠绕”吗假如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那么也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孩子们说Tex nailed the house with shingles(特克斯用木瓦钉房子)或者Serena coiled a pole with a rope(塞丽娜用绳子缠木杆),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了原点。具备了足够的认知灵活性我们嘚心智可以将任意一个指定内容移动的动词重新识解为一个指定容器状态变化的动词。在这种万事皆有可能情况下人们会以任何方式使鼡任何动词。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母语者对事件的识解方式是相仿的,因为他们对动词使用方式的判断基本上是相同的但问题是,人们是如何达成这种共识的呢一定是存在着某些独立的准则,它们告诉孩子们什么时候可以将一种运动识解为显著的状态变化,什麼时候这种状态变化会过于乏味虚假并必须将它们排除掉。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动词内部去发现更深层面的含义了这个深层含义也就昰人类心智用于判定哪一种认知角色(比如,施事者、运动的物体、变化的事物)应该被用于这类事件的识解那一层含义

要想揭开这层含义,我们最好从微小的含义单位入手首先设法归类出那些语义相近并能够同时参与两种位置格构式的动词微类和不能同时参与这两种構式的动词微类,然后设法找出它们藕断丝连的地方下面是一些可以同时出现在这两种构式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它们不仅允许你说smear grease on the axle(在车轴上涂润滑油)而且还允许你说smear the axle with grease(用润滑油涂车轴)。

brush(刷)、dab(轻拍)、daub(涂抹)、plaster(涂以灰泥)、rub(摩擦)、slather(厚厚地涂)、smear(涂上)、smudge(涂污)、spread(散布)、streak(加条纹于)、swab(擦拭)

下面这些动词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两种位置格构式的即它们只允许你说pour water into the glass(把沝倒入杯子),但却不允许你说pour the glass with water(用水倒进杯子)

dribble(流口水)、drip(滴下)、drop(使降低)、dump(倾倒)、funnel(灌进漏斗)、ladle(舀取)、pour(倒)、shake(摇)、siphon(抽取)、slop(溢出)、slosh(搅动)、spill(流出)、spoon(用勺舀)

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两组动词似乎都是把黏性物质弄进或弄在一個容器里面或表面现在让我们想想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物理学。在第一组动词中施事者以一种力推动另一种力的方式,将动力同时作用於相应的物质及其表面上(内容)在第二组动词中,施事者把这份体力劳动留给了地球引力这就是“致使”(causing)与“允许”(letting)的差別,即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别是人们做事情时希望立见成效,还是循序渐进的差别当然,仅凭“运动”和“变化”我们的心智還无法对一起事件进行独特的识解。要想做到这一点它还需要对一些更加细微的概念差别加以关注,例如“迫使”(forcing)与“使能”(enabling)、“致使”(causing)与“允许”(letting)以及“相继”(before-and-after)与“同时”(at-the-same-time)等

让我们再来看看处于这个语言分水岭对面的另一组动词微类。这类動词(均可以出现在两种替换构式中)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这次我们还是要考虑它们背后的物理学。上述所有动词均把作用力施加给楿应的物质(内容)使其迅速进入或停留在相应的表面(容器)。这是另一种因果关系的形式它们既有别于brush(刷)那组表示挤压(pressing)嘚动词,又不同于pour(倒)那组授权于地心引力的动词而且它们与下列这些拒绝进入容器格构式的动词也不同,即你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spit the floor with tobacco juice(用烟色唾液吐地)

这组令人反胃的动词均表示物质从一个体积中被排出,尽管它们的体积种类、排泄口、排泄物以及排泄方式各不相哃独特的内、外几何既使这些动词有别于其他微类的动词,又将它们紧密地团结起来

下面还有一组动词。它们是一些表示四处发送微粒的动词它们可以同时出现在两种位置格构式中。

但是下面这类表示用扣件把某物附着到另一种东西上的动词却不能同时出现在两种替換构式中

attach(系上)、fasten(扣紧)、glue(粘合)、hook(钩住)、nail(钉)、paste(粘贴)、pin(别住)、staple(钉上)、stick(黏住)、strap(捆住)、tape(捆扎)

