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选调生面试的时候公平吗

【小Q读贴】感谢你在论坛温暖的回帖。楼主ID:weil8311

进入工作岗位正好满2年了,作为一名选调生,2年基层服务期限刚满,工作忙碌一直也没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下从备战公考到工作2年来的心路历程。借这个机会既是对自己的总结,也是给论坛里面的朋友们一个分享。
我是2016年的选调生,选调生考试相对于省考省直岗位相对来说竞争要小一点,因为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少一点,但是也不乏很多学霸以及高分考生。
安徽省选调生考试分3类岗位,985岗、211岗和普通高校岗位,我报考的是985岗位,报考人数相对其它岗人数要少很多,所以我考的分数在当年本岗位算中等偏上的,但是跟其它岗比不算高,但也不算低。所以,我的公考备战经验也许不适合所有人,可能更适合和我类似报考岗位的考生吧,比如各省定向选调生或者985岗选调生。
坦率的说,我在公考备考上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因为研三的时候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找工作上,而且早早就拿到了很多offer,不乏很好的offer,所以心里没有压力,这可能对于公考复习和考试也是一种帮助吧,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我是2016年5月参加的笔试,我从2016年3月开始复习考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就对笔试各题型有过复习和了解,然后中间因为校招就中断了。所以,虽然从16年3月份开始复习,但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至少题型我是知道的。公考行测和申论最为重要的还是自身基础,主要是数学基础,反应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写作基础,如果基础很好的话,其实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依然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
行测复习:行测测试的是能力,而不是中高考那种知识的识记。当然,如果这块儿基础不是很好的话,那么依然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强化训练和增强积累。
我在2个月的时间里,主要精力是练习真题和精研真题,真题十分宝贵,那是市面上一些模拟题无法比的。切不可浪费真题,每做一套真题都要以正规考试的状态和时间来做,我都是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来做每一套真题,这样也是在训练考试的感觉,会让我们在正式考试的时候迅速找到感觉。
做完真题并不是对完答案就结束了,精研真题,总结反思自己做题的得失很关键,最好用一个错题本记录并总结反思自己的错题。行测总的来说就是要多刷题,但不是不加思考盲目的刷题,而是要边刷题边总结反思,如果自己基础不好,那就要勤加练习,多下功夫,勤能补拙。
申论复习申论复习,也是要多练习和精研真题,文字功底不是短期内就能提升很快的,但是考试也是有方法的。申论前面几道文字阅读题可以通过多做真题来把握规律,题做多了,多总结,其实也不难,要动笔多写。
申论很容易眼高手低,看答案觉得不过如此,但是自己写,而且是按照要求精炼的写出答案,达到要点也不是想的那么容易,所以要动笔,与答案反复对比,找出差距,这个只要多练习能够提升很快。
申论最后的作文,有些人可能说自己不擅长写作文,诚然,短期内要达到标准答案的水准非常难,但是要得个中等偏上的分也是有办法的。
我个人的办法是,先背诵范文,大约背诵了15篇,背的滚瓜烂熟,张口就来,另外就是看一些辅导书上的热点,积累热点知识,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有15篇优秀范文的底子,加上一些积累的素材,一篇文章轻轻松松的就写出来了。
范文不仅要背熟,还要搞清套路,天下文章一大抄,写作套路无外乎也就那么几种,多背几篇,认真分析结构,考试的时候套一下即可。
以上就是我笔试复习的一些方法,虽然我花的时间不多,但是感觉效率还是比较高,我反对死刷题不思考,多练习,领悟考试规律,事半功倍。楼主再说说题外话。
题外话1,面试公平吗?
现在的面试非常的公平,坛友们不要心存谁有关系谁找人了这一假想,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根本不可能。考官也是经过培训的,基本上打分差距不是很大,并且面试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考官个人喜好比较明显的也会被除去的。
题外话2,选调生前景怎么样?
现在各省有定向选调生招考,主要面向全国重点几所高校,分配的较好。普通选调生招考和公务员差不多,安徽省985岗选调生分配在县区直单位,其它岗选调生分配在乡镇或者街道,有2年服务期。总体来说,如果和市里面乡镇公务员比,那要好一点。如果跟省直公务员比,那要差很多。选调生容易被上级部门选调走,机会要多于普通乡镇公务员。
题外话3,工资这么低,985的内心不会有失落感吗?
不管是进入体制内还是在企业工作,要有归零心态,一切重新开始。千万不要有什么我是985学校毕业或者研究生这样的心态,这些只是敲门砖,一旦工作了,比的就是工作能力和实绩。学历只是敲门砖,切不可引以为傲,会被现实狠狠打脸的,都要脚踏实地重新开始。

  太阳像捉迷藏一样跳进了山里,黑暗立刻吞噬了大地,选调生考试像一道光一样,在黑暗无光的日子里为大家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呀。潮州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备考广东选调生招录,广东选调生专题网站提供广东选调生22增补报名人数及职位,2022年广东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考场分布,2022年广东选调生培训等信息。

  11月8日,2022年广东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发布!笔试拟于2021年12月12日进行,华图教育同步广东省2022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系统更新2022广东选调生考试报考指南,更多广东省选调生相关考试信息,请多多关注潮州华图教育网站。

  4.职位表中“专业”要求如何把握?

