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给雷军多少钱??


“未来的一年里,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2018年1月13日小米CFO也是新任高级副总裁周受资在微博上分享的小米内部很火的一张图片,这一张图片也一度被解读为上市前的倒计时。时隔将近半年,小米香港申请了。

IPO申请前小米动作频频,似乎为上市铺路:先是宣布整体硬件业务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然后进行了人事调整,CFO周受资兼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周广平、两位联合创始人辞去公司职务。

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成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之后的首批申请科技企业,也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而看着这个招股书,也有人开始畅想小米又有多少员工将会实现财务自由。但对于雷军来说,这个招股书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最大型新股小米提交IPO

招股书显示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林斌持有13.3286%、持3.2375%、黄江吉持3.2375%、洪锋持3.2207%、许达来持2.9312%、刘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兴集团持股17.1931%,其他投资者持有21.3430%。

其中雷军和林斌持有股份为A类股,每份可以投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为B类股,每份可以投1票。对于保留事项,均按一股一票计算。鉴于目前尚无具体的融资计划和目标股价,我们无法精确计算出雷军们的身家。不过,早在小米上市之前,业界就已经开始传闻小米上市之后,雷军将成为新首富。

2015年小米净亏损76.3亿元,2016年净利润4.9亿元,而在2017年净亏损438.9亿元。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净负债1272亿元,累计亏损1290亿元。这也难怪小米很那在A股上市。

根据招股书的表格显示,小米收入主要来自四大业务: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以及其他。其中,智能手机部分每年收入占比超过了7成。雷军在招股书披露的同时还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再次强调了小米不是一家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而且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如超过,将把超过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虽然承诺不是硬件公司,但从小米近三年的收入占比来看,智能手机仍是占大头。在其宣布硬件净利润不超过5%之后,外界猜测小米要靠互联网服务赚钱,但目前来看,其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还比较少,不过呈现了增长的趋势。

小米此次提交IPO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而看着这个招股书,也有人开始畅想小米又有多少员工将会实现财务自由。但对于雷军来说,这个招股书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八年前,已经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雷军想要做一些“有梦想”的事——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技术公司,造福世界上每一个人。这也是雷军几乎在每次公开场合和接受媒体采访时会提及的梦想。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小米就这样出现了。无论是从其融资历程还是商业模式,其发展历程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先看一下小米历届融资后的估值:2010年底,小米全年累计融资4100万美元,公司估值2.5亿美元;2011年12月,获得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2012年6月份,获得2.16亿美元融资,估值40亿美元;2013年8月,新一轮融资中估值100亿美元;2014年11亿美元融资,估值450亿美元,也是目前外界知道的小米最后一轮融资,此时小米的估值是2010年创办时期的180倍。

而小米的商业模式也从一开始的内容+应用+硬件发展为“软件+硬件+移动互联网”,是小米首次提出的铁人三项;经历了年的阵痛,雷军又提出了新的铁人三项:硬件+新零售+互联网。

首先,硬件方面,除了手机,小米布局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初具规模。按照当初雷军的计划,五年时间孵化100家公司,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投资正在接近当初预期的目标。来自小米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小米已经投资了89家。

而在2016年底,雷军在公开发言中透露,小米投资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公司,已经有16家年收入过亿,3家年收入过10亿,4家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这些硬件公司2016年的收入超过100亿人民币,今年预计会超过两百亿人民币,明年的计划是超过四百亿人民币。”雷军在2017年乌镇大会上表示。

来自某智能硬件公司的CEO向网易科技表示;“只要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便能被其赋能,拥有它的渠道以及品牌背书,快速抢占市场高地。”

据了解,目前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中,青米母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润米母公司深交所创业板已上市,华米已经上市。

其次,新零售方面有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有品四个板块。单小米之家,按照雷军的规划,小米2017年年底铺到250家,2018年年底500家,2019年1000家。“我的预计是未来5年时间,小米之家的营业额大概能做到100亿美金,就是700亿人民币。”雷军表示。

雷军也曾表示,小米之家未来要做中国一流的零售集团,而且要比拼世界级的效率。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也提到了小米之家的坪效比达到了27万元/平米,仅次于苹果,全球排名第二,相当于4.5个优衣库,6个海底捞,6.7个星巴克,这意味着小米线下店可以盈利。

“有品”在小米、米家、小米生态链企业之外引入优质第三方品牌产品,目标也是2年时间打造一个成交额100亿元的平台。据知情人士透露,有品2017年交易额已超过50亿元。

