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3家方舱医院名单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

我院遗产中心继2015年度以三坊七巷十年保护与设计获得亚太遗产荣誉奖之后,今年与华清安地的共同作品“景德镇陶溪川博物馆”再斩获亚太遗产创新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中的“创新奖”(Award for New Design in Heritage Context)旨在鼓励遗产环境中的优秀建筑设计。自亚太遗产保护奖2000年设立以来,仅有14个项目荣膺该奖项。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继2015年度获得亚太遗产荣誉奖之后,今年与华清安地的共同作品“景德镇陶溪川博物馆”再斩亚太遗产创新奖

将1950年代的宇宙陶瓷厂房改造为博物馆及综合设施,展现了景德镇作为享誉世界之陶瓷制作中心的卓越地位,并为广泛的公共使用提供了空间。基于遗产保护的最少干预原则,改造选择的改进型现代工业美感呼应了二十世纪中叶旧厂房工业建筑的形态和气息,制造出柔和的背景,而将各时期的窑炉遗存置于舞台中心。当代材料的色调组合与原本砖结构的并置,创造出戏剧性的反差。新的设计不仅尊重原先工厂的形式和尺度,也创造了与著名陶瓷生产设备的全新对话方式。

停工已久的宇宙瓷厂烧炼车间(改造前)

陶溪川博物馆局部(改造后)

下图中巨大的陶瓷烧炼车间建于1956年,是景德镇宇宙瓷厂的主车间。厂房内保留了古老的圆窑、1960年代的煤烧隧道窑和1990年代的汽烧隧道窑,窑房两端分别保留着苏联援建时期未完工的原料漏斗和高达60多米的烟囱。

2012年,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规划中将其所在区域确定为景德镇先期改造的示范片区,后命名为“陶溪川”

基于对景德镇古城的系统认知和对厂房建筑的价值特色、结构特征的细致研究,项目组认为,两座烧炼车间见证了景德镇作为新中国工业城市独特的时空记忆,曾经是一个时代的城市象征。两栋建筑中保留的各个时期的窑体、烟囱、管道以及建筑本身,完整描述了中国陶瓷生产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转型的过程。

因此,项目组把遗产保护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用到了建筑设计中,在结构检测、细致测绘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结构,揭顶维护、结构加固,在功能改变过程中采取最小干预原则,把老厂房中的外墙材料、内部构架进行最大限度地再利用。在外墙砌法、框架结构维护的过程中,在满足博物馆、美术馆建设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原工艺进行修复和建设。

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下,采取了若干创新做法:

三种时期的窑炉不是得到简单的保留,而是用它们组织了整个博物馆的游览路线

1950年代的屋顶为木结构承重,多年损毁难以为继,设计改为了钢结构,但钢结构的排布方式、材料尺寸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传统结构的特色,形散而神留;

原建筑撤换下来的老砖和瓦块强度不足,在多次试验后把它们利用在建筑外墙的砌筑和环境铺装中;

前苏联援建时期未完工的原料漏斗60年来一直废弃,设计中采取了增加电梯、空间分层的做法,使其成为了博物馆中最具特色的休闲空间,室内设计师更是根据这一做法,将这个漏斗与音响的原理巧妙结合,成为整个设计的亮点之一。

在整个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多次前往现场指导,对砌筑方式、效果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业主也进行了充分的配合:一面墙推到重砌的次数甚至达到十几次之多。这种“苛求”的要求,最终使得厂房改造的美学效果得到充分的保障。

建成至今,陶溪川博物馆周边正在生成全国性的陶瓷文化中心以及景德镇新的城市文化中心。

每周末陶瓷市集举办的场景

利用博物馆外墙的视觉灯光秀

“DIBO”全产业链介入的工作模式

在项目进行的4年多里,设计师们与陶溪川博物馆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从前期策划开始,设计团队参与了定位、发展与资金投入模式的全过程谋划;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发挥优势合作完成;在工程建设工程中,设计团队全程参与并结合现场情况及时反馈设计,把控项目质量;在运营阶段,设计团队进行了运营方式的建议,在招商及室内装修阶段提出合理建议,不断提高项目的完成度。这种“DIBO”一体化的模式,是遗产中心和安地联合团队实现全产业链工作的重要方式。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

