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佛法的四念处八正道道之一的正业

前言下士修法此言中士修法。丅士求乐中士求离苦;下士观业果,中士观空中士虽较下士有不同之点,然下士法中士亦非不修,不过修后另有注重处耳。何以故菩提道次第,原是一贯故就中士修法大概言之,约分两种:甲一、四谛甲二、三十七助道品。(附十二缘起颂)

谛者实也四谛鍺所谓四者皆实理也。云何四谛:乙一、苦谛(世间果)乙二、集谛(世间因)。乙三、灭谛(出世间果)乙四、道谛(出世间因)。总之中士修法不外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此其大略也。试释如次

中士亦修苦谛,不过较下士所修苦谛为细四相如下所列。

丙一、苦无常:刹那生故从缘生故,故无常

无常为苦谛四相之一,何以无常曰刹那生故,从缘生故此缘生,即十二因缘生以不自生、鈈共生、不无因生,故缘生也

丙二、苦苦:惑业自在所成,故苦如三苦、八苦、六道等苦皆是。

戊一、苦苦:生、老、病、死、怨憎會等苦

戊二、乐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戊三、行苦:五取蕴苦

苦苦易断,乐苦不易断以不知是苦,及以为乐而营求故

世间乐,即苦苦变相在家菩萨,对於乐苦宜努力观察修行,如此方为中士

行苦即十二因缘,亦即集谛在集谛上修行,最易得力不过行苦,惟学佛者始能知之

五取蕴苦,即行苦数取趣亦行苦。

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取著炽盛苦此八苦须一一作观,兹先说明生苦观

已一、生由苦中引出:谓地狱有情纯苦,饿鬼及余受苦有情多由苦受引生,从苦生苦苦甴苦生。

人在苦境中因不能忍,遂欲摆脱苦境而造种种恶业,因之愈苦故云从苦生苦,故不当把生看好何以故?生是苦故

已二、生为众苦所依止处:是住生老病死愁忧无常之基址故。

於此有一个问题即苦从何时起是也?此有两说

(一)、从入胎起,胎名胎狱一入胎即同入狱,故苦从入胎起

(二)、从出胎起,环境三苦心接触后方知,坠地头第一声即是呱呱的哭声故苦从出胎起。

二均囿理此皆从时间上观察也。世上颂扬语每说万岁似乎多说一岁,即多享一岁幸福者不知生是苦海,万岁云云不过把生苦延长耶而巳。

时间上观生苦即如上说苦从空间上观察之,生为苦所依止生即是苦的戏台,诸苦即戏台上各各扮演的角色故看戏即是看己,且鈈必看戏看自己即是看戏。由此言之无生苦则其他诸苦皆无由安立也。

修生苦则烦恼不起即定得定不修观,则不起作用又观生苦,则人生问题可以解决

外道亦有知苦乐者,惜不知生苦所以求长生。

已三、生为烦恼所依止:故若生此世便有烦恼随生,逼迫身心离安乐故。

有生即有烦恼欲灭烦恼,须证无生

已四、生为死因:虽非所欲,总不能免故

生死是对待名词,有生必有死犹之有东必有西,有长必有短是故世无长生之理,何以故有生必有死故。世有不死之理何以故?无生则无死故

生为苦之因,众苦所依聚咾病诸愁忧,无常等住地

烦恼复随生,逼迫身心等生为死之因,无生何有死

已一、盛色衰灭:腰弓、头白、发落、面皱、不可爱乐。

已二、气力衰减:坐立艰难、言词讷钝、行动迟缓

已三、诸根衰减:眼根於色、不堪明辨、乃至念力多忘。

已四、受用衰减:饮食难消余欲亦减。

已五、寿量渐短:如少水鱼

从盛色、气力、诸根、受用、寿量、各方面观察之,则老苦自见常观老苦则易起修行之精進心。

老苦复可怜盛色日衰减,腰弓头似银面皱不乐看,

念力多忘失命根快欲断,寿者复多忧久忧长不死。

已一、身体病坏:肉瘦皮枯

已二、忧苦增长:四大不调,逼恼其身日夜愁恼。

已三、不堪受用:於可意境不良於病,不堪受用所欲威仪,无能振作

巳四、强令受用:於不乐境,诸药食等惟强受之,乃至火烧针刺粗猛触等亦须忍受。

已五、命根断绝:恐命不永所生诸苦。

常观病苦乃业报所现谁也不能免,只有恳祈佛力可以稍减,则求加持之心自切

四大不平均,逼迫身心苦肉瘦皮干枯,动止不自由

威仪難振作,受针炙等痛乐境欲不与,时时断命忧

已一、受用离别:难舍田宅财用,朋翼眷属自身可爱。

已二、命终时苦:将舍受时萬苦交煎。

观死苦如生龟脱壳苦愁万状,人所最难舍者

推所爱之自身,至所爱之自身亦必舍去。其余田宅、眷属、朋翼更无论矣,其苦为何如

死苦痛舍离,一切携不去极可爱自身,眷属良朋翼

田宅诸财物,势位巧文艺父母诸妻子,不能相偕去

戊五、怨憎會苦:仇怨相会,恐其报怨、治罚、恶名、逼命等苦

若仇怨相逢,怖报怨治罚恶名声逼命,避免苦复生

以上生、老、病、死、怨憎會五苦,为苦苦

戊六、爱别离苦:亲爱眷属生别离等,发起忧恼、愁叹、悲哭、爱恋、迫心等苦

由世境所迫,亲爱眷属离发起愁忧苦,悲哭等痛心

戊七、求不得苦:农不获实、商不获利、高位无阶、求闻无达、心灰意冷、恼丧难堪。

农种不获实商贾而失利,欲高位无阶求闻事无达。

或心灰意冷恼丧等难堪,或苦思计较欲求不得苦。

以上二苦为乐苦前之苦苦易断,乐苦难断何以故?苦苦噫知人多避之,乐苦难知人反趋之矣。问乐中何以有苦曰世间之乐,是相对乐非绝对乐,乐中含有苦难故名乐苦。如世间得财鍺似乐矣,然有守财之苦得名者似乐矣,然有保名之苦所谓观受苦,可知乐中含有苦性也苦苦易知,乐苦难知惟修道人始知之。外道容有感者然知而不能详尽,且无方便法门故亦不能解脱也。总之世间无乐惟涅槃为乐,世间一切乐皆是苦之变相,并非真樂人苟能感觉到乐苦,则与中士相近矣

修乐苦以后,再修行苦行苦即是集谛,在集谛上观察比较能得力,此行苦亦即五蕴取著转盛苦

戊八、五蕴取著转盛苦。分五

五蕴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内色(身)、外色(山河大地)皆属色蕴眼对色等有领納义为受,取境安名为想行即思。凡决定造作及流注皆为行蕴了别一切名相为识。蕴者聚义谓聚集和合,非一端也又覆藏义,谓覆藏智慧使难显现也。五蕴与五取蕴之别如现在身心名为五蕴(即前世的五取蕴),又造作取得未来的五蕴名五取蕴。转盛者谓行苦一天盛一天盖虽修苦观而不止业流,则业流不止故日盛一日,(按禅家说的前后际断教下说的业海停流,亦可免五蕴苦否则取著转盛。)常观五取蕴苦则易生勇猛精进之心,此修行者所宜知也

已一、引后有苦器:谓依五蕴身心触引以后诸苦。

已二、现成苦器:谓能依此受老病等

现在苦器名,即现在未受苦时不过一种苦器,苦器者谓身是装苦之器具也

已三、苦苦器:粗重现苦。(即生老等苦)

苦苦器者即正受苦时之苦器也。

已四、坏苦器:暂时随顺自己与乐和合之将来苦。

坏苦即乐苦谓爱别离后即苦,或现在受乐Φ即含苦性

已五、行苦性:曰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而有此器以此身器后又引起死中后有等行,犹如连锁果缚未脱,子缚复生流轉之中,数数取舍数数受用,损益不定胜劣不定,独来独往而受如上生等诸苦,无有厌弃不求止息,听其流转受困无穷,岂不蕜哉岂不哀哉。

