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里的高级工可以参加对口升学吗?155

【精选答案】”肯定能啊!兄弟!在搬出政策之前,我先给你举一个鲜活的例子-80后财富新贵原MYSEE的总裁高燃,就是从中专直接考上清华大学新闻于传播学院。现在他身价两亿!在上海中专、技校、职高生统称为三校生,三校生的高考有两种-春考和秋考
春考是针对应届“三校生”的在每年5月举行的“3+2”高考
秋考就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家熟悉的高考。

”中专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是以社会生身份参加,如果你不是对口中专生,你可以询问一下你们学校是否能以普通高考生的省份参加高考。中专生参加高考不难。学业水平考试(有些省份需要大部分全国卷地区不需要)和普通高考你都是可以报名的。报名没有难度但是中专学校的老师肯定不会帮你报普通高考需要你自己找当地招生考试办问。中专生是可以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考试的,在高考前一定要参加学校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获得高中同等学力,中专类考生可凭二代身份证、户口簿、所在学校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到市招考办安排的社会报名站报考。参加高考必须要取得报考资格,根据国家教育部政策规定,中专生报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健康。3.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中专毕业生(含应届毕业生)完全可以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含单招)。由于中专学校一般不设高考报名点,所以你应该在户籍地(或学籍地)教育局招生办直接申请高考报名,招生办审核通过你的报名资格后,会指定一个高考报名点(一般是普通高中学校)为你的高考报名点学校。然后你就跟这个学校的在校生完全一样,你的考生类别是应届、中职学校毕业。须要注意的是,你应该在学校开一张“应届毕业生证明”(报名时你还没有毕业证)上交招生办。不同学校不同规定,但是是可以参加高考的

1.对口高考考试,等学校组织,参加这个以后就不可以参加高考,因为是同一天考试。日期每年6月7日,3月份报名
2.自主招生,这个先去你选好的大专校园参加他们的考试,然后参加普通高考,考完以后会帮你加30分,能进就进,不能就不用想了

”可以的,中专生可以参加对口高考,也有本科院校招生,考试内容是中专课程,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类综合课。你要参加对口高考,那就得问学校老师借考试说明,按要求复习准备。中专生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当然可以考二本以上大学,学校、专业也会有更多选择。但考试内容是普通高课程,你最好还是找个高考补习班补习一下。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等职业类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对口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相应专业基础课程。优势:参加对口升学学习可以说是上了双保险,一是对口高考是职校学生之间的竞争,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相对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概率高,可以满足同学们学习深造的理想。二是即使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可以拿到所学专业的中专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到一手非常实用的技术,学校将以中专毕业生的身份,推荐学生顺利就业。特点:学生在技校学什么专业,就参加该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对口升学考试,被高校录取后,继续在这个专业学习、深造。

”中专生能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职业高中、中专、中技毕业生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但必须先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达到院校录取相应的等级。此类考生可凭二代身份证、户口簿、所在学校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到市招考办安排的社会报名站报考。鉴于普通高考的考试内容与职中、中专、中技学校所学内容有较大差别,普通高考与高职类高考又是同时进行,因此职中、中专、中技毕业生还是选报高职类高考(3+技能证书),才能较有优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普通高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全国各地均于每年的6月7日开考并依各省情况持续2至3天。

1、国民学历有三种(全日制统招普通大学学历、自考、成人大学学历)最好的是普通高考考起的大学学历,其次是自考,最差的是成人学历
2、当老师最好的途径是读考全日制统招普通大学中的师范大学的英语系,其次是外语大学或外语学院的英语系。3、自考和成教是考不起普通大学的最后出路
当然这两个学历也可以考教师证,但是学校一般只招全日制统招普通高校毕业学生当老师。

”首先,普通高中生参加高考是大家都所了解的正常的上大学、学专业。你的问题关键在于你不了解“社会青年身份参加高考”,其实就是成人高考。第二,你的情况已经不是应届生,你要想通过高中生身份参加高考需要找一高中学习,学到高三高考前,根据新发布的规定那个时候给你建立学生档案,但你的档案和从一年级一直上到高三的档案不一样,他们才叫应届生,档案叫《中学生素质发展报告》的一本16开很厚的册子,那时候你的档案是由体检报告单基本信息单高考报名信息单等大约七八张表格构成的档案,是往届生身份。第三,社会轻年参加高考是在大学的成人高考部学习毕业只发放毕业证而不发放学位证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目前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陷阱就在这里,好多学校用低分数线吸引学生。你最终只有个毕业证什么用都没有的,本科毕业看重的是学士学位证书。第四,中专生直接参加高考就是社会青年。规定的没办法。刚才给你讲了社会青年大学毕业只有毕业证的情况,没法找工作。所以你要按照第2点我说的进入高中学习至少一年,等到高三建立往届生档案。第五,利弊很清了啊最好别直接参加高考!否则那么多社会青年人.不否则了你应该明白了。第六,你应该怎么做和北京服装学院的一起解答“
北京服装学院不适合你,我说的是真心话,我是应届生,学美术的,你的情况不是很乐观,不要生气,你需要静下来考虑自己是否决心一定要上正规的公办本科了?那你要做好准备学好现在的新课改的课程,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类是招收艺术生为主,也可以说就是只招收艺术生,要求很高,对于普通学生来言,极其、非常、相当困难!我有同学考上北服的,我们在一起在北京学习,向北服教授求教,二十多个人呆了五个月,最后只有两个可以说百分百的可以考上了,分数对高手来说可能会说很小菜,可实际那些高手都夸张了说法的,你应该知道的。所以你如果真心的很想上本科,需要从进入高中慢慢学起开始啊介于你的年龄,你要慎重考虑,大多学校好像对22岁以上.大约是22吧我忘了你查查就知道好像不予录取了或者不优先录取意思很明确啊大多学校有规定的是有歧视现象的再大了就是成人高考生了或者不录取你是因为你需要报考那所大学的成人学院希望你不要因为话难听而生气信言难听啊你要慎重考虑!如果你打算直接进入高三苦学一年然后考个三本,这是很有可能的新课程内容太多了你会吃不消的如你目标没那么高是可以的北服是服装界国内最好的人才那么多也轮不到我们啊我成绩一般啊也是考不上北服的水平.
你要慎重考虑你能否学的过来那么多课本有能力考什么样的学校并且是否值得去这么做一定要想清还有,别管亲戚朋友说的成人高考多么多么好国家规定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没有学位证的啊没有用!社会青年参加高考浪费你的青春!希望我的最终回答能够为你的人生方向增添一个风向标,给你提供参考,希望你的未来顺利成功!具体还有疑问可以通过百度知道“给我西贝小佳我会尽力帮你解决问题!祝顺利!

