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的话,精华学校的性价比高吗?

他曾是北京邮电大学“王牌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然而,在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兴趣不符之后,他陷入了痛苦的煎熬中,最终在大四那一年,他毅然选择退学复读,改学文科。经过8个月的刻苦学习,最终他成功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发现自己”比考上名校更重要   视觉中国供图

他用了四年时光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用了8个月从理科生变成文科生。盲目的第一次高考让他走了四年弯路,好在他及时修正了航线。

眼下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中,而一些不满意自己的成绩或录取结果的学生,已经开始决定复读,或许他的讲述,能给即将复读的“高四生”们一些启发。

考入北邮王牌专业却被劝退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多少理科生梦寐以求的专业。2009年,接到北邮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也曾是满心的欣喜和庆幸。当年我考了618分,通信工程专业的录取线是616分,我是擦着边儿考上的,分数一点没浪费!

当时选报这个专业,完全是从分数段的角度考虑的。模拟考试的时候我考了620分,我和家人一起仔细分析了往年各校的录取线。最终根据分数段挑出三所大学:北航大约630分,北邮620分左右,北理工600分左右。2009年还是考前报志愿,第一志愿至关重要,不敢报得太高,所以我放弃了北航。我的想法是不出北京,但又能接触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学生,最终选了北邮。

事实证明,我对分数段的分析是正确的,单从录取分数看,这样的选择也很成功——高于录取线2分,进入北邮王牌专业,这个志愿报得相当有水平了。但谁能想到,那张录取通知书带给我的,并不是憧憬了多年的大学生活,而是一场痛苦的煎熬。

通信工程这个专业的基础课程特别多,直到大二下学期,我们还在学高数、大学物理、模电、数电这些基础课。那时候还觉得问题不大,大学课程相当于把高中课程提高了一个难度档次,但还能应付。可是一到大三,各种专业课一上,我成绩单上立刻挂了一片“红灯”。我和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终于跟不上了,被迫留级。

那段时间我彻底颓废了,基本不上课,每天窝在宿舍里。因为留级,我换了房间,同屋的人我都不认识,也不想跟他们交流。那时候每天除了上上网就是看些书。其实我从小就是喜爱语文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遇到的语文老师都非常好,她们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因为讨厌背书,我高二时应该会选择学文科。

留级的日子稀里糊涂过了一年多,2013年6月的一天,和我同年入学的同学们都穿上学士服去拍毕业照了,我在床上躺了一整天,不敢去看他们。他们中有人已经设计出了能用手势控制手机程序的软件,那是我根本无法想象的东西。

在他们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教务处的老师来找我,希望我自己提出退学。

下决心复读从理科转文科

2013年9月,我办了退学手续。我没有回家,仍然赖在学校宿舍里不走,我不想回去面对父母。就这样拖到9月底,我终于不得不面对现实,带着行李回到父母身边。

父母问我今后打算怎么办,我说“打工”。妈妈立刻跟了一句:“打工?你能干什么?”我沉默半晌,想起自己大三时唯一的实习经历:2012年11月到2013年2月,我到四号线地铁实习,负责终端机调试。每四天上两个班次,从晚8点到早8点,一个班次12小时能赚100块钱。地铁的师傅告诉我,这是公司最底层的活儿,几乎没有上升空间。当时我精神状态并不好,连着3个多月的夜班让我觉得身体也要垮了。我真的要去打那样的工吗?如今面对妈妈“你能干什么”的问题,我无言以对。并且,已经考上了北邮,最终却要以高中毕业的身份去打工,我怎么能甘心?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我懊恼耽误了四年时光,但现在我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最后妈妈说,你复读吧!我觉得父母一定对复读这件事考虑了很久,因为第二天桌上就摆了一摞各种复读学校的资料。妈妈问我,如果复读,要考什么系,我冲口而出说“中文”。第二次选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从小对语文的热爱至今没有改变。“如果考中文系你就得从理科转到文科,你敢吗?”妈妈有点担心地问,“我都已经这样了,没什么不敢的了。”我回答。

2013年的十一是我度过的最惨淡的十一假期,我反复考虑要不要复读,毕竟高中知识已经扔了四年,早就忘了。而爸爸妈妈还要把我退学的事瞒着爷爷奶奶,强颜欢笑。

十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三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精华学校,本来想上试听课,没想到正赶上学校月考。妈妈说,既然赶上了,你就考一下。

