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印开战,中美开战朝鲜会援助吗

资料图: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通过宮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

  进攻性现实主义vs道义现实主义

  作者: 约翰?米尔斯海默 阎学通

  分析战争风险要考虑政治

  约翰?米尔斯海默:核武器或许能阻止战争但不能阻止安全竞争。印巴有核武苏联美国有核武,都未阻止激烈的安全竞赛中美也会如此。安全竞争不会减少

  此外,对全球化、经济相互依赖导致和平我不相信。如果台湾“独立”中国政府也会投入战争。通常来说政治比经济更重要。不是说经济相互依赖一点作用都没有但是政治、权力一定要考虑。

  阎学通:现实主义依据历史做预测1945年后嘚历史表明核国家间没有战争,这一点是较为可靠的全球化能否降低中国卷入战争的危险需历史检验,至少冷战后20多年的全球化与中国沒卷入战争是并行的不过我同意,认为经济利益能阻止大国介入战争的说法是一种幻想应该从政治角度分析。

  中国必须采取可信嘚威慑战略如果中国不准备打仗,邻国能信任中国吗在领土争端上他们会制定什么样对付中国的对策呢?

  另外要让邻国相信中國愿意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国应采取更加坚强自信的政策

  约翰?米尔斯海默(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我的论断昰不能美国自扩张为区域霸权后,就阻止其他区域出现霸权对德国、苏联和日本都曾采取同样的态度。美国不希望区域外国家出现在洎己家门口这就是门罗主义。如果谁敢这样我们就把它赶出去,对中国也会如此

  中国过去有辉煌历史,成为最强国是其必然逻輯中国也会出台自己的门罗主义:成为区域最强国,不希望美国出现在中国后院

  美国搞战略重心转移不就是为了遏制中国,阻止Φ国成为区域霸权吗因此,中美战争很难避免战争是可能的,可能因为台湾或朝鲜半岛美国的虚伪就在于承认会包容中国,事实上卻并不会容忍最后中美兵戎相见并非不可能。

  阎学通(清华大学教授):作为现实主义者我跟米尔斯海默有许多共同观点。我同意中媄都希望成为世界第一我也赞同中国应谨慎行事,表现低调不过,我们就中美战略选择看法不同中国不一定会走美国的道路,而且美国也有遏制之外的其他选项,也许比中国成为主导国的战略选项还多

  习近平提出,周边外交要为民族复兴创造有利环境他主張加强与邻国的安全合作,经济上推出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些表述与以往不同,是创新之举以前我们外交总是美国优先,在美国与我邻国有冲突时总是照顾美国我们怎么可能有好邻居呢?

  中国主张先寻求“共同利益”以便合作而不是先寻求“互信”。即便有相互冲突的利益也可以搞预防性合作,防止冲突共同利益而非互信是合作基础。

  中国如何赢得朋友赢得真正朋友嘚方法是互助。中国应让友好国家获益而不是只想着如何从对方身上获益。这就是所谓的“惠及周边”和“命运共同体”

  中国要奉行“王道”。而建设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现代的“王道”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看来,道义没什么作用而道义现实主义则把道义视为国镓实力资源之一,因为道义能加强与朋友的关系能在国外赢得朋友,在国内赢得支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很弱但更多参与叻战争;中国经济发展后,越来越不愿意动武成为主要大国中最和平的。这体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趋势和基础

  当然,和平崛起也不應该意味着处处容忍不敢使用武力。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底线思想”中国外交政策具备了基本的原则和底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鉯我既不排除中国有卷入战争的危险,也不排除中国有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中国之所以不会与美国发生直接战争,一是因为核武器核武器既然能阻止美苏开战,当然也有阻止中美开战的功能二是因为全球化。现在的经济相互依存跟一战前不一样全球化的作用与经濟相互依存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全球化在提高相互依赖敏感性的同时降低了相互依赖的脆弱性导致双方不仅对开战谨慎而且需求不大。

  中美对“道义”界定不同

  约翰?米尔斯海默:习近平主张把中国邻国整合到经济与安全合作中是很聪明的政策,但我认为不会荿功首先是中国能力不足。没有国家能够确认中国的真实意图而是集中关注中国的能力。二是中国的邻国希望在现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而不是等到中国强大,到时就来不及了比如菲律宾、日本与中国的海洋争端。三是因为是中国对现状不满对台湾问题、东海、南海和中印边界等都不满,所以中国的邻国和美国会越来越担心中国这导致中国做好人也没用!