”你好,可以参加普通高考。高考报名条件之一是: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皆可报名。这个同等学历包含了中专毕业生。往届生只能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高考。在你所在区县的教育局(教委)招生办公室报名即可。

娜娜959 - 04:47:32 ”很难。读自考。我去年度的自考。如何自学能力强就高复吧。

浅洛嫣 - 04:23:19 ”成绩是努力的结果,如果你努力了,你就能够实现。

我校严格按照河南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教材的选用、使用与管理,各专业均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订足、订齐正规教材。严格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保证教学用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学校坚持以校内培训为基础,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同时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指定教师定内容、定方向、定目标重点进修,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的网上培训,提升了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修订了《名师、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与晋级办法》,明确了名师、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基本工作任务,发挥了名师、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制定了《青年教师考核办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考核。2020年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刘春林、张园园被评为巩义名师,梁东平、丁小波、张林林被评为巩义市学科带头人,李慧君、刘万里、孟晓敏、王佳丹、马静图、柴幸武、王瑶被评为巩义市骨干教师。李利红老师被评为郑州市校园工匠。

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扩大教师知识面。学校定期聘请校外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聘请党校校长给教师讲党课,聘请企业专家对各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层面培训。通过各种讲座,教师加深了认识,增强了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干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刘国华、王向红等三人参加了河南省中职学生就业创业培训;二是苏太和参加了巩义市青年干部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层干部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了工作能力。

组织校内培训,提高校本研修能力。一是学校利用每周一、周四、周五下午第三节以专业组为单位组织老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研修能力。二是利用每周一下午对所有班主任进行培训、经验交流,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水平。

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是张香云参加了河南省“双师型”教师培训;二是李少魁、孟艳艳、闫晓景等五人参加了国培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三是姚向勇、樊新娜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四是王守森、王韶锋等三人参加了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五是高慧、董月阳等六人参加了河南省班主任培训;六是张园园、周惠珍等老师参加巩义市心理健康教师专项技能培训;六是全体教师参加巩义市中职教师岗位培训;七是张爱丽、王韶锋、李纪刚等五十二人参加了河南省中职课程标准培训。这些教师通过培训,提高了认识,提升了动手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培训结束返校后,都通过讲示范课或专题讲座的方式,给全体师生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收获,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今年来,我校根据学校新的发展形势,对教学管理重新规划布局,形成北山口校区以实训和技能为主,芝田校区以升学为主的校区特色。结合新的校情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的布置、检查、反馈、评估机制。

在教学细化落实教学计划,制定 “四表一志”(校历表、作息时间表、教学进程表、课程表、班级日志),下达教学任务书,明确了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及重点。为有效组织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制定了《巩义市一中专线上教学管理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为强化技能学习,坚持实施技能阶段性考核和强化训练,不断加强一二年级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习。为加强对口升学管理,深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制定了《巩义市一中专三年级管理方案》,并在一二年级专门设置了加强班,进一步加强语数英三科文化课的培优补差工作。

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营造温馨宜人的环境,搭设多种形式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把育人主题浸润在文化认同里,贯穿在课堂教学间,渗透在一言一行中。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把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安全结合起来,坚持抓常规、抓细节、抓养成,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稳定。

规范学生电子学籍、免学费和助学金管理,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保证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高素质的学生会、寝管会干部队伍,密切注意学生动向。切实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把纪律、卫生、学习、早操、主题班会、大型活动、班级竞赛、好人好事、义务劳动、公物管理、学生档案材料等10余项内容,纳入班级考核范畴。各班教室及实习场地配有手机袋,上课期间学生手机全部入袋,避免了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开展各种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篮球赛、学雷锋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等,提高班级凝聚力。

我校校风淳朴,学风端正,社会声誉良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较强。一年来,学校无学生违法犯罪记录,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依据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制订了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进一步强化后勤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了后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后勤处加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对各类设备设施注重保养,提高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建立了学校固定资产台帐,健全公物领取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及时编制年度财务预算,财务开支精打细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区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在食堂工作中, 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保证饭菜营养丰富、卫生安全,师生满意度高。

我校构建了以政教处和班主任为主干的安全工作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校园监控全覆盖,包括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实习楼等楼内区域。成立以学生会为主的校园安全巡逻队,课余时间不间断巡逻。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以及安全培训。落实安全日巡查制度,并做好记录。不定期对餐厅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要求持证上岗。餐厅设有留样柜,并实行中层领导每天的陪餐制度,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每期开学之初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实习场地的老师也签订有安全责任书。周五放学班主任和值班老师逐班护送学生到校门口,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每周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应急演练和消防演练。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一年来我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以教师阅读与课题研究为两翼,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以校本教材研发为突破,努力营造教科研氛围,搭建教科研平台,探索教科研促发展的途径,着力打造教育科研品牌。学校教科研工作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可行的保障制度和配套措施,教科研队伍阵容较大,课题研究基础深厚,教师参与面广。2020年,我校教师省级课题结项1项,在CN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政教处、寝管处机构合并,更有利于统一和强化学生管理;二是政教处、校团委、思政课教研组交流合作,形成班主任、值班人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凝聚教育管理合力;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坚持班主任研讨会制度。每次的主题班会都提前一周展示、讨论课件及教案。组织苏太和、马二锋、易先云、李君煜、逯修柄、高慧等数名教师参加省级班主任培训学习,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自治管理,组建学生教官队伍,加强训练和管理,由学生管理学生,形成全面立体德育管理体系;发挥校团委的模范带头作用,吸纳优秀学生加入,织组各种活动。五是积极联系检察院、法院、派出所、心理协会、道德模范等机构及先进个人到校园开展讲座,构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网络;六是利用微信群、电话、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积极开展评教督教,形成育人合力。

(2)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一是完善德育体系方案并实施,每月一个德育主题,2-3个主题班会,同时兼顾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中,开足开够德育课,并加强专业德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纪律教育。班主任、任课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对学困生加强纪律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规范约束学生在校行为;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安全教育日”“消防日”等对学生进行交通、食品、消防以及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重点防范校园伤害事故。每月开展一次消防疏散演练,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四是加强法制教育。警校共建,对学生开展警示教育,利用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五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职生心理生理特点,在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积极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心理发展服务中心,切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六是开展文明风采的选拔活动,通过选拔使得更多学生展示出了自己的精神面貌,提高了自信心。

(3)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一是继续巩固经典诵读活动成果,学校政教处、教务处与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紧密配合,在保证每天早上20分钟诵读的同时,提高诵读质量,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二是开展“学雷锋活动”、“ 清明节网上祭奠活动”、“入团仪式”、志愿者服务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道德情操;三是成功举办技能展示、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红歌合唱比赛、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大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升个人素养。

(4)重视共青团工作,引领学生成长。

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通过开展“青年大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顺利完成团委换届选举,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规范社团管理,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文体活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严把团员入口关,强化团员在班级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政教处、寝管处的管理合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3.6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基石

