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水冷有漏液包赔吗?家里风冷压不住想起换个了

最近几年我们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2018年进军电竞显示器、2019年正式推出机电产品线,2020年旗下首款水冷上市。可以说现在想组一套全家桶,除了内存和CPU外基本都能满足需求。

说起水冷,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尤其是一体式水冷凭借安装简单效果好的特点开始统治中高端散热器市场。其主要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CPU性能从2018年开始飞速增长,延续多年的4核CPU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为6核、8核甚至16核,随之而来的是CPU温度的增加。第二点是RGB的流行让水冷成为良好的展示平台,水冷头体积较小不占空间,也不会挡住后置风扇灯效,且自带的风扇还能发光,从而构成一套炫酷的灯效系统。趁着新品上市,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微星水冷散热器家族。

这款水冷诞生是2020年第二季度,当时有240R和360R两种规格可以选择,这款水冷的特点是将水泵集成在了换热排上,这种设计能降低高速旋转的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水冷头内部因为少了震动部件,因此可减少冷头漏液的概率。并且冷头体积可以做的更小,冷头部分才还用旋转设计,”专治“强迫症。目前280冷排款也已经上市,如果机箱允许,280R水冷效果会较240R更佳。

C240/C360以及P240/P360同属MAG CORELIQUID系列,这两款新品与240R/360R水冷在冷排结构上保持一致,即水泵集成在冷排之中,这种设计能减少冷头本身的震动,大幅降低冷头端漏液概率。性能方面搭载的风扇最大转速2000RPM,最大风量78.73CFM,并采用双滚珠轴承,寿命高达7万小时。

与240R/280R/360R不同的是C240/C360冷头部分采用大块透光材料,内置LED通过Mysticlight及同类软件可实现更好的灯光效果。而其中的C代表着Cystal水晶。而P系列则为无光设计,其他相同,用来配UNIFY系列主板还是挺搭的。

7代水泵,性能十分出色,寿命达到5万小时。除此以外冷头部分还加入了冷却风扇,可帮助主板供电区域降温。

新一代TORX 4.0 风扇每两个叶片和一个外圈共同运行以实现更强的风压。简单来说TORX 4.0 风扇可以为冷排提供集中的气流以来实现吹透冷排的效果。性能方便大转速2500RPM,最大风量77.4CFM,风压4.29 mmH2O。轴承采用并采用双滚珠轴承,寿命可达10万小时。冷头与冷排连接的水管采用防蒸发设计,水管外部为增加三层编织网,可加强水管结构强度,日常使用更耐用。

冷头搭载2.4英寸液晶显示屏,可通过连接USB线实现温度、频率显示等多种功能。冷头自带多个FAN接口,可连接冷排风扇并起到独立控制风扇的作用。此外冷头内置了一个60mm TORX 3.0风扇,这个小风扇在运作时产生的气流可帮助主板供电部分散热,据测试至多可降低30%的供电温度。

水冷家族新旗舰MEG CORELIQUID S战神,有360和280两种配置。这款水冷的内核架构与K系列基本一致,同为Asetek 7代方案,散热效果不俗。冷头方面采用全新设计2.4英寸液晶屏,支持GIF、MP4和JPG、文本,可显示实时天气、温度等信息。这款新屏幕基于IPS面板,显示效果大幅提升。

冷头内置60mm风扇可帮助主板供电和M.2硬盘散热。风扇部分换装微星P12静音风扇,这款风扇采用动态液压轴承,寿命5W小时最大转速2000转,风冷为56.2CFM,噪音仅为22.7dBA,并采用无光设计。这款MEG CORELIQUID S360/S280水冷将在近期上架开售。

2018年可以说CPU市场最异彩纷呈的一年,AMD率先以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开局,继续深耕多核市场,Intel被迫“临时抱佛脚”祭出第八代、第九代酷睿处理器迎战。对于我们硬件玩家来说,有竞争果然是好事,六核、八核处理器开始逐渐成为中高端的中流砥柱,CPU性能提升幅度达到过去几年里巅峰。高性能意味着高功耗、高发热,这个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这个时候,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也逐渐登上主流散热器的大舞台,以灵活的安装方式、简单方便操作、极佳的散热效果获得大批玩家认同,加上时下流行的RGB灯元素,一般人也觉得一体式水冷更有看头。这一次我们横评的对象锁定了价格在400-600元之间的240规格一体式水冷,从中挑中合乎要求的六款,其中不乏新上市新品,你想知道谁会成为最终的散热王者吗?