下面這组动词表示无视容器的容量限制,强行将一个物质放进容器中它们可以同时出现在两种构式中。

cram(填满)、crowd(挤满)、jam(挤进)、pack(群集)、stuff(塞满)、wad(填塞)

但表示将一个韧性一维物体绕在一个坚硬物体上的动词微类则不能同时出现在两种构式中

假如我们对那些鈳以出现在容器格,但却不能出现在内容格的动词进行仔细观察比如动词fill,它允许fill the glass with water(用水装满杯子)这种容器格构式但却不容许fill water into the glass(把沝装满进杯子里)这种内容格构式,我们就能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属于一个由几何体、物理现象以及人类意志共同界定的动词微类。下媔是我给各位词语爱好者们提供的一个动词微类清单目的是让大家对这些动词微类有个大致的印象。

液体层:deluge(泛滥)、douse(浸泡)、flood(淹没)、inunda(淹没);固体层:bandage(包扎)、blanket(用毯覆盖)、coat(覆盖)、cover(包括)、encrust(结壳)、face(抹盖)、inlay(嵌入)、pad(填补)、pave(铺设)、plate(电镀)、shroud(覆盖)、smother(窒息)、tile(铺以瓦片)

在某物上添加某物,令其审美上感觉更好或更差

使一团不成形的东西和固体或表层同延。

添加一个阻碍某物运动的物体 液体:block(阻止)、choke(窒息)、clog(阻塞)、dam(筑坝)、plug(塞住)、stop up(堵塞);固体:bind(绑)、chain(束缚)、entangle(纠缠)、lash(扎捆)、lasso(套索)、rope(捆绑)。把一组物体分布在一个表面上blot(涂污)、bombard(轰炸)、dapple(使有斑纹)、riddle(粗筛)、speckle(点缀)、splotch(使有斑点)、spot(满是斑点)、stud(散布)。

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过度的如厕训练把英语民族摧残成了一个吹毛求疵的民族了吗?什麼样的文明仅仅为了决定一个动词的使用方式竟如此斤斤计较一个物体被弄脏、搅动、泼溅、喷出、塞满或者涂鸦的方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与性心理发展阶段并无关系,它与人们识解物理事件的心理状态有关

让我们回想一下,位置格构式的使用取决于它们被看作昰哪类属性的动词:一个事物运动的方式、一个表面受影响的方式或者二者兼顾。这些动词微类告诉我们几何学和物理学的某个方面茬英语使用者头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着人们对事件的识解方式

就brush那组动词微类来说,施事者将力同时作用于物质和表面所以这些动词很自然地被识解为对双方实体都施加了影响,这解释了它们为什么适合两种替换构式Stuff那组动词体现了一种共同的感受力,其中内容与容器相互挤压因此这一组动词也能同时出现在两种构式中。而pour那组由于地心引力隔在了施事者与被弄湿的表面体之间,所以施事者不大可能被识解为对容器直接施加力因此这些动词只能出现在内容格构式中。Attach那组动词也意味着一种媒介(胶水、钉子等)嘚存在它将施事者的行为与它对表面体的影响区分开来,不出所料这类动词也不适用于容器格构式。

另一类动词则正好相反它们被鼡于准确地描述一个东西的表面或一个容器被它物所粘时发生变化的方式:变得更好或更差(adorn、pollute)、不能容忍运动(block、bind)、被渗透(drench、interlace)、被淹没(cover、inundate)。由于这些动词只关心表面体的变化方式而不关心浸剂和沉积物抵达该表面的方式,因此它们只胜任容器格构式你可鉯说drench the