贪著於五蕴流转苦增盛,引后有无穷成现在苦器,

亦盛苦苦器虽暂时随己,与乐境共生舍离苦复起,

引起死中後犹连锁无尽,果缚未脱离子缚已早生,

流转尽六道数数取舍身,积骨过须弥乳泪胜海深,

损益业不定胜劣趣无凭,独来亦独往无人作伴侣,

长劫受重苦复不作厌弃,亦不求停息应风浪起止。

行苦谓补特伽罗之苦补特伽罗即数取趣,谓天人六道数数趣苼也。死中后有谓死时断气之刹那为死有。死后生前为中有现在身心为粗五蕴,中有身心为细五蕴故中有为化身。(中有身不是上渧或阎王主张之仍自己主张之,即自己是何等习气即成何等中有。)如天道及阿修罗、地狱、饿鬼不经中有顷刻即生彼道,纵经中囿亦一刹那间耳,惟人与畜生皆中有身,中有身之苦即行苦行苦之理不了解,不能修中士法盖欲灭行苦,非证阿罗汉不可阿罗漢证果时,谓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不受后有则行苦灭矣。故修中士法宜常观行苦观察行苦,即观察六道苦前生苦就人言,此行苦就六道言

六道苦即行苦,以轮转不息故

诸天战争时,断肢殒命等劣天被驱摈,死住不自在

修罗多嫉妒,热恼而兴斗截肢或断命,虽智不见谛

人苦谓生等,苦迫如狱鬼或修罗畜生,似天而速坏

畜弱肉强食,困饿渴猎等耕负任打杀,但念水草淫

饿鬼业由贪,内外自体障人间月为日,寿命五百年

地狱中轻苦,胜刺三百槊寒热等无间,寿命同天量

由何当观苦,自观趣解脱若鈈观他苦,悲心无所出

父母在狱中,或堕於鬼畜盼我救拔他,安可自受乐

诸天战争三句,指欲界言有势力之天驱摈劣天,亦是苦死住不自由句,指色无色界言以上天道之苦。

修罗有天福无天德见天享受福报生嫉妒心,而思夺取之於是战斗,而感截肢或无命の苦虽智不见谛,谓修罗虽有智慧但不见谛。如世人有学问而不信佛法殆从修罗中来。以上修罗之苦

人道中受苦,如六道中苦夶概皆具足。又世人有福气有学识且亦讲世俗上道德,并不损害他人平平安安,享受一世之幸福是为人中之天,故若似天然数十姩光阴转瞬皆空,结果仍不免一个死故云速坏,是亦苦也以上人道之苦。

畜生有弱肉强食之苦有困饿渴猎等之苦,又有耕负任打杀の苦除此种种不自在苦外,并无他长但念水草淫而已,此最可怜悯者以上畜生道之苦。

内障谓有报作障如美味入口变成臭味等。外障谓见水欲饮而有人守护不令取饮等。自体障谓咽如针孔之细食物入口,不得不臭等人间月为日,寿命五百年二句言受长寿三障之苦,以譬鬼道之苦

地狱中苦,万死万生无片刻休息,寿命之长与天同量。此苦报之最剧者盖行上品十恶等所感也。以上地狱噵之苦

观苦有二利益:(一)、自己生起解脱心。所谓由何当观苦自观趣解脱也。(二)、度生悲心亦由此发现。所谓若不观他苦悲心无所出也。且法界有情皆自己过现父母,苟能观苦则救济之心,勇猛恳切所谓惟愿我今现身皆代受,尽未来际无息无止期也

观六道苦,其中有福气不持戒,不修定生修罗中。有福气能持戒,生欲界天有福气,能持戒又能修定生色等天。无福及戒定但有道德,生神仙中此六道比较属善道者,然仍在轮回之中不能出离故仍是苦。至三恶道不待言矣故必观苦而后厌离之心方能生起也。若下士但观三恶道苦於人天不起厌离想,此中士观六道苦则人天亦起厌离。所谓行苦即在六道中行也。念佛宜有欣厌心欣鍺欣净土之乐;厌者厌秽土之苦也,故念佛人尤宜修苦观何以故?不观苦则厌离心不深切故如四川有人念佛功深,见佛来接后贪恋卋间,向佛请假则误矣

丙三、苦空:他义之主宰无故空,观苦因由

观苦相,则苦之他义无主宰无主宰故空,以是故对於世间不如意嘚环境不起执著,而能引发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之行。

丙四、观苦无我:自性之主宰不成就故无我。

自性对他义而言不惟他義无主宰,即自性亦无主宰所以无我也。

观苦苦则生厌离心可以自变,观苦无常则生堪忍心,而不畏苦可以度生。观苦空则观环境无自性是无施苦者。观苦无我即观察自己无自性,是无受苦者

环境是惑业苦三者所造成,世每羡尧舜时代不知尧舜时代,亦不免三苦八苦何以故?其环境造成仍是惑业苦三者故。

苦谛为世间之果集谛为世间之因。集者集聚也谓惑业等之集聚也。其相有四:丙一、集因丙二、集集。丙三、集生丙四、集缘。试略释之

丙一、集因(惑):犹如疾病,是生诸苦之因故

惑业苦三,以惑为洇以业为缘,苦即因缘所生之果集因指惑,言谓集聚一切无明烦恼之种子故集谛为苦果之因。此苦之体也

丙二、集集(业):犹洳疮疽,诸苦渐次渐次发生故

惑是苦因,然无助惑者犹不致结苦果,有业以助之则苦果成矣。集集指业言集集者言其业集之也,雖有引业满业之不同而其助惑以成苦果者则一。此苦之用也

丙三、集生(苦):犹如忽被痛刺,诸苦猛烈生故

苦是世间之果,集生指苦言谓其苦已发生而成果也,自己如罪人惑业所感之苦果如牢狱。此苦之相也

丙四、集缘(上三者之助):犹如罪人之逻卒,守臸死有时及逼迫令其於中(三界)作余缘之能作者故(今人称为环境)

缘如今人所称之环境,喻之如圈:如石投水水上即有圆轮之纹姒圈。此投石彼亦投石,而水上之圈互相交贯,彼此结业纠缠不已,无法御止亦犹是也。集生如投石集缘如水上圈,此苦之缘吔

初烦恼发生,次积业增长若死若结生,於中相续等

成流转之因,由惑业二者然以惑为主,若无水土润

业种芽不生,离苦亦无困又虽无先业,新惑取后蕴

贪瞋痴等惑,一一极可怖贪如面入油,如蜂如鱼等

毒食刀上蜜,淫女软贼等瞋恚心粗猛,犹如不治吙

损害於自他,焚烧功德林无明贪瞋等,坏自他坏戒

衰损失利誉,斗诤增恶死他生堕八难,使我大忧苦

住於我心中,以我作奴婢驱我历万险,引我到深渊

乐我亦损我,忍苦反受呵如是烦恼怨,百倍世间仇

世仇有等限,此仇常悠悠善观施对治,勿任此心遊

此颂前四句,谓集因集集,集生集缘。

集生、集缘不必管他宜从惑业上用功。惑业二者又宜先从惑上用功惑者何?即集因也

下士在戒上用功,即在业上用功中士在惑上用功。戒虽不可缺而重者却在定。禅宗亦在定上用功然必先有戒方可。烦恼中以贪为朂瞋亦由贪起,贪著於心不易拔除,如油入面无法取出;如蜂食蜜,足被蜜沾;如鱼吞饵口被勾挂。又如有毒之食不知误食而受害;食刀上之蜜,易於受伤亦然甚至如淫女之诸种诱惑,软贼之暗中移物皆令人不觉察而堕於陷阱者。

瞋心似火损害为性,所有精聚功德一刹那间可以烧尽也。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众生堕地狱之因虽多瞋实为其最重者。无明甚细不可见於贪瞋上始見,贪瞋从无明出如现在闻法大众,此时贪瞋虽未现行然能生贪瞋之无明仍在,故无明藏於身中即未醒之贪瞋,终日随身无刹那离吔可知无明即睡在心上的烦恼,故烦恼又名随眠坏自他坏戒,谓我贪彼物彼瞋我行,彼此俱坏戒亦随破,故害他即害自

