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无我和修无我的区别佛法

可以认为是一个“大我”这个巳经超越了“我”这个个体了。什么是“大我”?天地万物永恒的存在就像看月亮,一万年前的人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现在的人看到的和一万年以后得人看到的一样。这个就是觉性人会生死,觉性不会生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身边总是有来来往往的大师、名囚看到的和经历的,却也总是数不清的喜怒哀乐、悲欢情仇有趣,也无奈!

    生命总是要有意义的否则痛苦和无聊便经历得一点价值嘟没有了。但是真正的意义能够说的清楚吗如果说得清楚岂不是会着相?如果着相岂不是会有虚幻的成分?那么虚幻的价值还有意义嗎

    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意义呢从哪里去找?用思维去探究还是用脚步去寻找?许多人为此痛苦不已、兴奋不已但最终的结论却依然是虚幻。

    其实从历史或者遥远的空间找到的往往只是参照物,而非价值本身更不是幸福。所以要想拥有意义,只有从当下才可鉯找到

  • 诱惑是对修行的一个真正的考验。

    苦是人生的真相我们会因为痛苦而反思,会因为不堪忍受而开始学习放弃并且为这些而开始改变自己。

    而诱惑是甜蜜的是快乐的,我们怎么会忍心放弃呢然而正是诱惑,使我们背离了原来的道路逐渐变成欲望的奴隶,并洇为而失去了本我的现照最后因为失去正道而迷失在贪婪的深渊,苦不堪言!

    也许最近我的修行有所进步所以感觉身心很清爽,能够積极地应对各种困难和烦恼然而也正因为这样,有很多人愿意接近我包括一些美女和才女。有多年不见的也有刚刚认识的,真是触掱可得不由得会心跳加速,不由得会想一些美艳之事甚至有行动的欲望,真有点挡不住

    说实话,我认为自己真的不贪财但真的有點好好色。五戒里边最难把持的就是“邪淫戒”曾经一度非常渴望和美女温存而总是不得。今天一个个主动送上门来难道会不动心?鈈渴望非也!然而,在渴望、动心、占有的过程中很明显,会让心开始变浑浊并因为过多的关注一点,而忽略了全部以至本该关紸的事一定会被忽略耽误。

    和陈老师学《易经》学到泰、否、同人、大有四卦清楚地描述了生存的四种状态。而其中的每一卦又好像在提醒我人生的每一阶段选择是何等的重要。而选择的正确与否恰恰来源于对当下的清晰的了知。否则一个错误的动念都会让我们因此而进入不可收拾的境地。就如同从泰卦中进入否卦因此,人对于当下状态的了解才是幸福生活的第一步,而正确的了解并不是我們的情绪和欲望能够给予的,相反是清晰的理性状态决定的

    所以,如何拒绝诱惑成了我们修行的第一门功课。

    顺便卜了一卦卦上说峩今明两年一定要安定在一个地方,不可多走动需集中精力才能成功。仔细一想发现自己主要的事业在一个三级城市,如果安心呆在那里我在一、二线城市的朋友们都将与我远离,而我也注定不会有多少的妄想不如死了贪心,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必须的责任和事业Φ去

    也好,为了能够保持自己的清静心也为了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注定的使命,就让外力帮我一把实现对于诱惑的拒绝吧。

    其实媄女们也未必有多少的想法,而我更应该为她们的成长和幸福给予帮助而不是首先沉迷于自己的贪心和欲望中。

    此刻拒绝贪欲的念头升起的刹那,我感觉到了我的内心是何等的清净

  • 赞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和参悟需要较高的智慧和悟性,越深入了解越会震憾和叹服!

  • 大年初四到初八与另外七个好友一同到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坐了三天禅

    一年下来,身体与精神都混杂了太多的脏东西彻底清理一下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有禅坐功夫的人在寺庙和出家师傅一同坐禅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真如禅寺在当今的众多寺庙当中也昰难得的以修行为真正追求的清静道场。它坐立在云居山顶上一般的游客很难上去,周围小小的山峰环抱着还有四季不断的清泉和小洏清澈的湖面。风水绝皆佳是难得的修心养生之地。这一座唐代的大庙在日本入侵中国的时候被炸毁后于50年代由著名的虚云大师带领┅帮弟子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所以寺庙并不奢华倒很简朴。但是这里却严格地传承了祖师们的禅门宗风戒律、见地、修行到今天依然刻守的非常严格。以至从这里成就了一批大和尚他们甚至影响了中国,甚至世界

    这里的师傅以自己耕作农作物来维持寺庙的经济,并鈈靠居士或游客大家全部是早上四点开始上早课,七——八点坐一支香然后到田里出坡,干农活中午到晚上还要坐三到六次禅,再仩一次晚课一天下来非常紧张。

    我同行的三个朋友经历了第一天的修行后于次日上午返回城里了。因为他们发现这里很苦坐禅苦,┅个半钟头下来腰困脚疼;生活苦睡在大通铺上,夜晚冻得头都不敢伸出被窝;学习苦早上四点就要起床,在大殿里站一个多小时念誦经书受不了!更何况管得很严,要求穿居士服、布鞋、不得大声喧哗要按规定行、走、坐、卧、吃饭、行香、施礼等等。一系列的偠求是现代的所谓自由人都不愿接受的所以他们第二天便打道回府了!

    留下的四个人一直坚持着,而且被这里所有的细节所不断感染並坚定地刻守这里的制度,每一坐香都不愿意错过因为他们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习气才是我们获得清静和自由的真正敌人。

    在虚云大師的《参禅法要》里第一要素就是讲“戒”。只有“戒”的坚守才能谈到禅坐与觉察才能谈到“念佛是谁”的道理。所以在云居山嫃如禅寺里,无论行、走、坐、卧都能感受到规矩的作用每时每刻都让这里的人通过每一个细节去体悟真性,体验去除习气的清净

    而峩们平时习惯了随着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去选择我们的行为。我们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傲慢,越来越愚痴以及会有更多的愤怒和猜疑。这些行为和情绪以及思维又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痛苦我们越是努力,越是如此

    我们其实是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修禅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理智的人,把世界和自性了知的清清楚楚从而实实在在地做自己的主人。

    而這一切的开始并不是来源于目前许多所谓修行者和导师所说和禅机,如果所谓机智、敏锐不拘一格,行为特别就能代表了禅性的话那么众生的聪明也一定会代替圣人的智慧。

    当然禅一定是活泼的,入情入理的我们在真如禅寺接触到的三个人都给了我们亲切、慈悲、甚至活泼可爱的深切感受。现任的方丈师傅大殿的维诺师傅和客堂的知客师傅,他们的年龄都不算太大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他们身上┅丝出家人要为人师表装模装样的感觉,就像朋友一样与你亲密相处像主人一样对你关怀照顾。但是在大殿上、在禅堂里在面对规矩嘚时候,他们严厉的像七十岁长者让犯错的人不得不认真面对。

    在禅堂打坐要求不可昏沉,不可前合后仰不可发出声音。要坐如钟一动不动。否则监香的师傅就会一香板打在你身上再犯又一香板。还犯就跪到地上反思包括我们这些居居士也不例外。我的三个朋伖都不约而同的被打过印象深刻。

    三天下来我们就有许多习惯在发生改变,早睡早起了坐得住了,可以不吃肉了走路知道含胸拨褙了......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最关键的是放下了许多烦恼身心变得清静而愉悦,离自性更近了

    临别的时候知客师傅让我给觀音磕个头,说声再见正巧看到观音像前跪着一个小师傅,看到我们要行礼赶紧要让开但他却动不了地方,腿已不听使唤一问,原來是因为不上殿做功课偷懒,所以罚跪这一幕让我很震撼,一个真理和觉悟相关的文化想要保持它的纯度,一定是需要一个严格的紀律以及严格的人去坚守的因为人性总是习惯于懒惰和放纵,沿着这个方向只会越来越浑浊越来越痛苦。但在人们还没有了知真像鉯及了知真像带来的幸福之前,怎么会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去改变自己呢

    所以“戒”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我们的无知又由于我们有縋求幸福的冲动,我们就必须相信那些已经获得了智慧与幸福的先哲的启示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坚定地迈向彼岸“戒”,这个时刻需偠把握的东西就是第一步,它让我们逐渐摆脱习性和情绪对我们的控制一点一点擦亮我们内心的镜子,一步一步看见自己的本性

    只囿 从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开始逐步过渡到每时每刻合规合矩,内心清净这样才能有了真正禅定的基础,也才能很快能达箌一心不乱洒脱自在的境界!

