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助听器什么情况下佩戴合适要随身携带吗?

耳朵听不见,你还在说等等?_南方plus_南方+
岁数大了,听力下降,助听器成了不少老年人不离身的“伴侣”。然而,比起验光配镜,公众却对助听器的选购、验配和日常使用并不了解,更有甚者认为佩戴助听器存在“依赖”,会越戴越聋。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哪些人需要佩戴助听器?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今天,我们来为您解惑。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一样吗?很多人认为助听器就是个耳机,让声音传到听障者的耳朵里。实际上,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通过特殊的电子线路,将外界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使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助听器可以将外界信号充分放大后,传入听力障碍者的耳道内,通过中耳,再传入内耳听觉感受器,从而使听力障碍者能够听到这种“放大”了的声音。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声音,而是向位于耳蜗内、功能尚完好的听神经施加脉冲电刺激,使患者“重拾”声音。助听器种类繁多,如何选?目前,市面上的助听器有以下几种类型。依外部结构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依电子原理可分为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等;按传导方式可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一般说来,只要能用气导助听器就应首先选用气导助听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复流脓不止,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骨导助听器。哪些人需要佩戴戴助听器?很多人认为,只有听力不好的老人需要佩戴助听器。实际上,只要听力有损伤,听力值达不到正常听力标准的人,建议都要考虑佩戴助听器,尤其是听力处于中度或以下的用户更要及时快速配戴助听器。对于儿童,只要查出听力有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配戴助听器,另外还要上语训课程,以免耽误儿童学习说话。贵的就是好的吗?目前市场上助听器的价格梯度很大,从百余元到几千元、几万元的都有。那么,助听器是不是越贵越好呢?助听器并非贵的就好用,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盒式助听器的干扰较小,功率较大,容易调节,使用时间长,价格较低,可满足耳聋程度较重的患者需要。然而这种助听器盒放在衣袋里会产生摩擦声,影响语言辨别,配戴时很显眼,有时会觉得不方便。耳背式助听器外形为3-4厘米长弯钩形,放在耳郭背后,通过一个羊角形耳钩和塑料管把声音送入耳道。它没有导线,较隐蔽,干扰小,可装上感应线圈增加听电话的功能。不足之处是需专门配制一个耳模,初用时不太习惯且调节不太方便。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属于小型助听器,具有微小、隐蔽、无导线、无需另做耳模、听声效果好、可提高听力等优点;但调节不方便,价格昂贵,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来定制。由于功率较小,只适合中度耳聋患者,对重度及极重度耳聋者不适用。助听器要怎样戴?与佩戴眼镜一样,日常佩戴助听器也有许多注意事项。佩戴助听器前要保证双手、耳朵背面清洁干燥无汗;佩戴定制式助听器要定期清理耳道,防止耳道内的耵聍堵塞耵聍冒,油性耳朵要每天用棉棒擦拭耳道内油渍,防止助听器受话器被侵蚀。在洗头、洗脸、洗澡、游泳时不能佩戴助听器,防止各种液体侵蚀助听器。戴助听器最好坐在沙发或者床上,防止助听器掉到地上。每天佩戴完助听器要打开电池仓并放到专门的干燥盒进行干燥。用专用毛刷清洁麦克风防垢网、耳塞头或耳模、耵聍冒、通气孔,最后要用软布擦拭助听器。每3-6个月到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专业保养,助听器没电后要及时更换,防止电池漏液侵蚀助听器零件。此外要注意的是,睡觉时不建议佩戴助听器,最好待睡醒起床后重新开始使用。佩戴助听器会“依赖”、越戴越聋?一些人认为,佩戴助听器会产生“依赖”,越戴越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科学地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一般不会导致听力下降,也不会越戴越聋。坚持佩戴助听器有助于保护残余听力和言语识别率。但不能排除因身体疾病、外伤、手术、耳毒性药物引起的听力下降。只有那些从助听器佩戴中获得了莫大益处的耳聋患者会离不开助听器。