已经颓废了好几年,完全没学过文科的我,带着破罐破摔的想法上了考场。6门课从上午9点一直考到晚上6点30半,因为早上来晚了一小时,我中午连饭都没吃,补写了作文。但历史、地理和政治,除了选择题,其他题目我全都没做,最终这三门考试的得分加在一起只有80多分,其中政治十几分,历史20分。

所幸我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底子还是好的。语文和数学都120多分,英语考了110多。最后一算总分,6门课420多分,比四年前高考的618分少了近200分。距离高考还有8个月时间,我需要在这短短的8个月内补齐别人学了两年的文科知识,还要让自己的数学、语文、英语恢复到高考竞技水平,这样的任务我能完成吗?

考试后第二天,我在精华学校试听了一天的课。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这四年大学没白上,有了大学期末突击考试的经验,至少听高中课程的时候我能立刻抓住重点。试听课结束后,我忽然对自己有了信心,我甚至觉得如果让我考前多准备一天,我就能让总分上500!

二次高考逆袭进北师大中文系

复读班的老师讲课确实有一套。在我对效率要求很高的情况下,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可谓直击痛点。

首先是各科老师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高度概括提炼,学校的课堂笔记直接可以作为考点进行复习,这就为我节省了至少一半时间。老师们上课,用的都是自己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就是“绝没有废话”。其次是对练习题的精心选择。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们会挑最典型的题目让大家练习,所以只要老师留的作业按时做,每道题目都参详透彻,不需要题海战术就能取得好成绩。第三是针对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转学文科之前,我特别害怕背东西,但老师总有办法鞭策我这样的懒人。例如英语老师,总是让大家自己讲卷子,而且往往点名让我讲。毕竟我比大家年长,要做表率就必须提前做功课,每次讲卷子之前试卷上都要写满单词翻译,这无形中让我背下了不少单词。

经过复读班8个多月的锤炼,再走向高考考场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有压力,毕竟“肚里有货、心里不慌”。

考前填报志愿的时候,感觉比当年学理科选志愿轻松了很多。我的二模成绩是620分,但考完之后我忽然对历史和政治有了新的觉悟,确认自己在这两科还有提升空间,再加上2014年高考第一志愿可以填两所平行志愿高校,于是我第一志愿欣然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

高考结束后,我自己估分是640分,当时就觉得北师大应该没问题了。6月23日高考出分,妈妈催着我查分,最后查询的结果是658分。听到这个分数的时候,父母同时松了一口气。自我在北邮留级开始,家里的气氛就一直很压抑,我能够感受到父母压力有多大。658分这个成绩,终于让他们悬了三年的心放了下来。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我的学习轻松多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是莫大的幸福。

“发现自己”比考上名校更重要

目前高考录取仍在进行中,而一些不满意自己的成绩或录取结果的学生,已经开始决定复读。对于选择复读的学生以及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精华学校的校长廖中扬提醒:面对高考,学生们最该做的是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目前的教改和高考改革就能看出政策的指向——要将以往的‘分层培养’变为‘分类培养’,鼓励学生发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求学生和家长尽早依据孩子兴趣选择其擅长的科目,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廖中扬说,从精华学校多年的考前培训经验看,来到学校的孩子多数是对自己不了解、没做好人生规划。“有的已经被名校录取,但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不得不退学复读;有的因早恋影响了高考,失恋后彻底没了方向;有的高中辍学,工作两年后又重新拿起课本寻找人生意义;也有普通高中的应届学生,因为成绩太好,失去奋斗目标而选择进入精华找氛围。近日精华学校把25个典型案例集合成一本书《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希望对未来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有所启发。”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截止2021年高考报名工作,各种高考信息扑面而来。其中,复读生不断增加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官方虽未公布近几年的相关数据,但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项目发现:年,全国本科大学里第一代大学生(即特指父母没有读过大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大学的学生)一直保持70%以上的占比。同时,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更多的第一代大学生参加过多次高考(即复读),占比达19.91%。也就是说年,我国大学生多次参加高考(即复读)的比例达到17.47%,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推算,2020年的复读人数高达187.1万人。

另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其中复读生达240万人,复读生占考生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北京日报客户端在2020年8月3日曾发过一篇报道称,“来自本市规模最大的高考复读学校精华学校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来报名复读的总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其中,超过600分的高分复读考生已接近百人,相比去年同期上涨约三成。”

可以说,复读生的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对此,部分地区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进行了限制。如贵州、云南、四川、黑龙江大庆等地已明确表示:从今年开始,省内所有公办普通高中不再允许招收复读生或办复读班。

复读生越来越多,而复读的路子越来越窄,复读费也越来越贵……复读生面临哪些困境?为何重重困难之下,依然有那么多人选择复读?其背后揭示了哪些教育问题?

