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祠堂需要维护找哪家建筑修缮公司比较好?

汨罗市“空心房”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空心房”整治中有价值和地域特色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认定、保护等工作的通      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现就做好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中有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认定、保护等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从2018年起,将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农村“空心房”进行专项整治。整治中,按照农村居民集中集约的用地要求,着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扩大耕地面积。根据职责分工,配合文化文物部门对全市范围内有价值、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及古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保护,加强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考古发掘。

1、对辖区范围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和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和认定,建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档案;

2、加强“空心房”整治过程中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做好新规划建设的集中居民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3、为传承和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留住乡愁,对调查认定具有保留价值、能彰显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各类古建筑维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整修整治。

1、按照“全面、细致、准确”的要求,摸清摸准辖区内传统建筑和古建筑的栋数、面积、属性等相关信息,避免出现漏报、重复登记的情况。据实填写《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附件1)和《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附件2),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提出拆除或保留意见,并建立完善的档案。

2、各镇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本辖区内规划拆除和集中新建居民点信息上报至市文化文物部门。由文化文物部门按照整治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

3、对保存状况较差,但又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建筑和古建筑,各镇要按照 “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市文化文物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切实加强在对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建筑和古建筑进行维修维护工作的监管。

为加强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中有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认定、保护等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汨罗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传统建筑和古建筑调查和认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副组长:市“空心房”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

市文旅广新局工会主席  陈志鹏

各镇“空心房”集中整治办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文物管理所,由文物管理所所长赵磐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传统建筑和古建筑调查、认定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有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古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本辖区传统建筑和各类古建筑资料档案,为保护和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和地域特色古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保护工作,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乡村记忆、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已把“空心房”整治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范畴,请各镇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按照要求做细、做实该项工作,确保全市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1、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

2、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

汨罗市“空心房”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

房屋权属:私有□,公有□

抬梁式木构架□  穿斗式木构架□ 土砖墙□ 土筑墙□ 青砖墙□ 红砖墙□ 石墙□

外墙:木间壁□  土砖墙粉灰□  土筑墙粉灰□  清水砖墙□  石墙□  其他墙体□ 墙体有彩绘□

此栏填写:残损情况、残损原因、保留或拆除意见、急需修缮项目等内容

单栋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表填写说明

1、“建造年代”:解放前建造的房屋分三个年代填写:明代(如:明洪武、明万历等)、清代(如:清康熙、清道光等)、民国(具体年份);解放后建造的房屋采用公元纪年。

2、“原户主姓名”:指当年房屋拥有产权者姓名;“现户主姓名”:指房屋现使用者姓名。

3、“房屋权属”:分为私有、公有两类。

4、“檐高”指从室内或阶沿地面至檐口的高度;“楼层高”、 “阁楼高”:指楼板面至檐墙顶的高度,高度>2.20m者为楼层,不足者为阁楼。

5、“院落面积”:指单独院落围墙围合空间面积;“底层面积”:指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不扣除室内天井面积;“檐廊面积”:指由外墙和檐柱围合空间面积。

6、“房屋所在建筑部位”:指房屋在建筑群落中的位置,如第几进,正屋还是厢房等等。

7、项目内容带□者,如符合该项目者在□内打“√”。

8、“底层”与“架空层”的区分:建筑首层高度≤2.2m,且只用于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口的空间视为架空层;否则应视为该建筑的底层。

9、“房屋保存现状”:用文字描述,包括承重结构完好或破损程度,构造部分的完好或破损情况,以及急需修缮项目等内容。

10、“修缮经费概算”:含维修材料费、人工费等费用,要求尽量符合实际需要。

11、“附录照片”:进行传统建筑、古建筑调查时,尽量多拍摄照片。

单栋民居调查表附录照片粘贴单

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

市   县    乡(镇)    村(乡村)

市   区    街道     号(城区)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座,其中:明代以前  座,明代  座,清代  座,民国  座,解放后  座

口,其中:明代以前  口,明代  口,清代  口,民国  口,解放后  口

条,其中:明代以前  条,明代  条,清代  条,民国  条,解放后  条

此栏填写:古村落(传统村落)的山形水系、交通等情况

古村落(传统村落)调查表填写说明

1、进行古村落(传统)调查时,应注意民居院落的划分。一般情况下:有独立门户、带有围墙的民居应作为1座民居登记;连体古建筑群,由高出檐口的封火墙围合的空间,应作为1座民居登记。

