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置的摄影器材,怎么出可以卖个好价钱?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万元创业小项目17m,以及1000元创业小项目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农村挣钱好项目有特殊的圈养项目、农村婚姻中介 、食用菌的种植、糕点设备出租。

特殊型的养殖属于小众的种类,一般是非传统的养殖类别,这样圈养项目受到农村百姓的欢迎。

花毛豚的市场需求量大,不仅肉值钱,皮毛也是优等制裘材料,市面收购价格都在20-30元一张,成品活体也达到了60-80元/只。

它们有一个很好的属性,就是可以室内舍饲喂养,劳动强度小,而且繁殖比较快,60只花毛豚一年都能发展到600多只,出栏的纯利润不低于3万元。

现在花毛豚在我国的数量还并不多,市场有很大的容量,这几年商家的采购量也在不断上升,这就意味着它是特殊型养殖的趋势。如果干得早,就一定能获得很不错的经济效益。

婚介中介服务是一个喜庆的行业,很受当地百姓欢迎。现在单身青年人越来越多,大部分要靠熟人介绍相亲,一部分青年人由于工作原因耽搁了婚姻大事,或者是要求的条件多,一直没有合适的,所以找对象成了农村一大普遍难题。

如果您在当地人缘好,为人热情,不妨办一家婚姻中介服务,还可以提供双方引见、家庭面对面等活动,实实在在为百姓服务,不愁赚不到钱。

中国食用菌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产品加工也在不断提升,闲置的荒废地都可以搭棚生产,培育食用菌的基质选择也很多样化,比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等。

成本虽然不高,但是需要掌握一定技术,温度、湿度、菌种等,不同菌种需要不同培养要求,如果培育顺利,把握好产量,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想当喜人的。

糕点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由于物价上涨,糕点的价格也是越来越贵,当然如果你有全套的设备供给人家使用,无形也老百姓带来了方便和实惠。

家庭用户只要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享受更美好得生活,也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欢乐,制作蛋糕并不难,只要稍加指点就能独立完成糕点的制作。

史上最给力的30个适合农村做的小本创业项目

史上最给力的30个适合农村做的小本创业项目

世界上不缺乏好的项目,缺乏的是发现好项目的规律。历史不会重复事实,但历史往往重复规律。做生意应该尊崇好规律,摒弃坏规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下是我整理的史上最给力的30个适合农村做的小本创业项目,欢迎阅读。

适合农村的30个小本生意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问题一、套头是不是都很差?

事实上,厂家在决定用什么样的头来作为“套头”、跟机身组成“套机”一起销售的时候,的确就已经先考虑好了、用户最可能需要的镜头会是哪一个。这往往跟机身的“气质”是配套而来的。比如,500D的套头是18-55IS,这个塑料壳子的18-55IS焦段正好是多数业余拍拍照片的人们最常用的,更重要的是跟同样工程塑料机身的500D正好组成了小巧轻便的一套,以此用户可以非常容易随身携带。50D的套头17-85的尺寸、重量则正好跟50D机身大小、重量很匹配,焦段也同样是非常便利地覆盖了最常用的一段。

同时,厂家考虑得很多的也是“匹配”原则;什么样的机身,意味着什么样“高度”的拍摄要求,于是给予各方面匹配度都比较“配得上”的套头。比如,5DII 的套头是24-105/4L,1DsMarkIII的套头是24-70/2.8L(原帖后来有网友回复说,这一说法不确,1DsMarkIII不作套机销售)。尺寸、重量,都是匹配得比较简明地好的。当然,所谓好马配好鞍,背后也有默认的价钱对称原则吧。

说到这里,估计没有谁说套头的坏话了——原来套头里也是有红圈圈的哦,听说只要有红圈圈的就是牛头哦。

但我得说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机型,套头也没很多新手想象的那么差、红圈也没想象的那么好;之间的落差当然有,但绝没那么夸张。一句话,没到影响你“出不出作品”的程度。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商品一样,满足基本功能的、打80分的东西,卖1000块,则85分的东西就要卖3000块,那个卖10000块的东西也就打个87分。而不是我对新手有歧视哦,我觉得即使是我这样的老菜鸟,多数时候也看不出(或者是根本就不认为有必要去看)那87分跟80分之间的差别。

因此,非常建议新手上套机用套头。那真的是厂家通过多年市场经验的积累后,为了最普遍意义的用户、专门进行过平衡考虑的设计。

话说回来,厂家、尤其是这些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对咱们的国情把握得的确不够。他们不了解,咱们很多人胸前挎相机有一项重要用途,就是要显得自己有档次(所谓亮骚)。他们真该向他们做汽车行当的同胞好好学习;你看,什么车到了中国,都会特别出品一款只针对中国人销售、而且总是卖得特好的“加长版”(很有趣的是,也称为L版)。这样做,会给那些不惧头重脚轻、一定要为500D配上24-70/2.8L的同志们省去不少麻烦。

问题二、“一镜走天涯”好不好?

答:好。至少没多么不好。(支起小阳伞一把,挡砖)

感兴趣的朋友们在器材版里肯定看过无数帖子大骂“一镜走天涯”的。理由大概有这么两个:一是光学素质差;二是失去了单反更换镜头的乐趣、“还不如买一个大变焦DC”。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成立,大变焦的镜头光学素质肯定不能怎么样,有了这么一个的确好像就是一个大号的DC了似的。

然而,“一镜走天涯”真的是方便,在很多情形下不可替代的方便。尤其出门长途远行、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很有限的情况下,尤其去到一些跋涉艰难、非常耗费体力的地方,尤其是经常可能突然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却又容易转瞬即逝的拍摄题材时。

新手们往往是还搞不清楚自己要拍啥的。一会儿看见好风景要拍,一会儿又觉得应该扫扫街拍拍所谓的“人文”,再一会儿又对远处一头漫步的驴感兴趣。“广谱” 点儿的镜头最适合他们用,方便快捷就是优点。需要拍过一段时间,逐步算是明白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再选择自己最中意的焦段,很符合逻辑。

当然,画质派会大声反对:拍是拍到了,可是没法看啊。——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这里千万别轻易中招。在屏幕上放大到100%还觉得细腻无比,才觉得画质好;这样的心态也许有小道理,但没有命中“大道理”。没有一幅好照片,是以“在屏幕放大到100%时每个象素都清晰无比”作为必要条件。优秀摄影作品,跟 “绝对清晰”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当然,画质好自然是更好的事儿,会给好照片添彩的。但对于一幅好作品来说,如果全部分数是100分,则“画质”项最多占20分;其中,至少15分是现代工艺下绝大多数镜头在正确使用下就已经可以收入囊中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在那些就知道把照片放到100%然后盯死了屏幕看的人眼里,才会变成“没法看”。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必要追求画质了(比如你象我一样有因为工作需要而必须把某些东西拍得清楚无比的需求),“一镜走天涯”的确就难以胜任了。

至于单反变成大号DC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无聊。单反就是单反,能容纳比一般DC更强得多的操控能力,无论换不换镜头、这些能力都存在着。你只要别有些“高手”说你两句你就觉得臊得慌就行——他们说你把单反用成DC了,那是他们的事儿;方方便便拍照片的可是你自己,对不。

问题三、要不要上定焦?

答:你觉得呢?(靠,这样回答是不是很讨人厌……)

实情如此:要不要上定焦头,取决于你需要不需要定焦头(继续废话……)。

定焦头有这么几个特点:1,普遍意义上说,在同样的光圈下,画质比变焦头更好。2,能够做到较大的光圈。3,构图、拍摄操作不便。4,新手乍装上一个定焦头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我更专业啦”的心理感受。

第1项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其意义的重大程度参考前文。第2项是很要命的,意味着它能让你跨越更大的光线范围、对付弱光环境。我发现很多人因为要给孩子拍照片而购买了单反,而孩子既好动、又多半是在光线偏暗的屋子里动,偏偏又还小、不能使用闪光灯,于是只好弄个定焦头、把光圈拨到1.4来对付。这可真是没辙;多数人很快就体会到了第3项的讨厌了,想要撵上体力无限的孩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儿。最后的第4项,也算是一个交代吧,谁让“定焦才专业”的鬼话已经流行了那么多年呢。

多数人会觉得最迫切需要的是大光圈。那意味着一份多出来的拍摄自由。当然,很好,虽然以拍摄者蹿前跑后为代价。但是,你的拍摄有多么频繁地必须用到这个大光圈,只好你自己衡量了。我身边认识的,人云亦云地跟风买回去、然后兴冲冲地试试大光圈和“背景虚化”、再从此只在摄影包的角落里呆着的50/1.4有好几只,日常上手的仍然只是某只变焦。

至于我自己为什么总是一个28/1.8,说穿了一文不值:懒。我是在胡乱拍照了N多年之后,越来越觉得可拍的东西少;但是又把拍照弄成了习惯,所以相机还总是随身带着,于是就带了这么个焦距中庸、光圈弹性很大而个头又比较小的镜头。

前阵子,资深高手右腿曾经发文说,高手用变焦、低手用定焦。我对右腿一贯很欣赏,不过他这个概念我不大赞成。我觉得应该这么说:高手善于选用最合适的那个镜头。有些拍摄题材的确只好用定焦头才能胜任。

问题四、都需要些什么配件?

