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玩孩子用家长信息认证王者荣耀怎么办家长如何应对?

  华商好奇心 华商报记者体验《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

  自编身份证号照样能玩游戏

  有小学生拿父母身份证轻松完成实名认证

  7月4日,作为当下最火的手机网络游戏《王者荣耀》推出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其中要求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晚上9时后禁止登录。

  然而华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这套看似最为严厉的防沉迷系统启动的前提是需要游戏玩家给游戏账号添加身份证号,系统根据身份证号编码规则判断该游戏账号的使用者是否成年人、未成年人或未满12周岁。

  知道了原理,玩家真的可以轻松骗过这套史上最严厉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吗?昨日华商报好奇心栏目组申请了数个游戏账号,进行了体验。

  未实名注册的账号,无限制玩了三小时

  记者首先申请注册了一个新QQ账号,2190485×××,未进行实名注册。昨日上午11点11分,使用该QQ号登录腾讯旗下运营的游戏《王者荣耀》。游戏中会提醒记者该账号未进行实名注册,并引导进行实名注册操作,还可领取一定的游戏道具奖励。但只要在游戏中关闭提示和引导,并不影响使用这个未实名注册的账号进行游戏体验。

  记者连续体验两小时,在下午2时23分结束玩一局游戏后,系统弹出了一个提醒:“您连续玩游戏的时长已达到2小时,请合理控制游戏时间,享受健康生活。”关闭该提示页后,记者仍能进行游戏体验,未受到任何影响和限制。在记者玩到3小时后,眼睛干涩,退出了游戏。在这连续三个多小时内,这个尚未进行实名注册的游戏账号,并没有受到史上最严防沉迷的限制。

  自编身份证号码,认证成了成年人

  众所周知,身份证号码是有规律可循的,号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顺序码的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如果根据身份证编码规则,乱填身份证号及姓名能否认证成功呢?

  稍作休息后,记者在腾讯网站上对QQ账号2190485×××进行实名注册,使用的身份证号为记者自编的7054328,持证人姓名“赵荣耀”。提交注册信息后,系统予以通过,并判断该账号使用人年满18岁。

  记者随后进入游戏,提示账号已进行了实名注册,不再受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认证成了12岁小学生,1小时后被强制下线

  华商报记者重新申请QQ号3579861×××,并自编身份证号054324,进行了实名注册。系统判断该账号未满18岁,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随后使用该QQ账号进行游戏体验,在进行了1小时打完一局后,系统提示:“您今日的游戏时间已经很长了,根据健康系统规则,你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登录游戏。您下次可登录的时间为2017年7月6日5时0分,请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游戏被强制退出,5分钟后记者再使用该账号,无法登录游戏直接被强制退出。

  仅靠身份证号拦不住未成年人

  据华商报好奇心栏目调查,腾讯游戏所谓的实名注册,仅仅是依靠给游戏账号的资料中增加身份证号,系统根据身份证号编码规则判断该游戏账号的使用者是否成年、未成年或未满12周岁。

  正因为如此简单的识别,华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未成年人玩家,他们表示已经对游戏账号进行了实名认证,系统判断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在游戏中可不受任何限制。而成年人的身份证号来源,是家长的或者在网上找的。

  很欣慰游戏商做出的努力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王者荣耀》推出对未成年人进行限制的新闻。在众多游戏公司中,腾讯公司率先对未成年用户进行限制,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了一家大型游戏公司的社会担当。”西安市民李师傅说,他12岁的孩子因为玩手游,成绩一路滑落。“能试过的法子都试了,还是把孩子从游戏里拽不出来。如果游戏商真能限制孩子每天只能玩1个小时,家长真的太感谢这样一个有着社会责任的企业。”

  “我不反对孩子玩电子游戏,但任何事情得有个度,如果游戏商能从技术上控制未成年人每日玩游戏的时间,那真的是帮了我们这些家长。”西安市民刘师傅说,“暑假最害怕的就是,大人们都不在家,孩子拿着手机疯玩。”

  得知该游戏将对未成年人做出一些强制限制时,家长黄师傅说:“游戏商可算是为我们家长着想了。”

  多位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孩子能够从游戏沉迷中走出来。

  搞到一张身份证太容易了

  这看似史上最强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却在玩家眼中,并没太当回事。

  昨日记者在百度“王者荣耀”贴吧中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求救怎么破解实名注册防沉迷?”有不少网友在贴吧中咨询,并得到其他人支招。

