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在浙江是个什么样的城市的知名度

福建是一个沿海省份,但不是一个显著的省份。主要是福建起步晚,影响力不大。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很快。福建山地丘陵面积超过全省90%,常住人口4100多万。但其GDP总量已达4.39万亿元,居全国第七,人均GDP超过10万元,居全国第四,超过了直辖市天津和以富闻名的浙江省。

福建沿海城市中,省会城市福州、泉州均成为万亿级城市,厦门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虽然它的体积很小,但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宁德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知名度大增,莆田更是名气大增。漳州发展迅速,即将成为5000亿级城市。虽然2020年会出现负增长,但总体发展趋势明显。不同于广东被诟病的省份和内陆地区,各市总量为

在高等教育方面,福建也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区域分布格局。我们来看看高校分布和排名:

目前,福建共有普通本科院校38所,其中公办本科院校23所,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15所。民办高校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自然的。福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整体不是很强,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民办本科院校有更多的发展空空间和资源。

在最新的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厦门大学位列全国第20名,福建大学位列2021校友会之一名。福建师范大学排名全国第78位,福州大学排名全国第79位,分别位列全省第二和第三。排名前10的高校分别是福建农林大学(第102名)、华侨大学(第137名)、福建医科大学(第193名)、集美大学(第215名)、福建理工大学(第257名)、福建中医药大学(第257名)、厦门理工大学(第278名)。

同样的事情随着福建经济的多点开花,高等教育的分布也不会太集中。38所普通本科院校中,18所位于省会福州,7所位于副省级城市厦门,6所位于经济大都市泉州。

福建有9所教育部认可的独立学院,其中4所已转入民办本科院校。原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转入阳光学院,原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转入福州工商学院。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转入厦门理工学院;原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转入闽南科技学院;

目前未移交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由福建师范大学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已按政策移交民办本科院校;

但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意向是转民办本科院校,需要明确社会举办方;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基本确定转事业单位,还在准备申办;

厦门嘉庚学院是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教育实力雄厚。据该校主办方介绍,该校转入漳州学院的可能性较大,为公办普通本科。

集美大学成毅学院是由集美大学和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极有可能转事业单位,但独立转还是合并转,方案还有待研究。

福建共有51所高职院校,其中民办本科高职院校1所,高职院校50所,其中入选国家双高院校5所,民办高职院校20所,中外合作高职院校1所。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非双高公办高职院校,排名全省之一。学校由陈嘉庚先生于1920年创办,先后经历了集美学校水产系、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集美水产专科学校、福建集美水产学校等办学阶段。2003年升格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有思明、翔安两个校区,占地712亩;高职专业34个;在校学生13000人。

        厦门作为福建省最为热门的城市之一,其在风景上是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而在教学资源和高校的选择上却也有着不少;比如说当地知名的集美大学,其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呢?以及针对于考生们来说最想了解的一定就是关于该校的录取分数线,故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集美大学在2021年的录取分数线的详细情况,可供2022年的高三生们作为参考。

集美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说起集美大学其是属于福建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和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同时该学校还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以及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而学校的前期办学基础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至今来说已经具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实力迄今已有103年历史,并且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已经在海内外享有了广泛的声誉。

      目前来说,学校凭借着学科门类齐全一共开设有20个学院,本科专业74个,还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以及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特色重点学科2个)等等。

      同时学校还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8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等等。

      而针对于学生们来说集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一定是最想要了解的详细信息,因此在这里就一起看下关于该学校的在2021年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所示:

集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1

综上述,集美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学校的航海教育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当然学校还具有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11个等等。

      由此可以了解到学校在各项计划和政策的扶持下,其整体的办学实力也是受到认可的,尤其是在积极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因素,已先后和全球100余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集美大学更是经过批准获取了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迄今已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并且经教育部批准较早具有招收台港澳、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

文/育学笔谈(分享校园趣闻、评述教育现象)