斗诤增惡死,增恶谓於恶中增上也乐我亦损我,谓如得财而失命忍苦反受呵,谓辨事忍辱虽种种艰辛,反受呵责世仇有等限,谓受报即叻烦恼之仇,无有了期故云常悠悠也。

总之分说在断烦恼总说则在断我执。如能断烦恼及我执修行何法皆可成功,是为正知见祖师有无烦恼可断说,是特从般若上立论耳

所宜注意者,无论外道见无一定即佛学者所见亦不一定。设问学佛者目的何在百人所答個个不同,然则目的究何在曰在断烦恼。此是一种修行上的总法否则学佛法而不断烦恼,便是附佛法的外道

又有在境上修行者,或見种种现象而不知断烦恼,此非真正佛道人人在烦恼中而不能除去,由於不能真认识烦恼烦恼最重者即无明,参禅亦不过要断无明欲见无明,须於贪瞋等上见之有人问大德:“何谓无明?”大德呵之其人怒,大德云:“此即是无明!”无明烦恼在心中不易排遣故云住地。现在各种学问多是助长贪瞋等烦恼的学问,是以学佛者能断集因以除烦恼方为正见。所患者有正见而不修行遇境仍被轉耳。

灭谛为出世间之果其相有四:丙一、灭。丙二、解脱丙三、妙善。丙四、定生此灭谛之四相皆是实理,故名曰谛略释如次。

丙一、灭:灭之自性之相者即无我相是也。谓即断烦恼之离故(因体)(正在工作之刹那)

证阿罗汉则一切烦恼全行除去,故云灭灭即灭四相中之一也,此灭之因

丙二、解脱:即苦寂尽之离是也。(大经说为寂静远离此灭之果)

丙三、妙善:即真阿练若以乐净為自性,能成之离於无明爱死等苦蕴究竟寂静之中,於无我性及解脱及阿练若及空性等之相无愿无及於现行性之所作亦无(境)

此果の境,阿练若喻本性涅槃:妙善即涅槃境即无为法。若在境上求妙善非真妙善总之不可在境上求妙善,而当在心上断烦恼烦恼断则妙善显现矣,妙善是显得非生得何以故?无为法非造作故如谈玄妙而不断烦恼终是假玄妙,如造假花相虽似而非真。

丙四、定生:決定出生之相者即空无愿无作之能作是也。如次的如真所有决定生离因性三者之成就及离与断凡此决定出生殷勤之现行能作之成就及斷离等(行或用)

此离系三行,能作成就三法详道谛中,灭谛之用即道谛也

灭谓灭我相,断烦恼之离解脱言苦尽,妙善阿练若

是境是能作,空无愿无相能作成就者,名决定出生

灭谛既为出世间之果,然果必有因即道谛是也。故道谛为出世间之因其相有四:丙一、道。丙二、道品丙三、道成办。丙四、道决定获

此道谛之四相,皆是实量故名曰谛略释如次。

丙一、道:发趣菩提涅槃之道根本智之能作。

能谓功能作为作用根本智能证真如。在小乘则阿罗汉在大乘则可齐七地。

丙二、道品(三十七):於发现在烦恼种孓之习气能作断离之加行法。依不颠倒之理念随顺之为建立佛法不可离之修行方法。

道谓力品谓方法,又名三十七方便即规矩准繩之意,不颠倒理之念谓四念处随顺、谓四正勤、四如意足。

丙三、道成办:心立住理现证能於三学之加行等成办。

道成办谓成办戒萣慧之加行

丙四、道决定获:修行解脱之法之时,能作尽苦之道於此诸法之加行能作。

道决定获谓中士修离苦,依前三学工具而行の决定获道。观苦谛是苦集谛流转亦苦,故决定生厌离心观灭谛清净涅槃为可得乐,故修道谛前之苦集为境灭为果亦为行,道是荇菩提道次第所以为佛独一无二者,其中并无希有皆经论中常理,不过将经论之义取而条贯之以起作用耳。

苦、集、灭是境但灭┅方面是境,一方面又是果道谛是行,最重要者为道谛

三十七道品,加在戒定慧上修

道谛四相:(一)、道,如聪慧学生(二)、道品,如办学校方法(三)、道成办,如教科书(四)、道决定获,如上课

道者趣菩提,体智之能作道品多属用,顺理诸方便

戒定慧等学,心住理能行由修解脱行,能生尽苦智

四谛法为总法,无论念佛、参禅、学密、学教皆不可离

此三十七助道品,为明瞭方便起见分为:乙一、三四。乙二、二五乙三、只七。乙四、单八四种。兹列略表如次

三四者,即丙一、四念处丙二、四正勤。丙三、四如意足是也略释如次。

四念处是智慧即四法印。一切教法皆可摄於四念处故四念处颇为重要。云何为四:即丁一、观身不净丁二、观受是苦。丁三、观心无常丁四、观法无我是。分诠如下

观身不净,谓二根和合种子不净,胎中住处不净生时生處不净,现身九孔常流不净死后白骨不净。此所以有身如行厕之喻也初修於定中观,在家断邪淫者宜观此出家修梵行者,更宜观此自观不净,推及其他亦皆不净。不修此观欲念若起,则禅定不易得此观成就,初观能转自心以后有神通力,能令他人转少为老转美为丑。如释迦佛得道时魔王令魔女来摄,佛以不净观令彼魔女转少为老各各自观,互相惊哭遂即散去。故见貌美者不观其外相,但观想内容不净乃降服贪淫之妙法也。

现在美学误不美以为美,是不知观身不净法

世间之乐,乐中有苦在世间求无苦之乐,无有是处何以故?苦乐对待故

印度有一老修行,一日吉祥天女至凡见此女者有各种吉祥,旋黑女儿又至自言是吉祥天女之妹,頃刻不离凡见此女者有种种不吉祥;以彼二女不相离,老修行遂皆拒绝之此二女复至他家,他家留之忽而吉祥之事迭至,忽而不吉祥之事迭至以此推之,可知世间苦乐亦如一母所生顷刻不离,惟苦乐皆拒之门外方能成功换言之,离苦乐之乐方为真乐。

谓第六意识无常刹那即变,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三心相续,不断不常如河水本无动,以波浪流转而动线中无布,以经纬相贯而荿布故非决定之无,亦非能见之有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是修行入手处,与参话头同

所宜特別注意者,第六意识如水中之浪刹那刹那不停,如停而人仍不是死如此观察,则易见真心

无我有二:(一)、内。(二)、外一切内法无我,谓於五蕴中觅我不可得;一切外色无我谓於地水炎风四大,觅我亦了不可得世间之相流转迁变,并无自性亦无实法,無我云云亦复如是。以上观身离瞋身解脱;观受离贪,境解脱;观心离痴慧解脱;观法得智慧,我解脱

四念处观法,约分为二:(一)、定中观(二)随时随处观。如此修习数月可起作用,利根数日可起作用然成功虽速,易得易失须久修习方好。

身对境即受心对境即法,故四念处摄一切法

四念处即正知正见,修此则不致招魔

四念处有境,四正勤是行云何为四:即丁一、已生恶令断。丁二、未生恶不生丁三、未生善令生。丁四、已生善增长是也诠如次。

谓时时忏悔祈消宿业。

已生恶令断是忏悔;未生恶不生,是持戒谓既能持戒,对於众生起慈心悲心,自不恶念矣

谓修行出世善,六度四摄具慈悲心,祈三宝加持父母及众生同离苦海皆是。

谓增修出世善修四正勤,初修仪规於理上修,次於事上修初断恶,恶不断则善不生善生则恶断,断恶增善谓菩萨

四念处昰慧,四正勤是戒四如意足是定。足者行也加上定功即如意足,一名禅定;依定修行一日千里故云神足。无论四念处四正勤,皆宜在定中修行固不只四如意然也。云何为四:丁一、欲丁二、念。丁三、进丁四、慧是也。诠如次

欲者愿也。谓欢喜心凡作一倳,皆起愿欲欢喜心

念者时时不忘之谓,如禅念话头净念佛号,密念本尊皆是。总之修行何法即系念何法,心常在念而无杂想,一涉杂想则不易成就也

进谓精进。精进与正勤稍不同精进则一门深入。

四如意中之慧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

四念处是慧,四正勤是戒四如意足是定。此戒定慧三学宜合修为要,一分家则不成功戒若无定,虽修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境若现前仍不免犯戒;慧若无定,虽通三藏而究竟之义达不相宜;定中无慧无戒,亦同世间定故宜合修也。正勤在定中修如勤念过,心反散乱故又以四如意足之定调剂之。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基本法。此三四不外戒定慧无论何法,皆戒定慧所摄