  选调机关根据用人要求,按照《专业参考目录》(附件6)进行了专业设置。报考者应按专业目录中的名称和代码选择相对应的职位报考,如所学专业为目录中旧专业名称的,按照对应的专业名称及代码报考。旧专业后面注明“部分”的,征询选调机关同意后报考。报考者所学专业按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为准,毕业证书上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以及学位证书上的学位种类不作为专业依据。

  职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专业大类”的(即附件6-1中代码为2位数的),如报考者所学专业为该“专业大类”所含“学科”(即代码为4位数)或“具体专业”(即代码为6位数)的,均符合报考条件。例如,某一职位的专业要求为“经济金融类(03)”,那么该类所含的学科“理论经济学(A0201)”或具体专业“西方经济学(A020104)”等,均符合报考条件。职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学科”的,如报考者所学专业为该“学科”所含“具体专业”的,均符合报考条件。

  报考者不得报考所学专业与职位要求专业不一致的职位。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参考目录的,报考者可选择专业参考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

  报考者在报名系统中填写专业须按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如实填写,所学专业与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完全相同的直接进行选择,所学专业为旧专业的按对应的专业名称选择,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选择相近专业。未如实填写的,造成报名系统无法识别以及其他一切后果由报考者本人自负。

  一、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1月10日9︰00至17日16︰00。考生应选择符合资格条件的职位进行报名。考生报名时应如实填写资料、上传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jpg格式,30Kb以下)。所填资料与事实不符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必须与考试时出示的身份证一致。字库中没有的汉字请按提示用同音字并加圆括号,例如:“张(山)”;港澳台居民请使用港澳台身份证进行报名。

  三、每位考生只可报考一个职位,网上报名。

  四、报名审核通过后,报考人员可于2021年12月7日9︰00后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是考生参加考试各环节的重要证件,请妥善保管。考生参加笔试、资格审核、体能测评、面试、体检等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

  五、成功报名后,请妥善保管个人账号登录密码等相关信息。对他人盗用密码造成的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4.1992是24个连续偶数的和,问这24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几?

  5.某人将一张百元人民币换成零钱,他希望所换零钱的最低币值为10元,共有换法总数为( )。

  4.B【解析】解析1:设最大的偶数为x,根据等差数列的最小一项为x-(24-1)×2=x-46,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x+x-46)/2×24=1992,解得x=106,因此这24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106,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2: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24项和的平均数即为数列的中位数,因此数列中位数为:,可以知道此数列第12项为82,第13项为84,根据等差数列定义式即可求出最大的第24项为:82+(24-12)×2=106,故正确答案为B。

历年广东省选调生考试试题

  深秋时,街道旁,树林间,是秋叶的“乐园”;深夜时,题海中,笔尖里,是选调生考试的“舞台”呀。2021年选调生考试时间和职位表已出,大家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复习啦!

  11月8日,2022年广东选调生考试公告正式发布,广东省选调生招录工作正式开始。今年选调生报名时间为11月10日-11月17日,笔试时间为12月12日。广东华图教育小编同步广东省组工网官网更新2022年广东选调生考试公告&职位表,点击下图查看:

  【导读】华图同步未知发布:2021年青海省选调生面试备考:结构化面试试题(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备考QQ:,微信号:

      例题: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的发展,很多网红月入百万。当代很多年轻人选择当网红而不愿意读书,针对“读书不如当网红”,请谈谈你的看法?

      从题干中我们能得出,“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的发展,很多网红月入百万。”这句话交代了背景,网红收入高。“当代很多年轻人选择当网红而不愿意读书”和“读书不如当网红”这两句话意思表达一致,给了我们一个观点,“读书不如当网红”,最后,从问法上“请谈谈你的看法?”新华字典中对看法的解释为,对客观事物所抱的见解、观点;意见,看问题的方式或方法。因此,得出命题人出题的核心内容,即“你对读书不如当网红的看法”。

      【答题思路】“读书不如当网红”这个观点显然是片面的,接下来要论证清楚这个观点为什么是片面的,可以分别从网红的角度、网红和读书的关系、读书等角度来分析。例如,网红的成功不能被大多数人复制;读书和当网红,二者并不矛盾;读书的重要性,并分别论证。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批判网红,社会上确实有一些网红存在问题,但也有很多网红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李子柒,要客观地看待网红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哪个行业读书都是必不可少的。

      读书不如当网红,与其说是对网红的向往,不如说是对读书的逃避。【1】

      不少人谋求走捷径,做最少的事、赚最多的钱、出最大的名,这种想法也传染到了部分年轻人身上。但我认为,不能因短期的浮华,放弃长期的潜力,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地读书绝对没错!【2】

