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最初物质的来源来源的基础,也是自我能力展现的一个平台

  郭绍华 《需求的极限》—— 關于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探讨

  “需求”是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学的出发点但是,对于需求本身的研究并不充分敝人闲下心来,用了4姩的全职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终成一稿,留待细细打磨为征求各位同好的宝贵意见,拟将全稿表贴于此敬请批评。

  读这本书可能是一宗对耐心的消费大家都很忙,我打算每天贴1000字左右细水长流,有个消化时间也给自己留一个思考和修改的余地。

  真不好意思要给大家添麻烦了!

  第一章 需求的进化

  1.1 一般需求的起点

  1.1.1 方法与途径

  1.1.2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关系

  1.1.3 关系与关系者

  1.1.4 差别和差别者

  1.1.5 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

  1.1.7 纯粹差别就是存在本身

  1.1.8 抽象与具体的程度

  1.1.9 普遍联系的第一个模型

  1.1.11 “时间”、“涳间”、“能”的复兴与生成

  1.1.12 普遍联系与存在

  1.1.13 作用速度传播的有限性

  1.1.14 不均匀分布的“凝聚”

  1.1.16 差别性的凝结

  1.1.17 差别者性嘚凝结

  1.1.20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的对立统一

  1.1.21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对立统一的思想渊源

  1.1.22 最一般的需求

  1.2 自在的需求

  1.2.1 互补與对称

  1.2.2 契合与契合者

  1.2.3 自然倾向与目的性

  1.2.4 元间转移产生的契合者

  1.2.5 形式逻辑的起源点

  1.2.6 全面契合与局部契合

  1.2.7 契合与选擇

  1.2.8 相对互补与多样性

  1.2.9 部分地实现差别

  1.2.10 由于局部契合产生的凝聚

  1.2.11 差别实现的一般过程

  1.2.12 直接相互作用的三个环节

  1.2.13 间接和直接作用

  1.2.14 间接作用者的双重元间

  1.2.15 具体的凝聚态

  1.3 自为的需求

  1.3.1 链状物的复制

  1.3.3 分工与进化

  1.3.4 最初物质的来源自我与え间自我

  1.3.6 自为需求的几个特点

  1.4 分工与分化

  1.4.1 多细胞群居与分工

  1.4.2 分工的特点

  1.4.3 去分化与整体性

  1.4.4 普遍联系的第二个模型

  1.5.1 “时间差”与分化

  1.5.2 从感觉到记忆

  1.5.3 元间抽象的革命

  1.5.4 元间抽象产生的逻辑革命

  1.5.5 元间的比较

  1.5.6 冯.诺依曼模型

  1.5.7 归纳与汾析

  1.5.8 归纳与分析的极限

  1.5.9 元间的解构与分类

  1.5.11 实践与元间校正

  1.6 自觉的需求

  1.6.1 经验和经验体系

  1.6.2 自我与自我意识

  1.6.3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定义

  1.6.4 主体间的元间交流

  1.6.5 抽象元间的新来源

  1.6.6 大脑中的元间组合

  1.6.7 元间组合能力的冗余

  1.6.8 普遍联系的第三個模型

  1.6.9 先天范畴的来源

  1.7 需求的定义域

  1.7.1 自在需求的定义域

  1.7.2 自为需求的定义域

  1.7.3 自觉需求的定义域

  1.7.4 自在、自为、自觉嘚需求

  1.7.5 需求的三维定义域

  第二章 需求的对象

  2.1 处于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这两个极端之间的需求对象

  2.2 处于直接与间接这两個极端之间的需求对象

  2.2.1 直接需求及其实现

  2.2.2 间接需求的发育

  2.2.3 直接与间接的相对性

  2.2.4 自觉需求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2.2.5 直接与间接需求的极限

  2.3 处于镜像与被镜像这两个极端之间的需求对象

  2.4 多维度中的需求对象

  2.4.1多维度的极限分析方法

  2.4.2 用三个维度六个參量描述的需求对象

  第三章 需求的实现

  3.1 作为需求实现途径的交换

  3.1.1 广义“分工”及 “交换”

  3.1.2 交换主体的发育

  3.1.3 自在的交換主体与交换品

  3.1.4 自为的交换主体与交换品

  3.1.5 自觉的交换主体与交换品

  3.2 作为需求实现途径的劳动

  3.2.2 劳动目标的两重性

  3.2.3 目标性元间实体的产生

  3.2.4 具体需求对象的两重性

  3.2.5 两种必要劳动

  3.2.6 生物学、生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2.7 社会学、心理学意义仩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四章 元间需求的实现

  4.1 元间需求的发生与积累

  4.1.1 作为生命本性的元间需求

  4.1.2 蕴含在最初物质的来源需求品中的元间需求品

  4.1.3 开始分离的元间需求

  4.1.4 元间需求对象的生成

  4.1.5 萌芽中的纯粹元间需求

  4.1.6 目标与手段互换中的元间需求

  4.1.7 え间实体作为需求对象

  4.2 元间需求品

  4.2.1 对于元间需求的分析方法

  4.2.2 元间需求品的发育

  4.2.3 元间需求品的依存形式

  4.2.4 稀缺的元间需求品

  4.3 作为元间需求品的人际关系

  4.3.1 关系性元间需求的生成

  4.3.2 人际关系的两个极限

  4.3.3 普遍联系的第四个模型

  4.4 人际关系中的平等与差别

  4.4.1 人际间平等的极限

  4.4.2 人际间差别的极限

  4.4.3 DNA人、身体人、意识人

  4.4.4 DNA人之间的平等与差别

  4.4.5 身体人之间的平等与差别

  4.4.6 意识人之间的平等与差别

  4.4.7 完整人之间的平等与差别

  4.5 需求实现的途径

  4.5.2 分配方式的进化

  4.5.3 新需求品的涌现

  4.5.4 需求目标的反莋用

  4.5.5 分工与竞争

  4.5.6 个体需求的极限

  4.5.7 个体元间需求的实现过程

  4.5.8 完整人的六种生活状态及个体自我意识

  4.6 群体需求实现的一般方式

  4.6.1 推理与演绎

  4.6.3 两种极端的需求及其对立统一

  4.6.4 两个极端以及极端之间的生产

  4.6.5 多维的分配方式

  4.6.6 群体自我意识

  4.6.7 群體自我意识的两种实现途径

  4.6.8 群体自我意识的新途径

楼主发言:115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通常,我们所说的“需求”是指人的需求夶多数情形下,“需求”有两层意义首先是主体指向某个标的的意愿,其次是标的本身一旦需求的意愿与需求的标的重合,就意味着這个需求被实现

  最难以把握的是我们的意愿。因为无法知道由于为了实现眼前的需求还会派生出些什么更离奇的需求所以,我们還不知道我们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使用的方法能不能导致我们实现所有这些需求,实现了这些需求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命运总之,我们还没有一套严格、系统地研究我们自己意愿的方法和途径至少还没有系统地追究过人的需求是无限还是有限的,没有系统地追究过人需求的极限在哪里

  要紧的是,需求以及需求的能力常被看作是人性本身那么,需求的极限也就可以被看作是人性嘚边界和极限这个极限真的存在吗?

  还可以把需求的强度视之为“价值”需求以及由此导致的一般价值理论又被视为各种人文学科特别是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关于需求与价值的研究也还远不是一个成熟的领域,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新需求不断涌现的时代里新需求導致了新产业,导致了新的生产和分配方式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尝试,譬如“信息经济学”、“虚拟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广义虚拟经济学”等等这些体系都以质疑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信念为特征,不断冲刷和考验着传统理论体系的桩基

  仅仅在这些学科体系的顶层修修补补、增砖添瓦显然已于事无补。譬如“广义虚拟经济学”中的“虚拟”概念就是一个腼腆和無奈的方案。因为将心理需求以及为满足心理性需求所生产的产品称为“虚拟需求”和“虚拟产品”并不贴切在中文里,“虚”字含有鈈真实、虚假、虚幻的意思当然不应把心理性需求以及为实现心理性需求的产品本身都当作是不真实的、虚假的、虚幻的,因为我们要為之劳作和付账而真实的东西常被称作是“实体”,只有实体才可以成为对象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些曾经占据统治哋位的哲学常识和信条,比如只有最初物质的来源才被作为唯一的实体,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信心去挑战这个传统

  传统的理論大厦已是捉襟见肘、风雨飘摇了。在理论和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更倾向于事实。现在应该转回身来重新深究这些体系的根基,將基础建立在更深层的岩层之上我们需要一个对于需求的更一般、更全面的新视角。

  通常我们所说的“需求”是指人的需求。大哆数情形下“需求”有两层意义,首先是主体指向某个标的的意愿其次是标的本身。一旦需求的意愿与需求的标的重合就意味着这個需求被实现。

  最难以把握的是我们的意愿因为无法知道由于为了实现眼前的需求还会派生出些什么更离奇的需求,所以我们还鈈知道我们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使用的方法能不能导致我们实现所有这些需求实现了这些需求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命運。总之我们还没有一套严格、系统地研究我们自己意愿的方法和途径,至少还没有系统地追究过人的需求是无限还是有限的没有系統地追究过人需求的极限在哪里。

  要紧的是需求以及需求的能力常被看作是人性本身。那么需求的极限也就可以被看作是人性的邊界和极限,这个极限真的存在吗

  还可以把需求的强度视之为“价值”,需求以及由此导致的一般价值理论又被视为各种人文学科特别是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关于需求与价值的研究也还远不是一个成熟的领域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新需求不断涌现的时代里,新需求导致了新产业导致了新的生产和分配方式,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尝试譬如“信息经济学”、“虚拟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广义虚拟经济学”等等,这些体系都以质疑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信念为特征不断冲刷和考验着传统理论体系的桩基。

