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经教你的老师教出来了清华的学生 你啥感觉?

最近,有很多同学私信阿甘,说自己的理想是考取清华美院,但实情是目前就读的画室的专业课老师并非清华美院毕业,从而很迷茫很不信任老师和画室。这个问题怎么破?


阿甘把艺考生心里的一种“神逻辑”高度概括总结一下就是:我想考取清华美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我就认定清华美院的毕业生作为我的授课导师。这个逻辑在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但历年艺考的最终合格结果恰恰不完全是这样。

大家可以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实验——问你周围拿到三大美术学院(清华央美国美)专业合格证的师哥师姐三个问题:

1. 你的美术集训老师毕业自哪个美院?

2. 你拿到了哪些美院的专业合格证?

3. 你最终去往的理想院校还是自己当初认定的那所学校吗?

大家得到的答案肯定各不相同,但其中存在以下共性:

1. 在参加美术集训之前,自己心中向往的美院通常只有1-2所

2. 在参加美术集训之后,自己心中向往的美院数量多至4-5所

3. 在艺考报名的时候,自己心中向往的院校会扩充至5所以上

虽然问题与答案之间看似没有严丝合缝的必然联系,但这却隐含了问题的内在关键症结——个人认知的滞后与升级。

阿甘这边有一个G同学,北京某画室2017届,在初到阿甘之前工作的北京某某画室的时候,想去的学校是中央美术学院:嘿嘿,好像所有的同学想去北京,目标都是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三大美术学院—清华、央美、国美,几乎每一名向阿甘咨询美术的同学没有出过这个圈。但G同学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合格证之后,却最终没有选择前往这所顶级院校,相反选择了北京服装学院,同时他的授课老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

阿甘所在的画室有毕业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但这名同学的老师毕业自北京林业大学,如果套用大家的认知便会非常颠覆,心中不禁疑惑: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老师能让学生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吗?只要阿甘为大家做简单的解释,大家即可心领神会。

道理很简单:服装设计师阿玛尼是学建筑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没学过建筑,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京东老总刘强东也不是学物流的。名校背景不等价等价于个人实力,考上北林的老师当年专业通过清华央美,只是文化课不够而已。

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样的美术老师能够带同学们成功通过名校?美术老师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这就需要阿甘在暑假来临之际,为各位即将参加美术集训之前的同学们一一讲解,以便于大家挑选到最合适的美术机构与集训老师。

一、三大美院毕业的老师≠好老师

好老师除了同学们普遍最为关注的教师实力与名校背景外,“教学表达力”才是好老师的核心评判标准,因为画得好不一定教得好。好老师要能把课讲明白,学生能理解才行。

可能同学们都会遇到这种老师,名校毕业,专业也相当牛逼,看了你的素描,给出3个字:形不准,然后让你慢慢改。看了你的色彩,给你4个字:注意意识,然后让你慢慢改。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形哪里不对你告诉我啊,色怎么调你告诉我啊,我要都会了还要老师干嘛呢…

所以在各位挑选画室时最好试听一下,最关键的不是:验证一家机构有没有真正好学校毕业的老师,更应该听听专业老师上课你是否能听懂、是否为你将知识解释清晰。

其实,阿甘特别理解同学们:因为考清华找清华美院老师集训,是最轻易便能够收获安全感的方式。但这种安全感的收获,反而会在自己真正的集训过程中害了自己。

同学们交钱参加集训,不应该将老师的成功经历迁移至自己身上,只会令自己处于松懈,并不断安慰自己:不用着急,有老师照着我呢,老师那么优秀,我一定没问题。但最终结果如何,各位自己心里都非常清楚。

下面,是阿甘观察在自己身边上千名已经成功拿合格证的学生们,总结出的一些共性,或者说可遵循的规律,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1.选择美术机构,自己认真做调研

