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才能考上清华大学学 清华大学录取要求及备考技巧

最佳答案:他们说:好好学习,努力拼搏,长大了上清华。我跟你说:千万别信,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如果你问缪老师,怎么考上大学,那我的回答可能会跟上面的相似,学前做好家庭教育,给孩子一块好土壤;小学保护好好奇心和学习他们说:好好学习,努力拼搏,长大了上清华。我跟你说:千万别信,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如果你问缪老师,怎么考上大学,那我的回答可能会跟上面的相似,学前做好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根种好;初中打好学科基础,搞清基础概念,把树干塑造好;高中打磨好答题技巧。直到高考结束,大树连根而起,化成火箭,腾空而去。(关注缪老师获取一手教育资讯)(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你可能想问,像上面那么做,还考不上清华吗?我明确的告诉你,还真就考不上。考上清华,需要天赋,天赋懂吗?学不来的东西如果没天赋呢?你就得懂路径,这条路也能走得通每年高考考生1000万,能考上清华和北大这两家的,不过6000人,万分之六的比例,而且这些孩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裸分,一部分是其他招生途径。裸分考清北,你需要很好的天赋,不说是人中龙凤吧,至少是聪明绝顶(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再说说另一部分,这部分就是其他招生途径,清北除了裸分考取,还可以用博雅计划、领军计划、三位一体等等其他招生方式考取。这需要家长,或者孩子对于这些名目繁多的招生方式很熟悉,懂得在高一,甚至在初中就开始为这个目标努力(关注缪老师获取一手教育资讯)你需要知道:这些招生方式看重什么?认定哪些标准?需要哪些条件?然后针对这三个问题,判断下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大,就要去为了上清北,储备各种材料,参加各种比赛,甚至一些其他可能帮助你成功的工作。(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清华大学)当然,缪老师上面所说的是本科考入清北,不是硕士、博士阶段哦。要知道,在国内,硕博上清北并不难,本科上清北相当难清北的本科,有不少出国就读国际TOP名校,硕士生的招生量还要超出本科一倍,所以你懂的01、怎样才能考上清华大学成绩优异,高考平均每门课考试分数得达到总分90%以上;以高考总分750为例,清华、北大录取分数一般为670左右,不同省份、不同专业、文/科科的分数略有差异; 北大、清华总体上最好,但未必所有专业/学科都是最好的。最近看了一本特别有意义的书《我是怎样考上北大的》,本书以采访的形式记录了二十一名北大学子的成功之路看完之后,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一直以来,北大、清华是成千上万个学生神往的地方,更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想都不敢想的梦幻王国但是,走近这些北大才子,了解了他们成功的秘诀之后,我忽然有一种冲动,我的孩子也能做这样的梦,甚至也能踏上北大那块神奇的土地。那么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呢?第一 有理想有很多北大才子从小就将眼睛瞄向了北大他们的理想非常明确:“我不上北大就太亏了”“我想上北大,我要上北大,我天生就是北大人”“上小学时,别人问我将来上什么大学,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清华、北大”“自从知道了北大,我就将目标锁定在这里”“我是一流的学生,我应该上北大、清华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在她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敢于梦想,敢于想象你的未来,这是使学习效率提高五倍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大凡有成就之人,都能真正清楚地看到目标,并且“怎样实现目标”的景象会魔术般的开始出现当目标还遥不可及时,他们会想象着做通向目标之路上所有细小的步骤李白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些学生一旦怀抱理想,就会奋起直飞,乘风振翅,一路高歌,奔赴生命的远方第二 爱读书在接受采访的北大学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从小爱读书的确,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个人素质《古兰经》中有一段话概括了知识的力量:“去获取知识吧!它会让你能够甄别正误;它会照亮通往天堂之路;它是我们荒漠中的朋友,寂寞中的伴侣。当我们找不到朋友,它就陪伴左右;它引领你走向幸福,并陪伴你走过不幸;它是友中之友,御敌之器”的确,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压抑、烦躁、忧郁、自卑、骄傲、无聊等等,而有时候,书籍中的一篇励志文章就可能将他们从中解脱。就学科学习而言,读书越多,理解力越强尤其是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会受益多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经常看各种各样的书,这些书在有些家长和老师眼里是“杂书”“无用的书”,这些学生被认为是不学无术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但他们的语文成绩往往很好,作文写得不错,思想很活跃,思维相对要灵活?。