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戏剧学院校长级别

高中:安徽铜陵市实验高级中学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第1名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灯光)第9名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第43名
最终录取北京电影学院

左华健同学在北京电影学院新生开学现场

大家好,我叫左华健,成功轨迹2021届的考生,来自安徽,最终录取的学校是北京电影学院。

Q:可以分享一下得知成绩时的喜悦心情吗?

A:成绩还没有公布时候是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当中,其实并没有太关注校考成绩的事情。有一天早上的时候他们说中传校考成绩出了,然后要我去查。我查的比较早,那个成绩也没刷出来,当时给我挺紧张的,但是心里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后来打开成绩时候就看到一个排名是:1。我就知道我是状元了,还是蛮惊喜和意外的。本来是没有得到状元的预想的,但是获得之后想想自己也是应得的吧。

Q:集训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A:我们去年其实挺波折的,当时我们所地在顺义疫情比较严峻,算是是跟疫情面对面了。

没有办法,遭遇到很多波折,我们画室也不能正常上课,只能借助网课,找各种方式去继续保持学习的状态。当时环境还是比较艰难的,但是也多亏成功轨迹很多老师们帮助,在他们的运营之下我们能继续保持学习并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在当时我们被拉去隔离酒店的时候,那天晚上老师指挥我们从晚10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的8点,在做酒店隔离的转移。那天我一直没有睡觉,在看大家收拾东西,有的人在那很匆忙,有的人在那收拾,也有因为心态不太好哭了的,那天印象还是蛮深的。因为当时我心情也是比较复杂的,遇到这么一个情况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

感谢老师们的付出,所幸今年比较顺利

Q:为什么会选择美术这条路呢?

A:其实最开始学美术的起源就是因为小时候比较喜欢绘画。当然没有很深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喜欢绘画,就是用各种笔去在纸上还有墙上去涂鸦,各种画,想法也比较天马行空。后来就了解到居然还有美术高考这个事情,当时心中对这件事对美院还有各类艺术学校也抱着自己的一个向往吧,然后就促使我来学习美术艺考,学设计。

其实我最开始是学习造型,后来是来了咱们画室接触了一段时间的设计之后,就觉得设计非常有趣。老师给我传达一些设计的观念,包括设计的方法,相对造型来说好像是一个新的世界,觉得学艺术除了学习传统造型以外其实学设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左华健同学半身像素描作业

Q:对咱们的校长和老师们有什么印象呢?

A:对姚校长印象是蛮深的。当时还在顺义校区,我们场地很大的一片人,每次在上设计大课时候姚老师往往都会在前面的讲台上拿一个话筒讲,大家都抬头看那个电视屏幕。姚老师上课非常挺有激情,他也会跟我们讲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他每次讲关于那些设计的方法的时候都能一针见血,对我们设计观念有一个点醒。他对设计还是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吧,尤其是关于央美设计。

平时你去找姚老师他都会非常热情的给你回答,他经常也会给同学们一排一排的讲解画面。他每次对针对不同画面都会给出非常独到的分析,也给出改进方法。所以我对姚老师印象是非常深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幽默有趣的校长。

Q:同时拿到中传第1、中戏第9、北电合格证,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经验吧?

A:因为我们集训的时间不是非常的长,时间显得特别的宝贵。可能在最开始还没有联考的时候可能时间会稍显宽松,其实时间并没有那么宽裕。因为真正校考给到你的时间就两个月多,所以就说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我在那时候已经全身心投入到画面里。另外,要提高自己对画面的审美能力。最快的方法就是多看,不论是各种艺术大师的展览,各设计师的创意,非常多的去积累,才能对自己的画面有一个比较深刻认知。

还有,一定要向老师多问,因为老师本身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且也是艺术学校、艺术专业出身,他们在这个领域有自己很深的见解。你可以去找他们多提问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这些方面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左华健同学主题设计作业

A:首先是不忘初心吧,我学艺术是为了什么?我想考取的学校是什么?然后我为什么要去考这个学校?

一方面是要明确自己考学的目的,另一方面一定要珍惜好时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这段时间要关注的东西上面,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的事情上,因为时间真的非常宝贵。也不要盲目的去做些无意义的工作,就是把自己提升画面的效率做到最大,只要你尽力了,那么校考也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卷。

Q:有些同学觉得学设计有时很难,你有什么独家的方法吗?

A:以前学过一点造型基础,刚学设计的时候,对我观念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是两个方向,他们的画面呈现方式和评判方式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当时在初学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思维朝设计方面去转变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困难。但是在经过跟老师沟通和跟同学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我也慢慢掌握了设计的思维,同时自己本身的造型功底也是一个优势,最后把两者结合就能够取得还不错的成绩。

Q: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怎么样克服的呢?