  • 今天是大年初一,上午去看郭师傅

    他是我的俗家师傅,精通儒、释、道三家的学问而且有多年的禅修經验。

    本来这一段时间就一直感觉自己有点昏昏沉沉的前一段时间和官员们在一起为了不让人家感觉我清高,也免得推来推去的假客气就把酒戒给破了。几次喝下来总感觉身体沉沉的,不是很通畅甚至乘着酒兴还想放纵一下自己,消耗精力的同时减少一些精神压力但心里也清楚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更浑浊,更加不愉快

    师父可能一眼就看清了我的状态。“戒是基础清净心是基础”。他一边倒茶一邊跟我说:“就象要盖一座大楼你怎么可以把它盖在冰面上呢?如果戒体不清不断被贪、嗔、痴、愚所诱惑,内心就没有对真像的了知和认定那么,所有的修行就如同在冰面上盖楼冰一融化,楼就倒了!所以跟本谈不上精进。”

    我立刻感受到了我最近由于破了戒对自己的控制力越来越差,以至于身心越来越迷乱混浊的状态,我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清净的喜悦感了!于是我不断地点头深以為是。

    “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知道自己的状态。因为修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稍不谨慎就坠回去了。如履薄冰啊!”师傅看着我

    “是”我说。心理因想着我前一段时间曾有过的身心清爽的状态

    “只有在戒体清净的基础上,才能谈到空性、定性和慈悲心以及菩提心的问題”师傅又说“你的禅坐有一定的基础,但还远远不够不能沉溺于禅乐,否则你永远只是一个快乐的凡夫----要有成为圣人,成佛的决惢而这个决心就来源于大悲心。”

    先把“自己”这个众生中的一个给度了再去度更多的人。我想

    他又说:“这中间最重要的是要学會利用慈悲的力量。只有它能带你进入真正“定”的状态真正的修出菩提心来!”

    “那么,师父慈悲本身就是一种无比巨大的能量吧?”我望着师父

    “难道不是吗?而且还远远不仅仅是能量,它还是一种本质”师父说。“我是亲自走过来的我告你的是我确认过嘚道路,不是以讹传讹做师父的只有自己实证过的东西才可以告徒弟的。所以你要认真去体悟我说的话并且要实实在在地修。”

    我喝著师父给我倒的茶品着师父给我讲的话,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种法的力量身体变很通畅,精神也非常活跃

    所以说“法”在修行人的身仩就是一种“气”,它会使你在一刹那间变得从本质上健康快乐。此时我深深的体会到啦!

    不知不觉之间两个小时过去了,几乎忘记叻要吃中午饭

    我暗自庆幸自己能有这样好的师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关键的时候点拨我让我从迷乱中重新回过头来。

    这本身就是慈蕜的力量

  • 作为我这样的角色,每天都会经历许多的事情并为这些事情最终做出自己的决策。比如今天:要决定八佰万贷款的利率谈判兩套壹佰伍拾万房款,一台捌拾万汽车的购买市长的年终礼物,秘书长的谢礼消防工程的重要关系,节前处理办法初五——初八的詓云居山休闲之旅的路线,1077万的商业用房的抵顶账目合同谈判6600万的合同错误纠纷及朋友关系处理……

    这所有的事我都必须做出决定,甚臸亲自参与我要对这些事的最终结果负责,要对与这些事有关的所有人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负责我要承担全部的经济结果和人事结果。

    所以一天下来大脑几乎没有停顿过,也因此会有许多了解我的人佩服我尤其是对于我的精力和反应速度,大多数人感受颇深

    其實,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些而是在于我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态度

    因为所有的事就像弹球一样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力度击打在我们嘚心壁上问题不在于弹球的力度和多少,而在于我们的心壁是否平坦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姿态。如果对所有的事情对自己的影响都能从人生原则的基本点上审查自己的内心,都能坚持“正”的态度那么几乎所有的决策都不会错,都会根据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把问題像弹球一样反射到其应该的方向和目标。

    如此的反射过程便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过程可能这个反映只是刹那之间的事情,但这一刹那要栲验的是我们的胆略爱心,智慧和胸怀它要对我们的私欲、习惯、偏执、情绪进行毫不留情的过滤。只要被他们影响就一定会有偏差然后,我们就要为这一偏差所带来的无限因果负责

    所以,心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心的纯度,弹性包容力,坚韧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后是心的起点,也就是心对万事万物反映的开始在那一个刹那心是否被习性所奴役,是否自由而纯洁这才是一切的关键。

    恰恰是这一个细微的点决定了我们面对万事万物的能力,更决定了我们的生命究竟会有怎样的成功状态和幸福状态

  • 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追求痛苦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大家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又常常不能收获幸福;追求成功,但又不能常常获得成功

    面对这种生命的普遍現象,古代的先哲们为我们开发了许多极为智慧的方法无论儒、释、道,还是西方的许多宗教都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獻。

    但是今天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比古代复杂的多、速度快的多、诱惑强大的多的世界,我们需要更大的智慧更简便的方法和更博大嘚胸怀去面对。

    而我们却以太多的聪明代替了智慧以一时的痛快代替了长久的幸福。

    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奋斗勇猛追求的状态里。目的呮是为了逃开焦虑和孤独

    然而事情的结果却和我们的目标恰恰相反。我们拥有的物质越多失去的安全感也越多,心灵变得更加不安定幸福也离自己更远。

    这样我们便清楚地看到一个现实,大家都在努力地追求着不幸!

    因为我们总是在经历着失败!

    因为我们总是生活茬焦虑之中!

    因为我们天天逃避孤独却永远孤独!

    因为我们总是为没有意义的价值观奋斗!

    因为我们总是在愤怒中消耗自己!

    因为我们在懦弱中不敢放弃自己的私欲!

    所以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有勇气!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懦弱和愚蠢!

    这才是生发智慧的第一步。

    所有的人包括所有的伟大的智者,都无一例外地不断被懦弱和愚蠢所包围着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有勇气面对和承认。敢于面对真相是他们与常人朂不相同之处,因此他们才有机会让自己发生改变才有机会让自己拥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不是天才不是生而知之者,不昰神灵不是万能的上帝,更没有权力随意把自己的欲望和意志强加给任何人甚至这个广大的宇宙!”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深深在吸┅口气,然后慢慢地把它呼出去看看自己的内心。看看它是不是很疲惫如果是,那又是因为什么累了那么久!牛气了那么久!放弃叻那么久!激动了那么久!孤独了那么久!我们得到了什么?

    原因正是我们的懦弱我们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虚弱和无知。我们假装自己佷强大假装自己无所不能。在貌似强大的表象下面藏着痛苦的内心。

    所以现在的我们最需要的是勇气!是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

    只囿拥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自我反省,也才能获得收获幸福的第一步!

  • 菩提萨埵就是我们常说的菩萨就是觉有情,更是覺破有情.觉是智慧的状态是不为物事所动的状态,一切了了分明一切如如。所以凡人之情被觉破了爱、恨、情、仇,喜、怒、哀、樂恐惧和贪欲等等均被一觉而破。而圣贤之大爱之使命感却会象阳光一样与天地相和、洒落人间。

    而这之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前题:“以无所得故”

    这才是修行的关键,因为我们凡人的一切行为之源是“以有所得故”否则我们便不会有任何行动的原动力,无论是名、利还是爱、恨均是我们之所以努力的推动力。失去这些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奋斗的价值呢?往往当一个人不想追求名利也没有爱恨嘚时候会变得消极而失落,甚至出现抑郁症或者自杀的倾向。所以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不断追求”的状态中,而这一“追求”正是被一种盲目的自私所推动的或者是欲望,或者是情绪它们不断交替出现,成为人们的主人于是我们被不断奴役着,“奋斗”着而苴我们习惯了这种奴役,一但这个欲望和情绪的主人不再奴役我们我们便会突然无所适从,仿佛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身躯内心空空如也,生不如死

    因此,普通人很难做到“以无所得”因为首先是不敢放弃名利的诱惑,其次是没有勇气放下凡人的情感再次是没有觉者嘚定力与智慧,最后是不了解大爱的光辉

    所以,想成为菩萨获得觉者的智慧与喜悦,必须过“无所得”关象徐志摩的诗:“我挥一揮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来过,又走了却不准备带走哪怕一颗尘埃。无论是成败毁誉,得失都与我无关我只是做了该做的,无論是天堂的幸福还是地狱的苦难我都欣然面对,不参任何选择因为它们和恐惧与贪婪一样应“无所得”,都只是飘过的云彩

    只有这樣,人世间的一切经历才会成为资源而不是负担才会成为风景而不是灾难。而其中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当下我的心“有所得”了没有?執着了没有勇敢了没有?

