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下一步改进方向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杭州有4位高中学子,乘坐“运20”专机去大学入学报到!

  这真是太酷、太傲骄了!

  来自余杭的18岁的闻亿多,今年从全省三千多名空军招飞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被录取的四个人之一,他将和“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成为校友。

  202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在浙江省共招收高中生飞行学员33名,其中杭州地区共录取4名,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孙齐、余杭高级中学闻忆多、富阳中学喻志聪、萧山第三高级中学陈毅冲,这四位同学成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为校争光,为国护航。

  8月1日,建军节当天,国家将派出自主研发的军用运输机运-20,接新录取飞行学员去航空大学开始新兵集训。这是我国空军历史上,首次使用运-20运输机集中运送新录取飞行学员报到。这绝对是入学的顶尖待遇了!

  取名“亿多”有寓意

  在八一建军节这天,闻亿多跟随部队出发,从小的空军梦就此徐徐展开。来自瓶窑镇长命村的他,在南京乘坐运-20专机前往长春。接下去,他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攻读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

  几天前,闻亿多的父母陪同他来到南京,望着儿子稚嫩却挺拔的背影,坚定地走进了空军招飞局。爸爸闻忠良骄傲地说:“儿子这是完成了家里三代人的梦想!”

  勇于奉献、一身正气,是闻亿多从小沐浴的家风。闻爷爷是一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30多年前的一个大雪夜,为了防止村里的电线、竹子被大雪压断,就带着孩子除夕夜用竹竿去除雪。“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直在家风中传承。

  爸爸给他取名“闻亿多”,就是希望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革命先辈闻一多先生英勇就义,也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起来斗争”。

  闻忠良是瓶窑第一中学的数学老师,当年也有一个空军梦,却遗憾未能通过招飞考试的复检。闻亿多记得,小时候爸爸给他买过画着各种各样飞机的卡片,“飞在天上”的英姿,让他心生向往。

  临近高三,本是儿子闻亿多人生的最关键时期,闻忠良却做出了一个决定――作为瓶窑第一中学的援青教师,前往青海德令哈市一中支教。“当时我挺犹豫的,不能陪伴他高三的重要阶段,没想到儿子反过来做我的工作,说为西部做贡献,肯定要去的。”

  在学校的师生心中,闻亿多是一个正直、有担当的男孩。平时他的兴趣十分广泛,文学、历史甚至心理学书籍,都是他的兴趣点,摄影作品也曾在余杭区科技艺术节上获奖。

  由于理科成绩比较突出,他也考虑过读计算机和信息专业,但是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始终在他的心中居于首位。

  高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来余杭高级中学开宣讲会,闻亿多回家高兴地跟爷爷说想去试试看,”如果真的通过,就超过我老爸了。”

  从小身体并不算强壮,在网站上查询到招飞的高要求,闻亿多开始了突破性的体能训练。他连续两个学期,每天用晚自习15分钟的课间,在操场跑2公里。

  作为父亲,闻忠良也在寒暑假回家期间,给他提了更高要求,每天父子一起跑5公里,慢慢地用时越来越短,身体也变得愈发强健。

  在学业繁重的高三期间,爸爸常常给他发来青海的照片,分享开阔广袤的风光,感受祖国幅员的辽阔,承诺以后带上他一起去看看。记得有一次,闻亿多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独自留宿在学校心情低落,给爸爸打了个视频电话,父子俩一直聊到晚上十一点。闻亿多说:”当时,他给我讲了决定援青的故事,鼓励我说每个人都要有梦想,能不能实现另说,但是一定要努力去做。”

  今年7月初,闻忠良的援青任务圆满结束,他执教的“杭州班”中考平均成绩位居全市第一。这份追求梦想的勇敢和坚韧,也给了闻亿多克服困难的力量,终于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了初选、复选、定选等几轮招飞考试。

  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含金量和难度都相当高。闻亿多是从全省三千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是今年杭州余杭区唯一一人。对于未来,他充满期待地说:“电视上的军旅生活,终于要在自己身上实现了。希望能够真正守卫祖国蓝天!”