答:咱们掰开揉碎了说吧。

第1项,手柄。我的个人意见是,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手柄实际功能基本没啥用。现在单反的电池续航能力都已经不错了,如果再多备一块电池,千把张照片都能拍下来了;标配的充电器充满一个电池的时间最多俩小时,急了的话充上半小时的电池就又能支持三五百张。得比一个手柄轻巧多少啊;那玩意儿一加上,笨重了一大圈。

但还是有人给出了若干其他理由。首先是“配重”;需要手柄的自然不是1D系列,如果架上一个类似于小白之类的镜头,会头重脚轻的。手柄在这时候基本起到砖头的作用了。我只好同意、这应该有道理;虽然在街上常见的加上手柄的机器常常配着类似于A16这样的标准镜头。其次是更方便“竖拍”;竖拍的时候有手柄的机器是不用右手绕过头出演“孙悟空”的(据说很多女孩配手柄的原因就是免得夏天竖拍时会露出腋下的毛)。我也只好同意这应该有道理,虽然我自己从未因此觉得有什么不便。

还有一项理由、支持手柄大卖的,就是:哪怕三位数的机器(如450D),配上手柄之后就显得很大个儿,乍看上去跟大马三似的很雄壮,容易得到周围人们的羡慕。这也好,花钱买个自己开心么。

第2项,存储卡。我认为这个钱不要太省。你会摁下快门,说明多少你是想留存记忆的。因为卡的质量问题、拍回来发现读取不了,实在是冤。至于多大容量的卡合适,那就看你自己需要了。我自己,反正一张4G的卡外加一张古老的512MB备用卡,一直用到而今现在也没觉得不够使。

第3项,UV片。这个钱最好还是花,相当于给镜头上加个保护;同时,最好稍微贵点儿的,这样能保证不至于对画质造成比较明显的破坏。但完全没必要追求什么顶级的。我强烈推荐Kenko的Pro 1d,价格便宜量又足,还薄。

第4项,摄影包。这东西是需要的,主要任务是在日常背相机出门的时候能给相机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没觉得那些岗岗大名牌的摄影包真就能比一般点儿的摄影包格外强在哪里——如果你不是就准备好了要去磕去摔去淋的话。在我这儿,相机总是随身带、但非常不愿意谁一看见我背的包就觉得我“搞摄影”的,呵呵,所以我就买了一个怎么看都不象摄影包的帆布漂流木,再给我的450D买了一个套机皮套,从此可以随便扔在任何一个书包里。

问题五、要不要“一步到位”?

答:一步永远到不了位的;也可能随便一步都已经到位了。

世界上不存在“一步到位”的事儿,数码摄影器材尤其如此。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就不用说了,还有一堆比平常见到的佳能尼康之类“高端”得多的器材,我都叫不上名字、就知道人家的价钱还得翻几个跟头的。

说咱老百姓能够得着的;就拿佳能来说事儿吧。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差不多最老的数码单反是N手的300D,最新的则有如1D MarkIV;最便宜的新机器大概是450D,价钱仅仅是最贵的新机1DsMarkIII的十分之一。很多人的“一步到位”的目标,如5DII或者7D,其实都没“到位”不是么。如果用安慰自己的方法来说事儿,“对于我来说就算一步到位了”,那你真的很认真地考虑过,为什么500D或者50D对于你来说就没“到位”?

镜头也是如此。18-55IS,售价便宜,“轻”而且“贱”所以很广泛地被“轻贱”;24-70/2.8L,“贵”而且“重”所以很广泛地被认为“贵重”。但“贵重”未必是个多么好的词儿;贵的意思是你花了好多钱、这些钱你本来可以给自己多塞好多好多馒头;重的意思是你走到哪儿都得多费很多体力、那顿中午饭就得多塞俩馒头。而摄影的乐趣,并不因为你更“到位”而增加多少,相反你如果再拍得不怎么地的话、挨骂的几率倍增。

技术总是在进步,综合成本总是在降低;后买的人,也就总是在占便宜似的。话说回来,早买的人还得了早用呢。用着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延续,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手头的东西慢慢限制了自己对需求的挖掘的时候,更换器材的必要性才能凸现出来。着什么急呢,是吧;要是你从一开始就“一步到位”,然后在若干个月之后悲惨地发现、原来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到的“位”,不是冤大头么。

拍去吧;拍的过程中,自己的“位”慢慢就“定”了,才说得上去“到”。

说到器材,就难免要联系到一个低俗的词儿,钱。很多人的“到位感”等同于“钱花够了感”,因为在他们心中,“钱花够了”就等于“品质够好”。可是在摄影这个事儿上,作品的好坏对器材的要求没那么高,眼下的主流单反都已经具备了出好片的能力。

只是不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更贵重的设备来向世界宣告自己很有钱或者很注重“品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还是强烈建议,这种思路的人不妨直接在脖子上挂一大捆美钞出门。

问题六、要不要上全幅?

答:随便。都能拍得足够好。但全幅很贵。

如果当初的35mm感光胶片的尺寸没有设计成36mm×24mm、而是设计成22.2mm×14.8mm,这问题就没人问了。现在,因为两种画幅同时存在,根据我们一贯认同的“大就是好”的原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全幅就比半幅好。

先得说,单纯就画质而言,我是有体会地同意的。半幅(APS-C)的CMOS板的面积仅是全画幅面积的约40%,因而在同样像素的前提下不得不把感光单元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如高ISO下画面质量的下降。——但是,So what?够不够你用?

有人说,全幅才是潮流。这话我觉得几乎不值得反驳了。眼下,非全幅的出货量是全幅相机的N多倍,市场保有量大得多得多;无论哪个厂家都把非全幅当作最重要的市场重心,而全幅只是在高端市场上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子——哪里有那么多象你这样雄心勃勃准备当专业摄影家的人呢;还是象我这样出去玩的时候带个相机拍拍照的人多,是吧。佳能最新推出的一系列EFs镜头,无论画质还是做工都越来越倾向于精细,只是碍于面子、暂时还不肯把那个红圈圈给EFs套上而已。

甚至更相反,我认为7D做成非全幅,是佳能的企业思路的一个信号:非全幅相机要向“专业领域”挺进了。15-85、17-55、60mmMacro等镜头的推出,无疑反映了厂家意图正在顺应市场而潜移默化。

这里就说到一个词儿,“专业”。我不知道,有多少初哥在购买第一台单反的时候就奔着“专业”滚滚而去,呵呵。这个词儿,诱人哪。曾经拥有全幅、因此“专业”过的N多老师们,肯定很enjoy这种被景仰的感觉、并且非常不愿意失去,于是难免时不常地下意识地透露出那么一点儿对非全幅的鄙视,让非全幅的哥们兄弟们郁闷一小下、再景仰他们一大下。你中招不?不全幅就不专业,不红圈就不专业;不专业,就很丢人哦?被表扬成很专业,就很得瑟哦?

问题七、哪个网站的评测比较可信?

答:国外的可信度高一些。

对国内各种媒体作出的各种评测,我是一直有戒心的。原因是,有钱人(厂家)有超乎你想象的话语权,因而大多数(不敢说全部)所谓评测文章都是公关稿件,歌颂是主要目的。只不过为了做得更象“客观评测”,一般都不得不在文章的最后好歹也说一句诸如“电池续航能力一般”之类不着四六的似乎含有一点贬义的扯淡话。

这可能有些年轻人不信;那就给你们一个现成的例子,到百度去搜一下“汉兰达爬坡门”就知道,一个叫做丰田的日本企业如何漂亮地把一次结果糟糕的评测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抹除、乃至客观评测者差点儿因为“诽谤”而蹲了监狱。这就是咱们现在的实情。也许你会觉得很不爽,那是因为你不足够财大势大;等你财大势大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爽的。

而境外一些网站能比较客观,同时也比较严谨。

同时,非常赞赏一些网友们自行作出的各种评测,这种无偿却认真的态度值得尊敬。但偶尔也有这种情况:拥有某设备的人为了肯定自己,以赞扬自己拥有的设备为出发点、进行所谓评测。因而,总结一句话就是,网上的评测谨供参考(包括我自己做的在内,呵呵)。

话说回来,一般评测都评些什么呢?无非各种物理指标。还请同志们认真想想,对于摄影来说,器材的物理指标有多重要呢。它影响你什么?限制你什么?

当然这也是正常心态啊。就算咱是一小小王八,也恨不得蹚的是个大大池子,是吧哈。

问题八、RAW、还是JPG,要不要PS?