2、环境描述:应简明扼要描述古村落(传统村落)的环境风貌、交通状况。

3、古村落(传统村落)内还拥有此表未列入的为文物建筑、构筑物、或者残存建筑构建等,可以列入“备注”栏加以说明。

4、“附录照片”:进行民居调查时,尽量多拍摄照片。

5、备注栏除填写上述第3条要求外,还应对村落保留或拆除的意见建议。

古村落(历史街区)调查表附录照片粘贴单

乡村振兴 | 给你讲一个,关于洪安祠堂文化的故事

发布日期: 来源:众悦洪安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文化重建是乡村振兴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祠堂文化可以算得上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洪安镇文安社区20组的刘家大堰内,存在一座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祠堂——刘氏宗元祠堂(简称刘家祠堂)。如何充分挖掘这座古祠堂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内涵,注入乡村振兴的新功能是当下文安社区和刘家祠堂管理人刘德忠努力的方向。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家祠堂建于311年前,是清朝康熙48年(1709)第一代入川的先祖刘运先所建,后来其子刘宗元中举做官后扩建,规模宏大,共上、中、下3个厅,大小天井40多个,房屋200多间,奠定了后世刘家大堰的雏形,后代子孙不断修缮才使得祠堂能保存至今。

据刘德忠回忆,在他小时候祠堂都还比较完整,祠堂前面有花园,十亩荷塘和两个防火池围绕着花园;祠堂后面是山丘,旁边有果林;一条小溪环绕着祠堂,活水绕祠堂从右流入荷塘,又从左流出,时常能看见鱼,富有建筑美学。可后来因年久失修,导致祠堂房屋前后排水沟堵塞,下雨天雨水浸入土墙,腐蚀墙体致使许多房屋倒塌,只有祠堂上、中、下厅堂及左边部分房屋相对较好。

刘德忠凭借儿时记忆,手绘的祠堂平面图

1981年后,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是刘氏族人扫墓祭祀拜祖日,除了居住在本地的族人,来自郫都、双流、金堂、绵阳等地的外迁族人也会赶回来齐聚祠堂参加祭祖扫墓会。随着越来越多人来参加祭祖扫墓会,刘德忠看着和儿时记忆里天壤地别的祠堂现状,变得越来越焦急,他迫切地希望把祠堂恢复成记忆中的样子。

刘德忠是刘氏第九代人,从小听着祖父刘汉卿的传奇事迹长大,深受祖父励志精神的影响,希望如祖父一般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对民族、社会、家族有益的人,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因此,他一直认为寻根问祖是益于刘氏族人的大计,后人可通过翻阅记载,为长途迁徙而震撼,为先祖的创业而感动,为过去繁盛的家族而骄傲,得到先祖创业不易,后人警醒珍惜的结论,才能激发勤勉奋斗的动力。

刘汉卿孙辈、刘家祠堂现管理人刘德忠

于是带领着族人从修族谱开始,从先祖遗留下来的资料文献中,一字一句地寻找有关家族历史和先祖事迹有关的信息。直到2016年,历时10年的整理,一个家族长达300多年的变迁史呈现在族人和社会各界面前。

刘汉卿孙辈、刘家祠堂现管理人刘德忠

迁入四川的刘氏先祖拟定了“文章传世业,道德起(启)家珍,先志宜光振,汝才百发兴。”这20字作为字辈,蕴藏了“崇文重教,重徳树志”的家风、家训和家规。期望后世子孙谨记遵守并发扬光大。后人也不忘祖训、不负期望,传承发扬了家风家训,培养出了许多益国益民的英雄人物。其中,刘德忠之祖父刘业文(字汉卿)是刘氏家族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十分精彩,不同凡响。

刘业文字汉卿,印克定,笔名靖方,从军志号“靖四方克大定”(清末民国初期川军将领)

刘汉卿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父亲刘世芳是清末秀才,祖父刘传凤是同治三年举人,后辞官当讼师,刘汉卿出生时期家境较为殷实。少年时正处于晚清大变革年代,华夏大地狼烟四起,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瓜分中国;内有新旧政权交替,军阀割据,各种派系教会相继产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刘汉卿16岁时被安排在家族产业中做管账先生,为接管家族产业做准备,当时四川武备军(陆军成都学堂)正在招收学员,刘汉卿受时局和传统士大夫思想影响,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志“靖四方克大定”,毅然抛却舒适安然的生活,拜别父母,投笔从戎,1907年入读四川武备军校(陆军成都学堂),毕业后被分配在成都北门凤凰山附近军营。