  “认证仅仅需要一张成年人的身份证号码,你都能拿到手机打游戏,还能搞不到成年人的身份证?”有人这样回答到。

  “已经被认证成未成年的,重新申请一个,想办法认证成成年人不就完了。”也有人这样说。

  “家长不让玩,我都是学习后偷偷玩,有时候会躲在被窝里玩到很晚。”西安本地的小学生小吴说,“不怕防沉迷,我的号早就认证成成年人了,是偷偷拿我爸的身份证认证的。”

  防沉迷系统不要成为水中月

  由于《王者荣耀》这套史上最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系统将于7月4日上线,整个系统到底是否能挡住未成年人,目前尚不得知。

  据记者了解,该游戏防沉迷系统还配套了家长监护系统,该系统家长和监护的未成年孩子联合注册后可随时查看孩子的游戏状态,甚至有权利强制孩子退出游戏。“看似很美,但沉迷游戏的孩子,会允许家长监督吗?”一位成年玩家说到,“未成年人会把自己不常玩的游戏账号交由家长监督,平时玩的则不会告诉家长。这个系统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很高兴看到腾讯公司也注意到了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状,并采取了一定措施。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单靠一方难以拯救这些孩子们。”

  多名未成年人玩家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根本不怕这套防沉迷系统。

  “其实现在实名认证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成熟。国内有的网游实名认证是需要玩家手持身份证拍照,一些支付平台甚至有视频认证等功能。”一位资深网民说,“如果游戏商家真心实意地想要去控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应当推出更加完善的实名认证系统,不要让这史上最严的防沉迷系统成了水中月。”

  据记者了解,在腾讯公司旗下的众多非游戏运用中,有视频认证、声音认证、面部认证,指纹认证等,但目前这些技术并未运用到腾讯旗下的游戏当中。

  系统上线当天实名注册就被破解

  近日有媒体报道,《王者荣耀》这套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在上线当天就惨遭破解。

  网络交易平台中,有大量已经实名注册为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交易。在报道中,甚至有商家收费10元,帮记者把一个已经被实名注册为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修改注册信息,改成了成年人。

  随后记者使用该账号体验游戏时,并未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据报道中的商家解释,解除防沉迷的方法是“通过技术手段,把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改为成年身份证”。

  针对防沉迷系统上线首日就被破解,腾讯公司表示——

  系统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迭代

  针对媒体报道系统上线首日就被破解一事,腾讯公司表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是腾讯的一项长期事业,《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也将持续进行打磨与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各方建议优化迭代。”

  腾讯方面介绍,《王者荣耀》健康系统首日试运行状况比较平稳,但也发现一些试图“钻空子”的外挂商品以及账号交易、代练等服务同步出现,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

  对于游戏内个别玩家进行的“破解”防沉迷系统尝试,腾讯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背后有灰色产业链通过诈骗、违规等方式试图从中牟利。未来,《王者荣耀》运营团队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处罚措施;同时,腾讯法务部门也进行了相关取证,将联动司法机关采取强有力的整治措施。

  《王者荣耀》相关负责人表示,健康系统尚处于试运行阶段,还会不断推出更多举措,比如“晚上9点以后禁止登录功能”。与此同时,“成长守护平台”也将大幅度降低操作门槛方便家长使用,并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录的方式绕开家长监护。 华商报记者 谢涛 摄影 陈团结  

暑假刷抖音、看视频、打王者荣耀 开学前小学生扎堆看近视

导读:暑假每天刷抖音,眼睛不堪重负,前两天到学校报到,四年级学生小新(化名)突然发现看不清黑板了。29日,妈妈带他到医院查视力,被诊断为真性近视,需要配眼镜。

开学前,武汉儿童医院眼科医生在给孩子们检查视力 通讯员郭林供图

29日,贵州省仁怀市盐津小学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做眼保健操 新华社发

暑假每天刷抖音,眼睛不堪重负,前两天到学校报到,四年级学生小新(化名)突然发现看不清黑板了。29日,妈妈带他到医院查视力,被诊断为真性近视,需要配眼镜。

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医院发现,暑假眼科门诊量较此前增加五成以上,一半孩子都是来看近视;开学前,不少小学生突击查视力、配眼镜。

这印证了大样本调查结论。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近视眼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约70%,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约为:小学生30%,中学生60%,高中生85%。

医生表示,儿童近视成因较复杂,但10年前不少孩子因为看电视、玩电脑太多,导致近视;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逐渐取代过去的“电子保姆”,成为引发孩子近视的重要原因。

小新的妈妈从小受近视之苦,因此对小新的眼睛格外爱护。今年暑假,小新做作业有时需要上网查资料,妈妈特意给他一个大屏手机,认为相对“不伤眼”。写作业之余,小新在手机上下载了抖音,玩得不亦乐乎,爸爸妈妈也没多想。直到前两天,小新到学校报到,发现坐在倒数第三排,看黑板有点模糊。妈妈顿时着急了,29日带小新到医院查视力,结果出来,左眼近视100度,右眼近视150度,都是真性近视,需要配镜了。