第三 勤奋能考上北大的学生,并不是天才,他们之所以能踏入北大大门,都经过了刻苦努力他们中很多人从初中起就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恒心、有毅力的学习,他们充分利用寒暑假,充分利用周末,充分利用每天的一分一秒,始终牢牢的掌握着时间。其中有一个学生在高三那年的年三十,还在做化学题我们都知道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小学时就开始利用假期查漏补缺,预习新课程,始终走在别人前边著名的英国作家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北大学子正是具有了顽强的毅力,从而征服了高考这座高峰第四 父母的影响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质。把这一点点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回忆一下我们的父辈,再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虽然我们已为人父母,但无不对孩提时代父辈们的哪怕是一点点善行和努力记忆犹新种下好的品质,它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收获这些北大学生的父母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有的父母为了辅导孩子的学习,甚至边学边教,有一对父母更是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曾经三次搬迁。我们听说过家庭条件困难而借钱上学的,也听说过绞尽脑汁辅导学生的,但像这样为了孩子的学业而几次搬迁的父母,我们听说过几家?。这些父母还善于教育孩子他们有的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有的对孩子要求严格,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能理解、信任孩子;有的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的重视启蒙教育;有的家庭环境和谐、宽松、活泼、民主、文明;有的善于利用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父母以身作则,工作认真、勤奋,受人尊敬,上进心强,有许多还很爱看书有一位北大学生在谈到这一点的时候说:“事实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生活、工作和做人的态度还有一点,用《我是怎样考上北大的》作者的话说就是:“父母能看多元,孩子就能走多远第五 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是学习的有心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科学地总结、积累、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苦学,还巧学下面将他们的学习方法略提一二(1)重视基础知识,重视课本,重视上课听课效率,重视课外及时复习(2)学习循序渐进,养成每天做计划的习惯,并努力完成每天的计划贵在持之以恒(3)注意训练单位时间内做题的效率(4)注意掌握宏观知识点,多列知识提纲(5)做题不在多,要多思考,多重复一个学生说:“比如做数学题,好多人做完就完了,不怎么思考我是把自己不会的或新颖的题,以及这类题怎么解,全记在本上,然后分门别类,哪类题需要哪种解法,都列得很清楚。到后来,这本子就变得像辅导书一样”还有学生一份题做三遍疯狂英语学习法的创始人李阳要求每份题做五遍,看来是有很好的效果的(6)利用错题本很多同学准备了错题本,但关键是怎样利用其中一个北大学生说:“我把错题收集起来以后,还要进行归类、总结,并写出自己为什么错,应该怎么解这道题,这道题的特点是什么,与此相同的题还有哪些,等等。而他们没有这一步我想我比他们稍微强一点儿的地方就在这里(7)研究高考题有经验的高三教师都注意研究历届高考题,然后有目的有方向性地进行教学然而,学生更应该研究高考题,还要更细致、更深入,甚至还可以练习猜测出题人的意图的能力,对主观性的试题,还可以研究高考评分标准。(8)善于向其他同学学习,像蜜蜂采蜜一样第六 善于调整心态,筹划时间在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他们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尽快地从中解脱出来,将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投入地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另外,怎样聪明地把握时间也很重要“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的”这些北大学生都是善于筹划时间的人,他们像钉子钉木头一样,用力得钻、挤,充分地利用时间,巧妙地利用时间。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能将这些条件融合到一起,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愿每个学生都能做做上北大的梦,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02、如何努力才能考上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是所有学生都向往的学校考上清华大学,多数都是重点高中的高材生,学习尖子可以这样说,考上清华的学生,不仅要有努力拼搏的精神,也要有较高智商和天赋,还要有强大的追求和自信,这些缺一不可。