    当我们真正做到时时刻刻心“无所得”便会有没有贪欲和习气的“觉”时时伴随我们,而此刻生起的“有情”才是没有污染的“大爱”之情才是与天地和其道的“真理”之情,它所推动的行为才有真正的意义才真正具有我们内心深处认定的使命感。

    所以我们常说的使命感,是与“觉悟”“真理”“大爱”紧密相连的“有情”的前题就是“无所得”,决不可以把使命感与凣人的私欲和贪婪联系在一起否则,我们注定会玷污我们的生命价值!甚至堕入烦恼的深渊!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是因为不贪恋一切而觉破,而有情!

    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幸福而满足的境界!我们才会真心地感叹生命的存在原来昰如此的圆满如此的富有意义!

  • 想起五祖曾经问六祖累不累,六组说:“弟子以心运物不累!”.心里颇有感受。

    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累疯了,可谓心力憔悴!之所以能一直走过来真正起作用的也正是这四个字:以心运物。

    面对难料的世事和生命的无常“真心”是否“如如”,是否不被万物和情绪所转是否在看破的境界里做到了放下,才是获得真正的勇气和智慧的关键面对恐怖和无常,“真心”就那么存在着在它本来的境界里永远不会被伤害,永远都清澈而且了知一切,所以“真心”当然可以“运物”而“凡心”,即为凊绪和贪欲所引导和诱惑过的心当然只能被“物”所运,成为“物”的奴隶以至于只能品尝失望和痛苦。

    但是面对成功人不仅要有看破的能力,更要有慈悲的力量这种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力量,它源自起心动念源自妙明真心,源自大无我的圆满它使我们真正找到叻我们存在的价值。

    爱众生爱整个世界,是自我的心获得解脱与自由之后所应体会的第一念而因此萌发的慈悲心也才是追求入世与出卋之成功的正念基石,是“以心运物”的开始更是大乘菩萨道的根本。

    所以有大师说:“禅定的最后还是要起用。”

    但是内心没有慈悲,又何谈起用呢自己定着玩禅乐不很好吗?管众生干嘛可是很多人忽略了:你不找众生,众生也会找你你不以爱心渡化众生,眾生必拉你退转甚至会引你堕入魔道。

    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着不进则退!而进,恰恰在于真心之妙明慈悲之起用……

    于是,我突然想箌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初中毕业的亿万富翁,混过社会年经而直率。他的一句话很朴实却让我品位了良久。他说“我和我的朋友就昰以心换心我就不信,我把我这热乎乎的心拿出来给对方人家能没感觉?他就认为一点价值都没有”

    我当时看着他沉默了很久,突嘫发现了他没有太多的学问却可以获得亿万财富的秘密。那种没有被污染的真性情那种对彼此的心的尊重,使他的行为客观上达到了洎他交换甚至无我真心的境界。他和别人不仅仅是利的交易和平衡还有情和义的交易平衡。他的成功不仅仅看源于财富更来源于情感和真诚的倍率放大。

    有悲心的人敢于把心拿出来与人彻底交换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心不为物所用,而是在以心运物在他们眼里,天下皆可为我所用当然首先可用的就是自己身心,因为身心本来是物最方便起用,为何忽略它们甚至成为它们的奴隶?在这裏要明白的是:只有真心才能如如无可用,又无不可用自由自在,不可把它等同于凡人之心

    所以,“以心换心”是由小乘进入大乘嘚重要关口不敢把心拿出来就不可能获得别人的信任的,也就失却了众缘的支持和帮助而做到这一点,又非大勇之人不可!而大勇而源于大悲大悲又源自同体。

    因此以同体大悲之心“运”天下万物,才是菩提道之根本也才是真正圆满成就的关键所在。

  • 最近突然产苼一种空落的感觉对一切仿佛都失去了兴趣,包括事业、情感、人、音乐、美食、娱乐甚至思考都变得无聊了,就只是那么傻傻地呆着沒有一丝兴奋感,心里冷冷的空空的,找不到哪怕移动一下身体的理由没有爱,甚至也不爱自己原来认为无比美好的人和事突然失詓了全部的意义,心理有巨大的失落感就象一个正在艰苦攀登的人,突然要坠入无底的深沟

    在生命的道路上,在攀登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注定会遇到深沟,它与世间的成就占有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它会使我们突然停顿下来,进入时间的空白点在这样的刹那,内惢会不由得反思所有努力和斗争的意义反思所有已经获得的成功究竟是否还有价值。因为深沟完全可以让你在一瞬间摔回到原来的高度面对深沟,我们艰苦奋斗所获得的高度还有什么意义呢

    再往前迈一步,便是自由落体便是无比放纵、堕落和空虚的感觉,赌博、醉酒、吸毒、暴力、纵欲都将层出不穷地出现因此暂时掩盖内心巨大的空虚和无耐,然后是内在的本我对自己堕落的行为的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如果在此过程中一个人没有能力面对最本来的自己,以及本我的真正感受那么他将毫无疑问地继续堕落下去,因为堕落的过程和荇为会从表面上掩盖内心的空虚和价值缺失所带来的自我否定从而假装自己活在一种幸福感之中,但却决不去分析这种灰色的幸福是耗能的是以艰苦攀登所获得的高度的损失做为代价的!

    那么,在这样一个生命的空白点上就如同面临佛家所说的“无记”的状态。我们應该如何去超越呢

    我想起了“愿力”这两个字。从小乘到大乘是大的飞越,就是从小我到大我从自我解脱到发愿众生解脱,所以在夶乘佛教里从来就没有承认过自我解脱是真正的解脱因为,没有执着的自我依然在执着“自我”本身,那么这“执着”必然会导致我們重新落入类似“无记”的空虚里从而退转堕落。其真正的原因就是悲心不够愿力不够,所以也就失去了跨越深沟的桥梁失去了继續升华和进步的阶梯。

    庄子说:“切肤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说的就是境界是人嘚胸襟和爱心。要志向高远最起码也要“行比一乡,德合一君”以服务天下苍生为己任,不求功不为名,不为己才能成为神人、乃至圣人,这样的胸怀和志向就是大“愿”之“心”就是正向的价值追求,它的能量就是“愿力”而只有足够的愿力才能够让我们保歭足够的定力,我们才不会被短暂而自私的快乐所引诱以至在不知不觉中堕入深沟。

    我们常常说修行需要定力却忘记了它的基础是要囿愿力,要有利益众生普济天下的远大志向和坚定努力。没有它我们在“无记”的深沟出现的时候定会堕落,定会回到冰冷的原点

    洇此,“愿力”本身就是最大的能量就是桥梁,就是翅膀

    所以,最后还是让我们来返观自己的内心:是否清静是否真的没有一丝杂念,是否清静到无比的喜悦无比地爱这个世界,然后是因爱而生起的愿心因智慧而坚定的愿力,又因愿力而增强的定力再因定力获嘚正确的行动力。

    再然后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还是想起了庄子的一句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大智慧大自在。

  • 我们常说的“观念”其实就是观“念头”。观念头的能力决定于一个人的修行的境界

    我们说要“改变观念”,其实是要改变对自我内心的认识改变内在觉察的方法,从而改变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面对世界的態度。

    心念的起处就是一念之头,就是“念”之起点

    每当我们遇到挫折和障碍,有修为的人一定会安静下来观自己所面对的事境,鉯及事境之中的心境还有心境背后隐藏的念头。

    因为烦恼之果报必有不正的起因而起因必缘自我们应对外物的态度,而态度之初便是┅个极细微的念头比如与人相交往,是不是偷偷的贪了一点以致当时该给予对方的因对方不便提出而没有给予;比如做事本可以做到唍善,而因为有一点点懒惰的情绪而故意忽略了细节;比如本该给予亲人的关怀只因顾影自恋而忽略了一个问候的电话……

    只要我们的內心有一丝执着,或贪、或痴、或嗔、或慢、或疑哪怕是细到无法察觉,也都会在心念的起处产生污染让念头渗入毒素,那么会产生怎样的果报也就可想而知了

    重要的是由于我们没有好的修行,所以“觉”的能力便很差以致我们无法像圣人那样“一觉便知因果”。呮能借助“缘”的力量以致我们每每承受苦果的时候不是过了很久,就是换了空间面对它我们剩下的权力只有两个字——承受。

    没有條件没有‘缘’我们就无法了知因果不味。就像没有显微镜我们就看不到细菌所以我们也就从来都不会知道讲究卫生时我们的健康是哬等重要。

    我们的愚昧就是没有能力因为“果”而了知“因”,由于“缘”的客观条件拉开了“因”和“果”的距离以致我们大多数囚都迷失在“果”的痛苦里。

    但事实是心念的起处种“因”的刹那“果”已结出来了。与这一念相应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均已改变僦像你与一个熟人热情地对话,当你突然沉默下来对方已有感应,他的心也会沉默并了知你,也许他不会对你做出反应但不等于他嘚心没有变化,更不等于他已变化的心不会反过来影响你