  学校老师鼓励拳拳报国情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发来喜报,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毕业生孙齐同学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

  班主任眼中的孙齐,一直心怀飞行员之梦,并始终为之努力,“他有积极达观的心态,坚持不懈的毅力,不断克服困难。他曾坚定地告诉我,想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报效祖国!鹰击长空凌云志,铁血丹心中华郎。祝孙齐同学在未来飞出自己人生的精彩航线。”

  “多亏班主任和五位任课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一直保持最佳状态,在冲刺阶段也能有所进步。当然,这也离不开同学们对我的关照和帮助以及浙大附中浓郁的学习氛围。感谢同学,感谢老师也感谢浙大附中,让我的梦想之花得以怒绽!”孙齐说。

  受到身为军人的外公影响,孙齐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

  一路走来虽然并非一帆风顺,有来自体能的高要求,也有高考这场大挑战,但是幸运的是一路并非独行。无论是傍山居的各处办公室还是黑夜走廊的灯光下,无论是课上的举手还是课后讲台旁,都可见孙齐与老师交流问题的身影。

  浙大附中有十八株香樟,每进校门,师生们即可见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石刻,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学子心头。“我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会报效国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是孙齐曾经的宣言,他也一直如此践行。

  “成铁成钢皆为社会所需,为社会所用,但总要选择,需要付出汗水和代价。百炼成钢,只有千锤百炼,铁才能成为好钢。军队是座大熔炉,相信进去一身铁,出来满身钢。”谈到孩子的成长时,孙齐家长如是说。

  鹰击长空凌云志,铁血丹心中华郎。孙齐同学表示,报国寸心坚,这是好儿郎的坚守,要成为“有灵魂、有本领、有血性、有品德的人”,于践行之路不断向前,为梦想奋勇争先。

  借班主任秦丹老师分享给同学们的一句名言,孙齐与同学们共勉:“登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只要努力过奋斗过,我们就对得起自己的青春。”

  是他日后前进的方向

  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向富阳中学发来喜报,祝贺富阳中学2022届毕业生喻志聪同学经过层层选拔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

  喻志聪,是富阳中学2022届高三(11)班学生,为人温和谦逊有礼,学习勤奋踏实刻苦,语文老师一直对他的文字书写卷面赞不绝口。作为班干部,他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且有着不错的沟通协调能力。此次喻志聪的成功入选,不仅成就了自己逐梦空天的伟大梦想,也展现了富中学子的骄人风采。

  喻志聪曾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无论是炊烟袅袅、小小村落,还是崇山沃野、大江大河,我站立的地方,就是我温暖的国。”

  收到空军录取通知,是在这位小伙子最为朝气蓬勃的年纪里,是在他逐梦空天的飒爽青春中。这样的机遇,使喻志聪有了三尺青锋开利刃的一腔孤勇。

  回想起在招飞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喻志聪觉得,母校富阳中学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在杭州与南京的多次体检复检中,班主任徐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以及同学们在背后给予了我更大的信心与更多的勇气,让我坚定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毅力,让我领会了‘的高光时刻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心真谛。很庆幸也很荣幸,母校的大力支持,同学的倾情陪伴,使我在追梦的路上有了一束光,在漆黑的夜晚寻找到了那条最靓丽的风景线。”

  少年就该天纵英豪,寸心藐昆仑。高三的学习生活,拥有漫无边际的题海和巨大的压力,空天的梦想在此刻显得更加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喻志聪对记者说,“我懂你的米秒不差,只为护我万无一失”是他高三许下的梦想,也是他日后前进的方向。

  身上有股“牛犊”劲儿

经过层层选拔,萧山第三高级中学同学,成为今年萧山区唯一一名被录取的空军飞行学员,实现了他逐梦蓝天、强军报国的梦想。

  2004年5月生的陈毅冲,先后毕业于靖江三小、靖江初中,于2019年9月进入萧山三中学习。他自幼身体素质优秀,高中阶段,在狠抓文化课的同时,陈毅冲还抓住课余一切空闲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高一时陈毅冲偏科严重,因打算报考警校或体育专业,分班时选择了政史地。高二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但那时他对未来的规划还不明确。高三上学期,陈毅冲看到空飞和海飞的招生通知,因为从小对飞行抱有浓厚兴趣,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

  经过严格的初检、复选和定选,陈毅冲都顺利过关,“第一次是去西湖高中初检,过了。第二次是去南京复选,经过两天半的严格检查,也顺利通过。然后是3月份的定选,因疫情原因定于南京,我很紧张。临行前班主任郑老师和我谈了很久,我的心态逐渐放平。定选时每项检查都顺利通过,各项体育活动测试也名列前茅,特别是考官问我为什么要报考空军时,我大声而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