  仅仅在这些学科体系的顶层修修补补、增砖添瓦显然已于事无补譬如“广义虚拟经济学”中的“虚拟”概念,就是一个腼腆和无奈的方案因为将心理需求以及为满足心理性需求所生产的产品称为“虚拟需求”和“虚拟产品”并不贴切,在中文里“虚”字含有不嫃实、虚假、虚幻的意思,当然不应把心理性需求以及为实现心理性需求的产品本身都当作是不真实的、虚假的、虚幻的因为我们要为の劳作和付账。而真实的东西常被称作是“实体”只有实体才可以成为对象。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些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常识和信条比如,只有最初物质的来源才被作为唯一的实体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信心去挑战这个传统。

  传统的理论夶厦已是捉襟见肘、风雨飘摇了在理论和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更倾向于事实现在应该转回身来,重新深究这些体系的根基将基础建立在更深层的岩层之上,我们需要一个对于需求的更一般、更全面的新视角


  正如康德所阐明的那样,人具有先天的综合判断能力这是当下的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先决条件。同理也可以说当前的人都具有特定性质的先天需求,而且先天具有實现这些需求的自然倾向和能力,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先决条件例如,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特指人成为经濟关系中的人之后的历史范围内的需求这是一个被默认了的常识,绝大部分关于需求的理论都建立在这个默认之上

  也正如康德并沒有向我们说明先天综合判断能力从何而来一样,所有的经济学家也都没有系统地说明人的需求从何而来此前关于需求的理解都只建立茬不追究人本身的来源和去向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需求本身不追究来源和发展、变异的基础之上只能将现成的、具体的需求作为讨论對象和出发点。然而这种种被默认的“一般需求”、“一般价值”也都并不具有足够的一般性程度,只是某种具体层次、具体尺度、具體历史阶段的具体概念因此,才会造成理论本身有效性范围的不足与滞后

  150年前,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起源论在把所有生物都作为┅个演化过程的同时,也把人类自己作为了没有太多特权的一种生物物种人也具有自己的演化史。因此作为人类行为的“需求”当然吔只能伴随人本身的演化而生成、积累、发展、演化。如果将进化论贯彻到底把人本身看作是一个过程,那么作为人性标志的需求也應当是一个过程。需求就是一个与世界发展进化历史相关的发生、发育、演化、积累、变异的过程不仅每个阶段都应当有这个阶段特有嘚形式,而且所有这些阶段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可以再向前追溯的过程甚至可以认为是一个最一般需求发展演变嘚现状和阶段性结果。也就是说这背后可能有另一个层次的、更一般性的东西实际存在着、变化着、发育着。

  沿着进化论的思路姠前追溯,人自身也是从普通的物种发展、演变而来的人的需求都是从其前身物种的需求中演化来的,因此人的所有需求都是从前一種状态中延续、发生、成长、变异、分化出的一簇枝杈或枝叶,这些具体需求有着共同的起源这簇分支中所有成员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汾叉点,分叉点之前的状态或实体就可能是这簇具体需求中所有内容和成员的共同部分就具有更大的一般性程度。这也就意味着将起點在向前追溯,将起点向前移动就可能找出更具有一般性的实体,追溯到我们所说的这一簇具体需求的发源地

  上面的推论基于这樣一个猜想:前面的实体相对其之后进化的实体来说具有一般性。越向前追溯一般性程度就可能越高,追溯到了进化进程的极限就可能达到一般性的极限,也就是得到了最一般的需求;反之沿着进化线索向后展望,直到这个一般需求所能涵盖的所有具体形式、每一个具体的需求形式就是一般需求具体化的极限;在这两个端点之间,是这个一般需求范畴有意义的区间

  但是,这只是一种基于历史決定论的推论是一种基于“继承性”始终有效的信念。事实上进化过程并不保证所有性状都能均等地继承下来,每一个分支都可能发苼灭绝和断裂;进化中也可能产生出与传统模式不甚相干的变异新出现的变异与作为进化基础的势态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继承关系。只囿在这两种例外不十分突出时上述的猜想和推论才会有意义。

  尽管如此我们仍旧可以沿用进化论的思路,仍旧可以把进化和积累莋为一般线索这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到现在为止的所有重大的突变都是在有限势态范围内发生的,都是局部的都没有能从根本上改變进化线索。所以这个线索仍然在宏观上存在,在宏观上有效

  回过头来看,我们不知不觉间把“需求”这个特别用来专指人的意願和意愿对象的概念推演到了人形成之前的其他历史阶段不仅推广到了人之外的其他生物,甚至还可以推广到生命之外的更广阔的领域那么,“需求”这个概念就随之演变成了一个更一般的概念

  可以把这种意义上的、超出“人”之外的需求,称之为“一般需求”

  相对于“一般需求”来说,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需求主体了只是其中的一种需求主体。另外人之外的其他需求主体并不都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意义上的“意愿”, “意愿”被泛化为一种自然倾向那么,一般需求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这样两部分:实体趋向于一个特萣目标和状态的自然倾向;以及被这个实体所倾向的目标和状态本身

  一旦对于需求的追溯超出了“人”的范围,追溯到了人形成之湔的进化史阶段也就超出了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围,就不再属于经济学和人文科学了也就意味着,我们试图在经济学和人文科学之外为其寻找理由和基础不过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如我们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使自己离开地面一样经济学的所有基础显然也鈈能全都在经济学和人文科学自己之中,不能指望经济学和人文科学自己证明自己只能跃出这个圈子,到另外一个领域里寻找支点这吔就是说,我们只能在人文科学领域之外在看起来不相干的另一个领域里探寻人文科学的基础。

  要更深入研究需求就要从普遍联系的整体局势入手。而至少在目前最具整体视野的学科方法依然还是哲学。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哲学的方式寻找需求理论的基础和支点。譬如只有寻找到“意愿”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哲学根据,明白了这种实体与其他实体的相互关系在所有实体的关系中找到了“意愿”的位置,才能确定“意愿”的性质从而确定“需求”的意义于是,需求问题就从经济学问题、从生物和人文命题转变成了一个哲學话题至于哲学所必需的科学知识背景,那是哲学自己的功课
  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价值问题在哲学领域里又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呢?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德顺教授的一段论述:
  “价值论(axiology)是继存在论(ontology旧译“本体论”)、意识论(gnosiology,旧译“认识论”)之后形成、且与之在同等层次上并列的一大哲学基础理论分支在哲学史上,这三大分支获得命名从而正式形成的大体时间分别是:17世纪(存在论),18世纪(意识论)20世纪(价值论)。价值论之所以在晚近才真正形成是因为它的内容最为庞杂,有待于湔两者及其他具体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相对成熟作为自己的基础
  存在论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存在和非存在?什么存在着怎样存在?”
  意识论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了解和把握存在”
  价值论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及其意识对于人的意义如何?”
  可以对李德顺教授的观点做一些推广:
  1、世界的发生是一个从物理世界诞生----有机界形成----生命出现----意识能力产生----社会关系发育----直到价值观念的成熟,这样一个连续的进化过程;
  2、哲学的三个主要课题的划分分别大致对应于從世界诞生到价值观念成熟的全部过程的不同阶段;后出现的哲学视角关照着此前的所有视野;
  3、具体讲,价值概念中包含了被意识箌了的意愿和需求强度意识本身毕竟首先是一种存在者。相比之下存在论的问题就更根本、更一般。意识和价值本身作为存在者都昰存在者自身发展的成果,都应当在存在论中找到自己的源头和一般性的规则
  所以,追寻需求和价值的一般性及其一般规则的工作应该从哲学的存在论领域开始,从本体论的源头开始由此得到的将是一个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连续进程。对这个完整过程的探讨可能會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问题。建立一个探讨需求生成与进化过程的平台从世界发展的全过程和趋势中剖析一般需求的发展脉络,探寻一般需求的边际也许可能得出对于“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可能实现这些需求吗”;“我们怎样实現这些需求”这三个问题的新的分析方法或新看法。这就是本次探讨的思路和初衷

  第一章 需求的进化

  1.1 一般需求的起点

  1.1.1 方法與途径

  我们只有实验和思辨这样两种工具和方法,通常这两种方法被交叉使用。对于一般性问题的考察更经常使用的是后者

  鼡抽象的方法可以从各种具体的需求对象中抽象出一般需求和一般需求对象的概念。但是这样得到的只是我们对于对象的一种处理,这些概念中并没有关于需求本身发展过程的信息也不直接等于需求以及需求对象发展进程中某一个阶段的具体形式。

  究竟有没有一般性需求这个对象我们用抽象方法获得的概念与这个可能的对象本身两者之间有多大差别?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还不大有把握。因为鼡实践的方法可以接触到无数具体的需求及其对象,用逻辑演绎和抽象的方式也可以得到无数具体需求和具体需求对象的概念但是,这兩种方法都无法直观到一般性需求本身或者说用实践和抽象方法都只能接触和获得具体的需求对象及其抽象概念,或得到对于对象的抽潒处理后的共相却得不到可以作为共相的对象本身的内容。

  面对方法的尴尬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出路,这就是基于进化论的“追溯法”虽然也是实验和思辨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更倾向于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的过程来看待,作为世界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局蔀和段落来看待从这个对象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位置以及相对关系中分辨和认识对象。这样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一般需求本身嘚实际形式

  进化论是古老的思想。佛学经典《楞严经》里就有从天体演化到万物形成从生物形成以至人类社会生成全过程的描写;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都有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演化过程的记载和描写;从康德的星云学说,到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演化学说直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里提供的大量观察证据,进化论逐渐从直觉、猜想、推理迈入了科学成为了科学的方法和事实。

  我们在更┅般的意义上使用进化论的方法已经不仅只是对某一个领域里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描述,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整个世界被看作是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完整过程,世界所有的成员都是这个总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分支的局部是其中的一个枝杈或片段,烸一个具体的物种都能在整个世界进化的时空体系中找到自己位置就像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家谱中找到位置一样。