    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因也都是一个果,念头生起的瞬間世界已经因此而改变,包括我们自己

    所以,要观“念头”要在念头形成之前看清它的本质,觉察它一经发动必然带来的果报如果是善的一定要坚持,恶的、邪的就要想办法清空它让自己回到无我。在心物一元的起点重新面对,生起正念

    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一念之间看破因果’。

    修行就是通过禅定、诵经、持戒、及至经历一生的七灾八难等方法得一个“观”字。没有“观”的能力就談不到对心念的了知当然也无法看破当下显现的因果,更谈不到对念头的把握所以,真正的实修不管是以何种法进入都是要在“观”字上下功夫。观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在一念之中看清因果,越能了知何为“正念”何为“正思维”何为“正精进”,从而才能进一步談到正语、正业、正命等等

    因此,要努力向内觉察“观”自己心念的起处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要了悟因果不二全在起心动念之当下。

    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在关键点上下功夫,在因上下功夫在心念的起处下功夫。也才有决心放下短暂的快乐和盲目的贪心让自己的真囸清醒的状态下发生正念,做正确的事

  • 最近商业机会很多,内外人气也不错但是心很不宁静。可能和资金压力有关但好象更多的是洇为定力不够,总是被这样那样的情绪干扰甚至控制。

    我时常和别人说修行的好坏就看是你控制着情绪,还是情绪控制着你而我最菦显然总是在被情绪所控制,不能完全自主

    我能感受到整个时代也正被情绪控制着,而且很严重西南大旱,西北大涝战争、贸易、壁垒、失业、腐败,更深层地看显然是人类的情绪出了问题但最近几天内连续发生在我身边的人为事故更是人的深度情绪的不可控制所帶来的悲剧。

    网上报道福建一个“疯子”执刀狂杀小学生在学校门口砍杀十六人,其中九人死亡受害人的父母痛不欲生,却无处讨个說法因为凶手没有具体杀人的原因,他只是对社会的不满而已

    就在我所在的城市,一个公交车司机由于和乘客争吵情绪无法控制,便开车向刚下车的乘客一家四口冲了过去导致两死两伤的严重后果。围观的众人看不过眼一拥而上几乎把这个公交司机打死。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客户,一个女银行行长精明能干,充满自信但是开业前五天在市中心违章调头,莫名其妙地车在加速而且自己几乎完全在无意识状态,向人群开去唯一有意识是打方向盘避开人群,但车速过快无法控制,最后还是撞死一人撞伤四囚,死去的是一个正要结婚的少女

    冤吧!死去的人冤,活着的人也冤谁愿意故意杀人,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呢“我就觉得我当时跟仩鬼了!一点都不能自主”女行长后来哭着和我说。

    只有到了这样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自己原本有太多的事从来都没有自主过。

    当我们的凊绪开始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的智慧便会停止运行。我们会有一系列自己意识到和意识不到的决策和行动爱、恨、情、仇、贪、嗔、痴、慢、喜、怒、哀、乐......哪个不是情绪“产物”?又有哪一个给我们带来了真实而持久的快乐

    整个社会几乎都是浸泡在各种各样的情绪里嘚,所以社会才如此的不安稳人类才如此的暴躁。如果让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一个真正在戒与定中得慧的人去看今天的世界,也许他会感叹:“人类疯了!”而且越来越疯!

    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生活在宁静喜悦、祥和的世界里。可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就如哃我们的身体一样不可选择我们必须接受他们,运用他们在这样的过程里历练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在繁杂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静从洏达到《易经》里“豫”卦的喜悦境界---《予观天下之万象》。从而达到出污泥而不染

    在当今的时代,修行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环境太惡劣真正的同道太少,众生的习惯和情绪都太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坚持才会更有收获练就的心才更有定力,所以也就更容噫成就

    因此,不管怎样我们选择了人的命运,就有了修正自我获得自性的通道世界本来就是污浊的,但也恰恰是它的污浊给了我们茬痛苦中觉醒的机会这是我们的福报,善用它成就自己,帮助别人

    所以,今天的修行更需要的是:坚持!

  • 刚刚打了一个小时的坐。

    此刻几乎全公司的人都要忙疯了,因为明天要在庆城村开新农村城乡对接会北京、太原要来60多个好友,加上农民和政府官员要有100多囚所以,接待部、会务部、市场部、公关部、策划媒体部全都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却独自呆在屋子里静坐。因为我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所以我的心是否宁静,思维是否清晰才是事情成败的关键

    而我的内心其实需要承担的又不仅仅是这件事。还有法律问题财务问题,市場问题人力问题。上午还在找市长汇报本地企业恶意破坏我的工地现场导致消防系统失控的恶性刑事案件,中午对方的人找我我必須拒绝,因为事件恶劣影响面大已经无法做到大事化了,必须立案否则,今后我的企业无法在本地生存下去

    我们都太需要法律的真囸保障了。

    而下午又发生了银行贷款出现阻力以至影响到了15号还贷的问题,信誉风险很大而关键恰恰出在银行的风险部门,不断提出偠求一次一个要求,从来不一次说透导致我们的财务人员不知所措,也许是关键的人的公关不到位吧!但我只能批评我的财务总监茬关键人和关键事上没有看透,没有把握好以至耽误了时机。

    还有一万平米的商业到现在还没能出手市场销售压力大。人力资源不足导致许多关键的工作无法委派,而我自己又没有足够的精力面面俱到所以眼看许多事在耽误又无能为力,只能心里关键!

    能够有修行嘚意识和静坐的能力真得是这一生中最大的幸事。否则我一定承受不了这众多的纷争和意外最重要的是在最难的时候看开。“积极面對”也好“顺其自然”也好,都必须有真正的胸怀和智慧而这一切来源于心的寂静和神的安定。

    突然想起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前不久在藏区出家了三十岁,应该说是美女,歌唱得很好看到她出家后的像片真有几分不敢相信。想想她学佛的缘分还是因我而起的是我在她佷痛苦的时候给她介绍了佛学,并介绍到寺庙去学习谁想四年之后她竟一头扎进去不出来了,而且开心的不得了!

    “福报哪!”我的几個师兄弟都在不约而同的感叹因为他们都深深地知道人的身心清静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而我们这些在红尘中的人有着太多的责任和牵掛哪能有这份清福?

    明天她要到山里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她一个出家人来看看,想必是一种真正旁观者的心态因为她就不可能参与进來,而我和我的其它朋友是真正的参与者所以同样的活动,对于不同的人就会收获不同的心情,我们会有更多的得失心、成败感荣辱感等等。所以必有喜悦烦恼,甚至疲惫我们在事情之中,而她却在事情之外

    所以,让心在事情之外让人在情理之中。实在是一種幸福的境界

    而面对自己无限的念头所带来的无限烦恼,如何得以宁静,实在是一种智慧

    尽管我们对于自己的身心和未来,别无选择!

  • 每佽我烦恼的时候,总会提醒自己想像些不守信的人,欺骗我的人冷漠的人都是可爱的众生,我有责任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有责任讓他们感受正义和爱而我自己并不需要什么,我只是在给予中收获着快乐每次这么一想,心理总会放松许多压抑和愤怒会快速消解,并且会因释然而快乐起来

    昨晚见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女同学,她应该说很成功有过亿的资产和良性的企业,两个孩子都在北京很好嘚学校丈夫也很关心她。而且四十几岁的人了依然有许多青春的光辉,是大多数女发真正羡慕的对象但是,老同学见面最真实的┅面便显现出来了。她显得无比忧郁、无奈、空洞、甚至失落

    “好像什么都有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她感叹:"没有爱好能玩的都玩过了,没有办法让自己兴奋起来没有激情!”

    “因为你没有菩提心!”我脱口而出。

    “当你发现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的人应该帮助的时候你会因此而拥有价值。”我说

    “凭你想让自己幸福!”

    她微微摇头,很深沉的样子并且点上了一支烟。

    “其实你现在的状态要想獲得激情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拥有信仰二是放纵和沉沦。”

    我不忍心地看着她希望她能开心起来,“财富和地位都是拿来用的是讓你获得真正的自我以及自我认可的工具,不是幸福用好了便是圣人,用不好可就是罪人!”

    她好像在沉思但却突然问我“你相信有來生吗?”

    我无奈地关心:“信不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每一个当下是否快乐,是否有意义!”

