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高考报名时间错过了怎么办还有什么办法考中科院大学硕士吗?

21届考研基本尘埃落定, 现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随后便可南下深圳到所里继续学习. 趁此闲暇, 遂将这半年多的经历记录下来, 对他人也许是种微乎其微的帮助吧, 期望能够激励更多有相同志向的人.

从20年7月下旬到21年4月底, 这场跨度长达到9月的马拉松落下为了帷幕; 从一个双非小学校到中科院, 这小小的转变, 将我导向了下一个里程碑. 我只是一个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学生, 20年考研失利, 与中科大软件学院(科软, 数二英二408)失之交臂, 事情是复杂的, 原因是多样的, 教训是刻骨铭心的. 20考研, 英语给了我最大的惊喜, 满分100的英语考了82, 而满分150的数学却只考了81. 那年都说难, 但再怎么难, 主要原因还在自己. 我与复试线就差一道选择题, 如果幸运的话, 我与科软就差那一道选择题. 本该校内调剂的我, 也因为错过时间, 没能调成. 看着曾经一起复习的同学去了浙大, 去了华东师范等等, 心理多少会有些后悔. 所以我便决定再来一次.

21年考研, 我徘徊在中科大先进研究院与中科院各所之间, 一面是985/211/C9/华五/TOP3, 各类名头加成, 另一面是一个没名头的双非科研院所. 我深知, 985院校的竞争异常激烈, 但又不知道自己能考到什么程度, 来回反复, 犹豫纠结, 光是网上报名阶段就修改了4次, 最终还是求稳选择了中科院.

我是20年7月从海西回到济南后开始复习的, 早先时候, 高中同学就拉我一起去复习, 由于时间原因, 只好作罢. 到了7月中旬, 我意识到, 如果效率再不提高, 就要再浪费半年了. 所以, 我去了同学在的考研寄宿学校复习, 在那里学习效率确实提高了非常多, 在那里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 没有琐事缠身. 教室/宿舍/食堂, 三点一线, 成了最普遍的日常.

考研准备过程中, 我着重复习数学, 毕竟数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专业课其次. 至于政治和英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是没花多少时间.

数学与专业课(408)占据了很大份额, 这两门复习好了, 政治与英语的压力会小很多, 毕竟数学多对一个选择题4分, 政治英语是很难补回来的. 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 得数学者得天下.

数学前期主要跟张宇老师, 按部就班. 按着网课的顺序看, 笔记该抄的抄, 和大多数人一样, 看着确实在学习, 动没动脑子说实话真的忘了. 题目做了1000题和660题, 总的来说1000题会比较难一些, 偏一些, 但好在张宇课程比较全面, 基本每道题都有讲, 至于有没有用, 真的不好说. 前期囫囵吞枣, 浑浑噩噩混到9月左右. 一次偶然间, 我在Bilibili看到了武忠祥老师讲课, 这个老师我一直知道, 但觉得课少, 就没跟. 但听他讲了关于二重积分几何应用那一块, 茅塞顿开, 觉得这个老师思路很清晰, 关键还能让你找到思路, 这是很宝贵的. 我就马不停蹄的把老师的提高班追了追. 后期基本上也是有课必看, 老师在Bilibili和公众号上还有每日一题, 这个对我的提升也是可观的, 题目和讲解的质量都很高. 这段时间我还穿插着坐了坐杨超老师的三大计算(极限/微分/积分), 这对今年的考研来说, 也是很关键的. 线性代数部分, 之前听张宇老师讲过, 他会从比较直观的角度讲解, 线性代数的本质是什么, 会让你更理解线性代数. 李永乐老师则比较偏向于做题, 但总感觉李老师年龄有点大了, 讲课不是很系统, 不同机构讲课也是千篇一律. 但要把他讲的题都分分类, 好好想想他的思路, 也是很好的素材. 线性代数部分, 我还看了方浩老师, 他在二次型这一块讲的很不错, 值得一看, 尤其是施密特正交化的替换. 后期的话, 主要是做了合工大共创/李林6 4/武忠祥每日一题. 张宇8套买了, 做了一套选择题就扔了, 没必要, 真的没必要. 合工大共创还不错, 题目质量挺高. 李林老师的题, 不得不说真的非常好, 李林6 4, 我虽然成套的只做了一遍, 但每道有问题的题都做了不止一遍, 另外在Bilibili上还有好多对李林老师题目进行讲解的UP主, 他们把每道题都录了讲解, 并且每道题如果有一题多解/秒杀技巧/重点思路也会标出, 能够真正吃透这一套题. 这也是我考试前复习最重要的素材.