网络调研其实非常简单:不要单纯相信百度上的推广广告,更要对比各家机构在知乎、公众号每日发布的内容,谁在专心做教育,谁在认真梳理教学经验,其实非常容易分辨。

2.选择美术机构,要听自己学长学姐的经验

阿甘无数次碰到过类似案例。上周又有一名同学联系到我的小助手,说某画室的导师不认真上课,学不到东西,自己当时也没再多打听,就签约了。后来向师哥师姐一问,大家的口碑出奇一致,悔不当初。

3.听老师话≠自己没主意

这点需要强调,因为阿甘太了解各位学艺术的同胞了,都特别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的观点最正确,老师苦口婆心也听不进去。最终是自己撞了一遍钉子,绕回来发现,还是老师说的对。

4.按时上课,下课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可能也是大家在学校上课上伤了,变得特别不爱上课。觉得进入画室没人束缚自己了、解脱了、自由了,其实不然。在画室又是一个新起点,一个专业课的起点。你一不努力马上就被秒杀了,时间一去不复返,后悔都来不及。父母花血汗钱送你上画室,应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卧薪尝胆,努力最后大半年,去争取一个让自己痛并快乐着的经历。

放下你手中的王者荣耀,别吃鸡了,上淘宝看看自己撒了N多金,花了大把时间的账号是不是还没淘宝的10元账号值钱。好好集训,考上大学今后找份好工作,不比在一个终究会被淘汰的游戏上投入精力强太多。

Final:今天的内容,阿甘希望告诉大家的是:选老师,要选能教会你的,而不是选大牌的

不是只有清华的老师才能让你上清华,怎么上清华?考什么内容?有什么捷径?选什么专业?我以后会慢慢讲来,wait for me~


农村娃684分上清华:背后的故事感动中国

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

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可很多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在罗马了!

“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

为了写今天这位小主人公,

作者竟抹着泪,用光了一盒纸抽……

他的故事,绝不仅仅是高考考了684分,

关于“寒门还能否出贵子”的讨论,

出生在吴桥县庞庄村一个

极为不普通的农民家庭,

出生之前,家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命运”。

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母亲下肢残疾,常年瘫痪在床……

庞众望考了684分(理科裸分),

他还通过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

清华分数线将为他降低60分,

庞众望被清华录取,已基本没有悬念!

2014年,庞众望入围河北省第三届青少年自强之星

2014年,庞众望考入了吴桥中学。

高一新入学时的庞众望比较瘦小,

但这位从农村来的孩子特别爱笑,

跟其他孩子并没有任何区别。

▲庞众望和班主任老师李莹

庞众望申请了贫困生补助,

李莹就想着去他家里看一看。

当李莹第一次来到庞众望家里时,

他家里的情况远比文字材料上糟糕得多。

他的家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从左往右:庞众望、母亲、姥姥、姥爷

李莹说,其实最震撼她内心的

不完全是这个家的困难,

而是小庞一直表现出来的

现在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而这个贫困的家庭给予小庞的,

还有母亲最宝贵的爱……

众望会给一家人做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1999年2月,庞众望出生了,

他承载了这个家庭太多的希望,

当其他家庭四五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的时候,

童年的小众望却扛起了一个家,

帮妈妈打理家里的一切。

当别家的孩子尚在甜甜的梦乡时,

小众望已早早起床,扫地、烧水、收拾房间,

照顾妈妈洗漱、方便、清洗便盆……

在别人孩子眼中的苦与累,

在小众望这里却寻不到一丝烦恼,

只要能天天跟妈妈在一起,

平时,他很少在外面嬉戏玩耍,

而是静静地陪在妈妈身边,

同妈妈聊天,打理妈妈的日常生活。

给妈妈擦脸时,妈妈的幸福溢于言表

老天爷似乎有意考验这个孩子,

就连这样简简单单的幸福也吝于给他。

小众望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家里无力承担哪怕是一点儿小病,

更不用说这花钱如天文数字的大病了。

村里的乡亲看到众望的母亲这样为难,

你这个家庭还怎么过下去?”