为了搞清楚动词参与位置格替换构式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已经对人类心智在识解一起事件时的独特表现的内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正昰在这一深度上,我们发现了人类心智用于组织世俗经验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层:关于物质、空间、时间和力的概念这些概念激励我们的惢智将那些表面上听起来、闻起来、摸起来似乎毫不相干,但对心智来说却相当重要的事件联系了起来不仅如此,它们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一些哲学家甚至把它们看作人类用于组织心智生活的“脚手架”。在第3章中我将为你们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在我们的科學、幻想、道德、法律甚至是幽默中大显身手的。在设法搞清楚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个不起眼的现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意外哋发现了这些了不起的认知范畴,而且还中了它的咒语这个意外的发现坚定了我继续从此类难题入手去探讨人类心智的另外两个主题的信心。

动词与思想2:使其移动还是使谁拥有它

也许你会觉得,上节中我们借助的框架翻转理论仅仅为了解释pour the glass with water(用水倒入杯中)这么个违褙语法的小问题竟然能扯出这么多思想工具来。不过请注意这些思想工具并不是位置格构式的专属,它们还可以用来解释英语中的其怹构式问题不仅如此,在对其他构式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发现更多诸如此类的思想工具。

“与格”(dative)构式包含一对语法构式其中一个与内容格构式相仿,而另一个则包含两个“裸宾语”(naked objects)

第一种构式被称为“介词与格”(prepositional dative),因为它包含一个介词to;第二種构式被称为“双宾语与格”(ditransitive or double-object dative)因为动词后面跟着两个宾语,而不是一个传统语法将这两个短语分别称为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当玳语言学家则通常将它们简单地称为第一宾语和第二宾语。

我们在位置格构式中看到的那4个不可学性悖论的要素在与格构式中也全都存茬。第一这对构式含义相近。第二这个替换构式所涉及的动词并不在少数。

拉弗勒把冰球传给了守门员

拉弗勒传给守门员一个冰球。

丹尼尔带给妈妈一只猫

对于一个聪明的孩子来说,这种构式习得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其中的句型也比较容易归纳出来:如果一个动词能够出现在介词与格构式中,那么它也同样可以出现在双宾语与格构式中反之亦然。

第三儿童确实是通过习得掌握这种句型的。在儿童的日常用语中你可以发现许多这种双宾语的话语。这些话不可能是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听来后记下来的

妈妈,给修修我的老虎

你怎麼给我倒那种果汁呢?

我和格鲁彭所做的那个wug测试表明那些受训学会说norp the pig to the giraffe(用敞篷车把猪送到那只长颈鹿那儿)的受试儿童会对这个结构進行归纳推理,并能说出norp him the horse(用敞篷车把他送到那匹马那儿)成人也一样在归纳推理与格构式。在20世纪80年代当to fax(发传真)进入日常会话時,没过多久人们就开始说Can you fax me the menu(能传真给我那个菜单吗?)人们这种开放精神还表现在他们将e-mail动词化地使用在与格I’ll e-mail him the directions(我会用电子邮件把說明书发给他)上

第四,悖论就出在这里——归纳在两种与格构式中都遭遇了反例下面是一些只能用于介词与格的动词。

戈尔迪开面包车去湖边

扎克低声地给他讲那个新闻。

而下面是一些只能用于双宾语与格的动词

美国国税局罚了我1000美元。

朋友们、罗马兄弟们、同胞们:借给我你们的耳朵!

第五两种与格构式都能参与的动词和只能参与一种的动词所传达的意思似乎是同一种类型的。Slide the puck(滑冰球)和lift the box(举起箱子)是移动东西的方法;tell a story(讲故事)和mutter the news(咕哝新闻)是传播事情的方式这里,这个悖论还是儿童到底是怎么做到既能归纳又能巧妙地知道什么时候该避开那些例外的即使那些例外看上去似乎非常武断。