对于老师的选择, 没必要一踩一捧, 每个老师都有可取之处,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专业课是408, 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四本书. 我本科就是计算机, 这部分内容小小有点基础, 去年又复习了一年, 还有点印象, 所以就没花太多的功夫. 但这也确实让我吃了点亏. 408的复习方式, 比较墨守成规, 基础比较差的话,可以早点开始,跟着新祥旭的老师一对一的学,然后把书后面的题做了, 都搞明白每道题要考察的知识点在哪. 后期对着PPT和知识图谱去看, 争取形成系统知识框架. 408主要难度在于其广度, 内容是真的很多, 所以一定要多看, 多记, 多理解. 408在选择题部分能有80分, 占比很高, 所以选择题要非常重视, 但这个难度属实非常大, 尽量少错. 个人认为, 数据结构部分可以全做对, 组成原理错一到两个, 操作系统一到两个, 计算机网络全做对. 这与难度是成正比的. 后面大题往年是很有套路的, 反过来复过去, 就那几个做法, 数据结构基本上就是考两个题, 第一题是模拟, 不需要写代码, 基本上在图和树部分, 第二题要写代码, 主要集中在线性表. 组成原理部分主要是cache-内存体系与IO系统, 这块做一个完整的大题好好总结就可以搞定. 操作系统, 主要是PV操作, 有时候也会和组成原理联动做虚拟内存的题目. 计算机网络, 就是算算CIDR找找网关, 比较难的就是计算题有效率/帧大小这类的. 把以往的真题吃透, 应该问题不大的. 但21年有点偏离以往出题风格, 转换较大, 问起来"如何装系统"这类的问题,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总之, 套路在, 变化也在, 要随机应变, 基础要牢. 408我考的并不理想, 不想误人子弟.

因为目标院校是中科院(国科大)在北京统一阅卷, 属于旱区, 政治或多或少会压一点分, 取得70 分是喜出望外, 因为政治真的没怎么准备. 徐涛强化班没看. 1000题没做. 就后期做了肖秀荣老师的题目, 不得不说肖秀荣, yyds. 政治考得好, 全靠肖老师, 和我关系不大. 不多说了.

英语今年退步了, 只考了75 , 最后一篇阅读没做好, 错了两三个的样子. 做以往英语真题的时候, 基本上阅读错一个两个. 这个有点靠底子的意思, 英语这块只做了真题背了背作文. 还练了练字, 写的衡水体, 还用了1.0的大粗笔. 不知道阅卷老师看到了是什么心情. 对于英语底子不好的人, 我推荐多看英文文章, 因为我计算机专业, 看英文文档很多, 对英语没有任何恐惧, 个别词不会就不会了, 不会太影响大体内容. 考研英语, 多看即可, 没口语没听力先不用折腾, 那些等复试就行.

复试是在2021年4月初举行的, 中科院的分数线一般很低, 所以进复试的人还多,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 复试录取比低, 并且, 初试复试1:1, 复试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更关键的是, 复试只有面试, 没有其他笔试/机试, 所以对个人素质要求不低. 小镇做题家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复试采用线上面试, 由于人多, 每人平均15分钟, 没错, 15分钟占考研成绩一半. 老师都是深先进的博导,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很可以的, 你的水平稍微一问就清楚了. 深先进做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交叉比较多, 而且注重算法. 所以, 我的复试问题几乎都是算法相关. 1/ 知道哪些算法 2/会用OpenCV吗 3/会MATLAB吗 4/会哪些语言 5/会不会读博, 大致就这些, 我是7分钟就结束了, 复试也还算顺利.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小半年, 也没啥太大的感觉, 除了早起以外, 没什么痛苦. 时不时的也会和室友去网吧玩玩, 晚上睡觉前也会刷刷手机.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这么做, 而是希望大家把考研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事, 生活的一部分罢了, 心态放平, 该玩就好好玩, 该学的时候就全身心专注,放弃杂念, 没啥大不了的. 各位共勉!

本文来源公众号:新祥旭考研辅导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和考研要求有哪些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考高分网依据2021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和相关要求,供大家参考:

一、2021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报考要求。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招生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125601)专业学位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21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下考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需符合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

①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人员;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还需具备的条件: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及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

(二)报考专业学位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125601)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一)中第1项、第2项、第3项的要求。

2.考生的学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

(2)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符合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

(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资格审核等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各培养单位(除中丹学院)、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但是2021年我校该专项计划招生指标以专业学位硕士指标为主,考生报名时须据此慎重确定报考专业。

推荐免试生若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考要求,也可申请该专项计划推荐免试。

(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照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中国科学院大学各培养单位(除中丹学院)、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但是2021年我校该专项计划招生指标以专业学位硕士指标为主,考生报名时须据此慎重确定报考专业。

推荐免试生若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报考要求,也可申请该专项计划推荐免试。

六)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125601)专业学位领域外,各研究所和各院系的各招生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高校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直接与有关研究所或院系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所有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cn/tm)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相关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手续。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各研究所或院系推免招生专业目录。

规定截止日期后仍未确定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七)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一)中第1项、第2项、第3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3.符合培养单位对考生提出的具体报考要求。

4.须通过培养单位的报考资格审核后方可报名,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2021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下同)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大学科门类的200余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9900余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生94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生500余名。全日制硕士生中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50名左右,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00名左右。具体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报名时间错过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