A:首先心态不要乱,一定要稳,要摆正。因为每个人能力其实是完全可以驾驭设计这门学科的,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天赋不足就怎么样,其实人人都可以的。问题是怎么慢慢去解决这个事情? 要理性的去思考我该如何去解决这个事情。首先一个途径就是直接向老师去询问。老师带过很多学生,可能很多学生都出现过相同的情况,他可能对这块教学有自己的经验,可以去帮你指出问题,摆脱当前的迷茫。

除了提升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之外,自信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因素,拥有自信才能自如的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Q:跟我们讲讲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是怎样一种体验吧?

A: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确实是蛮有意思的。因为电影是一个艺术综合个艺术门类,如果你对影视有浓烈的兴趣的话,想知道如何去给电影提供更好的美术设计,爱好摄影、音乐、图像媒体,那非常的建议来考北电,上课也是充满趣味

Q:对轨迹的老师和学弟学妹有什么想说的吗?

A:感谢成功轨迹我去年的那些教导我的老师们给我的指导,和在疫情来临时给我们最大的保护和最大的帮助,他们对我去年一年顺利考完这些学校并取得了优秀成绩是非常关键的,这些成绩跟他们的教导息息相关,

在这里祝福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好好努力,无论你是考央美还是考北电还是考中传或者是其他的美术学院,都能够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加油,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等着你!

选择大于努力,成功需要轨迹!

左华健刚来画室时基础较好,画画很用心很努力每次月考成绩中等偏上。对设计课很上心,非常清楚自己规划的校考课程,也会主动跟老师交流。目标明确、坚定,在老师们的印象中很不错,祝贺他如愿考入北电!

左华健同学非常愿意分享学习干货,未来可期!

大家还有什么学习上问题就向小编甩过来吧~

  ◆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戏剧影视学科着眼社会的新形式、行业的新业态、技术的新变革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大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实力的师资队伍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点;科学研究和服务科技经济发展,实现产教的融合、协同创新;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深入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打造国际化的影视平台。

  ◆张阿利(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影视系主任)

  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技术驱动下知识在不断更新,学科专业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建立中国学派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要在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形成真正中国学派的戏剧影视学。在历史的新节点下,学科的新历史使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完善学科的融合,培养有文化担当的中国大学生。

  ◆高雄杰(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党总支常务副书记)

  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戏剧和电影分家的大讨论到2010年上海戏剧学院举办戏剧电影互动研讨会,大家对戏剧和电影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不像以前那样把戏剧跟电影截然分开。我们在本科的剧作和导演教学里面,把传统戏剧元素的训练方式挪过来,还融入影视的视听、影像控制等内容。在戏剧的训练里面,也有两年的导演训练,刚开始学生不理解,但是回过头来看,最有用的课程之一就是导演训练课程。

  ◆庚钟银(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

  辽宁计划今年推出10家以上现代产业学院,学院落户在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原则,第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第二是坚持产业为要,第三是坚持产教融合,还有就是创新发展。要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共建,探索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谢建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电影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数字时代所有的复制品取得了跟原创品一样的位置。我统计了今年上半年三大电影刊物发表的文章,里面有很多概念没有听说过,比如人民考古、历史装置,还有美国式电影哲学等。所有的新论我认为几乎都是对经典和本质的重述,只是角度不一样,换了一个新词而已,希望回到经典,回到知识的原点。

  ◆吴青青(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

  我们学校影视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是相对完整的,但是我们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我们属于综合性的学科,新文科强调交叉、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发展的时候,需要一些反向的思考。我们意识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守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夯实基础、坚守专业性。

  ◆曹峻冰(四川大学原广播影视系主任)

  在新文科双一流背景下,戏剧影视专业的培养,我强调的一点是内容与创意为王。戏剧影视专业要积极探索创意理论。我们目前的艺术创作,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没有创意引领的技术是盲目的,也是重复的。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影视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创作中进行新技术的探索,然而创新是不可能平地起楼的、无中生有的。对电影来说,新技术带来的欢愉是短暂的,由创意引领的内容,才是关键。

  ◆敖柏(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东北亚影视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影视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在我看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艺术学科,我们是借助最基本的生产材料,就是新一代的电子信息技术与全新的人文社科艺术观念结合。影视专业是应用型的专业,必须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导向,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场景,不断创新一些理论知识和话语。回应现实应该是我们在这一次新文科建设课程改革当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人民而舞——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之路

——BDA舞蹈论坛(2021)视点

  为庆祝建党百年,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舞蹈人和舞蹈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建设中国舞蹈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北京舞蹈学院于2021年11月1日-3日,以“为人民而舞——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之路”为主题,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第三届BDA舞蹈论坛,250多位舞蹈学、艺术学、民俗学、影视传媒界的专家学者,在一个主论坛,十五个平行分论坛上发言,以下我们摘录了部分学者的发言观点,以促进学术交流,共享学术成果。 

