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视觉传达设计考研艺术设计专业考研分享?

  目前,就业难已然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了提升自我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考研队伍当中,其中就不乏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研考生。说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想必感兴趣的人不少,那么,数字媒体艺术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据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设计类专业,主要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处理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该专业涉及领域颇多,深得艺术研考生的青睐,其考研方向主要有艺术设计、设计学、广播电视、计算机技术等。

  一般来说,考研考试内容包括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其中,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和英语;一门基础课为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来说,各考研方向各高校的考试内容都不同。举例来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初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综合考试(艺术学);复试为命题论文写作。因此,具体考试科目请以当年报考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说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考研院校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

  目前,国内有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大家可以综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各院校历年考研录取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前景好吗?据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覆盖各种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学科,未来给我们带来的就业方向也是相当多的,比如艺术类、影视类、广告传媒类、教育类等等,未来可以去到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文博、广播电视等单位从事设计、教学、研究、编辑、策划、宣传、采访、主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方向多,前景好!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谢谢!

苏州大学艺术设计考研攻略

类型:211、双一流高校

报考热度:██████

发展指数:

手绘难度:

理论难度:

可报方向:设计学/学硕、艺术设计/专硕

报录比例:设计学 6:1,艺术设计 10:1

2021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及录取人数:

美术学/学硕:分数线366,录取6人(含推免4人)

美术学/专硕:分数线348,录取13人(含推免9人)

设计学/学硕:分数线354,录取17人(含推免13人)

艺术设计/专硕:分数线368,录取83人(含推免45人)

苏大整体实力很强,位于古城苏州,风景优美。苏大设计专业在江浙沪区域的影响力也比较大。苏大与苏州建筑设计院、金螳螂设计院有很多项目合作与办学,而且苏州紧靠上海,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在苏大还是有很多实践与出国交流机会。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推免生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报考人数也是渐渐火热,需要注意的是苏州大学初试专业课是考一门理论与一门手绘,它手绘是考水粉或者水彩风景画,所以准备考苏大的同学也要注意这个方面。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30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734人,硕士生13871人,博士生4202人,留学生3271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共13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

艺术学院设有产品设计一系、产品设计二系、服装艺术系、视觉传达系、环境艺术系、艺术理论系、美术系、数字媒体系8个系;拥有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美术教育、插画)、艺术设计学7个专业;拥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若干个校企合作平台。学院拥有一级学科设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设计学、美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全国艺术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区、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Cumulus)会员。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21研究生考研信息及参考书目汇总

008 艺术学院(学术学位)

01(全日制)中国绘画创作研究

02(全日制)西方绘画创作研究

03(全日制)书法篆刻创作研究

04(全日制)美术史论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④503美术基础(01-02,04方向;4小时)

或504书法基础(03方向:4小时)

复试:1、中国画创作(01 方向)或油画创作(02 方向)(考专业创作);书法史论(03 方向)、美术史论(04 方向)(考专业理论)

美术基础、书法基础属于技能型考试

01(全日制)工艺美术研究

(含纺织品艺术设计研究)

02(全日制)服装艺术设计研究

03(全日制)平面艺术设计研究

04(全日制)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05(全日制)工业设计研究

06(全日制)设计史论研究

④505设计基础(4小时)

复试:1、工艺美术(01 方向)或服装设计(02 方向)或平面设计(03 方向)或环艺设计(04 方向)或工业造型(05方向)(考专业设计);设计史论(06 方向)(考专业理论)

设计基础属于技能型考试

008 艺术学院(专业学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504 书法基础(04 方向;4 小时)

美术基础、书法基础属于技能型考试

01工艺美术(含纺织品艺术设计)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505 设计基础(4小时)

设计基础属于技能型考试

022 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学位)

01(全日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2(全日制)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03(全日制)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04(全日制)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

05(全日制)园林植物与应用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③344 风景园林基础

④502 快题设计与表现Ⅱ(6 小时)

复试:1、笔试:01、02、03 方向考中外园林史;04方向可选考中外城市建设史或中外园林史;05方向可选考园林植物学综合或中外园林史。

022 金螳螂建筑学院(学术学位)

0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2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04城乡资源环境与空间规

05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③344 风景园林基础

④502 快题设计与表现Ⅱ(6 小时)