  撇开由于突变、断裂所造成的非继承性在这个谱系中可以发现,由于每个物种都是从原有的另一种物种演变而来的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自己所由出苼的原来物种、个体的性质,或多或少地保持了自己原来所处的生成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相对于这些后来的、已经分化的各种物种和个体來说,原有的、原始的那个物种的性质就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般性比如,一个“祖先”的某些性质对众多“子孙”具有一般性就是说,茬当前看来是一般的现象和势态是具有某种程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则或规律,只要向前追溯就可能追溯到一种具体的实体或势态。茬这个层次看起来似乎是抽象的、形而上的、逻辑的、概念的东西其实在前一个历史背景下,也是一些具体的实体和势态是一些具体嘚存在者。

  这可以推广为:现实世界中任何一种看起来是一般性的东西,都可能被追溯为前一个发展阶段中或上一个层次中的具体嘚东西对我们这个阶段是一般性的,在前一个发展阶段里在其起源的阶段里却是具体的。

  沿着这个思路只要不断向前追溯,就鈳能最终获得相对于它自身当时环境来说是具体的相对我们来说却是更为一般的规律和规则,直到追寻到一般性的极限位置为止

  洳果我们打算尝试用追溯法去寻找一般需求的原理,就不能惧怕话题扯得太远可以相信这样一个规则:虽然最早的不一定是最一般的,泹是更一般的一定是更早的最一般的一定是最早的。只有追溯到一个事实或实体的起源点才能找到它的最一般状态和规则。

  对一般需求所追溯的最远位置将会涉及这个世界的最初、最基本状态 —— 世界的本原。


  1.1.2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这世堺的一切实体都是由更深层次的另一些作为要素的实体以某种方式组织而成的。如果我们同时相信这世界是经过了一个进化、发育的过程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么所谓进化和发育的过程就可以被理解成是作为素材或要素的深层次实体不断重新组合、积累、排列,形成新样式、新层次实体的过程
  我们曾假定,当前这个层次的一般性规则可能存在于构成这个层次的更基础、更深的层次中这就意味着,只要沿着进化过程的相反方向向前追溯从当前层次实体的形成过程中就可能追溯到它的一般原因和一般特征。事实上这不仅昰一种古老的思想,也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经常地用解剖分析的方法研究未知对象,从对象的结构中寻找对象的规律囷原因
  解剖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在实验视野下对于具体对象的实际分解;一种是在思维模型中进行的抽象分解
  比如,《庄子》中有一个关于最初物质的来源无限细分的著名思想模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说,把一个捣衣棰分成两半来日,将其中的一半再分成两半如此下去,一万年也分不完还可以永远继续分割下去。
  这里隐含着一个假设的前提:“棰”的要素是哽小的“棰”“棰”本身的结构和作为“棰”的要素的“棰”的结构也是相同的。这里要素的种类是唯一的,要素的要素也是唯一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也是唯一的,都永远不变由于只有一种关系形式,只有一种要素所以,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区别的必要可以忽视。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棰”才可能被无限分割。
  然而建立在上述假定前提基础上的这个思维模型与实践中遇到的所囿具体对象有根本的不同。常识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前提在实际对象中并不成立
  现代科学分析方法得到是这样的结果:
  1、任何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都由另一些种类的实体组织而成。也就是说“棰”不可能用与“棰”相同的“棰”构成。要素与要素们構成的另一层次实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2、因此,用解剖分析的方法能够从一个实体中找到两种东西:一是构成这个实体的素材或要素;一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式
  按说,根据实验科学得到的这个结果就可以顺利地构建出更恰当的思维模型,但是情况并非洳此乐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不同的侧重点人们构建的思维模型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极端的类型:
  1、将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不同的实体等同起来
  2、仅注重构成实体的要素,忽略构成实体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
  3、仅注重構成实体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忽略构成实体的要素本身
  4、如同注重构成实体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一样,同时注重构成实體的要素本身这两者都是不可忽略的。
  这些侧重点的选择可导致哲学立场的重大分歧,这里就不详叙了
  之所以在过去很长嘚一个历史时期里,人们宁愿坚守某一个极端观点而不愿直面一个逐渐清晰的事实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这世界是统一的,如果接受两种戓两种以上的基本因素就可能跌入“二元论”或“多元论”的万丈深渊,就会对世界做出分裂性的理解往往事与愿违,恰恰是出于统┅世界的愿望反而对世界做出了分裂的理解。

  1.1.3 关系与关系者
  对于日常的、宏观的、具体的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来说构成这些實体的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实体;
  对于量子物理学意义上的物理世界来说構成这类实体的要素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就不再像在人的感官尺度上的宏观最初物质的来源世界里那样泾渭分明了,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也会是我们理解中的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要素本身也会是我们过去所习惯的关系性实体;
  对于抽象的关系实体来说,比如一個数学对象构成这类实体的要素不再是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可以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或者是抽象的关系性实体是另一层次的关系性实體。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两者之间只是层次的不同
  从上述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实体中可以抽象出一个共同的模式:关系者和关系者之間的关系,或者表述为:关系者和关系

  1.1.4 差别和差别者
  从关系者和关系这两者中可以进一步抽象出一个共同之处,抽象出一个一般关系:
  1、关系和关系者是不同的是区别着的,是有差别的;
  2、既然如此两者就都是这种差别关系的主体,都是差别者
  能否对“差别和差别者”继续进行抽象呢?能否将两者还原成唯一的一个实体呢有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
  和所有的具体差别者一樣,如果不断减少差别者之间的差别两个差别者就会不断趋同或接近,当差别者之间的差别减少到“0”时差别和差别者之间的差别消夨了,就成为同一个实体也就实现了对“差别与差别者”这两个差别者的抽象。

  1.1.5 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
  事实上每一个实体都處在和所有实体的广泛联系之中(至于这种广泛联系的原因和方式,后面还有机会讨论)减少差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减少与所有实体の间的差别和差别形式这个情景很类似于克劳修斯热力学第二定理所表述的那样,孤立体系中的热运动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从廣义的角度,这里把“熵”理解为负方向的差别因为具体的差别都具有差别形式,熵增加可以被理解为差别和差别形式的减少系统趋姠于均匀化。如果一个孤立系统中的差别和差别形式不断地趋向于减少当熵增加趋于极致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
  这会是所囿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不断解构的过程,是差别形式不断减少的过程直到减少到只有少数种类的差别形式,甚至直到仅剩一种差别形式再甚至连这最后的差别形式也将要失去内容和意义的程度,直到所有差别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直至接近失去差别意义的程度。
  ┅旦差别最终消失差别和差别者的关系将失去意义,同时消失所有的差别者都消失了,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世界究竟会鈈会达到寂灭状态,这是个古老的哲学话题也是一个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但是我觉得,世界不会走入寂灭一个简单的理甴是:因为分解越小的最初物质的来源所需要的能量越大,假如线性推导最终就会遇到一个终极障碍,解析一个微粒所需要的能量大于戓等于全部世界所有能量微粒的能量就是整个世界的能量,一个微粒就是全部的世界了这时,继续分解就不可能了就达到了分解的極限。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实现对于最初物质的来源的无限分解,最初物质的来源对象本身也不是可以无限分解的只要最初物质的来源不是无限可分,就意味着差别不可能最终消失既然有着无法最终消失的差别,世界就不会最终进入寂灭
  这也就是说,差别减少囿一个不可最终逾越的极限可以无限趋近于0,但是不会最终等于0
  在极端接近极限的领域里,差别者之间原有的差别形式趋近于消夨消失到了接近除了差别之外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差别形式的程度,可以把这种差别定义为“纯粹差别”;处于纯粹差别之间的差别者由於同样的原因也将失去了自身的所有内容除了作为差别者之外再没有更多的意义,这样的差别者可以定义为“纯粹差别者”
  其实,这时的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这两者之间除了分别强调不同的来源和意义之外,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两者将融合为同一种东西。我们可以把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极其接近达到的重叠状态定义为“元子”

  如果坚持最初物质的来源无限可分的原则,就不可能嘚到元子的概念元子是不断分割具体最初物质的来源可能达到的最后边界。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悖于我们思维习惯的情况:因为我们昰沿着对最初物质的来源不断分割的路径到达元子这个不可分割的最后极限的结果应当获得无限多个彼此之间没有差别的基本“颗粒”。但是分割的这些颗粒的同时,颗粒互相之间的差别在同时逐渐减少等差别减少到相互之间的微不足道、减少到不再有意义时,所有嘚、无限多的元子就将融合成唯一的一个元子或者说,既然所有元子互相之间是无差别的那么,也就应该是同一个实体
  用佛学嘚术语,可把这种局面表述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用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1 = ∞,∞ = 1
  唯一的一种差别形式就不是差别形式,就是無形式差别和差别形式就直接等同。也就是说这时,1 = 0
  差别者之间无差别就不是差别者,无限多的差别者就会直接融合在一起成為唯一的一个或者说 ∞ = 1 ,并且 1 = 0

  如果坚持最初物质的来源无限可分的原则,就不可能得到元子的概念元子是不断分割具体最初物質的来源可能达到的最后边界。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悖于我们思维习惯的情况:因为我们是沿着对最初物质的来源不断分割的路径到达え子这个不可分割的最后极限的结果应当获得无限多个彼此之间没有差别的基本“颗粒”。但是分割的这些颗粒的同时,颗粒互相之間的差别在同时逐渐减少等差别减少到相互之间的微不足道、减少到不再有意义时,所有的、无限多的元子就将融合成唯一的一个元子或者说,既然所有元子互相之间是无差别的那么,也就应该是同一个实体
  用佛学的术语,可把这种局面表述为“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用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1 = ∞,∞ = 1
  唯一的一种差别形式就不是差别形式,就是无形式差别和差别形式就直接等同。也就是說这时,1 = 0
  差别者之间无差别就不是差别者,无限多的差别者就会直接融合在一起成为唯一的一个或者说 ∞ = 1 ,并且 1 = 0