上高中以后,智商和天赋我们无法去选择,但努力和自信,我们是可以掌握的,不管我们智商有多高,天赋有多好,我们努力总是走向目标的途径,在学习上有计划,各门学科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只要坚持向这个目标冲锋,努力的过程是快乐和幸福的。其实只要我们尽力了,即使没考上清华,北大,复旦都是不错的学校,对于实现人生价值,也未必比清华差,努力是过程,结果有时可能也是运气,我们只要坦然面对结果,永远不懈的努力,人生就是最精彩的。03、怎样做才能考上北大呢北大是一个美丽的梦!为敢想的你点赞看到这个标题,我突然想到一个人:刘媛媛,她曾经的梦想就是北大,但是她大学没有考上,是后面研究生考上的媛有个关于学习方法的课程:超级学习术!最近国庆还有优惠,里面就讲到如何三个月考上北大有人说赚钱要与赚钱的请教经验,考北大当然也是要找考上人取经所以我认为,考北大我应该有以下几点:1向优秀人取经,2找到适合方法,3不断学习反思,4定要坚持不懈04、怎么当上清华校长说句心里话,若想当上清华大学的校长,光靠学历还是不够的,你还得有经历、实力和一定的资历!。目前,清华大学的校长是邱勇我们来简单看一下他的履历:【学历】博士生导师,教授【专业】主要从事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实力】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经历与资历】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1988年,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94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2002年,任化学系主任2008年,任理学院副院长同年10月,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2015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1】首先你得能考上清华或北大,最好是清华大学【2】你得是博士生导师,且比较出名,最好能成为院士【3】你最好能在清华大学参加工作,且取得一定的成绩【4】你能团结老师,赢得大家的尊重!【5】你还得年轻有为,有魄力!【6】你最好能赢得现有校长的推荐!【7】你得有大局观,有统筹能力!如果你做不到以上几点,那就去“做梦”,或许更快!(开个玩笑)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03jia.com/cailiao/337763.html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国内学子们心中的求学圣地。  同样的,哈佛也是美国千千万孩子追求学术至高点的梦,人才选拔万里挑一。当千军万马对上一枝独秀,这两所学校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抛开教育系统、人口基数差异等因素,单从录取率分析来看,中国孩子考清华VS美国学生考哈佛,究竟更有难度?以及中国孩子考哈佛是否有难上加难?  作者:精英说 ;本文来源: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talk)。“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  美国学生考哈佛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学生考哈佛,录取机率有多少?  根据哈佛大学官方数据,2020届有39041名申请者,录取2106人,实际报到1667人,其中国际学生比例11.4%。这样算下来,美国本土新生录取人数大约在1477人。  那么,美国每年有多少高中毕业生?根据全美教育数据中心(NCES)的统计,这个数字在350万左右。  因此美国学生进入哈佛的比例大概是:0.0422%(万分之4.22)。  中国学生考清华  按照相同的公式,我们再给中国学子们算上一笔账。  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清华大学录取本科新生3300余人,而同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  所以,中国学生进入清华的比例大概是:0.0351%(万分之3.51)。  如果考虑到中国各省市教育资源不平均的情况,把录取率放到不同省或地区来看,你会发现对于不同省市的学子们来说,考取清华大学的机率也是截然不同的!  从清华大学在全国的录取人数上来看,前三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人数上北京遥遥领先,占清华在全国总录取人数的9.39%,几乎是在沪招生人数的3倍,天津录取人数占清华录取总人数的2.19%,仅是北京的1/4。  反之,部分省的学生想要就读清华难于登天,比如吉林省,录取率约万分之1,贵州约万分之3,云南、甘肃省都在万分之4左右。  总结来看,单从人口比例角度分析,中国孩子进清华比美国孩子进哈佛还要“难”上那么一点。默默地为广大中国学子们抹一把辛酸泪。  终极考验  中国学生考美国哈佛  残酷的是,对于广大学子们来说,考清华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是中国学子申请美国哈佛!!!!  想要申请哈佛,排除软素质背景,学术成绩是必备的硬性要求。  10月College Board 官方公布的SAT全球分数统计中显示,总分在1000到1190、800到900之间的考生占比最大,比例分别为36%、30%,占去整个考生群体的一大半。  