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也很热吧,北方的大学生多久去澡堂洗一次澡?夏天多久搓一次?

当南方人进北方澡堂搓澡会有非常不一样的体验,北方的搓澡文化很出名,在顺序以及时间上都有讲究,北方人对搓澡有多讲究?搓澡的正确姿势是什么?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北方人对搓澡是极其讲究的。

澡巾的大小厚薄、粗糙的程度、搓澡的场地、洗澡的顺序、搓澡时间的掌握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每一次搓澡都像一场盛大的仪式。

澡巾不能太厚,厚的澡巾让手掌在皮肤上搓起来感觉不明显,往往费力。单层澡巾太薄,搓起来时间长了手掌生疼。搓澡巾最好内里有一层薄薄的毛巾,柔软而舒适,搓起来省力省劲。

洗澡的顺序、搓澡的时间也是极其讲究的,刚进澡堂是不适合搓澡的,因为这个时间没有泡够,毛孔没有充分的打开搓不干净。洗上三十分钟后再去搓,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澡堂时间过长,消耗体力,这时候往往没劲儿搓不动,从而导致搓不净。

最佳的时间是进澡堂后十五分钟左右开始搓澡,毛孔张开,体力刚好。多数北方人洗澡也是遵循这一顺序,进澡堂先洗头,然后打上护发素,把头发在脑袋上边盘成一个道士髻,进蒸房待上5分钟,微出汗,喝点水补充一下体力,开搓。

一个月左右搓一次就可以,频率太高反而伤害皮肤。

不要太用力搓,把皮都搓破就得不偿失了。

物理摩擦终究会对皮肤有损伤,可以适当选择比较温和的化学去角质产品。

角质层去除后,皮肤失水量增加,会比较容易干燥,事后可以涂抹身体乳来加强保湿。

为什么说搓澡不要太用力?

很多人在搓澡的时候,喜欢搓到“红、疼”的程度,但其实皮肤表面除了脏东西之外,还有一层天然的“保护层”叫角质层。角质层的细胞内含有角蛋白,它能有助于减少水份蒸发使皮肤保持湿润。因此过度去角质层洗澡时用搓澡巾太用力擦洗皮肤,常常使尚未完全角化的角质细胞过早剥脱,甚至将角质层完全剥脱,露出鲜红的颗粒层或棘层皮肤,使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大大减弱,机体很容易遭受外界环境中的种损害,而长期下来也容易加速皮肤的老化。

搓澡会搓出皮肤癌是真是假?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物质及水分的丧失。虽然使劲用搓澡巾搓的确会破坏这层保护膜,但引发皮肤癌的说法太夸张,并没有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感受到了北方独特的搓奶文化!!!!!
不是搓澡哦!!lz已经搓过很多次澡了!!之前从没搓过奶!因为觉得让陌生人摸那么久有点奇怪!!!!!
但是建议容易肚子受凉的姑娘还是不要搓奶好了!!!lz刚躺下没多久,阿姨还没搓完我的头,我就觉得肚子受凉了,憋着屁让阿姨搓完了全身。。。。。回到家就赶紧上厕所了。。。。。现在在一边发帖一边拉臭臭。。。

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不要再纠结是lz叫搓奶辣!!
虽然以前不知道但是lz现在已经知道还有别的打奶拍奶推奶奶浴这些叫法辣!!!!
只不过可能是lz在的地方是八线小城市吧,去的澡堂也只是离家最近的!!小区外面的澡堂!!!!
每次搓澡阿姨都问的是要不要搓奶!!所以我也叫搓奶而已!!!!
你们不要嫌lz低俗好不好!!!

上网这么久,我发现网络上很多南方人和北方人经常为洗澡这个话题争论,比如,南方人说北方人不爱洗澡,北方人说南方人不搓澡,等等。


我个人感觉,类似这样的言论都很多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没有把自己融入对方所处的环境来考虑,这就造成了很多误会,以致于这样的话题永无休止。

我来自广西贵港,一个彻底的南方人,但我在东北黑龙江上的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工作多年,对于南北方洗澡这个话题,我想我应该有发言权,并且我的发言应该比网络上很多人客观。

下面来说说我当年到了北方之后,是怎么“解决”洗澡问题的,建议南方的同学认真看,相信你看了之后会消除关于北方人洗澡的很多误会。

以下我要说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也许有些读者还没出生,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和现在大不一样了,所以,请大家不要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待以前的事。

