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在紧张的时候是说话不流利还是发不出来音?

我家还是属于那种说话比较晚的孩子,到两岁多的时候才只会说三个词:爸爸、妈妈、阿姨。为此,我很是苦恼,也寻求过多方面的帮助。大多数人给的建议都是,孩子还小,别着急,他会慢慢赶上来的。

当时,我只是单纯的以为孩子能够流利说话就是语言能力强的表现,于是按照书本、专家、邻居、朋友等的建议,开始训练孩子说话。比如,每天对着孩子说话、陪孩子阅读绘本、鼓励孩子自己开口等等。

确实,效果不小,不到半年,我家孩子已经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说话流利,可以进行一般的日常交流。于是,我以为,孩子的训练可以结束了。

现在孩子上一年级了,我才发现,我家孩子尽管说话流利,语言能力却并不高。最明显的情况就是阅读能力太差,读不懂题目,也看不明白试卷,即便是把一篇文章使用拼音读了下来也不怎么了解文章要表达的内容。

我开始反思,为何孩子的阅读能力这样差?追根溯源,原来是孩子语言能力没有跟上。

孩子语言能力的强弱有很多评价角度,如言语表达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甚至社交和非语言能力(学习从沟通语气中听出语言的真正含义,而非仅是字面上的意思)也是孩子语言能力的一方面。

如果按照上面的标准,我家孩子的语言能力确实不够,甚至可以说比较差。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读写能力研究者索尼娅·Q·卡贝尔认为,在儿童的早期发展中,口语和读写能力是帮助儿童学习阅读的基础。 因为言语表达能力不够,导致言语理解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都很差。说白了,就是孩子的口语技能太差。

索尼娅·Q·卡贝尔认为, 口语技能不单是发出声音或者说出词语,而是将它们运用于涉及复杂句型的有意义的交谈中。一个孩子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说他的语言能力具备一定的水平。当儿童开始上幼儿园或者一年级时,这些语言技能与他们阅读和理解课本的能力息息相关。

我家孩子就是属于那种,虽然能够使用简单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却依然不会将语言运用在复杂且有意义的交谈中。当遇到书面语言或者长句子的时候,理解不了也就是必然的了。

最近我家孩子一直在读《米小圈》,这是一套语言使用很简单的书,里面的句子和人物关系也很简单,讲述的故事也比较有趣,逻辑也不复杂。我家孩子学会拼音后,能够将每一个字正确读出来,但合在一起,有时候就很难理解意思。

我想起我上学期间学的哲学课程了,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懂意思。不过,这两种情况并不一致,我是因为无法理解字面意思所包含的内在含义而觉得那些书难懂,孩子却是因为理解能力不够而无法理解书的字面意思。

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口语技能呢?仅仅是对着孩子说话就能满足要求吗?当然不是,不然我家孩子的口语技能不会那么差,因为当初为了引导他说话,我也是费了很大的劲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和孩子说话太简单。

当初为了引导孩子说话,我总是使用一些很简单的词语。这在最初阶段没有问题,但在孩子已经能够说出一句话的时候,还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和孩子对话,对孩子的口语技能并不好。

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每天的对话还停留下“宝宝吃饭、宝宝玩玩具”等几个字的句子中,自然无法吸收更加复杂的语言。

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说:“宝宝来吃香喷喷的、味道很好的饭拉!”“宝宝来玩这个红色的玩具吧?”孩子无形中吸收到的语言营养会更加丰富。

这一点也得到了论证。2002年有一篇论文很出名,作者在论文中提到,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调查了超过300名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 发现运用复杂句式说话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一年后自发使用复杂句型的次数明显增加。而在那些句型不复杂的老师带出的学生中,则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同理,如果家庭成员使用复杂句型和孩子沟通,孩子也自然而然会使用复杂句型。当需要阅读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明白书中的复杂意思。

第二,只给孩子阅读,却没有讨论。

我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家长不要问太多,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我全盘吸收了这个理论,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基本没有交流。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口语技能的提升正是在日常对话中。

卡贝尔和同事今年在《早期教育和发展》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对象是美国多个地区的417名学龄前儿童,他们调查了这些儿童的老师用何种方式为他们读书。

结果显示,当老师中途停下来对故事进行评论,并问儿童一些相关问题时,这种被称为“超文本”的对话方式,对孩子总体的读写和语言能力有巨大影响。

不断有证据支持这一点: 更多高质量的轮流对话能培养儿童的口语技能,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卡贝尔还发现,只有在高度有组织的阅读环节中,围绕书本内容的对话才会对儿童的词汇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所以,给孩子阅读的时候,家长不要提问孩子,但可以和孩子讨论。提问容易让孩子觉得这是在考核,有压力,但讨论却是平等,孩子也更愿意参与。

关于孩子的语言能力,一定是越早开始越好,因为开始得台湾,很难弥补,差距也会逐渐变大。比如,我家孩子两岁半才会说一些完整简单的话,但有一些孩子一岁多点就会了。这一年的时间可别小看,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语言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孩子来说,太大了。

虽然俗语说“贵人语迟”,虽然不断有医生告诉我们,孩子说话晚没事,只要没有生理上的疾病,迟早都会说话的。但晚说话的孩子,在语言能力上很大可能会落后于早说话的孩子。

孩子的口语技能,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为家长不能太大意。虽然只是一个“说话”的问题,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却非常大。

  • 宝宝说话早,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惊喜。因此很多家长都想要让自己的宝宝早点说话,那么怎么让宝宝说话早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五种让宝宝说话早的方法 ,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怎么让宝宝说话早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1、多与孩子沟通不要因为孩子小听不懂大人说话,你就不跟孩子交流。要...