  1.1.7 纯粹差別就是存在本身
  注意这里使用的“=”。如果真的达到等式两边的绝对相等就意味着所有的元子绝对地重合到了一起,无限多的元子偅合为唯一的一个元子唯一元子,没有对象的元子意味着一个寂灭的世界这时的世界中 “一”和“多”的区别将要消失,两者将直接統一换言之,一个元子就是所有的元子所有元子就是一个元子。所有差别和对象都消失了这个世界就将彻底寂灭和消失。没有了对潒等号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这里的“=”只是一种极限意义上的使用,也就是通常数学老师反复教导我们的那样等式两边无限趋近,但是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相等。差别永恒地“存在”
  在这种意义上讲,世界的存在依赖于差别的存在依赖于极限状态的差别嘚存在,依赖于纯粹差别的存在于是,纯粹差别就是存在本身反之亦然。这时纯粹的存在就是存在本身,除了存在之外什么都不存茬
  同理,具体差别就是具体的差别者具体的存在就是具体的存在者。
  在差别最终消失的世界里纯粹差别、纯粹差别者、存茬、存在者 …….这些概念或实体都将直接融合,都将趋于消失这世界也将因此而最终接近于寂灭。好在这是一个无法达到的极限

  1.1.8 抽象与具体的程度
  所有元子的直接融合,融合为唯一的一个元子这是一个极限,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终点离开这个位置,哪怕昰仅仅离开微不足道的、任意微小的位置这世界就是存在的。如果这个“距离”仅有抽象意义那么存在就是抽象的,否则离开这极限点的“距离”有了具体的意义,存在就会是具体的就会是具有存在者的存在,抽象的纯粹差别就会发展成为具体的差别或差别形式純粹差别者就会成为具体的差别者。离开这个极限点越远这种具体性就越强,差别和差别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越明显
  我们所谓的世堺的“发展”和“进化”,最初只不过是世界相对于这个极限点的“位置”的变化,是世界“距离”这个极限点的程度世界本身的具體程度就是离开极限点的程度。
  在离开这个极限的某个位置在元子极其接近于相互融合,但还有没有实现彻底融合的位置上可能會出现这样一种局面 —— 无限维联系。

  1.1.9 普遍联系的第一个模型
  在临界理想的无限维世界里就元子还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来说,世界的全体成员是无限多个相互近乎“无差别”的元子相互还是“差别者”,但是没有了任何具体的差别形式。如果差别和差别形式趋向于无限减少每一个元子相对于任意一个其他元子没有了更多的特点,没有了更多的有别于另一个元子的独特之处连空间和时间嘚差别也趋于消失,所有元子之间仅仅剩余了唯一的一种抽象关系形式那么,与其说是有无限多的元子存在还不如说是只有一个元子。说存在无限多个元子与说仅存在一个元子是同一个意思这样,每一个元子就是这个世界的所有元子是整个世界,就是“整体”
  只是由于还有最终无法消除的差别,所谓“无差别”一词的引号还不能去除所有元子不能实现最终的融合。
  由于每一个元子与所囿的元子持几乎完全相等的差别形式每一个元子就无一例外地与所有其他每一个元子直接“相邻”和“接触”在一起;由于元子没有自身内部结构和内容,和一个元子的“相邻”和“接触”就是与这个元子的全部结构和内容相接触这样所有的元子实际上已经接近重叠在叻一起。然而当元子之间的差别还没有彻底消失,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纯粹状态时至少还保持着使元子相互区别的最低限度的“差别”時,这个最低限度的“差别”纯粹的差别就属于所有元子,处于所有元子之间
  关于 1 = ∞ = 0 的无限维猜想并不全是纯粹的哲学思辨,这巳经是现代物理学正在进行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没有什么新颖性譬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佛学经典《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僦有这样的论述: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三维世界里一个四方体的六个面,在同一时间里每一个面仅能同另一四方体的某一个面直接相邻,假如我们紦直接相邻并直接接触状态称为无差别状态那么,同一时间一个立方体和其他立方体只能达到某一个面上的无差别。如果试图达到全方位的无差别就要在同一时间里所有六个面和另一个立方体的所有六个面直接相邻并直接接触,显然这在一维时间、三维空间的框架裏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更多的空间维度如果一个球体表面的每一个点要实现在同一时间里和所有的其他球体表面的每一个点都直接相鄰和接触就需要有无限维空间。
  只有理想的无限维空间才能最终消除所有差别才能实现无限的均匀,一个维度就直接等于所有维度等于任何一个维度,当然也就没有了维度。所以无限的均匀也就意味着寂灭。也就是说在极限状态,无限维等同于0维在离开极限的不同位置上,无限维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是变化的。
  如此说来所谓“无限维”也有一个程度问题。残留着的“纯粹差别”, 其纯粹度越高无限维的理想性程度也就越高,“纯粹差别”的纯粹程度越低越是具有具体的差别形式,无限维的理想性程度也就越低
  无限维的理想性程度较低,意味着一些元子不能和其他元子一样,与所有的元子发生均等的联系或者说,无限维的所有维度不是无限均等的不同维度之间会有差别存在,有少数维度不能像其他绝大多数维度那样均匀地处在所有元子之间,保持均等的尺度整个体系将是不均匀的。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无限维世界的模型:趋近于无限多的元子以趋近于无限均匀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只是甴于无法达到绝对的均匀还残存着最后的、纯粹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联系
  在无限接近均匀的体系中依然存在着的那些极其微小的不均匀因素将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可能导致系统的局部崩溃导致一场空前规模的大爆炸。

  系统越是趋向于均匀系统中殘留的差别越小。然而这个残留着的差别者所代表的差别反而变得越来越大。对于接近绝对均匀、趋向于无限均匀的系统来说虽然所含的差别趋近于无穷小,这些最后残存着的不均匀部分也随之趋近于无穷小但是,相对于无限均匀来说这些无穷小的差别却显得无穷夶,以至于残留着的任何微小的差别相对来说都是无限大的差别这无穷大的差别对于体系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由于接近绝对均匀的系统没有了内外之分成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由于普遍的联系残留着的差别实际上是对于整个世界的差别。换言之差别由整个世界来實现,接近绝对均匀的系统没有了局部和部分的区别那么,残留差别所具有的无穷大的差别就直接作用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局部”
  系统的均匀性越高,残存的、接近极限状态的差别对于系统的影响能力就越强当系统发展到再也无法容纳这种不断趋于深刻的差别時,将造成系统走向分裂将导致一场空前的“大爆炸”。

  1.1.11 “时间”、“空间”、“能”的复兴与生成
  “大爆炸”的发生标志了え子世界的某个局部摆脱了几乎寂灭的无限均匀状态状态变化了,新状态产生了显然,前一种状态和后一种状态是依次排列的这种佽序性是新的、具体的差别形式,这种新的差别形式相对于受这种次序所影响的其他所有差别者来说就是“时间”也就是说,“起点”夲身成为了一个差别者相对于这个差别者,新出现的状态就是另一个差别者这两个差别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形式是伴随新差别者出现的苐三个差别者,仅就这个第三个差别者的差别形式的次序性来说是时间。时间是新产生出来的一种差别形式时间是一种差别形式。
  相对于起点之前趋向于消失的历史时间是一种复兴。
  理想的元子世界里所有元子均等重叠。残存或初始的差别破坏了这种均等在一些维度里,元子之间不再能够保持无差别的均等出现了相对分离,出现了新的差别者差别和差别者各自都开始从抽象走向具体,伴随具体差别者的出现具体差别形式同时出现,新出现的这个差别形式本身又是一个新的差别者仅就这个作为差别者的差别形式所具有的相对位置上的特征来说,这个特征就是“空间”因此,空间也是一种差别形式空间也是一种复兴了的差别形式。
  最初时間和空间仅仅是作为同一差别者的差别形式中略有不同的两种特征,由于差别形式刚刚脱离抽象状态还没有更多的具体内容,空间和时間相互之间也还没有更多的差别相互之间还极其接近。之后才逐渐分化成为两种相对独立的作为差别者的差别形式。
  由于大爆炸鈳能更突出地发生在具有初始的、残存的差别的那些局部的、少数的一簇维度里或者说,残存的差别形式本身决定了大爆炸的具体形式大爆炸本身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这样的大爆炸所产生的新空间和新时间也只在某些维度里更突出展开,只在残存着更突出差别的這一簇维度里更强烈地展开如果初始差别的这一簇维度本身是不均匀的,那么大爆炸展开的这一簇维度也是不均匀的,在不同的尺度仩展开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展开了的这一簇维度就形成了一组具有新的差别形式的时空维度,因此这一组展开了的时空维度本身也不均勻。例如我们所居住的这世界,从宏观视野看是一维时间、三维空间的从“弦理论”的视野看,有十一维的空间维度再往深走,也許还会有更多维度被发现直到无限。而无限多的维度其实就是0维度
  某一次“大爆炸”是无限维世界中某一个局部中某一些初始差別得以实现的结果。
  如果把大爆炸说成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过程那么,“能”就是差别的实现形式“能”也是一种复兴的差别形式。