我在黑龙江上学怎么洗澡


当年,我是在秋季开学的时候去的黑龙江,具体时间忘记了,反正不是八月底就是九月初,当时黑龙江的天已经很凉了。

学校的宿舍是筒子楼,中间是走廊两边是房间的那种格局,当时的宿舍没有独立卫生间,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卫生间的设计只限于大小便、洗脸、洗衣服等,没有为洗澡设计专门的空间,但是学校里有公共澡堂。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交钱给学校统一购买生活用品,我发现所购买的用品中,有脸盆,但没有水桶,当时我还抱怨没水桶怎么洗澡呢,因为我在广西这边不管上初中还是高中,水桶是必备的用品,可以用来洗澡洗衣服什么的。然后有人跟我说,大家都去澡堂洗澡,没人用水桶洗澡的。

既然宿舍里没有独立洗澡间,当时我就想,等人少的时候到卫生间里洗冷水,先应付一段时间再说,之前我在广西一年四季几乎都洗冷水,到了黑龙江我也想这么操作一阵子。

最后证明我还是太年轻了,因为水龙头流出的水太凉了,光洗手就感觉很刺骨,别说洗澡了,最后还是得去澡堂。

我的印象里,到黑龙江的第一个晚上,我没有洗澡,因为人生地不熟,周边环境也和广西相差太大,内心有一种彷徨的感觉,当晚怎么过的我也忘记了。我觉得,我起码是到了那里两三天之后,才去澡堂洗的第一个澡,下面听我说说第一次去澡堂的经历。

进了澡堂的大门,先到前台交钱(好像是三块,反正不超五块),前台给我一个有编号的钥匙之后告诉怎么我走,然后我走进一间屋子里,有点像更衣室那种,里边有好多柜子。我按钥匙编号找到柜子后,把个人的衣物和其它用品都放里边锁好,然后从一堆拖鞋里找到合适的穿上(现在感觉有点不卫生),最后把钥匙挂在手腕上,这才正式进入澡堂。

刚到澡堂的门口,迎面就扑来一股水蒸气,透过水蒸气往里一看,里面的场景对于我一个南方人来说,极其震撼,当时,整个澡堂里我是唯一一个穿着短裤洗澡的人,我是后来在那边呆习惯了才敢和大家坦诚相待。

在里面,我第一次见识了搓澡,搓澡有专门的服务,但要单独收费,客人躺在一块板子上(上边有垫子),由搓澡工帮搓,还别说,我看着挺舒服的。

如果几个同学去洗的话,可以互相帮着搓,但那只是简单地帮你把泥搓掉而已,应该没有搓澡工搓得那么舒服。我在北方呆了那么久,还没有享受过搓澡服务,想想还是挺遗憾的。

最开始在澡堂洗澡的时候,我只用毛巾,后来我也用上了搓澡巾。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三天洗一次澡,用毛巾还能应付,后来慢慢习惯了那边的生活,再加上为了省钱,就改成了一周洗一次,这种情况不用搓澡巾是搞不定的。

说到这里,南方的同学肯定就有疑问了,一周洗一次澡难道不脏吗?我觉得这个得分情况,如果说你天天运动大汗,我认为确实得经常洗;如果你不出汗,完全没必要天天洗,一周一次就够了。

北方,尤其是东北那边特别干燥,尤其是冬天,如果你没事也天天洗,别说没必要,另外对皮肤就是一种伤害。我不说北方,就说南方,大家在冬天洗完澡的时候,手上是不是感觉特别粗糙呀?南方尚且如此,别说比这干燥的北方了。

在我上学的当时,我发现东北人特别喜欢去澡堂洗澡,我经常看到一大家子拿着大盆小盆,带着洗漱用品浩浩荡荡奔澡堂去。按理说,住楼房的人家里也有独立卫生间,咋不在家里洗呢?我猜可能是喜欢澡堂那种气氛吧!?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种情况。


毕业到了北京之后,首先面临的依然还是洗澡的问题,尽管我在东北呆了几年,但还是对不能痛快洗澡耿耿于怀,因为洗澡的习惯我感觉已经深入广西的人骨髓了,毕竟从小到大几乎天天洗,有的时候一天洗几次。

刚到北京,穷得叮当响,房租又死贵,刚开始工作那几年,只能租那种比较便宜的房子,简陋的平房和地下室轮着住,相同的特点都是没有独立卫生间,地下室还稍微好一点,起码厕所就在走廊里,住平房要上厕所的话,得跑出大院。

这种环境之下,洗澡也是一周去澡堂洗一次,天天洗也未尝不可,但太辛苦了,首先住的地方离澡堂有点远,其次下班回来之后感觉很累,确实很累,倒头就睡着了。

在北京上了差不多三年班之后,虽然还穷,但不至于叮当响,然后我老婆(当时的女友)要去北京和我团聚,于是我就找了一个带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子。从那之后,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像在广西一样痛快洗澡了。

我老婆到了北京之后,还一直保持着广西的洗澡习惯,不管出不出汗,每天必须洗澡;而我,天热的时候天天洗,天凉的话,只要不出汗,两三天洗一次,我感觉这样比较适合我,哈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天去云南会不会很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