我想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RAW到底是啥。RAW其实是CMOS板感光后的所有原始电信号的记录;相机会按照你的相机设置(白平衡、图像模式等)通过一系列固有程序、把RAW计算成为一个JPG文件,从而呈现给你。如果你用RAW,等于你得到了相机的原始记录,但这记录你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必须经过软件(相机内置软件或者电脑软件)的“翻译”,同时还可以“赋值加工”(指定白平衡、图像模式等)。

RAW当然能让你有最“根本”的东西。但它很麻烦:一是它不能直接看见,必须经过电脑处理才能显示(所以相机内置都有“RAW+JPG”的设置);二是它数据量很大,于是导致对存储卡容量的挑战,且造成数据读写量的剧增、从而影响连拍速度和数量。

——我反正是彻底认了自己是个懒人,所以非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几乎就没用过RAW。直接出来JPG也挺漂亮了呀,不是么。说实话也基本什么都没耽误。后边 RAW允许的调整空间,其实在机身上作出合理设定后,就算是差点儿也差不到哪儿去:瞅一眼天空,大概色温有数了,类似的吧。

但,象我这样马大哈的可能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很追求的。就比如Photoshop;很多人趴在电脑前用Photoshop“做”片子的时间精力,远比拍摄时揣摩、构图、拍摄来得多N倍。

得说这是好事。每每到人像版,看着美女们白玉无睱、玉骨冰肌的样子,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从来不曾见到过,赏心悦目之余、自然慨叹PS神功无限;“拍”出这样的片子有面子,被“拍”出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们更有面子,大家都开心,挺好。看着这种情形,电脑里都没装过Photoshop的我只好羡慕嫉妒恨。

然而我却终于没有去装上Photoshop的意愿。我觉得,拍照片是一回事,而做照片是另外一回事。拍,这事儿我喜欢,并且总希望拍得更真实。做?咱不感兴趣。我总觉得,照片存在的意义是还原真实。世界本来并没有那样的做出来的艳丽,对吧。

在这一点上,我完全不指望大家的认同。

问题九、中关村、马连道,五棵松?还是淘宝?

答:中关村已经是恐怖地带了。马连道和五棵松正在变得恐怖。淘宝?!

现在还敢去中关村买相机的兄弟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毕竟是中国高新科技产品的发祥地,村里随便哪家商户都早已经玩惯了高科技,要技巧有技巧、要招数有招数、要套路有套路,总之初哥们想要全身而退是颇有难度的。不过还好,上当的人多了之后,总是有人能够跳出来给予揭穿;他们的招术也无非是先用低价幌子吸引你过去,然后忽悠你换一种机型(造成信息不对等)或者鼓吹什么配件的重要性(信息更加不对等)。你楞是坚持不换机型、不追加预算,大不了也就是买卖不成。

骨子里,90%以上的骗子都是利用你想占一点儿便宜的心态。实际上网上能查到差不多所有设备的大致价格。哪家报价低得离谱的,别惦记了,天上没有凭空掉馒头的好事儿。

马连道和五棵松都是北京传统的摄影器材市场,眼下似乎还比较正路,不过道听途说来的一些信息让我感觉他们那里的一些商家也正在变得不那么靠谱。没辙啊,这是一个全民只管设法尽快捞钱的时代,能今天捞的绝不等到明天、能捞到100块绝不只捞99块;所谓商业道德,改革开放之前咱们还有,一开放丫就出国了、再没见回来。

淘宝,我说不好。以我这种穷人,买个相机或镜头属于置办一个大件儿的,东西不拿到手里仔细掂量掂量、是死活不肯就把钱给出去的,呵呵。

至于验机,说实话没经验,只知道类似于ISO1600曝光3秒查坏点之类的基本技巧。我个人觉得,现代工业产品,出现特色毛病的应该是很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也许我人品爆发,买回来的机器镜头都没怎么验、也都没什么毛病,唯一的一次遭遇到一点儿毛病、还被特别重视地解决了。那是350D刚出的时候、我买到了据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台,成像总是会比取景框里看到的稍微倾斜那么很细微的一点点。拿了跑到佳能公司,佳能二话不说,先给我一个300D替用,然后从日本调了一台新机器到一个经销商处、我用300D直接换了回来。在这个事情上,我的感觉是,佳能可比咱们的很多商家有道德得多。

北京之外的城市、什么地方买器材靠谱,就彻底不知道了。前段时间才得知有个江苏的哥们在南京某著名器材城花12000买回一个500D套机并得意洋洋中……

问题十、哪个镜头适合拍什么?

答:坐下,喝个茶,咱们唠仨小时,……

还是得大力鼓吹套头。那玩意儿也许画质不是最好、做工不是最细、能力不是最强,但多数都是兼顾了许多种拍摄需求的、综合性能价格比很高的东西。仍以最便宜的套头18-55IS为例。18mm的广角端,等效35mm片幅的焦距是29mm,一般的风光片完全能拍下;55mm端,只要你别躲得太远,拍个半身人像乃至一张大头,也都没问题。拍呀拍呀,自然就慢慢知道了不同焦距的感觉。

但是要偷偷摸摸不被发现地拍呢?要在灯火阑珊的夜里拍呢?要拍出来能分辨出公母的苍蝇呢?要“打鸟”“摄月”……呢?

大的规律,从镜头的命名属性上就都可以得到答案了。广角,就是对付大场面的。长焦,就是对付远处的。大光圈,就是对付暗处的(也可以是制造“背景虚化” 的)。微距,就是可以凑近了拍、把小东西拍得老大的。移轴,就是真实还原各种几何线条的。狗头,就是……啊呸,说快了嘴、吐噜错啦。

——你是不是各种镜头都需要有呢?那看来你是各种东西都需要拍了哦,恭喜你,在如今这世道还如此胸怀大志。同理,你是不是也胸怀大志到所有焦段都要“配齐”呢?唉,这个“配齐焦段”的说法,又害得多少人花了多少冤枉钱啊;身边的朋友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买相机的同时忍不住花一堆钱去买回来一个白炮、之后在试用过三两次后蜕变成为一件家具。

那,啥头适合拍人像(问这个的人最多)?其实,啥头都适合拍人像。

大家爱说,人像就是85/1.2或者85/1.8或者50/1.4或者70-200/2.8L之类。说这些话的人是比较“主流”的、亦即比较时尚的,原因是,眼下人像片的普遍“境界”就在于“背景虚化”;因此,大光圈、长焦距,制造出“空气切割机”的效果,那人像就是岗岗的(参看蜂鸟人像版)。

我在这里只好很非主流地说,“背景虚化”其实很容易(即使用18-55IS)。更难的,偏偏是那些能够把人像和环境都放在一张照片里、而且环境能为人像制造氛围凝缩性格的,不那么“背景虚化”的片子。不妨看看那些摄影史上伟大的肖像作品,有几张靠的是“背景虚化”?如果觉得那有点远,咱们说近处:咱们著名的右腿(新手可能不知道,右腿全称:“右腿骨折过”)在论坛里贴过很多纪实题材的片子,其中不少人像片子能讲故事(那是我认为优秀的肖像片的必要条件之一);你不妨搜一搜看看,有多少是“背景虚化”的?

问题十一、有没有其实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答:有!最典型的,就是:说明书。

记得很早以前在别的论坛里看到一位高手写的帖子里有过这样意思的话:如果你翻开一本单反说明书,里边的内容你能看懂的不到2/3,你就不适合买单反。这话我不赞成的;如果我家饭桌的某条腿短了,就买一个单反来垫着,也不碍谁的事儿,对吧。但这话是有道理的;道理在于,单反相对于一般家用DC来说所拥有的各种好处,说明书里大概都已经说明白了。

器材版里经常会见到一些这样的、看来是单反新手的提问,比如“M档怎么调光圈”、“曝光补偿怎么设置”等。这些问题,在说明书里早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完全不必扔到论坛里、再指定某个著名大师来专门回答一次的(大师们真不容易呀,呵呵)。要是器材版变成了“单反说明书复读机”,那实在是太无聊了。

我家LP看我折腾相机多年、时不常就给她秀点儿啥,跟着也就发生了浓厚兴趣,自然在出门游玩的时候也背了相机四处咔嚓。于是经常发生这样的情景:我正在认真琢磨一个什么,就听得LP遥远的叫声传来:LG,快过来看看这个怎么办啊;连忙拍马过去,仔细一看,昨天晚上拍夜景用的ISO1600+F2.8光圈优先的设置,拍出来一片白茫茫……直到上个月我才把这块心病去除:专门用了一整个周末,伺候咖啡伺候巧克力伺候牛肉干的前提下,把说明书认真陪读了一遍,并当场演示、看到哪页就拿相机当场耍一遍。

尤其女孩子们,天性对这种物理的、逻辑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往往能仔细看说明书的少;这里给出两个解决方案:1,勒令老公(男朋友)搞明白,然后在某个豪华餐厅的烛光晚餐餐桌上配合红酒一瓶钻戒一枚玫瑰一捆的情况下,手把手地教会你。2,在器材版发个撒娇帖,题目为“小女子弱弱地问……”。

问题十二、器材的使用寿命?