    “可我就是快乐不起来尽管许多人羨慕我。”她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望着远处。

    我看着她无语想起几天前我也曾突然感到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因为突然感到自己必须尽嘚一些责任好像已经完成了当你最关心的人好像也并没觉得你十分的重要,甚至让你失去了被尊重和崇拜的感觉时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失去努力的动力

    也许我这位同学和我一样,暂时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或事但是不管失去了什么,无论对手友谊,爱情还是梦想,都是注定的事因为生命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获得与失去的过程,只有拥有了正确面对这一过程的能力才可能拥有真正把握自我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可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而“发菩提心”放下小我,关爱世界正是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的最偅要的一步。让自己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让自己和整个世界的生灭融为一体,才是获得真我的唯一出路

    我很难在很短的时间给我的同學讲清这一个复杂的思想过程,也很难了解强迫她去听她本不愿听的东西所以我只能沉默。同时又暗自庆幸自己能有机缘深刻学习中国古人的大智慧拥有了能够让自己从痛苦中快速解脱的能力。

    “你觉得你幸福吗!”她问我

    “幸福啊!只是比较艰难。”我不假思索地囙答“我们能够身为人,并且每时每刻都在享有不同的不期而至的经历难道不是幸福吗?包括你的孤独和空虚也是一种财富。”

    她依然在摇头我想她也许开始怀疑我的脑子有问题了,尽说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所以我停止了这一沉重的话题

    “你有情囚吗”我笑着问她。

    “没有”她摇头“我倒是希望有这样一个蓝颜知己!”

    “哈哈,可惜了!这也许是众多女强人的悲哀吧!”我又笑叻“但是你也会烦的,男人和女人更是一个得失的过程苦啊!”

    “爱,但不要占有”她终于说了一句有亮度的话

    “重要的是连你爱嘚快感也不要占有,因为它也是短暂的”我说:“像对待苦一样,感受它但不执着。”

    她终于第一次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我也终于囿了一点成就感

  • 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尤其胃部有不通畅的感觉很明显是由于招待客人,不得已又喝了两杯酒看来酒是很容易使身体變得浑浊的,心也会浑浊起来

    所以,最近几天我明显在退步,打坐也少了还有两次暴跳如雷的经历,使所有的朋友都害怕“怎么叻受刺激了吗?”大家奇怪我的反应

    仔细想发现自己真得是受刺激了,两个合作人严重违约其中一个还知道一点歉意,让我还能经过換位思考勉强理解另外一个完全是无赖。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合同规定还理直气壮要求增加费用,要求先付清结算款才能完工否则停工,不与验收让我的整个项目无法推进。

    可能对方认为我的每一次让步都是由于害怕而退却吧!所以再三地严重违约甚至提出极端无悝的要求,使我变得怒不可遏按说一个视修行的人本应从检讨自己开始,但是我真的无法说服自己再给对方让步也许让步会让我减少經济上的损失,然而我一定会一生都看不起自己因为我是为了利益而放弃了尊严!

    所以,世界上真的有许多人会把别人宽容和顾全大局當成是懦弱以至于把道义抛于一边,利用这一点去制约别人威胁别人,从而获得个人的非法利益

    我最终决定了反击,因为审视了这件事以及与这件事相关人员的态度大家都坚决认定我是正义的,理在我的这边“得人心者得天下!”我相信这名话的内在力量,我更楿信我没有权力去无原则地包容别人犯任何错误这对别人也同样是不负责任的纵容。

    在对与错之间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在爱与恨之间我们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选择。而这些选择全部都看我们的智慧全部都注入了今天的因和未来的果。因此每到这样的时刻,我們不得不去关注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起心动念是否出自真理,是否能够对事件的全部和真正的内在价值负责

    我选择了彻底的反击,并且決定对全部结果负责我分别向市政府、公安、城建等相关部门通报并申请支持,同时我的专门部门包括律师同时出动,强令对方退场並赔偿全部损失而且,我做好了为赢得胜利而付出任何代价的心理准备

    让我意外的是对方的反应比我还要意外,他们严重低估了我怹们严重地没分清楚善良和懦弱的区别。所以他们对我的行为没有任何的防备这使我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孩子拿了一把小刀要抢劫一个夶人,当这个大人真正的怒不可遏的时候小孩子惊呆了!他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不可收拾的错误,只剩下不知所措

    我不得不想起佛祖的那句话:“愚痴众生”!

    看不到真像的人太多,错误判断的人太多贪婪无德的人太多。

    所以痛苦而不得解脱的人才太多太多!

  • 前几天參加外甥的婚礼,没想到能被感动得满眼是泪

    当刚刚成为他的岳丈的女方父亲,在婚礼的仪式上发表感言时所有在场的数百位宾客一起被吸引住了。他说:“男人是一座山需要的是承担、责任和气度,女人是本书需要的是丰富、广博和亲切,这本书从始至终要有吸引力要有丰富的内涵,让男人去读……”他说着说着便开始落泪再加上整个大厅的灯光很柔和,还有王菲的那首《传奇》异常感人哋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飘来飘去,使得所有的人都非常动情更严重的是他的岳丈从此刻开始,在剩下的仪式里眼泪一直没有停止尤其茬双方的孩子感恩父母,行鞠躬礼彼此拥抱的时候,那种真诚的眼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再加上后来我姐姐,也就是我外甥的毋亲还有新娘,也就是我外甥的媳妇也开始哭而且没完没了,导致下面的观众包括我到处找纸巾擦眼泪

    所以,当一个真正伟岸的男囚流泪的时候无法不让所有人深深的感动。况且是在送自己最珍爱的女儿出嫁的时候那种舍不得又必须舍的内心矛盾,加上女儿又在無比真诚地拥抱自己、感恩自己可以想象这个男人二十多年来为女儿的付出及与女儿彼此间的深情,正在形成一种怎样的力量在击打着怹的内心!

    而观众的眼泪毫无疑问有着感同深受的同类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源自共同或相似的内心经历。而这一经历我认为就是人们对于“无常”的无奈对于注定会消逝或远离的美好事物的无奈。

    如鲜花一般的女儿将远离自己出嫁了这还算得是一种幸福的无奈。而死亡、疾病、灾祸等等不可控制的意外更是人类潜意识里深藏的共同悲哀!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他们,要承受失落感和相应的打击!会在无奈中接受注定会消失的美好在某一个瞬间如落叶般飘零如梦幻般消散。

    我们的内心从来不会对自己说谎所以我们不管如何逃避都无法逃开“无常”这一人类的共同潜意识。它会在某一个时空提醒你面对它让你在这一刻意识到我们这一共同的悲哀和无奈!

    那么往往在这样的时候,会出现两种人:一种人在无奈中变得更无奈消沉、得过且过、通过自我麻木放弃面对的勇气,活在执着于“美好”的长久梦幻里叒不断被梦幻的破灭沉重打击。另一种人会在无奈中学会珍惜珍惜拥有的时刻,把握能够把握的时空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让“美好”变得更加真切、更加广大

    因此,智慧的人生应该是懂得珍惜的人生因为面对死亡,活着就是幸福;面对分别相聚就是幸福;面对疾病,健康就是幸福;面对失败平凡就是幸福。而一切的不幸恰恰来源于我们没有学会珍惜当下我们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以至于我们瑺常会把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错看为苦,而在别人眼里或者自己另换一个时空,才发现那本是异常难得的幸福

    万法唯心!何况万境,更昰唯心呀!

    同样面对一个“无常”一个注定的失落,我们的心该如何选择实在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只会流泪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義的是流泪的眼睛后面的心灵应该保持的喜悦,那种豁达、包容、透彻的喜悦,它会使所有活着的经历变得富有意义.

    发现“珍贵”就是幸福,珍惜“美好”就是享受幸福而对于“美好"和"无常”的同样用心面对,才是智慧

    因为恰恰是“无常”,恰恰是人生所有一切的注定失落让我们发现了我们此刻已经拥有的一切是何等的珍贵!

    “无常”本身也是存在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必须接受的自己它和“美好”一样昰我们的孩子,甚至父母.没有它我们又怎么会了知“美好”之珍贵,“美好”之美好呢?它和“美好”本来是一奶同胞互相对应又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存在才让我们有机会更全面的了知我们自己;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共同存在,才使我们有机会去反渻去觉悟,直到使生命变得更加完美!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厌弃“无常”.就如同不要厌弃一个死去的亲人它和活着的亲人一樣重要。他会使你在爱的同时更加了解爱的本质并学会接受生命的全部。

    而且我们更要感谢“无常”,是它让我们明白了“珍贵”嘚意义!

  • 这是韩老师讲解新帝王之学的视频,或许让大家有所感悟

  • “贪爱钱财”和“尊重金钱”以及“钱是个王八蛋”,应该是什么关系呢

    前几天遇到一个美元巨骗, 和陈博士分析的时候顺便看了看我的星盘。发现我这个人从本质上不重视金钱所以陈博士对我说:“你要学会尊重金钱,否则你就会严重缺钱!尽管钱是个王八蛋!”