当很多高考学子还在焦急地等待录取的时刻,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传来了好消息,全国共有45人进入2022年中科大少年班录取名单,其中浙江成最大赢家,安徽仅排在第二,还有不少省份为零,从而引发了不小的热议……

中科大少年班的热度和知名度一直都很高,其口碑也是经久不衰。虽然招生规模不大,每年招生总人数都只有几十人,但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却获得了广泛好评,历年来培养了200多名国内外知名人士与科学家,他们都是行业的佼佼者。

但由于招生规模小,条件要求很高,考核很严格,中科大少年班一直被认为是天才少年的集中地,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曾经有人说,考清华、北大很常见,但要考中科大少年班却很难,因为不仅仅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还有年龄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潜力也是重要指标,并不是靠笔试就能过关。

日前,中科大公布了2022年少年班学院的录取名单,共有45位学子被录取。

其中,浙江学子有15人,占录取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中科大的所在地安徽也有8名学子进入名单,湖北7人,其余省市录取人数较少,甚至还有多个省的录取人数为零,上海的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但从往年数据来看,浙江和安徽多年来都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主要生源地。

而从具体的学校来看,浙江的海亮高级中学、杭州的学军中学、丽水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等都是表现出色,历年来都有学子进入中科大少年班,这些学校在人才个性化培养方面经验很丰富。

面对这样的录取名单和数据,很多网友表示,浙江成了最大赢家,而安徽虽然只有8人,但还是沾了所在地的光,而对于那些零录取的省份来说有点不公平,

中科大少年班的录取和高考录取有很大差异,中科大少年班从创建之初,其主要目标是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探索优秀人才的培养规律,从而培养出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

这就决定了中科大少年班的考核和录取非同一般,必须要符合很多的条件。

学生成绩好是前提,很多学生都是从小接受学科竞赛培训的,他们拿过很多的竞赛奖杯,在优势学科领域的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学生,甚至还有不少人都有跳级的经历,小学别人学6年,他们可能只上了4年。

到了中学后,不少学生更是一路开挂,有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学完高中课程,在高一下学期就参加高考,而且成绩还很不错。

最夸张的是,有初中生进入了少年班的名单,比如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的乐屈毅,以初中生身份入选,让人直呼不可思议。

那么这些学生又是如何进入最终录取名单的呢?

以2022年的招生为例,要求是200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学习成绩优秀、创新潜力突出的高二(含)以下学生。

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后,中科大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考生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与当地理工类高考科目一致,高考改革试点地区的学生必须要选考物理。

高考成绩出炉后,中科大将依据考生的成绩确定复试人选,复试的科目是:

数学、物理、非智力因素。

最终,中科大将依据高考成绩和复试成绩确定录取名单。

整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其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清华北大。

提前高考本身就是一种对知识掌握的极限考验,尤其是现在的高考,区分度很大,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很难在高考中取得特别好的成绩。

而复试的过程也很复杂,先是进行数学和物理的笔试,难度和奥赛是一个级别的,都是大题目,不是绝对的学科竞赛高手很可能在这一步就结束了。

复试环节中,还要进行综合面试,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潜力,详细的过程大致是:

少年班学院的教授现场授课,上完课就立马现场考试,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

然后再来一场面试,面试通常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几个人一组,大家围绕给定的话题进行讨论,有三个老师在现场,一人摄像,两人监考。

话题通常都是一些前沿科技,比如绿色能源、机器人等,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创新潜力,这也就是考核指标中的非智力因素。

符合基本条件的考生,其实有很多,但要通过全程考核的考生则是少之又少,在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浙江、安徽和湖北表现优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方面与他们针对性培养少年班人才的兴趣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他们热衷于学科竞赛有关,有的学校连续多年都有学生被科大少年班录取,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兴趣、有经验、有能力。

换句话说,那些零录取的省份未必就没有符合科大少年班要求的人才,只是因为大家的选择不一样而已,大家觉得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