答:足够长,一般能用到你嫌弃它的那天。

到目前为止,我身边认识的所有朋友之中,还没有一例是某个机器或者镜头真的是“用坏了”而不得不扔掉重买的。相反,倒是有朋友拿着单位的设备,想要更新一下玩玩新的吧、旧设备却怎么都用不坏;新器材的申购理由就是成立不了,郁闷呢。

这也是我颇想发起的一个统计,就是现在的爱好者们手里器材更新的周期。一款机器,大概耍了多久之后、就觉得不够自己用了,或者就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可能落后了、于是要升级了。当年的350D曾经在市场上卖疯了,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有多少人已经出掉了换成了更新的机器、有多少人把它当作了“备机”?真正把它用坏了的,有多少?

器材寿命里最被广泛关心的是快门。佳能只在两位数、一位数的机身指标上有快门寿命的说明,曰10万次到30万次,同时不提供检测快门次数的官方软件。三位数、四位数的机器,快门寿命不标注,有人猜测说大概5万次吧。

就拿5万次说事儿;这个次数真的也已经足够多。理由如下:

1、假设你每个月拍1000张(平均每周两百多张、每天差不多“一卷”),你可以拍四年。这个频率,在一般意义上、把摄影当作业余兴趣的人来说,都属于比较“勤快”的。

2、正常情况下,快门到了5万次,并不是就不能用了,而是快门的速度将不能保证如刚出厂时的100%精确。

3、快门是相机的一个部件,更换起来很容易,费用也不高;一个三位数机身到佳能公司官方维修更换快门的费用大概也就是三五百元,这就是再获得5万次快门的成本。

唉。我想多数时候人们更换自己设备决不是因为它用坏了,甚至都不是“不够用”了;而是它老啦、没那么漂亮啦、落后过时啦、不新鲜啦……嫌弃了呗,小媳妇变成了黄脸婆、捏在手里“左手握右手”没感觉了而已。感觉的事儿,跟寿命成反比例关系的;你买回来一个超长寿命的器材、永远都不会坏,结果就是有朝一日你就是想要换掉它的时候心理上反而多出那么一点儿负罪感。它还是自己坏了最好,是吧哈。

问题十三、高感有用吗,重要吗?

答:当然有用,但是没那么重要。

数码时代,高ISO的能力已经得到了飞跃的进步。在胶片时代,ISO400的胶卷价钱就比普通的ISO100贵多了,似乎就没听说过哪个业余爱好者采用。提高胶片的感光度,是一种对胶片生产工艺上的“硬”要求,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到得数字时代,高ISO并不需要对感光板进行任何改动,只需要成倍放大电信号就好;但是,放大电信号的结果就是会产生噪音,而去除噪音的算法则导致成像锐度下降,这就是眼下的问题。

咱们得回归高ISO的本质:扩大拍摄对光线需求的自由度,在需要高速快门或者弱光情况下能得到清晰影像。那么,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多大的这份自由度呢?

自然光线下,白天、室外的风景、肖像,一般ISO100-200搞定;室内,只要房间有个像样的窗户,ISO800足够了。

夜晚,灯火通明的街景、灯光明亮的室内、聚光灯照亮的舞台,ISO1600足够用。

我觉得,上述两种情况已经覆盖了多数业余爱好者的多数拍摄课题。下列情况则开始涉及对ISO1600以上的需求:

手持拍摄灯火并不辉煌的夜景;

在昏暗的室外(比如清晨或者黄昏)用超长焦距拍摄快速移动的东西(比如打鸟);

乃至在陪着小甜甜一起看月亮的时候忽然想起来给她拍一张月夜舞姿(恨不得ISO 819200啊),等等。——你有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需要?

得说,摄影器材里有N种东西还真就是为了一些极端情况下准备的。其中包括:

1、大光圈镜头。举个例子,多数情况下我手持拍摄北京夜景时采取的ISO是800,这时采用2.8光圈一般可以用1/50秒左右的曝光时间。

2、三脚架。你可以ISO100踏踏实实地曝光N秒钟——不过只好拍静止的画面。

3、防抖机身或镜头。也可以适当延长你的曝光时间——不过仍然要求拍摄对象也不好动。

4、闪光灯。在你拍摄对象局限于一个小的目标空间中的时候。

在上述四个东西里,最常被初哥忽略的、偏偏最实用的,就是其实最便宜的三脚架。弱光下的静态的拍摄对象,一个山寨版三脚架就搞定,呵呵。而配合其他各种措施,又能帮助你解决一大部分拍摄问题。你还有百分之多少的拍摄需求、真的就那么器重这个必定导致画质损失的高感?

当然,还是有这四个东西全凑齐了仍然搞不定的状况、非ISO6400不能解决问题的(比如小甜甜月下舞姿);拍摄愿望无止境啊。那我没辙了;上高感吧。

那么,高感到底谁家最好?我觉得,现在各家的CMOS工艺真的已经是蛮好的了,众多机型在ISO800甚至1600都可以产出能支持较大画幅印制的成像;到了3200以上的片子,坦率说缩小了都好像还看得过去,放大了则都好不到哪儿、甚至可以说都很菜,比过来比过去也就是比的“谁更稍微不菜一点点”而已。有些老师说的“可用”或者说“可接受”这样的词儿,其实非常“个人感性”的,真搁到你头上、拍了这样一张回来自己盯着屏幕仔细一看,还不定从你嘴里蹦出来一个什么词儿呢。

那,为什么最近论坛里大家讨论高感讨论得如火如茶的,搞得这个高感好像是个灰常灰常重要的物理指标哦?呵呵,这里,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尽量用杨钰莹姐姐的声线):

很多人希望通过高感这个指标来证明某个品牌更牛,而已。你没看到凡是歌颂某品牌而贬低另一品牌的帖子都很火么;很多人是有高度的品牌忠诚度、并且把这种忠诚度上升到与个人荣誉感紧密结合的高度的。证明自己使用的品牌更牛,近乎等于证明了自己更牛吧。

当初,某品牌的高感能力一直强过另一品牌;最近,长期高感落后品牌的某款机器忽然高感能力大升、反而在高感竞赛中获胜了。这下,当然是重磅话题啦。

——你,悄悄地听见了没?

问题十四、怎么选二手?

答:严肃认真,小心谨慎。

没办法,现在这个世道的确颇有点人心不古的意思。我坚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但因为极少数坏人百分之百都把自己扮成好人的样子,我们只好以防备坏人的方式来防备所有人。而如今咱们国情就是这样,违法成本很低、而维权成本极高,吃亏上当了往往最好的结果只是被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热烈同情一番而已,大多数骗子最终还是揣了钱逍遥着;因此,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自己曾经买过二手、也卖过二手。迄今为止曾通过两个网站寻找(发布)过二手信息,一个就是蜂鸟的二手交易版,另一个是中关村在线。感觉卖东西的过程很简单,可能因为我会提前做点儿功课、知道大概行情,并一般会定一个比行情低那么一两百的价格,而自己用东西一惯很爱惜、成色都还不错;同时,自命做事比较凭良心,总之一切据实以告就是了。但买东西的时候的确心里多少有点栗碌,因而每次都费的时间比较长。

除非你是从知根知底的、靠得住的哥们手里买东西,否则个人建议如下:

第一,不赞成一切非当面交易的方式。尤其是异地通过快递收取。见过飞机火车装卸行礼的人都知道咱们国内邮递系统对货物的处理方式。相机镜头都是精密仪器,不敢说那么娇气吧、但那么跌跌撞撞地一路过来,鬼知道会发生什么;没问题当然就没啥说的了,万一到了你手里发现有问题了,那可就互相彻底说不清楚了。

第二,提前做功课了解行情和知识(比如镜头、机身的编号法则等)。

第三,最好带上两个工具:笔记本电脑,和一支手电筒。笔记本电脑用于试机,手电筒则用于观察镜头。

第四,到手先细看,越细越好。看成色,主要看那些容易发生正常使用磨损的地方。比如,机身最先磨损的一般是背带挂口、热靴接口、电池触点等(都属于一眼就可以否定“全新”的地方),然后是手握处和边角。仔细检查每一个螺丝是否有伤痕——它不会无缘无故被拆开的。手电筒在检查镜头内霉点和灰尘的时候用得着。

第五,别嫌麻烦,拍几张、然后导入电脑里仔细看。如果有什么检测软件,更好,当场验明正身。别理睬卖家脸上烦躁的表情,更别理睬卖家脸上亲切的笑容,呵呵。发现问题,立即问,别含着;尤其不要因为怕别人鄙视你外行、于是想问都不好意思。

第六,一定要卖家留下一张“字据”。如果是商家,发票是一定要索取的。如果是个人,则要求他当场写一张。推荐格式如下:“今售予××镜头机身一套,收到交来镜头交易款××元整,镜头型号××、编号××,机身型号××、编号××。收款人(签字),联系方式:××,×年×月×日。”