  开幕式发言 

  巴图(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为人民而舞”就是舞蹈艺术从业者需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舞蹈艺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舞蹈艺术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舞蹈艺术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的天职。

  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以“为人民而舞”的主题来追溯舞蹈艺术的起源,回顾舞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功能,反思当代舞蹈发展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们理清思路、开拓新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夏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新时代中国舞蹈艺术创新发展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造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为世界贡献出中华民族的独特韵味和艺术色彩。

  朱克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艺术审美不断提升,对舞蹈演出的期待持续走高,而舞蹈艺术也在更广阔领域中与其他艺术门类共生共融。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新时代发展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为中国造形,为中国人民造像,这是美术界和舞蹈界共同的追求。

  主论坛发言 

  郭磊(北京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面对中国教育的“全面现代化”,北舞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舞蹈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爱国爱校爱舞蹈”优良传统,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型舞蹈艺术大学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舞蹈艺术人才为己任,为国家新时期的艺术创新与文化建设发挥出应有的教育贡献力。

  吕艺生(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为人民而舞的集体主体性中包容了个体主体性,对“为民而舞”的主体性认识,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面对现实,更重要的是为未来而准备。为人民而舞并不限于中国人民,我们势必要为全人类而舞。

  李正一(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中国古典舞专业创始人之一) 

  中国古典舞从“白手起家”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反思中前进,在民族独特的风格韵律基础上,追求身法与技能训练的一致性,从审美上解决教学体系的民族主体问题。舞蹈工作者要在教材、课程建设和剧目创作上做进一步完善和开拓,让中国古典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发挥作用。

  熊家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当下中国古典舞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落实一体多元指导思想,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母体的基础上,发展汉唐舞、敦煌舞等舞蹈风格;二是中国古典舞去芭蕾化,要重视自身民族主体的定位和统领;三是要将“身韵”和基本功融为一体,从人才培养角度把浓郁的风格韵律贯彻到古典舞教学之中。

  肖苏华(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芭蕾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重要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芭蕾人积极响应号召创作多部大型主旋律舞剧。60多年来中国芭蕾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舞出足尖上靓丽的红色,跳出了新时代激昂的主旋律。

  赵汝蘅(中国舞蹈家协会原主席) 

  中国芭蕾编创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敢于突破阻力,勇于开拓创新。我们要用自己的作品和艺术水准,使中国芭蕾立足于世界,中国芭蕾学派正在路上,世界芭蕾的未来在东方。

  于平(原文化部艺术司、教育科技司司长) 

  民族学视阈下舞蹈研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积淀,通常把舞蹈作为研究对象领域,需区分两个截然不同的舞蹈。一类是人类生命活动自然状态和历史积淀,即广大民俗活动中自然传承的舞蹈,一类是艺术家生命创造的自觉行为及其精神赋形。民族学视阈下舞蹈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舞蹈,而聚焦自然舞蹈是舞蹈美学研究的根本所在。

  袁禾(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我们应以挖掘传承弘扬优秀舞蹈为宗旨,通过分析舞蹈历史现象,揭示舞蹈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舞蹈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使舞蹈史学研究直接为舞蹈现实服务。    

  景小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新时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守护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求和人民需要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打造既具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又符合时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潘志涛(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中国舞蹈特色发展之路要继续沿着“民俗-民间-民族-典范”的路径,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凝练升华民间艺术,创作出属于特定民族的典范形象,同时培养能表演、会教学、懂创作、搞研究、善管理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扎根中国的民族舞蹈艺术蓬勃发展。

  赵大鸣(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 

  题材的真实性比题材的时间性更重要,其关键在于人物内容是否具有当时社会历史的本质真实。现实题材需要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相结合,才可能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态度,是对待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原则。舞蹈创作者想要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就应该关注客观世界,关注周围的社会。

  杨美琦(广东舞蹈学校原校长、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创团团长) 

  期待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舞蹈能够与科技相结合,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从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学术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助力中国现代舞的发展。    

  江东(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 

  中国古典舞得以蓬勃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几代舞蹈人的共同努力,在实践领域不断开拓内生需求,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基于厚重的中华文明积淀,对于自己的文化根脉有着鲜明的理想投射和确定的美学汲取,并将依托这片沃土,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姚玮(河南卫视副总监) 

  河南卫视近年来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以下探索:内容生产新理念,坚守文化定位,创新表达方式,用科技赋能视觉效果;融合传播新模式,完成小屏到大屏的交互引流过程;创新机制新突破,顺应新国潮发展趋势和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的拆解再造,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新派文化综艺类节目。

  党的文艺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舞建设与发展 

  韩瑾(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质需要在传承中提炼,在比较中凸显,在研究中创造和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古典舞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