河北广播网主持人赠送给小众望母子一台收音机

从来没有犹豫过给儿子治病。

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求助。

村里的父老乡亲含着眼泪

给她凑上了为孩子看病的钱。

守着妈妈学习是众望最幸福的时刻

众望要去外地做手术了,

她却需要人照顾,不能陪着孩子去医院。

临行时,她把小众望搂在怀里,

嘴里默默地祈祷上苍保佑,

脑海里都是孩子在病床上的呻吟声……

好消息终于传来,手术很成功,

小众望马上就能出院回家了,

她哭了,那是激动与幸福的泪水。

妈妈给了众望第二次生命。

尽管那时的他只是个七岁的孩子,

但这场病让他更加了解了

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意义,

他更加珍惜同妈妈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就是长大后带妈妈去旅行,

让妈妈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梦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沉重的。

家里却欠下了一大笔外债。

尽管村里的乡亲没有一个人来要账,

但他跟妈妈都希望能尽快把账还上……

七岁的众望到了上学的年龄,

虽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眼看着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地做着针线活,

虽然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可是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给妈妈看荣誉证书,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刻

他发现一家工厂附近有许多碎铁片,

他欣喜若狂,不顾一切地把碎铁收集起来。

铁片很锋利,割得他的手伤痕累累,

他害怕被妈妈发现,等到天黑了才回家。

当他拿出卖废品积攒的十几元零钱时,

却心疼地背过身擦眼泪……

可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一个考验,

妈妈因严重贫血住院,爸爸无能为力,

到医院照顾妈妈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为了省钱,他在医院旁边的小饭店打一些零工,

每天都去菜市场捡烂菜叶,

顺便给妈妈买一些便宜的菜,

然后,借用店里的锅炒一下……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松学业。

帮姥爷做家务也是众望很快乐的一件事

在庞众望一贫如洗的家中,

唯一能使“蓬荜”生辉的

是他那一张张贴满墙壁的奖状。

从小学到高中的这些奖状,

见证着一位自强少年的成长历程。

妈妈希望他能有学问有知识,

他会给妈妈聊聊社会上的热点新闻,

或给妈妈背上几首古诗;

他会推着妈妈在村里转转,

乡亲们都很同情这个家庭的遭遇,

时常拿些东西接济小众望。

东邻西舍,谁家做好吃的,

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吴桥中学。

学校离家有五十多里地,

不能天天陪在妈妈身边了,

小众望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妈妈寂寞。

他悄悄为妈妈写了三十封信,

他告诉妈妈,要每天读一封信。

这些信有对妈妈生活的安排,

也有以前在学校的见闻……

众望把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记下来,

这是他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因为,妈妈心里最牵挂的,就是他……

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

这是庞众望在日记里的一句话。

他知道,命运可能有时无法选择,

微笑时,苦难便会逃离。

看得出,小庞跟母亲很亲,

他的性格受母亲影响很大。

虽然他的母亲下肢瘫痪,但非常坚强,

李莹说,小庞上学的这些年,

母亲是一直由姥姥姥爷照顾,

自己能真正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最近,庞众望的事情被各路媒体报道出来,

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很多人都想给这个困难的家庭,

给这位坚强乐观的孩子一些帮助。

作者也联系到了庞众望的班主任李莹,

希望能为小庞提供一些帮助。

没想到的是,众望不想接受媒体采访,

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平静地度过大学时光,

他也 一 一致谢并婉拒了这些资助,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学费。

他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

李莹说:高中时学校免了小庞的学费,

也有公益组织每个月资助他一百元的生活费。

现在高考结束放了暑假,

小庞已经找了两份家教的工作,

他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专心学习,

他一定要自己挣够大学的学费。

如果能被清华大学录取,

他也会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

听到这里,作者忍住不泪目,

高考684分固然不易,

但是他的自立自强、阳光开朗

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

庞众望,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

相信所有的人竖起了大拇指,

他能够让自己的家庭走出困境!

不抱怨,不哭泣,不祈求。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让我们一起祝福他展翅高飞,

人生越走越远、离梦想越来越近!