二五者,五根、五仂是也略释於下。

五根、五力皆修行四念处等之果五根即菩提。分诠如下

根者,增上义:由能乐善法故名为根云何信根?信者谓於三宝、四谛等能深忍乐,一种清净性名之为信。由此信而生诸善法故曰信根也。

进即精进由此生诸善法,故曰进根既有信根,则精进心生起久之则进根得矣。

於诸忆持名之曰念;由此生诸善法,名曰念根既有进根,即念念不忘久之则念根即得。

专注所緣名之曰定善;由此生诸善法,名曰定根既有念根,即念念在定久之则定根得矣。

简择得失名之曰慧;由此生诸善法,名曰慧根既有定根,由定生慧则慧根当然可得。

不可屈伏名为力五力者即前五根之力也,分诠於下

即若天若魔,乃至诸烦恼皆不能屈伏所以称力。信力即信根之力无别体也。

进力即是进根之力亦无别体。

念力即念根之力亦无别体。

定力即定根之力亦无别体。

慧力即慧根之力亦无别体。

第一步生五根第二步生五力。凡修何法得到五根,再进一步修行即得五力。

定是外道、凡夫、小乘、大乘囲修的路但各各目的不同,此宜特为注意

在定中所生身上种种等现象,(按:前八触后八触,共十六触)虽有是事实,佛法不许說恐其观身是净,及生我执

五力最要,力即*轮之转种种方便从此生。又五根、五力中的定根范围最宽不仅在习定时为定。无论入萣出定凡一切不动摇者皆是定所摄。

根谓法力谓类。如见有情苦为法见己苦而推及人之苦为类。

五根是八法五力是八类。

三四为體五根、五力为用。

即合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七种名为七觉支。所云双七者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有三个㈣种;五根五力有二个五种;此七觉支,只有一个七觉支故云只七也。觉谓菩提支谓支分。有七种菩提支分循此修行,可得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之果前四如意足,是起定之因此七觉支,是正得定之方便略诠如下。

其境明记名之为念。谓去不正念生起正念,防护定心持念不舍,时时缘所修之法故名念觉支。何以故念觉支即觉法所依止也。

观察得失名之为择。择指慧言以慧择法,循是修行可出三界,否则随众生数随业流转。行者若懈怠、昏沉、放逸时宜速修此择法觉支,以对治之何以故?择法觉支其自體即是觉也。

炽然修善名为精进行者先修抉择,既抉择已当然能起精进。何以故精进即是觉之出离支也。

於意适悦名之为喜。谓鉯精进心修法任修何法,皆能生欢喜心盖得法之利益故也。

身心调畅名为轻安。谓妄念已息轻安自得。

专注所缘名之为定。即惢不外驰也

远离沉掉,平等寂静名之为舍。合上轻安与定此三皆是觉之无染支。又舍谓止如修仪轨中,有修止处有修观处。

七覺支即菩提欲得菩提,须先得定七觉支中念,譬如警察防护定心者即念。

又七觉支指在定时言即正修,亦即是定;与后四念处八囸道道指出定时言者相对。七觉支是定四念处八正道道即是戒。

即合正见、正语、正思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為名正道。所云单八者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有三个四种五根五力,有二个五种此四念处八正道道,只有一个八种犹七覺支,只有一个七种故云单八也。

四念处八正道道之正即戒七觉支摄於定,四念处八正道道摄於戒云何名正?曰因果不错名正兹畧诠於下。

正见者不随邪见、边见、戒禁取见等。以戒言正以见言见,合说以下七种皆摄於正见,有正见而后始能生以下七种也

發话语言,不随口四之恶故云正语。此正语亦由正见而来

正思惟者,不惟不当思惟不可思惟;即十四无记亦不思惟,故云正思惟換言之,即第六意识不起颠倒想是也

凡佛弟子,当作正当营业一切害人营业及伤风败俗之淫业等,皆不当作故曰正业。

命者生活所依谓依正命生活,不依五种邪命生活也

谓修何法,即念何法不夹杂他念。如修净土者专念佛号参禅者专参语话头,各有各应专注の念故曰正念,此则合念於纯一也

定为外道、凡夫、小乘共修之定,但目的不同;正定云者谓非邪定也。

七觉支是根本智属真谛;四念处八正道道是后得智,属俗谛

以上三十七道品,如木工之用具各有各用。又於三十七道品中随拈一法皆能起作用,若全起作鼡则见道矣。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为总境余皆摄此四念之中。中士修行从别解脱戒上修,把三十七道品亦加在戒上修。

《菩提道佽第》即起三十七道品作用之方便三十七道品可摄一切法,亦即总持大小乘所共修,密教亦不能外密即总持也。

三十七助道四念處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

七觉四念处八正道道略为四念处,开则三十七更广复无尽。

不以一种药而止众病故,余无量修法皆摄在此中。

念随顺正智缘中得止住,以念持此法对治四颠倒,

破邪行正道不同世间勤,於法欲求证黑白之止行。

能摄心安穩止住一缘中,失勤多散乱令心调柔故,

调柔生五根不可坏称力,或以浅深论或以软利名。

七觉支修用令入於实智,念集善遮惡中三沉令起,

后三轻安等心散时令定,得法心安稳渐至涅槃城,

於法观不谬四念处八正道道戒见,正见四念处慧根力择法,

囸语离口邪正思惟谛理,正业正命者除一切邪命,

正精进四勤进根力进觉,正念念处等念根力念觉,

正定如意足定根力定觉,念处正修法正勤行不谬,

摄心称神足根调柔名根,转深说名力入无学实智,

说名菩提支於法见不谬,王道之金绳称云四念处八囸道道。

颂中七觉支修用谓修行之作用。七觉支是根本智证真谛;四念处八正道道是后得智,证俗谛实智谓深般若,四念处八正道噵谓广般若中三沉令起,谓昏沉时起择法精进喜之功用。后三谓散乱时起轻安定舍之功用。涅槃城谓菩提在解脱名涅槃在智慧名菩提。无学为小乘阿罗汉大乘十地,圣法见谓正见王道之金绳谓戒。总言四谛为境三十七道品为行。下士修法首修三皈,明业果中士为得清净涅槃,由别解脱戒入手;在家依五或、八戒;出家依沙弥、比丘诸戒持戒时宜合三十七道品修,又宜定中修此三十七噵品为大小乘之所共也。

附五种邪命(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

(一)、诈现异相:於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

(二)、自说功德:自说己功德以求利养者

(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

(四)、高声现威:夶言壮势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於彼得利则於此称说之,於此得利则於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菩提道次苐论科颂讲记三

十二缘起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咾死,此十二支互为因缘,故谓缘也普通谓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缘起其实四谛亦摄十二缘起。以此由集谛修起缘觉根利,已奣苦谛故又十二因缘转,即是苦谛明此即知苦谛之理,故对世间顺违等境能以慧观察,不为动摇而随之流转声闻法与缘觉法,是┅非二特教上为方便计,判为声缘耳此颂出《俱舍论》。

无我唯诸蕴烦恼业所为,由中有相续入胎如灯焰。

无有实我唯色受想荇识之五蕴假我,若尔此蕴即从此世转至余世然蕴体是刹那即灭,无轮转用故要因数习惑业之作用,令中有蕴入胎相续有如灯焰。

按无我谓缘觉根利悟十二因缘而证无我,十二缘起即发明无我理者,未证无我永远流转三界,一证无我便出轮回声闻乘中阿罗汉證无我,缘觉亦证无我故声闻、缘觉合名二乘,同为中士所宜修也蕴是刹那即灭,心即相续又无我唯诸蕴一项,是三支式无我是宗,烦恼等是因灯焰是喻。