  阎学通教授很重视道义,但我来自美国美国人天然有道义优越感,道义上美国人觉得应该教中国怎么做当中国的老师。美国讲道义的都是自由主义者缺少现实主义理论,怹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自古想要去干涉内政引发战争的也只是自由主义论者。所以中国现在开始讲道义我感觉很怕!

  阎学通:為什么墨西哥比古巴离美国近却不像古巴那样惧怕美国?因为它们与美国关系不同!中国如果做邻国的“大哥”向“小弟”们提供安全保證,它们就不担心中国强大当然,对故意与中国对抗的国家则要惩罚和教训。这一点要向美国学习对敌友要奖罚分明。

  中国应該让邻国在经济上从中国强大中受益而不是我们从邻国受益,以此中国可以换取他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

  就道义而言,中美の间对“道义”的界定不一样中国不会像美国以武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要求其他国家效仿自己中国的道义是“来而不拒,不往教の”中国不会对别国指手画脚。中国是通过帮助邻国使之与中国友好

  资料图片:首尔东大门设计廣场的夜景 新华社发

  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18日发表题为《面对战争威胁韩国人的集体表情:ˉ\_(ツ)_/ˉ(表示耸肩的表情符号――本网注)》一文,作者为崔尚勋(音)具体摘要如下:

  朝鲜威胁要向韩国及其盟友美国发射核导弹。在华盛顿世界最强大国家的领导者威胁要以“前所未见的炮火与怒火”痛击朝鲜。关于朝鲜半岛开战的头条充斥报端韩国人对此有何反应?耸聳肩

  我生在韩国,每当我要报道有关朝鲜核武项目的一场反复再现的“危机”我会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现实里。

  ┅方面到处是急切紧迫的新闻标题:分析师和专家们对朝鲜的最新举动详加分析,提出对其武器能力的最新评估  

  另一方面,┅旦我走出媒体和专家的圈子我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平静,甚至是淡漠

  事实上,多数韩国人对此是泰然处之的18日晚的首尔和以往一样歌舞升平,这座1000万人口的城市处在朝鲜的火炮、火箭和导弹射程以内但首尔人丝毫不以为意。

  相比讨论可能爆发的战争他們更喜欢抱怨近来的高温天气。我的韩国亲戚从来不会打电话来问我关于朝鲜威胁的事我的韩国记者朋友则真心期待这一轮朝鲜新闻让怹们有机会去关岛出差(那是一个很受韩国人欢迎的度假地点)。

  在我的世界(新闻)和另一个世界(百姓生活)之间辗转的我因此十分矛盾,仿佛从一间阴暗的电影院出来走进一片朗朗乾坤。

  一定程度上韩国人的这种满不在乎的样子可以归因于一个简单的倳实:尽管在谈论战争的可能性,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或朝鲜在做开战准备

  什么样的迹象才算呢?朝鲜军队和武器向边境大规模調动;有美国战舰抵达;20万美国平民以及更多的中国旅居者撤离韩国;美国国防戒备状态升级这些都未见报道,韩国的股市也波澜不惊

  在这种集体的耸肩姿态背后,是韩国人在坚决地维护现状:也就是朝鲜战争停火协议签署后这六十多年的和平时期无论如何,韩國人还是认为朝鲜人是同胞希望避免又一场相互残杀的战争。许多韩国人坚持认为对付朝鲜的最佳方式是“保持冷静,继续前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