14:38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站在舱门敞开的飞机口,在距离地面10000尺的高空上。耳边是引擎的轰鸣,眼前是广阔的蓝天,然后俯冲、拉起、升空、盘旋、自由落体.......

你可能以为这是某位极限运动爱好者,分享在社交平台的跳伞瞬间,那你只猜对了一半。

当无数年轻人纵身一跃,试图用跳伞证明自己的勇气时,他想到的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伽利略的自由落体,是如何给学生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他是清北网校物理老师窦相璞,这段跳伞经历,经常被他拿来做课堂上的素材,“用跳伞的故事去给学生讲物理知识,学生不觉得枯燥,还特别有沉浸感”。

到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看牛顿陵园、去意大利托斯卡纳看著名的比萨斜塔,同样是窦相璞的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时刻。在物理老师的标签以外,窦相璞也喜欢运用自己的背包客身份,将缤纷的世界与物理定律联系起来,这似乎成为一种本能。

窦相璞在外旅行时的剪影

在这些网课课堂上,你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创新教学方法。像以“坑学生为乐”的数学老师张永福、习惯穿汉服上课的语文老师姜明慧,他们不仅拥有共同的清北毕业背景,也兼具极强的专业性和有追求的教育情怀。

对于这些身处在教育金字塔顶端的高材生来说,投身教育可能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但当他们真正入行并实现了一系列成就,透过这些成长故事我们似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原来可以同时进行。

窦相璞:用跳伞教物理的勇敢骑士

“对学生来说,我们既是榜样也是教练” 

  “清北毕业的名师其实很像国乒主教练刘国梁的角色,一方面是榜样,督促和激励学生去学习,一方面是教练,我不但清楚地知道你哪里错了,还知道怎么给你提高。”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种启发往往是名师才能带来的。窦相璞举了一个用“灭霸手套”解决力学问题的例子,当时他正在辅导一位物理只能考二三十分的同学,针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液面变化问题,他把其中的五个物理量对应成灭霸手套上的五颗宝石,“我告诉他首先要凑齐五颗宝石,之后找到它们的对应关系,打一个响指就能解决”,最后这位同学在满分70的中考里考了63分,得以进入省重点高中,“当学生有了榜样,他只要按照路径去走,结果一定是确定的。”

不过回忆起刚入行时的情景,窦相璞仍觉得狼狈。除了周一到周五的全职工作,周末两天还要上八节课,每节课三个小时,辗转六个校区,学生中既包括西城区第一名这样的尖子生,也有不少提高班的学生。

 如此拼命工作的目的,为了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痛点。他发现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教育高地”,各区学生也有不小的差距,“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智力水平也没有本质差别”。而无论是处于什么水平的学生,都需要是老师具备更高、更全面的知识水平。“因为有高度的老师会告诉学生真正学物理的方法和思维模型是什么。你可以对付着过了中考这道关,那到了高中怎么办?”

 另一方面,做老师也是他一直以来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如果不是那位曾经带着自己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的物理孙老师的帮助,他很难想象现在的人生轨迹。“在物理竞赛中,你会遇见许多尚未纳入中高考范围的知识点,但是学完以后回头看,你的思维其实被拓宽了。你会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理解现在的问题。老师往往会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让他在这个正确的思维模式里正循环,这种成就感是很大的。而且在孙老师身上我才发现做物理老师是很酷,很聪明的,包括我当年的同桌现在就回到老家当物理老师,其实都是受他影响。”

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比热容概念,窦相璞就用自己和另一位清北网校老师吃鸡翅的例子提出“比吃容”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基于这样的理解,窦相璞很看重学生学习时需要具备的思维高度,他在清北网校的课堂上设计出了一系列充满奇思妙想的物理课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循环。