复试:1、笔试:01、02、03 方向考中外园林史;04方向可选考中外城市建设史或中外园林史;05方向可选考园林植物学综合或中外园林史。

薄松年著《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欧阳英所著《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及其后各版皆可)。

张晶著《设计简史》,重庆大学出版社。

501快题设计与表现Ⅰ(6小时)

无参考书;自带绘图板、绘图工具、A1绘图纸1-2张,表现形式不限。

502快题设计与表现Ⅱ(6小时)

无参考书;自带绘图板、绘图工具、A1绘图纸2张,表现形式不限。

分园林、规划两个方向命题。①报考风景园林学01、02、03、05方向考园林快题;04方向可选考规划快题或园林快题。②报考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01、02、03、05方向考园林快题;04方向可选考规划快题或园林快题。

(1)《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四版),(美)西蒙兹、斯塔克 著,朱强 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园林绿地规划》,马建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园林工程》,赵兵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1)《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设计(第3版)》,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1)《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周维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2)《西方园林史》(第2版),朱建宁,中国林业出版社。

(1)《风景园林植物学(上)》,张德顺、芦建国 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2)《园林花卉学》(第3版),刘燕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3)《园林树木学》(第二版),卓丽环、陈龙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分数线及拟录取名单: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

姓名:周玉明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     学院:艺术学院

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招收硕士生专业:设计艺术  1964年生,江苏张家港人。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6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担任室外环境设计、古建筑与园林、城市小区规划、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及科研工作,从各种不同学科中吸取营养,注意使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工作范围涉及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农业生态园、城市景观绿地系统、城市公共绿地景观、道路景观、居住区景观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景观。

姓名:卢朗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艺术学院

研究方向:环艺设计及理论研究、艺术设计学理论研究

招收硕士生专业:设计艺术

  出生年月1972年1月。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苏州风景园林学会会员。曾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室内设计学会 2000年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大奖、2003年中国室内设计表现图大赛铜奖、2005年苏州“清风·柏德”杯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一、二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近年来编著有《室内设计程序与方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参与编撰《彩衣堂的建筑装饰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和《设计应用》(江苏美术出版社)两书。

在《设计艺术》、《苏州大学学报》、《室内设计与装修》、《装饰》、《设计教育研究》、《美术与设计》、《城市住宅》、《东吴文化遗产》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篇。 参与或主持国家级、市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六项,完成室内或景观设计工程项目二十余项。

姓名:王泽猛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招收硕士生专业:设计艺术  1964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室内建筑师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2000至2001年清华大学国际空间研究所访问学者;2005年2007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与2007年获得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在《装饰》、《艺术教育》、《苏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设计作品10余幅。曾获2007年度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度优秀论文奖;获2009年度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本科生多人次获得全国环境艺术毕业设计奖以及苏州大学王嘉廉奖学金一等、二等奖;2008年指导研究生、本科生获得江苏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两个一等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多项横向科研设计项目,曾主持苏州南林饭店山水楼改造设计、莱芜市龙园景观设计、微山岛农林观光园景观设计、吴江市看守所总体规划设计、东平县文化产业创意园总体规划设计、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景观设计、济南旧城区改造等项目,前后为20余名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提供了专业实践机会。实现苏州大学横向科研经费300余万元。主要讲授课程:环境艺术设计、装修技术与材料、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等。

周红卫:副教授、女、硕士研究生导师

招收硕士生专业:设计学

主要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1970 年4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工作, 2000年毕业 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副教授,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会员。主讲课程有“中外建筑史”、“中国古建筑与 园林”、“建筑学概论”等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还担任“城市小区规划”、“室外环境设计”、等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对江南 园林和城镇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各种类型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如:

(1)江苏常 熟招商城二区总体规划;

(2)广州花地湾芳村小区规划设计;

(3)苏州工业园区“韵动汇”住宅区景观设计;

(4)木渎海侨别墅区景观设计;

(5)江苏盐城 佳苑小区规划设计;

(6)苏州独墅湖高校区景观规划。

高超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美国CY设计事务所主要合伙人、总设计师,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上海金螳螂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总设计师,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ASID),美国室内设计教育学会会员(IDEC),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艺术硕士(MFA)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硕士,苏州大学(原苏州丝绸工学院)文学学士。

  美国弗吉尼亚州康门威尔士大学教授,上海金螳螂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大学视觉传达设计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