第七,二手的器材买回来后,消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消毒湿巾正常擦拭那些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地方。

总之,认真仔细就是了。谁让咱们不舍得花那份买新的价钱、还想什么事儿都不耽搁呢(上大店买个全新行货,看着他们拆包装、开发票的感觉,那是岗岗的)。

以下东西,个人很不建议买二手:存储类的东西(CF/SD卡、移动硬盘之类,本身不贵、已经费成什么样儿了搞不清楚、万一出毛病了可能损失很大);电池(同样不贵、同样搞不清楚已经费成什么样儿了);摄影包(原主人万一有某种皮肤传染病……,同理沿用于肩带、腕带、帽子、马甲等,家里自备大型医学消毒设备的另论)。

问题十五、C、还是N、还是SOP……

真的是不得不把这个问题也列入,因为大家太关注了。我还得说,这个问题无解。没答案。这里不是给大家提供“解”的;而是给出一些想法、来让大家在作出品牌之选的时候稍微多琢磨一下。

这将是这个帖子的最后一段,“解释”最后一个问题(真的不是回答)。用这么一个岗岗大话题作结尾,算是对得起自己了哦,呵呵。

1、选择一个品牌的机器,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身后的“产品+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甚至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的企业未来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摄影器材领域,C和N当然是最大的两家公司,综合能力最强、产品线相对最齐全、新品研发能力都是岗岗的;因此他们的用户最多,因为容纳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度。除非你准备N修,否则难以避免你的器材的延续性问题。

2、民间很多“铁律”,别迷信。比如什么“佳能更适合拍人像,尼康更适合拍风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变焦”“佳能的长焦、尼康的短焦”之类,都有道理(毕竟是很多人用下来的经验慢慢汇集成了说法),但都没那么大的对比落差。在成像能力上,现代工艺制作出来的品质水准都差不到哪里去了;相比之下,品质高低跟价钱的关系更明显得多,跟品牌的关系真没那么大。何况,任何一款单反产品都容许你很大范围的参数调整空间(嫌这个麻烦的话,真的还是用DC吧,呵呵);任何一幅数码照片都拥有各种后期制作手法能够达到的“无限可能”,不是么。

3、别用愤青情绪引导你的选择。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尼康曾经为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军队全力以赴生产各种武器上使用的光学瞄准器械(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坦克都装备了尼康……)。这是实情。但那是很久以前的历史。如果沿用这个思路,整个日本的所有产品咱们都别用得了。爱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眼下可能对国家有贡献的事;记仇往往有利于显得自己爱国(很多愤青之所以愤的动力),但对国家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呢?你依法纳税、扶老爱幼、节能环保了没?

4、评判数码摄影器材企业的竞争力,很重要的是三点: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市场把握能力。在电子领域,佳能、索尼、松下具备优势,尼康和奥林巴斯有所不如。在光学领域,奥林巴斯、尼康、佳能具备优势,索尼、松下略有不如。在市场把握能力方面,索尼、佳能、松下具备优势,尼康、奥林巴斯略有不如。但是但是但是但是——!!但是,你买相机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摄影器材行业分析评论”么?我还以为你是想拍照片去的呢!

5、对一个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不是给你带来利益的东西。给你带来利益的,是你的劳作。不管用的N还是C,摄影的乐趣都来源于你自己。

6、即便亮骚是一项重要乐趣,亮骚的根本的本钱也不是品牌,而是你的设备的价钱和可被辨识的程度;骚的程度跟你烧钱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同时还得是众所周知的某个型号才成。就象开个宝马Z4或者保时捷卡宴很骚,但开个同样恶贵却长得跟帕撒特一个模样、没几个人知道的W12辉腾,却很难达到让路人回头的效果。红圈白炮就非常好地迎合了这两点:贵,且易辨识。

7、没有完美的产品(哪怕你出了“完美”的价钱)。没有完美的品牌。就跟没有完美的人一个道理。在今天的数码单反市场、产品基本功能都已经具备,产品能力的落差对你的作品的影响,相对于使用者的构思、技术、操作能力的落差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8、没有这样的作品,因为更有“佳味”“尼味”或者“德味”而就可以更“有味”。如果自己拍出来东西不满意,别只知道埋怨设备,还是多反省自己吧。如果拍出来很得意的作品了,不妨为自己骄傲自豪一把、去喝一杯,而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器材的那个厂家送面锦旗。

其他的一些问题,包括初哥们也经常在坛子里提出的,比如“手感”、“操作界面”等,也多属于“无解”的,就不一一说下去了。那些由个人感受出发的词儿,我觉得多数属于文化词汇,你自己去体验一下、觉得舒服就好。有人喜欢手里沉甸甸、有人喜欢轻便,有人喜欢个头硕大、有人喜欢小巧,有人喜欢拨转轮、有人喜欢摁按钮;一来各有各的方便,二来用的时间长了自然会逐渐习惯,终归那些实在让多数人都觉得不舒服的东西是会被市场淘汰掉的、沉淀到今天的各种都有存在的道理,照相机这么个东西毕竟是已经有历史了。

对喜欢摄影的人来说,能成为自由摄影师,或者有自己的工作室,可能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本文的主人公:拾壹,为了拍自己的女儿,边上班边自学摄影,后来逐渐开始接单。从辞职到现在不到一年,她在南京乡下租了厂房,创立了民宿与摄影相结合的工作室,还搭建了灵活的运营团队。拾壹主打儿童油画风格的特色摄影,套餐单价近五千元,还在线上线下开设教学课程。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她是如何做到快速成长的?为什么在乡下拍一套儿童摄影要近5000元的价格?带着这些好奇心,我采访了她。热情的拾壹知无不言,解答了我很多疑惑,让我收获颇多。下面,请看详细的采访,有12000字左右。




Q:拾壹应该不是你的真名吧?

A:对,我的真名叫朱静,取名「拾壹」是因为我女儿的小名叫壹壹,经常打在一起就变成拾壹(11)了。

A:我有两个女儿,老大四岁多,老二两岁。

Q:你是怎么开始的摄影?

A:在我家大女儿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大概是2016年底,那时候我还在上班。刚开始拍她的时候,我就怀二胎了。我学摄影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为了拍我的女儿。

Q:那你是自己买了相机,在网上自学的吗?

A:算是自学吧,也报过一些基础课程,但是都是很基础很基础的,大概网上都能搜到的摄影教程。不过油画风都是我靠自己慢慢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我一直说我自己是野路子出身。因为有设计功底,所以学得要快一些,特别是对PS的运用。

Q:有设计和绘画基础的话,对摄影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A:对。我高考的时候学的是美术。

Q:你刚开始遇到什么过什么困难吗?在影楼里这种油画风的儿童写真是存在的,但是在自由摄影师里好像不多见。

A:开始有困难。因为油画风色彩比较浓郁,照片的暗角比较多。很多顾客不太喜欢暗角比较多的画面,她们还是会比较喜欢小清新的画面,喜欢自己家孩子的脸白白净净的。最初在做推广的时候还是挺难的。

Q:你还记得自己拍摄的第一套油画风的照片是什么样的吗?

A:第一套油画风啊?我记得。因为我家住在大学城,我去学校里面给我女儿拍照片,她站在湖边,拿着一个可爱多,拍出来的风格就很油画。当时我觉得我怎么那么厉害能拍出那样一张照片,真的是偶然拍出来的。后来我觉得我怎么这么喜欢这张照片的风格。

Q:你刚开始是用手机拍的,还是直接就买相机了?

A:我结婚的时候就买了一台佳能700D,配的是18-135mm的套头。当时也不太懂,就随手拿来拍一拍。

A:对。我觉的拍着拍着还不错,好像50mm F1.8 这个头还挺好的,就买了这个镜头。刚开始就被大光圈所吸引嘛。哇,我怎么这么厉害,还能拍出大光圈虚化的照片哈哈……

Q:你老是拍你女儿,她们配合吗?喜欢让你拍吗?

A:其实以前我拍她的时候,她没有感觉到我是在拍她。都是她在玩儿,我抓拍。没有目的性的。

Q:后来两个女儿都拍?

A:嗯。以前是拍老大。现在老大上学了,我开始拍老二。

Q:越大越不想被拍了吧?

A:没有啊。我前两天做一个手机视频分享课,请大女儿过来当小模特,她还挺配合的,因为好长时间没拍她了。

Q:你最开始你拍你女儿的刚入门的片子,等会发我一些。

Q:没关系。激励一下大家嘛。这也是你的成长记录。

Q:你也用手机拍孩子吗?

A:之前合作过一些分享,主要是针对一些妈妈、白领以及职场斜杠小青年这一块的群体。很多妈妈学习摄影他们可能就是想要拍好孩子,当然也会有很多的妈妈想要通过摄影来实现自我价值,一些白领呢还有职场斜杠小青年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想通过摄影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其实摄影就是这么神奇,他可以给你创造很多的可能性,当然也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Q:明白。这可能适合宝爸宝妈在家拿手机拍拍孩子做记录,用来接客照的话不合适吧?