  苏娅(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 

  希望中国古典舞经典教学剧目的建立能够实现从创造形态到教学形态的转换;从共性经验到个体研创转换;从模仿经典到创造经典的转换,最终达到中国古典舞发展的下一个高峰。

  史敏(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自2006年至今,15年来敦煌舞在课程建设、作品创作、课题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梳理敦煌舞在中国古典舞系的基本发展情况,阐述其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意义,进一步开拓敦煌舞的创新与发展,使其更好的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为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多元化、多样性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邵未秋(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中国古典舞袖舞课程的建设,经历了50年代“袖舞课程奠基阶段”、80年代“袖舞课程初创、语言探索阶段”以及90年代至今“袖舞课程整体建设、文化建设阶段”的几个阶段,在崔承喜、王萍、李正一、冯云英等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下,使袖舞课程建设始终在继承与创新的平衡中前进,进而促使古典舞学科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金浩(北京舞蹈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新时代的中国古典舞在坚持民族性、舞蹈性和时代性的指导理念同时,应紧跟新时代发展、紧扣新时代主题,成为当代人所接受、为当代人所稔知的舞蹈样式。

  张建民(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创意学院教授) 

  中国古典舞创作应追求中国范式,彰显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黄豆豆(上海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 

  当代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舞台实力,也要怀揣扎根人民的质朴初心。

  梁群(国家一级编导) 

  未来中国古典舞剧目编排还应更具指向性、专业性和文化导向性

  张云峰(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 

  中国古典舞身体形象建构需要更为耐心地寻找文化认知,需要探索如何将技术教学转换为文化教学,如何向内寻求主体性表达、向外通达编创与表演的途径。

  周莉亚(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编导) 

  敬畏、真诚和纯粹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在创作的时候,只有自己说服了自己,才能达到导演、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共情。也只有在自己感动后,才能真正把感动点放在作品里,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

  山翀(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角色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根据历史背景的转换、时代的需求和故事的转变揣摩角色的内涵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表现方式进一步塑造出观众喜闻乐见且层次丰富的人物形象。

  胡阳(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深切感受到学院与院团应紧密联系,让课下教学走上舞台实践,将戏剧艺术的表演方式融入舞蹈表演训练当中,全面提升舞蹈表演人才的艺术修养,以更好地传达人物形象的真情实感。

  张军(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典舞系教授) 

  中国古典舞剑舞课程体系的发展划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主要是借鉴戏曲身段与功法的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是剑舞提炼吸收武术初创的雏形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是舞蹈本体语言的转化期;21世纪初至今是剑舞系统化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期。

  胡淮北(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表演人才培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风格是中国古典舞传承发展的关键。

  吴蕾(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 

  古典舞人在新时代下体现出文化固本、专业根深的精神,希望在培养舞蹈人才的教育工作中,将大美文化浸润于细枝末节中,做好专业建设,以求实现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

  宁治(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中国舞科主任、教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应提升基本功训练方法,更应将艺术审美感知和品格教育注入教学之中。

  胡岩(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应注重编创思维训练,剧目创作应更具探索性、针对性与前瞻性,需考虑是否适用于教学以及是否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等问题。中国古典舞应通过对比“他者”来认识“自己”,寻找风格个性,凸显中国传统的古典审美内涵。

  百年征程中民族民间舞蹈的社会建构与政治功能 

  潘志涛(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艺术家应坚持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常态化、长效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由人民创造、人民表演、人民传承的民族民间舞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

  黄奕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党总支书记、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一,舞蹈创作需要深入生活,从而产生创作冲动。在长期的积累实践中,掌握创作依据;并于体验感动中,解决作品创意。第二,把握作品的审美基调、传统素材与作品语言的转化以及音乐与服装等维度。第三,要致敬人民,感念民间艺术的“养育之恩”,从敬畏传统、面向舞台、回馈民间三个层面,进一步表达对传统的敬畏和感恩。第四,故事导入要注重精神与技艺的准确传递,要坚守“为人民而舞”的使命担当。

  周萍(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民族民间舞教研室主任)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迎来了重塑“中国表达”的机遇。希望广大舞蹈人基于文化自信的态度和中华文化的立场,重塑“中国表达”的路径。    

  徐梅(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教授) 

  打破艺术院校舞蹈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利用丰富的区域性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建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特色课程群;大力开发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集成+开放”的创新教研形态。    

  周蓓(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 

  江南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着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及人文内涵,需顺应潮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创新;需把握时代特征,充分挖掘江南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江南舞蹈作品。    

  江东(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西藏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区域文化“状态”决定文化发展“形态”,需重视教材建设的“生态位”、教材建设中的度、教材建设中审美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的问题。    

  靳苗苗(国家一级导演,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主任) 

  舞蹈创作实践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烟火中寻诗意,折射出中国人特有的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第二,在纪念中主精神,精神是中华民族奋进的旗帜;第三,从艺术直觉到文化自觉,在未来更加专注于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和作品内在逻辑的打磨。