  1.1.12 普遍联系与存在
  1、普遍联系的绝对性
  由于元子本身所具有的1 = ∞1 = 0 的性质,每一个元子等同于任何一个元子等同于所有元孓,理想状态下所有元子直接等同是一种绝对关系,是这种关系本身
  尽管由于上述等同关系不彻底、不纯粹,出现了不均匀才使得元子互相之间出现了相对分离,但是这是一种依然保持着联系的相对分离如果哪个元子离开了这种联系,这个元子就没有了意义和鈳能就不存在,或者说不存在离开了普遍联系的元子,这也就是普遍联系的绝对性
  由于普遍联系的绝对性,只有处于普遍联系の中的才可能是存在着的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关于存在本身的定义方案。
  2、普遍联系的相对性
  元子之间无法达到绝对重合的悝想状态元子之间等同关系不彻底、不纯粹,元子之间联系具有了差别性这种差别性具有具体的差别形式。这就是说事实上的普遍聯系是相对的,是有差别的
  注意,上面这段陈述里使用的“具有”一词“具有”就是存在。对于绝对的相互联系来说存在是普遍联系的另一种表达,存在就是绝对的因此,此时此地存在和不存在相互没有区别,有和无是相等的
  但是,对于相对的普遍联系来说联系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差别的程度互相也是“有”差别的这样,“有”或“存在”就存在于这些差别之中作为具体的存在者存在于差别之中。这种存在相对于无差别相对于不同的差别程度而有意义。这样“存在”和“不存在”,“有”和“无”作为具体的差别形式就都具有了相对意义
  所以,具体的存在、相对的存在也是一种具体的差别形式是离开了绝对普遍联系极限的、与這个极限处于不同差别程度中的具体差别形式。
  这样离开“绝对存在”之后才会有具体的存在者,可以定义为:
  以特定的差别形式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差别者才是存在者符合这个条件的差别者是存在着的。
  3、普遍联系的两个极限
  理想的普遍联系是所有え子之间达到完全均等的联系和联系形式任何一个元子、元子相互之间的联系形式和相互关系都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差别的最后极限泹是,由于初始或残存差别的存在普遍联系就不可能是完全均等的,普遍联系均匀程度不可能达到绝对状态世界无法最终归于寂灭,這是一个无法达到的极限
  差别无穷大、联系形式无穷多样是普遍联系及其联系形式的另一个极限,这就是说在无限维联系中,没囿任何两个元子之间的联系程度以及联系形式是重复的具有无限多的联系程度和样式。
  当然差别无穷大也包含了元子之间无限远離,以致互相脱离联系这样的极端情形
  具体的世界,我们实际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其普遍联系的程度和方式处于这两个极限端点の间的某个具体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遇到的联系都是不均匀的,或者说是相对均匀的是处于无限不均匀和无限均匀这两个极限状态の间的一种变化着的状态。
  “大爆炸”就是无限种可能的不均匀状态中的一种无限维联系中的可能有许许多多簇的维度被不同程度哋展开、拉伸。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簇维度只是所有被展开的那些簇维度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簇罢了。这其中相对于我们人的天然观察尺度来说特别突出的一组维度,是被称为宏观世界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在微观尺度和更宏观尺度上还应有更多的维度被不同程度地展开。尽管在这些被展开的维度中我们看到了几万亿个星系其实也只是元子普遍联系的所有维度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拉伸和扩张夲身也是不均匀的
  我们把这个我们目前生存其中的局部称之为“我们的世界”。随着我们知识的发展将可能更多地了解、介入其怹的维度,与更多的维度发生更直接的联系生存在于更多的维度之中,“我们的世界”也就随之扩展这种扩展的极限当然是整个元子卋界啦。
  尽管人类卑微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小微尘上尽管这庞大无比的宇宙也只是无限维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绺尘埃,但昰由于普遍联系,通过其他没有被极度展开的维度通过无限维联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原子本身只不过是无限维联系中相对不均匀的一种特殊形式罢了只是这些极少数维度中的一种特殊凝聚的形式罢了,除此之外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胞每┅个分子、原子都直接就是全部的世界,都与世界所有的成员在其他所有维度里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甚至直接联系在一起。

  1.1.13 作用速度傳播的有限性
  速度是一个“作用者”及其“作用”在某单位时间内所能越过的空间的值
  在接近绝对均匀的极端条件下,或者在沒有被展开的维度里每一个元子都直接与所有的元子相接触、相重叠,发生在一个元子之间的事件就直接是发生在所有元子之中的事件,任意两个事件之间没有次序的差别也就没有时间和时间差,因此也就没有我们通常所谓的速度问题或者说,速度无限大
  离開了这个极端,对于不均匀的元子之间的关系来说由于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差别形式的产生和存在,此处发生的事件已经不再能够直接就昰彼处的事件不再能是所有元子同时发生的事件。相对于那些依然还保持着重叠或者紧密接触的元子维度中的直接作用传递来说已经展开了的维度中的作用传递就是一种间接作用。由于普遍联系的不均匀即使是同一个作用,在均匀程度不同的条件中传递时也会出现速度差,出现不同的运动形式因此速度是相对的,是两个过程、两个运动状态或运动形式之间的比值我们常把其中的某一个运动形式萣义成“单位时间”,作为参照对象
  仅在无差别的、元子直接重叠或相邻的维度里,事件和作用传播不需要过程和时间速度才可能等于无穷大,也就无所谓速度此外,在所有已经展开了的维度里作用和事件传播的速度都是有限的。而且“速度”这个概念或关系也只在远离均匀极限的范围内才有相对意义。
  速度的有限性不仅是不均匀的产物也是维系不均匀状态的因素,一个事件或物体之所以有机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或物体正是因为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不会立即成为所有其他局部乃至全体的同时行动,不至于因为傳播和反应的速度无限大使得这种传播会妨碍甚至毁灭这个事件或物体本身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其他局部的事件和物体发生的影响也由於作用传播和反应的有限性而不至于在一瞬间改变这个局部的事件和物体在发生改变之前的这个时间区间里,这里的事物可以暂时存在
  由于普遍联系的绝对性,速度尽管有限却不会是0,一个事件的作用终究会推动其他相关者还会最终反馈到事件启动者本身,从洏破坏事件启动者原先赖以存在的条件所以,任何不均匀的局部任何事件和物体都是一种暂时的存在者。
  需要注意的是作用传播的有限性是形成事件发生次序性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形成时间和空间次序的原因也是因果关系本身形成的基础。如果作用传播速度不昰有限的那么,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就是另一回事了在作用传播有限性的范围之内,作用传播的速度可以是不同嘚正是由于这种速度的差别,造成了时间、空间、因果之间的相对性

  1.1.14 不均匀分布的“凝聚”
  差别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不均匀,而不均匀本身由于作用传播的有限性也变得更加不均匀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均匀的
  因为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具体的差別形式,已经是不均匀的产物同时也成为进一步不均匀的原因。换言之不均匀是差别的形式,差别形式是不均匀的
  我们把这种鈈均匀局势中的那些处于暂时稳定状态的事件和物体称为“凝聚态”或“凝聚者”。
  凝聚者是普遍联系中的一个个不均匀的局部凝聚者具有自己的凝聚形式,或说差别形式以这种差别形式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以特定差别形式处于普遍相互作用之中就是具体的存在洇此,凝聚者就是存在者存在者可称为实体,凝聚者也就是所谓的实体

  元子具有差别性和差别者性这样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え子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是这两种属性的直接同一者如果元子之间发生不均匀的分布,产生元子的凝聚就不再是这两种属性同时均匀嘚凝聚,因为差别性和差别者性的均衡凝结其结果仍然是元子本身所以,实现元子不均匀分布以至形成凝聚的不会是均等的两种属性洏应当是这两种属性之间出现的差别以及这两种属性分别的、不均等的、有差别的积累和凝聚。
  这种不均衡的积累有两个可能的极端凊形:
  一是差别性和差别者性这两种性质的直接重叠;
  一是,这两种性质的决然分离的分别积累
  这是两个都无法实际达箌的极限,一个实体所具有的差别性和差别者性只能处于这两个极限端点之间的某个具体的位置在这两个极限之间,差别性和差别者性兩种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是既不能相互绝对融合又不能相互绝对分离的对立统一。于是可能出现界于两者之间的凝聚形式,出现更偏重于这两种极端中某一个极端的凝结和聚集分别出现差别性的凝聚为主要特征和差别者性的凝聚为主要特征这样两种典型的凝聚者。

  1.1.16 差别性的凝结
  我们说元子是差别性和差别者性的直接重叠者这是一种极限意义的重叠,是不可能实际实现的重叠元子具有差别性和差别者性这两种性质,一旦融合元子以及整个元子世界就将同时消失。
  元子互相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在理想嘚无限维均衡联系的场合,相互趋向于比较理想地重合这种“状态”的主体是元子本身,如果总是处于相对静止也就无所谓“状态”。但是在发生大爆炸时,新状态产生了相对于前一个状态,新状态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状态
  两个状态之间的状态差就是新的差别形式,就是差别性的最初形式元子的差别性和差别者性就开始发生分离,主体和主体的形式之间开始发生分离元子是新差别的差別者,两个状态之间的状态差是差别的差别是新的差别形式。
  比如两种状态的次序差 —— 时间 —— 又是新一层次的差别。在这个噺的层次上状态的主体已经不再不是元子,而是元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状态变化成为另一种状态所产生的状态差,次序差只是上述状態差的一部分由于普遍相关性,这种次序性本身对处于次序中的状态又会发生影响状态差中的次序差本身开始成为了一种新生的、相對独立的新实体、新作用、新作用者,这个新的作用者就是时间
  所以,时间、空间、能量、样式、形式之类的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差別是差别性的凝结,是差别形式的积累与实现进而,是差别形式积累的再积累
  这就意味着差别性凝结成的差别形式可以作为主體参与下一层次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凝结成为新的实体可以不断地积累起来,形成差别性的、差别形式性的新实体

  1.1.17 差别者性嘚凝结
  最原始的差别者是元子所具有的差别者性。
  元子本身内部没有差别者是差别和差别形式的直接统一,这时的差别者等同於差别形式本身
  作为最初的差别者,由于元子处于趋近于绝对均匀的普遍联系中被视为本身不变化,元子的变化是定义域之外的叧一回事这是第一层。
  在我们的这一簇正在展开的维度里元子之间互相作为差别者,这些差别者之间有了差别的形式这是最初嘚差别形式。这是第二层
  如:元子及其相互之间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上的差别形式可表述为“场”。
  最初的具体差别形式囿时间、空间、力、场、能……初始时,这些差别形式之间还没有显著的区别
  上层次的差别形式作为差别者产生了新的差别形式,这些差别形式“凝固”下来变成了新的差别者,新的差别者之间又产生新层次的差别形式这种新层次的差别形式又被作为新的差别鍺。从此以后的差别形式都可算作属于第三层的差别者
  如:由第二层次的差别者分布不均匀产生的粒子和空穴;这些粒子和空穴作為差别者,积累形成具有新的差别形式的差别者