A:对。有很多妈妈的目的性没有那么强,她们也没想过拍客片,就想把自己的孩子拍好看一点。这样的妈妈对手机摄影的需求量还是蛮大的。当然也有一些全职妈妈想实现一下自我价值,让我推荐一台单反练习拍照,后期可以发展成一个副业。我说那你就可以去学习一下。器材的选择,就是针对不同的群体嘛。


Q:你最初学摄影用的什么器材?

A:用好了效果还不错。我在微博发过一组拍子,是当初用700D加50mm F1.8拍的。后来因为那组片子还收了一些学员。

Q:你的器材从开始到现在都用过哪些?

A:刚开始是700D,后来直接升级了5D4。那时候5D4刚出来,我当时要接客片,用残幅机肯定不合适,想要买一台机器,我又是金牛座,就想一步到位。所以就升级到5D4。后来发现5D4搭配50mm F1.8 照片会有紫边,就又买了85mm 1.2的镜头。

Q:所以你现在的主力器材是5D4加85mm F1.2吗?

Q:主要用这两个镜头?

A:嗯,是。还有一个70-200mm。是去湖南卫视拍摄《我家那小子》的时候买的,现在基本没用,但是也没舍得卖。

Q:现在拍孩子的话,主要还是用大光圈喽?

A:对。我用85mm比较多。因为85mm是一个人像镜头,它的虚化能力比较好,油润度也很高,因为是油画风嘛。前期拍摄的画面有有润度,才有后期的方向,所以我非常喜欢用这个镜头。

Q:明白。5D4加85mm还是挺重的,举着累不累啊?

A:我之前用是觉得好重啊,后来用了一段时间70-200mm之后,我就再也不嫌85mm重了。用习惯了还好。现在是我的挂机镜头。

Q:女摄影师做时间长了,都锻炼出来了。

A:对。因为我经常会去河边或者农村拍照,我就跟我老公开玩笑,如果我掉河里了,一定要先去救相机,先别救我。

Q:哈哈哈,相机太贵重了。


Q:我了解到你的儿童客单价是4600元/套对吗?

Q:为什么在村子里的一个工作室客单价格会那么高呢?

A:我走的是定制化的路线,不想做流水线的东西。我的风格比较乡村风(油画风),每天只接待一位客人,要把这位客人服务好。我的工作室是一个民宿加工作室的状态,家长带着孩子过来不仅是来拍照,更能享受到像在家里玩耍一样的感觉。另外我的工作室还靠近一个比较冷门的景点(南京江宁区杨柳村古建筑群),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来游览,顺便拍个照。

Q:这个价位不光是在南京,就算是在一线城市也是中等偏高的价位了。

A:对。我们工作室的风格有日式小清新纪实和油画风。油画风是属于工作室的高端的价位,这是我的特色,因为我一直在做这种风格,不想做成流水线的样式,所以定价比较高。

Q:明白,你是想做出差异化来,只做高端和有品质的东西。

A:对。但我这里也有普通的风格,是跟其他摄影师合作的。

Q:你的套餐内大概包含什么东西呢?

A:定制套餐内包括:十二张精修,底片全送,初级调色全送,一本相册,一个相框。

Q:一套大概要拍摄多久?

A:具体看客户选择的风格和孩子的状态。一般我拍油画风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一点,因为我会花很多时间陪孩子玩儿,去抓拍孩子的自然状态。可能孩子早饭后过来,我会陪TA玩到中午或者下午才会开始拍。另外我的拍摄风格比较适合逆光,我会等待比较适当的光线来拍摄。所以,我每次拍油画风的话,要花一天的时间。

Q:服装和造型是你工作室提供的吗?

A:我这边也会提供。如果爸爸妈妈不想自己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穿的衣服重复,我会给家长说哪种类型的衣服比较适合拍摄这种风格,或者给他们推荐某宝店铺。具体我会跟客户商量。

Q:你的顾客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A:我开工作室之前有一定的客户积累,加上朋友宣传。现在还会跟一些机构去合作,比如健身机构,因为来健身的妈妈品味会比较高一些,她们是我会去发展的目标客户。

Q:也就是你在开工作室之前已经拍过很长时间,有一定积累了是吗?

A:对。其实我正儿八经学摄影差不多有两年半,但其中有一年我是一直在累积这样的客户。

Q:你在开工作室之前有接单的经验吗?

A:有,以一个独立摄影师的身份。就是没有工作室,但是我可以帮你拍。

Q:在哪个时间段拍摄呢?

A:在上班期间是周六周日拍。从林初寒工作室回来之后,接拍比较少。

Q:也就是在2018初的时候就开始接拍了?

A:差不多吧。在我学习摄影半年以后,就开始接拍了。当时没有想过挣钱,也没想过当一份职业,只是当做一个爱好。

Q:那时候是在哪里接单的呢?通过朋友圈还是微博?

A:更多的是朋友介绍吧。基本上大家喜欢,然后就来找我。

Q:那你一开始是拍的朋友呢,还是别人介绍的陌生人?

A:我们小区里的妈妈吧。

Q:那她们是怎么知道你的呢?

A:很多吧。具体我也记太清楚了。可能是大家一起参加了某个活动,然后就认识了。也没想过是去套客源,或者积累粉丝什么的。就觉得很随缘。

Q:但是她们找你拍之前,应该也是看过你的作品了吧?

A:对。其实当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在拍我家女儿。我的风格跟当时影楼的风格相差还是比较大的,我是不做流水线的,我也不会在相同的场景里拍很多小孩。现在的妈妈对自我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她们不太喜欢流水线的东西。反而喜欢比较自然的东西。当时我也没想把摄影做成一个什么商业的东西。她们去哪里玩,然后带上我,我就去给她们拍。


Q:你拍的照片看起来挺美好,甜蜜温暖。欧美有很多这种风格的片子。现在国内的自由儿童摄影发展的也不错,比如武汉的「钱爷」,成都的「家庭日记」,你知道他们吗?

Q:家庭日记的风格就是纪实,有点偏日系。武汉的钱爷除了自己拍,还在教课。最近我帮她策划了一本书,刚和出版社签了合同。她拍得是非常自然写实的那种,跟你这种风格不太一样。她也不是说日系,就是真实,拍孩子在玩耍,在吃东西,在哭,在调皮什么的,她就是抓拍。像你这种风格的话就是另外一种感觉,像「造梦」一样,油画氛围显得比较厚重,有点宫廷式的优雅。

A: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比较喜欢偏纪实的,我也有很多纪实的作品。当拍了一段时间,我在对自己的摄影风格做一个定位的时候,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创造自己的风格还是继续走别人的风格?我之前跟微博@儿童摄影技巧 的CC聊过这个问题,他说你要做的话就要做你自己,你的风格在国内目前还是比较少有的,你要发展自己的风格。如果你想继续别人的风格,别人已经拍得很好了,你想再拍出自己的风格可能比较困难一些。后来在他的支持和建议下,我开始重点往油画风发展。

Q:想做自己的风格我觉得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我想做的或者喜欢的风格可能跟其他人不一样;另一个角度是我要刻意去做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风格,就是要找一个小众的或者垂直的风格来做。你觉得你属于哪一种?

A:我应该属于前者吧。因为我以前是学水粉画的,后来又对油画特别感兴趣。我喜欢油画浓厚的色彩,更喜欢孩子在里面真实又梦幻的状态。跟@儿童摄影技巧 聊完后,他在问我这个问题“你真的喜欢的是什么?”,我说我喜欢油画风,他说那你就去做,这是你的特色和擅长的东西,如果你喜欢那就去坚持。

Q:对于你来说,有绘画的基础,而你喜欢的和你擅长的刚好契合,这个还挺好的。对于初学者或者处于瓶颈期的摄影师来说,想要突破,但容易受自身经验、审美和技术的限制,比如没有绘画和设计的基础,没有对艺术感觉的长期培养......这些都可能是限制,所以要做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可能比较困难。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嗯,对。如果你没有这方面(艺术)的功底,又想出类拔萃其实是比较难的事情。因为你做一件事情,首先你得热爱这件事情。如果你没有功底又没有热情,只是为了追求不同而走一种小众的路线,那就比较难。不过一切还是得看自己,用你的热情和专研去代替你缺失的那部分艺术感觉,我觉得肯定也能突破的,毕竟有事者事竟成嘛。

Q:对。我觉得为了去追求跟别人不一样而做一种风格真的比较难。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想做某种风格,而自己刚好有这种基础和积累,又恰好这个东西跟别人不一样,我觉得这就会顺理成章的走下去。

A:对啊,这就是你的优势啊!


