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管校的专业到底有哪些?

  高考除了要“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开学季,高三生正努力备考,家长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本文将从北向南将全国知名高校的王牌专业进行盘点,供大家参考。

  排名很高,但是生源却不是很好,甚至在很多省份收分都是压线过,在大家心中就是一个众多学校合并出来的巨无霸。但是其实那些合并的学校本身实力都很强大,吉大确实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但是专业太多,有点鱼龙混杂。选吉大当然是要挑吉大的王牌:车辆工程,法学,化学,数学等,这些是全国顶尖的。

  按道理名字是很有气势的,但是并不是很热门,南方很多人估计也不知道这所985大学,但是东北大学的一些学科确实是国内顶尖的,自动化,矿冶,材料,计算机都是去东北大学的好选择,性价比挺高。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是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北大是综合类大学老大,文科、理科、医学都顶呱呱。

  著名的高精尖大学,文科实在是太强悍了,经济学,法学,哲学什么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水平,所以分数高热门当然是对的啦。

  文理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数学,中文,历史,心理学什么的都是国内顶尖的水平,不要被师范二字迷惑,其实应该大部分师范都是综合性大学,北师大当然也是。

  法学虽然就业难,但是人家是中国政法啊,人脉多,名声大,当然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网上很多议论,有人说其实是名字唬人,有人说是真好,具体如何,外人也无法得知,不过央财的名字确实太好听了,中央+时下最热门的.东西,当然高分就来了。不管怎么说,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都是国重吧,还是说明很有实力。而且央财生源好,就业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名字也确实好听,实力也是很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全国第一的,但是其实经济类的专业都很好,外语类的专业也不错,就业好。

  外语最高学府,当然不用说,学外语很好。

  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同济,五个学校的名气大,没有人会否认的,能上南开当然是很大荣誉了,南开的专业精度都挺高的,数学,化学,经济学,历史学这些都是全国最顶尖的。

  山大在山东真的好热门,生源不错。山大的国重和学科评估确实都不起眼,优势学科也很模糊的感觉,就是感觉综合性大学。不过据说有一些学科还是很有优势:电气,数学,材料。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带国字号的几所,什么学科最好,当然名字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地理位置太不好,让这所实力比较强的大学收分悲剧了,理学的专业都很好的,较低的分数上好学校,这个可以选择。

  川大的拿手好戏当然就是华西医科了,尤其是口腔,所谓的亚洲第一,当然是高分的很好选择了。此外,川大作为西南最高学府,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各大区的第一学府,在企业宣讲招聘时,都比较有优势。

  其实西财一点也不比两财一贸差,只是地理位置和北京上海比,肯定是比不上的。金融学科太强势了,分数也很高。

  老牌名校了,文理工科都有优势,其实哈工西交南开武大中大这一层的名校,还是很值得选择的,至少排名高,名气大,声誉好,大家都认可。最强势的应该是数理金融实验班了,学科方面,测绘图书档案法学等都是全国最好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和政法合并而成,不过不管财经还是政法都是很有优势的,会计学值得一读。

  所谓的千年学府,学科不是很突出,但是好专业都是热门专业,而且也是985,性价比挺高的,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还是强推。

  让人敬佩的大学,南大和中科大一样,都没有合并过,而且还能屹立于7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很不容易。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当然是南大的光辉历史。学科实力很均匀,没有什么差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第一名,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

  又是一所偶像级的学校,能进复旦就是很好了,不用管什么专业了,它比其他华东五校的优势就是,它在上海,而且它名气最大了。

  学科结构很好,潜力超大,会越来越强的学校。清北复交,四大名校,这就够了。机械,船舶,信息安全,还有交大经管,都是充满诱惑力的。

  财经第一校,又是上海,为什么不去呢?

  算是外语第二校,北外和上外对齐了,热门。

  老师们的梦想,想当老师,当然首选北师大和华师了,好专业,据说对外汉语很强,当然和教育学有关的东西都强。

  最美大学,学生们心中的天堂了,厦大在学生中绝对是粉丝最多的,这几年分数也是越来越高,人家是雷阵雨中的艾里斯顿商学院啊,人家有易中天啊,人家有会计广告一堆热门学科啊,人家是在厦门这个浪漫的城市。

  老牌名校了,但是岭南作风太低调了,以至于在北方很多人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名校,却不知道到底这个学校有什么好的。同样也是前10的常客,华南最高学府,当然是很值得报考的,没有什么一级学科是第一名,但是大部分学科都是前10名,奠定了它的实力。来中山,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南国风格。它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中山医等专业也十分诱人。

  著名侨校,三个王牌是很值得报考的,会计金融新闻,谁叫珠三角这么个大市场没有多少好大学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就业就是广外的拿手好戏,商务英语高级翻译以及小语种在国内也十分有名。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都是师范花,其中最推荐的还是华中师范大学。

【高校王牌专业大盘点】相关文章:

9月中旬即将迎来2022届考研初试预报名,2023届乃至2024届的考研人,也开始"跃跃欲试",陆续关注"择校择专业"相关问题。

哪些院校更热门?哪些专业更抢手?考研备考的你,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为帮助广大学子科学择校备考,让考研简单不孤单,轻舟考研帮基于2021届、2022届用户"关注院校/专业"、"目标院校/专业"等数据,从考研院校及专业的关注热度及趋势的角度分析,发布《考研热门院校、专业及地区报告》,为大家在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 考研群体类型