早期的水冷散热一般都是指代分体式水冷,虽然具有高灵活性、高散热效能特点,也有价格高、安装不便问题,一般都是由专业人士设计好水路、走线、耗材选用,反正就是“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后期维护难度高,对于小白用户友好度极差。就像我们编辑部里面,几乎都是“闻水冷装机色变”,不仅做起来麻烦,一旦发生漏水事故,你花了大几万买回来硬件可以就此报废,所以我们很少建议用户去玩分体式水冷,Geek除外。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优势:

而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出现可以说解决分体式水冷很多弊端,水泵整合在冷头上,水箱直接去掉了,依靠水管、水冷头、水冷排存有的水冷液带走热量,高度整合下一体式冷散热器安装步骤变得极为简单,三部曲即可安装完成:冷排安装风扇——安装底部扣具——安装水冷头。

由于水冷头尺寸多数设计得不大,也不存在大型风冷散热器对内存高度有兼容性问题,可以很方便的拆卸、加装内存。

大家肯定在想,对比顶级风冷与一体式水冷的散热能力,哪个会有优势呢?这个问题其实还真不好回答,因为它们定位稍微不太一样,但多数时候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会占有优势

近些年,散热厂商们都开始重视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研发工作,一时间大量新品竞相争鸣,多样性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同时价格也下降到更亲民的级别,120规格的300元就有交易,240规格而不过600元。相对于分体式水冷一个冷头就要大几百,一体式水冷价格优势极为明显

丑话说在前头,尽管一体式水冷拥有更好的密封性,不会轻易发生漏水情况,但为了顾及你硬件安全,一定要挑选老牌散热厂商的产品,毕竟他们更加有设计经验,知道什么样的结构不容易发生漏液,产品迭代下来宝贵经验是一些山寨厂商不具备的,大家千万要甄别好。

由于我们要应付未来全面的八核十六线程处理器,TDP将近100W,上一个240规格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是比较妥当的,在价位选择上,我们去头砍尾,挑选价格比较适中的400-600元的产品进行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横评。

白(排名不分先手)。具体参数规格对比见下表(可点击放大):

我们选用了Intel Core i7-8700K作为处理器,算是高端游戏中的最常见处理器,六核十二线程绝对是游戏杀手,还有3.7GHz不错的基础频率,睿频也能达到4.7GHz水平。此外因为有超频需求,主板选用了顶级的华硕玩家国度MAXIMUS X FORMULA,强悍的散热、完善的BIOS、风扇监控软件都是选择它的理由。内存本来是准备一套四根的美商海盗船 复仇者RGB PRO灯条,但考虑到安装便利性,最后只上了一根芝奇 Ripjaws 4 8GB。为了保证散热不受外界影响,我们没有加装额外的显卡,完全依靠独显输出画面。电源是一只酷冷至尊MWE Gold 750W。

散热好不好,其实很依赖机箱风道、结构设计,这次我们采用了一个比较主流的酷冷至尊MasterCase H500中塔机箱,前置两个200mm RGB大风扇,后置一个120mm非RGB风扇,240冷排可安装在顶部,整个结构非常常见而且可以复现。

为了最大限度体现不同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能力,设计了三个场景

一: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认状态下,风扇转速交由系统自动控制,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

三: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认状态下,换用猫头鹰最新的NF-A12X PWM版风扇,风扇转速交由系统控制为1500RPM,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

在恒定温度在25℃的房间内测试

统一涂抹采融PK-1硅脂

使用Wensn WS1361C噪音测试仪,在距离冷排出风口4cm测得噪音值,同时记录风扇转速、水泵转速

ID-COOLING品牌诞生以来一直专注于做散热器,风冷、水冷都有涉猎,产品也一直推陈出新,品质都相当不错的。ZOOMFLOW 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是一款月份刚发布的新品,采用AIO一体水冷方案。