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建议过早追求什么摄影风格,先熟悉、体验各种摄影风格,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感觉。如果是成熟的摄影师遇到了瓶颈,或者对自己的风格、定位有些迷茫,那建议你可以先把目光和心思放到别处,比如去研究下绘画、设计、电影等,哪怕多去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也好。打开了视野和格局,才能看清楚自己当下的困境,也会对未来要走的路有更多思路。

Q:你说去年去了林初寒的工作室,她也在南京吗?

A:不是,在杭州,她的工作室叫:三岛影像。

Q:我记得林初寒是拍人像写真为主的吧?

Q:去之前你跟她学过吗?

A:没有。我以前在微博看过她的直播视频。

Q:那你当初去她工作室的初衷是什么?刚开始想好是做女性写真还是拍儿童了吗?

A:因为那时候刚离职,我对摄影行业一窍不通,只有一颗热爱的心,对于市场什么的都不太懂。后来刚好有一个机会,我就去了林初寒那里。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是想多学点东西。去了之后,刚好微博@儿童摄影技巧 来找我,说有一些合作。我当时确实在纠结是做成人写真还是儿童摄影,我也跟林初寒说过这个事情。后来快离职的时候,我跟林初寒说,其实我还是想坚持自己的风格。她说可以啊,你可以坚持做自己的风格。在她工作室待的几个月,我一直再问自己到底是喜欢日系还是油画,后来理性告诉我,还是油画风更适合我一些,毕竟是真的很热爱。

Q:当时去林初寒那里是学习还是工作?

A:是通过林初寒开设的学员班进去的,后来就留在了她的工作室做摄影师。

Q:那她的班招了多少人?

Q:那三十多个学员,为什么偏偏你被留下来了?

A:因为当时「三岛影像」工作室在重建,她需要一批摄影师。可能是缘分吧,我就被留下了。当时也留了其他几个人,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哈哈哈。

Q:林初寒是想培养你吗?

A:不太清楚,我觉得优秀的摄影师那么多,她应该不会重点培养我,哈哈。可能也是缘分吧,就像找男朋友一样,看对眼了。

Q:你说在三岛的时候在考虑是否做油画风格,那去三岛之前是不是就已经开始拍摄油画风格了呢?

A:是的。我学习摄影半年以后,就开始给自己找风格定位。我不想一直做小清新的风格,因为那不是我真正喜欢的。我就一直在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后来接触到油画风之后,突然就眼睛一亮,感觉像找到了对的人,这就是我想要的风格。然后就一直研究这种风格,慢慢地发到微博上面,就有一些人来问我可不可以教他们,我感觉还挺荣幸的。觉得自己学习的东西还可以教给别人,让自己特别有成就感。这又激励我继续钻研这种风格。

Q:你去林初寒工作室的几个月,家里面的孩子怎么办呢?

A:那几月家里有点鸡飞狗跳了。老人不太能管得住孩子,我爱人又是程序员,经常加班。家里就很悲惨。更麻烦的是,每周末我女儿要去杭州看我。因为当时在跟湖南卫视合作,我要不停的出差,没办法回南京看她。只能是她们来找我,每次她们都是夜里12点到杭州,第二天一早我就出差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我女儿其实蛮辛苦的。

Q:你是什么时候从林初寒工作室辞职的?

A:去年(2018)十一月份左右。辞职之后就回南京了。

Q:回来后是怎么打算的呢?

A:当时还是有很多其它机会的。但是我觉得放弃陪伴女儿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的话,我不太愿意。后来我就想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吧。不管怎么样,至少我有一个东西在这边。


Q:我记得去年有个人在群里(摄影师品牌互助群)发过厂房的设计图,还说要自己装修设计,是不是你?

A:对,就是我。因为我去年一直在外面跑。在湖南卫视待过一段时间,在林初寒的工作室做过一段时间。因为孩子慢慢长大了,实在放心不下,就又回到了南京。回来后我就想要租一个工作室啊,好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于是我就租了一个大通间的厂房,做了这个工作室。

Q:你的工作室在南京哪里?

A:江宁区的乡下,名字叫做「暮光里影像」。因为我家在江宁的大学城,工作室离我家还算比较近。

Q:什么时候租的房子呢?

Q:那你的速度挺快的。

A:是的,真的挺快的,中间还隔了一个过年(日春节),过完年后就开始装修。我的装修没有那么复杂,大部分花在软装上面。

Q:软装的话,是比较灵活的。

A:对,大部分是我从农村取材的。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乡村的风格,所以我改建了一个民宿区。民宿区都是从乡村取得的素材,茅草啊,棍子啊什么的。

Q:这挺好的,既节省成本又有独家特色。

A: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嘛,做这个也是想让自己有个独立的空间。其实从林初寒工作室回来后,我有一段时间在家里。女儿就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去上班?我说:妈妈在上课也是上班啊!她说:不是,出去上班才是上班。我想好吧,我可能需要一个空间了。

Q:从租房到装修大概投入了多少?

A:连房租的话,不到四万块。

Q:不在城区的话,房租就降下来了。

A:对,当时也考虑到房租的问题。如果在市区花大价钱租一个场地的话,可能没办法让我自己做改造。后来我就想在农村租一个地方做改造。因为房租比较低,把钱砸进去也不会很心疼。

Q:明白。你装修了多久?

A:大概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

Q:速度蛮快的,你自己装的吗?

A:我爸爸是做装修的,柜子是亲戚帮我打的。

Q:你这是有得力的助手啊。

A:对,家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直接拿来用。

Q:那我们来参观一下你的工作室吧。

A:好的,今天这边是阴天下雨。先看看工作室外面吧,外面很农村,哈哈。

A:真的很田园风,我的很多片子就是在这边出的。有拍过成人的油菜花,现在油菜花谢了。

Q:这些菜是你种的吗?

A:菜是房东种的。她说你随便弄。这边是一个纵深的巷子,也很容易出片。在这边也拍过成人写真,有些客片是在这儿完成的。这块我做了一个栏杆,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公交车站台,为了安全我做了以围栏,围栏里的花已经买了,还没有到。

Q:给我们介绍一下室内。

A:这边是民宿区。这些是我在村里面摘的茅草什么的。我的理念是了来工作室不单单可以拍照,还可以过来旅游玩耍。

Q:嗯,生活和工作都可以。

A:沙发这个位置是出片率比较高的地方。就是我刚刚坐的那个地方。

Q:你装修的是既实用又可以拍摄用。

A:对,当时也考虑到做一个私人空间,也放了床什么的。假如加班太晚,我可以在这边休息。这块我是加了窗纱。

A:当时我为什么会拉这个窗纱,如果空间太空旷的话,可发挥的空间就不会太大,加上纱之后,就可以作为一个前景去拍摄。这是为拍摄客片的时候考虑到的。

A:我们现在也有15秒小视频,可以去床上,房间里面去拍。比如慵懒的午后啊,这样一个状态。这样一个前景,也可以做多方面的构图。

A: 刚开始这里太空了,就放了一些茅草。这块也可以作为前景去拍摄。会让画面很梦幻。孩子也可以站里面拍。这块我是模仿了民宿ONEDAY的风格。

A:这块厨房的景,也是一个拍摄区,可以拍摄情侣早上吃早餐啊,或者妈妈跟孩子一天的生活等主题。这些柜子都是找人打(装修)的,不是直接买的。

Q:我以为这是办公区呢。

A:对。是打算在这边吃饭边修图。现在电脑搬走了。放了一些这个东西。然后这边一块还没怎么出片呢。目前因为要聚会,在准备东西,所以比较乱。这边也可以拍情侣的互动,做早餐什么的。

Q:这边是棚拍区吗,挺大的。

A:对。背景刚刚收起来了。我直接刷了一个ins的墙,是布置比较复古的地方。这块墙是主要用来拍静物的。

Q:这块拍复古的人像也好看啊。

A:兼顾拍人像和静物。接一些拍静物的商业合作。我们会在这一片出片,因为这边是一个小窗光。

A:是的,所以我在两边加了黑色窗帘,特意把它变成一个小窗光。这样的话,方便控制光线,可以在这边拍一些静物和复古的人像。

A:这是我们刚刚在地里面拔的油菜花。

A:这边是准备放一个沙发,因为最近南京在下雨,所以沙发还没到。这边是小孩子玩儿的地方,准备了一些玩具。然后这边是服装区,有一部分服装拿回去清洗了,就剩下这些了,不是特别多。

Q:我看你拍摄区那儿有一面灰色的墙,是故意刷成灰色的吗?

A:对。因为是拍油画复古风的静物,所以这面墙刷了灰色。

Q:你后期是要抠图吗?

A:不是啊,就是以这样的背景来拍摄静物。这样就比较ins风。

Q:哦,明白。是用来拍静物的不是拍人像的?

A:对。拍人像用背景。灰色的,白色的,我还自己亲手画了一些油画的背景。现在应该被助理收起来了。

Q:你背景布在哪边挂的?

A:背景布就挂这边的,就是这个架子。

Q:是临时搭的,不是背景轴?