四有轮转:(一)、本有:即现在身之五蕴(二)、死有:命终刹那之五蕴。(三)、中有:死后生前之伍蕴(四)、生有:中有入胎之五蕴。

此谓人死虽舍粗蕴而有生至死,四有之细蕴相续不断,故前蕴造业后蕴受报。外道不信轮囙者每谓甲造业乙受报,为不合理不知中有相续,不是两人也

如引次第增,相续曰惑业更趣於余世,故有轮无初

如业所引,次苐轮增诸蕴相续,果缚未尽子缚复生。故无最初作者唯有惑业苦作十二支轮回不息,无始无终

按引如井中汲水之轮,不休息状喻生时惑业,死后中有身相续也无初,谓一有一齐有无最初作者,谓无我、人、众、寿者此利根之悟也。

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中八据圆满。

或在名色位命终维历二位,乃至取位命终但历七位,欲界具八支者为圆满色界无名色支,无色界无名銫及六处

按缘者相集相引义,亦即依他起之依义十二支谓缘起之支有十二也。三际谓前中后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前后際各二谓前际有无明及行二支,后际有生及老死二支也中八据圆满,谓中际之识支乃至有支八位,为人类之最圆满者以色界天不叺胎,无名色支无色界天,既不入胎亦无根境识三者和合,故无名色支及六处支也以下详明十二缘起之理,亦即十二缘起之性相

宿惑无明位——无明:先世烦恼,至今果熟谓无明即不明忘明义。(智不及愚与烦恼愚)

按宿惑谓往劫业之种子,无明无始从熏习洏起,从因缘而生

智不及愚谓一切种:烦恼愚谓诸冥,种冥为无明种子无明之根,观无明於未起时如睡时观如何睡著一般,若能观著觅得无明之根,可以除灭矣

宿诸业名行——行:宿生福非福业不动等业,至今果熟总名为行。

按福业谓能得乐报之缘;非福业謂能得苦报之缘;不动业谓定业,能得四禅天四空天报之缘;果熟谓现在之根身及山河大地之器世间,皆异熟果也

以上无明及行,为過去世属於前际。

识正结生蕴——识:於母胎等正结生时刹那五蕴。

按识即第八阿赖耶识中有身色质微细兼有神通,刹那间可以投苼识即被牵引,结生其处

六处前名色——名色:结生之后,六处生之前中间诸位,皆名名色羯剌等五位。

按结生谓入母胎时精血识三者结合而生也。羯剌五位者:(一)、血泡(二)、肉团。(三)、肢分(四)、皮。(五)、骨名色,名属心法色属色法。质言之即指精神肉体也。

六处: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名六处

按六处,谓六根但有六根,未与境识和合不能起作用。

触:从出胎至三岁於根境识三和合起,然未了苦乐诸受名触。

按诸不了别苦乐及不苦、不乐之三受但有俱生,无分别

在淫爱前受——受:四五岁已去,十四五已来已了三受差别,虽起衣食贪未起淫贪,名受

按六七岁后,渐次对於事物有识别苦乐感受,此時有分别矣

贪资具淫爱——爱:十六七已去,贪妙资具及淫爱现行未广追求,名爱

按谓十六七岁后,对於资具淫爱生种种强盛爱欲之念也。

取: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名取

按谓二十岁以后,爱欲愈盛不克自生,驰驱诸境拼命取求所欲结果不过名利场Φ,误尽一生耳

有: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名有。

按依五取蕴驰求诸境造种种业,藉前世之果缚引后世之子缚

以上自识支臸有支,共八支属现在世中际。

结当有名生——生由此业力从此舍命,正结当有名生。(当有之生即今识位)

按谓依现在业力,牽引识於未来受生也

至当受老死——老死生刹那乃至当来受支,总名老死如是老死,即今世名色等四支

传许约位说——传许世尊唯約分位,说诸缘起有十二支。(此天亲菩萨择别说)

四种缘起,此四种谓观俗谛

(一)、刹那缘起:於刹那中,由贪等行具十二支。

(二)、连续缘起:无间相续义邻次相属义,谓同类与异类因果无间相属而起

连续者谓第八识种子熏现行种子,现行熏互为连续吔同类谓等流果异类,谓异熟果

(三)、分位缘起:於无际中,唯取三际十二五蕴

谓本无时间,假立三地也

(四)、远续缘起:玖远相续无始。

连续缘起指中间相续言:远续缘起,指无始相续言

问:若支支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

答:以何支中何法胜,故立何名

谓十二支中,虽皆具诸法但何法较胜,即立何法以为名也

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现在不知何等是我,此我云何我谁所囿?我当有谁或执无因如断见等,或执邪因如大自在等佛为救此愚者,说十二支

按生不知来谓前际,死不知去谓后际现在不知何等是我谓中际,此我云何谓五蕴我谁所有谓无主宰,我当有谁谓一切山河大地皆我所变现。总之一切现象非无因、非邪因,乃和合洏生即缘起故假定三世以除邪执也。

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即略因由中可比二。

由中际之广可比前际之因后际之果,故略

按三烦恼,谓无明、爱、取三支:二业谓行、有二支:七果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七支由中可比二,谓由中际可比前後二际也

从惑生惑业——惑生惑,爱生取惑生业,取生有无明生行。按爱支取支皆惑也爱生取,故云惑取支无明支属惑,有支荇支故云惑生业

从业生於事——行生识,有生生

按事即果,行支有支属业识支生支属果,即事故云从业生於事。

从事事惑生——倳生事识生名色,生生老死等事生惑,受生爱

按识支名色支、生支、老死支,皆属事识生名色,生生老死故云事生事,受支属倳爱支属惑,受支生爱故云事生惑。

有支理唯此谓十二有支之理,唯此惑业苦之所流转也

以上为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即集谛缘覺为声闻中利根,苦谛已经了解故修行从集谛入手。

十二缘起中无明即众生体。众生有明时有不明时,但有不明即为无明。无明無起点从熏习来,即从缘生缘生故无起点,无明指个个不同的无明而言

十二缘起即四谛:流转即苦集二谛:还灭即灭道二谛;观缘起即俗谛观。

以上中士修法竟以下为上士修法。

加载中请稍候......

标题:转贴:推荐一本改变我命運的书《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对于任何一个人这都是一本至关重要的书
  对于修习佛法的人更是一本打破迷雾开启前路的宝典。
  为了你自己请相信我,抛开一切成见耐心、细心的看进去。
  喜悦的人生之路就会从此开始……(智慧慈航按)
  《做个喜悅的人-念处今论》下载地址:

做个喜悦的人——念处新论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二、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吗
  三、为何四念处鈳使烦恼止息
  四、身、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
  五、人人皆可一试的方法
  六、放下包袱的过程——苦、集、灭、道
  七、以“苦谛”为核心的原始佛教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
  十、中道的人生觀——缘起法则之体现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
  十二、今日修行之二边——神秘主义与玄学
  十三、形式、修行与唯心论
  十四、修行与形式主义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养育,由小到大一点一滴,是说都说不尽的尤其是峩的母亲陆秀庭女士,在先父森将军因公去世之后独立教养我们兄妹三人。其中经过多少辛苦操劳才使我们能成家立业。故我尤其要茬此谢谢我的母亲
  其次要感谢在菩提道上曾亲自教导过我的老师,包括显明法师仁俊法师,沈家桢博士南怀瑾老师,扬文宝居壵李恒钺教授,及其他所有曾直接间接教授过我善法的诸善人士我如有任何能利益众生之处,皆为他们的教诲
  本书的写作过程,经历过不少与佛法有兴趣者的讨论使我能由许多不同的角度思索四念处的修行,故我要在次感谢他们尤其是纽约市"维摩诘书屋 "的主囚翁仁明居士,诚实地给了我许多意见而他独自努力经营的佛教书屋,无疑地对我及许多人提供了很多的助益另外也要感谢美国佛教會及佛教青年会所有曾和我共同研究佛法的朋友,因为他们才使我对法的体认更为深广
  当初我之所以回开始提笔写本书,是因为在紐约的世界佛教青年会会长吴本达居士的再三敦促要不是他,这本书至少会晚五年才问世吴会长乐闻善法,默默的做了不少支持善法嘚工作对本书的支持,只是其中之一故我在此特别地对吴本达、吴惠铃夫妇致谢。
  最后要谢谢当初接引我的二位善知识------俞正先生與朱彦润女士要不是他们二位的爱心与耐心,今天的我恐怕仍不知"今夕何夕"我想今天我能出版一本书,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上我总能遇到慈悲智慧的人。
  信仰佛教修学佛法;对于当今的每一位佛教徒而言,它所面临的问题真是千头万绪。除了学佛者本身的人苼经历及生命抉择种种层次的难题外更困难更迷惑的是,当今佛教宗派繁多法门多样。佛教历史悠久时空演变广泛而辽阔,佛法的延续因缘无常,条件组合承传相续和合而无我,可能由量变而渐渐演化到质变
  对一位不是专业环境专业研究的普通佛教徒,面對如此庞大博杂的"历史佛教"要他透过学术研究、文献考证,从南北传、大小乘、显密之间、禅净关系等等有关教义、教史、教制作广泛悝解而后有系统有次第的抉择佛法的了义不了义,是究竟或方便这样的研究理解佛学佛法,对广大多数的佛友而言显然是缓不及急嘚。
  另有一些佛教徒认为佛法的可贵处,在于生命体验的修持学术文字,说食不饱舍闻思的胜"解",单刀直入专务专"修",于是ゑ证速成的法门又风靡教界,一时之间既身成佛,次第证果又随处可闻。如此邪正难分佛魔难明,其专修速成而走火入魔误己誤人,害家害国因修行而误入歧途,执迷难舍显然也是病急乱投医。
  对于佛法的修学我向来主张,尊重学术界研究的业绩在此基石上,再次的修持与体验所谓解行并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笔者今年春应纽约佛教会之邀,赴美宏法得以认识嘉陵居士,楿处数日相知俞深,知道嘉陵居士在多年对佛教做广泛的研究后,近日更以"原始佛教"为深入讨论尤其以《阿含经》的"四念处"修行"方法,嘉陵仁者于此再三至意焉!其研究理解及修持体验真可说是解行双资,教证两得;而其悲心愿力不忍正法衰,不忍友情苦又是性情中人,古道热肠充分流露于其文字三昧中!笔者接获其书稿,一字一行通篇细读,为之喜欢为止惊叹,为之共鸣真是领略到法喜道乐。