在小米2018年年会以及Mix2S新品发布会上,雷军不止一次的提到了一组对比:在营收过千亿的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而小米,仅仅用了7年。

在经历年的阵痛,小米2017年成功实现翻盘后,雷军对外的姿态已经开始有所转变,变得更加激进:雷军高调表示小米2018年会进入世界五百强,而且喊出了十年做到万亿营收的梦想。

2017年底,小米之家首个旗舰店开业后,雷军接受媒体采访时异常的高调,不仅高调宣布小米手机超前完成全年目标,而且提前定下小米2018年手机销量破亿的目标,表达了明年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愿望,甚至向媒体透露了未来十年雷军的一个想法。

雷军透露小米在高管战略研讨会上,设立了一个题目:是十年时间小米有没有作为一个实体经济的代表,做到1万亿的营业额。对于这个问题,雷军表示小米有50%的概率实现。

但雷军在透露了这个梦想之后,2018年4月份又公布了一个让业界都震惊的承诺:小米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

2018年4月25日,雷军表示小米董事会会批准了一项决议:“从现在起,小米正式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如超过,我们将把超过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万亿营收梦想VS硬件税后净利率不超5%?

虽然对于这一提议,荣耀总裁赵明吐露了从业者的心声:中国硬件公司综合硬件净利润率能够达到5%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对于荣耀来说硬件综合净利润率能够达到5%就已经很开心了。

但雷军的这一承诺仍是赢得了不少用户的支持。

雷军表示,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小米本质上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但招股书显示,小米四大收入来源中,智能手机占比超过了70%,而互联网服务收入最高20%。

雷军将小米定为了“互联网公司”,这似乎在告诉资本市场小米IPO后,其对业绩考核标准不是以硬件公司为考核标准,而是互联网服务公司,利润不唯一。

中信证券还曾分析,战略性关注小米公司自身的成长性,关注其在手机、生态链硬件、物联网等领域的成长空间。此外,基于MIUI的软件、互联网和金融服务有望贡献更多收入。中长期看,小米有望向真正的国际一线科技龙头公司挺进。

三十年前,读大一的雷军在武大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改变其一生的书:《硅谷之火》。那时候,雷军的心里燃起了一团火:做一家伟大的企业,影响足够多的人。

将要上市,资本左右的小米能否守住初心,守住雷军的“做一个伟大企业的梦想”?

最近小米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件事已经众所周知,目前各方猜测其估值期间在700亿美金到1000亿美金之间。

当前百度的估值在870亿美金左右,这也意味着此次小米上市,或将有机会超越百度,成为阿里腾讯之后的第三大高估值互联网公司。

当前,各方评论都集中在小米最新公布的营收数据,相关市场规模,来对小米进行估值。不过我这里不谈成本和市场规模,也不想对小米估值,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小米走到今天的策略。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是,这几年所有人目光都在盯着头条、美团、滴滴这TMD三巨头,美团打车与滴滴的战争,滴滴外卖与美团外卖的战争,头条与百度,与腾讯的战争,这些巨头的任何动作,都能成为关注焦点。

但唯独小米的布局并不能获得太大眼球,同时也无法对任何其他巨头构成威胁,仿佛小米置身于互联网的另一个平行宇宙,这点颇为有趣。

雷军早年在小米创业时谈到过,刘慈欣《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给了其很大的战略思考,而如今回过头来看,雷军确实践行了其中的一些法则。

那么小米究竟如何穿越过互联网的黑暗森林?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三体》中的黑暗森林。

文明扩张需要物质,但宇宙总物质量保持不变。

因此,文明之间唯有毁灭对手才能夺取到更多的资源,互相之间毫无信任可言,一旦某个文明被曝光,就必然会被其他高级文明毁灭。

文明必须学会隐藏,并发展自己,是唯一的生存法则。

TMD战争不断,小米置身事外

TMD这一词早在2016年就被发明,其中M代表了美团,独独忽略了小米。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和美团成立于2010年,头条成立于2011年,滴滴成立于2012年,四家公司成立先后时间差不多。

而从估值来说,美团点评估值300亿美金以上,滴滴500亿美金以上,头条也是500亿美金,而小米当前直接在700亿美金的估值。

所以非常意思的是,同样的创立时间,小米有着最高的估值,但是却最缺少存在感。

TMD三巨头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相关BAT相关利益,处于曝光漩涡之中,成为BAT们或拉拢,或打击的对象。