  体能素质过关了,他开始专攻文化课成绩,学校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方案,经过陈毅冲的不断努力,他的文化课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陈毅冲以592分的文化课成绩顺利达到特控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大学生。

  语文老师高玉霞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从陈毅冲的身上就感到过“牛犊”的魅力。运动会上,别人不敢报的项目他报,即使跑得满头大汗,仍是笑容满面;课堂上,他常常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虽一次次被否定,他还是劲头不减。

  一直以来,陈毅冲在体育方面特长突出,他强健的体魄无疑为他空军招飞被录取奠定了坚实基础。运动会赛场上那一抹飞奔的身影,领奖台上沉甸甸的金牌碰撞发出脆响,是他台下三个多月来辛苦训练的写照。

  班里同学们说,陈毅冲的集体荣誉感强,高二运动会时,由于正值开学,同学们对运动会敬而远之,而陈毅冲却积极报名,毛遂自荐,他报名了与短跑有关的所有项目,同学们说:“100米决赛时陈毅冲轻松拿下冠军,但当我们去看他时,发现他正在缓慢而笨拙地脱着鞋。走近一看,他的前脚掌已被磨掉了一层皮,正流着血。”

  获知录取的好消息后,班主任郑荣老师对陈毅冲说,“孩子,我很高兴你能被空军招飞录取。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一位聪明活泼的男孩,最后想告诉你一句话:人生是一片耕耘地,不同的生活犁尖,耕出不同的人生深度,希望你能利用生活的犁尖,开创出一片无悔的田园。”

  空军飞行人员是国家的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其招收培养属国家行为。

  招收飞行学员(简称招飞)工作,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系,是军队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军招收高中生飞行学员要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级选拔,最后综合择优录取,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都有着高标准高要求,须经过政审、体检、面试和心理检测等一系列考核。其中仅体检就有百余项,有一项不合格即被淘汰,且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必须达到特控线,其报考难度可想而知。

2022年3月12日,CCTV13新闻频道的《军情时间到》节目披露运-20换装了新型国产发动机,即大涵道比涡扇-20,并配发了换发后的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此之前的2021年中国航展上,运-20总师唐长红院士就透露,运-20不仅换装了国产发动机,而且还有两型,都是我们自主研制的发动机,都在试飞的过程中,而且进展比较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兵工科技杂志在今年第6期推出了封面文章——《从涡扇-5到涡扇-20,中国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展历程》,用一万多字的篇幅详细回顾了我国涡扇发动机的发展过程及启示。

上世纪60年代,涡扇发动机开始取代涡喷发动机,成为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发展方向,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决定开始自行研制涡扇发动机,拉开了中国涡扇发动机半个多世纪发展的序幕。而今,中国涡扇发动机的发展,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63年1月,沈阳发动机研究所(606所)根据空军要求改进轰-5轰炸机而提出的技术指标,在涡喷-6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一种后风扇式,定名为涡扇-5。该型发动机为单转子、无加力后风扇发动机,1971年装于一架轰-5上进行了多次滑跑试验。当时只装了一台涡扇-5,这架飞机被称为轰-5改。后空军撤消了对轰-5改进的计划,涡扇-5于1973年5月停止研制。

涡扇-5的研制是我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且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距离并不长,但后风扇式不是涡扇发动机技术的主流。即使这样,它也不失为中国研制涡扇发动机的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制20年,遗憾未定型

1964年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开始为空军新一代歼击机歼-9研制加力式涡扇发动机,编号为涡扇-6。

涡扇-6发动机是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推重比为6一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它是针对高空高速歼击机的技术要求而设计的。据称涡扇-6性能与MK-202、M-53相当,其改型涡扇-6G要高于以上两型发动机。后因空军飞机研制计划的改变,涡扇-6失去使用对象,于1984年停止研制。

涡扇-6的研制,是中国第一次自行研制设计先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努力和尝试,为中国日后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中央的指示,向上海市下达研制大型客机(代号“运-10”)的任务。研制生产大型飞机,最关键是自主研发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上海市把研制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任务,交给上海长征机械厂作为大型客机的重点配套项目进行研发。