全新的外观设计,水冷头顶部有一圈高光仿金属塑料点缀,更具质感,内部隐藏了RGB光圈,也有ID-COOLING LOGO。

冷头做工扎实,与水管连接处可以有90°角度调整空间,橡胶水管外有做编织包网,细节和质感都做得相当好。

冷排散热鳍片间隔均匀一致,没有形变。

对于乔思伯,大家认识它估计都是因为最开始U系列ITX铝箱,毕竟当时候做全铝机箱还能把价格做得那么低独此一家。后期乔思伯也开始做散热器,而且乔思伯产品经常会出乎我们意料,非常有惊喜。比如说这款TW2-240“天使眼”系列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乔思伯的创意真的不错,把水冷头做出了水晶的感觉,顶部覆盖透明PC+钢化玻璃双重导光材质,可以发散RGB灯光线(256色自动变换),难怪要叫天使眼。

乔思伯水冷管采用了FEP塑料制成,管径似乎要比其他家的更显“瘦弱”,表面为螺纹,可以增强弯曲度,进出水冷管可调节方向。

大面积铜底,没有抛光,拉丝质感。

冷排散热鳍片间隔均匀度一般,做工尚可。

两把120mm液压轴承风扇外围均有一大圈RGB灯带,256色,点亮后效果非常棒,标准12V RGB接口,理论上只要主板自带这个接口都可以进行颜色控制。

超频三作为散热器老牌厂商,资深玩家肯定都用过他们家的产品,偃月240 RGB一体式水冷便是他们最新力作。至于为什么叫偃月,你看到冷头一瞬间就会明白了。

超频三 偃月240RGB水冷头设计感非常强烈,非常扁平,上面有一抹弯月造型的留白,就是为了透出RGB灯光所设计的,质感也很棒,丝毫不像是ASA塑胶打造的。

水冷管是橡胶材质,外面包裹硬质塑料编织网,这个感觉就不太好,质感太差,而且有点硬,不容易弯曲。

冷排做工非常完美,不愧是老牌厂商。

规整的铜底,没有抛光处理,依然可以看到机器切割痕迹。

与别家在风扇上做RGB灯带不同,超频三直接改造扇叶,做成半透明,透光之余还能柔和光线。采用5V RGB 3Pin接口,也是支持寻址控制、华硕Aura Sync和微星Mystic Light Sync。

先马也是做机电产品起价,最近才开始涉足散热器,不过按照我们之前测试来看,先马的散热器产品虽然有时比较粗糙,但散热效果还不错,而且价格还便宜。就像这款冰川240 RGB一体式水冷,只卖399元,是本次评测最便宜的产品之一。

冷排的做工也非常好,鳍片间隔均匀度很高。

先马产品设计还是颇有自己想法,都是往硬核方向走的,你看看冷头上的“Y”字形结构,半透明设计还能透露出点点星光。

橡胶水冷头外包裹化纤编织网,美观度更高,弯曲度更高。

冰川240 RGB一体式水冷的冷头铜底面积要小于其他家方案,不过光滑程度较高。

风扇和超频三不谋而合,采用乳白色半透明扇叶辅助发散光线,扇叶上有导流波浪纹。采用12V RGB 4Pin接口,通用规范意味着能支持各品牌主板的颜色调控。

Thermaltake就是大名鼎鼎的TT,也是专注于机电、散热产品多年,分体式水冷产品也是非常有名,但近年玩家对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有更高需求,因此推出更多新产品。Thermaltake 蛟龙 RGB 240就是一款超高颜值的产品。

冷排做工尚可,均匀度较高,不过我们上这个拿到以后有些鳍片依旧被砸歪了。

蛟龙 RGB 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冷头设计非常中规中矩,方形设计,顶部有一圈RGB光带以及Tt LOGO,支持RGB灯光。