但小米无论获得怎样的曝光,都不会为其带来竞争对手的压力,即使后来居上的OV系,华为系手机,也并没有采取模仿小米的策略。

大家是对手,但又不是完全的对手。

小米仿佛得到了金刚护体,不惧怕任何曝光。

头条、美团、滴滴,任何下一步的行动,都会遭遇到多方的猜忌,并遭遇反击。

例如当头条进军社交时,微博立即感受到了恐惧,并反过来推出信息流狙击头条,而当头条通过抖音成功突围短视频后,腾讯又不得不将已经被战略放弃的微视,卷土重来。

而美团滴滴这边就更不用多说,美团除了进攻一切阿里渴望的市场外,其在今年也终于染指滴滴的出行领域,在上海拿下1/3的订单,而滴滴这边则也扩张迅速,推出洪流联盟,整合出行上下游全部产业链。

而回过头来看小米,仿佛依然没有对手,其一举一动的布局,除了会让一些小公司感到压力外,巨头们都不会将其当做敌人。

从BAT到TMD,都没有人想过要动小米的地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黑暗森林之下,重新审视小米的战略

小米选择了一条隐藏自身的道路。

1)选择高门槛创业,以避开过分曝光带来的威胁。

头条、美团、滴滴,其本质上都是低门槛的创业,尽管三者都占领了窗口时间,有着先发优势,不过由于门槛过低,因此一旦曝光,必然会遭遇围剿。

例如头条的信息流被全部新闻平台模仿,同时资本催化下的趣头条诞生,势头不减,而美团与滴滴能够互相发起战争,也正是说明了其创业门槛之低。

但小米却选择了高门槛的手机创业,这涉及极为复杂的产业链,并承担巨大的风险,非普通公司可以介入,因此小米无论获得了多少曝光,都不会像TMD那般遭遇全面的模仿以及威胁。

这就有点像出行领域,共享单车可以通过资本催化,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不是仅凭资本就能够实现。

2)选择非平台创业,避免平台式你死我亡竞争。

百度、腾讯、阿里、头条、美团、滴滴其都是通过搭建平台进行创业。

而平台首先有着马太效应,强者恒强通吃一切,一山不容二虎是常有之事,普通用户只需要一个平台就足以。

因此平台之间的竞争就是你死我亡式的竞争。

更重要的另一面,平台之间还可以彼此不断渗透,无边际扩张。例如腾讯的微信,借助拼多多、京东、小程序,非常好的拉动了电商规模,侵吞了阿里的市场。

再比如头条的信息流首先切走了百度一部分的广告市场,微头条切走了微博的一部分市场,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切走了快手的一部分市场。

但小米首先选择的确是卖手机,而不是做服务平台,而手机这一市场并不存在你死我亡的关系,大家都有的做,只要做的不是太差,总有机会可以继续活下去。

小米避开了你死我亡的平台式竞争,而BAT、TMD都是平台,小米与其都构成了非竞争关系,作为平台的BAT、TMD再强大都永远没有机会染指到小米的市场。

3)通过手机优势,反向建立平台

雷军最为聪明的一点是,通过手机绕开了平台的竞争,而同时其又通过小米手机论坛的优势,再造了多个平台。

首先是电商平台,在小米手机成功后推出了大量智能硬件商品,复制了小米手机的廉价策略,并最终受到市场认可。

接着是金融平台,这也是在其电商平台成功之后必然会诞生的标配,如同阿里的蚂蚁金服,京东的京东金融,不过金融的想象力依赖于电商,有其上限。

再次是IOT平台,小米的智能硬件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未来一旦IOT再次成为风口,这也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模仿超越的事情。

同时,小米主营业务就是不断“卖货”,只要“货好”就能让其生存下去,形成平台,这种非平台竞争式的生存策略,也告别了平台式你死我活的生存法则,也是雷军个人的进化。

小米已经成为了一只四不像的新物种,而这只新物种最为神奇的地方在于,其绕开了所有风口上最为激烈的竞争,而是通过某种隐匿的方式,偷偷完成了自己的进化。

4月16日,香港媒体称小米最快将于5月初提交申请赴港上市。作为国内的科技“独角兽”,小米的上市问题备受瞩目。此前报道称小米已经与多家投行商谈IPO事宜,已经指定和领衔承销公司的IPO。作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的雷军拥有小米科技77.8%股权根据福布斯全球富豪实时榜单,雷军目前个人财富125亿美元,位列全球117位。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军的小米上市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