  苏雪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创作经典作品应具备以下原则:第一,以史望今,赓续民族精神;第二,以情动人,感悟生命真实;第三,以舞育人,端正人格品性。舞蹈高校应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胡骁(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 

  “岭南舞蹈”的创作实践是在区域文化限定下不断突破固有创作理念发生的。“岭南舞蹈”是限定性的“区域文化”,创作理念是更为宽阔的思想彼岸。

  李卿(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 

  从“中国民间舞”到“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是中国舞蹈艺术自律的必然结果,需根据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现实与独特的文化政治语境,结合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的艺术院校所开展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实践进行调研,进而理解存在于民俗仪式中的身体文化资源在现代中国舞蹈艺术领域所经历的独特演变历程。  

  红色题材芭蕾作品创演及人才培养 

  王才军(原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一级演员) 

  芭蕾人才的培养机制需要从教育课程设置开始完善,要打通专业间的壁垒,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课程架构,全方位的提升芭蕾人才的综合能力,丰富人才的文化积淀以及舞蹈语汇的积累,以培养中国芭蕾发展需要的全面人才。

  黄笑冰(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副系主任)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探索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积极影响世界舞蹈艺术发展的文化自信,不仅是用芭蕾的语汇传播中国文化,更是为世界芭蕾艺术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赵一飞(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 

  为人民而舞是新中国芭蕾事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繁荣艺术创作与造就人才有密切关系,要依托红色题材剧目培养芭蕾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品格。

  邹罡(广州芭蕾舞团团长) 

  主旋律芭蕾舞剧的创作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时代文化,强调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的连续性,在芭蕾本体语言的基础上融入地方特色,从传统思想和文化当中去提取有着华夏儿女印记的精粹。芭蕾舞剧创作思路需要转变,审美眼光应更当代化,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创作风格。

  辛丽丽(上海芭蕾舞团团长) 

  当下文艺工作者担负着弘扬红色文化、革命情怀的重任,不仅是要在排练厅里打磨锻造,更加要让平凡生活中的“人情味”融入舞台,与时俱进的更新创作手段,戒骄戒躁,永远对艺术充满敬畏的心。

  杨越(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要运用芭蕾艺术“世界语言”之功能,承载中国的红色精神内核,传播中国文化。让学生从思想和肢体上充分感受优秀中华文化,让新一代芭蕾人才在中华文明的自信中成长,走向世界,走向艺术的高峰。    

  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 

  李小芬(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创新型国际标准舞的人才培养应架构能力先行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目标是“高定位,准目标”,培养的是融竞赛、表演、教学、训练、创编与传播能力于一体的国际标准舞与运动文化传播的卓越人才。

  龚为民(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 

  国标舞的艺术创作要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之路,必须努力提高舞者的文化知识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国标舞的创作中,编创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国标舞艺术作品。    

  齐志峰(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国际标准舞是一门极具包容性、观赏性与参与性的世界语言;创作者要坚守创作本心的感召,在创作、教学与比赛中坚守纯粹与真诚;舞蹈创作应寻根铸魂,汲取传统文化养分,并注重编导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个性;国标舞是世界的民族民间舞,每一位国标舞人应怀揣“为人民而舞”的初心,在全球化语境下以国际化语言彰显中国风范、传递中国文化。

  陈淑民(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洋为中用”是用西方的舞蹈元素,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是中国国标舞竞技性与艺术性的平衡点。国标舞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通过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创出属于中国的国标舞发展之路,强调“多元化、融合性、特色型”的教育理念。

  张平(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国际标准舞最有价值的,是人与人之间、男人和女人、熟悉人和陌生人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黏合剂”,是一种人类交往的关系学,融合人与人关系的文化产物。未来,让囯标舞“规限下”“自由”的“教育身体,关爱生命”,舞出中国气派的国标舞,赋予国标舞为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新的美育价值。    

  主旋律音乐剧的创作与教学 

  杨硕(中国音乐剧协会副秘书长) 

  主旋律音乐剧创作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作者是否具备发现与思考的能力,是决定一部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能够通过一度创作帮助导演和其他工种解决问题,才是一名合格的音乐剧编剧。

  边文彤(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与教学这些年一直在探索中实践,舞台美术设计在解读剧作精神的轨迹上不断前行。

  肖杰(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剧目实践教研室主任) 

  在教学剧目选择上,主旋律音乐剧非常适合作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扎根小人物的主旋律作品去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在细节上去展开、去生发,寻找到人物内在的动力和逻辑。

  张永庆(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教授) 

  红色音乐剧作为一种西方舶来艺术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文化产物,是中国语境下一个重要的音乐剧类型。以少数民族题材为特色的红色音乐剧一支独秀,具有“悦耳”“悦目”“赏心”的艺术创作特征。