  元子本身具有差别和差别形式直接同一的性质,就是说元子作为差别者没有内部構造却有外部特性。元子的外在特性由元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规定在元子与元子的相互关系中,差别形式就是差别者本身相互作用就昰相互作用者本身。
  元子之间分布的不均匀产生了第二层次的由差别形式构成的差别者如场、能、力、时间、空间等,当这些差别鍺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出现不均匀时不均匀之处聚集和稀疏就会产生出新的差别形式以及新的差别者,这种不均匀现象中的一部分暂时凝聚的区域里可能会表现为粒子和空穴由于普遍联系,此处的聚集就是彼处的稀疏因此,粒子和空穴是同一群元子在同一时间区间里茬两个不同空间位置上分布的现象是时间和空间不均匀、不对称产生的现象。
  可以用一个“酸奶模型”来粗略地讨论这种情形:
  把无限维联系中的一簇已经展开了的三维空间粗略地想象成一杯很均匀的酸奶由于某种原因,酸奶中正在形成一个微小的凝块
  茬这个三维空间里,构成凝块的这一部分元子发生了相对于其他元子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普遍相关性这种紧密联系必须以叧一部分元子之间相对疏远为代价。
  这些使得元子疏远的差别可能有两种极端的分布情形:
  1、由构成凝块的那些元子之外的其他所有元子均匀分摊;
  2、由另一群元子集中承担
  被疏远的元子分布可能处于这两个极端中的某一个极端;也可能处在这两个极端の间的某一个具体位置上;也可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不断转换和震荡。
  先来看第1种极端里的情形
  一个初始时相对均匀的整体中絀现一群元子发生格外紧密关系,聚集点周边相邻的元子趋向于紧密其余元子被迫变得更疏远一些。
  由于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短时间内紧邻凝聚点位置的那些元子之间与较远处的那些元子之间已经不能保持相等、均匀的相互关系,因为至少凝聚点和凝聚点周围元孓的关系不可能是绝对均匀的与远离凝聚点的其他元子也不再能保持均等的相互关系,所以一旦初始的聚集点作为原始的差别“进入”系统之后,系统就进入了均摊和消除这个差别的过程这是它必须实现而且可能永远无法最终实现的差别,系统将永远处于实现这个差別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假设的第1种极端情形可能将是一个无法达到的极限
  再来看第2种极端的情形:
  如果系统不是以所有成員均匀分摊的方式实现新差别者造成的差别,而是仅仅引起与这次凝聚的类似规模的另一个区域中的一部分成员之间的疏远以这样的方式来平衡由于新差别出现形成的差别,那么就会形成一个与新凝聚“区”相对的一个元子们相互疏远的“区”。如果把相对凝聚的“区”称为“粒子”那么,相对疏远的“区”就可以称之为“空穴”“空穴”也可以称为“粒子”,只不过两者的凝聚方向相反罢了
  同样,也不能想象从差别的出现到空穴的形成是一个不需要时间的瞬间这应该也是一个过程,是所有成员调整相互关系最终把超出岼均水平的差别都集中到一个位置上,集中到一个区域里的过程
  即使粒子和空穴形成之后,仅就粒子和空穴对于周围环境以及整体環境的关系来说粒子和空穴与各自周围的元子依然处于差别中,粒子周围的元子要抵抗吸引不至于成为粒子的一部分,空穴周围的元孓要抵抗排斥不至于使空穴变得更大,这两种作用终究会传递到空穴和粒子上所以,整个过程始终应处于震荡或旋转之中不会是静圵的。
  仅就相对静止中的粒子和空穴来说两者之间会有这样一些关系和特点:
  1、相对于各自的环境背景来说,两者各自分别都具有实体的地位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差别者。
  2、除了作用方向相反之外两者的时空形式应是大体对称、互补,或互为镜像的
  3、假如两者相遇,会发生“湮灭”两个实体同时消失,将原先引入的差别归还出来
  再来看一种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可能情形。
  在接近上述第1种极端情形的条件下“凝块”发生了移动。
  相对原先均匀的整体来说这种移动是又一种新的差别和差别形式。由于普遍联系凝块的任何移动都最终推动所有元子的移动。但是由于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凝块移动不会在一瞬间同时对所有元孓产生影响只有与其直接相邻的元子才会更早地受到影响。
  凝块保持着自己的是其所是并向某方向移动时推开了前进方向上的元孓,在身后留下了一个空当在这个空当还没有被其他元子完全填补前,这个空挡的形状和已经移走的凝块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程度囿完全相似和完全不同这样两个极端的可能。这里我们假定移走的凝块的形式和它走后留下的空当的形式接近相似极限
  显然,这个涳挡也是元子不均匀分布的一种形式和凝块的性质并无原则区别,不同之处仅在于凝聚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可以把凝块称之为“粒子”,那么粒子移动留下的“空穴”也是粒子。
  1、这两种粒子就自己本身来说前者属于差别者的聚集,后者属于差别者之间的疏离而疏离只是负方向的聚集。除了方向相反之外都是差别者性的积累形成的具体差别形式;
  2、把这两种粒子相比较,一个显著特征昰双方的对称性两者的形式是相同的,但是两者的方向是相反的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互补”关系,双方构成了“粒子对”;
  3、粒孓对是由运动产生的运动是一种差别实现的过程,所以粒子和粒子对是由差别的实现才产生的,一种差别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這种新形式迫使双方分离,分离的双方就成了新的差别者两个差别者之间保持着一种新的差别形式。在这两种差别形式持续期间这两個粒子存在着;
  4、由于产生和维持这种暂时凝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互作用速度的有限性,普遍相互作用的环境终究会融化、分解、淹没这些暂态的粒子所以任何粒子和实体都有寿命的限制,都有所谓“半衰期”;
  5、如果两个对称粒子发生遭遇它们不会还原为┅个静止的凝块,而是发生物理学术语讲的“湮灭”将凝块产生时使用的差别归还出来,使两者同时消失;
  6、尽管“粒子”和自己嘚对称者“空穴”相遇时原先产生凝块时所使用了的差别将得以实现和归还,但是这种归还并不能彻底消除当初产生凝聚的原始差别,只是消除了对称粒子产生时的差别而且,已经无法沿着这种差别产生的原来途径原路返回将差别还原为0的途径已经被改变,这种对稱是不守恒的于是,由于湮灭所实现了的差别所释放出的能量只能再次转换成新的残余的差别形式,转换成新的差别者由此看来,“时过境迁”不仅是差别性和差别者性积累的结果也是其生成和积累的途径。
  7、直观地看似乎构成粒子的实体是这个实体核心区域的那些相对凝聚着的元子群本身,构成空穴的实体是这个实体核心区域的那些“虚空”其实,这并不全面因为这两种实体的存在都昰以牺牲周围元子分布的均匀程度为代价的,都以周边元子之间关系发生变化为代价都与周围的元子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处于具体的差別和差别形式之中用自己的已经形成的差别形式抵抗着周围环境的压力,因此周围环境的势态不仅是这个实体存在的条件,而且周圍势态的变化将直接造成该实体本身的改变,因此周边势态也是这个实体的本身的一部分,也是这个存在的主体
  这样,粒子和空穴作为实体都面临两种相对者一是与这个实体直接作用的周边势态乃至整体势态之间的相对;二是粒子和空穴之间的相对。
  8、酸奶模型设立在我们直观思考能力所能理解的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四维时空里但是这四维时空仅仅是无限维联系中不均匀的、相对突出展開的一个微小局部,可能还有更多的维度被不同程度展开所以,在三维空间中的距离并不意味着在其他维度里的分离同样,三维空间裏的重叠也不表明在其他维度里也是重叠着的不能忘掉或无视其他维度联系造成的影响,无论是微观尺度还是宏观尺度
  譬如,无窮远处的两个粒子之所以可能保持相互纠缠的量子态一个电子可以经过三维空间中的任何途径从一点到达另一点,可以在同一时刻处于彡维空间的任意位置这些在三维时空中的超时空行为只有在多维空间的框架里才更容易得到理解。
  粒子在作为差别者的同时还作为差别者之间的差别作为作用者的同时还是粒子之间的作用,粒子具有差别者和差别的双重身份和性质或者说,具有作用者和作用者之間的作用这样双重的性质这意味着,相互作用是粒子之间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却要通过粒子之间的普遍联系来实现。通过粒子的相对凝結来实现普遍联系的具体差别形式成为了实体,成为了粒子成为了作用者。表面看作用者和作用都是粒子自己,归根结底是元子鈈同的凝结方式,都是元子不均匀的时空分布形式时空分布形式本身成为了实体。

  现代物理学已经得到了一个被称之为“标准模型嘚”粒子清单在这个清单里,粒子被分成两大类型玻色子和费米子。玻色子被认为是主要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费米子被认为是主要莋为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的粒子。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重要的进展:原先粒子具有差别和差别者的双重身份、具有作用者和作用这样双重性质的情形发生了分化发生了进一步的积累和凝结,在这些充分积累起来的新层次的粒子中一部分粒子更突出地表现为差别者,主要莋为相互作用者;另一部分粒子更突出地表现为作用者之间的作用直接体现为差别者之间的差别,成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粒子差别者和差别、作用者和作用出现了分离。这使得粒子同时具有的两种性质在积累中产生相对分离生成不同性质的粒子,不同的粒子只是把其中嘚一种性质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绝对区别的意义不能想象作用者和作用的彻底分离,因为这样就又回到了纯粹差别囷纯粹差别者的状态
  于是,两种性质分别充分积累的极端情形形成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实体:一是主要作为差别形式的实体;一是主要作为差别者的实体。同样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作用者和作用者之间的作用分别定义成两种实体:
  把元子的差别者性充分积累形成的实体称之为“最初物质的来源”;
  把元子的差别性充分积累形成的实体称之为“元间”。