这就是涡扇-8发动机,曾用代号915发动机,属前风扇、短外函、轴流式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该发动机于1972年开始投料试制,1979年10月涡扇-8定型,至1980年底国家投资1.84亿元,共生产3轮计12台发动机。1983年6月,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召开涡扇-8发动机研制成果总结交流会,认为已基本具备设计定型的条件和小批量生产的能力。后因运-10飞机停止研制,发动机研制也告一段落。

涡扇-8虽然停产下马,但却是我国仿制研发客机用涡扇发动机的开始。1985年5月23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航空发动机分部副总裁克莱勃司到航发厂参观时说:“你们在10年前能完成这样一台十分复杂的发动机,的确是一个伟绩。即使在今天看到它,也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时三十年,完成国产化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航空发动机对外引进的途径因中苏交恶而中断,而此时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对落后的涡喷-6发动机的制造工艺,长期以来其翻修寿命仅为100小时,而仿制的相对更先进的涡喷-7的寿命仅为50小时。为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极端落后的现状,1970年代以来,中国也曾在涡喷-5的基础上研制了后置风扇设计的涡扇-5,并大胆开拓研制涡扇-6等涡扇发动机,但薄弱的基础决定了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研制的涡扇-5、涡扇-6也相继下马,完全无法正常装备部队使用。自行研制接续不上,造成现役的发动机性能相比其他不断发展进步的国家日益落后。

1971年12月,周恩来总理同意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口一批民用“斯贝”发动机。

虽然“斯贝”是西方60年代末的产品,也是第一代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存在结构复杂,推重比较低,高空性能差等缺点。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能获得这样一款发动机对于多年来一直受到西方国家严密技术封锁,根本无从接触西方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中国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国家决策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然后搞国产化。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于1976年开始研制工作。1979年下半年,我国就用英国提供的部件组装出了两批四台发动机,在中国进行了150小时持久试车并在英国进行了高空台试车,零下40°启动试车和五大核心部件循环疲劳试验,全部考核都圆满成功。也就是说我国用三年时间就基本掌握了一种全新西方发动机的组装技术。后来由于“斯贝”发动机装到哪个飞机上的问题一直没有确定而终止了国产化进程,造成设备闲置、人才流失。最初从英国购买的50台新发动机也放在仓库里,一放就是七八年。在那段时间里,对“斯贝”MK202军用型进行仿制和自主生产暂停了,整个发动机的技术引进工程也暂停了。

此时,因海军和空军对对面攻击飞机的需求而上马的歼轰-7“飞豹”歼击轰炸机选用了“斯贝”发动机,从而挽救了“斯贝”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没有其他现成发动机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斯贝”Mk202发动机最终被选作“飞豹”的发动机,为配合“飞豹”的生产很快就将引进的40多台发动机耗尽。同时由于后续发动机不能及时供应跟上,使得“飞豹”的生产一度限于停顿之中。为保证“飞豹”的生产,1990年代中国向英国购入了一批库存的二手的“斯贝”Mk202发动机,以确保“飞豹”歼击轰炸机持续生产所需。

当然,光靠买解决不了所有问题,随后“斯贝”的仿制和国产化工作在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全面展开。中国借助仿制“斯贝”,掌握了大量国内以往没有接触过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包括金属喷漆、真空热处理等12项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和46项国内先进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寿命考核等航发项目管理内容。1995年11月,国产化率70%的涡扇-9发动机(此时已授予“斯贝”Mk202发动机国产化型号以涡扇-9的正式编号)通过了150小时持久试车。1999年下半年,涡扇-9发动机全面国产化工作启动,2001年,全部国产化并且部分采用我国工艺的涡扇-9发动机通过150小时工艺试车,并被命名为“秦岭”。在2003年7月17日,国产化涡扇-9终于通过国产化工程技术鉴定,获准投入批量生产。一直到2007年12月,“秦岭”发动机才正式通过生产定型。

自主研发,国产三代机的“心脏”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国产第三代战斗机,为国产战斗机研制国产“心脏”,成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的主要任务,这就是代号涡扇-10的“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验证机研制,2006年3月24日正式设计定型。

“太行”推重比达到8一级,最大加力推力达到125千牛,完全达到世界第三代涡扇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俄之后,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先进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国家,正式进入航空发动机精英俱乐部。