“离不开”“摘不下来”意味着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使用者的听觉状况,就像眼镜一样,习惯了戴上眼镜后的“清晰”世界,不习惯“模糊”的世界。眼镜是给你带来清晰的视觉,助听器是给你带来清晰的听觉,科学的验配不会伤害听力。作者:郭厚杰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您已点过打开APP阅读全文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戴着助听器真的可以做好反诈工作吗?”当报警的群众看到民警钟刚耳朵上的助听器,难免有所怀疑。株洲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反诈民警钟刚,早已习惯在工作中与助听器相伴,用出色的工作能力打消一切对他的疑虑,让每个接触过的人都钦佩不已。入警之初,他先后在基层政工、治安和派出所工作,扎根基层多年。2008年调入市局刑侦支队,他又躬耕于重案、反电诈等刑侦专业岗位。耳朵上的助听器,既是他的工作中的好伙伴,又象征着他多年以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突如其来的极端恶劣天气,改变了他的人生2018年,中央部署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拉开序幕,钟刚同志主动请缨参与涉黑专案办理。在乘坐航班赴福建泉州取证调查时,他乘坐的航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当时他两耳胀痛,降落到地面后痛感仍未消除,他强忍着疼痛将工作处理完毕到医院检查,发现右耳鼓膜内陷充血,但因当时案情紧急,他只是在门诊拿了药物就回到专案组。随着案件深入调查,他又分别被派往重庆、泉州等地,7次乘飞机往返。长时间的工作劳累,让他的耳部病情日趋加重,等到有空去好好就诊时却为时已晚,医院诊断为航空性中耳炎,听力中重度损伤,经伤残鉴定为两耳听力四级伤残。落下伤患的他,脸上却从不见一丝阴霾,而是积极想办法恢复听力。可他辗转长沙、上海等地医院看了多次专家,做了八次听力测试都不合格,听力障碍已成为不可逆损伤。为了不耽误工作,钟刚便开始佩戴助听器。工作中,听力损伤给他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仅能专注单个声源,当环境嘈杂或是周遭有多个声源时,他常常无法同时有效接收。因此在工作布置会议中,他靠手机录音和询问同事的方式记录会议内容,从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侦查工作中常需要到现场及周边了解情况,由于对细微声音捕捉困难,为不遗漏当事人的任何重要线索,他贴近当事人耐心解释并专注倾听,与同事紧密配合,认真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任务。苦心人,天不负。正是以钟刚为代表的刑侦民警无惧伤病、无私奉献、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株洲市公安局屡破大案,扫除了一个又一个违法犯罪团伙,还民众一片朗朗乾坤。以心代耳,他是群众的“守护神”2020年,钟刚调入反电诈大队,反电诈是刑侦专业“新课题”。当前电诈案件高发多发,人民群众的损失屡降不下,让钟刚同志再也按捺不住。他不畏艰难险阻,毅然主动担任反诈预警中心的管理员。每当遇到市民即将上当受骗的紧急时刻,他都第一时间拿起电话与市民耐心沟通。遇到交流有难度的,他就戴上耳机贴近耳朵仔细倾听,因为他深知沟通信任的基础是认真倾听。正是他耐心细致的劝说,才得以及时解除市民的顾虑并获取信任,一次又一次为群众按下受骗转账的“停止键”。2021年8月24日下午16时许,钟刚正在预警中心值班,突然接到高危预警信息:市民宋女士高度疑似遭受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钟刚立即组织预警员开展紧急处置,多次拨打宋女士电话均被挂断,种种迹象表明,宋女士极有可能被诈骗分子“洗脑”,此时极有可能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躲在人少僻静的地方操作转账。钟刚凭着自己丰富的反诈工作经验,立即同步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向宋女士手机号码不停发送预警短信,二是请同事帮忙研判宋女士可能的落脚点,三是紧急联系其丈夫谭先生并立即带队外出寻找宋女士。经过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的赛跑,钟刚及时在一家宾馆内找到宋女士并当面拦截劝阻。宋女士卡上的15万元安然无恙,谭先生激动地向钟刚表达谢意,并将一面“电信诈骗反诈克星、人民财产安全卫士”的锦旗送到钟刚手中。在岗一日,履职一天,不负岗位,不负专业。钟刚以心代耳、用心倾听,让他即使患有耳疾,却更能清楚地听到群众的心声。据统计,钟刚在反诈工作中累计为群众直接挽损五百余万元。正所谓,心灵是最好的耳朵,戴着助听器丝毫没有阻碍他成为群众心中的“守护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这头老黄牛初心不改,再次出发!
出生缺陷科普|助听器验配保养指南,看这一篇就够了
什么是助听器?