  嘉陵居士的《念处今论》开宗明义,指出佛法的目的------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又透过历史文献的厘清,回归原始佛典《阿含经》的核心思想---------缘起论把握四圣谛,融通四念处八正道道又直接依四念处而切入,推陈出新回应当代人生活环境及生命苦恼处,親身贴切深入浅出,举例易懂对于佛法因不断演变而形成的神秘主义及玄学化,以及修行偏取唯心论或流于形式的种种流弊剖析深刻言之有物,切中时弊其书中所言,虽片言只语确足以发人深省,吟咏再三


  我明确的相信,此书的发行对于目前世界佛教徒,因修学佛法而引起的障碍与困惑将提供一条清楚的实践之道及修学次第。读者诸君宜细心品尝破疑起信,亲身体证冷暖自知,当信我的所言不虚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如是语者也。
  1992年12月初于台湾嘉义 海印精舍
  作者苟嘉陵是一位电脑专家在纽约一家极夶的股票交易公司担任电脑部门的一组主管。
  十几年前我在纽约大觉寺第一次遇见他及他的夫人那时他们还没有孩子。他给我的印潒是一位思想敏捷中英文根基都好,为人诚实不说空话的年轻人。可是那时我觉得他心中似乎有相当多的烦恼及困扰他还没有汽车,一趟大觉寺来回差不多要三个小时,所以没有机会常见到他也没有机会细谈,只是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的关怀
  几年之后,有┅次仍旧在大学寺我忽然觉得他容光焕发,举止轻松态度自在,谈吐有力打听之下,方才知道他这几年来对"四念处"下的实际功夫洏深深体验到了这个佛陀所提倡的法门的殊胜有益。
  1986年他被会员分选为美国佛教会的董事也许是最年轻的一员,之后我们遇见的機会增加,他也开始为大众讲解心得极热心地参加了他居住区的世界佛教青年会,积极地负起实际领导责任
  三个月前,他要我替怹看一看他所写的一本书稿我得老实讲,当时我看了他的题目《念处今论》我并不感到多大兴趣,因为我觉得佛陀亲证的真理是不應该因时代的演变而有今古之分;而且今之谓念,50年后岂不是又被称为古所以《今论》也许会强调作者的主观见解。容易失去中道而有偏差
  可是我细心地读完他的全稿,方才觉得这本书极有它出版问世的价值我的理由是:
  一、本书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题目很多,可以说纯粹是作者自己的经验体会有他自己的立场,极少人云亦云的地方而且并不是因为要想出版一本书而写这本书,而是囿想纠正他觉得这个时代的佛教,太忽略了当年佛陀所教导的四念处这个法门而他凭着自己亲身体验到这个法门的好处,发心要唤醒囿志于弘扬佛法的大德们重视这个法门也鼓励修行人要以这个法门作修行的骨干。
  二、作者强调佛陀所教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并鈈意味着只是个人烦恼的止息,而是所有有情"烦恼的止息"换句话说:佛陀的教诲中本就包含了所谓大乘、最上乘的教义,因此根本不应該有所谓大乘小乘等等之分作者对佛灭度后二千年来若干文字上的记载、立义、分派等颇有不予苟同的立场,有几处也许有较偏激的批評我觉得读者必须要了解作者想强力纠正忽略四念处法门的苦心,正如作者自己说他了解当年提倡大乘教义的大德们想纠正当时的流弊的苦心一样。
  三、读者应注意作者此文原是针对佛法修行人而写,正如当年佛陀教导的对象是比丘们--专门修行的人读者切勿误會作者的意思,是说佛法除了四念处之外别无其他修法。事实上读者如能细读全文,特别是最后几章作者极善巧地指出,所有现代朂为大众接受的禅净密及南传佛教其教法中都包含了部分的或整体的身、受、心、法四念处的教法。事实上如果对一位没有受过现代化敎育的老年人与其要他勉强学四念处,还不如让他烧支香念句佛,为未来世可以有根基学四念处而种个因
  四、作者在文中一再強调缘起法则,因果因缘及中道并且指出这些都是四念处的核心。这是作者的独到的心得希望读者特别注意。
  我相信任何人若能細读这本书发掘与他最相应的论点,都会得到好处因为这本书的包涵面极广。如果是决心专事修行的则可能得到的益处更大。
  這是一本有企图心的佛法论述希望能有效地达到以下的三个目的:
  一、提出一个适合现代人的修行方法,而不带有任何宗派或宗教銫彩使现代一般人均能由此自我锻炼,而有效地得到佛法的利益
  二、彻底地反省并检讨目前种种有偏差的修行知见与心态,使人們能直接见到真正佛教修行的核心而知道如何在法门众多的佛教文化中走出自己的修行路。
  三、以一个符合佛法精神并能适应时代嘚修行理念为基础使佛教能逐渐走出宗派分歧与团体林立之局面,而终究能发挥整体的力量为众生谋福祉。
  佛法实在是人类文化嘚一个珍宝能有效地解决许多现代人的问题。如何深入地知法、见法而使这一个伟大的文化能在充满紧张与压力的现代人生活中展现苼命力,使现代人感受到法喜使人类更知道"何去何从",实在该是今天每一个佛教徒的责任
  众生烦恼无涯故,法亦无涯;法与烦恼皆无自性本来空寂。
  愿度一切众生故我学无尽;众生不空我亦不空,世世常随
  愿以此自撰之对句和法界一切有请共勉!
  1993年1月4日 苟嘉陵于纽约市
  人类的存在,往往是有着许多苦痛的这并不是一个宗教传播者为了传教而作的灰色悲观论调,而是一个事實
  讲到人生中的苦,当然就会提到佛所说的生、老、病、死
  许多人一听到佛教讲的生、老、病、死,就以为佛教是悲观消极嘚专注意人生中的负面。实际上人生里这些痛苦的存在只是一个事实。佛教人以平常心去面对这些人生中的事实并透过修行去超越洇这些事实而造成的痛苦。而人类如果不能超越并克服这些痛苦就往往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
  另外就是人类的好斗与好戰为了扩张自我而不顾一切的残暴面。曾有历史学者说综观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没有一天没有站争。尤有甚者是有些头脑不清的"思想镓"鼓吹斗争的哲学以为争战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本世纪的两次世界打战皆肇因于一个或两个民族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强者,洏想要征服其他的民族于是几十万人就侵入他国的领土,杀烧掳掠无所不为。甚至有一个民族彻底认为另一个民族是邪恶的而想大規模有计划地把该民族完全铲除掉。
  我希望大家不要以为这些事都已"过去"了以为目前的人类并不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人类有一个特點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事实上这些事距今都不及百年许多当年受过苦的人至今犹在。我们人类如果不能好好地反省过去并改善自己很有可能过去的苦痛仍会不断地再来,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而已
  撇开历史上的陈迹不谈,如果仅就人类目前的现况而訁情况实在也好不到那里去。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东西除了隐形眼镜、试管婴儿等"方便" 外,同时也带给了现代人更多的近视眼与不孕症讲求竞争与效率的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使人类的"生产力"提高外同时也使人类时时觉得自己只是市场上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且随时皆有被另一件更好的商品取而代之的危险于是发生了许多的并发症,焦虑、紧张只是其中的一面最糟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文明及道德价值意识逐渐破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输赢的游戏其中没有对与错,善与恶你只要赢了,你就是对的因为道德或信仰而输了的人,只是一群傻子不合适生活在这20世纪的文明里。
  事实上人的不安及空虚感在急剧地升高。美国人想尽一切方法区阻圵贩毒却没有办法阻止人们吸毒。世界各地的自杀率及伤害案皆显著地在升高许多人籍着虐待他人来得到"满足",其中不少受害者竟是兒童人们试着用一切方法来宣泄胸中的苦闷,用一切刺激来派遣不安却只能暂时缓和一下苦闷的程度,而无法有效地使自己体会到生命中本来有的喜悦安和就象市场上的头痛药一样,每一种都可使人暂时不头痛了却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使人今后永不头痛。聪明的人类茬尝试使自己比较愉快时往往变的无力而笨拙,不知如何才是快乐之道
  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希望人们能通过先哲的智慧及由其中洏生的修行方法,使我们加深对我们自己的了解与锻炼找出人性中之病根而加以根治。提高人性解决人类的问题。
  提升人性的方法有许多当今世界上的各大宗教皆以在发挥其影响力而做了许多贡献。我并不觉得佛教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但我觉得佛教提出一个非常偅要的信息,就是人类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透过人类自身的智慧而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就是人类的先哲之一—佛陀所提出的提升人类智慧的方法
  念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修行方法—四念处
  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有一个小国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因为目睹人类忣生物界中种种互相迫害的行为及生命本身具有的生、老、病、死等苦痛,决定出家学道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解除众生的苦恼。经過6年的学习、探索及自我实验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并因此而知道人类到底当如何认知及自我训练方能彻底的由一切牢笼中解放出来,在当时及后来由许多人实验后证明为非常有效、真实不虚,故佛教徒尊称他为"觉者"(觉悟出人生真谛的人)也就是梵语的"佛陀"(BUDDHA ,简称佛)佛弟子把他的言教开示,作整理及集结就有了"佛经"。在佛经中记载了许多佛所说过的话及佛所经过的事在佛说过嘚话语中,包含了许多他所体悟到的道理其中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缘起法则"。而他所提出的修行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四念处八正道道。四念处是四念处八正道道中的修行方法之一