涡扇-10经历多年研发,先后推出了基本型号涡扇-10和实际装机型号涡扇-10A。涡扇-10A在装机歼-11B国产重型双发战斗机后,在使用中不断暴露和发现各种问题(如一级叶片断裂,打伤发动机机匣等设备),同时在后续生产研发中陆续予以改进,推出了“高可靠性”改进型涡扇-10B,涡扇-10B在推力达到设计标准的同时,最关键的是其可靠性和实际使用寿命大幅提升,发动机首翻期和寿命指标显著改善。

2018年珠海航展上,“太行”涡扇-10B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矢量推力型发动机首次亮相。涡扇-10B矢推版发动机最大的技术特点,是采用了隐身的矢量推力喷管,矢量推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战斗机的超机动能力。

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发公开展示了新款的“太行”发动机发展型,从公开的报道来看,改进的重点是针对传动润滑,控制系统和前后端构件进行了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歼-20研发两步走的战略,第一阶段将使用“太行”改进型发动机作为动力;第二阶段则将安装新一代的目标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5“峨眉”,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国产小涵道比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

涡扇-15由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和燃气涡轮研究院设计研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是与俄罗斯“产品30”型发动机和美国普拉特惠特尼F119-PW-100处于同一级别和技术水平的,推重比10一级的先进航空发动机。

涡扇-15采取了全新的研制流程,即先研制高性能先进核心机,然后在核心机基础上发展小涵道比和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策略。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从研制核心机入手来研制航空发动机。先研制核心机有许多好处,其一是在核心机研制过程中,压力机、燃烧室、涡轮等核心部件可以经过长时间的试车和各种试验,可以充分暴露出设计、材料和工艺方面的问题,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排除所有的技术障碍和隐患,而核心机一旦成熟,就会成为一款新型涡扇发动机的坚实技术基础,这款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就会大大减少;其二是基于一款先进核心机,可以发展出多种推力和涵道比不同的系列发动机,用于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甚至于民航客机等多种飞行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20国产大型运输机研制成功,在试飞和早期生产阶段使用的是俄制D-30K P2发动机,然而该发动机进口量有限,严重限制了运-20的生产。在运-20的目标发动机研制成功前,中国的航空发动机部门采用了一种折中的策略,打算先仿制D-30K P2发动机研发一种替代型号,作为运-20目标发动机涡扇-20的研制备份,一旦涡扇-20不顺利,则保证运-20不受影响。这个发动机就是涡扇-18。

涡扇-18是在仿制测绘D-30K P2发动机的基础上,结合部分我们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研制的国产化型号,由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发制造。

目前,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公开资料来看,中国并没有继续向俄罗斯进口D-30K P2发动机的打算,至于涡扇-18的进度,早在2014年12月6日,就有外媒发布图片表明,某型国产发动机在伊尔-76验证机平台上首飞成功,这应该就是指涡扇-18发动机,此后,涡扇-18发动机一直在验证机平台上进行飞行验证,各项指标已经趋于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涡扇-18毕竟是以一款总体技术水平有限的老型号的低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蓝本研发制造的,这限制了它性能的继续提升。根据此前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对外公布的计划,中国航发集团正在研制一款性能更加先进的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扇-20。

涡扇-20是以涡扇-10“太行”发动机的核心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高涵道比无加力后燃室的新型发动机,它与以F101军用发动机核心机发展而来的大名鼎鼎的CFM-56发动机处于统一技术水平,其综合性能明显优于D-30KP-2发动机。

目前,涡扇-20已经开始进入飞行试验平台进行运-20的本机装机适配和飞行试验,这表明其已经经过了原型机整机地面试验、长久试车、高空台试验等多个阶段,进入了原型机定型前的最后阶段。从技术角度看,如果飞行试验平台上的试飞一切顺利的话,下一步涡扇-20将安装在批生产型的运-20运输机上,进入小规模低速试生产阶段,并等待进一步的定型和全面批生产。由此看来,涡扇-20的研制已经接近尾声。

央视报道中已经公开透露运-20 781换装国产涡扇-20发动机的消息,这充分表明涡扇-20的研制生产进度一切顺利,因此,2025年前有望进入大规模批生产阶段,届时第二阶段运-20B将进入生产的高峰期。到时候中国空军的运-20、运油-20等机队,将全面开始换装涡扇-20,中国空军的战略作战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绩效改进计划和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