  百年百部舞蹈中的红色记忆 

  孙龙奎(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作品的时空广度要呈现舞蹈美,建构舞蹈艺术观;人文深度要呈现人文美,建构舞蹈美学观;历史厚度要呈现境界美,建构舞蹈世界观。我们要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出发,把握作品的生命力与创作力。创意要与时俱进,结构要与世俱化,境界要与美俱荣。舞蹈中的创意不仅要安抚灵魂,更应当涵养灵魂。

  万素(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编导应以“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为创作理念,在自我的反思和人性的内省中赓续红色基因,熔铸红色情思。而红色意识的孕育需要基于历史的真实,立足当代的视野,并由艺术的想象转化为演绎的真实。

  闫晶(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重温经典作品背后的鲜活故事,是为了在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陶染中重拾“为人民而舞”的创作初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以舞蹈点燃希望之火,照亮时代新征程,在全球化语境中彰显舞蹈艺术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王欣(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 

  老一辈舞蹈人对舞蹈事业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赤城,为党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共同的指向了所有中国舞蹈人最伟大的使命——为人民而舞。他们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用中国人熟悉的形式与极大的热情来关注现实人生,在最艰苦的土地上开放出最鲜活的花朵。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舞蹈建构 

  钱林林(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清明奇妙游》《重阳奇妙游》总导演) 

  河南卫视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出发,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潜在内涵,用科技赋能传统古典舞,打破年龄、区域的隔阂,在经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一种平衡点、契合点,让不同观众能从中赏析中国舞蹈,读懂中国故事,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李永明(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2021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舞蹈总监) 

  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我们在编创过程中,认真做到了对观众群体及其观赏习惯观赏方式、电视文艺类舞蹈作品表现方式、现代影视拍摄技术和先进拍摄仪器、审美趋向和审美诉求、传统文化和古典舞蹈风味这五个方面的准确把握。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舞蹈与节日均是系统性的文化符号。电视创作要特别注重身体文化与传统文化节日的结合,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在节日基调的基础上建构舞蹈符号进行文化表达。技术因素永远不能消解其背后的艺术情感与文化内核。舞蹈只有呈现出对情感、生活、社会的理解,才是这个时代的好舞蹈。

  张建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中国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巨有超强的叙事功力。节目几乎打破了传统电视叙事的约束,超越了传统舞台表演、电视晚会表演的时空限制,在某种程度实现了“电视语言的革命”。

  刘辉(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副所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 

  近年来舞蹈“出圈”的深层根源与“文博热”相似,均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引发大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面对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造成的冲击,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成为知名文化IP后应积极赋能各个行业与产业,通过不断地“破圈”与融合形成更大的势能,共同活化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推动国潮文化发展,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马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表演艺术的传播媒介已从传统剧场媒介进入数字领域,新型的数字媒介为舞蹈艺术的创新与活化开辟了新的路径。智能化、数字化及信息化的媒介时代,舞蹈艺术文本已不是简单地“电视+舞蹈”“网络+舞蹈”的形态,跨界和融合势必是一种无法低估的内生动力。

  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运河故事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承载运河记忆的民间故事”与“呈现运河文化的舞蹈艺术”之间有着相互融通的文化因素。把舞蹈与运河故事结合起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舞蹈叙事,对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发展建设、文化传播与交流都具有独有价值,也有助于中国舞蹈在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中实现“为人民而舞”的至高追求。

  崔巍(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 

  国家的发展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学校也一直在将教育与社会创新结合。希望舞蹈艺术能够更好地结合其他广阔的领域,通过传承好历史、书写好历史,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贡献文化的力量。

  马盛德(原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研究员、巡视员) 

  不能把非遗视为读“原著”,原著是不能动也不能改的。非遗是源头但又是活水,在活态传承中会发生变化,也会不断地进行再创造。高校的民族舞蹈教育要注重民俗性为主要元素,要尽可能多地保持民间舞蹈的“奶香味”,从而区分各自的独特性与民族性。

  张迁(北京市文旅局处长、研究馆员

  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中轴线上的传统舞蹈世代相传,讲述着中轴线的故事和文化,体现着鲜明的北京特色。保护这些传统舞蹈可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从提高“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的角度,开展综合性的舞蹈保护工作、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推动民间舞蹈的传播与创新等途径展开。

  张巍(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要想群众之所想,以欢乐为纽带、规范为手段、繁荣为目标、人民为中心,推进群众舞蹈的普及与传播,表达群众之所表达,通过广场舞文化这个载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舞蹈文化品牌,让更多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和谐进步的文化、共同分享美好幸福的生活,让群众舞蹈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李北达(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非遗传统舞蹈传承人是活态传承,需要有“人”来传承,传承的方式是自然传衍,传承的核心是保护传承的“人”,传承人在承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其生成、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舞蹈传承人的保护应该遵循“原生态”的三“自然”标准:即自然形态、自然生态、自然传衍。