(1)加强班子建设,夯实党建主体责任。一是全面强化党的领导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党总支对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清单,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始终把学校班子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高标一流、扎实精细”的工作标准,始终把抓党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党建的高质量引领学校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高质量。二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党总支主动扛起第一责任,科学筹划、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各支部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学习教育、检视问题、调查研究、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全体党员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高标准、严要求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2)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学校党总支以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每月做好学习计划安排,明确学习要求,确定重点题目,注重把学习同改进作风、加强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0年继续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锤炼党性铸忠诚”宣讲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了党员素质。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各项纪律规定,规范党员言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教育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四风”。按照全市教育系统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以案促改活动部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导向方向、壮大主流舆论、管牢各类阵地,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地生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将实习教学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推行“双导师”制,企业骨干兼任学生导师,部门经理兼任班主任,构建“合二为一”的产教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两者的价值取向和运行路径的统一,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探索“工学交替”运行模式。一方面积极开展“引企入校”,在学校建立集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实训中心。另一方面积极依托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人才互用、资源共享”为基础,开展“校企双制”模式下的宽领域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使校企融合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学校先后与京东集团、郑州海马、巩义星瑞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河南明泰公司、巩义康百万庄园、竹林长寿山景区、巩义雪花洞景区、巩义华裕建国酒店、巩义市隆鑫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巩义市宝贝之家影楼等企业密切合作,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的学生实习分三种情况,一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二是在巩义市范围内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工学交替实习和教学实习,三是到巩义市以外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校内实习方面,在课程安排上,学校突出以技能训练为主的特点,实习课占总课时量的50%以上。大力推行教学模式改革,实行“车间+课堂”、“校企双主体”、“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使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块化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学校产教融合基地——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星瑞宝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凯纳斯酒店,安排学生进行教学实习。

(2)组织学生进入巩义当地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调研,遴选优质企业组织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实习。如电子商务专业,在“6.18”和“双11”期间,对接京东集团客服中心;旅游专业在5.1和10.1前后安排到竹林长寿山景区、巩义康百万庄园、巩义雪花洞景区、巩义华裕建国酒店等企业进行1个月左右的实习;电子电器专业安排到河南明泰铝业实习、数控专业安排到郑州久达科技进行生产实习等,开展阶段性跟岗实习,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组织电商专业学生到江苏宿迁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京东公司按照行业现行标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并提供生产性工作岗位,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我校依托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牵头成立巩义市机械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单位有巩义市教体局、机械制造行业协会、新密职教中心、郑州大学、回郭镇职成校、北山口镇职成校等;参与企业有豫联集团、恒星科技、明泰铝业、永通特钢、一汽大众合众汇金有限公司、久达科技、恒丰钢缆、汇科自动化等巩义市重点企业。

学校参与的职教集团为郑州市职业教育机械专业集团。主要参与单位有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人社局、郑州大学等。

目前,集团内各个会员单位通过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创造一流职业教育集团,打造巩义职业教育品牌,为巩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样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

2020年电子商务专业共培养93名中级技术人才。其中为京东宿迁客服中心输送13名合格人才,17级27名和18级37名学生取得京东客服管理师资格证,10名学生参加省、市级竞赛,荣获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3项,郑州市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2020年为旅游行业、酒店行业等相关企业输送了近60名优秀毕业生。7名同学参加河南省、郑州市技能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9项。在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中,本科上线4人,专科上线率百分之百。进入相关企业工作的同学,在主要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优秀的专业能力,成为企业的重点培养对象。

会计电算化专业2020年为市内外财经行业输送了几十名优秀毕业生,这些同学已初步具备独立完成会计业务的能力。在2020年对口升学高考中,全部通过大专以上分数线。除了对口升学的学生之外,还有崔慧宇同学在校期间通过会计职称初级资格考试,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音乐和工艺美术专业2020年为市内外音乐类、美术类等艺术行业输送了一百多名优秀毕业生。在2020年艺术高考中,有八名同学,过本科建档线,专科上线率为百分之百。除了对口升学的学生之外,有部分到幼儿园参加工作,得到工作单位的好评,成为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

形象设计专业2020年为市内外影楼化妆、美容机构等相关美妆行业输送30名毕业生,其中两人参加省竞赛均获二等奖,并涌现出了几名能够在美容、化妆方面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 。

2020年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共培养46名中级技术人才,双证书率达到100%。其中13人参加高职对口升学,专科上线10人。其余学生推荐就业,受到明泰铝业、美的公司等企业领导的好评。有的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重要的、科技含量高的岗位上,成为企业的重点培养对象。

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市内外计算机网络行业、平面设计行业、计算机销售与维修行业等相应企业输送了近200名优秀毕业生,参加河南省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个,并涌现出了一批能够独立在企业承担项目的职业能手。毕业生双证书率100%。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20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约1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建立了跟踪回访制度,由学校就业处安排专人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回访,一方面及时协调企业、家长、学生处理学生就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工作满意率、企业生产经营、岗位技能需求情况等,及时总结反馈,作为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技能训练的依据。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学生就业后稳定率达92%,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率为90%以上。

2020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共培养47名中级技术人才,全部取得车工中级工证书。参加对口升学专科上线率100%。就业的同学受到美的、久达科技等企业的好评。参加河南省全员化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参加郑州市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4名。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调研,我校毕业生工作认真,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能较好的把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现反映良好,对学生的工作素养、技能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1%。

主动对接文化广电旅游局、商务局、财政局、企业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3000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4人,就业创业培训1705人。

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到巩义电商运营中心、乡镇、景区、酒店、公园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农村电商讲座,宣传发展文明旅游、进行义务讲解财经知识等,提升老师和学生专业素质。社会服务活动开展10次,1000人次以上参与社会服务。具体由各专业教研组组长进行实施,教务处进行督导落实,每年进行部署并总结。

旅游专业师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推动我市旅游文化事业快速发展。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对伏羲山景区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到康百万庄园参与景区文创工作,积极配合景区进行对外宣传。

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我市乡镇村庄,进行墙绘创作,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

音乐专业师生带领学生到米河镇魏寨村、回郭镇小訾殿村,进行文艺演出、书法交流等。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农村电商急需专业人才进行了5次培训,10次专业技术咨询。为我市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明泰铝业、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职工进行电工培训150人,对宏建模板厂职工进行电焊培训80人。对升降机工人培训1000余人,使他们获得上岗证。对企业职工进行电工、焊工技能鉴定500多人。带领学生到农村进行家电义务维修,修好家电50多台。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其中张永刚、张朋、孙建垒、王曙光等同志为企事业单位做网络技术服务12次,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利用本专业实训设备和师资条件,培训汽车维修行业各类从业人员。与巩义市星瑞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4S店深度合作,整合校企资源,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一个,为巩义市汽车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社会、企业贡献率达到100%。

数控专业围绕巩义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急需具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产业工人的现状,参与了维达科技公司设备更新改造,设计相关控制电路和编写了PLC程序。

根据我校专业特点,学校在校内外设立了空调、家电维修、计算机维修、汽车保养与维护便民服务咨询点,帮助社区群众解决相关问题,普及电器使用等安全常识和方法,避免步入使用认识误区。通过开展便民服务,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职教学生风采,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展示了我校办学条件及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职业教育影响力,使社会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共享职教成果,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了社会对职教人才技能培养和实践教育的直观认识。