如果SAT分数拿到1400,相当于打败了95%的考生。然而,漫漫的哈佛申请路上,SAT1500+已成为标配。(注:SAT满分1600)  不局限于哈佛,纵观常春藤在中国的招生录取率,大家就要心凉半截。  目前,据民间不完全统计,藤校今年在大陆高中内共录取186人。  而根据美国招生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大陆申请常春藤的学生约为4万人。  这就意味着,2017年藤校在中国大陆录取率约为0.46%。  而这些成功入读常春藤的大陆学生来自哪些学校呢?下表我们将详细统计一下:  拿录取人数最多的城市北京来举例,今年,北京地区有56人(数据来自上表)进入常春藤,换言之,常春藤在北京的录取率约为0.14%。  而北京市2017年的高考报名总数为60638,今年北京地区有475人走高考途径进入清华北大,这就意味着清北在北京录取率约0.78%。  这样一比就能看到,北京学生考取常春藤要比考清北难得多的多!!!!!  造成录取差异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同护照持有者所在的申请池(application pool)不同。  美国很多学校对华招生有名额限制,拿本科举例来看, 哈佛每年大概7、8个,斯坦福和耶鲁都是15个左右,普林斯顿则是在10个左右。  简而言之,纵使申请季人才济济,能够获得名校垂青的就那么几个。  常春藤到底更偏爱怎样的学生?  结合《普林斯顿评论》公布在网上的评估方法,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美国大学标准录取公式”, 供各位考生参考:  学生“录取指数”  =  就读高中(0-4分) + 课程难度(0-21分) + 年级排名(0-3分) + 平均成绩(0-16分) + SAT成绩(6-25分) + 国家荣誉学者决赛者(0-3分)  +  申请论文(-3-5分) + 推荐信(-2-4分) + 课外活动(-5-30分) + 种族多元化(-3-5分) +体育活动(8-40分) + 超级录取(40分)  +  加分项目:父母(3~8分)+家住远处(3分)+教练征召(5-10分)+极其特殊性(3-5分)  以下是各大类别的详细解读:  就读高中 (0-4分)  最知名的高中:4分  美国名校、富人区公立学校:3分  一般公立高中:0分  美国公立学校的财政来源于州政府的拨款和当地居民的房地产税两项,房地产税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可以利用这笔经费购买教学设备,建新的校舍和图书馆,聘请好教师,教育质量自然就好起来了。  课程难度 (0-21分)  AP课程或国际学士项目课程:21分  修荣誉和AP课程的主课(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14分  修一般课程,没有荣誉和AP课程:6分  两年只修五门以下主课的:0分  平均成绩 (0-16分)  GPA 4.0 (95-100分):16分  GPA 3.5-3.9 (90-94分):15分  GPA 3.0-3.4 (85-89分):14分  GPA 2.5-2.9 (80-84分):12分  GPA 2.0-2.4 (75-79分):10分  GPA 2.0以下 (75分以下):0分  美国高中学校的打分各校之间差别很大,对高中四年的平均成绩GPA的折算也很不相同。以上是以最普通的百分制折算成4.0制的例子,最高分区的95-100分即GPA4.0,得到16分。  年级排名 (0-3分)  全年级排名第一的学生:3分  全年级排名前10%的学生:2分  全年级排名前25%的学生:1分  全年级排名50%以下的学生:0分  SAT成绩 (6-25分)  SAT I的成绩在这里也可以折算成录取的参考指数。(按照新SAT总分1600分计算)SAT成绩折算录取指数分数的公式是将SAT成绩除以63。  国家荣誉学者决赛者 (0-3分)  国家荣誉学者决赛者是每年在全美高中生毕业班中评出来的,其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毕业前一年参加的PSAT考试和SAT考试的成绩。每年进入全美决赛的有8000人,最后成为国家荣誉学者的只有2400名。  不过大学给予入围决赛的8000名学生与国家荣誉学者同等的待遇,有的大学给予他们非常优厚的荣誉奖学金。  申请文书 (-3-5分)  招生委员会收到的最好的论文之一:5分  非常好的论文:3分  草率的、有结构问题、拼写错误或看似由别人写的文书:-3分  申请文书在大学申请时会起很大的作用。文书的好坏得分相差8分!中国学生要尤其注意了,递交一篇不好的文书,对申请有害无利!  推荐信 (-3-4分)  全国著名的教导主任写的强有力的推荐信: 4分  具备其他材料,但没有提到申请人个性的推荐信:3分  比要求的份数多寄,每多寄一封推荐信:-2分  与申请学校有关系的政客、名人写的推荐信,每封:-2分  写自非专业学科的教师或没有强调特点的推荐信:-3分  很显然,推荐信不是请政要、大咖来写就效果更好!请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盲目地请人写推荐信了!  课外活动 (-5-30分)  极为突出,多方面表现活跃,在社区或学校很受尊重,并在多次活动中是领导者兼苦干者的:30分  参加多项社区、学校活动,创办或领导至少一个组织,或者每周工作20~30个小时的:22分  不是社团领导者,但是稳定的骨干:15分  表现一般,有一点兴趣,但是更注意自己的爱好,参加一两个组织或者一星期工作几个小时的:10分  从不参加社区学校里的活动:-5分  课外活动所占的比分之高令人惊讶!你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名校的录取偏好。