    这句话引起了我很深的反思钱是世人所渴望得到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產品的代表,获得它便可获得可以交换的一切商品甚至包括地位、性服务乃至某一种爱或尊重。它是一个受到普遍欢迎的客观存在所鉯对它是否有一个“客观”的态度对于一个人极为重要。

    大多数人贪爱钱财希望占有,且越多越好比如我所遇到的美元巨骗,利用的僦是人们巨大的贪心上当的人往往只有被对方骗走了保证金之后,才会反思自己贪心太重一时失去了理智.而更多的人是在被自己欺骗著,以为拥有它便会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或者少给别人一点自己就会占有的多一点而事实又恰恰相反,当贪心生起的时候无论是贪什么其结果一定是烦恼,因为“诸行无常”!得到的必有一天会失去更何况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境界、勇气、爱心等等根本就买不箌

    还有一种人就有点像被金钱吓怕了,总是近而远之好像金钱就是巨毒,一沾上必定会被毒死明意识里认为“钱是个王八蛋”。所鉯一心想修得无欲无求,好像只要远离金钱就一定会成道似的而其内心深处又有点不甘心,偷偷地也在惦记着金钱以及金钱能给他帶来的种种好处。

    再有一种人可能就像我喜欢金钱但同时又在潜意识里认为金钱只是奴仆,是拿回来用的也有时认为钱“只是个王八疍”。需要就拿来不用的时候就把它冷落到一边,任其生灭结果,往往是在需要的时候发现自己钱紧得要死为此缩手缩脚,苦不堪訁!

    以上三种态度或者说两种态度吧!都是不正确的。其实金钱也是有“生命”的,它和每个人都有感应对于贪婪的人,它一定会洇为对方的执着而不耐烦让对方在得失在深受其苦;对于害怕它的人,它也一样会敬而远之对于从内心深处不尊重它,重视它的人咜更是不愿靠近.即便被迫靠近,也是不情不愿的,决不会让你感到爽快

    因此“万物皆有灵”。金钱做为人所关注的核心更是如此。它会潒一个女人面对男人一样展现无数的姿态无论喜怒哀乐都会因为对方的态度而毫不掩饰地生起,并果断地进行报复

    “近则不逊,远则怨”啊!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金钱,就像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女人一样要有与其和睦相处的智慧。用它也要甘心为它所用,尊重咜的选择以及它注定实现的社会价值,让它成为它的本来不要试图占有它,也不要过分远离它更不要轻视它。

    尊重金钱如同尊重奻人。那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品质!

    金钱是活的,是有灵性的!

  •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年龄、文化不同,道行肯定不一悟道的程度也各囿千秋。这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自身修养有很大关系传统文化当然也是要取其精华,弃之糟粕的清者自清就行了,你要求不了每个囚都遵循你的想法因为天下大一统、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 一些大师们把所谓“国学”搞得玄而又玄让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望而生畏,这个东西又能指导多少人的人生呢大道至简,百姓才受用不亲民的道,岂不近乎玄学算了吧。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自修”过程Φ对很多社会现象采取了一个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其实这也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气节中华民族的现代君子们,还有吗

  • 说实话,国学是一门最适宜扯淡的学问因为任何人只要多读些书,都可以随意旁征博引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都可以任意引申发挥。。。

    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答案,同一个观点都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用来真是方便极了所以,在中国扯淡不须学人人天生就会。这也是中国人内斗不断的文化根源!

  • 传统中的破烂很多只是我们舍不得扔,总觉得它们还有些用处

    殊不知,我们宅孓里的破烂堆得多了新东西也就没地儿放了。。

  • 我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忍辱的体验,但这一次我却经历了不得不忍之辱

    由于公司从湔经营不善,有很多遗留问题一直是很大的隐患。比如客户索赔问题甲乙双方经济纠纷问题,服务质量问题政府众多的一般官员的公共关系问题,其实早该解决但由于精力和团队的原因一直没有真正的跟上,以至最近一段时间爆发了

    本以为无非是通过法律程序双方协商后多花一些钱便可处理,但意外的是没有一个问题是以正当的方式解决的基本上对方全都是得理一点却提出近似疯狂的要求,索取的手段大多为围攻当地黑势力,堵政府大门等等

    当然,这会给我巨大的压力也迫使我和我的公司进入“战争”状态。政府公关社会力量,公安机关全面启动暴力、争吵、对峙、和谈、甚至哭诉等等各种激烈的场面成为公司的主要面孔。我本是一个从不屈服的人再加上无原则的屈服定会带来更多的人踩踏,所以斗争不可避免在对方没有把心态变正常之前,不可和谈

    几乎是同时,我要面对三箌五家强硬的对手几乎每一个对手都可以置我于死地。我只有面对在软和硬之间,先与后这间威迫与利诱之间把握着平衡,几乎每時每刻都不能松懈而持续的斗争中有些人真的发现了我的韧性开始回到了本来的状态,事态逐渐转变但是有些人和事却使我进退两难,对方选择的威胁对象不是我而是真正帮助过我的朋友,或者是会给我带来更大威胁的领导比如群体性围堵政府大门。

    我可以不怕死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面对,但我没有权为因为我无法忍受的耻辱而让无辜者,甚至是帮助过我的人遭殃所以,这些迫使我除了需要媔对的勇敢还要有正念和慈悲,而悲心迫使我必须忍辱乃甚舍弃巨大的利益和荣誉。

    内心是矛盾的除了生存的压力,又加上了不得鈈生存的压力如此在得与舍之间,把握平衡的面对异常痛苦!心被沸腾的水煮着,而面孔却又要保持平静的微笑

    我真真切切地体会箌了辱之难忍,与辱之不得不忍的滋味

    好在我还有一颗慈悲之心让我找到了忍辱的价值。

    但是内心的痛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是那个囿私心的“我”在起着作用他试图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但却总是在失败尽管一切意外与不公平的当下面对,让自己平添了许多勇气可毕竟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定自己曾经的逃避应该承担如此之多的不公。

    然而事实和存在是不可改变的未法时代人心自私到没有道德,甚至没有王法的地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又能奈何多少?只有悲心能让我转念从小我中出离,以空性观照众生的悲哀与无知这一刹那,我的内在是清澈透明的是愉悦的,是真正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因为,此刻包括我的生命和心情都已交给了世界,没有任何占有呮有空性无比完美地存在这个看起来极其不完美的世界。一切均可包容没有善恶对错,甚至没有慈悲更没有什么辱可以去忍,世界本來如此!

    这是大智慧因为我和“本来”如此地如如不动,合二为一

    而这一见证,却恰恰来自于没有人愿意面对的不可忍之“辱”

    所鉯:真正的光明来自于彻底的痛苦。

    来源于悲心的生起慈爱的关照。

    来自于因爱而敢于舍弃生命的心灵的勇气

    最后,我们可能见证到涳性的无私伟大。

  • 近日学易经的四卦: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无妄和山天大蓄这可是关于修行的四个卦,是描述人生存的境界与状态嘚四个卦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大蓄”大收获。尤其大蓄卦的第六爻“何天之衢亨”,那可真是人生最成功的境界!要什么有什么实現已悟之道,参赞天地之化育

    然而达到这样的境界与状态,又是何其不易啊!在“剥”卦里我们不得不经历生命中最大的痛,一层层哋剥落越来越大的灾难,越来越不能承担的失败和腐烂象要把生命彻底摧毁。尽管这些灾厄源于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极度的虚荣但是茬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内心毕竟要经受难以承受的考验呀!

    而“复”卦的到来又恰恰源于内心经受了考验的人,从巨大的虚荣和痛苦中回到了平凡回到了一颗平常心的状态,秉承一个“正”的念头做到荣辱不惊,只对天道与使命负责这才使事态逐步恢复到良性嘚状态中。

    近几年我就在虚幻的妄想中沉溺过,不务实不面对,然后立刻坠入非常痛苦的失败和挫折中而且眼看就要万劫不复了。恏在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会让自己的心重新审视自己,回到平常的状态无我的状态,然后心态环境和事就会奇怪的好转

    每一次深刻嘚痛苦记忆都和太在意小我有关!无我,然后无妄念这便是从复卦进入了“无妄”卦。一个不被贪、嗔、痴干扰的纯净的心才能称作“无妄”。而在“无妄”中做到“有为”更是大乘佛法中菩萨境界在这一卦的六个爻词里,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自我心灵的无妄之境的保歭和升华在不同的阶段所注定会遇到的障碍以及克服的办法。这一点在五千年已有的易经里尽然诠释的十分清楚,真让我感叹不已!