  • 导语: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待业,日久都会使人紧张。那么说话紧张怎么办?本文为大学网为网友精心准备的一些相关经验,欢迎浏览什么是紧张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待业,日久都会使人...

  • 说话shuō huà?[释义]①(动)用语言表达意思。这人不爱~儿。(作谓语)②(动)(~儿)闲谈。找他~儿去。(作谓语)③(动)指责;非议。要把事情做好;否则人家要~了。(作谓语)?④(名)〈方〉说话的一会儿时间;比喻时间相当短。你稍等一等;我~就来。⑤(名)〈方〉话。他这句~很有道理。⑥(名)宋...

  • 人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被求者乐意答应自己的请求呢?求人办事时说话是有技巧的,9招让你得偿所愿:一、寻找“过渡”倘若向特别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当、随便一点。但有时求助于关系一般的人、生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 口吃,俗称结巴,宝宝说话结巴怎么办?。在2岁多宝宝学说话的高峰期,有时会出现语音的重复和句子的中断,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一般称为“暂时性结巴”,随着宝宝的发育成熟,多数能自然矫正。也可以说,这时的口吃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口吃症状,更不属于病理范围。一般在五岁之前不治自愈,也有的孩子可能...

  • 人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由于一些不良习惯,导致身体发生一些变化,有很多人说话时嘴往左歪,有的是因为面瘫,而有的只是因为自己的习惯动作导致的,当出现嘴歪的时候,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那么说话时嘴歪该怎么办呢?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好呢?说话时嘴歪是怎么回事?其实一些方法也是可以缓解或者对疾病的康复有很...

  •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过分保护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从幼儿时代开始,就很少与外人接触。所以人多数孩千养成了内向、沉默寡言的习惯。特别是儿童时代,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所以自信心也不易建立起来。或许就连家长初次在众人面前致词或者讲话,也难免出现紧张的感觉。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大会主持人却始终表现得十分稳重...

  • 今天,应届毕业生的小编为你搜集到了的职场信息,内容齐全,敬请收看!;身在职场,要想让领导和同事及下属都认可你,并尊重你,让自己说话有分量,就应该懂得巧妙的谈话技巧,关键时候说该说的话才能解决问题,职场关键时候该怎么说话。几个关键时刻的应对技巧:1.上司传唤时责无旁贷句型:我马上处理...

  • 要克服说话恐惧症并不难,只需要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实际的训练,你也可以成为演讲家。接下来教你如何克服说话紧张症。和对方说话紧张怎么办,我们来看看下文。一、如何克服说话紧张症如何克服说话紧张症一、降低内在欲望,不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人们地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内在的欲望,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而想把自...

  • 很多的小孩都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口吃,一般在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之后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矫正,而也有一些小孩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后仍然难以矫正,这时候最好是能够同时配合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关小孩说话口吃等一些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抑制口...

  • 有的宝宝在说话的时候容易结巴,家长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是好!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宝宝说话结巴怎么办呢?孩子思维的速度往往超过他说话的速度,说话跟不上思想,想说的东西太多,一下子却又选不到恰当的词,但又急着把话说出来,于是反而变得说话不连贯,表现得犹豫不决,或者经常重复说同一个词。这种情况看起来...

  • 口吃是一个怪毛病,口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口吃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奇迹般痊愈的,现在的医疗设备,药物治疗都没有办法一夜之间消除口吃的,但是有些人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口吃情况。如果你也想要改掉口吃的毛病,说话更加的流畅,那么就接着往下读吧。步骤阅读方法/步骤>01身心放松……告诉自己,你真...

  • 有很多人因为心理素质比较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出现说话口吃的现象,越是在人多的时候就越发口吃的严重,有些甚至在孩子期间就出现口吃的现象,其实出现口吃现象属于一种语言障碍,那么说话口吃该怎么治疗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一起来看一看吧!口吃的矫治: 无论是模仿,精神受刺激,还是初学口头语言时的不流畅现象,最...

  • 天天说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话说好。说话要有很好的EQ(情商),一个人即使不漂亮,如果很会说话,也会很受欢迎。很会说话,当然并不是说的多,也并不是露骨的坦率,而是把话说的精干利索,令人回味无穷。这是艺术,这种艺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我曾领教过一个女子,有次问她:“你读过《羊的门》吗?”她回答很模糊,...

  •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若冒然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就会颠倒是非,混乱黑白,说了就收不回来。人际关系大半是如此复杂,若不知内幕,就不宜胡说乱道。社会上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是非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

  • 摘 要:课堂教学要充满激情,感染学生,一定要先让自己激情饱满,被作者感动,这样才能使语文由枯燥的分析和说教,变成受学生喜爱的学科。 关键词:表情;情绪;课堂;感染;学生 生动的故事,优美的散文,慷慨的议论文,这耐人寻味的语文可就是很多学生不喜欢,为什么大家都反感呢? 有一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视频课,曾经...

  • 引导语:如何说话?说话有哪些技巧才能让你在职场上得心应手?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1、说话的时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成事不说就是公司或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要评价,不要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无论你认为这些建议和想法对公司有多大的好处都要坚持不说的原则。但是在公司决定以...

  • 导语:形容说话的成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形容说话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形容说话的成语1、沉密寡言:犹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2、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3、巴巴结结: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4、别别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克服上台说话紧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