像初二刚接触物理的同学们,经常因为不了解新学科,不愿意学习新知识,不但会产生对物理的抵触情绪,还在内心里提前做出判定:物理很难,我学不好。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窦相璞会通过学生早前接触的诗词去解释物理概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比如讲到物质状态,他会说“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通过开窗后风的汽化吸热,屋子就会凉快起来;讲到尺度,可以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引入;讲到声学,则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讲到折射就可以说,“暗香浮动月黄昏”,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将物理概念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到一起,形成整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窦相璞更关注学习氛围的建立,家庭教育也是学习里的重要一环。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物理小实验,首先将身体靠在墙上,让右腿贴近墙边,之后试着抬起左腿5秒钟。“我跟我的学生说,你就用这个实验和你爸爸打赌,如果他抬不起来,就请你吃一星期牛排,如果他抬起来你就刷一星期的碗”,整个家庭都会因此调动起来。

 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的“生活即教育”,窦相璞的“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几乎是同时进行。在他看来,物理教学并不受线上或线下的影响,一旦老师被学生接受并认可,线上的影响力反而更广。

张永福:玩转猜谜的数学大魔王

“被坑是进步的阶梯,满分不是天才的专利”

 “小学数学教起来不容易。一旦小孩子觉得枯燥和困难,他立马就放弃。所以我经常出脑筋急转弯‘坑’学生,比如问他们一公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十个里有九个错,紧接着去讲审题的重要性,他们印象就会很深刻。”

作为清北网校小学数学的教研负责人,张永福经常带领老师团队进行教研,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能了解学生们的不同诉求

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是不是总有一个不论提什么问题都无法被难倒,让全班人服气的老师?在清北网校,张永福就是这样的角色。

在网课课堂上,张永福被历代学生们评为“脑筋急转弯大魔王”。无论是语文历史英语,还是歇后语和字谜,他不光能一下回答出来,也能给出更难的问题让学生们去猜。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很服他,也就更愿意上他的课。

上课过程里,张永福的幽默一面才真正展现出来,他会利用很多小技巧,帮助小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像是把应用题里的“甲乙丙丁”替换成“小博、小凯”,把比较难懂的逻辑推理题换成“两个老师比赛吃包子……”的说法,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处改变,可能就会影响学生做题的兴趣。

如果不是那次初中班主任的家访,张永福可能和同村的另一位女生一样,选择村上教育水平并不高的高中念下去。这不仅能让他以优等生的身份享受奖学金和学费全免的优惠,也不用再去家附近的罐头厂靠剥荔枝补贴家用。“后来她的高考成绩刚刚过一本线。”张永福说,“真的是比较可惜的”。

 没有这段家访经历,张永福也许无法以福建省第8名、高考数学149分的身份考取清华大学,更不会因此认识到老师能对一个人起到的启发意义。

张永福有着非常传统的理科生形象,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相比于讲鸡汤,他更愿意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从09年毕业到18年创业,他几乎试过了市面上所有流行的教育形式,包括线下班、录播课、讲座、直播课,通过长时间的一线教学,不但体验了各种教育形式的优劣,也以此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网课老师不能一上来就把自己当救世主,这样很容易崩”,张永福看到很多刚开始做直播的老师都会迷失,过度关注学生评价而忽略了根本的东西。“比如很多五年级的小孩都说数学非常难,我会提前告诉学生和家长,因为你的年纪到了,你就要开始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他坦承自己是一个“耿直又佛系”的老师,“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坚持学习,不怕困难。”张永福很直白地说,“我不能逼孩子,况且成长是不可逆的,只要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独特的成长印记,这对老师来说应该就足够了。”

姜明慧:穿上汉服的文学才女

“学生永远是最潮的,古风国潮都能瞬间get”

  “如果你穿了一件和上次不同的汉服,学生会非常敏感地说你变了,会问这是什么朝代的衣服,它的特点是什么,会很明显地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询问。这时候你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

作为资深的汉服爱好者,姜明慧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由来已久

 和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采访姜明慧的过程中也冒出了很多有关汉服的问题。她首先介绍了当天穿的晋制襦裙,“因为古代的缝纫技术不是特别高超,袖子要单独缝上去,所以会有一道缝”,又补充道自己家里还有二十几套汉服,连结婚照都是穿汉服拍的。