本学年,根据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驻村帮扶回郭镇小砦殿村。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安排部分党员同志参加所在村委党员固定日活动,主动参与当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上党课,结对帮扶困难党员。进行教育扶贫,提升基层办公水平,捐赠空调等物资。对所结对帮扶所在村的学生,建立帮扶档案,开展一对一帮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开展家访活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家庭确实困难的,为其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减免书作业费,帮助办理国家助学金。进行送艺术下乡和家电维修志愿服务活动,并选派优秀师生参与回郭镇小砦殿村的消暑晚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总支把疫情防控作为学校管理工作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1)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顶层设计,科学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的“三方案十四制度”等传染病管理制度。

(2)实时摸排,做好管理。第一时间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和管理台账,严格加强疫区重点人员管理,精准掌握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信息。

(3)签到打卡,精准施策。延期开学期间,通过钉钉签到和郑州健康返校打卡,每日监测师生健康状况,做到疫情期间师生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情况。

(4)思想引领,筑牢信心。通过微信群、钉钉等载体向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定期发布上级印发的疫情防控有关文件通知、新冠肺炎防控安全知识等,针对教师、学生、家长、保安、食堂从业人员、临时工等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培训教育活动。

(5)温暖助教,关爱学子。为做好停课不停学,保证网上在线教学质量,以班主任、党员教师为骨干分赴各镇村、街道给学生分发教材,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

(6)开展常态化防控。复学以来,党总支积极行动,统一部署,政教处负责教室防疫、消毒工作,每天晨午晚检;后勤处做好学生就餐服务;办公室负责教师健康监测、值班管理;寝管处每日做好寝室消毒、人员管理、寝室通风等工作,常态化防控取得胜利。

免学费:按照免学费政策,符合条件学生每生每年1200元的标准,全年拨付免学费资金312.6万元。

助学金:学校对贫困生建档成册,材料规范齐全,及时公示,及时发放,按照在校一、二年级在校生人数的15%的比例,全年共有650人次享受65万元助学金。

生均公用经费:学校在年初做好预算,2020年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拨付生均经费236.2万元。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是以汽修专业为基础,组合数控、电子电器专业组建的专业群。项目建设自2020年起至2022年止,建设期三年。2020年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任务,省级资金220万元全部支付完毕。

一年来,学校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建设现代职教制度。

我校是法人单位,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学校拥有人事聘任、招生就业、专业设置、教学安排、考试考核、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后勤保障、经费使用等办学自主权。

我校教师编制为财政全供编制,经市编办核准两个校区编制总数共284名,学校自筹资金解决兼职教师的待遇及工资。

(3)提升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学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注重科学管理。通过教代会、领导班子会议等民主决策形式,修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严格规范的学校管理和纪律约束机制。在预算管理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执行学期预算及重大开支申报制度。学校深入推进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各处室针对学校发展、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工作责任清单。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以研促学形成师资培训新模式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典型案例

2020年开始,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进行了走进企业共同研发产品的教师学习模式。经过一年的建设,并在校内外进行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的教育偏重于理论研究性教育,高中为应试教育,高校也是开设理论知识课程多,学生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缺乏。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就算是进入对口企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岗位需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重新进入职业学校进行技能训练,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工人,造成中国制造水平不高。如何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根据国外经验,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职业教育的提升主要包括设备的更新和师资水平的提升,设备更新相对容易做到,师资水平提升不是短期内完成的能够实现的。现在我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差。如果单纯让老师进修学习,老师没有学习目的,态度消极从而造成效果差。如何激发老师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通过示范校项目建设,我们探索出了让老师走进企业共同研发产品的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教师学习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待选的研发课题多,能够了解企业需求,教师有动力,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让老师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且有研发产品成功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企业也可以从研发的产品中获利,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学习,实现校企共赢。

走进企业共同研发产品学习模式的推行,我们要达到以下目的:

1.每个老师都能够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中,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

2.通过新的学习模式,激发教师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促进教师主动学习,让教师有成就感。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总体素质,形成教师学习的良性循环。

3.通过新模式的学习,扩大本专业的社会影响,加强校企合作,从而促进本专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推进走进企业共同研发产品的学习模式,我们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全体老师共同商讨制定了工作流程:

1.通过调研选择专业对口的合适企业。我们选择的企业都是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接近并且要有较多的待研发项目,这样有利于老师的选择。

2.教师们到企业后与企业专家共同商讨确定一个研究项目,制定项目任务书,每位教师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合理分工。

3.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和列出所需元器件的清单。

4.开始按照计划研发制作产品,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保证研发进度。

5.产品研发成功后,我们召集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收获,总结经验规划好下一次的研发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

通过推进学习新模式,这两年本专业教师研发的产品有以下几个:

王韶锋、赵向前、柴幸武

抽油机专用节能配套装置

现在我们以自动装料机的研发来详细说明。本次我们选择了河南汇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该企业是我校引进的校中厂。

老师们到企业后与企业专家共同商讨确定一个研究项目,本次我们确定研发自动装料机。自动装料机的工作过程是电机的转速随着电子秤上物品的重量增加逐步变慢,当达到一定重量时候电机停止运行。企业专家给老师准备了所需要的元器件,当老师看到企业专家准备的元器件时候顿时傻眼了。因为老师平时见到元器件都是教学模拟用的,与企业所用的结构形式、型号、功率大小不一样。老师没有见过,对设备的操作和性能不了解。例如教学使用导线的都是2mm2左右,但是工厂使用的都是4mm2以上的导线,线径较粗,在拉线和截线时候需要使用设备辅助进行,由于学校没有该类设备,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操作。同时在学校练习时浪费严重,例如导线长度可以尽量长,而企业要考虑生产成本,导线长度够用即可,不能随意加长。所以老师要从头学习基础知识和安装工艺,和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这个项目需要变频器、电子秤和PLC控制器,还需要制作一个配套的控制柜。我们第一次连接电子秤和变频器的时候,发现变频器控制的电机不运行,老师们认真查阅了各种资料,最后发现是连接口接线方式与标准方式不同,老师马上纠正。

通电后发现电机开始运行很慢,我们向电子秤上逐步增加重量的时候,电机转速逐步加快,这与我们的预期刚好相反。老师当时没有查出原因,回到学校认真查看资料,与专家研讨,最后修改了变频器的参数,电机运行正常,达到预期的要求(初始装料时电机运转较快,随着装料称重的增加,电机转速逐渐变慢,直至停止)。

在选择元器件的时候,老师们建议选择西门子和三菱的PLC控制器,但是企业专家认为国产PLC控制器的性能已经满足性能要求,而且价格便宜三分一,出于对产品成本的考虑,推荐使用国产PLC控制器。这说明老师是从理论上选择器件,而企业是要考虑成本因素的,这也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最后还要设计制作控制柜,在制作控制柜的时候,老师发现企业布线工艺与学校学习的工艺完全的不一样,导线布线靠手工很难完成,要靠机器设备辅助完成,感受到了真枪实弹的操作。在对PLC控制器编程的时候,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认真研究任务书,按照要求很快的编写完程序,而且根据使用企业环境情况,还增加了远程控制模块,在控制室即可完全控制设备的运行,从而减少了现场工作人员,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还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另外,企业专家也向老师学习了编程的一些技巧。通过老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该产品制作完成,试运行完全正常。

