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自律差一直要手机父母在外打工可以给买手机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芸涵 李婷 摄影 肖雨杨 韦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这一新闻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学生自控力较差,确实不能带。

不能一刀切!应该与时俱进。

有没有必要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如何落实教育部的通知要求,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记者就网友关心的这些问题采访了部分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校园内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管理工作,各地各校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面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智能手机,合理地使用智能手机。2019年10月,四川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制定《四川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计划》,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电子产品进校园管理规定,有效控制电子产品教学使用范围。”

2月1日,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督促指导各地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并研究制定细化措施。”

严管令有必要,学校今后“理直气壮”了

省政协委员、成都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认为教育部的规定很有必要,首先,对于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尚在形成的小学生而言,将手机带入学校很容易影响正常的学习,而且如果缺乏理性判断,也易滋养盲目攀比之风。

其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校期间手机的使用会导致户外活动会相应减少,尤其对于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小学生,有可能会对视力、颈椎、腰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过于依赖人机对话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这个规定太好了,以后管理学生使用手机,老师们就理直气壮了。”省人大代表、眉山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第一时间把这条新闻转发给学校的老师们。她告诉记者,学生使用手机缺乏自律,常常会在课堂上看手机,影响听课质量;多数学生主要用手机上QQ聊天、打游戏甚至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有的学生还会互相攀比,看哪个的手机是品牌功能有多好,而且,过多使用手机,对近视防控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带手机进学校是弊大于利。

王晓梅坦言,学校此前提的是“反对把手机带到学校来,禁止在教学区和课堂上使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手机毕竟属于学生个人财产,老师也不好没收,学校也只能倡导如何合理使用,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疏堵要结合,与家长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如何落实教育部的这项规定,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黄艺竹认为,首先要是要落实学校监管责任。既要构建出全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网状监管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主体责任。又要制定既科学又民主的监管措施,“比如让学生民主参与管理措施制定,将教师不用手机布置作业纳入日常的管理措施中”。

同时,积极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国旗下活动、主题班队课、信息技术课等教育形式,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信息素养。完善学校软硬件设备,延长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开放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

“学校除了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还要疏堵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王晓梅说,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呼吁家长不为孩子购买智能手机,及时制止孩子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近期,我们学校就会发出一封给家长的倡议书,支持配合学校做好手机不进校园工作。”

不能“一刀切”,合理的教学需求应当考虑

省政协委员、马尔康中学特级教师叶志福认为,各地方中小学在落实教育部通知时,不能“一刀切”。比如他所工作的马尔康中学,六成的孩子是寄宿制,孩子与父母本来就交流不多,需要在节日与家长联系。“不建议老师用手机布置作业,但孩子平时入校,手机可由学校管理即可。”

叶志福希望把带手机和可管控的学习终端分开。学习平板是智慧课堂的载体,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深度探究、扁平提升的方式大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效益。“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先要严格执行这个规定,但是如果教学需要使用电子产品,就面临科学管理的问题。”省人大代表、达州市招考办那副主任顾林也谈到,不能简单的只禁了事。在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服务社会、促进成长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据有关专家指出,手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辐射,并且,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高出5%。那你知道高中拒绝手机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拒绝手机倡议书,希望对你有用!

高中拒绝手机倡议书篇1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手机,从以前的一种奢侈品已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与喜悦的同时,也给成长中的学生们带来了许多隐患。

首先,手机体积小,容易丢失,很可能造成我们的财产损失。其次,使用手机对身体不利。据有关专家指出,手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辐射,并且,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高出5%。第三,作为消费群体的中学生,很多同学使用手机都存在攀比或赶时髦心理,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价格,不计后果,无端给父母增加额外负担,于心何忍!

更为重要的是,有的同学下课玩手机上课发短信,致使教室经常会响起不和-谐的声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干扰了其他同学的休息;甚至还有少数同学使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欺骗自己,也欺骗老师。还有许多同学利用手机上网、聊qq、玩游戏,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防微杜渐,还学生一份宁静的学习心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营造好的校风学风,校德育组、大队部特向全校学生提出如下倡议:

1、作为学生,不携带手机进校园,以不带手机为荣,不互相攀比为荣。

2、学校大队部成员及各班中队委、班团干部应率先示范,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并能经受同学监督、考验,坚决不携带手机进校园。

3、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和加重父母经济负担。 学校规定:从现在开始,全校学生均不得带手机等通讯娱乐设备进入校园。在学校内任何一个地方,若发现学生使用这些设备,任何一位领导、教师都有权力和义务没收。

最后,衷心希望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手机的负面影响的危害,请远离手机,珍惜时光,珍爱生命。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了净化校园环境,严格自律吧!