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200万大关,而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上涨近一倍。
考研已经成为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这其中,跨校考研人群占比持续上涨、在职及脱产人群占比提升。


第二部分 考研人群热门关注院校

一、新一线城市院校崛起,最受关注的top10院校有一半来自新一线城市

最受2022届考研用户关注的十大热门综合类院校中,北上广院校占比40%,新一线城市院校占比50%。在热门综合类院校名单中,985知名院校比例高,但知名院校除了本身受关注度高外,与普通院校比,接收保送生的比例也更高。我们在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实力,不要盲从盲选"名气高"的院校。
二、部分优秀"双非"类院校受关注度大幅提升

通过对比2021届、2022届用户目标院校数据发现,关注度上升最快的院校集中在政法类、师范类、外语类和传媒类院校。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江南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其他院校均为"双非"院校。西南政法大学,在今年的被关注度同比提升了85%,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关注度同比提升80%。与其扎堆"985"、"211",选"双非"院校,保证"上线概率"不失为一个较好选择。
三、跨考人群最青睐"211"类院校

考研不易,跨考更难。与本校考研人相比,跨考考研人要面对更多由"信息差"带来的考研难题:查不到院校报录信息、找不到复习资料、求不到学长学姐等等。虽然跨考很难,但想要通过提升学历、提升学校背景而实现人生翻盘的跨考人仍然占据考研人的大多数。

轻舟考研帮大数据显示:最受跨考考研人欢迎的top20院校基本为211院校,主要包括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
四、师范类院校热度最高

最受2022届考研用户关注的十大热门院校中,60%为师范类院校。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师范类院校资源丰富,研究生招生人数相对更多,所以受到大家热捧。
五、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最受本校学生青睐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哪些院校的考研人更倾向于报考本校?因为对于大多数跨考考研人来说,与他们竞争的本校考研人拥有相对更强的"竞争力"。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本校人脉,高效率获取考研信息、考研资料,找到直系学长学姐线下请教等,除此外,导师在同等初试成绩的情况下,相对外校考生,对本校考生似乎更青睐。
六、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最受在职、脱产人群关注

除了高校学生之外,也有一些年轻人在工作之后,选择在职考研或者辞职脱产专心考研。总体来看,前10名院校具有两大特点:实力较强的综合类大学,以及国内排名靠前的师范类院校。这也表明,一方面由于在职、脱产人群的特殊性,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学历,实现更好就业,因此"名牌大学"对这部分人群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依然可以看出,师范类院校和专业除了备受应届生欢迎以外,也依然备受在职、脱产人群的青睐。
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最受多战人群关注

在最受"多战"人群关注的前十所院校里,包含9所985大学,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由于"多战"考研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考研经验和基础,这部分人在二战甚至"多战"过程中,往往会确立更高的考研目标。
第三部分 考研人群热门关注专业

一、电子信息、会计、法律(非法学)等专业最受关注

最受2022届考研用户关注的top10专业涵盖计算机类、法律类、经管类、教育类等,是目前就业前景可观的专业。这些热门专业不仅吸引了大批本专业学子,更有许多学生跨学科报考。
二、新闻与传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关注度上升最快

通过分析2021届、2022届用户对专业的关注数据发现,文学类的新闻与传播,理工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类的学科教学(数学)、艺术类的艺术设计专业关注热度上升最快。
三、电子信息、会计等专业最受跨考人群欢迎

"不喜欢本专业、想考更好就业的专业、考好考的专业......."都是跨考学生选择考研换专业的原因。从轻舟考研帮跨考用户最关注的专业数据来看:在跨考用户中,电子信息和会计最受欢

迎,在跨考人群中占比分别为2.64%、2.6%。

此外,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英语)、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非常受跨考人群欢迎。
四、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等专业最受在职、脱产考研人群关注

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在考试难度、读研时间成本、就业方向等方面都更具优势,所以近年来,专业硕士报考人数激增。

通过对比在职与脱产考研人群的目标专业数据发现:在职与脱产考研群体更关注专业硕士。其中,法律(非法学)、会计硕士等专业硕士最受欢迎。
五、北京大学法律(非法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北京大学的金融最受多战考研用户青睐

知名院校光环+高薪就业,成为了支撑众多"多战"考研人坚持努力下去的理由。再激烈的竞争,也劝不退为这些名校名专业奋斗的决心。

最受"多战"考研用户青睐的院校专业多集中在知名院校的法律(非法学)、金融、教育等专业。
第四部分 考研用户地域院校特点

一、除北上广外,大家更热衷去武汉、成都等城市读研

新一线城市依托国家发展政策的倾斜,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吸引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等方面也出台非常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最受欢迎的读研城市Top10里,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外,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南京、长沙等新一线城市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二、郑州、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考研热情高涨

如果要绘制一张中国考研城市热力图,那接下来的十座城市,一定是相对很红的点:郑州、北京、成都、武汉、济南、南京、西安、重庆、天津、南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在职人士加入考研大军,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如果盲目选择院校专业,什么"热门"选什么,势必徒增报考难度和备考压力。

考研的较量,始于择校择专业,在报考院校的时候,除了关注院校名气和院校所在城市的发展外,更要综合考虑报考院校专业在"考研难度"维度的数据,比如:分数线、报录比、推免率、复试比、专业课难度等,切忌盲目跟风,通过对比做好选择,增加"上岸"概率。

以上内容摘取自轻舟考研帮大数据中心出品的《考研热门院校、专业及地区报告》,想获取报告完整版,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考研帮"服务号即可获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单招学校排名公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