现实是:如果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就几乎不可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种族多元化 (-3-5分)  少数民族、印第安人:3分  女生申请工学院的:3分  亚裔:-3分  外国人:5分  对美国名校歧视亚裔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很遗憾,亚裔中学习好的学生很多,因而受到减3分的待遇; 不过,外国来的学生,却可以享受加5分的优待。同是华人,一减一加,相差8分。  体育活动 (8-40分)  全美高中最好的/奥林匹克比赛的运动员:40分  参加多项运动且至少有一项足以参加大学校队:25分  至少在一项运动中担任校队主力且投入很多精力: 13分  经常参加运动,但不是校队队员:8分  分数比例远高于SAT标化成绩!体育运动在美国大学申请里占有的比重可见一斑。  超级录取 (40分)  英特尔科学奖  在大出版社出过书  著名影片或者电视系列片的演员  父母是大名人、政治家、备受尊敬的教育家  父母是学校的巨额捐款人  如何成为名校青睐的优秀学子?  综上来看,不论是中国高考还是美国申请,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  留美人数逐年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却多年持续走低。但不论面临何种竞争环境,学校对于优秀学生的选择上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样的。那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想进入常春藤名校要如何提高竞争力呢?  我们采访到了国际教育联盟资深规划师杨黎明老师为大家支招。  提前规划,拥有高中四年完整成绩  面对激烈的美国名校竞争,杨黎明老师建议有留学意向的家庭提前进行对孩子的留学路径规划:  美国的高中和大学课程对接是非常紧密的,四年的高中教育会充分帮助学生在心理、学术、以及课外活动方面全面发展,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升到大学。  因此,他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让孩子从7、8年级开始入读美国初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适应美国教育模式和文化。9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新环境,积极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开始参与一些课外活动。  从10年级开始会接触到高难度课程,聚集一些课外或社会活动。11年级学生准备AP课程考试,同时着手SAT或ACT考试,还要保持较好的GPA。12年级就需要冲刺一系列升学考试,完成所有申请,参加面试等工作。  一个完整的四年高中学习,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重要。  平衡标化成绩与荣誉课程,加强综合实力  随着标化成绩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美国名校将AP、IB等课程成绩视为反映学生真实学习能力的试金石。  不过,正如教育专家普遍不认同反复刷分一样,杨黎明认为,AP和IB也不是选得越多越好。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IB课程分配在六个基础学科领域里,学生既要学习科学科目,又要学习人文科目。所有参加文凭项目的学生,必须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IB课程较适合学习能力比较全面,基础扎实,英语功底好的优秀中国学生,更适合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母语为英语的孩子。  AP课程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指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美国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参加AP考试,得到一定的成绩后可以获得大学学分。  AP课程可自由选择,较适合基础扎实,学习好,且有意向自我挑战的优秀学生。  当然,家长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过硬的成绩只是敲门砖,不是杀手锏,而包括体育竞技、学术竞赛、课外实践在内的综合实力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从2015年开始, 申请名校的考核重点逐渐从校内成绩,标化成绩,文书等转移到了课外活动的比拼,申请参加含金量高的课外学术活动提高背景软实力非常有必要。  美国大学看重课外活动,不论活动规格大小,重点突出这些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品、个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特点。  因此,你所参加过的课外学术活动,以及你从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就会成为有别于其他申请人的重要资本。  哈佛大学招生官曾说:“分数,其实并不重要。”这句话听上去假大空,但实际是有道理的。过硬的成绩只是敲门砖,常春藤更看重的是学生包括体育竞技、学术竞赛、课外实践在内的综合素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考上清华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