和小新一样,沉迷抖音的三年级学生小月(化名)开学前到汉阳爱尔眼科复查,近视度数已从上学期的150度增长到250度。

“二年级学生打王者荣耀,三年级学生满口‘吃鸡’术语,有些孩子玩抖音比大人还溜。”医生们感慨:手机简直帮孩子们打开“新世界大门”,可也令他们眼睛很受伤。

“手机保姆”带出低龄近视儿

来自武汉儿童医院眼科的数据显示,平时眼科门诊量每天约300~400人次,暑假暴增到每天700人次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近视的孩子。

该科主任李世莲介绍,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看近视的高峰,与前几年相比,不仅人数增多了,近视发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不少孩子8岁左右就视物不清。

儿童近视的原因很复杂,理论上,两三岁甚至1岁多就出现近视的孩子,大多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

但7~12岁开始近视的孩子,则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书写姿势不当、阅读光线过强或过暗、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等原因有关。

十多年前,到医院看近视的多是高年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用眼过度、读写姿势不当,导致眼睛近视;前几年,趁着放假,在家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结果导致近视的孩子逐渐增多;近几年,随着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手机逐渐取代电视、电脑的“电子保姆”地位,成为引发儿童近视的原因之一。

手机屏幕更小、玩起来更方便,孩子们更容易沉迷。而且,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或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因为用眼习惯不好,孩子们近视度数增长得更快了。

汉阳爱尔眼科斜弱视与小儿科主任医师石明华感慨,现在很多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大量接触电视、手机、平板电脑,导致门诊常常遇到四五岁就近视100多度的小朋友。

这一点,记者在多家医院门诊部也感受到了: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们,为了哄孩子安静地候诊,不得不掏出手机播放动画片。

家长喊难:“手机作业”怎么破

多位专家均表示,孩子近视并非全是“手机保姆”的错,现在学生上课、写作业、上培训班,用眼已经很多,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本身就容易引发近视。

市民陈先生吐槽:现在学生们还有“手机作业”,需要在手机软件里完成,学习、娱乐兼而有之,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们用眼压力。陈先生的女儿除了在手机上写作业,还经常上网查资料,五年级时已经近视200度,这次开学前检查,双眼度数都涨了100度,医生也认为下降得太厉害。

“喊停,孩子说是在搞学习,说我打击她的学习积极性;继续下去,又担心孩子视力。这个问题要怎样破解?”陈先生左右为难。

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防近视

要防止“手机保姆”令孩子们近视,关键得家长多下功夫,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李世莲建议,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儿童和青少年用眼时间要控制,尤其不要长时间看电子产品。

即使是在阅读、学习时,也要保证光线充足,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

此外,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多食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叶黄素等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物,也有利于儿童眼睛的发育。

石明华介绍,有研究发现,户外活动能明显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光照刺激了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阻止了眼球在发育中的伸长,使光线能够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有效抑制近视进展,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趁着秋高气爽,家长不妨周末多带孩子到户外沐浴阳光,放风筝、打羽毛球,让眼睛追着物体跑,能提高视敏度、消除眼疲劳,简单易行地预防近视。

孩子近视了,有家长认为:严管孩子,让他们少看电脑,休息眼睛,也许能恢复视力。李世莲说,这是误区,如果孩子已经出现用眼困难,近视超过75度,要及时就诊配镜,避免近视快速加深。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胡燕妮说,不少家长对儿童近视都存在误区。比如,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学钢琴、画画的孩子,更容易近视。其实,并非弹琴、画画本身令孩子近视,而是长时间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中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多种因素导致近视的发生。所以,家长们应提防近距离、长时间的用眼活动。

戴眼镜后,眼睛近视度数会越来越高?不少家长因此不敢让孩子戴眼镜。胡燕妮说,如果孩子已经近视却不戴眼镜,他们眼睛看不清楚,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视力会进一步下降。所以,要及时给孩子佩戴度数准确的眼镜,视物清晰,眼睛不疲劳,度数才能稳定。为什么感觉戴眼镜后度数会加深?这其实是随着孩子生长发育、眼球生长导致的自然现象。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防蓝光眼镜”,也有不少商家推荐给儿童使用,宣称可过滤掉电子产品屏幕中的短波蓝光,缓解视力损伤。事实真是这样吗?胡燕妮建议,家长不必追捧这类产品,现在并没有足够多的大样本调查来证实产品的功效。(记者 王春岚 黎清 通讯员 薛源 吴晓敏 温红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用家长信息认证王者荣耀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