广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内耳并为内耳的毛细胞接收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称为助听器。
狭义上讲,助听器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有听力障碍的患者听到了原来听不到的声音,这种装置就是助听器。
助听器的使用和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助听器是很精密的电子产品,其内部元件很小且很紧凑,相对其他家电产品来说比较容易产生故障。
因此,就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助听器的使用和保养上下功夫,给助听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婴幼儿配戴的主要是耳背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配戴在耳后,通过耳模或耳塞将声音传递到耳内。
汗水对耳背式助听器的电子元件损害较多,对麦克风的腐蚀性也较大,日常维护必须注意。
(1)用柔软的干布或棉纸擦拭助听器,让耳背的皮肤、头发和助听器保持干净,没有汗水和灰尘。
(2)耳模要保持清洁。如有耳垢、脏物和水珠堵住出声口、传声通道、通气孔时,必须清洗。清洗前将耳模从助听器上取下,用专用清洁工具和刷子清扫,再用温水与温和洗涤液冲洗干净。清洗后务必使耳模传声通道和通气孔内保持干燥,再与助听器配接。不要用乙醇清洗耳模,以防止乙醇与耳模产生化学作用而腐蚀耳模。如果耳模上的导声管老化变硬、发黄、开裂,则需要更换。
(3)每日睡觉前将助听器摘除后,取出电池,应放在干燥盒里除湿,以除去渗透到助听器中的潮气。
(4)小心操作开关、电位器,避免手上的污垢油泥沾污了这些部件。开关、电位器出现故障,会引起助听器接触不良和产生杂音。
(5)如果较长时间不戴助听器,应将电池取出,因为电池漏液将严重损害助听器的机芯。
(6)洗澡、洗脸、下雨等不要戴助听器,让助听器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不要放在高温高湿的地方。
如果使用小心、保养认真,给助听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那么助听器必定会回报给你平稳的工作状态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如何对助听器进行一些简单的保养?
(1)调节音调和增益。可以到助听器验配中心由专业人士进行调试。
(2)功率不够时,应更换大功率助听器。
(3)疏通堵塞。可直接把软耳塞取下用棉花签擦净。耳塞中有水气,可把塑料导声管与牛角管间的接头拆开,再用干棉花搓成细条,从塑料引管一头穿进旋转几圈,即可把弯头处的水气吸净。
(4)及时更换老化的软耳塞并注意耳塞的大小要合适。
(5)耳聋患者应注意防治上呼吸道疾病。若出现单纯性鼓膜内陷,可以先洗净鼻腔,再同时捏紧两鼻孔吸一大口气,闭紧嘴巴使劲憋气。这时会有空气经由咽鼓管进入中耳,当听到鼓膜隆起的声音就放松捏鼻子的手指,鼓膜即可恢复常态。
(6)适当透气。全天配戴助听器时,应每隔约2小时就把耳塞从耳道拔出数秒钟,让空气进入耳道。这样既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正常压力,又可维护鼓膜的生理状态。
(7)购买优质电池。购买电池时应首先检查电池的生产日期。一般而言,电池存放超过12个月,效果就较差了。有的电池存放时间虽短,但因存放环境差,也会使电池提前失效。这样的电池可从外观看出来:正负极间有斑渍(发生化学反应的痕迹);底面已凸出(优质正常的是平板或稍内陷)。
刚配戴助听器的患者应如何适应?
刚刚配戴助听器,即使是经过专业的验配,也会觉得有些不习惯。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运用自如。根据以下的康复计划,一般可能需要至少4周的时间,来适应周围的环境。
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音量由小到大,最后定位在医生为您制定的音量。使用时间由短到长,最后全天使用。使用环境由安静到嘈杂,最后到随意使用。
佩戴注意事项
下面一些建议会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助听器:
①在表面柔软的东西上(例如床、沙发、地毯)戴上或摘下助听器。
②避免淋水,在夏季潮湿的环境或运动出汗时使用后,要擦拭干净后放入干燥盒中。
③助听器无声时,不要着急,首先检查电池是否有电,然后检查声音通道是否畅通,耳模连接管是否被耳垢、水珠堵塞。
④如果助听器戴在耳朵上发出尖锐的啸叫声,不是助听器有故障,而是耳塞、耳模与耳道封闭不严导致的“声反馈”现象,需要重新戴好耳塞、耳模,或再换一只合适的耳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什么情况下佩戴合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