1911年11月,与军校时期认识的好友潘大道(同盟会会员)积极响应武昌起义,听从蜀军号召率部起义。同年12月,在唐华封、李芬等同盟会会员支持下,相继光复开县、开江、巫山,成立夔绥军政府,任下川东蜀军副都督兼军政部长。不久后因地方军事冲突失败受重伤回成都治疗休养,康复后川军都督尹昌衡把其编入川军第四镇归属于刘存厚部,川军第四镇随后改编为川军第四师,刘存厚为师长。1916年1月刘汉卿率部响应护国、参与护国战争,2月参战泸州棉花坡战役。战役很惨烈,攻与守持续近20天,双方均伤亡很大,刘汉卿身上多处负伤,一直坚持到换防友军到来。

在刘汉卿14年的军旅生涯中,常见各部官兵尔虞我诈分分合合,口号冠冕堂皇暗地里阴谋诡计,军政高层贪腐成风,“军政府”变为“怨憎会”。,当初的豪言壮语伟大理想已荡然无存,从军救国的“远大理想”已黯然失色。1922年,解甲归田退隐乡间,重新审视人生,以平淡生活方式尽力所能及之事。在乡村长期从事公益慈善活动,修桥补路捐助贫困,无偿帮助乡邻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诉讼地方贪官污吏(均安乡乡长民团总刘鼎铭、甲长刘东道、保长谢清云等地方豪强劣绅)及民间公益案件。在北伐战争时期,捐资捐粮;抗战时期送长子刘仲文服役成都空军暂编第三中队,捐款捐物并组织民工支援新津抗战机场建设;成都解放前夕,鼓励小儿子刘道生参加解放军先遣部队儿童团,主动交出自己心爱的勃郎宁手枪,并同时收缴了三儿子持有的柯尔特手枪。

(老档案)长子刘仲文(道江),抗战时期服役成都空军暂编第三中队担保书

刘汉卿一生留下许多手稿和整理保存完好的文书,如撰写修编的《族谱》《诉讼文》《①辶諸其鄰而與之》《圣贤文》等等,以及保护收藏的家族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档案近千份,有从清代至上世纪80年代的土地买卖契约、分家合约、纳粮税票、派捐税票以及土地承包证书等,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32年(公元1767年)。内容涉及地方人文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税务、法务、教育、戏曲文艺、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家规家训家风文化。这些文献档案不仅记录了刘氏家族的兴衰变化,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从中可窥见近代中国政权更迭、社会风俗变化、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成都行政区划的演变、成都地区农村土地变迁、所有权的变化等,历史价值非常高,是研究地方历史的有力佐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诉讼控告地方巨贪“均安乡乡长民团总刘鼎铭”,侵吞抗战物资与民间捐款,贪污建设新津机场的民工劳务款;贩卖烟土收剥民财、乱派苛捐杂税、私设公堂鱼肉百姓”。案件上诉至简阳县;成都行辕;四川省政府;四川省条议会。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刘氏宗元公祠堂“宗亲会祭祖”(蒸尝会)天子第十三号刘业文(汉卿)席位。“原捐照票”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目标,祠堂是农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都开始重新审视祠堂文化的定位和价值,文安社区两委和工作人员也希望对辖区内祠堂文化进行挖掘和引导、规范和利用,弘扬刘家祠堂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

重建祠堂文化分为三步走,首先是祠堂外部环境整治,配合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18年按照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拆违治乱“蓝顶”整治工作部署,将刘家祠堂及周边作为整治重点,严格按照风貌整治要求进行拆除和改造。刘家大堰的村民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院落现有资源,积极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及产业发展中来。

院落整治主要分三期实施

一期主要实施小广场建设、塘堰整治、厕所改造、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等项目;

二期主要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蓝顶”整治、空闲土地植绿、房前屋后整治、林盘治理等项目;

三期主要建设刘家祠堂建乡土博物馆、建设生态餐饮农家乐、开展生态农事体验等项目。

资金筹措方面。在镇、村(现文安社区)协助下,争取百村容貌整治资金60万用于一期工程建设;争取社区激励及社区保障资金61万元用于二期工程建设;刘家大堰村民自筹资金20余万元用于农房立面改造。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完成改厕42户,建成厕污收集管网和公厕一座;完成小广场、房前屋后林盘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完成农房立面改造9000㎡;实施“蓝顶”整治6000㎡,拆除影响环境建筑2000㎡。具有民俗风情的新型院落雏形已基本形成。按照既定规划,村民正在谋划三期工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在村民的推动及镇、村(现文安社区)协助下,途径院落的太平河正在实施整治。