水冷管是橡胶材质,没有报过编织网,很厚实,弯曲起来也不容易。

铜底抛光程度较高,摸上去很光滑。

TT的风扇做工非常精致,外围有一圈导光条,点亮以后效果还不错。RGB接口为TT独有,可以与其他风扇、冷头收尾相连,最后变成标准的4Pin 12V RGB接口接入主板。还有一个小细节TT做得很高,它给全部线材都做了材质细腻的包网,细节见真章。

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

九州风神浸淫在散热器领域也很久,船长系列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诞生已久,可以是横评中最古老的,但经过更新迭代以后它还是具备一战之力。

冷排鳍片可能过于柔软了,变形得比较多,比较影响视觉感官。

由于我们评测的是白色船长,纯白的外观可能加分不少,而且那一截外漏的水管简直是点睛之笔,别具味道,流动气泡可以让你知道散热器运行情况。而顶部栅格状装饰就像涡轮一样,点亮以后还能发出柔和的白色光线。

水管和乔思伯的很像,也是螺纹塑料材质,没有做成白色有点可惜了,比较“瘦小”也容易弯折。

水冷头铜底面积不大,由于我们之前用了很久,有点战斗成色,这并不是产品问题。

白色船长的风扇也是没有RGB的,扇叶是全白色设计,但边框还是黑色的,装上去以后视觉反差还是挺大的。

安装过程还是很顺利的,但过程还是稍显麻烦。首先你要给水冷头上支架(不用螺丝,旋转卡死即可),安装背板、螺栓,主板正面安装限高螺柱,涂抹好硅脂就可以装上冷头,拧紧固定螺母就完成了。

扣具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螺母可手拧都是人性化设计。

扣具设计水平欠缺,有些反人类感觉。建议两个人协助安装,速度会快不少。主要是背板无法固定,容易掉螺栓,需要一人从旁辅助安装。

扣具兼容Intel全平台,AMD就差一个TR4也全平台。

由于我们拿到的是旧版,限高螺栓高度有问题,会造成水冷头接触不到CPU金属顶盖,此时就会出现散热问题。后续咨询超频三工程师得知,问题已经在新版中得到解决。

不过扣具依然不够人性化,拧紧螺柱的长度过长,装一次下来,手都酸了,还需要频繁使用垫片,一共用了8片塑料垫片、4片金属垫片,太麻烦。

扣具兼容Intel全平台,AMD同样差一个TR4也全平台。

整个安装过程行云流水,非常便捷。正常的背板安装,正面安装的塑料限高圆柱带有卡死螺栓作用,螺栓被紧固就不会往下掉,再安装冷头就很方便,直接拧螺丝就行。

对Intel、AMD全平台都有支持。

姜还是老的辣,和先马冰川一样的安装方式,装起来很轻松,三两下都搞定了。

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

由于产品诞生时,AMD TR4还没横空出世,因此并不支持,其余都可以支持。

九州风神船长的扣具其实不太合理,也非常麻烦,也是要先给冷头装固定支架,要上四颗螺丝哦,其余步骤都差不多,不过扣具压力似乎小了一点,不能牢牢压紧冷头,用手还能稍微一动冷头位置。

就安装便捷性来说,我们给出以下排名:

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

散热器横评——效能对比

测试场景一:Intel 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认状态下,风扇转速交由系统自动控制,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进行温度测试

表现最差的是乔思伯 TW2-240 RGB、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温度都达到了67℃,这也是挺奇怪的,风扇转速不低,都有1600RPM,噪音还不小,散热效能有点糟糕。

测试场景二:Core i7-8700K设定为1.28V核心电压,L6级防掉压设置,全核超频至4.9GHz,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

Core i7-8700K超频能力还是非常不错,如果不是内部使用硅脂,估计可以很轻易超到5GHz,我们就不作死了,1.28V超4.9GHz还算可以,发热量也大增了。在FPU“折磨”下,六款一体式水冷表现最好的依然是ID-COOLING ZOOMFLOW 240,达到77℃,比默认状态提高将近15℃,8700K超频后发热量真的不容小觑,水冷散热器确实最合适不过。

第二名是先马 冰川240 RGB,为78℃;并列第三名的有乔思伯 TW2-240 RGB、Thermaltake 蛟龙 RGB 240,79℃;最热的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已经达到82℃,而且此时噪音非常大。