新高考背景下,复读面临几重难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试点启动以来,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分阶段、分地域稳步推进。在新高考背景下,复读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复读生将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教育家》编辑部从宏观政策层面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在微观层面上采集了部分复读生、家长和老师的声音。

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省市,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广东、江苏、河北、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8省市作为第三批改革试点省市,在2021年也将迎来新高考“首秀”。

高考模式的变动会让很多想要复读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湖南省为例,和现行高考“3+X”且文理分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不同的是,2021年湖南新高考将使用的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简称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2)。

这就意味着,选择复读必须跟上高考改革的潮流,适应新的高考模式,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科知识基础,以及未来的生涯规划来自主选择相应的高考科目。这无疑给复读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经历了山东新高考改革的一名复读生在网络上留言:“这一年真挺不容易的,新高考改革,课本上很多知识都改了,也增加了很多新的题型,一想到这一年要多背五六十首文言文和古诗,多学一整本政治书,数学不再分文理,我就非常崩溃。复读是场硬仗,要有良好的心态才行。”

多省要求各学校禁招复读生

2002年,教育部就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教学资源举办高三毕业复读班。公办高中禁止招收复读生的政策其实在一些省份已经执行多年,但在复读热难降的情况下,2020年被再次提起,且有更多省份开始实施。

贵州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公办高中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50人,2020年秋季开始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记学生信息情况。此前,云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也发布了《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公办高中停招复读生,就意味着高考落榜生想要复读,只能去民办学校或培训机构。而这些地方的师资力量恐怕很难达到公办高中的水平,在复读前务必要对其实力进行一番考察。

一般而言,高三学生的复读费用,是与高考成绩相挂钩的,能考到重点本科分数,需要交的学费就相对较少,甚至免费。如果分数很低,那就需要交高额的学费才行。以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学年河北省内理科考生的复读费标准为例:666分及以上,学费2000元;551分~665分,学费25000元;550分及以下(将择优分批次录取)学费35000元。

这仅仅是学费,还不包括生活费和学习资料等费用。要知道,现在高中陪读的情况很普遍,尤其是高三,为了让孩子更加安心地学习,很多家长选择在学校附近给孩子租套房子,和孩子一起度过艰难时期。这样算起来,复读一年的综合开销很容易超过5万元,对考生家庭而言,须有一定财力基础才能支撑。

一名想要复读的高考生在论坛里写道:“我很迷茫!高考成绩只能上一个普通的专科,找学校的时候,要么就是学校太差,要么就是学费太贵。想过要不要复读,但是家里的人都不同意,因为今年的复读费太贵了,成绩不是很好的那种,不如选择去读专科。但读专科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不甘心的。”

对于艺考生来说,因为有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方面的费用,复读费用则更高,甚至要翻几番。浙江舟山一名复读生家长余飞在采访中透露:“专业课的开销,因为去年儿子就在那家画室,已经缴纳了学费(每月11000元),今年复读就无须再缴纳学费,只要每月缴2400元的住宿费和3000元的学杂费。文化课方面,为了对薄弱课程进行针对性辅导,我们选择了15人的小班,从2020年12月6日到2021年6月4日,付了近10万元的学费。美术生复读的开销非常大,家里负担很重。”

对于复读生来说,心理压力过大,心态调整不好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复读初期因为复读生比应届生有基础,所以成绩还不错,但到了第二学期就会被赶上,甚至反超。看着自己的成绩没有显著提高,很多复读生都会受挫甚至丧失自信。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教师王艳霞讲述了自己教过的一名复读生的经历:“小方是201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曾一度被老师们寄予厚望,但是534分的高考成绩(过了本科线但没过自主招生线,他预期能考到600分以上)几乎打破了他对未来的所有设想。加之报考失利,小方只被专科院校录取,所以只能选择复读。那是我们学校最后一年招复读生。刚开始时,我每次在校园里遇到他,他总是乐呵呵地问好,感觉状态还不错,每次月考成绩都名列前茅,科任老师的反馈也很好。”

