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退出机制」来临,它可能会给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没想到这个问题能冲上热搜。现在基本上有两派人,一线教师和部分家长持反对态度,因为这个政策的出台往往意味着不会搞人情世故的老师的下岗,而据我观察在学校不会搞人情世故的由于要落脚教学能力一般很强。另外,其它职业和另一部份家长以及领导都希望这个政策早点实施下去,说到底,其它职业的不稳定性会羡慕有些职业的稳定,不光是老师,你公务员搞个退出也一大堆人举手欢迎。领导么手里权力总希望是更大的,更好的压榨老师,甚至有的领导会借此跟部分女老师你懂的。

现目前的情况是,人口快速下滑,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但是,更多的是挤压农村及小城市的教师资源,并不大会影响大城市的教育,因为大城市始终人口都是净流入状态,只要想,全国小朋友都可以到大城市来读书。所以我很奇怪的一点是,这个所谓的退出机制,居然是首先在宁波啦北京这种经济发达的城市提出,本身这些城市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人口下行压力,也不存在说特别明显的经济财政压力,那么这么早搞出这个政策干嘛呢?值得深思。

现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面临这个情况已经交了一份答卷,后续招聘教师不给编制,现在离开的教师收回学校的编制。这样的做法我想相对而言比较的温和,也不会引起大的下岗潮。另外,退出那些尸位素餐,在学校拿钱却不从事教育的老师,以及师德出现严重偏差的老师。

老师目前处于一个高压的态势,很多在体制外的人羡慕不已,一定要拿老师动刀才舒服。但其实,老师的工资拿的非常少,三四千块钱就要做外卖一两万的活,这种情况如果再不稳定不给编制,那没人愿意再去做老师。

另外我看到有人说很多老师由于不考核所以误人子弟这类的话,我想说一来教师本身是有职业道德约束的,突破这个约束的只是很少的人。二来老师是不需要像医生那样考核的,因为学生每年考出的成绩就是一种考核,考不好的老师早就被扔到闲岗或者转岗了。三来请收回对老师的偏见,大家都是打工人,只是我拿的少点多干几年,你拿的多点少干几年,总的来说还是公平的。

看下面的解释,退出机制可能没有那么恐怖,但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还是要有危机意识,尤其是人口不断流出的地区,比如乡镇、农村。

我父母都是农村小学老师,都干了三十多年了,我记得父亲几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镇今年比去年少了500个学生..........以后基层那么多老师都是一个问题,国家难道还这么养着你?”

没想到,一语中的,教师退出机制开始实施了!

学生呢?当然存在出生率降低导致的新生减少,最主要的还是城市化发展太快,大家根本不愿意在农村或者镇上上学了!

所以,教师退出机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学生的减少,国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老师了!

其实我感觉在宁波试点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阻力,因为宁波毕竟属于发达地区,人口还是在不断稳定增长的,我真的不觉得这地方的老师会过剩。

有可能会真的按照文中所说,对于不适合原岗位的,转岗;对于犯了重大错误的才会解聘

但是,对于人口不断流出的一些偏远城市呢?

我估计没有那么好商量,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残酷

而且“县管校聘”政策在江苏实际上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校长或者教育局领导的权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再加上这个“教师退出机制”,教育系统都快成为独立王国了,腐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浙江余姚教育局局长落马造成了一定的轰动,网传贪污3个亿。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的真假,但是以我的观察,发达地区人口大县教育局长真有那么大的权力和机会!

食堂、校服、校园建设和维护、书、教师调动.......都是重灾区。

在我老家甚至都出现了县直小学校长拒绝提拔,不愿意去教育局当副局长的现象,可见学校腐败有多严重!

所以,“教师退出机制”是人口减少的必然结果,但是如何判定一个老师需要被退出也需要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别让一些人嗅出了金钱的味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