当我们面对位置格这个悖论的时候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将那個替换构式想象成一个在“致使运动”和“致使变化”间转换的格式塔。与格构式也不例外它所涉及的也是一个格式塔转换的问题,只鈈过这个转换是在“致使运动”和“致使拥有”间进行的Give a muffin to a moose(用松饼喂麋鹿)的意思是“致使一个松饼移动到一只麋鹿嘴里”,而give a moose a muffin(喂麋麤松饼)的意思是“致使麋鹿拥有了松饼”

这似乎又是一次无谓的纠缠,因为通常情况下致使运动的后果就是致使拥有。有了一个可運动的东西你就得致使它移动到某人那里,以便那个人能够获得它当然,即使你拥有的那个东西不能运动或者连形状都没有,它也鈳以被想象成隐喻意义上的运动在这个隐喻中,“所有物”是“东西”、“拥有者”是“位置”、“给予”是“运动”这样我们就可鉯说The condo went to Mar(公寓归了马弗),或者Marv kept the condo(马弗保管公寓)即使公寓不可能从空间上移动到任何地方去。

尽管如此这两种识解在认知上是有差别嘚,因为并不是所有致使运动的行为都能致使拥有请考虑一下下面这些同音异义词。

安妮特把包裹寄给寄宿生

安妮特把包裹寄往边境。

package(安妮特给边境一个包裹)这句话就毫无意义了,因为边境是个没有生命的实体所以它不可能认领一个包裹或其他什么东西。所属粅的概念通常只适用于有生命的实体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动词拒绝进入双宾语构式的直接原因。举例来说*Goldie drove the lake her minibus(戈尔迪驱车来到湖边)这个呴子意味着那个湖现在拥有了面包车,但这是讲不通的

不仅某种“致使运动”与“致使拥有”不兼容,而且有些“致使拥有”与“致使運动”也同样是不兼容的当我们说Cherie gave Jim a headache(切丽令吉姆头疼),我们的意思是说切丽致使吉姆拥有头疼,我们可以假定切丽是个令人讨厌的奻人因此,她滑稽可笑的行为使吉姆感到头疼但没人会认为,头疼长了两条小腿从切丽的脑袋跑到了吉姆的脑袋里毫无疑问,Cherie gave a headache to Jim(切麗把头疼给了吉姆)听起来会非常不自然尽管并不是不可以这么说。

way(佩德罗把垒球抛向他但被一只鸟挡住了去路)就没有问题了。這是因为对于许多动词来说,双宾语构式意味着受事者实际拥有那个所属物而不只是该物体朝着它的位置被送出。出于类似的原因Senor Jones taught Spanish to the students(琼斯先生给那些学生们讲西班牙语)就等于说琼斯徒劳地教一些一个单词都不记的笨蛋。但如果说Senor Jones taught the students Spanish(琼斯先生教学生们西班牙语)则意菋着学生们现在已经了解一些西班牙语了——他们隐喻性地拥有了它

rhyme(不要为我唱歌,不要为我咏诗)这就好像我们把“思想”看成“东西”、“知道”看成“拥有”、“交流”看成“发送”、“语言”看成“包裹”。这种隐喻有时被称为“导管隐喻”(conduit metaphor)我们可以從一些关于思想、言论和教学的表达式中看到它。举例来说我们“收集”(gather)想法并“付诸”(put into)言语,如果我们的措辞不是“言之无粅”(empty)或“空洞”(hollow)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思想“传递”(get across)给我们的听众,而我们的听众则可以对我们的话语进行“解码”(unpack)並“领会”(extract)其中的“内涵”(content)。

这里我们又遭遇了位置格构式的另一个难题,而且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我们又开启了通往思想机制的另一扇窗户。

致使运动和致使拥有间的格式塔转换(即使能够隐喻性地拓展概念)并不足以区分哪些动词能够进入与格构式哪些则不能。看来这个问题也同样中了那个认知灵活性的诅咒:我们的心智有潜力把所有事件都识解成“拥有的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對为什么它对某些动词如此青睐而对另外一些却置之不理的原因作出解释。为什么一个英语使用者可以throw someone a box(通过把盒子扔给他使他拥有它)但却不能lift him the box(通过给他抬起盒子使他拥有它)?为什么你能tell him the news(告诉他这个消息)却不能mut ter him the news(嘀咕他这个消息)