规整好外部环境后,第二步要结合院落整治第三期目标对祠堂整体进行培修。因以刘德忠为代表的刘氏族人多次对祠堂进行修缮和维护,祠堂遗存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化工新村村委会(现文安社区)与刘德忠等刘氏族人商讨洽谈,商议把祠堂原有物件收拾整理出来,改造房屋线路,初步把刘氏族人整理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档案复印件挂在祠堂墙上,以作参赏。后续将继续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恢复修筑入祠其他部分房屋,将周边与古宗祠相关的历史建筑物和地貌一起囊括入乡土博物馆范畴加以保护;扩大宣传力度,争取吸引省、市级相关部门关注,获得更多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刘汉卿第三子刘道湘子孙,2007年合影,共计37人

第三步,以祠堂为载体,深度挖掘并弘扬刘氏家族家风家训中具有积极向上、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孝善担当、团结奋斗等优秀的祠堂文化元素,古为今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倡导,打造具有教育特色的文化阵地;提高乡土博物馆知名度,善用文献档案资料,通过对刘氏家族族谱、家藏文物、房产地契的展示,为客家文化研究项目搭建平台,成为具有学术氛围的场所;以点带面,围绕祠堂景点的建设,开发刘氏宗祠的文旅资源,瞄准龙泉大运会这个契机,在祠堂周边打造“成都客家刘家大堰民俗生活体验农庄”创意项目,带动村民利用自家村落、宅院、农田,发展旅游休闲业。以祠堂文化为核心,以展示客家移民填川的“迁移文化”、“祭祖文化”、“生产生活老物件”为内容,以客家民俗生活特色为主题,以客家民居风格民宿为建设目标,把刘氏祠堂开发成享誉龙泉的集文化参访、旅游休闲、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客家文化观光点。让“火烧桥”“刘金章坝子”“刘家大堰”等客家乡愁故事广泛传播。还可以同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将刘氏祠堂与红光村漫香庄园、洛带金龙长城、洛带客家文化古镇、宝胜村刘家舞龙等共同组成客家文化观光“长廊”。

社会名流学者专家参观宗元祠文化活动后合影

注解:四川武备军校在当时正处于更替时期,“陆军成都学堂”是武备军校后续的延伸,专门培养军官的学校。更名后的全称是: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校址在成都),当时大家习惯性称老校名“四川武备军校”。陆军学堂出来的军官在后来成为大军阀(将领)的有:刘湘、杨森、唐式遵、潘文华等。

  “五一”假期,开平市塘口镇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大多为了同一个景点而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塘口镇辖区内散布着536座各式碉楼,自力村碉楼群、立园等景区每年可吸引海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自力村是塘口镇强亚村委会下辖的9条自然村之一,常住景区的46户村民每日与碉楼共同生活。然而,村民可以自由出入村子,游客则需要购买78元/人的门票,这种价格的落差催生了村民私自带客、逃票进景区等行业乱象。

  2018年江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后,明确了在旅游景区欺行霸市是黑恶势力性质违法犯罪活动。由此,塘口镇开始狠抓景区管理规范,并在基层调解、“雪亮工程”、乡村治理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村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整治碉楼景区票务乱象

  “归根到底都是利益问题。”开平市公安局塘口派出所所长张德强回忆,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前,村民在景区外公然拉人逃票进景区、在家里经营农家乐、兜售土特产的事情屡见不鲜。村民向游客收取10—30元不等的价格,带他们“抄小路”进入景区,甚至还在家里摆上几桌,以马冈鹅、煲仔饭、咸鸡笼等开平特色美食为招牌,违反合同规定私下经营餐饮业务。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景区门票的销售,游客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整治自力村碉楼群景区票务乱象,涉及到村民与景区共生的问题。根据广东开平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碉楼公司”)与村民签订的合约,当地村民除了能享受景区门票收入的固定比例分成以外,还能在景区内担任保洁、保安等后勤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然而,村民违规私营业务的问题屡禁不止,在2017年9月合约到期后,碉楼公司与村民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甚至出现了村民阻止游客进景区的情况。

  “我们选了5名异议最多的村民代表,与碉楼公司等多方展开了长达大半年的协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开平市司法局塘口司法所所长谢羡恒说,最后,碉楼公司同意,如果村民按合同规定不违规从事有关经营活动,该公司将提高门票收入分成比例以作奖励。

  2019年,自力村共有11户村民存在违规经营行为,碉楼公司依据合约取消自力村当月门票收入分成金额。“一人违规,全村受损”,这种全村“捆绑式”扣罚的模式,营造了自力村户与户之间形成了相互监督、自律与他律并存的氛围。谢羡恒说,有了去年扣罚分成的深刻教训,今年46户村民更加支持景区的正规运营,私下接活的情况基本杜绝了。自力村找到了一条既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又规范景区票务秩序的“双赢”路子。