经过本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教师很有成就感,激发了教师的好胜心。教师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很明确,有了方向和动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并且深入了解了企业产品的设计制作工艺,了解了企业急需的人才结构和现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学习方向性强,积极性高。在平时老师也会主动地学习相关的书籍,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企业也从中获利,并且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为了积极推行教师走进企业共同研发产品项目的进行,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为老师购买设备、书籍资料,大力支持专业教师的进修学习。实习处成立推行小组,制定了本项目的奖励管理办法,规定老师在五年内至少要参与一个企业合作项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实施推行。我们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平时做好调研,多联系一些有意向的企业,做好长期合作的计划。

1.产品研发、校企双赢

本次产品研发成功让老师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并且带动了其他老师的研发兴趣,其他老师也积极参与企业研发。企业也从研发的产品中获得了利润,企业专家也从老师处学到一些理论知识,实现了校企共赢。例如我校的供电系统为两路线路,一路线路经常停电,这样会造成我校部分地方没有电,学校让我们专业教师和本校电工共同设计一个控制柜,当一路线路停电时候能够切换到另一路线路。通过我们共同努力终于把本产品制作完成。

2.各专业联动、共同进步

走进企业共同研发产品的学习模式取得一定效果后,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也尝试推行这种教师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老师与企业研发了消失模数控切割机。

教师进入企业共同研发产品的教师学习模式实行以后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老师的知识面不够全面,牵涉一些机械设备的知识相对较少,因此我们专业老师以后除了加强学习外,还要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老师共同协作取长补短共同研发产品。

2.还有就是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产品的产权没有分清,造成后期存在一些遗留问题,今后我们要多与企业商讨制定严谨的协议。

3.老师参与研发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今后我们要联系一些大型企业,共同研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是学校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大,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够广泛。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开放程度不够。教师接受省市级以上培训的比例较小,尤其是接受高规格、高层次培训和出国培训的机会较少,制约了教师对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掌握。

一是让职业教育热起来,学校继续协调各方资源,拓展宣传渠道、多方位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走出去,请进来”让社会了解职业教育,认识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影响力。二是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各类项目创建工作,努力争取政府、企业的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三是为教师培训搭建更多的平台,在教师培训的人员安排上进一步做到统筹安排,同时学校制定更科学的考核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有参加高层次高规格培训的机会。

学校始建于1985年,1996年以我校为依托成立“定西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心”,2005年晋升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8月改办为全日制普通中专,并由“甘肃省定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15年4月经教育部评审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学校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

目前,学校有“四块牌子,一套班子”(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安定区职业教育中心、安定区教师进修学校、安定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0亩(其中主校区100亩),建筑面积76029.31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房面积34407平方米,教职工18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170人,高级教师45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9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在籍学生1508人。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美术绘画、护理、现代农艺技术等专业,建有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维修、电子技术和中餐烹饪四大省级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有各类实训室49个,实训设备总价值2099万元。2006年建成大小车二级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总资产1000万元,年培训驾驶员1200人次以上。

    学校先后被市区组织、人社、教育、扶贫、劳务、民政、科技、妇联、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确定为各类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5年8月被定西市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定西市首批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定西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定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60多项荣誉称号。

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设备值

    学校始终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制定了“坚持内涵发展,追求特色立校”的办学目标,凸显养德 励志 强技 精业”的校训,立足当地,面向社会,通过实施中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努力培养各类技能人才。

在办学过程中,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校情,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并狠抓落实。目前,坚持“两条腿”走路,提出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两手同抓,就业与升学教育齐头并进”的办学新思路,谋划学校进一步发展。

为了有效实施日常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数控技术、电焊、学前教育、美术绘画、护理、现代农艺技术等十多个专业,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设置管理单元——教学部,目设有计算机技术部、汽修机电部、艺术教育部和医护服务部四个教学部。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中餐烹饪专业是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的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性专业

    招生规模、在校生、毕业生、学生结构等见附表三。

 附表三:学生情况表

共有校内实训基地5个,实训室49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为2099万元,生均13910元。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006年初建成校园网,2013年进一步扩建改造升级,主干线为1000M光纤接入,入口带宽为200M。现有教学用计算机500余台,接入互联网多媒体教室64间,平均每十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3台。

图书馆建筑面积2000平米,馆藏纸质图书4万余册,电子图书5340GB,每年订阅中文纸质专业期刊300余种,电子期刊30余种。生均图书26册,生均年进书量2(册)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培养了大批合格、可用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

学校实施分部制管理下的领导联系部工作制度,形成教学管理、听课、说课、优质课评选等工作的常态化,建立了教务处——教学部——班级三级检查记载和反馈的日常教学管理机制,以教科研组进行包括课程、教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课题研究机制,以学生为主,家长、用人单位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健全多元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在校体验性测评。经统测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87.3%。

学校有专业实训室49个,汽车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中餐烹饪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6个,生均实践场所面积为9.90平方米/生,可以满足现有13个专业、18个国家职业技术工种的培训和实训需要。专业学习及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分别占总数的85%和88.7%。

全校组织开展了各种大型文体演出、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书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并成立了舞蹈社团、校园网络电视台社团等16个学生社团,社团成员426名,各个社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自我、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综合素质。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3.2%。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主要抓好以人为主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发生,加强安全教育,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重视交通安全宣传和安全管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制定了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了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注重以“物”为主的安全防范,重视学生饮食营养标准,强化食堂管理与食品安全工作。学校信息中心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积极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6.5%。

    有87%的毕业生通过对口高考升入高一级院校,10%的毕业生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我校的就业服务包括组织参加全市、全区招聘会,就业推荐、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宣传、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就业信息等形式,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0%。

    为加强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力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实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号)的精神,学校严格按照规定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了每位应享受助学金的同学按时足额领取。

    对农村户籍特困家庭的学生,学校免除其住宿费。

    对患重大疾病的同学,学校开展募捐活动,筹集资金,帮助困难学生度过难关。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企业参加社会实践,获取劳动报酬。

    (四)就业质量 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起薪、升入高等教育比例

近年来,甘肃省开通了三校生对口高考。我校90%的学生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有85%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对志愿不升学和未升学的学生,采用学校推荐和自主就业相结合,外地为主、本地为辅的方式安置就业,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到86.5%。2015年安置汽修专业15名学生在比亚迪(南京)大巴工厂就业,安置烹饪专业13名学生在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就业;2016年安置汽修专业26名学生在长沙比亚迪就业,烹饪专业24名学生在无锡灵山君来酒店就业。通过企业调查和学校回访了解,这些学生素养高、吃苦耐劳、工作稳定,月薪都在3000元以上,学生称心,家长放心,得到了社会的称赞。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规范地培养技能型人才。

    1.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坚持“以评价改革促教学,以技能教学促大赛,以技能大赛促发展”的原则,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校、市、省级技能大赛,强化了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教学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采用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资源库,发挥各教学场所终端点播设备,使整个教学过程贯彻数字化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学习过程流程化、教学管理企业化。