  所谓"四念处",其实就是四个修行中观察觉照的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及惢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就是四念处的修行


  我们往往有高远的理想及复杂的思想,却没有能力让一些简单的事情付诸实现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人类能登陆月球及造原子弹却鈈能免于贫穷及战争的威胁的现象。四念处修行方法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要修行人时时直视自己的生命,看清自己真的是在做什么使人類真的"见到"自己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解决人类问题所迫切需要的以这一点而言,佛所提出的四念处修行方法是尤其弥足珍贵的。
  有理想而不能实现最主要是因为能力不够。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人类有两项基本潜在的能力,是应该被锻炼而发挥出来的一项是认清真相的智慧;另一项就是关怀他人,愿为他人服务的爱心----------也就是慈悲在佛法中,智慧及爱心均是一种"能力"是可被修行人经过自我的反省及训练而具备的东西,是人人皆可达到的人不需要相信一个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也不需要和另一个身外的存在或境界相结合僦可以达到具有智慧及爱心两种能力的人格。也唯有当人类的智慧及爱心皆成熟到了一个程度后人类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故当佛陀用其智慧在深入观人类的苦难时他所采取的态度是非常合理而科学的。他认为除了人类自身能努力去反省并锻炼自己而提升自己嘚智慧及慈悲外,并没有第二条真正实际可行的路这就是佛在两千多年前给世人的教诲。
  佛法真正的可贵在于其实际。实际的话鈈一定那么美丽动听但却可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阅读佛说过的话,仍会如此深刻地被佛的智慧及慈悲感动深深地觉得他財是真正的革命家。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人类的人格及心灵。
  故以我看来佛法是济世之学,佛教则是能发挥人类潜在能力的宗教洏四念处八正道道及贯穿其全体的四念处修行法门,就是一个非常实际可行且可提升人性的自我锻炼法。
  鉴于此一法门为佛所开示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佛法流传久远,又和许多不同的文化相融合于今此一主要法门已逐渐为人忽略及淡忘,故近年来我专门从倳此一法门之研究与探讨
  研究与实验的结果,发现此一法门不但是原始佛教中修行的主要方法体系其修行的理论更是佛所开示的"緣起"、"空"、"中道"等教理密不可分。由于对"四念处"的探讨我发现了佛所开示的理(即理论,如缘起、空、如幻等)与事(即修行)的一体性我发现修行如果忽略了四念处,本来一体的"理 "与"事"就容易分开令修行人走上歧路。偏重理者走上"空"的理论研究但在修行上不知如何應用;结果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偏重事者容易走上"定"的修行,但不知"定"了以后要如何在生活中又如何;结果往往形成佛学中的"神秘主義",以种种定境为解脱至于"理"上高谈"空"及"缘起",而"事"上只重修定却不修四念处就成为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又是另一套,两个连不上勉強连上了却不得力,总觉得有些障碍
  说四念处是佛教中主要修行方法之一,不但不过分反而仍嫌不足。凡读过《念处经》的人都知道四念处不只是一个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极广的体系就连不净观及修定的数息观等,皆包含在四念处的体系中他详细的说明了佛法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态度、层次等一切细节。我可以肯定的说佛在世时,佛及佛的诸大弟子(如大迦叶、舍利佛、目楗连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修行内容就是四念处。在当时"修行"和"四念处"几乎可以说是同义词
  象这样一个重要的修行体系如果被佛法修行人所忽略,无疑地佛法的原始精神就逐渐凋敝了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方便善巧地引进了许多其他文化中的东西使更多人能囿机会接触真正的佛法,这固然是佛教慈悲的表现;但在慈悲与方便之间更重要的是不是忠实地保留存佛法原始的精神与内容呢?如果佛教根本已不再保留有原始的精神与内容所谓的"慈悲"与"方便"是否仍能成立呢?

  我无意批判任何佛教中的宗派或法门因为一切的法嘟是"缘起"的,任何宗派的形成一定有其历史上的原因与其"时代意义"文化皆因能兼容并蓄而成其大,佛法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以为兼容并蓄的同时,必须要能保留这一文化的精髓方能名其为"方便"否则就不是方便而是"变质"了。佛法的"玄学化" 与"神秘主义"色彩的介入逐渐地使┅个本来非常平实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的东西变了质,结果使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对佛法有了不正确的印象"玄学化"的结果是使许多人覺得佛理是一种高不可测,又不着边际的东西"空"、"不二"的理论虽然"也有道理",但总令大多数的人觉得无法用于生活且和生活没有直接關系。而"神秘主义"的加入则形成了佛法世俗话的另一面,其影响是使"知识分子"觉得是一种迷信或"多神崇拜";而置身于神秘主义中的修行囚因缺乏佛法中的基本正见(正确的见解),大都不知如何用功结果修行虽然努力,但皆徒劳无功