张杰,清华大学教授、清控人居遗产院院长

刘岩,清华同衡遗产中心主任助理、副总规划师

刘子力,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

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遗产中心主任

申国全,清控人居遗产院副院长、华清安地公司总经理

刘伯英,清华大学副教授、清控人居遗产院副院长

胡建新,华清安地公司副总建筑师

李婷,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历史城市二所所长

张冰冰,华清安地公司主任工程师

张洁、蒋炳丽、齐凯、王余生、陈拓、叶蕾、王丽娜、何晓红、陈惠安、杨萧、王力、何伟嘉、吴晓燕、费洪凤、刘小凤、李蓓蓓、段兴平、黄维

本内容由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提供


设计院依托清华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学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规划设计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此次体制改革将为设计院提供新的发展契机,改制后责任主体更加明确、产权关系更加清晰,企业将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努力开拓国内外业务。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其办院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建于1958年的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是由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2011年1月5日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下设两家全资子公司北京清控水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公司住区文化传媒(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现有工程设计人员700余人,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10余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5名,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15名,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36名,注册电气工程师35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人才密集、专业齐全、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

2018年1月16日,由清控人居遗产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清控遗产DIBO联盟主办,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办,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承办的首届“遗产地DIBO论坛”在景德镇陶溪川举行。会议同期,“UNESCO 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创新奖”的授奖仪式隆重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Himalchuli Gurung女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伯英向获奖者张杰、刘岩、刘子力、胡建新、李婷、张冰冰等人赠送了纪念奖牌。

当天上午九点,主持人刘岩(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授奖仪式开幕式,清控人居遗产院院长张杰,清华大学文化与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党委常委申江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皓先后发言致辞。

清控人居遗产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与古榕女士一起为奖牌揭幕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于2000年设立,旨在表彰为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做出贡献的地方组织或个人,在保护地方遗产、彰显其文化价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以推动更多文物保护计划,提高文物修复技术。理查德·恩格尔哈特在2004年总结了亚太遗产保护奖共有的5个原则:映射集体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原真性,知识的再现,将遗产通过合理使用的再利用。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冯师傅为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颁发奖牌纪念瓷盘

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通过历史文献的打捞,以场景再现、珍贵实物、图文影像资料等形式,对现代陶瓷工业的工具、设备、窑炉、工艺流程、产品,391名陶瓷工人口述史、6.9万名瓷工“身份档案”进行集中展示。按照手工作坊-私营-私私联营-公私联营-国营瓷厂-改制转型的历史脉络,展示了自年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经历的沧桑变革和曾经焕发的光华,中外游客可以从中品味景德镇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纵览陶瓷工业遗产风貌,以及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沧桑变革和灿烂辉煌,成为全国首家具有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陶瓷工业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以人文为主线,并且贯穿始终,配合各个时代的变化,博物馆穿插“一份契约一个人”,“一张地契一个人”,“一份档案一个人”,“一个位置一个人”,“一枚一公章一个人”等十个核心故事。2016年10月开放以来,深受各级领导、游客的好评,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授奖仪式结束后,清控遗产DIBO联盟理事长霍晓卫博士发表题为“守望活化、开放包容”的主旨演讲,强调了DIBO联盟的共同价值观,并介绍了以“政府+学术机构”为顶层构架,设计、投资、建造、运营联动的遗产地DIBO工作基本方法和路线图,同时明确了联盟成员机构在遗产地保护、活化工作中,“命运共同体”的统筹方式。

16日下午,论坛由清华大学文创院副院长、新闻学院教授张铮,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先生分别主持,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魏鹏举教授、北京保利演出公司CEO陈科先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严建强教授、上海哲匠运营机构总裁丛丹先生、十三月文化艺术总监卢中强先生、乡伴文创董事长彭锐先生相继就各自领域如何参与遗产地DIBO工作介绍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论坛结束后,DIBO联盟副理事长、华清安地常务副总经理林霄主持了圆桌对话。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教授、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冀韬先生、福建泰承古建总经理陈钦忠先生、中国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行业应用平台运营中心经理关颖女士、龙藏资本业务董事柳长波先生、DIBO联盟运营专员魏炜嘉女士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晚间,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先生、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副总工程师张谨女士共同主持了各地政府领导与国资平台负责人的工作会议。(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23家方舱医院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