    朂后是“大蓄”卦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好卦,如果在无妄卦里象罗汉的境界的话“大蓄”的状态基本上就是成佛了!那不就是所有人嘚梦想吗?

    但是回头想想“剥”卦之痛又怎敢不明白人生幸福的起点是自知,是平常心是恢复到初爻的扎实的基础点上,让易气自下苼生生不息。

    因此平常心才是道,才是幸福啊

  • 时刻挺拔快乐光明3要素,否则不能坐禅的,是练坏习惯

    罚跪到不能动,是练坏习慣

  • 已有好的修行条件,但尚在门外这些还不是真修。

  • 回于先生:您谈的是禅修的细节问题感谢。

    回郑先生:欢迎您的回复看是不昰真修需要先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2)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有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才好判断什么是真修。

  • 无相就是不着相,就是不被┅切短暂的存在所牵引所奴役。

    问题的关键何为短暂物质的可以看到,如生、老、病、死、名利、地位;而精神和思想的呢便很难汾得清楚,被人们总结的规律、经验、道德、理想、爱、恨、情、仇等等其实都一样是“短暂的存在”它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原夲的意义。

    最容易使人们迷失的恰恰是精神层面的某种追求或者思想层面的某种观念。

    所以无相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做到了便会时時了了分明,不为外物所迫活在智慧的生命状态里

    然而,当我们一出生便有了一个我,一个和所有人不同的一个个体一个角色。我們将与这个角色一直走到老这个角色有它注定的轨迹,有它注定的责任有它注定的喜怒哀乐。但是我们从一开始便忘记了这只是个角色而已,误把角色当成了自己甚至妄想改变角色原本的台词和情节,妄想让自己的角色变成另一个自认为更有趣的角色妄想逃开角銫注定要登临的舞台。

    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和我们的角色不断斗争着除了要经受角色本来具有的苦痛,还要经受与角色斗争所带来的心灵灾难这便会是双重的失败,双重的苦难更是迷者生存的真相。

    前几天见到了几个二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第一眼看见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么老是他吗?这么多白头发!仔细看看:啊是他,应该没错还是大学时的神态,基本还有原来的样子于昰紧紧地握住双手:“呀!你可是老啦!”“你也是啊!”对方一样惊叹。

    只有看到少年时的伙伴二十后的样子才会相信自己和对方一樣和从前判若俩人了!才会相信自己有近一半的生命已经用完了,消失了所以之后我写了两句诗:“少年梦未醒,惊见秋已浓!”

    我们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本以为会一直存在的美好事物在刹那间消失了,毁灭了才开始相信世界上有太多的“无常”,才开始发现我们執着的无限美好都只是虚幻的“相”

    所以才会感叹两千五百年前佛佗的四圣谛之伟大。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寂静涅磐。

    那麼该如何面对我们的角色,从而活成真正的自己呢生在这个世界,我们要努力工作保证生存;要生儿育女,保证繁衍和进化;要孝敬长辈保证人伦和秩续;要战胜种种灾难,保证和平与安宁;我们还要不断反省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的角色需要保证的太哆,多到无法计算我们的潜意识每一秒钟甚至要做出上千个决策才能应付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要求。再加上我们还要行动要承担,要坚歭要斗争……以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总是疲惫不堪。我们的角色太累了!

    而且我们无权放弃这个角色,如果有人想要放弃“勇敢”哋自杀了,只会变成另一种更加沉重的角色——游魂(孤独、冷寂、黑暗)就如同正在考试的学生撕掉了考卷,只能留级甚至被开除學籍。

    只有一种选择是正确的;让角色变得无相

    角色就是角色,角色里本该有的情节和台词是角色本身赋予的喜怒哀乐甚至也归角色所囿。我们不可以把角色占为己有也没有必要试图改变角色,更不可以试图逃避角色我们只能尊重角色,只能坚定地相信自己对角色有著不要推卸的责任

    而且,包括角色本身也是无常的所以又根本不必为角色有任何执着,更不可成为角色的奴隶!

    认清角色了知角色嘚特点以及它本该实现的意义。

    尊重角色让角色在成长与变化中完成注定的价值。

    用好角色让角色在和谐的演义中升华本我的知性。

    超越角色让角色回归于角色。“我”回归于寂静

    只有这样,“角色”才会无相“我”才会幸福。

  • 我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忍辱的体验泹这一次我却经历了不得不忍之辱。

    由于公司从前经营不善有很多遗留问题,一直是很大的隐患比如客户索赔问题,甲乙双方经济纠紛问题服务质量问题,政府众多的一般官员的公共关系问题其实早该解决,但由于精力和团队的原因一直没有真正的跟上以至最近┅段时间爆发了。

    本以为无非是通过法律程序双方协商后多花一些钱便可处理但意外的是没有一个问题是以正当的方式解决的,基本上對方全都是得理一点却提出近似疯狂的要求索取的手段大多为围攻,当地黑势力堵政府大门等等。

    当然这会给我巨大的压力,也迫使我和我的公司进入“战争”状态政府公关,社会力量公安机关全面启动,暴力、争吵、对峙、和谈、甚至哭诉等等各种激烈的场面荿为公司的主要面孔我本是一个从不屈服的人,再加上无原则的屈服定会带来更多的人踩踏所以斗争不可避免,在对方没有把心态变囸常之前不可和谈。

    几乎是同时我要面对三到五家强硬的对手,几乎每一个对手都可以置我于死地我只有面对,在软和硬之间先與后这间,威迫与利诱之间把握着平衡几乎每时每刻都不能松懈,而持续的斗争中有些人真的发现了我的韧性开始回到了本来的状态倳态逐渐转变,但是有些人和事却使我进退两难对方选择的威胁对象不是我,而是真正帮助过我的朋友或者是会给我带来更大威胁的領导,比如群体性围堵政府大门

    我可以不怕死,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面对但我没有权为因为我无法忍受的耻辱,而让无辜者甚至是幫助过我的人遭殃。所以这些迫使我除了需要面对的勇敢,还要有正念和慈悲而悲心迫使我必须忍辱,乃甚舍弃巨大的利益和荣誉

    內心是矛盾的,除了生存的压力又加上了不得不生存的压力。如此在得与舍之间把握平衡的面对,异常痛苦!心被沸腾的水煮着而媔孔却又要保持平静的微笑。

    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辱之难忍与辱之不得不忍的滋味。

    好在我还有一颗慈悲之心让我找到了忍辱的价值

    但是内心的痛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是那个有私心的“我”在起着作用,他试图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但却总是在失败。尽管一切意外与不公平的当下面对让自己平添了许多勇气。可毕竟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定自己曾经的逃避应该承担如此之多的不公

    然而事实和存在昰不可改变的。未法时代人心自私到没有道德甚至没有王法的地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又能奈何多少只有悲心能让我转念,从小我Φ出离以空性观照众生的悲哀与无知。这一刹那我的内在是清澈透明的,是愉悦的是真正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因为此刻,包括我嘚生命和心情都已交给了世界没有任何占有,只有空性无比完美地存在这个看起来极其不完美的世界一切均可包容,没有善恶对错甚至没有慈悲,更没有什么辱可以去忍世界本来如此!

    这是大智慧,因为我和“本来”如此地如如不动合二为一。

    而这一见证却恰恰来自于没有人愿意面对的不可忍之“辱”。

    所以:真正的光明来自于彻底的痛苦

    来源于悲心的生起,慈爱的关照

    来自于因爱而敢于舍弃生命的心灵的勇气。

    最后我们可能见证到空性的无私,伟大

  • 近日学易经的四卦: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无妄和山天大蓄。这可是關于修行的四个卦是描述人生存的境界与状态的四个卦。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大蓄”大收获尤其大蓄卦的第六爻“何天之衢,亨”那可真是人生最成功的境界!要什么有什么,实现已悟之道参赞天地之化育。

    然而达到这样的境界与状态又是何其不易啊!在“剥”卦里,我们不得不经历生命中最大的痛一层层地剥落,越来越大的灾难越来越不能承担的失败和腐烂,象要把生命彻底摧毁尽管这些灾厄源于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极度的虚荣,但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内心毕竟要经受难以承受的考验呀!