但是,2018年4月,小方的一张心理预约单递到了王艳霞手里。这次见到小方,王艳霞十分惊讶——他自信满满的阳光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疲惫和迷茫。小方说的第一句话,更是让王艳霞心里咯噔一下。“老师,我觉得自己要窒息了。”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王艳霞了解到,对于当时的小方而言,最大的困境是无法接受从高处到低处的落差。“他是跟着应届生的班级在复读,高三上学期,因为有之前的基础,他的成绩不错,人也非常自信。但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别人的目光上,考得好,他就觉得别人看他的目光都是满满的崇拜。但他在一次月考没考好后,就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了。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增加了考试焦虑,结果必然影响下一次的应考能力。很多高三复读生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状态是低自信、高焦虑、孤独感。”不过庆幸的是,在王艳霞悉心的心理疏导后,小方终于战胜了消极心态,在2018年高考中以60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心仪的高校和专业。

相比之下,余飞正在复读的儿子还处于焦灼待解的心态中。为此,她也深感焦虑:“我现在很后悔让儿子复读。毕竟复读的压力很大。他每天睡得很晚,就要点外卖吃夜宵,体重急速增加,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随着浙江省美术联考的临近,再加上模拟考成绩不理想,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消极情绪很严重,反应在身体上,要么心脏不舒服,要么胃痛,要么头痛。他不会打电话向我倾诉,打电话就是和我说今天哪儿难受想请假。但专业课其实不能随时请假,因为只要一不勤练,他的手法就会生疏。越是最后几天,越不能请假。老师也很担心他。我现在想的就是用什么方法能让他将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顺顺利利地走完复读这一年。”

为何在新高考推行复读风险增大、一些地区公办普通高中不再允许招收复读生、复读费用越来越高等重重困难之下,依然有那么多人选择复读?甚至在复读生群体中“高分复读”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高考复读: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

作为我国高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高考复读由来已久。每年都有不少学生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因素,未能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水平,或是未能考取心仪的大学。许多高考落榜或自动“弃读”的学生,选择重新回到高中学校复读,再次或多次参加高考,这部分学生群体被称为“高考复读生”。这些复读生中,未能达到录取线的学生占大多数,但也有些成绩已经达到大学专科或本科线的学生选择回炉复读,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出现了所谓的“高分复读”现象。

如果从源头上追溯,我国自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度开始,许多考生就是通过反复多次参加考试,才最终考取功名。就高考而言,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复读现象就一直存在。在2002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由于大学录取比例很低,不少考生都是复读多年才考取的大学,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些省份复读生占到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比例。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实现普及化,许多学生选择复读不是单纯地为上一所大学,其中相当部分的“高分复读”学生,是为了考取传统的“985”或“211”大学,“双一流”计划实施后,主要是瞄准考取“双一流”高校。

从政府层面来看,复读现象挤占了教育资源,是对教育公平的挑战,因此并不鼓励考生复读。2002年教育部就曾发文,禁止公办中学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复读班。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开办复读班。在这种政策背景下,许多公办高中绕开政策开设分部,以及民办学校开办高考复读班,高考复读班仍在继续。

从学校层面来看,复读生能够带来收益,不仅包括高额的学费,也有复读生考取好的大学后,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曾有一段时间,有些学校不惜通过免除学费或奖励等形式吸引“高分”学生复读。现在,复读生不再是“成绩差”的代名词。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某些省份的补习学校,有接近一半的复读生成绩在本科线以上。

从家长和学生的层面来看,高考复读同样是一场博弈。对于低分复读的学生,考取一所大学,是家长和学生的追求;对于高分复读的学生,考取更好的大学,从大专进入本科,从“二本”进入“一本”,从普通“一本”进入“双一流”高校,是他们的愿望所在。

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之下,我国高考复读热这样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始终存在。