  张朝霞(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近年来,舞蹈不再局限于“黑匣子”“白盒子”等专业艺术空间,在非常规环境中跳舞,已成为舞蹈介入的新常态。而随着人类数字化进程的提速,“数字人”和虚实相生的“元宇宙”表演空间也成为可能。要在新场景、新空间中有效嵌入舞蹈,并发挥其“时空力”效能,就需要建构“新艺管”思维。

  岳昌涛(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北馆)馆长) 

  公共文化中的舞蹈活动可以打破专业舞蹈和群众性舞蹈之间的壁垒,“还舞于民”,具有提升修养、平衡身心、增进交流、团结友爱、传承文化、建立自信的功能,应当更灵活地运用各种途径与方法将舞蹈应有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

  红色艺术经典的对话-创作谈 

  王丹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前副司长) 

  《红色娘子军》这部家喻户晓的红色传奇具有中西方融合美、精神内涵之美、视听综合之美,这启示红色经典创作要遵循艺术真实,与人民共情同心,踏时代之鼓点,以“三精”“三度”作为红色艺术经典基本要素。   

  郑永乐(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 副教授) 

  中国国共产党借助戏剧这一受众面广、接受度高、时效性强的艺术手段,广泛宣传教育民众,充分调动国民的抗日热情、凝聚了全民的抗日、决心与信心。

  张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亚洲影视中心主任、教授) 

  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承载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为内核,当下的创作数量与美学风格逐渐丰富多元。在迎接建国70周年与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点上,红色革命史影视剧创作迎来新潮流,应不断贴近新时代、新青年、新文化,有新书写。

  赵明(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舞蹈创作有三个要点:党心和事业心。党心就是对党的忠诚,事业心,就是你对自己钟爱舞蹈事业的执着追求;使命和担当。使命就是紧随着党在不同时期的文艺方针,特别是新时代对艺术家的要求。担当就是谱写好中国发展史和党史,和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去为人民服务。有很多的命题作业,需要我们去谱写,需要我们去做。红色基因和艺术家的胸襟、情怀,我们要始终不断地培育红色基因。

  沈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编导)   

  红色文化有它的限制性,当它放置于一个全新空间的时候,我们利用我们舞蹈编导独特的视觉空间的编导方式,是可以呈现出那份精彩,那份震撼的。

  任冬生(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教授) 

  我们设计师现在所面临的是如何去选择,如何找到合适的手段,适合舞台的手段,适合这台戏的手段来完成我们这台作品而选用我们所要使用的类似的技术。

  费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一级编导) 

  所有红色题材也都应属于现实题材。因为红色题材所反映内容的时代性,大部分作品属于革命历史题材的范畴。但是时至今日,红色题材也在不断扩充,在时间线上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需要面对从革命历史到现实的过渡和延续。题材的精神特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判断。

  孔德辛(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导) 

  今年红色题材当中,好的题材很多,好的剧目也很多,要在一些剧目当中建立自己作品的个性,避免重复性。

  田露(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红色题材最核心的就是每一个生命的精神世界。这个无形精神可能就是高尚的情操,或者深邃的情感。

  帅晓军(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 

  在创作当中,人肯定是第一位的,人性肯定是第一位当中最重要的。如何讲人性,去体现最真实的东西,才是我们最值得去诉说的。这样的真实,包含了我标题里面说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理想信念这些非常概念的东西。要如何体现“人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有一个基础,那就是真实。

  赵铁春(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一切立意深远、主题崇高都容易贴上宏大叙事的标签,而宏大叙事的艺术作品应该遵循国家话语的基础。国家文艺话语的中国舞蹈风格、中国舞蹈气派应该用中国的故事、结构方式、作品语言和表达方式创建中国舞蹈演艺学派。

  邓一江(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高精尖技术可以使舞剧更具有观赏性,但是必须围绕舞蹈主题服务。高精尖技术替代舞蹈语言的作用会使编导忽视对于舞蹈语言的开掘。舞剧编导要坚守舞蹈本体的初心,开掘舞蹈叙事、抒情与表意的功能,使舞剧艺术更具魅力。

  白凌(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当下红色主题创作的实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以当下年轻人的思维、解析与重构红色故事,以及通过红色主题对于当下社会与观照继续红色主题创作导向,都需要不断探索。    

  肖燕英(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授) 

  中小型舞剧创作表演实践,可以提升本科生独立思考并自觉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是培养优秀舞蹈表演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衔接课堂教学、创作与舞台表演的有效方式。    

  李琦(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 

  红色舞蹈创作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舞+思”模式,提升新时代红色舞蹈创作的文化想象。

  张立夫(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编导系主任) 

