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实验三中2022年统招分是多少?

摘要 分数线558分。云岩、南明、观山湖、原小河地区内省级示范性高中网上报名最低控制线为470分。“三区一地”公办普通高中网上报名最低控制线为396分。

分数线558分。云岩、南明、观山湖、原小河地区内省级示范性高中网上报名最低控制线为470分。“三区一地”公办普通高中网上报名最低控制线为396分。

2022中考分数线分数如下说明。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北京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北京二中:635分。北京五中:626分。丰台二中:613分。十八中:612分。外经贸附中:610走读,617住宿。广州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第一梯度投档线为690分;第二梯度投档线为650分;第三梯度投档线为610分;第四梯度投档线为570分。第五梯度投档线为530分。江苏南京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控制线为583分。

河南郑州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第一批次最低统录分数线为623分,第二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5分,郑州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49分。云南昆明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昆明市主城区一级高(完)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为:500分。昆明市主城区普通高中(含民办学校)录取最低控制线为:390分。吉林长春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第一批次575分。第二批次488分。第三批次468分。甘肃兰州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兰州一中统招线677分,兰炼一中 统招线668.6分,兰炼二中 统招线627.7分,兰铁一中 统招线640分。

2022年贵州商学院统招专升本招生章程

第一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等教育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黔教函〔2022〕12号)和《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 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黔招考普〔2022〕6 号)的规定,特制定贵州商学院2022年专升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贵州商学院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的专升本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贵州商学院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校地址: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二十六大道1号   

学校简介:贵州商学院沿于1947年的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是贵州商科教育的发祥地。1952年,贵州省教育厅决定将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和建中会计训练班、求是会计补习班、知新会计补习班三所私立会计教育机构接收组建为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1961年与贵州省粮食学校合并成立贵州省商业学校;1987年升格为贵州商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省商务厅将贵州省商业干部学校(贵州省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贵州商学院。

学校地处中国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坐落于麦架河畔,占地978亩。设有11个教学单位,面向1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开设有28个本科专业(含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省一流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创业就业金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获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建有新商科实验中心和文化与艺术教育中心,全省双创示范基地,创建了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黔青梦工场,孵化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2个,其中国家级61个、省级155个。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47项、省部级奖励552项。与北京华联、贵州百灵等83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学校是贵州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是省第六批人才基地(现代商贸物流人才基地)和第四批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拥有省哲学社科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2个、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省重大调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项目51项、厅级项目165项,横向课题29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4篇,出版学术专著21部,获各类专利授权93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交流合作。与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瑞士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1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校际交流平台。

追梦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扣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及省委关于高校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聚焦四新抓四化,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商业头脑、创造活力、担当精神、实干作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竭力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

第四条 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任组长的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专升本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

第五条 学校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招就处)负责人为主的专升本考务工作组、录取工作组,实施专升本考试和招生录取严格分离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监督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招生录取工作。严禁徇私舞弊,对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按教育部第33号令和第36号令严肃查处。

第六条 招生专业及计划。

以省教育厅下达,省招生考试院公布为准。

第五章 报名时间、方式及考试安排

第七条 报名条件

学校地址: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二十六大道1号

2022年贵州商学院统招专升本招生章程已经公布,更多贵州统招专升本资讯,请关注栏目页面。

4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政策发布会,发布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政策。

新规明确,今年起,贵阳市中考采用全新方式进行招录,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五年制大专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计划也在网上招生,学生可填报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共25个志愿。其中,普通高中按配额生、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强基计划生、政策生6个类别进行招生,设4个批次共19个平行志愿,先配额后统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报考资格条件;职业学校共设置3个志愿学校,每校可填报2个志愿专业。

2018年,贵阳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启动了中考改革试点,向社会公布了《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方案。随后,市教育局陆续发布了《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

为了建立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市教育局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深度调研和精心谋划,对招录办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形成了《贵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和《贵阳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于4月29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从2021年起,贵阳市中考将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招录,通过充分发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端正育人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和以往相比,贵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虽然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流程上有一些变化,但总的方向没有改变,学生的中考总成绩依然是录取的主要依据,招生区域继续保持稳定,非贵阳户籍考生“同城待遇”政策不变,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不变。在基本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本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网上录取范围方面,从2021年起,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五年制大专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市属中职学校的部分计划也在网上招生。

在录取方式方面,将原来的网上实时录取方式改革为批次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方式,与现行的高考录取方式相似。学生一次性填报不同批次规定数量的学校(项目)志愿,录取时按“遵循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投档。学生可填报普通高中志愿和职业学校志愿,共设25个志愿。其中,普通高中4个批次,共19个平行志愿;职业学校共设置3个志愿学校,每校可填报2个志愿专业。

在录取顺序方面,将“先统招后配额”的普通高中录取顺序改变为“先配额后统招”,以落实教育部配额生政策,为不同初中学校学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创造均等机会,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初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在录取资格条件方面,除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政策性加分构成的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作为各批次“硬”指标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实验操作需要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才能报考相应类别的普通高中。对于特长生和强基计划生,在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专业(学科)的资格条件。

在招生类别方面,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按配额生、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强基计划生、政策生6个类别进行招生。按照贵阳市中考改革的推进步骤,在今年的定向生中增加了“六区统筹”定向,即“三区一地”、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几个区内,有配额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都要拿出一定名额,面向除本区外的其余几个区招生。

与以往相比,新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更贴近高考,录取时分批次遵循志愿,由系统择优录取,可以避免考生和家长耗费大量精力;考生选择面更广,包括强基计划生、特色学校的特长班、小语种班等都作为独立的志愿,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招生行为更规范,所有公、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全部纳入网上招生,在取消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把选择权交给考生和家长。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罗海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阳实验三中初中部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