各专业课都按照课程标准制定了实训计划,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分年级安排学生参加实训。同时安排二年级学生参加为期36个月的顶岗实习,让他们感受企业文化,初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经过近三年的的刻苦学习和锻炼,这些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有了长足发展,就业后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深受企业欢迎,并很快成长。例如,2015年,我校12级汽修专业的陈志勇、朱俊峰等15名学生分别被宁波新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录用后,安排到各生产线的管理岗位工作。

奇瑞大连分公司-定西理工转正人员信息

在专业建设上按照“淘汰过时专业、整合相近专业、增设紧缺专业、强化特色专业、发展骨干专业”的思路,坚持“改革、融合、提升”的原则,立足实际,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指导计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的各类专业进行优化和调整,淘汰了服装、铁路乘务专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中餐烹饪四个示范性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护理、电子商务、现代农艺技术等新型专业逐步形成了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中职专业体系。

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年)》《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及时掌握了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校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及企业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现象日益突出。为此,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积极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改造提升,新增电子商务、护理、农艺等专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原有骨干专业更强、各相关联专业融通、新专业更具吸引力。

    各专业开设课程总数为76门,平均每个专业(专业方向)12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文化课占30%,专业课占62%,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

    为进一步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推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扎实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本年度编写了两门校本教材,分别是《热菜制作》和《汽车综合实训》。

    学校制订了《甘肃省定西理工中专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教材管理,指导教师选用教材。各专业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比例达到90%以上。

    学校鼓励教师编写反映专业教学特色的高质量精品教材,同时也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本年度教师主、参编校本教材2 门,录制教学视频96节。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坚持知行合一,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落实专业技能课“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科学设定3年(5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计划,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把“做中学、做中教”作为职业学校的基本教学特色,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3+2分段培养和五年一贯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积极推进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认真落实《安定区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安定区教职工管理办法》《安定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了教师业绩考核制度,着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结合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围绕后示范校建设开展“职业教育大讨论”,通过分析发展形势,统一思想认识,畅想学校未来,凝聚发展力量,弘扬“团队精神”。要求教师牢记并践行习总书记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四有”要求,倡导理工中专教职工“32字”精神,传递正能量,反对慵懒散漫,发扬永不满足的拼搏精神,把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领到后示范校建设上来。

    坚持选调引进为主,培训转岗为辅,立足长远,制定科学的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分阶段逐步落实。通过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转岗培训,创造条件实施教师提高培训计划,尝试名师工作室制度,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参加国家、省级培训人次

    学校通过打造中职高效课堂,实施了一系列聚焦课堂、攻坚课堂,围绕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针对中职生学业基础差的现状,借鉴“洋思模式”改革理论课教学模式,实习实训课完善“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革新实践,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地方产业拓展产教融合渠道。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以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教育督导的文件精神,崇尚“有安排无检查等于零”的工作理念,对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积极开展校内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以自评自导推进职业教育评估机制的建立,引导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

学校进一步优化“封闭式”“分部制”管理模式,认真落实《定西理工中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定西理工中专分部制管理实施办法》《定西理工中专封闭式管理实施办法》,强化站立式早读、两操紧急集结等工作,巩固军训和管理创新的成果。通过完善班级工作评价机制,落实班主任待遇等激励措施靠实班级管理责任。创新工作方法,深化学生自主管理,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政教处对学生教育管理负总责,工作目标明确,通过盯住学生规范仪容仪表、课堂玩手机、上课睡觉、乱扔垃圾等难事不弃,抓住以强欺弱、打架斗殴等典型的学生违纪事件不放,瞄准学生管理工作中拖拉不前、脱岗失责的人和事不让,实现管理工作“落小、落实、落细”。在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中,以实施“定西市公民素质全面提升行动计划”为载体,全面强化学生对最基本学校管理制度的记忆,组织背诵“六要六不要”“安定区学生公约”“定西市市民公约”等,要明显形成“上进有为,明辨是非,爱校如家,尊敬师长”的学风要求;把安全教育、住宿学生管理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健全了回家登记制度、未返校学生报告制度,通过“星级宿舍”评选等方式,明显提升了宿舍管理水平;把学风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通过评、树、赶活动的开展,明显提升了校风优化。

    学校以校园网为平台,加强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就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引入师生和社会监督,激发自身潜能,提升管理水平,营造良性发展。

    学校财务工作严格履行规章制度,积极开源节流、勤俭持家,做到收支有计划、有落实。严格执行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严格财务票据管理,从源头加强收入的管理和支出的审核工作。

    合理安排收支预算,严格预算管理。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挖掘潜力,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使学校的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的财务效益。

    严格执行物品采购制度,本着“既满足需要又注重节俭”的原则,实施“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制度,保证教学正常需求。

    2016年按计划落实欧佩克(OPEC)项目资金的使用,完成图书科技楼、人行天桥、学生食堂等项目工程的建设。

学校后勤坚持以“服务至上,管理前置”为宗旨,始终围绕服务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全力配合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做到服务保障到位。即:师生办公、住宿用房配置到位,教师的办公用品配置到位,学生的课桌椅、实验实习用品配置到位,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到位,食服务配置到位,饮用水和热水的供应到位,物品维修服务到位,学校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到位等。在保障到位的同时,努力落实前置性管理,防止物品设施的不当丢失和损坏。

学校重视加强各类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建立“以排查促整改,以整改保安全”的安全管理机制,防患于未然。在具体工作中保持排查工作的常态化,分区域划片实行安全检查专人负责制,每学期进行全校性安全大排查2次,常规安全检查每周一次,突发情况随时检查。对于食品安全检查除落实日常安全检查措施外,坚持食品留样日保存制度,确保学生用餐安全。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立即整改,同时有针对地扎实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我校各部门一向重视德育课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版)等文件精神。学校设有德育教研组,并调配精兵强将从事德育教学。目前教研组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高级讲师8人,讲师7人,助理讲师1人,1人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德育课教师都曾参加过市级以上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培训,并有10名教师赴平凉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了“新常态下中职德育研讨会及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贯彻实施培训会”。学校每周组织一次两小时左右的德育课教研活动,学习最新文件、研究有关问题、讨论教学疑点与难题等,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学习气氛浓厚。教师之间也经常互相听课、评点得失,以求共同进步。

学校一直把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工作内容,进行环境育人。古朴雅致的“德育大讲堂”、内容丰富的“校史展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多样的实验设备及校园网络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教学、学习、工作及艺术教育环境,校园灯光工程、校园音响系统、艺术长廊,都成为育人的工具,让德育融化在环境中,让环境蕴含着德育。

    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墙报评比、参观校史室和德育室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充分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校报的编纂刊印是一个学校向外宣传、学生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学校每学年编辑出版校报8期,目前已一共出版了16期。校报内容有“校内要闻”“教研之窗”“五彩校园”“成果展示”“东篱行吟”等板块,现在已成为广大师生必须的一份精神食粮。