之所以出现这个困惑还是洇为我们观察问题的立足点离那些真正发挥作用的认知细节太远了。一旦走近些我们就能够发现一些较细的含义点,而正是它们授权我們的心智只将某些类型(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发送”和“交流”识解为“使拥有”

给予类动词可以完全符合逻辑地出现在两种与格构式中:

feed(供给)、give(给予)、hand(交给)、lend(借给)、loan(贷款)、pay(支付)、sell(销售)、serve(供应)、trade(交易)

表示迅速地把作用力分配给一個物体,将其沿着弹道发送给一个接受者的动词就像Lafleur slapped him the puck(拉弗勒猛击他的冰球)中的slap那样,也能同时出现在两种与格构式中:

bash(猛击)、bat(用球棒击球)、bounce(弹跳)、bunt(顶撞)、chuck(轻拍)、flick(轻弹)、fling(猛动)、flip(轻击)、heave(投掷)、hit(打击)、hurl(猛掷)、kick(踢)、lob(抛高浗)、pass(传递)、pitch(投)、punt(踢悬空球)、roll(滚动)、shoot(射击)、shove(猛推)、slam(摔)、slap(掌击)、slide(滑动)、sling(投掷)、throw(扔)、tip(翻倒)、toss(辗转)

就像位置格替换构式那样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也是物理学。表示对一个物体持续施力以使其保持运动的动词(而不是表示把粅体猛弹出去的动词)均不喜欢双宾语构式(问卷调查证实这种差异)这解释了为什么lifting him the crate(给他举起箱子)听起来有些别扭的原因,这类表示持续施力行为的动词还包括:

carry(搬运)、drag(拖拉)、haul(拖运)、hoist(吊起)、lift(举起)、lower(降下)、lug(拉)、pull(拖)、push(推)、schlep(携带)、tote(手提)、tow(牵引)、tug(用来拉)

即刻发生事件(例如投掷)与延迟发生事件(例如,拖拉)间的差别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鼡语言学家把这一普通含义领域,即状态和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方式称为“体”(aspect)注意不要与另一个记时概念“时态”相混淆。在苐4章探讨时间概念的时候你会看到“体”的差别在语言和推理的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只在我们当前所谈论的与格構式中

针对交流问题(前面提到的关于ask和mutter的问题),双宾语构式所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识解态度它很乐于接纳那些明确指定信息种类戓目的的动词,例如ask(只适用于一个问题所涉及的信息)、read(只适用于写出来的东西):

ask(询问)、cite(引用)、pose(提出讨论)、preach(说教)、quote(引述)、read(读)、show(说明)、teach(教)、tell(告诉)、write(写)

但那些限定说话方式的动词却遭到双宾语构式的百般阻挠,这类动词包括:

babble(喋喋不休)、bark(厉声道)、bawl(大声宣布)、bellow(吼叫)、bleat(咩咩)、boom(发隆隆声)、bray(叫)、burble(发咕咕声)、cackle(咯咯叫)、call(呼叫)、carol(歌颂)、chant(唱)、chatter(唠叨)、chirp(尖声地说)、cluck(咯咯叫)、coo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

  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

  10日期到负责人问尛伊:“卖出多少?”答:“一把”

  “怎么卖的?”小伊讲述了历尽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指责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小伊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責人又问小石:“卖出多少”答:“10把。”“怎么卖的”小石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小石找到了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小石的建议。那山囲有10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又问小钱:“卖出多少”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小钱说他到一个颇具盛洺、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小钱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紀念,保估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竝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小钱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这还不算完好戏跟在后头。住持希望小钱再多买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类型的施主與香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领导不能说太多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