高中拒绝手机倡议书篇2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

随着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着各种变化。在通信领域信息丰富化、便利化等因素的刺激下,手机作为便利的信息沟通工具,大量涌进校园。学生在校携带手机,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部分在校学生违反校纪校规使用手机,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良事件。孩子常以要与家里联系更方便为由,要求携带手机,但试问学生一个月真正用于跟父母联系的电话有几个,总共几分钟?

我们不否认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给予我们带来通讯上的方便,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给我们高中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据学校宿管部反映:部分学生在寝室里用手机聊天、上网、打游戏、看小说、浏览图片甚至看一些不该中学生看的内容直到深夜一两点,既消磨意志,又影响休息。

2.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我校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图片。

3.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多数同学在课堂上会不自觉地翻看手机,更有甚者,不听老师警告,公然在课堂上玩手机,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

4.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已是普遍现象,学生在考试中因利用手机作弊而被处罚的例子数不胜数。

5.增加父母额外经济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均来自于父母。另外,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给家长增添了不少的负担。

6.过度使用手机危害健康。许多同学在熄灯后仍继续玩手机,严重影响视力,而且手机辐射还会引起神经衰弱、丧失、失眠、精神不振等症状,伤害人体健康。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会自控,学会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时期。鉴于此,学校向家长和学生郑重发出倡议:拒绝手机入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那么,禁止使用手机,学生怎样与家长联系呢?要和孩子取得联系,可以拨打班主任电话、发短信或使用公用电话联系。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希望家长能与学校共同努力! 富宁民族中学德育处宣

高中拒绝手机倡议书篇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学生使用手机、mp4的现象日渐增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长和学生的联系。然而,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与喜悦的同时,也给成长中的学生们带来了许多隐患。

其负面影响也渐趋明显,具体表现为①部分学生会阅读手机中大量不健康、甚至黄色的信息,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②部分学生上课时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收听彩铃,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正常的教学秩序;③部分学生在不当时间和地点发信息、打电话,听mp4等,也会影响了学习和休息;④部分同学利用手机在考试时违纪舞弊,增加了监考的难度,败坏了考风;⑤部分同学利用手机结交网友或早恋等;⑥极个别学生利用手机和校外人员串通,容易滋生校园安全隐患;⑦滋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给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营造好的校风学风,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作为中学生,不携带手机进校园,以不带手机为荣,不互相攀比为荣。

2·班团干部应率先示范,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并能经受同学监督,坚决不携带手机进校园。

3·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以各种理由索要手机和加重父母经济负担。

4·在学校内任何一个地方,若发现使用手机,任何一位领导、教师都有权力没收。

在此,八(8)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拒绝手机入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高中拒绝手机倡议书三篇相关:

丢失了1个月左右的学习成果;

开学后整整1个月,都在弥补这种滑坡。

然而,当老师一再强调孩子放假不等于放纵,家长务必做好监督和管教时,家长却抱怨:

“我也想让孩子自觉啊,可他天生爱偷懒,管都管不了。”

不然就是直接对孩子说:

“你要自觉学习,不要总是让我督促。”

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因为他爱玩,爱偷懒,不爱学习。

孩子天生不懂自律,不懂坚持,你越让他学习,他就越想玩耍,你越怪他不爱学习,他就越想逃避。

“自律”来自于“他律”,孩子的自觉不是靠说教出来的,而必须是管教出来的。

父母正确的管教与引导,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律是什么,该如何自律。

背后都站着严格管束的家长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都不会指望孩子能自觉。
华语乐坛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曾在节目中自爆小时候被母亲逼着学钢琴的辛酸史。周杰伦从4岁开始学钢琴,还被妈妈要求每天练2个小时。
而小时候好动的他,根本坐不住,妈妈叶惠美就会拿着藤条,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每当听见窗外别的孩子们在外头嬉戏打闹玩游戏的声音,周杰伦心里就特别的难过。
周杰伦甚至埋怨妈妈:“为什么别人都在玩,而我要学钢琴”。
但是,妈妈还是不会放松对他的要求,拿着藤条逼迫他练琴,他只能继续练习。成名之后的周杰伦,非常感谢妈妈的一番苦心。正是因为妈妈的高要求,才让周杰伦凭借音乐才华在华语乐坛中有一席之地。