测试场景三: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认状态下,换用猫头鹰最新的NF-A12X PWM版风扇,风扇转速交由系统控制为1500RPM,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

统一使用猫头鹰风扇目的在于,看看六款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冷头、冷排的效能,排除掉风扇的干扰。

这样一来发现,ID-COOLING ZOOMFLOW 240确实有真材实料,温度依然是最低的,只有63℃;最热的是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冷头、冷排效能较差,温度有67℃,换不换风扇都一样;其余四款表现都相近,都在64-65℃之间,不过侧面反映乔思伯 TW2-240 RGB原装风扇有点菜了,猫头鹰风扇不仅更安静,温度也更低。

散热器横评——噪音对比

测试场景一:Intel Core i7-8700K工作在默认状态下,风扇转速交由系统自动控制,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

ID-COOLING ZOOMFLOW 240温度固然低,但噪音也是很猛,仅次于散热糟糕的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船长的噪音就不说了,直接起飞到61.8dBA。 先马 冰川240 RGB表现引人瞩目,不仅温度低、风扇转速不高、噪音也表现优异。

顺带说一下,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噪音来源主要是两把120mm规格风扇,换上以安静而著名的猫头鹰NF-A12风扇以后,1500RPM转速下,基本上噪音都在53.5dBA附近,同样说明噪音来源在于风扇,冷排鳍片密度、通过时的风噪声影响甚微。

测试场景二:Core i7-8700K设定为1.28V核心电压,L6级防掉压设置,全核超频至4.9GHz,使用AIDA 64稳定性测试,选择FPU烤机

ID-COOLING ZOOMFLOW 240风扇转速已经更高达2050RPM,噪音已经高达65.7dBA,已经算是很吵了,所以低温是牺牲静音体验换取的。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Thermaltake 蛟龙 RGB 240上,温度高但噪音低,两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表现比较好的应该当属先马 冰川240 RGB。

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可以说是本次横评中表现最优势的产品,三个测试场景中温度表现都胜其他产品一筹,可见ID-COOLING设计功底还是很强,效率非常高。不过高散热性能就是牺牲静音达成的,因为噪音会有点大。此外较为便捷安装方式、扎实的做工都是引人入胜的地方,外观也是比较有特色,ARGB的一体式水冷并不常见,灯光效果非常出众。499元的售价也非常不错。

性价比最高——先马 冰川240 RGB

先马 冰川240 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在温度测试中,综合成绩还是不错,应该说仅次于ID-COOLING ZOOMFLOW 240,而且价格只要399元,就显得性价比非常高了。不过它也有自身的小问题,虽然冷头有集合约束线缆功能,理念是好的,但线材过短,反而造成理线困难,在机箱里面安装好以后比较难看。

外观最帅气——超频三 偃月240 RGB

超频三 偃月240 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在安装上确实繁琐了一些,如果能够改进一下扣具设计就更好了。冷头、风扇的光效非常吸引人,因为采用了5V 3Pin接口,可寻址的特性使得RGB灯珠可以不以统一方式闪动,这个就是ARGB灯的魅力,点亮以后过渡效果非常漂亮,不过需要对应支持的主板哦。

这个水冷最大毛病就是安装的时候麻烦,需要别人配合你才能装得快,一个人可能会手忙脚乱的。散热效能也就那样吧,中规中矩,比较有特色是它冷头设计,确实不负“天使眼”之名,晚上在侧透机箱中的效果非常亮眼。

Thermaltake 蛟龙 RGB 240一体式散热器是本次横评中做工最精致的,细节非常好,提供的线缆都包网,长度也非常长,RGB线支持首尾相连,不需要集线器就可以变成一根4Pin RGB线接入主板,非常人性化。最重要的散热表现也是中规中矩,属于主流水平。

九州风神 船长 240 白

船长系列产品可能是已经发布太久了,在散热表现、灯光效果上都有点跟不上发展节奏,毕竟是老产品可以原谅。比较出色的就是冷头的外观设计,在众多厂商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当又有趣。另一个问题就是价格偏高,存在品牌溢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40水冷漏液几率大不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