    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强化德育工作的渗透作用。一年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传统项目,也有创新项目。如一年一度的新生军训,学生会干部竞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优秀团员、先进班集体的评选上报、表彰,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书法、绘画、球类比赛,文艺汇演,经典诗文诵读,主题演讲比赛等。

此外,各个社团也开展了各类活动,如舞蹈队举行的舞蹈大赛、书法社开展的书法竞赛、绘画社举办的画展等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了特长,发展了个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为促进良好的校风、班风形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党支部围绕“把班子成员培养成为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为优秀党员”的党建工作目标,努力落实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

按照习总书记“打铁还得自身硬”的要求,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内学习长效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的开展,以专题学习、例会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通过发展新党员、开展党课教育、表彰慰问等活动,凝心聚力,用学习去保障办学的政治方向,用学习去寻找办学的精神力量。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把抓工作作风的转变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落实。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党风促领导工作作风,以作风带教风,以教风树学风,实现校风的根本转变。

    以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了班主任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工作机制,使教代会工作常态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党支部在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办学的同时,积极发挥监督职能,通过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落实校务公开“阳光”工作机制,促进依法治校工作进程。  

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做到讲团结、抓管理、求发展;教职工思想进一步统一,做到讲奉献、比教风、赛成绩;学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做到建制度、抓落实、重效益。

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我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学结合、协同育人。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完善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15年至2016年,学校与4家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培养和工学交替等形式,合作培养学生254人。校企合作培养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LG乐金显示(南京)有限公司

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

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职教学生打造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基础,从2013年起,我校与省内高等学校联合开展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办学,先后与武威职业学院、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家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累计向各高校输送优秀学生108人,既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升学愿望,又拉动了我校的招生。

    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我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实习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分专业、分阶段,校内和校外、当地和外埠、学校安置和自主实习相结合,灵活安排学生实习。

    我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各专业都配备实训室,日常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来学校根据专业实习的需要,先后在当地和省外建有十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安排二、三年级学生参加为期16个月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实习模式主要有教育实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自主实习等。

    这种实习模式主要运用于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每年春季学期,学校安排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到当地的公办幼儿园参加教育实习,采用各班轮流实习的方式,为期四个月;同时安排护理专业的学生到定西市医院实习。实习期间有专业指导教师跟踪管理。

近年来,我校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安排二年级汽修、电子技术、机电技术、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参加为期34个月的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学校安排专业老师驻厂跟踪管理。截止今年8月底,共安排实习学生5批次,共计431人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顶岗实习,目的是让学生走进企业生产一线,接受社会实践教育,感受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文气息,锻炼学生的人格品质,形成宽容、协作、战胜自我的意志;同时也能给家里挣一笔钱,体会挣钱的艰辛,也为将来择业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从学生到员工的中转,是学生人生和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蜕变之旅。我校的顶岗实习实际上是“实习+就业”的方式。学校主要安排三年级就业班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为期6个月左右的顶岗实习活动。如13级烹饪专业24名学生在无锡灵山君来波罗密多酒店实习,13级汽修专业26名学生在比亚迪长沙第11事业部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实现就业。

    对于外向安置实习有困难或者学生有自主实习愿望的,学校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办理自主实习手续,由学生本人联系实习单位,由家长和班主任共同监管学生实习。

我校学生的实习活动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和组织领导。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实习管理制度,如《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顶岗实习风险管理办法》《定西理工中专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定西理工中专学生实习手册》等。同时,每次实习活动都有安排、有动员、有组织,有过程管理、有总结,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校充分发挥局域优势,结合本校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先后加入了定西市职教集团、甘肃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甘肃省资源环境职教集团、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并成为各集团内理事单位。在优化资源配置、开展联合社会、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更好的服务。

甘肃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甘肃省资源环境职教集团

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

    (一)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为实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班、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法加强与企业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学校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使之作为锻炼学生实战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坚持“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专业技能证书,学生获证率在90%以上。先后有263名学生在全市中职生技能大赛中获奖,49名学生在甘肃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奖,有9人获得工业产品设计、动画片制作、中餐烹饪等项目中获得一等奖,有3人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中职生技能大赛。

    (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突出社会培训功能

  定西理工中专驾驶员培训学校创建于2006年11月,是定西市较早成立的大小车二级驾驶员培训机构。学校现拥有“一校二区”(主校区、内管校区),总投资800多万元,总占地面积159亩,拥有大型东风、小型上海桑塔纳等各类教学车辆40辆,教练员48人,年培训能力3000多人。驾校规模大,办学条件优越,训练场地规范,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科技含量高。学校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小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训练场地,保证了培训质量。2015年度培训学员1660人,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86%。2011年,我校被确定为“甘肃省退役士兵培训集团定点培训学校”,驾校承担安定区退役士兵驾驶员培训任务,自2012年培训以来,累计培训退役士兵驾驶员310多人,2016年培训60人。

    经过十多年的科学发展,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先后20多次被安监、交通、运管、交警等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退役士兵正在进行科目一培训

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为了全面落实2017年提前实现脱贫的任务,把建档立卡户农民技能培训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我校于2015年8月被定西市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定西市首批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随后又被确定为“安定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一个牌子、一个平台、一个基地、一个方案”的整合职教资源的工作部署,整合教育、农业、扶贫、科技、人社等各方面的培训资源和资金,使安定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的基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16年以来,学校按照“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总体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坚持“整合资源、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总体思路,整合了人社、教育、扶贫、农业、林业、畜牧、民政、住建、商务、妇联、工会、团委等19个部门单位的培训资源,按照安定区职培办安排,完成了种植、养殖、手工编织、中式烹饪、农村实用电工和电子商务技术等办各类培训19期,特别是利用暑假集中举办了每期950人参加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共三期,2016年完成培训农民5381人。

中式烹饪学员正在实训讲解

学校投资16万元对汽车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的电线线路、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保障了实训场所的安全及实训活动的正常开展;投资20万元新建护理、学前教育实训场地;投资50万新建3D打印实训室和电子商务专业摄影棚建设。同时,学校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学改革,大力支持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安定区人民政府重视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2015年以定政办发[2015]66号《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理工中专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件落实了学校的机构设置和教师编制,2015年出台了《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定西市、安定区为了全面落实2017年提前实现脱贫的任务,把技能培训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2015年8月,我校被定西市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定西市首批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6年安定区人民政府确定我校为“安定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同时,在经费保障上落实了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学校依据《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章程》,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了《定西理工中专教职工业绩考核细则(试行稿)》《定西理工中专教职工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稿)》等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同时,为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定西理工中专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定西理工中专技能竞赛奖励办法(暂行)》《定西理工中专高考奖励办法》,使制度在实现办学目标追求中始终发挥引擎作用。    

积极落实推进分部制管理的学校领导联系部工作制度,倡导问题在一线发现,隐患在一线排除,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的“一线工作法”,提出并践行“学生第一,事业优先;光明磊落,顾全大局;认真负责,追求质量;团结协作,共进共荣”的定西理工中专教职工精神,使制度逐步上升为学校的管理文化。