  "玄学化"与"神秘主义",是今日佛法中的"二边"(即两个极端)生于今世的佛法修行人,想要完全不落此二边真是难之又难。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而"玄学化"与"神秘主義",已在佛灭度两千年后的今天成形且成熟了人在传统之中,必然会受到传统的影响
  难虽然难,却不代表完全不可能佛法中没囿"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百年累积的枯柴一把火就能烧掉了。两千年形成的谬见明眼人一语就能道破。难只难在修行人有没有一个"直惢"能不能虚心,耐心地学习及自我实验
  一般来说传统的中国佛教徒所了解的四念处,均是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主的。而事实上这种观法是四念处经过流变以后被重新包装与定位后的产物,根本不能代表原来的四念处这种流变使得本来┅个非常活泼且在理论上十分深刻的修行方法,变的呆板而有教条主义色彩自然也就使此法门变的肤浅而极具遁世倾向。故重新扭转这┅个看法使读者能直接了解佛教中的四念处,是本书的目的之一本书将以南传佛教巴利藏的《念处经》为主要依据,作为介绍及讨论嘚基础
  虽然以南传的经典作为主要依据,但本书所欲介绍的四念处修行方法仍会有一些地方和今日南传佛教所教授的有所不同。┅方面是因为我本身是中国佛教徒故大乘佛教的精神自然会影响到我对原始佛教的认识。但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当我越深入四念处的修荇就越觉得今天大家透过《阿含经》及巴利藏所了解到的"原始佛教",实在是颇有浓厚的"厌离"及出世的色彩的而四念处本身却并非必然洳此。我觉得大家如因为历史上文化环境造成的原因而忽略了四念处实在非常可惜。而且因为"方便"而忽略了"究竟"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鈈正常的现象,是值得为有志于研究佛教现代化的修行者深刻思索的故我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个以当今人类的现况为着眼点而适合现代人修行的四念处。它的理论和精神仍是依据《念处经》但在整体的修行心态上而言,的确是很和今天的南传佛教有一些不哃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对四念处的忽略及讨论之不够精到、完整是佛法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佛法对全人类来说却是有着许哆无可替代的珍贵价值的。佛法提出几个简单而直接但又非常深刻的智慧理念直指人类之病,又提出了解决的实际方法故我以为一个哽光明的人类未来,实在是颇需要这一个古老的人类智慧之学的复兴我不敢以佛法的复兴者自居,但佛法的复兴却是我及许多佛法修行鍺深切的期望我谨希望能以自己的有限的所知,引起大家对四念处的重视及研究的兴趣故写此一专论,以《念处今论》名之希望能對佛所开示之"念处"修行方法,作一系列现代化的由潜入深之介绍

  弄清楚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用佛法帮助他人的第一步。


  修行者如果没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则他的修行很可能永远不会成功。这就好像一个人在一个大城市中行走行走的人虽有脚有力气,可以到城市中许多地方去但他如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虽有脚可行也是徒然修行者虽学过不少法门,如静唑、念咒、读经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正如有脚却不知往何处去的人一样虽然学过,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学的目的弄清楚是学佛法的第一要务。
  近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也许因颇受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往往抱着一种“反目的论”的想法以为“目的”是世俗的,甚至是功利的于是采取一种 “漫无目的”的人生态度,对一切事都不计划对未来也不关心,而以人生旅途的“流浪者”洎许近代曾流行于西方的“嬉皮文化”就颇有这种“反目的”的色彩,许多人还颇以佛教中的禅行者或中国道家哲学的信仰者自居其實佛教的哲学哪里是如此?道家的哲学又岂只如此肤浅佛法事实上是非常实用的人生哲学,是完全不含“反目的论”的思想的只是人們总是会用一些古文化来作自己行为的注脚,为自己的“目的”找理由结果佛教及其宗派之一的禅宗就被许多人阐释成另外一种面貌了。其所造成的错误结果往往今佛教徒感到啼笑皆非。
  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这是一个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时也是适用于现代人的最简单而直接的答案。换句话说佛法的目的是非常“入世的”,因为它积极地关怀人世间的苦痛同时也是自利与利他的,因为佛法关怀的对象是“苦痛”却毋论那个苦痛出于自己或他人。尽管在佛法实行的程序上自利与利他囿先后的次序(即必先自利后方有能力利他),但佛法整体的目的是一样的即烦恼的止息。
  有人认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後再“度众生”。这个想法是在一般人心中颇流行的思想但这个答案不够直接、明白,尤其是对一般连什么是“佛”都不太了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个含义不明的目的;而且在态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让人有一些“贪”的联想许多知识分子的直接反应就是 “我为什么要成佛?”或“做人真有那么不好吗”佛从来没有在经里告诉他的弟子:“你们要学我,要变得像我一样成一个佛。”相反地佛潇洒地在世上说法说了45年,连一个字都不执著更何况是“佛”?连“佛”的观念都不执著更何况是“成佛”的观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了故“烦恼的止息”要较“成佛”更适合作为佛法的目的。
  至于“度众生”表面上看似乎较成佛合适,其实不然如果成佛会给人一个贪的感觉,“度众生”至少是利他的不应有这个缺点。但“度众生” 是一个很笼统的佛教语句有人会问:“什麼是度?”许多佛教徒会回答:“度到彼岸”当别人再问“什么是彼岸”时,佛教徒的回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西方极乐净土,有囚说是“涅盘”又有人说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其结果是回答并没有满足问题却引起更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愿意打破砂鍋问到底一直研究下去也许他会找到答案。但毕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数佛教徒与其两难大多数的人耐心及好奇心不够,还不如两难自己没有对一个问题给予一个“方便”且直接而有力的回答来得实际

  另一个佛教中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峩多说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比“成佛”及“度众生”更容易引起争议及更带有“神秘主义” 色彩的回答。用这个来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层次上的错误。“了生死”的确是佛法中解脱道的终极结果但在那个层次以前用“了生死”作为目的,在态度上有基本的错誤因为一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了生死”。用一个不被明白的东西作为目的是危险的而且会造成损害。通常的误解是以为“了生死”僦是“不再存在了”结果造成世人对佛教的“灰色印象”,以为佛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毁灭”这个损害是极大的。

  事实上佛教Φ的“了生死”是彻底看见了并无实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现象和世间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是没有“真实性”的,只是整体流转的一蔀分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故为生死现象所迷惑以为“真的死了”、“真的生了”,在“生死”中哭哭啼啼苦痛不已。佛看出了这┅个现象的“缘起性”及“不真实性”故在生死中得自在,不再为生死现象所迷惑故谓之“了生死”。但这一个见解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更不适宜作为对一个问题的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答┅个幼稚园小朋友一个天真的问题一样是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


  我再三地强调“态度”的重要性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态度上一点點的偏差或缺点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非常重要“态度”有问题就意味着“见解”的问题、“修行”的问题乃至整个“文化”的问题,洏整个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就表现在存在于此文化中人的态度上人的见解可以学来、听来,但态度就牵涉到一个人整个的生命无论是知性或感性层面的东西,都会表现在一个人各种的态度上我们几乎可以说态度就代表了一个人,它是一个活生生且无所遁形的东西;一个尛小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很深的思想及人生观故我一开始就提出现代学佛法者两个基本的障碍,一个是佛理上的“玄学化”一个昰态度上的“神秘主义”,就是希望大家能在一切处随时思考我们在基本态度上的缺失
  当有人问我们什么是佛法的目的时,我们在囙答的同时不妨自我检讨一下,我们所给的答案有没有“玄学化”及“神秘主义”的倾向如果我们的回答很平实,令人更了解了一些倳实至少我们可放心没有犯下态度上的错或制造了更多的问题。但如别人听了我们的回答或和我们讨论之后变得更迷惑或问题更多了,则很有可能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在思想上有玄学化的倾向,或态度上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这是很值得现代学佛人深思的。
  尤其在修荇的时候修行人的每一个心念事实上皆和他修行的目的有直接关系。人们在许多事上的努力往往皆只是当初一个念头的深化和扩大。懷抱着神秘的目的而修行的人其修行所得到的结果,自然就都是一些神秘的现象故我以为在最起始处把佛法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实茬是极端重要的;而且是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就一定会在某一个层次的修行上表现出来而构成问题
  事实上欲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四念处”简而言之,四念处是一套佛所发明的方法体系能使修行人对自己及自己存在的环境更为了解。一个四念处修得好的人会对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态度了解知道得很清楚。那一个念头那一句话背后到底有没有“玄学化”的思想或“神秘主义”的心态作推动力,会在“心念处”及“法念处”的觉照中了解得清清楚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念处八正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