A:对,因为这房子的墙是砖墙,不是水泥墙,打孔挂不住。

Q:哦,明白。你有几只灯?

A:一共两只灯。这是一只传统的八角灯,我会作为一个主灯,是神牛400W的。这只作为辅灯,也是神牛400W的。

Q:你拍孩子的话用闪光灯吗?不用恒光吗?

A:这个闪光灯没有问题,它后面有个遮光罩,对孩子眼睛没有什么影响的。

Q:拍油画风,我以为使用恒光呢。

A:不是,是要去打光的。

Q:油画风对光源的控制技术还蛮高的吧?

A:油画风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光线,光线能塑造出整个画面的氛围感。

Q:反光板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

A:这个反光板是从网上买的,可以拼起来的那种。但是这种反光板不好,打出来的光很硬。


Q:看到你在群里面说你还有助理是吗?

A:对,我的助理是个很厉害的女生哦。她大一的时候就月入过万了,就是很棒的一个女生。

A:她现在还是学校的学生,但她现在空闲的时间比较多。

A:没有,她是学会计的,但是她的课程安排不是特别多,实习又比较晚。

Q:你们工作室团队有几个人?

A:现在我们课程是有4个人。工作室算上我和助理还有其他摄影师,七个人左右。

Q:你们课程和工作室是分开的?

A:对。有两条业务线。一条是线上,一条是线下。

Q:那你的课程有哪些内容?

我们现在课程是这么分的:有手机拍摄,基础课拍摄(包括小清新和纪实类的拍摄),还有进阶版的儿童油画风。

Q:现在是在线下做吗?

A:不是,大部分是线上教,线下也有。因为工作室刚组建完,这个月(2019.4月)13号会有第一批线下课学员过来。

Q:你觉得线上课和线下课主要有哪些区别?

A:线下课可能棚拍比较多。更主要的是我觉得线下课更能学到东西。因为它很直观,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怎么拍。线上课的话需要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悟。

Q:理解。这跟学习的形式有关系。

A:我有一个学员,刚开始找我的时候拍得很差。她是在网上找各种教程,后来有人在她拍的片子下面留言:你拍成这样还不如我用手机拍的。后来她就不停得学习思考练习,她的片子现在是纪实里面拍得非常好的。

Q:你线上的课在哪个平台?

A:现在我们是在CCtalk。

Q:直播你的拍摄现场,还是播放PPT?

A:现在是PPT加视频实拍讲解。

Q:视频是提前录好的吗?

A:对,我们是实录。然后在视频里分析光位,背景选择,光圈选择,孩子引导。

Q:明白,这样就比较直观了。

A:区别于枯燥的理论知识。

Q:工作室这边的七个人都是全职吗?

A:大部分都是兼职的,全职只有我一个人。

Q:兼职的话,是有工作就过来,其他时间在线上工作吗?

A:对。助理的工作包括出海报、协调活动、学员接待等。摄影师的话,今天有单子,就过来拍,不太限定。但是现在油画风是我最擅长的,这一块基本都是由我来拍。他们拍其他的风格。

Q:这种合作方式的话,是你给他们发工资呢?还是分成呢?

A:我们现在是合作制的,按客单。

Q:你是过完年才组建起来的这两个团队吧?

A:对。线上课程是二月份组的团队,线下团队差不多上个月底才组建起来。

Q:这些人都是在南京的吗?

Q:我发现你的执行力挺强,两个月工作室建立起来,团队也组建起来,非常棒。

A:其实从去年五月份开始,我就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机会吧。正好今年大家不谋而合,都喜欢这样的东西。我说那我们就开始吧,大家就说好啊。


Q:既然做了工作室做了公司,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了,应该会综合考虑团队的想法。那你觉得你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1、我们的服务;2、油画风的特色。有一个拍摄新生儿的同行跟我讲,我的片子如果在南京这边好好推广的话,肯定会火,因为现在南京市场少有我这种风格的片子。可能这块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Q:其实服务的话,如果用心经营都能做好。至于油画风格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你这个人,你的经验和你的心得。那么问题来了,你说今年要好好培养一下工作室其他摄影师拍摄油画风,如果今年他们学会了,明年自己出去也在南京做,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A:其实我之前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我就不思考了。因为我觉得技术这个东西,永远会有人超过你的。像我的风格,我也是借鉴了很多国外大师的作品,然后融合了自己的风格,才形成了我现在的风格。所以我不纠结这块的东西,其实后期我更想做的是一种粘性,只有搭配我自己的审美、我的道具才能拍出这种风格。这是我后期想要做的一个方向。

Q:这个回答满分。确实,当我们做到一定程度以后,格局要放大一些。

A:对。如果你把自己的东西藏着掖着,你的东西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像我这种一般大学出来,悟性很低的人都能悟出来,何况那种悟性很高的人。如果一直攥着自己的技术,不发扬出去,对自己是没什么好处的。而且人都喜欢去分享,群居动物嘛。如果你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那你就没什么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分享的人,你就会结交全世界的朋友。我就是我去年五月份的感悟。五月份之前我还是一个特别迷茫的小白,然后到现在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我才一步步的走到现在。像你也是一样,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分享出来的这些东西嘛。

Q:这也是因为你的主动。你在群里经常活跃一下,就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A:那也是因为我把这些东西给大家看了,教大家思考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大家可能就会关注到我。


Q:对,挺好的。其实我挺好奇一个问题。你是2016年底开始学习摄影,2017年是边工作边接拍,一开始是拍摄自己的女儿嘛。2018年五月份算是你的一个分水岭,五月份之前还是边工作边接拍。五月份辞职以后,你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选择,去了林初寒那边。然后11月份又回到南京,开始油画风的儿童摄影。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就从兼职摄影师做到了全职接单自由摄影师,还创建了工作室和团队。简言之,你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对于一般(想自由或想创业)的摄影师来说可能会非常困难。那么促使你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A: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眼光开阔了。我以前是在自己的一个小范围里面,一直很满足。像我之前拍纪实风格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满足,觉得自己拍得很好。后来去了林初寒那边,我见到了@儿童摄影技巧 的CC等牛人,忽然觉得自己那么渺小。她们给的意见会对我的人生产生质的改变。其实(成功)不在于你技术的好坏,当然如果技术好更好,更重要的是能跟更高层次的人去交流。这是我去年五月份到现在最大的感悟。如果我没去过林初寒那边,我不知道工作室是这样的一个模式,原来营销也可以这样;如果我不去跟@儿童摄影技巧 的领导交流,我也不知道油画风在国内会有这样一个地位......此外我开猎头公司的朋友也给我很多开工作室的意见。我觉得一定要去跟比你牛的人交流,这样会给你的思维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会让你跳脱出自己的舒适圈,让你有更高层次的想法。

Q:还是要主动去外界接触牛人,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Q:其实这一点对我都非常有启发。除了技术之外,还是有更重要的东西。你的视野打开了,你的技术瓶颈也就能突破了。

A:对。那些牛人只要给你一点意见,就会对你的思想产生质的改变,不管是从作品,还是思维方式上面。这真的是我最近一年的最大感悟。我也跟我爱人说,如果去年我没花半年时间出去折腾,可能也做不成现在的样子。虽然没有很成功,但至少达到了我心中比较满意的预期,至少第一阶段完成了。


Q:今年你的工作室或者你个人有什么规划呢?

A:今年的目标是先把线上课程做起来。因为我们的风格是油画风嘛,这也是我们的特色,也想吸引喜欢油画风的小伙伴加入。然后把这个风格做出来。工作室这边后期也主要是以线下课程为主。教大家怎么去棚拍油画风,怎么去乡村拍油画风。

Q:那你业务方面的规划呢?

今年会把工作室的摄影师重点培养一下。其实之前在三岛那边学到了一些如何全面打造一个摄影师这方面的经验。不仅想让他们在业务和技术上有提升,更想让他们作为一个品牌进行推广。

Q:还是想重点培养一下摄影师。

A:对。其实现在我想让她们把油画风练起来,现在他们都沉浸在日系和纪实风格里面。每次让他们拍,他们都说老师太难了,我不要拍这个。

Q:好的,在网上哪里可以看到你的作品?

A:微信公众号:儿童油画风影像馆;微博:拾壹菇莨


欢迎关注我查看更多好文章

如果你是想学习专业摄影的爱好者、或想成为自由摄影师的朋友,那么我推荐你这套最新课程《高品摄影基础课》。课程内容从基本的相机操作、到器材的熟练运用、最终能掌握常见主题的实战创作等。保证你一个月0基础也能学会熟练操作相机,三个月普通人也能拍出漂亮的摄影作品。

我们承诺:一次报名,长期答疑指导,学会为止,学不会一对一指导,如果感觉老师教的不好,可以申请退款。

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想掌握一门技能,想成为摄影师,这是你只需选择一次的课程,通过4个月的贴心教学,从0开始教会你专业摄影所需技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本期课程限额招生20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闲置相机在什么地方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