真正的教育,应该带上紧箍咒,用规则和教养,去除本性中的任性与散漫。

任何一个“自觉”的孩子,都少不了父母的长期陪伴、正确管教与严格督导。

而那些懒得管孩子的家长,还一边怪孩子不自觉,一边怪老师作业布置得太多。

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严格管教的父母。

都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教育路上,父母永远不能只指望孩子自己变得自觉、自律。

你都不教他,他就永远学不会,自觉和自律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自觉”的孩子,那一定是父母长期陪伴、正确督导和严格管教的结果。

衡水中学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明白:

孩子不怕高标准,就怕没有具体的帮助。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觉性的时候,我们就要在学习上、在生活上给予他具体的指导,手把手指导他养成习惯。

宋倩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明白:

奖惩分明、宽严有度的教育才是健康的。

管得太严也不好,管得太松也不好,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到底是靠自觉自律,还是靠父母管教和监督呢?在小玖看来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缺乏自觉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长永远不要单纯指望孩子能“自觉”!
刚当班主任那会,最怕的就是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家哭得厉害,不愿来上学了。”
我就很着急,和老师们一起反省,是不是教学方式不对,是不是生活照顾不够细致,是不是课程让孩子不感兴趣……最后发现不管怎么改变,总有愿来的和不愿来的,而不愿来的,就那么几个。
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是,有个孩子是走读的,每周回家一次,不哭;而另外一个孩子每天都回家,早上和妈妈分开时还要大哭一场。
后来我就明白了,孩子愿不愿意来主要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家里要求严格,孩子就“自觉”地来上学;家里太松散,父母心志不坚定,孩子就不愿来。
所以,后来新的孩子入学时,我都预先给家长说,不要以孩子愿不愿来上学来判断学校的好坏,来不来上学是家长的问题,到了学校能不能学好才是学校的问题。
孩子愿意来上学,也并非是学校的功劳。
现代教育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就是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听起来很高明很动人,但事实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为什么?因为它不符合人性,不了解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没有自觉,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觉。小孩子就像个小动物,是一个感性的情绪化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意志力。
教育孩子如果一直宠着、哄着、惯着,那他以后会更加不自觉,更加为所欲为。
一直都很认可一句话: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想培养出一个熊孩子很简单,由疼爱到溺爱,孩子被娇惯放纵久了,就会变成熊孩子。而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很简单,那就要给他恰到好处的管束!
孩子的自觉性培养,越早越好,因为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正常的话,至少也要到十五六岁,才能初步建立起来。
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觉地学习,必须要有成人的陪伴、督导以及管束。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中,他将永远也不能成长,也经受不住任何挫折。相反,如果你从小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他也会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不要那么强调孩子的“自觉”了,“自觉”一词对孩子太沉重,他小小的身体和心灵承受不了!
该训的时候训一下,只要你训得适时适度,孩子会因为你训他而感到轻松!如果你一直装模作样下不了手,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教、对峙、冷战,那样孩子才会真正受到伤害而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
所以,今天的父母师长们,不要再指望孩子的“自觉”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你看到一个“自觉”的孩子,那多半是父母师长长期陪伴、正确督导和严格管束的结果。
这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孩子就是这样,他需要大人的管束,他必须在大人的管束下才能成长。孩子就是孩子,成人就是成人,成人天然就有管教孩子的权利,只要他人格正常,他就有这个能力。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不要在意那么多流行的词语和口号。
作为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的行为逾越规范时,就要及时指出来并进行纠正,否则他会一错再错。
有时候,孩子需要适当的强制,这种强制并不是对他的压迫,而是在他意志软弱的时候帮他克服困难,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在教育路上,永远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自觉、自律,父母还是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来源:小学语文(ID:xxyw100)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本号小编整理发布。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benzhenjiaoyu2015)删除,欢迎商务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生不给手机就不上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