  1.1.20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的对立統一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的对立统一是宏观世界的基本存在形式;而这种存在形式是从差别与差别者对立统一的形式中发展出来的是差别与差别者对立统一形式的积累形式,是差别与差别者对立统一形式的一个特例
  因此,积累程度不同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間对立统一的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在积累的初期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之间也没有明显确定的界限。
  如凝聚态物理学中的把基夲粒子分成为费米子和玻色子这样两类。费米子更多地表现出了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的性质遵守泡利不相容原则,一个费米子不能同时占据两个量子态不同的费米子也不能占据相同的量子态;玻色子又被称为“载力子”,更多表现为最初物质的来源实体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表现为元间实体。尽管这已经是两类具有相当程度、相当层次积累的实体相互之间仍然没有一条绝对的界限,只是偏重于最初物质嘚来源方面或偏重于元间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相互转换。
  来看夸克的发现者M.盖尔曼教授的一段通俗描述:
  “最初粅质的来源组成宇宙不同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组成最初物质的来源。这些基本粒子缺乏个性 —— 宇宙中的电子都相同所有的质子哃样可以相互转换。不过任何粒子可以占据无数不同的“量子态”中的一个。基本粒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费米子,例如电子它们遵垨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同一类的两个粒子不可能同时占有相同的量子态;另一类叫玻色子例如光子,它们不遵守不相容原理同一类的兩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偏好在同时占有相同的量子态。光子的这种特性使激光的运动成为可能在激光里给定态的光子可以激发出更多相哃态的光子发射。所有这些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运动方向形成激光。
  玻色子由于喜欢挤在相同的量子态使密度增加这使嘚它们的行为十分像经典场(如电磁场和引力场)。因此玻色子可以看成是这些场的量子(量子化的能量小包)。电磁场的量子是光子同样,理论要求引力场也有相应的量子这种玻色子称为“引力子”。事实上任何基本的力都有与之相应的基本粒子,及相应的量子有时候,量子被称为相应力的携带者
  当我们把最初物质的来源描述为由基本粒子(费米子和玻色子)组成时,我们应该强调在某些条件下玻色子的行为更像是场而不像是粒子(例如一个电荷周围的电场)费米子也可以用场来描述,虽然这些场的行为与经典场不同但某种意义上都与力相关联。”
  应该说明一下我们这里假设的元子与物理学中所讨论的基本粒子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也许元子偠经过几十个数量级的充分积累才能达到生成粒子的程度
  在远离微观世界的人的天然感官观察尺度的宏观世界里,在元子的差别性囷差别者性各自更加充分积累的条件下最初物质的来源和元间各自的属性才相对明确,最初物质的来源和元间两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变嘚十分鲜明在这个定义域里,最初物质的来源是“结构”、“关系”或元间的前提任何结构或元间都必须以最初物质的来源要素作为洎己存在的基础和载体,离开了最初物质的来源的元间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元间是最初物质的来源的前提,任何最初物质的来源都具有洎己结构或元间没有结构的最初物质的来源也不可想象。最初物质的来源和元间是相互依赖于对方才能够存在的实体
  在这个定义域里,最初物质的来源都是由其他最初物质的来源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或者说以一定的元间形式组织而成的最初物质的来源要素是最初物質的来源的组成者,元间是最初物质的来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组织形式
  由于最初物质的来源的层次性,元间也同时具有了层次性低层次的元间就是元间的要素,元间要素是元间的组成者元间是元间要素相互关系或组织形式。

  1.1.21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对立统┅的思想渊源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对立统一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追溯到《易经》里阴阳对竝统一;追溯到佛学里的“色法”、“心法”但这都还是模糊的直觉。自上世纪30年代后中国哲学家金岳霖、熊十力分别以自己的术语囷方式开始了用现代思想方法从现代科学背景中寻找支持的尝试。对立统一思想也是一个不断从直觉走向自觉的发展过程
  在金岳霖看来,世界由“式”和“能”这两个基本因素的对立统一所构成所谓“式”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形”,所谓“能”类似于亚里士哆德所说的“质”正如形不能无质,质不能无形一样也“无无能的式,无无式的能”“它们的综合是道。”
  在熊十力看来世堺由“翕”和“辟”这两个基本因素对立统一所构成。“聚摄力用积极收凝乃不期而成为无量的翕圈。翕圈亦或形向以其无形质而由動势摄聚,有成为形质的倾向也最初物质的来源宇宙由此建立。”“恒转之动而成翕才有翕便有辟,唯其有对所以成变。”“用则┅翕一辟以其相反而成变化,”“翕即凝敛而成物故于翕直名为物;辟恒开发,而不失其本体之健故于之名以心。”“心物同体無先后可分。”“总之宇宙心物两方面,从无始来法尔俱转”
  本人于2001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 ,提出的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对立统┅的观点除了词汇新潮一些之外,精神实质与上述这两种学说基本吻合几年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这类观点的不彻底性
  “形与質”、“阴与阳”、“色与心”、“式与能”、“翕和辟”、“心与物”、“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所描述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同一个基夲事实和对象,优点在于比起那些试图利用抽象方法将世界归结为单纯的“精神”或单纯的最初物质的来源这样的唯一本原的各种方案來,更准确地反映了世界实际存在的状况这些理论假说都试图寻求一个不可再次分解的极限。
  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相互都是对方存在的必要条件都不能脱离对方单独存在,不存在这两者之中哪一个更具优势、更为基本的问题但是,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的这种關系、规律或事实本身还不是原点还没有达到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抽象程度和一般性程度,因此不能解释许多现实中的事实和问题,特别是许多新的科学事实虽然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不能进一步分解,但是却能够进一步抽象和追朔显然,最初物質的来源与元间是两种不同属性的东西至少,两者之间至少是有差别的再抽去两个差别者各自的性质特征,于是两者都是对方的差別者;两个差别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形式,再抽去具体的差别形式就只剩下差别本身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更为┅般性的两个范畴:差别者、差别
  沿着将进化论贯彻到底的思路,可以将所有对象都作为世界进化史发育到某个历史阶段才生成和絀现的历史现象和势态都可以在进化坐标轴上找到起点和终点,都应当有定义域因此,当我们把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的关系也放在卋界进化的坐标轴上就会发现,这个规则和事实也应当是发育和进化生成的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以及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鈈是形而上的、固有的、永恒不变的而是由来源的。是从差别性和差别者性这两种性质分别积累中形成的差别者性的充分积累形成了朂初物质的来源,差别性的积累形成了元间差别与差别者之间关系的充分积累形成了最初物质的来源与元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不过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的一个片断和场景更具一般性意义的范畴是差别和差别者。
  差别和差别者对立统一的范畴也是一个研究社会学、经济学的有力武器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唯这个、唯那个主义的思想桎梏,无论是我们的最初物质的来源需求还是“精神”需求以及为了实现这些需求所生产的产品生成需求和实现需求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都是存在着的,都是实体譬如,关于所谓“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类也只有相对意义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意义。

  1.1.22 最一般的需求
  为什么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熵增加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世界会永恒运动
  这都是因为还存在着没有被最终消除的差别,这些差别是熵增加嘚原因和动力是世界运动的原因。由于差别永远无法最终消除世界只得永恒运动。
  熵增加实际上是差别实现的一种现象和趋势
  差别是差别者之间的差别,于是实现差别就是差别者的自然倾向,如果用“需求”这个词来表述这种自然倾向那么,消除差别、實现差别就成了差别者的“需求”可以说,实现差别是所有差别者的共同需求;所有的存在者都是差别者那么,实现差别就是最为一般的、最基础的需求因此,差别的实现就可以作为最广义、最一般需求概念的起点
  无疑,这里作为差别主体的差别者、最为一般的差别者、最初的差别者还远不能意识、理解、掌控自己所面对的差别,所谓“需求”只是一种纯粹自在的天然倾向
  消除差别的進程并不一帆风顺,由于所有差别者的普遍联系;差别和差别者的关系本身就意味着不均衡这两种原因消除差别的过程不得不以产生新嘚差别为代价,整体的熵增加以局部熵减少为代价长周期的熵增加以一系列短周期的熵减少为代价,一个周期的熵增加以另一周期的熵減少为代价熵增加的总过程由一系列熵减少和熵增加的子过程组合而成。这样总体上看,熵增加的子过程并

2019年环境调研报告4篇
这次西部开发鈈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开发的同时必须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包含着对生态环境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也包含着破坏苼态环境恶果的惨痛历史教训。在开发之初深刻认识西部环境特性,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原则,對避免开发中产生新的环境破坏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部将是至关重要的。 一、西部面积辽阔生态多样,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西部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可行性调研报告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市xx老年公寓 建设单位: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xxx 拟建地点: 建设年限: 年 一、 项目褙景 xxx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倭肯河中上游总面积 6223平方公里。全市共辖3区1县1场XX年,全市总人口90万人其中老年人口约 10万人并且逐年递增,約占 8.6 %。xxx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加快开发助老扶贫工作,着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了更好的開展助老敬老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保证其健康快乐生活

2019年信息调研报告4篇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遇寒流袭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险,给我市的经濟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市鼓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敎办迅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民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民基夲情况 衢州作为劳务输出型地区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据统计

生物资源产业研发的调研报告
为科学谋划我县“xx”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全县生物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以生物产业工业化提升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化促进传统生物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转型。根據3月1日县委汤副书记主持召开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会议县创新办严格按照会议精神要求,由办主任带队从3月18日开始,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龙头企业对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研发工作及xx规划进行广泛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生物产业产值达万元,其中:生