  将历史的真实与当下现实进行连接,历史的真实是当代舞蹈创作艺术的历史依据

  马军(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院长) 

  教学重点在于开发学生对于身体和自然的认识,不仅是身体的感悟上,更是与宇宙与对话,塑造学生对于大舞蹈认识。

  刘慧子(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制片人、导演) 

  我国舞蹈影像发展经历了两次变革,在镜头语言与肢体语言有机融合的当下,3D技术、AR、XR等等虚拟技术广泛运用,实现艺术创作观念的实质性转换,媒介融合舞蹈艺术传播与发展有重要意义。要关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杨越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舞蹈影像创作具有三层意义:新影像技艺重塑舞蹈表达,构建新视觉奇观;舞蹈与其他领域联合,生成新元素组合;主流话语与小众话语融合共生,推动新话语表达。

  何少伟(中国煤矿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电影导演) 

  舞蹈影像创作者需要掌握电影的视听语言,找准创作定位,分析市场环境,提升宣发空间,从多维度助力舞蹈影像创作的发展。    

  田培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用“显微镜”仔细分解人才个性特征,有效剖析教育规律;用“放大镜”精准搭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形成完备结构体;用“望远镜”积极审视阻碍发展的因素。

  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未来任何一个学科的人才都要具备通才的能力,通才里显示专才,是一种趋势。

  张麟(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对专业型舞蹈教师培养应该从实践经验、方法整合、原理构建、知识借鉴入手,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从学科、专业、目标、文化输出真正实现当下时代的需求。

  李颖(西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 

  跨界融合深刻地重塑了这个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艺术传承传播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必然成为未来创新的重要力量。

  知识、途径与标准:面向未来的中国舞蹈普及教育 

  刘轩(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院长) 

  作为美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舞蹈普及教育有责任服务于“美好生活需要”,有责任为新时代培养具有美丽基因的建设者。

  钟宁(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广场舞辅导的培训课程,我们应该应尽可能体现“范围”——针对所有大众、“层级”——由浅入深、“美育”——提高素质等等理念,帮助更多的人享受舞蹈的快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张素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当前的美育和舞蹈普及教育有着无法回避的,甚至是全覆盖的媒介前提和以算法为中心的价值判断标准——算法正义。作为美育的主体和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要践行者,“学院派”舞蹈在这一过程中的应以有更积极的参与态度,并应该成为当下舞蹈普及教育中媒介传播失衡的制衡之力,以及未来算法正义的主导性群体。

  韦立(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教育培训处副处长) 

  要提升国家整体艺术教育人才的素养,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培训,明确政策方向和工作任务,加速弥合社会艺术普及事业功能和产业价值的缝隙,把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教育融入社会的大教育格局之中,让艺术教育为国家整体教育的视野的发展和全民艺术素养和文明水平贡献更大力量,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舞蹈发展的政策与业态 

  夏小虎(中国舞蹈家协会秘书长) 

  舞蹈人才的培养始终是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应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立体的高效多能模式,让舞蹈人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多元化高质量的需求,使舞蹈人在文艺界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艺术创作应该扎根于本土文化的滋养,团结新文艺群体,共同树立舞蹈界的新风正气。

  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艺术处在一个生态体系,包括生产体系、中介体系和资助体系。一个好的、可持续的艺术生态体系应该在这三种体系的构建基础上生生不息,我们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基于这样的体系,它通过财政补助、设置法律、实施管制三种方法来干预艺术、做动态优化。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政府对艺术的角色有所改变,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从管制到管理,再到治理的艺术治理观。

  张海君(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中国本土演艺市场成为创作界和市场界的共识,为我们本土的创造提供了一个潜心创作和证明的机会,目前来看内循环的趋势逐渐向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下,优秀文艺作品带来的精神力量更能激起观众对于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的高度自信,观众回归文化演出生活的心情尤为迫切,而舞剧也成为了众多综合类的文艺院团的首要或主要选择。

  闭幕式发言 

  许锐(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副院长) 

  舞蹈作品要成为经典,必须和时代紧密相连,为人民而舞,才会有穿越时空的永恒特性。

  罗斌(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虽然疫情让人类按下了暂停键,却打开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加速键。在多元融通视阈中进一步宣传舞蹈学“中国学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让中国舞蹈人的声音在全世界弘扬。

  邓佑玲(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副院长) 

  “为民而舞”的论坛主题,高度契合着党的初心使命,也体现了中国舞蹈人在党领导下的核心价值追求。在科技传媒对艺术产生深刻影响之际,我们更需要回归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沉下心去创作与研究,在世界舞蹈学科理论中形成舞蹈的中国学派。

  高度(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一代代舞蹈人将个人的艺术生命自觉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捕捉创作灵感,传承红色基因,深情演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图谱,开创出了社会主义舞蹈事业欣欣向荣、繁荣发展的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戏剧学院历任副院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