高考复读的形成机理剖析

事物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高考复读的存在,同样有其相应的合理性。这不仅是当今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延续。但是在新高考推出之后,高考复读的风险明显增加,高考复读生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思。高考复读现象的存在,究竟具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传统文化心理作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理念深刻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希望孩子能够考取大学,并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大陆的家庭平均要为每个孩子准备29万的教育学费,有超过93%的家庭为孩子请过私人辅导,这个数据位居全球首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培养一名大学生是光耀门楣的事情。尽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社会地位和待遇也在逐步提高,但在广大群众看来,上大学仍然是比上职业学校更好的选择。即便有些孩子本身更适合技能技术教育,也选择在落榜后参加复读,足见家长希望孩子考取大学这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二是受“名校情结”的影响。对我国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来说,“有大学上”是基本前提,“有好大学上”是更高的追求。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毛入学率达到51.6%,各省份大学平均录取率达到70%~80%,有的省份甚至达到90%,上大学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太难的事情。在许多知名高中学校,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考上大学。

虽然大学易上,但只有相当少数的学生能够进入重点大学。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能改变命运,但是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在许多人眼里,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名校情结”成了高考复读的重要因素,少数学生即便已经考上了大学,还想着冲击名校,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

三是现实的利益驱动。家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背后主要是功利思想的驱动。许多学生通过上大学获得体面的工作,实现个人的发展。大学文凭成了获取更多利益,进入职业发展的一块“敲门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这种现实的利益驱动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有关调查,对于个体而言,投资高等教育是回报率最高的学段,而能够就读高等教育中的名校,回报率远高于一般本科院校。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回报,在不能一次性实现考取大学、或进入理想名校的情况下,复读成了一种现实的理性选择。

四是选人用人的不当导向。相当长时期内,我国许多用人单位都存在以文凭取人、以名校取人,甚至“学历查三代”的不当做法。这意味着不仅要看“最后学历”,而且要看“学习经历”,尤其是“第一学历”。从人力资本运行的角度,以文凭对人才进行筛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才选聘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与此同时,这种不当做法,剥夺了许多非大学生、非名牌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更不良的影响是,这样一种“指挥棒”,导致了整个社会不当的用人导向,更加剧了高考复读热。虽然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纠偏和矫正,但在实际层面,一些用人单位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类似情况。

教育评价改革有助于高考复读降温

高考复读,从国家教育投入的角度来说,存在一定的公共资源的浪费;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复读本身就隐含着较大风险,对于那些“高分复读”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和选人用人观,对五大主体提出了明确要求。应该说,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视,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推进,必将有助于改变目前高考复读持续升温的现象。

一是党和政府要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考生是否选择复读,这属于考生的考试自由。党和政府需要做的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导向,通过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创新考试方式方法,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而不是“一考定终身”。同时,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和选人用人观,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传统桎梏,破除“学历查三代”等不当的做法,保障不同院校毕业生平等的工作权益,以及享有同等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二是家庭和学生要有理性的选择。客观上来讲,由于高考政策的变化,特别是新高考的推行,复读的风险性持续加大。对于任何考生而言,很难说复读一年,成绩就一定会优于现有成绩。从相关研究来看,近八成的复读生,再次高考的成绩并未得到提升。特别是对于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放弃现有就读的机会,机会成本并不小。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在选择是否复读时,家庭和学生一定要谨慎而行。

三是高校要科学定位、办出特色。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适龄青年人都有就读大学的机会。但是上什么样的大学,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因此,大学一定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否则,没有办学特色的普通地方本专科院校,就很难受就业市场的欢迎,也就不可避免会造成许多学生即便考取这类院校,也要退学重新选择复读。而对大学来说,如果缺少充足的优秀生源,办学将会受到巨大冲击,甚至会出现倒闭的危机。此外,大学还要建立更加灵活的专业选择机制,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申请调换专业,避免僵化管理。

四是用人单位要建立科学选人用人观。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向就是针对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旨在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唯学历”“唯名校”的不当用人评价导向。只有在出口上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建立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选人用人评价体系,让所有大学生具有同等的面试、就职、选拔的机会,享受同等福利待遇,相信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所谓的“名校情结”就会自动瓦解。

总体来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是党和国家最高层面对教育发展的一次系统性改革,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必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和选人用人观,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进而直接或间接推动高考复读热的降温。

(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朝晖)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0年12月刊第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华复读学校学费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