      第一,小概率的网红暴富不能被绝大数人复制。【3】

      很多人认为,做网红主播的门槛其实很低,不需要学历,也不需要才华,就算看起来不入流,只要有颜值,够异类,就有无数金主爸爸在屏幕前买游艇送豪车,轻松月入百万。这些现象看多了,总有人心生迷乱。“直播两小时,打赏收几万”。不用读书就能实现名利双收,这让很多终日埋头于书本的少男少女们欣喜若狂。仿佛一盏“明灯”,能指引着他们绕过高考的独木桥,直接通往“名利双收”。那些低学历的“成功”人生,其实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多数人才是永远占据这个社会主流的存在,不能用小概率事件来评判大多数人生。社会资源、财富机会,永远在向社会精英们倾斜,而不是小部分偶然成功的人。第二,当网红和读书并不矛盾。网红是一个职业,而读书是一种方式,二者并不冲突。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确实有人觉得辛辛苦苦读书,进入社会以后还没有不读书的人挣到的钱多。事实上,网红行业也并不像想象中的轻松,绝大多数的市场和财富都被极小部分的“头部主播”垄断。头部主播数量仅占所有主播数量不到1%,但收入却占全部主播收入的一半以上。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头部主播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41%,其中博士学历主播占比高达18%。普通主播中,84%都是专科以下。比如,李佳琦,全网粉丝4048万,毕业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系;再比如,papi酱,全网粉丝3510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4】

      所以,哪怕是做直播、当网红,读书多的人都有更多机会。因此,即使表面上看这个时代读书没什么用,可读书依然是多数人最好的选择。要当一个好网红,红得长久、红得有价值,还非得读书不可。第三,读书是绝大多数人最容易把握的改变命运的机会。曲靖小伙崔庆涛高考结束后,就跟着父母在建筑工地打工。邮局把北大录取通知书送来时,他正在拌砂浆,满身灰尘。脏乱的建筑工地上,他笑得像个孩子。消息很快登上了热搜,网友们也纷纷送上祝福:家庭贫苦不可怕,希望他能靠读书改变家人的命运。【5】

      也有不少人感叹:文凭不值钱,读书没用。“上学又不是唯一出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可如崔庆涛一般出身平凡的人,跨过了高考才有资格去考虑别的选择。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央视主持人董卿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那些我们无法穿越的时间,无法抵达的空间,书,都可以带我们一一抵达。漫长的时间里,书所给予我们的,是知识和眼界,更是一种岁月无法侵蚀的力量,惠及一切。【6】

      每一条路都有风险,但对普通人家的我们而言,踏实读书是相较而言最公平保险的一条路。我们花在读书上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回报我们。最后,读书才是让我们走“捷径”的最简单方法。长大后,曾经我们解过的题目、背过的诗词、做过的实验或许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可是,这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了我们的骨血,化作了我们的气质,成为了无数种可以举一反三的方法论。读书、学习不仅是通过考试换取文凭,得到求职的通行证,更是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并最终检验出在同等教育资源下,我们的智商、学习能力、自控力等能否达标,从而判断我们是否能胜任那些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工作。【7】

      【1】能够结合社会背景深层挖掘事物的本质,并且表达清晰。

      【2】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了考生,善于明辨是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优秀品质。

      【3】引出网红暴富是小概率事件的论点,体现考生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红现象。

      【4】在论证网红数量时使用了41%、81%等具体数据大大提升了说服力,提高了可信度,也展示了考生对于网红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更显示了考生的知识储备量丰富。【5】用“曲靖小伙崔庆涛”的例子,接地气,也具有代表性、普适性。

      【6】自问自答的方式,有助于表达的层次分明,也可以引起考官注意听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更能够体现在和考官分享自己的观点交流感。用名人名言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体现了考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7】回扣主题,总结升华。内容有新意、有感染力,可以引发共鸣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他人言论、个体行为和价值观的理解、分析及判断能力。首先,要有自己的立场或角度;其次,能够进一步论证说明;最后,总结。这代表了完整的答题结构,在语言表达时通过总-分-总结构来呈现。

      ①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事实,也就是说观点具有主观性。在语言表达结构中,这一步对应的是总述的部分,一般来说要言语精练,直入主题。目标是要向考官呈现对他人的观点作出的是与非、深与浅、片面还是全面地判断。

      ②根据个人的了解或理解论证证明。比如用客观事实来论证小概率的网红暴富不能被绝大数人复制。里的论证观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进行证明的过程,只要能根据个人的了解和理解进行解释和说明即可。

      ③对整体的答案做总结,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简单谈谈未来会如何做。一般来说宜简单明了。

      总之,通过对题干的分析把你的所思所想用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娓娓道来,向考官呈现出一个看待问题理性而客观、考虑问题全面而深入、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既有理性,又有温情的真实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遴选面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