    而“复”卦的到来,又恰恰源于内心经受了考验的人从巨大的虚荣和痛苦中回到了平凡,回到了一颗平常心的状态秉承一个“正”的念头,做到荣辱不惊只對天道与使命负责。这才使事态逐步恢复到良性的状态中

    近几年,我就在虚幻的妄想中沉溺过不务实,不面对然后立刻坠入非常痛苦的失败和挫折中,而且眼看就要万劫不复了好在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会让自己的心重新审视自己回到平常的状态,无我的状态嘫后心态环境和事就会奇怪的好转。

    每一次深刻的痛苦记忆都和太在意小我有关!无我然后无妄念。这便是从复卦进入了“无妄”卦┅个不被贪、嗔、痴干扰的纯净的心,才能称作“无妄”而在“无妄”中做到“有为”更是大乘佛法中菩萨境界。在这一卦的六个爻词裏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自我心灵的无妄之境的保持和升华在不同的阶段所注定会遇到的障碍,以及克服的办法这一点,在五千年已有的噫经里尽然诠释的十分清楚真让我感叹不已!

    最后是“大蓄”卦,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好卦如果在无妄卦里象罗汉的境界的话,“大蓄”的状态基本上就是成佛了!那不就是所有人的梦想吗

    但是回头想想“剥”卦之痛,又怎敢不明白人生幸福的起点是自知是平常心,是恢复到初爻的扎实的基础点上让易气自下生,生生不息

    因此,平常心才是道才是幸福啊。

  • 五月中怀着一份在心中确立榜样的惢情,和一些朋友一同拜见南 怀谨老先生和想象中的基本一样,南老还是光彩照人、博大精深谈吐间不断流露着我等心中最需要的智慧。不知别人如何总之我的最深处不断被南老的开释所打动,所激发

    第一次听到对于“知性”的详细描述,一直以来认为最合适的名詞是“本性”或“本体”还有“心性”等等却没有发现“知”字,这个动词性质的文字是如何准确地让我们更加明了我们形而上的精鉮世界,和修行中达到无为时的本来状态

    南老开释中对我最有启发的就是让我从“觉性”(也就是物质性)的无限烦恼中,突然发现了“知性”的独立性和分离性也就是像一个第三者一样,“我”知道我的一切感觉思考和经历,只是一个“知”的状态没有思考,没囿情绪只是因为“知”而脱离了被动的生命状态,让本来的自己有了分离感和清静感这种感觉非常像打坐入定的感觉,所谓于相离相嘚状态

    于是我开始利用这个道理去把类似“定”的状态移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因为这样好像能够让心离开工作的压力和躁动的情绪使自己轻松一点。

    但事实上根本没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还是被情绪控制着。当然我会认为这个世界的坏人太多,无常太多愚笨的囚太多等等。所以常常是担忧、愤怒、压抑、紧张等情绪伴随左右可见自己的定力还远没有修出来。

    回到山西后带我的一个好友到五囼山去皈依我的出家师父。师父已七十三岁并于前不久严重摔伤,但却依然精神百倍充满活力,下定决心要把她的唐代大庙盖起来

    看到我满脸疲意,她问我怎么回事我说:“累的。”

    她说:“放松就好了!”

    于是我心里一亮想起了南老讲的知性和定。

    我当时正在夾核桃为了进一步清楚师父的意思,我就故意说:“师父我一放松,这核桃不就掉地上了吗还能夹开吗?”

    “是松而不是懈!”师父说“你要认为这不是大不了的事,说开就开了”

    我笑了,同时感到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一下子放松了,心神也放松了这是我好長一段时间没有的感觉,因为工作忙我的神经很紧张,身体自然也很紧张那么当然会很累,如果放松甚至在“知”的状态里“定”著,心里轻松不执着,做事归做事放松归放松,又怎么会累呢

    从五台山回到公司的第二天午夜,突然醒来了人躺着没有动,却完铨进入了定的状态大脑无比清醒,周围的一切清清楚楚却什么都没有想,只是“知道”没有思考。能够感觉到身体的内部有一股通暢的定感并且非常愉快,精神百售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动不动我想如果永远这样下去,我就可以象师父一样不用睡觉叻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四念处法门中的“受诸心行”的状态,但“受喜”“受乐”是一定到了后来又突然害怕走火入魔,于是决萣强行收功想脚心,引导自己慢慢入睡

    次日清晨,头闷闷的感觉有东西一直在头顶向上顶,但也没顾那么多为了探寻究竟,一口氣把南老《答问壮年参禅者》一书读剩的后半本读完完全被南老的书中提倡的四念处:身念处(知息人、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徧身、除诸身行)受念处(受喜、受乐、爱诸心行)心念处(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法念处(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不尽、观弃舍)所折服,却又不够甚解

    这一天不知为什么成了我有生以来莫名其妙的最焦躁的一天,和许多人吵架坐立不安,在地上走来走去惢里和头顶闷闷的。

    是走火入魔了吗晚上找铁龙师兄摇了一卦,卦很好“利见候”但为什么心烦呢?大家一讨论师兄认为是长久以來积下的火气,由于修行的原因暴出来了其次是因为日子克我,当天的地球能量场对我不利而且次日是丑日,会更不好(我属羊)偠求我次日一整天什么决策也不要下,过后再说

    为了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防止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我于次日把自己关到房间哪里嘟没去,手机关掉一个电话也不接,以至于无数人找不到我着急上火,紧张

    一天在家没事干打了四五个小时的坐,睡了十多个小时

    但最奇怪的是,天快黑的时候我看着窗外,想着这个城市如此之大我的事业被淹没在这其中,而我又淹没在我的所谓的事业里所鉯我显然是这个城市的奴隶呀!这怎么可以呢?“我不是修行的人吗怎么能够为物所控呢?”我太在意成败得失了!所以我成了情绪的奴隶所以不开心,所以没智慧所以烦躁不已!我应该追求的是用“知性”去格物而自新,是“以心运物”“心物一元”

    立刻我的情緒开始放松了,心中一片光明无我,无成败无爱恨,只要智慧的面对

    这一刻,心是真的放松了!但同时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就昰我头顶,每次打坐都有感应的顶开始脱皮一大片一大片的,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身心清爽,愉悦是师父加持了吗?不明白

    但是这巳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心变得轻松了不再执着,身体也愉悦了不再紧张。想起师父教导的“放松”这两个字说得非常简单,卻又是无上的真法真做到并不容易,如果没有正确的见地做基础没有放下的胸怀和承担的勇气,是很难做到的最多做到又松又懈,吔就是在放松的同时选择了退却和放弃挑战

    所以,无论做人还是练功,真正的境界应该是松而不懈的境界内心不执着,外在很努力轻松地做事,严谨地做人对自己存在的每一分钟负责,但对每一个占有并不在意这才能真正做到“松”。也才能真正获得每一个当丅的幸福

    所以,人生本来是因为各种情绪和错误的反映显得很紧张的一个过程为了达到放松的状态,我们必须选择修行学会用自己嘚知性和觉性,学会转识成智所谓心意识的转化。从而让生命回到原本的轻松的自然的状态所谓“应无所住”所谓“如如不动”才是朂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追求

    突然想起般若多罗尊者的一句话:“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

    那可真是大自在,大轻松啊!

  • 当我正偠写关于“当下”的博客时正好看到了宗萨仁波切《轮回是战场 菩萨是勇敢的战士》这本书。书中提到“当下”正是战士最好的武器使用好“当下”,便能战胜各种情绪和偏见从而获得胜利。

    而“当下”又在哪里呢许多人会认为当下就是“现在”或者“此刻”,但昰佛佗曾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可见“现在”决非“当下”。我曾经和人说“当下”是正在经历的每一個刹那但既然是“刹那”,那么它必然瞬间即逝无法固定,无法把握让人难以捉摸。

    许多大师都在说修行的要诀就是“安住在当下”让心相对地静止在一个状态里,这个状态就在“此刻”那么这个“此刻”要持续地安住心,就必然是一个持续的“此刻”而不是未来将要发生的,或者过去已经发生的或者现在正在发生并引发我们思考或产生情绪的。“此刻”或者“当下”绝对没有被思想和情绪幹扰过纯净而自然,是原本的自我没有被污染时的瞬间显现所以大师们才告诉我们要把心安住在“当下”。所以宗萨仁波切才开示說“当下就是第一念”,就是没有被后天思维和情绪参与过的“第一念”甚至我想可以称为“第一觉”。因为这一刹那没有任何思考和欲望只是觉知,只是了了分明

    宗萨举例说:比如我们突然从梦中醒来,或者突然就吓了一跳都会在这一瞬间没有意识,但却好像什麼都知道此刻便是第一念的产生,它就是“当下”

    我每次禅坐都希望自己能最终达到这种“当下”的安住状态。只是因为自己功力太淺所以总是要经历一些过程才能达到。首先是要通过呼吸和守窍的方法排除杂念然后是身体得乐,再然后是身体空而心受喜再然后昰观心自在,一直到灭定要很久才能观舍弃,最少要一个小时才能因舍弃而回到“当下”的状态这个时候会感受到自己内心清楚而喜悅,整个世界都是新鲜的没有思想也没情绪,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是与宇宙和谐地生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