时间回到2019年5月,姜明慧老师来到清北网校的第一堂课,她便穿着汉服出现在镜头前。当时的弹幕区一下被学生们的问题刷了屏,有人说老师真好看,也有人在问老师穿的是什么,一时间显得非常热闹。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关注,充满传统色彩的汉服也为她建立情景,以更亲近学生的方法讲述知识点创造了条件。

 “比如讲到穿越回到唐朝的作文,我就会专门挑一款唐朝的齐胸襦裙穿上。又比如衣冠禽兽这个词,我也会通过衣服讲述它的从褒义到贬义的流变过程,因为最早文臣的袍子上绣着飞鸟,武臣的袍子上绣着走兽,衣冠禽兽其实是说一个人很有出息,但到了明代社会动荡,出现贪官污吏,词义就发生了变化。”

生活里,姜明慧也经常穿着汉服“出街”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思考后的产物。教师生涯的前五年,姜明慧曾在清华附中得到全方位的历练,但当她来到在线教育后,她发现原本被无数老师验证过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搬到线上,瞬间失去了魔力。“比如线下在班里给四五十个孩子绘声绘色讲一个故事,讲五六分钟完全OK,而且孩子听得很认真,但如果在线上和他们没有任何互动,无论讲得多精彩都会有孩子跑掉。”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总结出网课老师必须要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去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像是在清北网校讲到《聊斋志异》的时候,姜明慧会用自己的护课神兽皮卡丘作为主人公,一边阅读文本一边问他们,“走到这个地方,皮卡丘的心里可能是什么感觉,这时候学生就会在评论区讨论说阴森、恐怖这类形容词。他可能以为自己是在玩儿一个游戏,但在玩儿的过程中逐渐清楚了一些答题方法。”

姜明慧上课时的护课神兽皮卡丘

与传统线下教育不同,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更突出完整和互动。姜明慧和其他清北网校的教研老师曾推出这样一个假想:如果我们教授的方法正确,内容材料是恰当的,又能吸引他花时间在我们的课堂上,那么我们认为他一定会有进步。也就是说,一名网课老师既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也要有强大的教研团队支持,才能换来学生的持续关注。

但这远远不够。在姜明慧看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是停留在方法论层面,要想继续大幅度提升在线教育的进步空间,要从教育理论中寻找合适的理论支持,她说:“传统教育体制内其实有很多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虽然无法直接照搬到线上,但背后的理论一定是通用的。”

她相信,在线教育还有很多可能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老师的角色还有更多空间可以被挖掘,只有越来越多有能力、有个性、有态度的老师加入到这个行业,这些理论实验才可以真正转化为实践。“如果说清华的背景带给我什么,我会说是一种使命感。古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觉得当老师还是要有理想色彩,而不是只在面试的时候说说而已。”

在线教育的“天花板”,或许由老师决定

 无论是“一跃而下”,将缤纷世界作为教学素材的窦相璞,还是传说中的“脑筋急转弯大魔王”张永福,或是学生眼里的时尚风向标“国潮达人”姜明慧,这些清北网校的老师们身上都有一种无法磨灭的闪光点:将创新视为吸引学生和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不仅仅这几位老师一直主张和尊崇着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像是抖音上的速算天王吴正享老师、把平面直角坐标系设计成藏宝图的数学老师,都是在以独特的风格和高效的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涯。

抖音上爆红的速算天王吴正享老师,同样是清北网校名师团中的一员

如今,在线教育成为整个教育行业的流行趋势,老师们的创新教学法同样成为在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理论可能已经趋近完善,而线上教学依然有很多待探讨的空间:如何在线上课堂上留住孩子的注意力?怎样通过狭小的屏幕跟学生互动?置身于在线教育的风口,老师们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着全新的方法体系,竭尽所能地挖掘出在线教育的未来潜力。

正如歌德所言,“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对于清北网校的名师来说,在线教育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蓝海,它的潜力尚未被完全激发。当我们刚从直播上课的新鲜劲走出来的时候,似乎已经有人走在了更前方。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王昊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的中学老师全是清华北大的博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