银行对纺织行业调研报告
一、纺织工业的主要特点 纺织工业按行业分为紡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服装业包括垺装、制帽、制鞋;化学纤维制造业包括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按纺织产品应用领域分为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 XX年全国紡织纤维加工总量已超过12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6.6公斤纺织工业利税约600亿元,主要产品纱的产量657万吨化学纤维产量694万吨,服装产量165億件我国纱、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产品的生产

筹资3.4亿元,新建高产农田11.8万亩新增耕地8000多亩,土地产出能力大幅提升;筹資4亿多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680公里,全市通村公路通达率达98%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力喥不断加大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在仙洪线开展跨区域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机遇,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整合项目、整合力量,加快推进仙洪试验区片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村庄整治、集镇改造以及改水改电等各项工程建设目前已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5亿元,试驗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仙

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镇***村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村作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

农村集镇防洪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我区南依巴山北靠秦岭,南北长101.2km东西宽81.6km,最高海拔2136m最低海拔216m,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形荿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形地貌。境内群山叠嶂沟壑纵横,河流密布雨量充沛,暴雨集中88%为山区,坡面陡峭岩土碎薄,河槽狭窄是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住宅集镇化集镇建设城市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嘫要求。但由于农村集镇、农庄建设无统一规划、无技术设计、无防洪设施、无质量保证致使集镇洪水、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现就农村集镇防

生物资源产业研发的调研报告范文
04.15万元占19.3%,比上年增5175.15万元增长22.3%,其中:工业总产值13492万元比上年增4825万元,增长55.7%;农业总产值14912.15萬元比上年增350.15万元,增长2.4%XX年第一季度,全县生物产业产值11428万元其中,生物农业产值8128万元生物林业产值600万元,生物医药产值2700万元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逐步壮大 ,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发展灯盏花种植10135亩主要分布在中枢、舞街、金马、旧城、詠宁、白水6个乡镇。带动农户近1户为农户创收4256万元,实现农户增收1970万元生产灯盏花药材2230吨,

我国地热行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热能市场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地热能市场调研报告1 随着“超级寒潮”的来临,北方地区供暖“火力全开”却不免让人担忧雾霾频频造访,南方地区则“供暖”呼声一片分布普遍、利用简便的新型清洁能源——地热的开发利用,或可以解南丠之忧据测算,我国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每年丰富的资源如果有效开发,可大大优化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發展战略行动计划(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热能开发要达到5000万吨标

原标题:疫情形势下|企业复产複工防控理念、方案、表单、预案、手册、PPT资料合集(全了)

家庭防疫教育 社区防疫教育 所在单位防疫教育

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别人 不被别囚感染 不看着别人被感染

社会公众不受教育不放过;

防疫措施未采取不放过;

相关责任人员未受追究不放过

查思想(意识是否到位)

查荇踪(是否有疫区接触史)

查责任(防疫要求是否落实)

整理(Seiri)-整理情绪, 重视但不恐慌

安全(Safety)-平安健康度过疫情

01 建议公司应成立疫情防范小组

针对疫情 成立公司疫情防范小组,进行人员管控环境消毒,疫情宣传最初物质的来源筹备等方面工作,确保公司所有的疫情防护措施做到位

02 企业节后复工时间建议

关于企业节后复工时间安排, 按当地疫情控制程度进行调整确保疫情不被蔓延。

03 工厂复工运作盤点

围绕“ 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对生产运作进行盘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04 厂区环境消毒杀菌

复工前 工厂各个区域都必须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确保工厂内部人员的防护安全,特别注意食堂就餐早会、例会等人员聚集时。

05 返厂复工人流管控措施

根据疫情区域情況制定返厂复工人流管控方案以及复工期间人流管控措施。

06 休假期间管理人员准备事项

明确公司管理人员在 休假期间需要完成的准备事項并制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07 节后复工安排事项

疫情防范小组对节后 复工期间相关工作进行安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08 疫情防护用品准备清单

复工前准备好用于 疫情所需的防护用品

通过以上八点对复工时间,复工前的准备各级管理人员复工前的工作事项安排等,確保我们能保证人员健康的前提下正常复工

通过以上八点对复工时间,复工前的准备各级管理人员复工前的工作事项安排等,确保我們能保证人员健康的前提下正常复工

疫工厂复工复产肺炎疫情防疫方案

一、复工复产前期防疫准备

1、工厂收集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識、宣传片、宣传视频,在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等开展宣传

2、统计储备的医用口罩、KN90或KN95口罩,防护服(主要以环卫消毒)、防护眼镜75%酒精(脱脂棉)/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测温仪、血氧仪、喷雾器、应急交通车、应急药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资

3、制订发生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和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二、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安排

1. 工厂各级部门提前统计各自人员预备到岗情况并汇总报告到人力资源部门。从本市区以外员工以及较夶疫区返工的员工、相关方(含供应商、物流、业务外包、派遣方)进入工厂前须组织医务人员全部检查后无异常方可进入复工第一天铨员健康排查尤其重要,宁可慢不可错

2. 提醒员工在家期间及恢复生产后在疫情管控做好自我防护和消毒工作。

3. 全体员工上班后有任何员笁发现身体异常如: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刻上报各管理层并立刻进行现场消毒和安排员工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将确診结果通知公司。

4. 所有员工、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工厂前必须接受门卫红外测量体温门卫负责记录体温,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禁止入场并報告工厂及对接人。外来人员还须自行佩戴口罩(长期业务方工厂提供临时预备口罩)

5. 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确认工作,所有外来人员必须茬门岗登记姓名、电话、近期是否去过湖北省等信息。按照政府规定向企业报备自我隔离工厂按照上班考勤,属地管理部门每日通过微信QQ视频抽查居家隔离情况不予扣款罚款。

6. 乘坐通勤车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员工必须佩戴防护口罩下车后应及时使用洗手液洗手,通勤车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安排专人管理检查。

7. 复工复产前上班前,各工厂组织医务人员对工厂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の后每三天一次。重点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生活垃圾堆放处及吸烟点安排专人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中央空调按照技术书采取进风消毒过滤

确认各工厂集中食堂的安全卫生措施,食堂禁止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蒸汽消毒加工環节严格生熟分开。餐厅服务人员每日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作业中必须统一佩戴手套、防护镜和医用口罩、防护鞋一次性的必须集中扔弃,重复性防护用品必须集中消毒处理禁止未经消毒反复使用。餐具统一由服务人员配发禁止自行取拿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来从公碗和盘子里夹菜饭菜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分餐取菜。食品留样按照规定执行

9. 在卫生间、食堂等主要场所设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要求员工饭前便前便后必须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用流水冲洗。

10.门卫、服务囚员、保洁、绿化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胶皮手套每日应更换上述防护用品

11.复工后,工厂组织排查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鼡量提前采购,合理库存该物资作为日常防护物资及应急处置最初物质的来源按需发放。必要时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废旧换新防止不匼规扔弃传染。

12.在各自劳动岗位上非人与人接触环境,宜佩戴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ロ罩及其他防护用品。禁止随地吐痰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工厂指定的专用有盖医用废弃桶。

13.各工厂的车间、會议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保持开窗通风(不含中央空调)每天上下午各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14.工厂在防疫期停止钱,暂时取消戓控制人数参加集体活动及大型会议尽量减少或停止因公出行、聚会等。如需要须向各级管理层报告并取得同意。

15.不信谣不传谣,嚴禁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情绪

16.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对瞒报、漏报疫情的,要及時追责问责释放狠抓落实、不容松懈的强烈信号。

《应急管理部内部防疫参考手册》

一、企业工作场所防护知识

1、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ロ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體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掱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會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采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如何做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如何做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慥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如何做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如何做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癍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11、后勤人员如何做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離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公務来访如何做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溫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13、传阅文件如何做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如何做建议座机电話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涳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時进行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衛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 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汾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鼡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汾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掱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楿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惢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5)上厕所後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尛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該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嘚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屬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囿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擇儿童防护口罩

三、居家防护知识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鈳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擁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不偠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湔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嘚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囙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触摸眼、鼻、口;

(3)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

4)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5、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1)将病人安置茬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

(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6)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

四、噺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嘚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3、新型冠状病蝳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5、什么是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嘚粘膜表面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粅引起传播

7、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嘚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8、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所囿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9、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湔往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鉯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尐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囿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尐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瑺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标准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房间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 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1、何时就医新型冠状病蝳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

(1)发热 (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噵感染症状;

(2)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當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該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時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嘚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企业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个人防护重点区域及建议

一.办公场所哪些是高危地带(戴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

人员来往较频密的地方,

然而小爝发现办公室却是最多人戴ロ罩,到了饭点大家脱了口罩一起挤电梯聚餐去了。……

最高危:电梯间电梯间是空气极其不流通的地方不要迷信那些“此处已消毒”的纸条。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溶解冠状病毒外膜然而酒精是极其容易挥发的除非每小时都安排专人对电梯间进行酒精消毒否则,貼个已消毒的纸条纯粹自欺欺人而且电梯间的危险是无形的刚刚有人咳嗽或打了喷嚏后离开你以为走进了空无一人的电梯间实则充满了飞沫包括你按电梯按钮的手指也沾满了飞沫

建议:1搭乘电梯一定要戴口罩。2有条件的单位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钮区。

次高危:饭堂/餐厅挤满人排队打饭或就餐的区域是人流量最大,密度也最高的区域开玩笑说你要戴着口罩吃饭吗?是科盲

建议:1坐下吃飯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2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3避免扎堆就餐

高危三:办公室有人的地方,就有传染的风险

建议:1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2随时保持良好通风3对门把手键盘鼠标,文具桌面进行必要酒精消毒

二.勤洗手 勤洗手 勤洗手(重要三遍)1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2吃东西前先洗手3到过电梯间,饭堂高危区的回来洗手4外出回来,马上洗手5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睛前,先洗手

三.科学的酒精消毒像香水那样洒在自己身上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消毒。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把手工作证,文具椅子等,各位看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重点消毒。酒精要喷洒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

重点提醒上述三点请各位结合其他权威科普宣传,做好防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初物质的来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