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转岗会丢了编制吗退出机制是什么意思?

2023-03-07 14:20:18文/赵春雨
多地中小学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包括安徽合肥市、四川成都等地,甚至有贵阳、浙江义乌等地已经开始实施该机制。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有人认为这是必要的改革举措,有人则对其持否定态度。
中小学教师迎来“坏消息”,多地实行教师退出机制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指对无法胜任教育工作的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这项政策的改革,就是一项“源头活水”将不符合要求教师进行清退。
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其中不乏包含优秀教师以及一些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教师,近些年来,教师这个队伍已经进入了饱和的状态,有数据显示,连续3年,全国约百分之十的县市无法补充新的教师,使之队伍只进不出。
部分教师的”躺平”化不仅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长期教师管理机制不完善,教育缺少活力,使得很多家长,管理者有课难言。
多地中小学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教师退出”不单指解聘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提出后,引发了一些人的恐慌,认为这是要打破中小学公办教师的“铁饭碗”。其实大可不必恐慌。
“教师退出机制”包含两个层面的“退出”:
一是退出所在岗位,即转岗、待岗、离岗退养等。
这种类型的退出,主要是针对因主客观原因不适合待在原岗位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比如,将年龄偏大、精力不济的教师调到非教学岗位;对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能力不足的老师实行待岗培训处理,待培训合格之后重新上岗;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休养的教师,实施离岗退养政策。
二是退出教师队伍,即解聘。
这种类型的退出,性质要严重些,主要是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收回其编制。比如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常年“吃空饷”的教师、“私招乱聘”的不合格教师等,都可能是被清退解聘的对象。
不过,不论从教师队伍稳定性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实际教学管理需要考虑,大规模清退教师是不可能的,两种类型的“退出”中,前者的数量要比后者的数量多,真正退出教师队伍的教师必然是极少数。
分享到

谈教师退出机制:有进有退,优留劣出是好事,但目前来看有这么几个问题难以解决
【本文来自《关于教师退出机制一事,难接受的是目前已经在读师范的学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有进有退,优留劣出,这是好事。
但就目前来看,有两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首先教育能不能吸引人才,条件差没人来,淘汰谁?
其次进来的是否是人才,退出的是否是庸才。
再就是退出的标准是什么。你若按照成绩末位淘汰,那么是不是唯成绩论;你若是按照是否重大违纪违法,既然都违纪违法了,即使没有这种机制,也要开除退出了。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费两道事了。
第四这个进退由谁来说了算。
发表于山东省03-07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举报
取消
请选择举报理由
违反法律法规
垃圾信息广告
色情、淫秽内容
人身攻击
谣言、不实信息
冒充、冒用信息
其它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提交
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欧洲领导人正争相访华,“我们不能失去中国”
搅混水?美参联会主席称“伊朗能数月内造出核武”
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转岗会丢了编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