  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驻守在自力村碉楼群警务室里的民警和辅警都忙得不可开交。

  吴祖枢和沈金旺是自力村碉楼群景区的民警,自2017年入驻景区以来,两人带领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搞好平安景区建设,实现了景区刑事案件“零发案”、警务活动“零投诉”,同时调解各类矛盾近500宗。

  “雪亮工程”布设恢恢天网

  李亮洪在塘口镇经营一家名为国友商店的杂货店。2016年,他看中了这个位于潭溪墟环中路和宝树中学交会处的铺位。三岔路口的地理位置为国友商店带来了不少客流量,也使得它在平安乡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2019年11月,塘口镇委、镇政府借助中国电信在农村覆盖率高的优势,为村民家庭和商户优惠安装室外监控摄像头。“镇政府补一点,电信减一点,村民出一点。”塘口镇委副书记李新明介绍,村民安装电信宽带网络以后,可以享受镇政府的补贴和电信的优惠,最低只需要支付99元即可安装一支200万像素的监控摄像枪,安装后村民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实时监控视频,额外追加10元还可以获得7日监控录像回看功能。

  “我们会事先跟村民解释,这些监控视频要上传到镇联勤指挥室和治安监控平台。”李新明说,这些视频与之前建成的治安监控网相结合,大大扩大和完善了全镇监控范围。在此之前,塘口镇已在主干路口和重点区域安装了36个高清摄像头。塘口镇去年曾做过估算,如果在全镇各村及重点区域全面安装视频监控,至少需要400万元。

  目前,塘口镇第一批65户村民、商户、镇属部门及村(居)委会等,已经安装了96个室外监控摄像头,视频信号全部连接到塘口镇综治联勤指挥室。“家里有老人家的、开小卖部的,或者进行农业种养活动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村民,都比较乐意安装摄像头。”李新明说,有镇委、镇政府帮忙“看家”,村民的积极性高了不少。如今,全镇与电信合作进行“雪亮工程”扩容,到目前只花费了财政补贴8000多元,真正起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实效。

  “有不法念头的人抬头看到四处都是摄像头,就不敢下手了。”每天23时收铺后,李亮洪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国友商店附近的情况。潭溪墟是塘口镇最旺的区域之一,即使是夜晚也有不少人在街上走动。李亮洪回忆,以前放在商店门外的桌椅、纸箱等物品,常常过夜就不翼而飞。有了红外线摄像头以后,他可以随时随地监控门外动态,“即使有东西被盗,都可以通过7天回放后报警找到小偷”。

  全镇共建“雪亮工程”,布设恢恢天网的措施得到了很多群众的好评。自从景区内安装了多个监控摄像头,她感觉周边的治安明显好转。

  乡贤串联基层共治纽带

  “很多自然村还是宗族聚居,有见识的乡贤在村民中更有威望。”开平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军凯认为,基层治理关键是人。开平市委、市政府意识到想要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在农村中发掘乡贤人才会事半功倍:“乡贤能够直达自然村的神经末梢,凝聚民心拉近干群关系。”

  陈子健是塘口镇魁草村德堂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整个德堂村大概由4房人组成。”他说,家族里曾经外出经商,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成为了具有号召力的乡贤。2018年,德堂村发动村里的18位乡贤、华侨成立了乡贤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宗旨是:“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民间商业协会与商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等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团结和凝聚村民。”

  近年,德堂村在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一口气拆掉了几千平方米的违章和破旧建筑物。陈子健说,在推进过程中,不少村民存在异议或不理解,这时候乡贤理事会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带头捐款100多万元修缮祠堂,还帮忙与村民解释,调解纠纷和不和。”从2017年至今,德堂村已经连续三年实现民事案件、刑事案件“零发案”,全体村民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去年以来,该镇结合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探索建设“村民小组党支部+乡贤理事会”的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先后在强亚村庙边村民小组、广陵村民小组、魁草村德堂村民小组成立了党支部,在魁草村德堂村民小组成立乡贤理事会,在冈陵村成立乡贤联谊会。塘口镇委书记温家林说:“在‘1+1>2’的党群共治模式下,包括华侨在内的广大乡贤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家乡的事业中来,成为了村‘两委’连接群众的牢固纽带。”

  除了通过乡贤发动群众参与基层共治,塘口镇还投入开发了“德邻汇”App,并率先在强亚村试行,让居住在镇外,甚至海外的乡亲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村民可以在智能化便民平台上查询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和“三资”管理等信息,并在线上进行民主决策、公共服务等互动。海内外的乡亲也可在手机上随时随地了解强亚村的变化和发展,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来源:南方日报、江门政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缮祠堂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