 我校依托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已经构建了技术较为先进、安全性能强、覆盖区域广的有线、无线网络,建成了功能齐全和稳定运行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依托平台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虚拟空间交流学习,同时利用录播教室的网络视频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视频共享。数字化校园项目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库内容,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有效推广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而且普遍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016年学校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启动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融合”校级教科研项目,该项目引入“杠杆”原理,让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平台成为教研改革的“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撬动课改的“支点”。

学校先后选派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赴江苏洋思中学、许恒中学、永威学校等名校进行培训学习,通过探究,全校形成共识,认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强化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更符合中职生学业基础差的实际。从此学校组织实施“洋思模式”——“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三清教学法。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以教学大比武为主要方式,把智能录播教室、信息技术资源平台作为教科研项目的“互联网+”,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实时录制和转播,实现资源共享,大面积的将“洋思”模式进行了推广,有力促进了教师的教改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学校需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当地企业类型单一,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我校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2014年初,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的实际,经调研、考察论证,决定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由原来单一的顶岗实习调整为分专业、分阶段,当地和外埠、学校安置实习和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并安排部分专业学生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参加为期34个月的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能解决电子、机电、计算机等专业在当地安置实习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让他们感受企业文化,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择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截止今年8月底,学校共安排实习学生5批次,共计431人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严把企业考察关。为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外包的需求,学校通常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开展工作。经学校精挑细选,先后与广东骏诚人才有限公司、广东东仁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江苏恒驰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等具有从业资质、信誉度高的劳务公司合作,在他们的引荐下,派专人深入企业,就企业生产、生活场所进行细致的考察,确保学生安全地工作、生活。先后安排学生到华通电脑(惠州)有限公司、深圳富强电子、惠州TCL、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LG(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实习。

    做好宣传动员。为组织开展好每次的实践活动,学校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形成共识。通过召开班主任会、班会,层层宣传,同时还印发了《告家长书》,向学生和家长讲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征得家长的同意,积极动员学生参加。

把好学生筛选关。对自愿报名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学校要组织体检,同时填写《定西理工中专实习(实践)推荐表》,由学校各部门逐级审查,还安排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并考核,只有身体合格、审查合格、培训合格的学生方能参加实践活动,并和学生、家长签订实习协议书。对有特异体质或培训不合格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学校一律另行安置实习,确保万无一失。

    做好安全护送关。每次安排学生外出实习,人数都在百人以上。为确保安全,出发伊始,学校都要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安排具体的行程,提出注意事项。学生离校进厂和离厂返校都由学校组织,统一行动,派专人提前购置车票,联系车辆并护送,每次实习返校,学校领导都会亲自接站。

严把实习管理关。学生离校进厂实习,学校都安排实习指导教师驻厂跟踪管理,指导学生实习,及时处理实习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并要求各班建立实践交流QQ群,驻厂教师担任管理员,要求每位学生加入该群,便于及时发布各项通知公告、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确保实习稳步进行、顺利完成。

    落实考核总结关。每次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个人实习总结,上交实习周记等材料,由学校相关部门考核评比、归档。同时,学校会及时组织所有实习学生召开总结会,对整个实习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表彰优秀实习学生,指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秉承企业优良的工作作风,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为了组织开展好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上下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立工作组,制定各项制度。学校成立了实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各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人员、班主任、指导教师为组员,专门负责学生实习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学校制定了《定西理工中专勤工助学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定西理工中专勤工助学会实践活动风险管理办法》等制度,就勤工助学的组织领导、活动安排、驻厂教师职责、学生职责、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

    制定方案,上报审核。每次实习活动,学校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实习的目的、实习班级和人数、实习企业、实习时限等内容,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和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实习协议书对学生、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每个实习主体权益和义务的有效体现和凭证。每次实习,学校都要和实习企业(或劳务公司)、学生及家长签订实习协议书;学生进厂之时,学校督促企业和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权、责、利,有效保障活动的开展。

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实习学生和驻厂教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和考核,并要求指导教师填写《定西理工中专驻厂教师工作日志》,学生须做好《定西理工中专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周记》的记录,做为学校考核学生实习情况的依据,同时,实习结束后,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鉴定,最后由学校统一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记入毕业档案。

    近三年来,我校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得力、管理到位、活动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锻炼了学生的品质。对参加活动的学生来说,首先,他们体会到了出门难,来去坐几天的火车(遇客运高峰期时无座),对他们的身心都是挑战,他们扛过来了。其次,他们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流、沟通,消除了以往的任性和固执,懂得了诚信;学会了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调节自己的身心,适应工作,适应环境;感受了背井离乡、远离亲人的思乡、思亲之痛,相信他们会倍加珍惜亲情、友情。第三,他们淘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根据统计,平均每期每生的收入在75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5000元,这是他们的劳动所得,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挣钱难,相信每位学生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会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心,为今后的生活打好基础。

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整个活动期间,学校先后安排了20名教师担任驻厂教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他们都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驻厂管理工作事务繁杂,各种突发事件频出,学生生病的、迟到的、无故旷工的、夜不归宿的、甚至有些家长听信学生的一面之词质问的等等,这些日常事务的有效解决,得益于教师们的耐心、细心、决心和坚持,他们的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实习学生也感受了企业文化,形成了严谨、有序和遵规守纪的优良品质,为在校学生树立了榜样,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活动的筹备、企业的考察、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返程等事宜,学校领导小组事无巨细,积极谋划,未雨绸缪,各环节安排到位,督导得力,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也让我们知道了更多,懂得了更多,为今后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校的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地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的一次创新,经过艰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主要表现为:

从学生角度来看,部分学生素养不高,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其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等都较弱,难以适应紧张有序的企业生产需求。从企业来看,大部分接纳学生短期实训的企业,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解决员工短缺问题,工作都是简单的流水线操作,专业难以对口,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重视不够。管理难度大。虽学校与企业双方签订了“实习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职责,但学校受人员数量和资金制约,驻厂教师往往只能起到巡视、监督、信息反馈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和指导功能弱化,学生在生活、学习、与企业的关系、面临的种种困难很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质量。稳定性差。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后,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学生不能坚持到实习期满就离开企业提前返校,而企业的用工是有计划的,从招聘到培训,企业均要产生成本,现在的企业大部分都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学生一旦辞工,会造成生产线瘫痪,企业必将产生经济损失,也必将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近年来,学校虽然在学生发展、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教学经费的投入、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一流、甚至省内国家级示范名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学校虽然在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方面做了大量调查、探索和实践工作,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及就业质量都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地方企业数量少、发展不稳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引进企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还停留在口头上,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数量不足,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还较弱。

在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开展对社会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软硬件条件,充分利用已有的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拓展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对外培训项目。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和体系,建立企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为全面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校先后与4所高职学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已有108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初步建立了中职、高职和本科教育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但在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中,与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建立课程对接,培养方案还有待完善,转段衔接还有缝隙,所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研究适合中高等贯通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探讨和实施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立足高端,办出特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专参加对口高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